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習中國如何面對世界的心得體會
可以基於中國的基本國情與世界趨勢(全球化、和平與發展),簡單介紹一下人口國情: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低等,對此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環境國情:有改善但總形勢不容樂觀。資源國情:總量大,人均佔有量少。對此我國實行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基本國策。2001年我國加入WTO,面對全球化,對於發展中國家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不樂觀的內外形勢,我國只有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遵循改革開放(積極對外開放,又要獨立自主,讓引進來、走出去相結合)遵循四項基本原則。統一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這樣,在面對世界全球化趨勢,我國才有面對的綜合實力。因此在面對世界,我們因做到:制定適合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政策;堅持和平外交;堅持黨的領導;積極發展先進技術與教育事業.
2、急求《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的學後感想,談談學到什麼,拜託大師們用你們聰慧的大腦救我一把啊
冷戰結束以來,國際格局處於深刻的調整之中。在展望未來世界走向時,西方一些人士盛倡「文明沖突論」。其中,美國人塞繆爾·亨廷頓著書演講,鼓吹這種觀點最為起勁。
亨廷頓聲稱,在新的世界中,沖突的根源主要將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識形態和經濟的。西方和非西方文明間的沖突將主宰全球政治,文明間的斷裂帶上發生的地區沖突,最有可能升級為大規模戰爭。如果說還會有一場世界大戰的話,那將是一場文明間的戰爭。
亨廷頓還將文明沖突具體化。他認為,西方與那些文明的挑戰者之間的關系可能是尤其困難和對立的。潛在的、最危險的沖突是在中美之間。(參見塞·亨廷頓《再論文明的沖突》, 轉引自《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3年第1期,第42頁)
由於亨廷頓描繪了文明沖突的可怕前景,而且直接把中國當作西方文明的挑戰者放在對立地位,這就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警覺,並深長思之。
一、文明間的差異和通融
亨廷頓熱心於「文明沖突」的研究,但「文明」究竟是什麼?在西方語言中,「文明」一詞源於拉丁文「Civili」,意為人的開化狀態以及與此相適應的社會歷史發展階段。在這個意義上,文明是相對於蒙昧狀態和野蠻狀態而言的。人們普遍認為,文明是指脫離了蒙昧狀態和野蠻狀態的人類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的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之總和,是指一定發展階段上人們的物質生活狀態和精神生活狀態。
現在看來,亨廷頓的「文明」是一個相當模糊的概念。他告訴我們,「文明是一種文化實體,……由語言、歷史、宗教、習俗和制度等客觀因素以及人們主觀上的自我認同這兩個方面的因素共同界定」。(轉引自《現代外國哲學社會科學文摘》 1994年第8期,第2—4頁)亨廷頓這里界定的「文明」,只是「文明」一詞全部內涵的一部分,大體上是人們平常所說「文化」的意思,亨氏自己在行文中也經常用「文化」來代替「文明」。為了說清問題,我們姑且按這樣狹義的「文明」概念來展開分析。但是我們要隨時記住,人們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是不能分開的,社會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也是不能分開的。
人類共有一個完整的地球,但地球的各個部分又是千姿百態的。生活在完全相異的地理氣候和社會歷史條件下的人們,由於實踐活動不同,他們所創造的文明也就不同。因此,我們一眼就看到的是文化或文明的差異和獨特性。經過千百萬年的磨洗積淀,不同的文明成果會深印在其創造者身上而世世代代傳承下來。歷史上人類所創造的文明,大分如湯因比所說有幾十種,細分則不計其數。不同的文明,適應人們不同的生活環境,幫助人們渡過歷史的急流險灘,推動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文明自身也因此而改變自己的形式和內容,不斷臻於完善。
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是在對立統一中發展變化的,文明也是這樣。一切文明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因而不同文明之間有差異性,差異就是矛盾。有矛盾就可能有沖突。文明之間的沖突不絕於歷史,現實中也經常發生。亨廷頓等人提出「文明沖突論」並非完全沒有根據。問題在於,不同的文明既有相異性、獨特性,也有相通性、統一性。從根本上說,既然都是人類的文明,是和野蠻相對的文明,它們在最高最深之處就必定是相通的和統一的。事實上,不同文明間的交流和通融比它們之間的差異和沖突更重要,更帶根本性。試想,如果文明之間只有沖突,沒有通融,那麼具有各自獨特文明的百餘個國家、幾千種民族怎麼能共同生活在地球上?
