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全球化過程中不需要考慮運輸成本對的還是錯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過程中不需要考慮運輸成本對的還是錯

發布時間: 2022-08-13 06:19:45

1、不同國家間的全球貿易增長,許多生活用品都在其他國家生產的。貨物通常要運輸很遠,這種好處是否大於壞處

我認為是的,首先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跨過公司為載體的國際貿易是促進經濟共同發展的必要前提。而貨物運距遠的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運距遠但是運量大;第二,運輸成本遠小於售價,關稅等必經的復雜手續會進一步提高他的價格,所以綜合來看長途運輸的貨物的可得利潤還是比較大的。現實生活中的話,進口的生活用品更多的還是從周邊國家來的,從相距遠的進口的貨物量相對較少。順便問一句如果你是在寫政治題的話最好還是翻翻書,看看具體的理論什麼的。

2、論述經濟全球化的動因和表現,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什麼影響

表現:

1、國際分工進一步深化;

2、經濟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

4、企業生產經營全球化;

動因:

1、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

2、跨國公司的發展;

3、各國經濟體制的變革;

積極影響:

1、經濟全球化使資源在全球范圍加速流動,發展中國家可以利用這一機會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使產業結構高級化,增強經濟的競爭力,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2、可以通過吸引外資,擴大就業,使勞動力資源得以充分發揮;

3、還可以利用不斷擴大的國際市場解決產品銷售問題,以對外貿易帶動本國經濟的發展;

消極影響:

1、經濟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擴大;

2、忽視社會進步,環境惡化和經濟全球化有可能同時發生;

3、各國特別是落後國家原有的經濟體制,政府管理能力,社會設施,價值觀念和文化都面臨著全球化的沖擊;

4、經濟全球化使各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相互的依賴也越來越強,而有效的全球性協調體制還沒有建立起來,這使全球性經濟危機難以避免。

(2)全球化過程中不需要考慮運輸成本對的還是錯擴展資料

形成因素

一,根本因素是生產力的發展的結果。

二,高科技的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發展,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

三,越來越多的國家發展市場經濟,是經濟全球化的體制保障。

四,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直接動因。

五,企業經營國際化,尤其是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的迅速擴張,起了推動作用。

3、什麼是全球化?

就是讓不同地方不同文化的人聯繫到一起來,可以學到不同地區的不同的文化也可以讓別的地方的人學到自己的東西全球化是有利於學習和推廣

4、全球供應鏈的供應鏈全球化的管理危機

跨國公司和國際化公司之間的區別不僅僅是一個語義差別的問題。卡洛爾是IBM公司綜合供應鏈部門負責全球運營的副總裁,在描述IBM公司10年前的業務方式時,他覺得用「跨國」這個詞更合適。
IBM的供應鏈改造
IBM公司大部分的發展歷程中,在世界許多地區都有自己的業務。但這些業務的管理是否連貫一致,是否集中化,就完全是另外一個問題了。事實上,對於許多把自己的製造和采購業務轉移到其他國家的企業來說,這都是問題的症結所在。他們本意是為了削減成本,但現在卻不得不面臨著要管理一個跨越全球的復雜供應鏈的問題。
大部分企業這方面的戰略大都是先外包,然後再搞清楚如何理順其中的關系。美國市場分析公司Aberdeen 集團高級研究副總裁貝思·恩思陸(Beth Enslow)說,國際供應鏈就遠比美國國內供應鏈的自動化程度低。跨境聯絡的過程中很多工作還是通過紙面媒介來完成的,就更別提什麼電話、傳真和電子郵件了。以這種方式進行溝通聯絡的企業會發現,要實時地完成准確、重要的數據交換簡直是不可能的。不僅如此,國際物流對於大多數的企業來說,在體制上都屬於一個獨立的部門。在權力體系中,國際采購經理的職位也要比國內采購經理低。在企業購買實施ERP系統或製造計劃和預測軟體時,國內的供應鏈部門受到的重視更多。
恩思陸進一步表示,國際供應鏈資金預算方面的限制才剛剛開始顯現。資金預算的偏頗並不是打造國際供應鏈的唯一障礙。比如過去IBM公司的體制結構就使其很難對自己的全球運營進行集中控制。卡洛爾稱:「十年前,我們有三十條不同的供應鏈,也就有三十位首席采購官。」即使找出一個提高效率的方案都很難,更別說什麼一致性了。
為了對公司的供應鏈進行一次大的改革,IBM的高級副總裁鮑伯·墨菲特(Bob Moffat)讓卡洛爾負責設計企業成為一個全球化的實體所需邁出的「下一步」。於是,卡洛爾就圍繞著兩個軸心對公司的供應鏈進行了改造,一個軸心是職能,另外一個是品牌認知。
按照職能軸心的方法,卡洛爾首先找出了IBM公司在一個端對端的供應鏈內部所存在的各種不同的「支柱力量」因素。這些離散的因素包括客戶滿意度、全球采購、全球物流、全球內部製造、全球工程、業務轉型、信息技術、以及所有硬體製造部門的供應需求和存貨管理。每項職能都有一位副總裁負責監管,物流業務則歸首席采購官負責。
同時,卡洛爾還創造了三個「品牌支持中心」,由一位副總裁對應負責IBM公司Z系列、I系列和P系列高端伺服器的供應鏈;另外一個負責X系統和存儲產品的供應鏈,還有一個副總裁負責零售店、列印機系列和軟體產品的支持活動。這些部門獨立報告自己的盈虧,集中行使各種不同的職能,以確保公司能夠滿足全球客戶的需求。
跨國模式下的供應鏈通常都會設有本地化的設計、研究和製造部門來支持主要的客戶或地區。但是在新的IBM公司卻沒有「本地化生產」。比如說,一家位於愛爾蘭都柏林地區的工廠可能會為全球的客戶生產同樣的產品。同樣,IBM公司在世界各地可能都會有客戶服務中心,但是這些服務中心的觸覺卻不局限於當地或某一個品牌。哪一個服務中心支持哪一個特定的客戶是由語言、時區和其他一些因素決定的。
自己的家事處理好之後,IBM公司現在正在尋求幫助別的公司擁有類似的全球化體系。對其他企業來說,這個過程中最大的障礙是——「害怕邁出第一步。」卡洛爾說,那些不願做出改變的企業會各有各的理由。但是除非他們生產的是一些相互沒有關聯的產品。比如那些通過多次收購而成長起來的企業,企業對自己的供應鏈管理採取全球化的方式通常都是必要的,企業本身則需要進行一次徹底的體制改革。
思科的隨需而動
另外一家在用自己的經驗指導其他企業的公司是思科系統公司。該公司和物流咨詢公司D.W. Morgan合作,幫助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建立「由需求驅動」 的供應鏈。思科公司製造業營銷部主管思科特·維斯特雷克(Scott Westlake)表示,這項工作的難度在於,要在多家合作企業間建立協調一致的流程。今天,沒有什麼全球供應商會獨自為末端客戶提供服務,因此供應鏈合作夥伴間的有效溝通是非常基礎的要求。那些機制靈活的企業很少依賴傳統的預測方式,他們更多地依靠的是適應突發狀況的能力。在環境、安全和出入境控制等問題的影響下,如何讓庫存和運輸狀況的信息及時傳送到相關各方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Adept技術公司就是思科和Morgan公司技術的用戶之一。Adept是一家生產用於高科技製造業機器人的企業。他們的一件普通產品通常都會包括30萬個部件之多。這些由世界各地的製造商負責供給的零件對整個製造流程都非常重要,任何時間都不能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種零件。Adept公司必須一天24小時都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對客戶的備件或服務訂單做出反應。
對於Adept公司來說,這種高水平的客戶服務相應地也帶來很高的成本。同時,這個公司全球范圍內的存貨和運輸情況也缺乏可視性。所以他們面臨的困難是雙重的:既要削減成本,又要提高服務水平。而該公司只有區區的200多名員工。
Adept公司最後把運輸和物流管理業務外包給了Morgan公司,使用了基於思科公司技術的數據網路。思科公司的系統可以讓Adept公司在供應鏈夥伴間進行流程的同步協調,他們的路由器也可以使Adept公司的製造和服務部門以及外部供應商的人員都能接觸到思科網路的實時數據。
此後Adept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的庫存就得到了更嚴密的控制。比如說,在某個配件到達一個服務站之前,工作人員就可以直接把這個配件和相應的客戶、產品的保修期和服務歷史對上號。對條形碼進行識別也可以幫助實現對備件所處位置的實時可視性。Adept公司因此可以一覽所有存貨的情況,不論存貨是外向的、內向的,還是處於運輸途中或加工流程之中。
這套系統的基礎架構是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 SOA是一個新名詞,指的是用動態的、整合的方式處理多個軟體體系的系統。思科公司對這一系統進行了優化,創造了面向服務的網路結構(Service- Oriented Network Architecture ,SONA),使得這套系統不僅可以在企業內部得到應用,而且也可以應用於企業外部。這套系統可以隨時把一些關鍵的狀態信息和出錯提示傳送到無線可視電話或其他手提設備上,讓信息在最廣泛的范圍內傳播。
Morgan公司的營銷和傳訊主管吉姆·奧特利(Jim Autrey)說:「我們發現,獲取數據是幫助企業進行全球化競爭的最重要的事情。我們所創造的系統實際上就是一個集中了所有相關信息的平台。」
外包的缺點
不採取以上措施就可能會削弱將製造業務和客戶支持移植海外所帶來的優勢。Aberdeen公司最近的研究就發現了一些這樣的負面效應。通過將工廠遷到中國等低成本國家,企業在降低了生產成本的同時,也發現自己的交貨間隔時間變得不確定,從而干擾了他們對客戶需求做出及時反應的能力。運營超復雜的供應鏈所增加的成本,尤其是物流相關成本,抵銷了企業本來期望節省的支出。恩斯陸說:「從中國采購,預算超支的最大一類成本就是運輸費用。」 不完整的系統和流程有時也會抽走相當多的利潤。
因此,企業要注意處理好供應鏈的整體成本問題。企業在進行成本核算時不應該只看到低廉的製造費用,還要考慮運輸費用、出入境問題,以及為了應對供應方面的突發事件而不得不準備更高的庫存。此外,企業有時候還不得不使用一些諸如空運等費用高昂的運輸方式,來彌補供應方面的缺陷。
Alameda公司的總裁約翰·烏爾班(John Urban)說,管理順暢的全球化供應鏈不應該藉助任何的高成本運輸方式。Alameda公司所提供的軟體可以幫助企業跟蹤供應鏈體系中的成本和產品。烏爾班說,提高可視性才是真正的答案,企業如果能早一些收到有關供應鏈意外情況的信息,他們就可以對供應計劃做出及時的調整,而沒有必要增加不可接受的成本。
可視化的供應鏈平台
剛跨出本國國門第一步的企業會很快發現,他們的那些潛在的合作夥伴使用的都是各不相同的系統。對於像Management Dynamics公司這樣的軟體提供商來說,這就意味著他們所提供的技術需要能夠在不同的系統中實現完全的可視性。此外,一個有效運作的網路系統可以使新的合作夥伴在加入該網路時遇到的困難最低。
在多個系統和合作夥伴間實現可視性的關鍵之一就是要建立一個單一的管理平台,這個平台能夠隨時顯示供應鏈中的什麼事物在如何運動,運動到了哪裡。Management Dynamics公司的營銷副總裁內森·皮埃里(Nathan Pieri)說。
SSA Global Technologies公司的供應鏈管理高級主管約翰·普靈(John Pulling)也表示,軟體提供商經常會發現他們所做的事情實際上就是在為客戶把不同的系統「縫制」在一起,然後加上一個統一網路的外表。
SSA公司的「需求網路執行系統」(Demand Network Execution System)就是一個基於運輸、倉儲和製造等多個系統之上的事件管理工具。它可以監測貨物的流動,檢查補貨水平以及確定存貨的位置。
GXS公司的行業解決方案副總裁史蒂夫·凱弗爾(Steve Keifer)說,許多企業的供應鏈缺乏完整可視性的現象「使我感到震驚」,他們的信息管理中存在著多處「黑洞」。一個有效管理的供應鏈能夠讓企業避免遭受自然災害、運輸堵塞和其他意外事故的沖擊。這樣的一個系統如果要起作用,所有的信息都必須集中到一個單一的門戶網路中,把企業的工廠、運輸商、物流服務商和與產品流動有重要關系的其他各方連接到一起。
但是僅僅一個門戶網路還不能確保供應鏈本身的有效性。各個合作夥伴必須保證上傳的數據都是及時的、准確的。凱弗爾說:「我們發現其中30%~40%的數據都是不準確或不完整的,這種現象很常見。」低質量的數據會提高成本,迫使企業不得不將賭注壓在過高的安全存貨上。
Click Commerce公司的供應鏈咨詢服務副總裁皮特·拉辛(Pete Racine)說。但是,不同的行業在完成這一目標的能力上又都有所不同,比如,包括個人電腦在內的電子行業在微薄的利潤和客戶高度需求的影響下,在這方面就走在了最前面;而醫療護理製造業還沒有達到這種成熟度。
盡管全球通訊標准還沒有最終制定,但是全球化的企業應該能夠通過不同的手段把自己的合作夥伴整合到一起,比如網路服務、可擴充標記語言 (extensible markeup language, XML)文件、電子數據交換和現有的傳統系統等等。Click Commerce公司使用的是企業服務匯流排(enterprise services bus,ESB)作為骨幹係統,能夠為各種來源的數據傳輸提供標准化的流程。
Click公司的一家大型電子通信製造商客戶,曾經因為較高的運營成本和客戶的低忠誠度而使股東利益遭受了很大的損失。該公司的存貨就曾經高達20億美元,客戶服務水平同時又相當低下。該公司決定將大部分的物流和製造業務外包,這樣就需要實現供應鏈上的可視性。Click公司通過幫助這家客戶企業整合所有的關鍵合作夥伴,使該企業的客戶服務水平提高了50%,庫存減少到了低於8億美元的水平。
有一家貿易商主要從事從哥斯大黎加和委內瑞拉進口鮮活農產品的業務,可視性對他們來說是最為關注的問題。Blue Sky Logistics公司的總裁史蒂夫·亨思利(Steve Hensley)回憶說,如果不能清關,該公司的貨物不能及時交貨,他們的進口貨物就會變成廢品。但是如果就近采購的話,成本又會極其高昂。最後,這家貿易商採用了一個在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中都能監視貨物情況的系統,從最初的訂單到最終的交貨。把通過這個系統採集的信息和簡單的數學公式相結合,該公司就得到了一份可靠的交貨時間表。如果供應鏈中出現了一點小錯誤,這家企業就會用就近采購的貨物進行補充。