文明是動態的,不斷發展的。但任何一種文明的發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對立統一、沖突交融中展開的。各種各樣的文明在歷史上興起衰落,離散聚合,消失或成長在時間的長河之中。為什麼有的文明興起了,有的文明衰落了,有的文明消失了?自我封閉,對其他文明採取排斥對立態度的民族,遲早要葬身在時間的大漠之中。只有那些開放的、善於從其他文明中吸取營養的民族,才有長久旺盛的生命力。在亨廷頓眼中處於「無限的權力頂峰」的西方文明,就曾在非西方文明中吸取過許多營養。例如,中國的造紙術、印刷術、火葯、指南針等偉大發明傳入歐洲後,轉化為強大的生產力,成為歐洲從長期黑暗的中世紀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催化劑。馬克思曾精闢地指出:「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總的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427頁)再如,通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洲的數學文字和十進位法是印度人民的偉大創造,阿拉伯人在數學、天文學、化學、醫學、文學、地理學方面的輝煌成就對歐洲文明也產生了重大影響。另外一方面,在現代化道路上前進的東方各民族也在虛心學習西方的優秀文化以充實自己,並創造新的東方文明。
歷史發展到今天,不同文明間的碰撞和交流出現了全新的情況。地球正在變小,交通和通訊空前便利,所有的人都匯入世界市場之中。亨廷頓對此憂慮有加,說什麼「不同文明間人們日益頻繁的交往強化了文明意識,加深了人們對同一文明和不同文明間的差異的認識。推動了文明間差別和敵意的發展和文明內尋根意識的增強」。(轉引自《現代外國哲學社會科學文摘》1994年第8期,第2—4頁)我們感到奇怪的是,事物本來是有同有異的,是對立統一的,為什麼亨廷頓只見異不見同,只見對立不見統一呢?難道這是「西方文明」的特點嗎?世界市場上不同文明間人們日益頻繁的交往,固然會強化文明差異的認識,在某種情況下甚至會形成敵意。但更重要的是,實現了不同文明間空前廣泛深入的共處和交流,使以前彼此相外的人們發現了人類文明的共通性和交融性,這本身就是人們精神的升華,是人類文明的升華。如果這里有什麼值得憂慮的地方,那不是一般文明意識增強的問題,而是某些人逆時代潮流而動,總是想把國家、民族和文明按照自定的標准,分為高低不同的等級,不給別的文明平等的地位,狂妄地要使自己的文明在世界上普遍化。正是這種不合時宜的作為造成了現實世界的「文明沖突」。
有一點亨廷頓是看得很準的,即「非西方文明的人民和政府已不再是歷史的客體」了,而是成為歷史前進的發動機和塑造者。20世紀後半期以來,亞太地區經濟發展速度遠遠高於西方國家,它們在國際經濟貿易中的比重節節上升。這些國家的人民自信心增強了,希望自己的文明也在世界上取得應有的地位。這些國家都有幾千年文明成果的積累,在現代化進程中又吸收了西方文明的優秀成分,通過自己史無前例的偉大實踐,創造著新的東方文明。拉丁美洲、非洲也有同樣趨勢。此時,如果西方文明能夠與非西方文明進行平等交流,相互尊重,取長補短,則「文明沖突」能夠化解,文明交融會大規模展開,人類將進入新的文明時代。
二、文明差異不是國際沖突的核心
「文明沖突論」並非亨廷頓的發明,湯因比的整整一部《歷史研究》就是從文明的挑戰與應戰的角度,描述了世界各大文明地區力量相互消長的關系。嘗試用文明因素解釋國際關系也大有人在。例如,著名政論家白修德(Theodore H. White)在1967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就曾這樣說:「我們正陷於文明沖突。這種沖突也許會摧毀世界。其中關系最大的是兩種文明,即大西洋——地中海文明與太平洋——亞洲文明,它們分別以美國和中國為首。」(Theodore H. White,An offering of History to Men Who Must Act Now,Harvard Alumini Bulletin,May 13,1967,P.4)曾擔任美國歷史學會會長的哈佛大學教授入江昭(Akira Iriye)所著《權力與文化》一書就是從文化角度來透視國際關系的。亨廷頓的「發明」和「貢獻」是把文明作為未來世界決定一切的核心因素,把文明沖突作為代替冷戰的世界範式。然而正是在這個他自鳴得意之處,腳下的土地非常稀鬆。
毫無疑問,文化因素能夠深刻地影響國際關系,文明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偉大力量。無論是研究歷史,還是預測未來,都應當把文化或文明作為一個重要因素考慮進去。但把這個主要是精神性的因素同政治、經濟、軍事等實體性因素割裂開來,把它的作用無限擴大化和絕對化是非常偏頗的。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顯然不是文明的沖突,而是同類文明的國家之間為了爭奪資源市場和霸權而拼得你死我活。就現實的國際關系分析,雖然有時表現為文明的沖突,但深層次的根源仍然是國家利益、主要是經濟利益的沖突。
冷戰之後影響最大的沖突是海灣戰爭。起因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總不能說這是阿拉伯國家之間的「文明沖突」吧。實際是伊拉克不想還兩伊戰爭期間所借的大量美元,並且要把科威特的石油資源掌握在自己手中。美國後來挑頭打擊伊拉克,以主持國際正義自居。其實美國人盤算的是控制海灣地區,掌握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資源富集地。在這次大沖突中,西方文明國和伊斯蘭文明國結成了「奇怪的聯盟」,「文明沖突論」被「沙漠風暴」卷到九霄雲外。