5、經濟全球化的原因和影響 高一歷史 調理要清晰

所謂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務、生產要素與信息的跨國界流動的規模與形式不斷增加,通過國際分工,在世界市場范圍內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從而使各國間經濟相互依賴程度日益加深的趨勢。這一概念20世紀80年代才出現,不過早在19世紀末就曾出現貿易與投資高度自由化的世界市場,但這一進程被資本主義經濟大蕭條和兩次世界大戰打斷了。近20年來,在技術進步的推動下,經濟全球化進程逐漸加快,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國際商業貿易高速增長,國際投資日趨活躍,金融國際化加速發展,國際互聯網迅速擴張。
一、經濟全球化的形成和發展有以下原因。
其一,是生產力發展的內在要求。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客觀上要求分工的深化和市場規模的擴張。這一要求推動著生產從國內區域間分工向國際分工發展,銷售從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擴張。跨國公司在追逐規模效益與分工效益過程中,通過跨國投資活動,形成了在全球配置資源,跨國協調其生產與經營活動的格局,推動了產業內貿易、公司內貿易的高速發展。例如在全球處於壟斷地位的波音公司,製造的B-747巨型噴氣客機的450萬個零部件,分別由美、英等6個國11000家大企業和15000家中小企業合作生產。著名的ABB公司總部設在瑞士,工作語言是英語,財務報表以美元為單位,生產銷售遍及全世界。其總裁曾說:「ABB公司四海為家,是許多個國家的公司在世界范圍內協作的聯盟。」
跨國性投資、生產與貿易活動的大量增加,必然要求國際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以保障這種跨國經濟活動的高效運行。例如:全球外匯市場的日交易額從1989年的6200億美元上升到1995年的1萬多億美元。外匯市場每天24小時處於全天候運行狀態,各國金融外匯市場瞬間溝通,資金在全球快速流動。遠洋運輸技術、航空貨運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大提高了運輸和通訊的效率,降低了成本,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例如:據世界貿易組織估算,從1980—1990年空運成本從每噸公里68美分降到11美分,90年-97年世界出口商品的運輸成本僅占其價值的2%;1930-l996年從紐約到倫敦的3分鍾電話,話費從330美元降到1美元,估計到2010年可以降至3美分。由於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快速、經濟地在全球范圍內傳遞大量信息數據成為可能,這樣跨國公司的經理們,才可以把生產的各個階段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通過信息傳遞,把這些生產統一組織起來而不至於形成管理的失控,從而使管理科學來了一次飛躍。它還使管理者可以在瞬息之間了解世界各地的市場情況,並進行必要的計算,針對各地市場最有效地配置資源,獲取贏利機會。
其二,戰後國際經濟的變化為經濟全球化創造了條件。二戰結束後,經濟因素在整個國際關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實現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有效配置,成為國際經濟與合作的戰略目標。同時,發達國家憑借其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和經濟實力,在國際雙邊和多邊經濟關系設制中,不遺餘力地推行貿易與投資自由化。前殖民地國家在二戰後相繼獨立,在探索自己發民族經濟的道路上大多數屢遭挫折,但一些實行外向型發展戰略的國家和地區,取得了較大的成功,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在它們的示範作用帶動下,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實行了貿易、投資與金融自由化改革。
伴隨著國際產業分工和技術擴散,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對比關系也發生了變化。發展中國家不再僅僅輸出初級產品,逐漸成為世界市場上勞動密集型商品的重要供給者,有的甚至從資本凈輸入國變成了資本凈輸出國,在這種形勢下,發展中國家也對進一步削減貿易和投資壁壘提出了新的要求。冷戰結束後,前蘇聯和東歐國家走上了經濟轉型道路。為盡快擺脫原計劃經濟的束縛,在全球范圍謀求發展機遇,也紛紛選擇開放政策。發展中國家實行貿易投資自由化政策是追求自身利益的主動選擇。越來越多的國家實行自由化經濟政策,為商品、服務與生產要素的跨國流動創造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但是,由於世界各國在發展水平上存在著巨大差異,經濟自由化進程不可能同步推進。因此,一些地緣相鄰、發展水平相近的國家與地區相互提供貿易與投資便利,促進經濟一體化,形成了一些區域性的經濟組織,如歐共體、北美自由貿易區、東盟自由貿易區等。它們區域內貿易、投資自由化安排,與多邊貿易關系的宗旨並行不悖。只要不出現排他性趨勢,區域集團化也會從另一方面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