面向21世紀,世界各大力量中心都把增強經濟和科技實力作為取得競爭優勢的根本點,經濟問題在國際關系中占據著最重要的地位。美國的外交政策就是以國家的經濟利益為轉移的。由於東亞的發展速度居全球之冠,由於美國與亞洲的貿易額遠遠超過與歐洲的貿易額,其國家外交政策取向正逐步從大西洋轉向太平洋。前國務卿沃倫·克里斯托弗正式宣稱,「西歐不再是世界的最重要區域」,美國過去在處理全球事務時「太歐洲中心化」了。(參見《華盛頓郵報》1993年11月17日,P.G4.)表示要向亞太國家接近,因為「當我凝視亞洲繁榮之花,便看見美國復興之果」。事實上,以實施和反對「赫——伯法」為例,同為「西方文明」的美歐之間,正在經歷廣泛而深刻的貿易沖突。被亨廷頓認為因「文明」接近可以「合作」的日本,不僅歷史上和美國打了幾年太平洋戰爭,現在雙方的貿易沖突也越來越激烈。這一切都表明,經濟關系、經濟利益越來越深刻地影響著政治和外交,是國際關系中最基本的因素和力量。
多年來,人權問題成為國際關系的一個熱點。亨廷頓說,「國家遵守人權的程度完全和文明的分野有關。西方和日本高度保護人權;拉美、印度、俄羅斯以及部分非洲國家保護某些人權;中國、許多其他亞洲國家和大多數穆斯林國家很少保護人權。」(轉引自《現代外國哲學社會科學文摘》1994年第10期,第9—13頁)這里,我們且不說亨氏以自定的人權標准來劃分各國文明的高低等級是多麼狂妄自大,也不說某些人揮起人權大棒向中國等國發動「文明沖突」是多麼不得人心(美國策劃的反華提案在聯合國人權會議上前後10次遭到失敗),只想指出這樣一點:西方國家某些反華勢力在人權問題上挑起「文明沖突」的真實動機是政治上要搞垮不合己意的政府,經濟上要削弱強大的競爭對手。
任何人在進行精神和文化活動時,必須有吃穿住行用的物質保障。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狀況以及相關的社會經濟制度,歸根到底決定著包括哲學、歷史、宗教、習俗和政治制度的全部上層建築,也決定著國際關系的發展形式。這是大多數社會政治學家都會承認的。亨廷頓對經濟沖突的嚴重性並非沒有認識。他在1993年春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日本、歐洲和美國之間的矛盾「將導致政治、經濟利益的嚴重對立」,「在未來的歲月中,美國與主要大國之間的嚴重沖突可能在經濟方面」。(Huntington,「Why International Primacy Matters,」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17,No.4,Spring 1993,P.71)他在另外一篇文章中認為,日美關系存在「經濟冷戰」可能,甚至同意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關於「經濟沖突是另一種戰爭的繼續」的說法。至於這些明智的說法怎樣和偏頗的「文明沖突論」協調起來,那隻有亨廷頓自己多費思量了。
三、當代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
面對紛繁雜亂的外部世界,人們總是傾向於用某種簡明的概念或範式來把握大局,如「兩極對立的冷戰世界」。作為一位智者,亨廷頓告訴我們,兩極對立的冷戰世界已經過去,正在到來的是「文明沖突的世界」。
然而,此言差矣。事實絕非如此。
當代世界的主題不是文明的沖突,而是和平與發展。代替冷戰世界的,不是文明沖突的世界,而是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多極世界。這是全部人類歷史,特別是最近100年的歷史演變造成的。
已經過去的20世紀給世人許多啟示。
啟示之一:和平。
自有人類歷史以來,戰爭就沒有間斷過。到20世紀,戰爭空前慘烈。尤其是兩次世界大戰,數十個國家幾十億人被捲入戰爭的火海,幾千萬人被奪去了生命,千百年的勞動成果化為灰燼。人的智慧,被用來發展屠殺自身的武器,原子彈、氫彈、生化武器足以窒息生物,毀滅人類。大地震怒了,母親在呼號:反對戰爭,保衛和平。正是20世紀空前慘烈的戰爭使人類良知集中到一點,使東西方文明會聚到一點:埋葬帝國主義,爭取永久和平。
啟示之二:發展。
20世紀表面看來雜亂無序的演變過程,其實掩藏著一個明確的目標,一條不可遏止地向前延伸的主線,那就是社會的發展和人自身的發展。正是在這個世紀中,創造了超過以前任何時代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和巨大的物質財富,在世界范圍內實現了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巨大轉變。更為重要的是,人類進行了各種發展道路的探索,並取得了歷史性的成果。例如: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的比較,實行計劃經濟的社會主義和實行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比較,通過侵略戰爭找出路的資本主義和通過調整改革自身體制找出路的資本主義的比較。這些比較實驗互相影響,使世界各國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造成了近二三十年世界發展的高潮,並為新世紀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和平環境中加快發展已成為我們時代的主旋律,是人類文明的共同點和大成就。
啟示之三:全球化。