二、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分析:

應當承認,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才剛剛起步,它給各國經濟和整個世界經濟帶來的影響還難以預料,但是有一點是非常明確的,即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單純從人類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的角度、從提高生產力的標准來看,經濟全球化的確能夠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以及世界產業規模的擴大,會引起生產與消費從結構到地點上的變化,會刺激各種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同樣經濟全球化也會產生一些負面效應,這些影響對具體國家和具體領域的影響也隨各國政策選擇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具體來說,表現為:

(一)經濟全球化的正面影響:

1、經濟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圍內的資金、技術、產品、市場、資源、勞動力進行有效合理的配置。

經濟全球化在有效促進國際合作的同時,也加劇了各國間的競爭。競爭的原因,在經濟上是由於世界資源的有限性和資本的擴張性;在政治上則是由於國家的存在,各國都試圖通過增強自身的實力來實現別國對自己的依賴,從而較多地獲取收益,較少地付出成本。經濟全球化加速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形成了統一的全球市場,從而推動跨國公司的全球化經營和全球產業結構的調整,並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從一國的角度看,本國企業將突破本國資源和本國市場的限制,在全球范圍內尋求資源的最優配置與有效利用。發達國家可發揮其資金和技術優勢,通過資本和技術的輸出和轉移,不斷向發展中國家開拓市場,並利用發展中國家豐富的資源和廉價的勞動力,以獲取利潤。發展中國家則可通過吸收和引進發達國家的資金和技術,來發展本國家和本民族的經濟,以滿足人民的物質利益需求,逐步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這種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經濟要素的有效組合,客觀上促進了全球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減少或避免了人類社會現有的各種資源的浪費。

2、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機遇和挑戰的機會。

第一,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1996年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發布的《1997年世界投資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1996年接受了1290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對外投資了510億美元,二者都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它們在獲得世界投資總額中的比重從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個最不發達國家在1996年的資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商品結構優化。由於資本的流入、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活動和本國產業結構的調整發展中國家出口商品結構有所改善,製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從1980年的56%上升到1990年的73%和1994年的77%。

第三,迫使發達國家把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問題予以考慮和解決。發達國家日益認識到,在經濟全球化下,它們的經濟穩定和發展有賴於發展中國家。在債務解決、地區經濟一體化和聯合國的改革等問題上不得不考慮發展中國家的權益。

在機遇與挑戰面前,由於世界各國經濟和技術發展的水平不同,因而導致他們在經濟全球化中所處的地位和利益不可能均等。在這種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中國家在許多方面必然處於劣勢。但我們相信,只要發展中國家能夠抓住機遇,敢於迎接挑戰,通過對國外先進技術的吸收和消化,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建立本民族的經濟實體,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生產出高質量、低價格的產品,就一定會在世界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中國、印度、巴西、墨西哥就是最好的證明)。更何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各種原則、制度和秩序會逐步趨於平等,國家民族經濟也會日漸成熟。

3、經濟全球化為世界各國人民提供了選擇物美價廉的商品和優質服務的好機會。

隨著市場全球化的發展,物流將成為國際貿易的主要形式,世界各國人民可根據自己的愛好和消費需要,選擇自己需要的商品,那種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所設置的貿易壁壘和防線將會被逐步取消,那種國家壟斷或個人壟斷的局面將一去不復返,那種以低劣的質量和服務向消費者漫天要價的情形行將結束。

4、經濟全球化將會促使世界大文化的產生和發展。

經濟全球化不僅會影響全球的經濟結構和秩序,而且也對不同民族的文化帶來了程度不同的沖擊。文化的這種碰撞和沖擊將導致全人類都可認同的大文化,主要內容包括:

第一,「經濟文化」已有了全人類認同的標准。如市場經濟的法則、商品流通的規則等,已被普遍認可和遵循。

第二,「科技文化」的普遍性更加不能否認。現在不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為了生存和發展,都在抓科學技術和教育,都已認識到科學技術是強國之本。盡管各個民族國家之間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不平衡,但科學技術的交流已成為一種不可阻檔的潮流。科學技術文化早已沖破民族國家間的界線,滲透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第三,隨著 「經濟文化」和 「科技文化」的發展,各個民族國家之間的文學、藝術、哲學、宗教、風俗習慣的傳播與交流更加容易,信息網路技術和交通運輸技術已為這種交流提供了現代化的工具和手段。人們總會自覺不自覺地、程度不同地吸收這些外來文化的營養,以填補本民族、本國在某些方面的不足。這也是文化全球化的某種表現形式。

第四,「民主和法治」作為一種制度文化,也將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歷史發展趨勢。

5、經濟全球化將促進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

貿易與投資自由化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產物又是全球化的強大推動力。正是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的加速發展推進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反過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又要求貿易與投資自由化的進一步完善。世界貿易自由化最重要的內容和核心就在於減少和取消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世界貿易組織正式運轉後,首次將服務貿易、知識產權和投資等非貨物貿易也納入到多邊規則之中,使擴大多邊自由化的領域以及擴大國際貿易自由化進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個核心職能。此外,投資自由化已經成為當前國際投資發展的主流,不僅是發達國家而且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也積極採取投資自由化措施。一方面大量引進外資,另一方面又積極進行對外投資,從而使世界直接投資額迅速增加,投資活動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資的規范框架和規則也開始形成。

6、經濟全球化加速技術轉讓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進程。

經濟全球化帶來了國際分工的大發展、產業的大轉移和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大流動,這對於發展中國家彌補國內資本、技術等要素缺口,發揮後發優勢,迅速實現產業演進、技術進步、制度創新,促進經濟發展十分有利。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投資和技術轉讓互相促進,不斷加快。跨國公司為了延長技術的生命周期,擴大技術效用以及給自己的技術尋找出路,大大加快了技術轉讓活動。這種加速轉讓在客觀上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技術發展,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加快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工業化進程,加速從傳統經濟向現代經濟的轉變。此外,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發展,還加快了發展中國家從發達國家引進外資的進程,有助於彌補發展中國家資本的不足。再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不僅為發展中國家的產品,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入世界市場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而且也有助於彌補發展中國家市場發育的不足,特別是跨國公司的組織形式,愈來愈突破國家的界限,出現了所謂無邊界的企業,從而非常有利於發展中國家引進發達國家先進的管理經驗。

7、經濟全球化能夠促進國際間政治的協調。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社會結構、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都會發生很大變化。在人們物質需求得到相對滿足之後,必然較多地關注自己所處的政治環境;公民的政治意識、政治參與素質將極大提高,希望充分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廣泛地要求參加國家和社會的管理;擁有雄厚實力的獨立利益群體,在利益的驅動下,必然提出相應的政治參與要求;日益發達的信息傳媒網路,從技術上支持了人的自主選擇權力,宣揚了人的主體地位和價值意識,也使「愚民政策」的體制喪失了基礎。所以,經濟全球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各國在政治上相互協調以作為經濟全球化新的推動力,這也是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系所決定的。政治上協調的過程盡管漫長,但卻是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發展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8、經濟全球化有利於減少國際沖突。

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更深層次的國際分工體系,跨國公司的投資與技術轉讓活動又把各國的生產經營、銷售和研究與開發活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由此產生的直接結果就是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的程度加深,經濟關系的變化必然引起政治領域和國際關系的變化,協商與對話越來越成為當今處理國際關系的主要手段。各國之間加強信任與合作,約束國際沖突或至少降低沖突的激烈程度已漸漸成為發展趨勢。有理由相信,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這種趨勢將會越來越加強。

(二)經濟全球化的負面影響:

1、經濟全球化加劇了世界經濟的不平衡,使貧富差距拉大。

經濟全球化首先帶來的是對發展中國家民族經濟的沖擊,而且這種沖擊是建立在不平等關系基礎之上的。一方面,國際經濟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都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為世界經濟運轉所制定的各種原則、制度和秩序都是由他們制定的。另一方面,西方發達國家所擁有的經濟、技術和管理優勢,是發展中國家遠不可及的。因而經濟全球化中獲益最大的當然是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的發達國家,而經濟和技術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家盡管具有一定的中長期利益,但在近期或較長的時間內,是很少或很難受益的,甚至可能受到很大的損害和沖擊,如許多民族企業虧損或倒閉等。

雖然經濟全球化客觀上能導致全球物質財富的增加,但在市場化的過程中,競爭是首要法則,它在創造高效率的同時,必然導致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國家或利益集團集中,導致貧富差距的擴大。據世界銀行統計,1983年高收入發達國家的人均GDP是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的43倍,到了1994年變為62倍,社會分配更加不公平。造成這種差距擴大的具體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制度的原因、市場發展的原因及結構變動的原因等,但有兩個因素是顯而易見的:

第一,是經濟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從理論上講,所有參與全球化過程的國家在不同程度上都會從中收益,但絕不是利益均沾。事實上,作為資本和先進技術的主要擁有者,發達國家總是處於全球化的中心地位,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這種地位使它們依靠價格制定方面的主導權,與發展中國家進行交換時獲取更多的利益。

第二,是市場競爭使一些社會政策面臨挑戰。眾所周知,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動力,由競爭帶來的不平衡要靠社會政策來修補。各個國家都有各自的福利政策,通過勞資妥協來保持社會穩定。但全球化破壞了這一社會契約,以出口和直接投資為主要內容的激烈的跨國競爭,正在影響工資和就業狀況, 社會政策在平抑差距方面顯得蒼白無力。經濟全球化為以發達國家為主的國際資本開拓了尋求更高利潤的地域和空間,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實力相差甚大的背景下,經濟全球化使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收入差距拉大。

2、經濟全球化使世界經濟不穩定性加強。

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經濟同世界經濟的聯系更為密切,各國國內經濟的穩定將不僅取決於本國國內因素,更大程度上要受到國際因素的巨大影響。隨著國際貿易和服務貿易的不斷擴大,其他國家尤其是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狀況如通貨膨脹、金融危機等將通過國際經濟的傳遞機制影響到本國。如果本國的經濟結構存在某些類似隱患,這些經濟波動就不可避免地會在國內出現。即使本國經濟不存在問題,也會因為心理因素的作用而使經濟發生一定程度的波動。特別是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更是如此。因為經濟全球化就是金融、貿易與投資的全球化,然而由於發展中國家市場發育不夠充分,經濟結構比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沖擊;而且由於發展中國家立法不全,便於投機;再加上發展中國家執法不嚴,有法不依,從而給「國際游資」留下可乘之機。於是,西方國家的大量游資不時沖擊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市場,甚至引發金融危機,造成如同戰爭般的破壞。經濟全球化使發達國家的經濟周期、匯率、利率的變動傳導給發展中國家,使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經常出現不利波動,發生在 1994年底的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已充分說明這一點。

3、現行的全球經濟運行規則不盡合理,大多有利於發達國家。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客觀上需要用規則去加以規范、約束參與者的行為,而規則的制定是以實力為基礎的。所謂規則,其實就是對利益沖突的一種界定。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由於國際經濟組織是由歐美等發達國家操縱,因此經濟全球化的游戲規則主要由發達國家來制定。現存的國際經濟規則中雖然有些規則考慮到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如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但大部分規則卻是由發達國家主導制定的,有些規則還是在發展中國家缺席的情況下制定的。某些產業發展規則是在發展中國家還沒有發展該產業的時候制定的,如信息技術產業協議以及勞工標准等。發展中國家一旦發展這些產業就必須遵守他們並未參與制定的規則,並為此而付出代價。此外,盡管發達國家極力倡導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但是各國政府為維護本國利益,仍然實施各種貿易壁壘措施。尤其是非關稅壁壘措施,如綠色壁壘、技術壁壘等,這些由發達國家有意制定的貿易標准往往都是發展中國家難以達到的。這些措施客觀上阻礙著生產要素在各國間的自由流動,從而使市場導向機制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發展中國家所應得到的機會與利益無從保障。因此,目前經濟全球化給世界經濟所帶來的利益是建立在發展中國家經濟利益及政治利益遭受損失的基礎之上的。

4、經濟全球化還可能導致發展中國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例如,日益蔓延的荒漠化,土地的侵蝕,動植物物種的滅絕,海洋與河流道的污染等問題。其中發達國家往往出於本國戰略利益的考慮,為了保護本國的生態環境不受污染,而把大量的污染源工業都建立在海外,既消耗了他國的資源,還污染了他國的環境。據有關資料統計,美國將60% 以上的污染企業建立在海外。

5、經濟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所付代價巨大。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發展中國家由於在企業規模、效率、技術水平和研究開發能力方面都無法與發達國家相競爭,因而造成跨國公司的品牌和產品充斥國內市場,導致民族品牌消失;跨國公司操縱和控制了眾多發展中國家的支柱產業和市場,抑制了民族工業的自主發展;發展中國家大量引進外資,造成國內通貨膨脹壓力增大並面臨匯率風險和償債風險,對西方國家的巨額債務支付成為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嚴重障礙,經常引發經濟與社會動亂;全球化還會導致發展中國家人才外流,特別是熟練人才和高級技術人才,跨國公司往往在東道國用高薪僱用現成的人才而不注意在當地實施培訓計劃,從而使發展中國家遭受教育經費支出和不能使用已培養人才的雙重損失。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的經濟狀況將更加惡化;發展中國家民族企業由於競爭力不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倒閉,致使大量工人失業,如果社會勞動保障系統不健全,必然產生一些社會不穩定因素,引起社會的混亂。世界銀行於 2004年4月30日發表的《世界發展指數》承認:「經濟全球化的某些因素已使最貧窮國家受到損害,使富國和窮國之間巨大差距的擴大面臨著更大的風險。在一個不能打破貧國周期且愈來愈不平等的世界中,集中於工業化的國家佔世界人口1/6 的人卻壟斷了全球近80%的收入。與此同時,居住在63個發展中國家佔世界人均60%的人,僅得到世界收入的6%,人均每天不足2美元」。

6、經濟全球化必然對民族文化帶來一定的沖擊。

這將使得各個民族的文化特質消長不等、凸顯不一。這種現象,不利於文化的發展,更不符合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演進原則。文化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有商品文化、制度文化、價值文化、語言文化、科技文化、藝術文化等。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快,妨礙資本、技術和產品跨國界流通的障礙一個接一個地被拆除,繼之而來的是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信念的流入。有些在相互沖突和撞擊中形成了新質——世界大文化,有些則會改變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和文化特性。

6、全球化的兩面性

所謂全球化,就是在現代條件下國家之間就像人群一樣,其相互關系和相互依存的程度更加密切與復雜,這些關系體現在全球信息空間、世界資本市場、商品和勞動力市場正在形成;體現在工藝技術對自然環境的影響、種族和宗教沖突及安全問題都趨於國際化等方面。

目前,學術界對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理解和內涵尚無統一的觀點。

眾所周知,在前蘇聯及其體系解體之後,多年來被「戰勝」的資本主義在一片批判聲中仍然存在,盡管它並沒有克服原有的「自身缺點」和許多新問題。因此,由資本主義衍生出來的「全球化」曾被當作解決所有災禍的靈丹妙葯,被認為是保障所有國家和人民走向富裕、繁榮和社會民主的良方。

有人認為,現階段全球化的粗放形式已明顯地接近尾聲,寬度方向的發展實際已經完成,開始進入深度發展的階段。全球化正在向自身的強盛階段過渡,「信息革命」成了主要的加速器。更廣泛更綜合的全球化問題已出現並與日俱增,許多問題的解決已不能靠單獨的國家和地區性的國家聯合,而要求全人類的共同力量。例如,環境保護問題,保證地球人口所需的糧食生產問題,尋找新能源問題,保護核武器時代人類的生存問題等。

這種全球化的趨勢在發達國家深受歡迎,而在發展中國家卻引起嚴重的擔憂。據聯合國估計,在1980~1993年期間約有15個國家實現了經濟騰飛,使15億人口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而在這段時間里有113個國家出現了經濟不景氣,約有16億人口的收入下降。有些國際分析家斷言:「如果現在的趨勢一直維持下去,那麼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不平衡將從不公正變為不人道。」全球化將加劇世界經濟的不平衡和社會的兩極化。世界勞動組織第81次會議的報告中援引的數據表明,1960年時佔全球20%的富裕人口佔有的資源比另外20%最不發達地區人口佔有的資源多29倍,而到1990年這個差距擴大為58倍。誰都不可否認,全球化的過程在刺激所謂新經濟和新市場走向財富積累的同時,將加深富裕國家的繁榮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貧困之間的鴻溝。

同時,不僅在發展中國家,就是在發達國家,全球化也使一些社會政治問題更加尖銳化。例如,發達國家內部生產結構的調整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大量向外轉移,就嚴重地打擊了本國的傳統產業,導致許多企業倒閉和失業人員增長。

很明顯,市場和信息空間的一體化、工業與財經的全球化肯定將是一個不平坦的過程,1997~1998年亞洲和拉丁美洲的金融危機就是全球化過程中的第一個危險信號。全球化的資本主義必然導致所有部門都走向集中,其中一些壟斷部門掌握的資本幾乎相當(甚至超過)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總產值。這種現象不僅出現在發展中國家,例如,去年「愛立信-移動」聯合企業的營業額(2100億美元)幾乎相當於瑞典經濟的總量(2280億美元),而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營業額則超過了丹麥的國民總產值。達沃斯經濟論壇創始人和主席克拉烏斯·史瓦勃警告說,全球化的資本主義應該「給大多數人民帶來好處,而不僅僅是為大壟斷企業和投資者帶來好處」。國際貨幣基金主席指出,財富分配中的不平等已越來越嚴重地威脅著政治和社會的穩定。

英國著名國際經濟學家拉格曼前不久在倫敦出版的著作《全球化的終結》中指出:「全球化思想的內涵本身不準確——在統一的世界市場中的自由貿易過去不存在,現在也不存在。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實際情況是,生產和分配都只能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全球化也只是地區性的現象,而非全球性的。」他認為,今天不可能找到確切證據來證明存在著全球的資本主義體系。相反,跨國公司的國際商務活動主要集中在某些國家。大多數關於全球化的論點有兩個錯誤:一是研究後工業化世界多元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前提有誤,他們假設研究對象的相互作用必然觸及到所有其他國家;二是到目前為止全球化的概念尚無嚴格的定義,這是一個不小的原則性錯誤。按作者的意見,至少有三條理由說明所謂的全球化過程是沒有意義的。第一,任何全球性的變化都是由當時最發達的經濟體制引發的;第二,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這些變化都沒有消除分隔世界經濟和政治空間的壁壘,反而強化了這些壁壘,政治上的分歧使得經濟上的壁壘更難克服;第三,所有這些看似客觀的過程都貫穿著某種經濟企圖,所獲得的最終結果都隱瞞了政治目的。所以,全球化是一種有助於形成「單極世界」的理念。

有些研究人員指出,評價全球化的正面作用和負面影響還為時過早:所謂全球化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全球經濟,因為幾乎還有一半的發展中國家還處於「封閉經濟」狀態,它們既未涉及國際合作,又未實行國內的經濟自由化和一體化。

目前,世界經濟全球化已導致兩種傾向:一是世界經濟以美國為中心的力量被加強了,並為經濟中心向政治中心轉變創造條件;二是經濟全球化越來越依賴於美國的科學技術以及各類國際科技合作計劃。

很明顯,以上對全球化正反兩方面的分析對於俄羅斯的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參考價值。

談到俄羅斯的優勢領域——礦產資源(礦物原料基地)全球化問題時,我們既要看到全球化加速了礦業國家之間的競爭,可促進礦物原料的生產;又要看到全球化也對穩定本國礦產資源領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世界金屬產業大國加拿大為適應全球化過程制訂了「加拿大政府關於礦物原料和金屬方面的政策」,及時而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全球化引起的變化,強調了在貴金屬、有色金屬和其他有用礦產的儲備和開采方面以國家利益為重的理念。

7、 經濟全球化的代價與問題

經濟全球化在促進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使世界為之付出了代價,給世界和各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不可避免的問題。這種代價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世界經濟的不穩定、國家主權的弱化、全球貧富差距加大和資源環境基礎受到威脅。因此,很多專家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在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的同時,一定要採取防範威脅的措施。

一、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經濟不穩定將發生連鎖反應

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各國經濟上的依賴空前加強,不少國家的外貿依存度已經超過30%,個別國家達到了50%~60%。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國家的經濟波動和危機就極有可能影響到其他國家,特別是那些與該國家經濟聯系非常密切的國家,如通過投資額的變化、投資環境的變化、貿易額度、貿易方式的變化、金融條件的變化,等等。1997年泰國的匯率危機很快傳染到整個東南亞地區,以及韓國和日本,從而形成了嚴重的地區性金融危機,後又波及俄羅斯和拉美地區,形成了事實上的全球性金融動盪。20世紀60年代的美元危機,70年代初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80年代初的拉美債務危機,90年代初的歐洲貨幣體系危機,1994年的墨西哥匯率危機等都同樣引起了國際經濟的不穩定。

二、在經濟全球化中,國家主權面臨日益嚴峻的考驗

經濟全球化使得世界統一市場變的越來越大,國際規則越來越多,一個國家的主權則逐漸收縮。這種收縮主要表現在經濟主權的主動讓渡以及跨國公司對經濟主權的侵蝕。歐共體發展的歷程表明,隨著一體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員國經濟主權獨立性則不斷下降。從早期的關稅同盟,統一農產品價格、匯率聯合浮動,到單一貨幣歐元出現以後的統一金融市場,無不說明各成員國的財稅和貨幣主權已經逐漸讓渡給超國界的歐盟協調機制。而這種經濟主權的讓渡曾使許多成員國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甚至多次危及歐盟經濟體的存亡。而隨著跨國公司的發展,跨國公司管理經驗越來越豐富,在跨國公司的經營目標與東道國目標發生偏差的時候,跨國公司除了對東道國政策本能的抵禦以外,更多時候是採取規避。例如,採取轉移定價進行合法避稅已為世人所知,通過這種手段或其他渠道在國際間進行大規模的資金轉移對東道國造成的損失不可忽視,顯然,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大量利用外資的東道國是要蒙受大量損失的,其國家的主權政策不可能得以完整保持。

三、經濟全球化使得全球范圍貧富差距變得越來越大

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全球范圍的市場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資源得到了更好的配置和利用,資源創造的財富更多。但是,由於市場的競爭、發達國家及其利益集團總是佔有先進的技術、居於更有利的貿易談判等地位,市場的價格、貿易條款等主要遵循他們的意見,這些條件的差異使得財富越來越多地流到了少數國家及其利益集團,導致貧富差距擴大。據世界銀行統計,1983年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高收入發達工業化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2.4%,即後者等於前者的43倍;到了1994年,這一比例降為1.6%,即後者為前者的62倍(中國經濟時報,1999)。可見,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利益的分配是不均衡的,貧富差距會更嚴重。

四、經濟全球化中各利益主體對經濟利益的追逐,導致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資源保障問題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自然資源的支撐。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很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為了吸引更多的國際資金,紛紛改善國內投資環境,發達國家的工業湧入發展中國家。雖然東道國的基礎設施、民族工業在外資的資助下得到了較大的改善,但是,資源的開采卻面臨枯竭,環境面臨巨大的威脅。馬爾薩斯早在19世紀初已經預言到:由於人口的不斷增長,需要更多的原料,地球快要達到極限,不再能夠提供這些原料,世界將面臨為了爭奪原材料而發生沖突;羅馬俱樂部20多年前也曾預言,原料的價格要猛漲,甚至發生嚴重的短缺。雖然,這些預言都由於更多的土地被開墾和服務業與現代技術的發展而成為「謬論」,但是,今天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卻使能源供應面臨巨大的挑戰。中國是近年來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也是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之一,在享受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外資促進國內經濟增長的同時,我們看到,我國的資源潛力已經不容樂觀。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趙文智在接受《國際石油經濟》記者采訪時說(李文,2003),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石油需求持續大幅度上升。國內老油田經過幾十年的開采,普遍進入開采中後期,剩餘資源的勘探難度不斷加大,石油產量增長的速度遠遠趕不上石油需求的增長速度,致使石油進口逐年增加。2002年我國石油凈進口量已達7184萬噸,佔到石油消費量的30%左右,國內石油的安全供給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關注。與此同時,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使世界石油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大國控制石油資源的意圖越來越明顯,我國在全球尋求石油供應的努力也遇到了新的問題。因此,在促進經濟全球化時,我們不能不考慮油氣等資源供應安全問題。