在很長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文明之間聯系不多。只是19世紀工業革命迅猛發展後,才使分散的區域性發展逐漸轉變為具有整體關聯性的世界發展。在過去一百年中,兩大力量推動了全球一體化的大趨勢。一是機制的力量,二是科技的力量。市場經濟國家引進計劃機制,計劃經濟國家引進市場機制,兩者的經濟運行模式正在接軌,全球范圍的貿易和投資機制逐步形成。與此同時,現代科技革命使交通空前便利,信息全球共享。由於經濟的網路化、信息化,任何國家的市場都顯得過於狹小,國際投資、國際貿易以及跨國生產迅速發展。跨國公司作為全球化的主角登上了歷史舞台。它們已控制世界生產的40%,世界貿易的60%,跨國直接投資的90%。人類賴以生存的經濟命脈已經聯為一體,世界各國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關系。「地球村」的居民這樣成為命運共同體,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最高成果,也是新的偉大文明發展的堅實基礎。
進入新世紀以來的世界形勢雄辯地告訴我們,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多極世界正在曲折中發展。
第一,大國關系的調整體現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9·11」事件之後,大國關系出現了海灣戰爭結束以來最為頻繁的互動與變化。中美元首多次會面,高層互訪頻繁,雙方合作領域擴大,中美關系明顯改善。亨廷頓關於「最危險的沖突是在中美之間」的說法是不符合事實的。美國與俄羅斯關系也有實質性進展。中日關系,美歐關系,雖有不和諧音,但尚屬平穩。大國關系的這種調整反映了冷戰結束以來國際關系的深刻變化。隨著世界向多極化發展,各大國之間正在形成一種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較為均衡的關系。從各國發表的聲明來看,新型大國關系的基本特徵是:平等互利,求同存異;發展合作,不搞對抗;不結盟,不針對第三國。概括起來說,就是維護自身利益,著眼於和平與發展。
第二,地區性和全球性的政治經濟組織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歐盟一體化進程加快,聯合起來的歐洲各國,內求發展,外求和平;世界貿易組織開始調解一些國際貿易爭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出面援助陷入金融危機的國家;聯合國致力於緩解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機;亞太經合組織舉行了多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地球上東西南北不同文明的國家友好相會,共商和平發展大計。
第三,國際關系熱點很多,但大局穩定。總體上說,今日之世界並不太平,地區沖突時有發生。但是這些沖突基本上處於可控制狀態,對世界全局影響有限。而且一些熱點已經降溫,通過和平談判解決沖突已成潮流。長期戰亂的波黑地區大體平靜;俄羅斯境內延續多年的車臣戰爭已經平息下來;美英等國的「倒薩」之戰已經打響,但在全世界反戰促和的大環境下,戰爭將只局限在海灣地區。這些分布在地球各處的熱點的變化,表面上互不相干,實際上都處在和平與發展大潮的激盪之中。
第四,加強經濟科技合作,共同推進發展的新局面正在形成。中國全面推進國際經濟科技合作,保持了全球大國中最高的經濟增長;歐盟、日本和俄羅斯都開展了多邊的經濟科技合作;發展中國家區域經濟合作取得了新的進展,南北合作進一步加強;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倡導的合作方式正在取得成效;東盟和中、日、韓定期舉行首腦會議,共商推動地區發展大計;拉美南方共同市場和歐盟正在籌建跨大西洋自由貿易區;亞洲金融風暴表現了經濟全球化的深刻矛盾,推動建立防範風險的國際機制,以利於全球共同發展。
總之,國際關系近期變化和長遠趨勢都表明,當今時代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而不是「文明的沖突」。人類應當盡力化解沖突,滿懷熱情地迎接和平與發展的新世界。
四、美伊對抗不是「文明的沖突」
當今世界,同和平與發展的大趨勢最為相悖的,就是伊拉克危機了。亨廷頓在1999年那次關於「文明沖突論」的演講中說:去年(1998年)冬天,在美國和伊拉克的對抗過程中,所有的阿拉伯國家除了科威特都反對美國的軍事行動,只有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和美國文化最接近的國家,同意派軍隊加入美國在波斯灣的軍事力量。
亨廷頓在這里把美伊對抗當作文明沖突的一個實例列舉出來,這種說法似是而非。
想當初,同屬伊斯蘭文明的伊拉克和伊朗大戰多年,美國是支持伊拉克的。
1990年7月,伊拉克與其伊斯蘭兄弟國科威特圍繞領土糾紛和經濟債務而爭端激化,伊拉克悍然發動閃電式襲擊,於8月2日佔領科國全境。國際社會一致強烈譴責伊拉克的侵略行徑。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制裁伊拉克,責其無條件撤軍。在伊拉克拒絕之後,聯合國安理會於1990年11月責成會員國使用一切必要手段,維護和執行安理會有關決議,恢復海灣地區的和平與安全。
美國看到了利用聯合國決議獲取重大戰略利益的極好機會。1991年1月17日,美國帶領包括一些阿拉伯國家的多國部隊,向伊拉克發動歷時43天,代號「沙漠風暴」的海灣戰爭。伊拉克軍隊受到重創,薩達姆政權被迫無條件接受聯合國決議,從科威特撤回了侵略軍。
顯然,海灣戰爭是對伊拉克侵略行徑的懲罰,是在聯合國的旗幟下,文明對野蠻的懲罰,而不是文明的沖突。
值得注意的是,海灣戰爭結束12年來,伊拉克問題仍然是國際政治的一大熱點。
從形式上看,問題出在伊拉克沒有認真遵守關於無條件銷毀生化、導彈和核武器的聯合國安理會決議。實質上是美國發動海灣戰爭時企求的重大戰略利益因薩達姆政權作梗而沒有到手。
美國在伊拉克問題上的戰略利益何在,美國當政者自己很清楚。一般認為,中東是歐、亞、非三大洲交接的戰略樞紐,企圖稱霸全球的美國必欲在這個地區取得主導地位。作為「運行在汽車輪子上的國家」,美國消耗的石油佔全世界的1/3以上,而其本國石油資源將在最近10年左右耗盡。拿下了伊拉克這個世界第二大石油生產國,不但可以用低價原油給美國經濟注入生命力,而且可以扼制依賴中東原油的其他世界大國。