8、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

經濟全球化的歷程
隨著世界各國經濟交往的日益增多,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航天技術、微電子技術、生物工程等高新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世界經濟步入高速發展軌道,世界各國各地區在資源、資金、人才、科技等方面的互補性進一步增強,聯系日益密切,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都不可能孤立地發展,於是世界經濟日益發展成為一個整體。這種趨勢我們稱之為「經濟全球化」。
探尋經濟全球化的源頭,可追溯到新航路的開辟。14世紀義大利佛羅倫薩等城市國家出現了存在僱傭與被僱傭關系的工場手工業,資本主義開始萌芽,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早期資本家、冒險家渴望得到歐洲之外的特產(如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將歐洲的商品銷售到中國、印度等東方國家,以圖發財致富;同時又要繞開控制了東西方商路的奧斯曼土耳其,所以以葡萄牙、西班牙為首開始了探索到達東方的新航路的歷程。經過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的探索,到達東方及環球航行的新航路開辟出來。新航路的開辟,徹底宣告世界各地隔絕狀態的終結,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新航路開辟的過程也是殖民國家對殖民地征服掠奪的過程。美洲大片的庄園被開辟出來,導致了「三角貿易」的興起與繁榮;歐洲商品源源不斷地輸往非洲,但交換的是近億的黑奴;美洲的金銀和工業原料等整船整船地運往歐洲,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18世紀,英國逐步征服了印度,大肆掠奪印度的棉花等原材料,並把棉布等商品傾銷到印度。由此可見,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繁榮與非洲、美洲、亞洲有著密切的聯系,歐洲不再是獨立地發展經濟。
經濟全球化的過程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科學技術革命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勁的動力。1765年,英國織布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科技革命開始了。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用於紡織部門,將人類推進到蒸汽時代。隨後,交通運輸等部門使用蒸汽動力,火車、汽船相繼發明問世,生產效率獲得飛速提高。此後,法國、美國等國也先後完成了工業革命。英、法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品銷往國外,亞非拉地區成為其工業原料供應基地和商品傾銷市場,世界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但東方從屬於西方。19世紀70年代,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標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開始,汽車、電報、電話、飛機等相繼問世,並投入使用,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同時促使壟斷組織形成、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壟斷階段。1869年埃及蘇伊士運河正式通航並被英法控制,1914年巴拿馬運河正式通航並被美國控制,這大大縮短了世界各地的航程,便利了列強攫取世界范圍內的利益,把世界經濟活動從時間、空間上更緊密地聯結在一起。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航天技術、微電子技術、生物工程等技術突破為標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形成了以電子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經濟,世界各地的聯系更加便捷、快速。這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空前發展,世界各國各地區優勢互補、互相依存,日益緊密地形成一個整體,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在不斷發展。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後,東西方兩大集團劍拔弩張局面消失,世界呈現「一超多強」格局。歐盟、日本、中國、俄羅斯等國家或國家集團的力量在不斷增長,成為有效扼制美國霸權主義的重要力量;世界局勢得到緩和,各國都制定了適合本國發展的政策,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帶來的便利條件,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便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的競爭中取勝。
經濟全球化的催化劑是國際金融的發展,同時金融機構在科技進步的推動下更加現代化,國際資金流通速度隨之加快,國際金融市場的相互依存度空前加強。
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關鍵因素是跨國公司的蓬勃發展。跨國公司為獲得超額利潤,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企業內部分工,形成國際生產和營銷網路,使一國的生產與多國的生產緊密相聯。跨國公司的全球性經濟活動,帶動了貿易、資本、科技等各個領域的進一步國際化,從而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如2002年,中國海爾集團已在美國、義大利、摩洛哥等地建立13家工廠,在海外有8個設計中心,4萬多個營銷網點,12家海外銷售公司,實現全球營業額602億元。
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世界各國各地區的貿易摩擦、貿易沖突不斷,因而需要建立完善的國際協調機制。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負責對世貿組織成員之間發生的分歧進行仲裁,以促進成員國開放市場和公平貿易,實現世界貿易的自由化。2001年11月,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掀開了中國經濟發展新的一頁,中國開始融入世界經濟發展的大潮中。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世界經濟出現了一體化趨勢,出現了一體化的經濟區域集團,如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合組織等。
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商品、勞動力、技術等的國際流動,有利於國際分工的進一步發展,有利於促進各國及世界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但是,經濟全球化是把「雙刃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首先,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技術、資金、管理等方面具有競爭優勢,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將獲得最大利益,這將壓縮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空間,從而拉大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貧富差距。其次,在經濟全球化環境中,廣大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執行同樣的「游戲規則」,承擔基本相同的國際責任和義務,面臨巨大的挑戰和嚴重的壓力,甚至有的國家付出慘重代價。再次,經濟運行風險提高。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展中國家國民經濟對外依存度普遍增大,與國際金融市場聯系更密切,因而更易受到世界經濟波動的影響。如2008年源於美國的金融危機已導致世界經濟嚴重下滑,大批銀行倒閉、大批企業破產、大批工人失業。
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我們要規避其對我國不利的一面,利用其對我國有利的一面,順應世界發展潮流,搶抓機遇,積極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先進管理經驗,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主動權。

淺議當前建設工程項目管理體制的改革方向
摘 要:基本建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建設項目是一個系統工程,由於系統工程有其內在的規律,需要通過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技術去實現。
關鍵詞:工程管理;項目管理

一、傳統管理體制不適應現代工程項目管理
基本建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長期以來,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工程建設採用建設單位(建設指揮部)、設計單位、施丁單位、物資供應單倫分工協作的體制,對國民經濟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積極員獻。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工程建設項目的規棋越來越大,上程內容越米越復雜,建設要求越來越高,涉及的方面越來越廣。傳統的以工程建設單位(建設指揮部)為主體的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日益顯示出其各主要環節設計、施工、物資供應之間互相分割與脫節,工程建設周期長,工作效率不高,投資效益低下等缺點。
二、現代工程項目管理呼喚專業管理組織
建設項目是一個系統工程,由於系統工程有其內在的規律,需要通過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技術去實現,也就是說,需要有專門從事工程項目管理的組織為之服務。這種組織應該有與項目管理相應的功能、機構、程序、方法和技術;有相應的資質、人才、經驗,能夠為業主提供最優秀的項目管理服務,能夠為業主創造最大限度的效益。
FIDIC(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的英文簡稱)推薦的項目管理模式基本上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以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條件》為代表的模式,這種模式業主在委託完成設計的基礎上,通過招標選擇承包商,但承包商不負責設計。另一種是以FIDIC《設計——建造與交鑰匙工程合同條件》為代表的模式,這種模式業主在完成僱主要求或項目定義的基礎上,通過招標選擇總承包商,這種模式承包商負責設計、采購、施工管理全過程服務,這就是EPC總承包模式。FIDIC合同條件是在總結近百年來工程承包合同經驗的基礎上,經多次修改出版的範本。它反映了建設項目的共同規律;充分考慮和兼顧了業主、承包商、分承包商各方的責、權、利,力求不偏袒任何一方:它的有關條款以法律為依據,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改進,按照國際工程承包的慣例進行編寫,許多條款在工程承包界都有共同的理解,具有科學、公正、嚴謹、規范化和國際化的特點。
三、有關當前建設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改革的幾點建議
(一)大力推廣採用FIDIC項目管理模式和FIDIC合同條件
我國已在一些大型工程和國際承包工程中採用並積累了一定經驗,但採用還不夠普遍,宣傳面也不夠廣泛。1999年,FIDIC出版了一套新的合同條件範本.對老版本從結構上、定義上和適用范圍上作了較大改進,這對我國工程項目承包業將起積極作用。我們應盡快組織制定以FIDIC合同條件為基礎的適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合同範本,加大推廣和宣傳力度,改變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改革滯後,一些業主單位和部門主管領導觀念陳舊.地方和部門條塊分割,在項目管理上政企不分,行政干預盛行,保護主義嚴重的局面。盡快讓工程項目管理從傳統的自營式管理走向社會化、專業化的市場運作模式,實現同國際慣例接軌。
(二)大力培育EPC全功能工程公司和項目管理公司
目前我國設計力量和施工力量總體過剩,設計隊伍和施工隊伍都存在「僧多粥少」現象,而專門從事EPC全過程項目管理的力量卻十分路弱,能為業主提供全過程項目管理服務和具有EPC承包能力的工程公司寥寥無幾。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一是對全過程項目管理能為項目和業主創造可觀效益這一點認識不足。實踐證明,全過程項目管理是一種高附加值的服務活動,是最能為業主創造價值和效益的一種服務。二是對項目管理要求具備較高的知識和技能,也就是項目管理需要專業化這一點認識不足。國內有相當多的業主和主管領導認為項目管理很簡單,誰都可以管理,因而不願意委託專業化的工程承包公司實施工程項目管理。為迅速扭轉這種局面,必須在我國大力培育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或項目管理公司。我國大型設計院最有條件改建為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或項目管理公司。我國大型設計院最有條件改建為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因為設計在工程建設中起主導作用,設計院人才較集中,人才資源豐富。把一批骨幹設計院轉變為具有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是當前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務。
(三)加快落實投資項目法人制,組織業主培訓
1992年國家計委頒發了《關於建設項目實行業主責任制的暫行規定》,並隨後推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國家十五計劃綱要又指出:全面實行投資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工程收理制、合同管理制,健全投資約束機制。這使我國建設項目管理體制改革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但在實際運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二點:一是業主責任問題。業主責任問題的根本還是「真業主」和「假業主」的問題沒得到徹底解決。業主是項目的投資主體,而由於所有權和機制上的各種原因,業主真正關心的或者在決策時實際上考慮的,往往不是項目的最終效益,在立項階段,他們往往考慮怎樣使項目能被批准,什麼時候能被批准;在決定項目管理模式時,他們必須考慮如何附和政府官員的意志;在決策是否推行EPC總承包時,他們更關心本邪門人員安排及利益等。這樣做的直接後果是浪費和腐敗,最終後果是損害項目的效益,造成大量的無效投資。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項目法人責任制沒有真正落實到實處。二是業主素質問題。業主是項目的投資主體,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有最大的決策權,能否正確決策取決於業主的素質。業主不一定必須是項目管理專家,但作為工程建設項目的業主應該具備必要的項目管理方面的知識。他們應該了解項目管理費用、進度、質量三大控制,他們應該懂得項目的費用不一定越低越好,費用低到不能保證工程質量的程度,工程就會出質量事故。進度也不一定越快越好,建設周期壓縮到不合理程度,就會不得不增加費用或影響質量;質量也不一定越高越好,質量的標准應是適宜和合格,質量過剩是一種浪費。也就是說,應該用最終創造的效益來衡量和決定項目的合理費用、合理周期和合格的質量標准。當業土盲目拍板一個不合理的費用、不合理的周期或不合理的質量標准,實際上往往已適得其反,埋下了項目失敗的禍根。
業主的項目管理涉及到項目管理模式的選擇、設計和承包商的選擇、項目的協調和控制、項目的合同管理和接收等諸多方面。業主既不要代替和過多於預專業化的工程公司的項目管理,又不放棄對項目的監督和控制,這要涉及到項目管理方面的許多知識。實踐證明,業主的素質很大程度上決定項目的成敗,推行項目法人責任制以後,對業主(項目法人)進行培訓是很有必要的。
(四)組織開展項目管理技術研究開發,提高項目管理水平
我國建設項目管理體制由於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項目設計、采購、施工是分離的。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和項目管理咨詢公司還為數不多。我國現有的工程咨詢公司主要業務是項目建議書、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或評估;現有的設計院不負責采購和施工管理。現有的監理公司主要任務實際上是項目施工階段的現場施工質量監督,因此,對於項目管理作為一門科學,EPC全過程作為一個系統過程以及項目管理技術作為一種科學的先進工具,還缺乏研究、總結和提高。發達國家的某些業主和承包商甚至認為中國的工程公司和承包商目前還不具備獨立管理和控制大型工程項目的能力,主要是指我國項目管理技術水平還比較低。提高項目管理技術水平是我國工程建設界的當務之急。為了提高我國建設項目管理水平,應重視和提倡工程項目管理技術的研究、開發、應用和推廣。

9、分析我國企業進入國際化進程中會遇到什麼問題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企業國際化的步伐也在加快,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增強。由於世貿組織對關稅以及配額等傳統貿易保護的限制,各國開始從新的渠道對本國產業進行保護。技術性貿易壁壘以其所具有的獨特的機理特徵和保護程度,使得它逐漸成為發達國家進行貿易保護的重要方法與手段,也成為阻礙我國企業國際化的重要障礙。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是伴隨世界多極化和科技信息化趨勢同步發展的最顯著的特徵之一。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主要因素包括:貿易壁壘的逐漸消除,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通訊以及交通運輸成本的不斷降低,自然人在國際間的流動,以及國際資本的快速流動。這一切的變化都在以驚人的速度進行著。例如製成品的平均進口關稅從 1947 年的 47% 降至現在的 2.1% ;自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以來,世界對外直接投資以平均每年約 14% 的速度在增長,幾乎是世界貨物出口增長率的兩倍。經濟全球化的最終結果就是模糊了國與國之間的界限,國內市場進而被國際市場所漸漸取代。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它對各國企業,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企業產生了更為深刻的影響。經濟全球化作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一種趨勢,其基本特徵可以概括為:它是商品、技術、信息,特別是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流動和重新配置;它促成一種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各國經濟相互滲透、相互依賴、彼此交織的復雜格局;它符合現代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由於經濟全球化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歷史進程,因而就不應該是為某一社會制度專屬的共融體系,當然更要朝著不以強權政治為前提的互利准則運行和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經濟全球化是對世界經濟發展的一種貢獻,和市場經濟一樣具有不可輕視的歷史進步性。
一.經濟全球化給我國中小企業帶來的挑戰
經濟全球化使得競爭日趨激烈,對於我國中小企業來說,所面臨的挑戰就是在這種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如何利用新資源,開拓新市場,以在全球化進程中立於不敗之地。經濟全球化為我國中小企業提供了更多獲取新的科技、技術、市場及金融服務的機會,因此它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具有 「 外向型 」 發展的前景。同時它們又不得不面對來自低價格進口產品以及設立在當地的國外公司的競爭。貿易壁壘的不斷消除,國內市場也逐漸溶入國際市場,成為國際市場的一部分,而此時我國企業就不得不按照國際市場的標准、價格、質量來提供產品或服務。中小企業為了能夠很好地迎接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日趨嚴峻的挑戰,除了需要得到政府及其他組織機構的支持外,從長遠發展的觀點來看,構建並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應該成為其首選,也是必然選擇。 中國入世標志著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從國際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我國企業國際化的實質是:國際上的企業可以充分利用我國經濟所提供的各種要素及機遇,同時,我國企業也可以充分利用國際經濟為自己所提供的各種機遇和因素。我國企業所能利用的國際經濟為我們所提供的機遇與因素,不僅僅表現為我國企業對國際市場及國際上的先進技術及管理等因素的充分利用,而且也表現為對國際資本優勢及國際產業優勢的利用。我國企業對國際資本優勢及產業優勢的利用,使得我國企業的國際化進程中必然產生兩種趨勢:資本與產業的整合,產業與產業的整合。

資本與產業的整合

所謂資本與產業的整合,就是指具有雄厚的貨幣資本實力的企業,利用自己在貨幣資本方面的優勢,以全部收購的方式,或者以入主控股的方式,整合以生產經營為中心的產業性企業,即整合主要從事生產經營的企業,從而實現資本與產業的融合。

企業的經營活動包括兩大類:一是資本經營,即通過買賣企業或者買賣資產,以及利用股票等金融工具的交易而實現增值的經營活動;另一類是生產經營,即通過向市場提供產品或服務而實現增值的經營。這兩類經營活動都是企業正常的應有的經營活動。這兩類經營活動往往會以分工的形式統一於一個企業集團之中,例如,母公司的功能主要在於搞資本經營活動,而子公司則是偏重於生產經營活動。但是,這兩類經營活動在現實中更多地是相互分離地體現在不同的企業載體上。例如,有的企業因為各種原因而擁有更多的貨幣資本,主要從事於資本經營活動,其特徵表現為資本經營的優勢;而有的企業則主要是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為社會生產某種產品或者服務,其特徵表現為產業經營的優勢。正因為有的企業表現為資本的優勢,而有的企業則表現為產業的優勢,因而就出現了這兩種優勢有效組合的趨勢:資本與產業的整合。

資本與產業整合的特徵是:資本入主產業性企業後,主要是利用資本的優勢而促進產業性企業實現技術創新、規模創新和市場擴張,從而提升產業性企業的檔次,使產業性企業實現升級換代,但資本一般不自己去經營產業性企業,而是只追求資本的回報,因而即使在資本從產權上已完全控股產業性企業的條件下,資本也一般不派人擔任產業性企業的董事長或總經理,而是只實施監督,因此,產業性企業的經營活動,基本上還是由從事於生產經營的職業經理人來完成。也就是說,資本與產業的經營,是指資本利用產業性企業的生產經營優勢,為資本尋找回報的新增長點,而產業性企業則利用資本的資本優勢,為自己再造更高的經營優勢,提升自己的經營能力,因而資本與產業的整合,是一種優勢互補的整合,是資本與產業實現了雙贏。

資本與產業整合的條件是:第一,被整合的產業具有大的市場潛力,但因為各方面的原因而無法進行高效運營,例如,有的因為資本不足而無法進行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更無法大規模進行市場拓展;又例如,有的是因為體制方面的原因而不具有活力,需要在國際資本的界入中升華自身的體制。第二,被整合的產業具有良好的人力資本基礎,例如,有的被整合的產業原來已經具備優秀的經營人員梯隊,或者是資本已經選擇到了良好的經營團隊,因而資本能夠順利地推動被整合產業的發展。第三,資本具有極強的實力,具有整合產業的力量。

產業與產業的整合

所謂產業與產業的整合,是指國際上一些大的產業集團為了實現自己的產業升級,或者為了利用我國的比較優勢,自覺地將一些加工製造業務向我國轉移,與我國一些從事生產經營企業進行合作;而我國的企業剛好需要這種合作,因為這種合作能夠使我國企業利用國際上的大的產業集團的品牌優勢及營銷網路等方面的優勢,使自己順利地進入國際市場,降低自己進入國際市場的成本,同時,我國也可以在與國際企業合作中使自己在加工製造方面的比較優勢能夠充分發揮出來。因此,產業與產業的整合,是一種優勢互補性雙贏組合。

產業與產業的整合,最適合於我國那些生產能力已明顯過剩的企業。我國有些產業的生產能力,明顯地超出了我國市場的需求,出現了生產力過剩,而這些企業要靠自己走向國際市場,又有各方面的障礙,進入的成本太高,在這種條件下,我國這些生產能力過剩的企業就可以與國際上一些大的名牌企業進行整合,這樣就可以使我國過剩的生產能力的企業利用這些國際性大公司的品牌及營銷網路而低成本進入國際市場。

國外大的產業集團之所以願意同我國的企業進行整合,是因為我國的企業在加工製造方面確實有比較優勢,例如,勞動力比較便宜。在發達國家,由於勞動者的休息時間遠遠大於我國,而工作時間又遠遠短於我國,因而在發達國家,同一台設備在同一時間生產的產品要遠遠少於我國。但是,由於我國勞動力比較便宜,產品的生產成本卻又遠遠低於發達國家。也就是說,同樣的設備,在發達國家可能賺的錢比較少,而在我國則能賺更多的錢。正因為如此,所以發達國家的大的產業企業願意同我國企業進行整合。這種整合是一種互相發揮優勢的整合。因此,我國的生產力過剩的企業,比如家電企業,應該進行這種整合,成為國際大企業的加工基地。

在國際化的條件下,企業發展所遵循的應該是比較優勢的原則,也就是在競爭中應強調自己的比較優勢。每個企業都強調了自身的比較優勢,那麼就會在國際分工中實現比較優勢的相互結合,從而使國際資源得到充分的有效配置。因此,我國企業在國際化進程中應更多地考慮自己的比較優勢問題,用自己的比較優勢同國際上的企業的比較優勢相結合。我國一些企業利用自己在加工製造方面的比較優勢同國際企業進行有效整合,雖然可能使我國的企業喪失了自己的產品品牌,但是我國企業可以利用國際上名牌企業的品牌及銷售網路等比較優勢,使自己能夠低成本地進入國際市場,這對提升自己的企業品位及檔次,是極有意義的。因此,在國際化條件下,我國企業確立自身發展戰略的基點及方法都必須要適應國際化的要求,立足於充分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

10、物流成本控制的原則?