我們這樣分析美國布希政府發動新的海灣戰爭的戰略企圖,突出其政治經濟利益打算,並不是說美伊對抗中完全沒有文明沖突的因素。伊拉克危機交織著當代世界的各種矛盾,自然也有文明沖突的因素。據說小布希很愛看詹姆士·賴斯頓的新著《神的鬥士》,這本書寫的是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中英國國王理查和阿拉伯蘇丹薩拉丁對抗的故事。《紐約時報》透露,布希發表對恐怖主義進行「十字軍討伐」的講話激怒了許多穆斯林後,開始閱讀《神的鬥士》並被其所吸引。我們不知道布希對理查作何感想,而薩達姆則自認接過了薩拉丁的衣缽,並大肆宣揚他和薩拉丁都出生於同一座阿拉伯城鎮——塔克里特。
1187—1192年,理查和薩拉丁都以各自信奉的神的名義向對方發動「聖戰」,在文明沖突的形式下爭奪土地和財富。長達5年的戰爭,摧殘了地中海東岸的文明成果,犧牲了幾十萬人的生命。最後,在兩敗俱傷的情況下,理查和薩拉丁被迫互相尊重對方的文明和人格,於雅法之戰後簽約停戰,以求基督教文明和伊斯蘭教文明和平共存。也許,這才是後人從理查和薩拉丁故事中應當吸取的教訓。
從理查和薩拉丁的對抗以來,中東地區積累的怨恨太多了。人類的良知要求文明共存而不是文明沖突。這不是軟弱的道義呼聲,而是塑造未來世界的偉大力量。這些日子,當海灣上空戰雲密布的時候,反戰驚雷響徹了整個世界。僅在2003年2月15日這一天,在亞洲、歐洲、美洲和非洲,就有60多個國家400多個城市近千萬人舉行自越南戰爭以來最大規模的反戰示威。與此同時,中國等世界許多國家政府明確主張在聯合國框架內和平解決伊拉克問題,不主張訴諸武力。不管布希政府及其少數盟友發動的「倒薩」之戰如何結局,有一點已經很清楚,全世界不同文明的人們將以更強大的力量維護和平反對戰爭,「和為貴」將會成為多極世界全人類共同的文明信念。
五、多極世界和為貴
亨廷頓不僅提出了「文明沖突論」,而且還為西方國家籌劃了進行「文明沖突」的大戰略。他說:「對西方利益而言,它在短期內顯然應推動文明內部,尤其是歐洲與北美成員的大合作、大統一;將在文化上接近西方的東歐與拉美接納進西方社會;促進、維護與俄國、日本的合作關系;防止地區性的文明內部沖突升級為文明內的大戰;限制儒教和伊斯蘭國家軍事力量的膨脹;減緩西方削減軍事能力,維持在東亞和西南亞的軍事優勢;利用儒教國家和伊斯蘭國家間的差異和沖突;支持其他文明中對西方價值觀和利益表示同情的集團;加強能使西方利益和價值觀得以表達、合法化的國際機構組織並推動非西方國家參與這些機構組織。」(轉引自《現代外國哲學社會科學文摘》1994年第8期,第2—4頁)我們把這一大段話都摘引下來,是因為這是亨廷頓「文明沖突論」的要害所在,說穿了,這是某個超級大國以維護西方文明為名,行獨霸世界之實的計劃。
我們已經說過,展現在人們面前的,不是以文明沖突為核心的世界,而是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多極世界。現在我們要強調,對於新的時代,處理國際關系的根本辦法不是「文明的沖突」,只能是多極世界和為貴,多彩文明和為貴。
世界的多極化,既是一種客觀現實,也是一種發展趨勢。說它是客觀現實,是因為世界上確實存在著幾大力量中心,這些國家或地區性組織的綜合力量相對均衡,它們之間形成了相互制約的關系。說它是一種發展趨勢,是因為多極格局還在形成過程之中,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和政治秩序還沒有建立起來。真正多極化的世界,不應該是由幾個大國主宰的世界,而是由世界大國、地區大國和中小國家參加的國際或區域性組織在不同范圍、不同層次上充分發揮作用的多極世界。在這種多極世界中,國家不分大小強弱均應平等相處,大而強的國家或國際組織不應謀求任何特權,只應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為人類的文明進步負更大責任,作更大貢獻。這種多極化趨勢是不可遏止的。推動這個趨勢的主要是經濟和科技力量。經濟全球化的鏈條已經把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聯系在一起,並使全球經濟的格局不斷發生變化。美國仍是當今最富強之國,其國民生產總值一度超過全世界的一半,但現在只佔30%左右,有人預測2020年會降至10%—15%。另一方面,世界主要金融和經濟機構研究表明,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速度超過發達國家一倍左右的狀況將繼續下去。經過調整和改革,東亞各國克服金融危機造成的困難,重新走上發展的快車道。據估計,1960年亞洲各國在世界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只為4%,到1990年已一躍而佔25%,現在已增長到30%左右。在國際格局的大變動中,長時間內增長速度居世界大國之冠的中國,經濟總規模的迅速增長最引人注目。俄羅斯、印度、巴西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在世界產出中所佔的份額也會顯著增大。國際上所有經濟、政治、軍事和文化關系,都在向多極化世界演進,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大趨勢。
多極化過程是充滿矛盾的。列其主要者有:
——美國力圖主宰世界和其他國家謀求平等地位的矛盾。
——全球化與國家主權的矛盾。
——經濟發展和生態危機的矛盾。
——不同文明之間的矛盾。
這些矛盾都關乎世界大局,任何一種矛盾處理不好,都會造成全球性的混亂,都會給世界人民帶來重大的災難。對待這些矛盾,絕對不能用前面亨廷頓開出?/ca>
參考資料:多極世界和為貴——兼評亨廷頓「文明沖突論
你挑點抄抄好了!