摘 要 從企業實踐出發,提出企業在建設自身的物流系統時應綜合考慮整個系統的成本,循序漸進尋找適合本企業特點的物流系統。
關鍵詞 物流系統 成本控制 第三方物流

我國全社會物流總成本佔GDP的比重,自1998年降到21.4%以來,連續7年在此百分比徘徊,到2004年仍在21.3%的水平。而國外物流發達國家的水平是8%~10%左右。截至目前,我國的物流業仍然處於初級階段,停留在粗放式經營的層面,質量和效益還不很理想。與此相對,現代物流理念引入我國已有20餘年的歷史,但物流真正為中國企業所重視,被提升到企業戰略管理的高度,第三方物流形成實際意義上的產業,則是在進入21世紀才剛剛開始而已。
當前,國內企業在物流成本的控制上,還處於一種探索階段,感性的成份居多。提出物流支出費用重要性的「黑大陸」學說,指明人們對物流費用了解十分片面的「物流冰山」理論;闡明物流成本控制是企業利潤著眼點的「第三利潤源泉」假設;簡便易行的物流成本計演算法——「物流ABC」計演算法等國外科研成果令中國企業眼花繚亂。值得我國企業警醒的是,這些理論學說均是建立在國際化大型企業的調研基礎之上。而我國的物流業基本是由50億美元規模以下的中小型企業組成。國際上已有的先進物流理念如何在我國特有的經濟情境中合理應用,成為了一個急待解決的重大的課題。
1 物流系統成本
物流系統涵蓋了運輸、倉儲、包裝、裝卸搬運、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個環節。站在企業的角度,需要降低的並不是系統中某一個環節的成本,而是從全局出發,控制最終系統成本。要達到這一目的,需對物流整體系統進行調整、改進和優化,以盡可能低的物流成本提供盡可能高的物流服務質量。物流各子系統在自身得到合理優化的基礎上相互銜接、相互適應,形成最佳的結構及運行機制,既能充分發揮各子系統的效能,又能使系統的整體效率得以充分體現。最終,確保物流系統有能力根據商品的種類、數量、交貨要求、運輸條件等,使商品盡可能由產地通過最少的環節,以最經濟的路線,按時保質地送到用戶手中,以達到降低物流費用、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提到物流系統,沃爾瑪(Wal-Mart)集團是不可不提及的企業。沃爾瑪經過44年的經營,在美國已擁有3 000多家連鎖店,在海外擁有1 000家連鎖店,員工多達88.5萬人,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業。它所實行的成本領先戰略涵蓋了商品購存銷流轉過程所有環節上的成本和費用控制。該公司現已建立62個配送中心,為全球4 000多家連鎖店提供配送服務,整個公司銷售8萬種商品,85%由這些配送中心供應。沃爾瑪公司在美國國內共有近3萬多個大型集裝箱掛車,5 500多輛大型貨運卡車。每年的運輸總量達到77.5億箱,總行程6.5億km。配送中心完全實現了自動化,每種商品都標有條碼,由十幾公里長的傳送帶傳送商品,用激光掃描器和電腦追蹤每件商品的儲存位置及運送情況。為合理調度如此規模的商品采購、庫存、物流和銷售管理,沃爾瑪公司建立了專門的電腦管理系統、衛星定位系統和電視調度系統,甚至擁有自己的衛星。沃爾瑪的物流系統是一個整體系統,一方面能夠及時保證貨架充足,一方面也會盡力使庫存量降到最低。
2 整合物流系統的思路
在現實中,最高的物流服務水平和最低的物流成本兩者是不可能同時成立的,它們之間存在著一種「二律背反定律」。高水平物流服務要求有大量的庫存、足夠的運費和充足的倉容,這勢必產生較高的物流成本;而低物流成本要求的是少量的庫存、低廉的運費和較少的倉容,這又必然減少服務項目,降低服務水平和標准。沃爾瑪在美國本土設立的物流系統從它現有的經濟規模上較好地解決了「二律背反定律」,尋找到了自身最高的物流服務水平和最低的物流成本之間的有機平衡點。它在美國本土的自動化配送中心,是當今公認最先進的配送中心,實現了高效率、低成本的目標,為沃爾瑪實行「天天平價」提供了可靠的後勤保證。但是,進入中國市場的沃爾瑪並沒有立刻把它在美國本土的經營模式照搬到中國來,而是按實際情況,適時合理地逐步設置采購中心與配送中心,有條不紊地升級自動化水平。沃爾瑪的這種態度頗值得我國企業玩味。
(1)運輸成本控制。我國企業受規模所限,既沒有必要也沒有可能在短時間內擁有龐大的運輸能力,更不可能廣泛應用GPS定位之類的技術。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充分運用社會現有設施,從全局出發,力求運輸距離短、運輸能力省、中間運轉少、到達速度快、運輸費用低、運輸質量高,高效規劃航空、鐵路、公路、水路聯運。
(2)配送成本控制。即使是實力雄厚的沃爾瑪,來到中國後也沒有立刻大規模的布局配送中心,而是按發展戰略逐步開展業務。我國企業也應遵循這一原則,按網點分布和發展規模適度設置配送中心。一些生產型企業的內部物流在現階段則根本不必考慮建立配送中心,只需優化倉儲。

(3)物流設施與設備的合理化。每一個企業的物流都有自身的特點,企業應就此合理選擇物流設備與物流設施。倉庫是自建還是租賃,需要設置何種貨架,使用何種材質、規格的托盤,配備哪些種類的運輸、搬運工具與車輛等都是每個企業要認真考慮的問題。物流設施與設備不要求多而全,但一定要能適應本企業的特點。以商品流通為主業的武漢中百倉儲配送中心擁有自己的歐式倉庫,採取托盤式貨架與重力式貨架相結合,多用塑料托盤,配備廂式貨車,以及包括「地龍」在內的四種叉車以滿足物流需要。以第三方物流為主業的招商局武漢分公司則是租用倉庫,採用托盤式貨架,主要用木製托盤,實行公路、鐵路聯運,適量裝備兩種叉車,全公司在崗人員亦不足30人。
(4)信息系統適度化。自始自終伴隨物流的信息流決定了物流系統的有效性,指導著資金流的運作。當代社會需求多樣化、個性化,生產類型向多品種、小批量方向發展,生產加工設備也從專用加工設備的流水生產線,轉向採用具有多功能的加工中心的柔性加工系統(FMS)。以一個中等商品流通型企業為例,其經營品種至少也在5 000種以上。由此產生的大量信息遠遠超過了人力計算的能力。物流系統為了適應這種變化必然需要實施高度的信息化。但這一信息化的過程可以也應該是漸進式的。沃爾瑪在美國國內動用大型計算機設立數據中心,而武漢中百倉儲配送中心只應用了手持掃描儀、電子計數器等相對少量的電子設備。信息系統不存在是否先進的問題,關鍵在於是否可以滿足本企業的物流管理和成本需要。
3 物流系統的拓展
物流系統的成本控制不能只局限於企業內部。企業物流系統事實上已發展成為了供應鏈(Supply Chain)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以神龍汽車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相當多的部件由武漢本地的汽車零配件企業采購。神龍公司通過資質考核與招標的方式選擇供應商,與他們成為利益共同體,通過共享信息,相互協調,確保神龍汽車的零配件供應,使神龍公司的內部物流運行順暢,也有助於公司控制采購成本,保證產品質量。
事實上,企業供應鏈也僅僅只考慮了供應商、製造商、銷售商,並沒有充分考量所有的利益相關人。廣義上的物流系統還包括了企業的上下遊客戶及所有利益相關人。將這些因素加入到企業的物流體系,再綜合資金流與信息流就構成了一條較為完整的企業價值鏈(Value Chain)。這里的利益相關人指所有受到企業經營活動影響的主體。以一個啤酒製造商為例,它通過銷售商將產品輸送到消費者手中,與之相關的利益者可能有消費者、第三方物流企業、啤酒廠周邊的居民甚至於有關的政府職能部門等。消費者是產品物流的終點,第三方物流可為企業提供服務,工廠周邊的居民可能因企業造成的環境問題提出索賠,政府職能部門可能對企業的經營進行干預。企業價值鏈的優化要能為高效的生產提供保障,提升企業的服務水平,合理降低成本,也要適當地注意企業的社會效益。否則,企業內部的物流系統可能受到企業利益相關者的影響而達不到設計的初衷。
4 總結
21世紀,我國企業面臨著全球化的挑戰,絕大多數產業出現產能過剩,買方購買力低於市場供給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製造業和流通業均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務水平作為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物流系統降低成本並不意味著同時降低服務水平。控制物流成本的目的是將物流成本降低到與所提高服務水平的最佳匹配點或區間,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達到降低企業成本、促進企業增收節支的目的。我國企業應有選擇地吸收成功經驗,借鑒國際物流管理研究的成果,與理論界開展多方位的合作,加快我國物流的發展步伐。
參考文獻
1 吳清一.現代物流概論[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3
2 鄒憲民.企業物流成本的管理與控制[J].工業工程,2005(4)
3 劉志學.現代物流手冊[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2
4 尹立新.合理化物流探析[J].鄭州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