3、你對經濟全球化有什麼感想是好的還是壞的
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經濟全球化的意義有哪些呢?又存在哪些問題呢?筆者欲就這些問題進行粗淺的分析,希望對廣大同學有所幫助。一、經濟全球化的意義第一,有利於資源和生產要素在全球的優化配置。經濟全球化使商品、服務、資本、技術、人員等在世界范圍內可以更加自由地流動,各國可根據各自特有的優勢在國際經濟交往中實現優勢互補,從而有助於全球范圍內的資源得以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第二,加速了世界產業結構的調整。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國際直接投資和技術轉讓這兩個方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促進,導致世界性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和升級。在這一過程中,發展中國家可以通過引進發達國家的資金和技術,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管理經驗,加快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加速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進程。發達國家能夠不斷地向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升級,並繼續保持在這方面的優勢地位。第三,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當今世界各地很少有人不知道「麥當勞」、「可口可樂」了,也很少有人把它當作外國的東西加以排斥了,我們可以坐在家裡看美國大片,通過互聯網和外國朋友聊天,這些都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第四,促使國際關系以協調為主。世界經濟全球化使各國之間的經濟利益錯綜復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賴性加強。經濟上的互惠互利推動國與國之間的接觸和對話,促使大家擱置分歧,增進了解,進行協商,努力協調各種矛盾,變不利條件為有利條件,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擴大合作。第五,為解決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一些共同問題提供了有利條件。在當今世界的發展過程中,生態、環境、資源、人口等問題是世界各國發展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倘若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能夠充分認識到並採取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必將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二、經濟全球化的問題第一,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大。在全球化的過程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進一步加大。以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計,1965年處於貧富兩端、各佔世界人口20%的國家中,貧國和富國的比例,前者為後者的30倍,1990年擴大到60倍。1998年,全世界的國民生產總值28.86萬億美元。佔世界人口約17%的24個發達國家,擁有世界生產總值的79%;而佔世界人口83%的發展中國家,僅佔世界生產總值的21%。高收入國家的人口僅佔世界人口的20%,但卻消費著全世界86%的商品、45%的肉和魚、74%的電話線路和84%的紙張。第三世界國家的外債總額2.2萬多億美元,其中2/3是長期國債,平均每人欠西方約420美元。此外,在一國內部貧富差距加大的現象也是十分驚人的。在德國,領取社會救濟的年輕人數量1987—1993年增加了60%。第二,世界經濟發展的波動性增強。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世界各國經濟相互依賴不斷加深,一國經濟的波動,很快就會影響到其他國家,經濟危機一旦爆發,其傳染性和破壞性都會空前增強。1994年墨西哥發生的金融危機,1995年2月巴林銀行的倒閉,1997年發生的東南亞金融危機持續時間長、蔓延地區廣,給東南亞乃至整個世界造成了嚴重的創傷。還有與國際金融密切相關的蘇東國家經濟的大規模倒退,日本經濟10多年啟動不起來,處於新經濟的美國也發生了衰退等,這些經濟的波動都對世界經濟發展造成了巨大損失。第三,進一步引發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達國家掌握著主導權。在環境問題越來越引起國內公眾關注的情況下,為了繼續獲取超額利潤,一些發達國家把利潤高、污染重的企業遷至發展中國家,甚至將工業垃圾和有害物質向其他國家傾卸。一些發達國家還憑借自己的優勢,對發展中國家的資源進行掠奪性開采。這些行為都嚴重地破壞了當地的自然環境,並進一步引發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第四,加大世界經濟發展的矛盾性。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當代資本主義的矛盾錯綜交織,使全球經濟充滿了不平衡、不協調、不穩定,在發達國家之間,以及發達國家與欠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戰,貨幣戰接連不斷,並波及到整個世界,從而加劇了世界經濟范圍內的矛盾和斗爭。第五,加劇世界發展的不安定性。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尤其是美國,憑借他們的經濟實力和在世界中的優勢地位,對別國進行干預、制裁、威脅越演越烈,甚至發動軍事侵略,這理所當然的引起其他國家的反擊,加劇了世界的動盪和不安定。再者,由於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拉大,社會中下層的不斷貧困化,青年的「進攻性」行為在增加,在荷蘭、丹麥、義大利和瑞典,年輕人的暴力犯罪在1985—1995年增加了兩倍。第六,全球文化多樣性面臨挑戰。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一些大國的流行文化當道國際舞台,世界文化、世界各國人們的審美趣味正變得越來越趨同,越來越相似,尤其是當我們是藉助於以跨國公司為代表的經濟領域的全球化趨勢獲得世界視野時,我們其實是在同時失去世界的豐富性,至少在失去文化表達的豐富性,文化發展的多樣性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4、談談你所感受到的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經濟全球化是指貿易、投資、金融、生產等活動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最佳配合置。從根源上說,是生產力和國際分工的高度發展,要求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進一步跨越民族和國家疆界的產物。
經濟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經濟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種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濟、市場、技術與通訊形式都越來越具有全球特徵,民族性和地方性在減少。
為此,可從三方面理解經濟全球化:
一是世界各國經濟聯系的加強和相互依賴程度日益提高,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經濟運行態勢將會波及、影響到全球各地;二是各國之間的經濟規則不斷趨於一致;三是國際經濟協調機制強化,即各種多邊或區域組織對世界經濟的協調和約束作用越來越強。
總的來講,經濟全球化是指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先進科技和生產力為手段,以發達國家為主導,以最大利潤和經濟效益為目標,通過分工、貿易、投資、物資互通有無、跨國公司和要素流動等,實現各國市場分工與協作,相互融合的過程。信息傳輸技術的引用,大大提高了全球貿易的效率。
經濟全球化,有利於資源和生產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於資本和產品在全球性 流動,有利於科技在全球性的擴張,有利於促進不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是人類發展進步的表現,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它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一柄雙刃劍,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特別是對經濟實力薄弱和科學技術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面對全球性的激烈競爭,所遇到的風險、挑戰將更加嚴峻。
目前經濟全球化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經濟秩序,以保證競爭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經濟全球化是指貿易、投資、金融、生產等活動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最佳配合置。從根源上說是生產力和國際分工的高度發展,要求進一步跨越民族和國家疆界的產物。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與跨國公司的深入發展,既給世界貿易帶來了重大的推動力,同時也給各國經貿帶來了諸多不確定因素,使其出現許多新的特點和新的矛盾。
有人從生產力運動的發展的角度分析,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規范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因此,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歷史過程。
也有人從生產關系的角度分析,認為「經濟全球化」實際上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利用科技進步,借全球貿易自由化之名,制訂不合理條款,行控制世界經濟之實,使發達國家越來越富,發展中國家越來越窮的歷史過程。對此,要予以警惕。
5、對經濟全球化的看法
依我來說:1、經濟全球化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轉,只有去順應,對於我國來說,尤其如此;
2、對於原礦產資源凈出口的國家,尤其要自己國家的民族工業,發展自有原料的深加工,只有這樣,才能夠壯大自己的民族工業,增加自身礦產資源的附加值,自有資源才不會被恣意「掠奪」,才不會在自有資源枯竭時窮困潦倒,坐吃山空;
3、雙邊貿易,多邊貿易,互通有無,是一種雙贏的結局,抑或多贏的結局;
4、對於產品出口國來說,經濟全球化就意味著是國際市場;對於產品生產國來說,經濟全球化就意味著是技術升級的來源;對於欠發達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就意味著是境外投資的來源;
5、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將國家經濟融入地區經濟、全球經濟,才能夠使自身經濟得到最大的發展和提升,否則,閉關自守,與全球經濟退避三舍只會損壞了自身的國家經濟。 但有一點,在全球貿易當中應遵循互利共贏的原則,不應以他國的利益為犧牲,還要防止國家安全的被損害。
6、經濟全球化總結
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給中國經濟帶來的不僅有有利的一面,同時也對中國經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沖擊。 當務之急是如何既能分享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好處,又能克服經濟全球化造成的負面影響。只有全面、清醒地認識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的廣泛的、深刻的影響,我們才可能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經濟全球化,找出對策,揚長避短,快速提高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
7、通過學習經濟政治職業生活你學到哪些知識
我對教材的體會用五個「走進」來概括,即走進歷史、走進社
會、走進生活、走進心靈、走進網路,從而激發學生對政治課的興
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
觀。
一、走進歷史
《經濟政治與社會》教材具有鮮明的政治導向性和強烈的時代
感,要讓學生體會到經濟、政治與社會三者的關系,就必須運用歷
史觀點來分析世界各國或民族的發展進程。
曾經有人說過「說當今
的時事,用歷史的觀點來看問題」,因此應通過重溫歷史來讓中專
生認識人類社會發展進程,
同時也讓他們看到發展已成為當代世界
的主題。
如講「貨幣產生發展的過程」時,
可以通過貨幣的相關圖片和
資料來讓學生認識貨幣是商業發展的產物,
其演變反映了商業發展
水平,又與政治環境有關,政治安定、國家統一,則貨幣統一。又
如,要講
「人民當家作主」時,我想先播放一段新中國成立時的
錄像,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讓學生知道毛澤東建立並領導了中國
歷史上第一個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也可以看到人民當家作主是從
哪些地方體現出來的,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如,要講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和「改革開放」時,可以通過《我國改革開
放三十年》專題片更好地讓學生了解過去,正視現實,展望未來。
二、走進社會
《經濟政治與社會》
教材中注重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學生生活、
職業發展和社會服務的各個環節,幫助學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提
高辨析社會現象、
主動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
所以,
在教學過程中,
應結合社會時事,選取中職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將知識點與社會焦
點融為一體,幫助學生既消化和掌握教學內容,又能關心變化莫測
的世界,把書讀「活」。如,要講「個人所得稅」時,可以結合我
國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初次審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
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的經過,將修正前後的個人所得稅
法作比較,
使學生對本知識點更清晰。
又如,
要講「遵循市場規則,
維護市場秩序」時,可以藉助
2011
年
3
月中旬的日本大地震引發中
國少數商家哄抬鹽價的實例,
讓學生清楚認識到事件所折射出來的
問題,
絕非只是幾包鹽的事情,
而是與經濟、
市場秩序、
社會公德、
國民教育相關的大事,這樣的做法不僅破壞市場經濟秩序,也毀壞
商業倫理和商業道德。
整個社會正常秩序的維護,
社會道德的養成,
需要公共部門防微杜漸,盡早向民眾釋疑解惑,傳播科學的知識、
正確的信息。再如,要講「依法行使民主權利」時,我覺得應該帶
學生們到當地的行政服務中心進行調查,
了解民眾行使民主權利的
情況及人民政府如何為民辦事、服務於民,走訪相關窗口負責人,
對政府職能部門的「服務質量、公共形象、職能履行」的公眾滿意
度進行調查總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專讀聖賢書」的傳統教
育正在被世人所拋棄。應讓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把書本知識
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三、走進生活
我認為,
思想政治課教學關鍵是要做到「貼近生活,
貼近實際,
貼近學生」,這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
要想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必須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生活經歷等
實際情況,在課程內容中引入生活案例,為學生提供生活化的教學
情境,用形象直觀的手段實施教學。日常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政治
學科知識和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增添新鮮感,從而使
他們感到政治課堂不再枯燥。如,要講「價格」問題時,讓學生自
行到超市進行了一項社會調查,調查商品的不同價格及供求情況,
這樣通過日常生活的點滴,
既培養學生在生活中正確進行消費選擇
的能力,又提高他們理解和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又如,要講「投
資理財」時,讓學生在學習了儲蓄、股票、保險、債券等多種投資
方式之後,指導他們結合自己家的家庭實際,嘗試著制定「家庭理
財方案」,並將自己的理財心得進行整理,交給父母參考。讓課堂
教學再次回歸生活,使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問題,利用掌握的知識指
導自己解決問題。再如,現在正在進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全國生
態區的活動,教師可結合教材「共建和諧社會」的內容,教育學生
在日常生活中維護社會公德、遵守交通規則,引導學生熱愛生活、
健康地生活、有意義地生活。
四、走進心靈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
德育課程改革特別強調的是
「實際」。實際不僅是社會現實生活,更重要的應該是學生成長發
展的實際。只有關注學生生活,走進學生心靈,才能發揮思想政治
課的育人功能。
中專生文化基礎水平低,認為「我是來學技術的」,今後憑技
術吃飯,對各種技能考證感興趣,對文化課尤其是對政治課沒有學
習的積極性。
加之中專生沒有升學壓力,
因此缺乏學習的內在動力。
此外在自卑感,在自卑心理的支配下,學生往往會表現出無組織、
無紀律、有意無意擾亂秩序等行為特點。針對這些特點,在教學過
程中要有的放矢進行引導。如,講「企業的勞動者」時,分析作為
中專生要想立足於社會,必須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熟練掌握專業技能,正確認識和對待自我、他人和集體之間關系,處理好就業和擇業兩者的復雜心理;在課後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克服成長道路上的障礙,才能使學生感受到政治課的價值和意義。又如,要講「科學消費觀」時,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正確消費的情境,讓學生去超市購物,要求他們選擇最合理的方案,讓他們分析在消費中出現不同消費觀,獨立解決消費過程的困難等,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被充分調動,也能明白應該如何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再如,要講「關注國際社會,維護國家利益」時,通過講述國際各國錯綜復雜的紛爭,讓學生感悟人生、認知社會、學會生存、健康成長。 五、走進網路
21世紀是信息化、網路化的時代。政治課的一大特點就是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如何在快速變化的信息里找到講課需要的最新資料,如何讓學生在快速變化的信息社會里受益,這就涉及到「信息能力」(即信息獲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能力)的培養。 《經濟政治與社會》涉及心理學、數學、法律、社會學、經濟學原理及各種新興學科的若干知識,尤為重要的是教師應該如何利用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引導學生學會利用其他學科的知識來理解和掌握教材,達到「授人知識,育人品德」的目的。這就使得政治課必須利用好互聯網獲取信息來引導學生,提高教學效果。如,要講「面對經濟全球化,增強開放意識」時,可以利用網路優勢,編輯時政背景資料,讓學生直觀感受到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又如,要講「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時,可以展示「垃圾包地球」、「珍惜家園」等動漫資料,引起學生的豐富想像和心靈震撼。網路環境下的政治教學一掃沉悶空氣,帶給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以生動、及時的形象使學生們喜歡上政治課。通過網路
下載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視頻節目,如《焦點訪談》、
《東方時空》、
《經濟與法》、《社會與法》等,來了解國內外重大時事,了解基
本國情,了解黨的重大方針政策和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學
生既學到了知識,又受到了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教育,收到了良
好的效果。
作為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師,我認為一定要緊跟上時代的步伐,
努力在教學中開拓創新,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深入領會新教材的內
涵和要素,不斷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
生喜歡上政治課,這樣才能抓住時代的脈搏,順應時代的潮流。
8、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 請盡量概括總結,謝謝
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個人認為是個偽命題!世界多極化是發展中國家的奮斗目標和美好願望,但目前世界是一超獨霸,他絕不可能支持多極化的,他會利用一切手段破壞多極化的發展。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各自解讀的概念,在世界多極化沒有達到之前,全球化更像是一個吸血鬼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