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濟全球化給各個國家發展帶來什麼影響
對於發達國家而言,經濟全球化給它們帶來的利益遠多於發展中國家。首先.國際通行的制度是由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規則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其國內規則的特點,不存在與國外規則的嚴重沖突。其次因為主導著國際制度,發達國家可以使其他國家承擔更多的來自內外製度沖突的不確定性和成本,從而轉嫁成本,規避風險。再者發達國家通過國際制度、規則極大地發揮了其優勢和保護其劣勢。最後世界經濟中的「集權」效應,由於他們所具有各種優勢,使得發達國家能夠從全球化中獲得遠比發展中國家多得多的利益。
對於反展中國家而言,將經濟全球化比喻為「一柄雙刃劍」一樣,對於我們來說,既面臨著機遇也面臨著挑戰。發展中國家利用經濟全球化,經濟開放程度的提高,使貿易投資自由化,獲得過去難以得到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資本、市場、資源和其他有利條件,實現經濟「趕超夢想」。特別是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國際分工大發展、產業大轉移、資本大流動和技術大外溢,對於發展中國家彌補國內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缺口,實現產業升級、技術進步、制度創新和整個經濟起飛都是非常有利的。經濟全球化促進了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的發展,使其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逐漸增強。因此,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望採納
2、小國的地理「宿命」:「新加坡奇跡究竟有何玄機
「亞洲四小龍」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中國香港、中國台灣、新加坡、韓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一躍成為全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圖為「亞洲四小龍」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幅員狹小,有「小紅點」之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國。因為太「小」,外界一度質疑這個國家能否獨自生存下去。李光耀也坦言新加坡獨立的無奈以及國家生存的艱難:「一些國家原本就獨立,一些國家爭取到獨立,新加坡的獨立卻是強加在它的頭上的。對新加坡來說,1965年8月9日不是什麼值得慶祝的日子。我們從沒爭取新加坡獨立,一個獨立的新加坡根本無法生存下去。」令人始料不及的是,今天的新加坡已發展為一個治理有方、經濟富裕之國,其人均GDP早就雄居東亞諸國之首,在國際關系中也活蹦亂跳,有聲有色,是小國大外交的代表性國家。新加坡人究竟何德何能?所謂「新加坡奇跡」究竟有何玄機?
地理稟賦是解讀這一現象的「鑰匙」。
李光耀(1923-2015),新加坡華人,祖籍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畢業於新加坡萊佛士學院,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創始人之一,被譽為「新加坡國父」
獨特的地理位置是新加坡實施外向型發展戰略、進取持續發展的前提。新加坡是幸運的,它恰好處在戰略價值非凡的位置之上。它南瀕新加坡海峽,是中國南海、爪哇海與馬六甲海峽間的咽喉。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連接紐帶以及亞、非、澳、歐沿岸國家貿易往來的關鍵海上通道,通航歷史長達兩千多年,東亞國家所需之石油和戰略物資都要途經此地。如此顯赫的地理位置是新加坡歷史演進和現實政經發展的關鍵動因之一。
新加坡的歷史變遷與該國的地理位置緊密相關。隨著東西方經貿關系的不斷發展,該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也在水漲船高。英國人斯坦福·萊佛士(StamfordRaffles)1819年前來開埠是新加坡近代史的發端。在迅速發展的國際貿易中,新加坡的人口數量迅速攀升,種族結構也逐漸成型。英國的長期殖民統治深刻影響著該國的社會文化和政治生態,這為現代新加坡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優越的地理位置是建國以來新加坡經濟起飛的依託和「催化劑」。新加坡國家規模狹小,自然資源稀缺,缺乏維持經濟持續發展的先天條件,外部市場是新加坡經濟發展的唯一依託。然而,藉助天賜的地利,新加坡大力發展港口業務、轉口貿易和服務業,在東西方之間、中東和東亞經濟體之間充當中轉服務角色,從而迅速推動了國家的整體經濟成長。不斷演進的經濟全球化趨勢與地緣經濟價值相互激盪,構成了有利於新加坡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天時地利為該國的可持續經濟發展創造了理想的外部條件。
新加坡案例充分說明了地理稟賦對一個小國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只有人和,而無地利,小國緩解經濟脆弱性的難度可想而知。
獨特的地理位置既是新加坡對外戰略的重要砝碼,也是其「大國平衡戰略」構思和實施的前提。平衡戰略的要訣在於吸引諸多大國的戰略關注,而大國的戰略興趣往往來自戰略價值的多寡。新加坡的地緣戰略價值不言而喻,是關乎其生存的重要優勢。大國普遍認同新加坡的戰略重要性是它發揮這一優勢的前提。
李光耀指出:「芬蘭如果被鄰國蘇聯或瑞典侵略,列強可不必理會,因為這跟列強之間的勢力均衡沒有關系……可是如果沒有了新加坡,那就對它們非常麻煩了。我們必須好好照顧這一點;我們的地方雖小,可是幾乎全世界都公認這個小島具有極大的戰略重要性。」現實之中,新加坡奉行積極外交政策,廣泛結交諸多大國,「鼓勵世界上的主要強國知道它的存在」,並理解新加坡所具有的戰略意義,在大國交織的利益網路和戰略關注中凸現自己的價值,從而嫻熟地操作大國之間的平衡策略。一言以蔽之,地理位置是新加坡對外戰略制定的依託。
3、論金融國際化對不同國家的影響?
你這問題有點大啊 是寫論文么 寫這個 首先你要明確金融國際化 是什麼東西金融國際化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表現為金融市場國際化、金融交易國際化、金融機構國際化和金融監管國際化。金融國際化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金融國際化是指一國的金融活動超越本國國界,脫離本國政府金融管制,在全球范圍展開經營、尋求融合、求得發展的過程。金融國際化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內容。 然後 就是對不同國家的影響了,我認為這里的不同國家分為3大類 即發達國家 中等發達國家 貧困國家·· 當然這個總得來說對越發達的越有利,但是它本身是一把雙刃劍,你分析的時候從不同國家的狀況入手, 怎麼入手?你得弄清楚以下問題金融國際化的動因1.金融自由化政策為金融國際化提供了有利的制度基礎
20世紀70年代,發展中國家開始進行一系列的金融體制改革,改變了金融落後狀況,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金融開放和金融自由化。
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以美、英、日、德和法國為主的工業化國家相繼實施金融自由化措施,放鬆金融管制、取消利率上限、引入創新金融工具、放寬市場准人和營業限制。
自由化政策突破和改變了各國金融抑制或金融管制的各種傳統制度,形成了與金融國際化要求相適應的新規則。
2.信息革命為金融國際化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手段
現代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消除了各國市場之間和國際市場之間金融信息傳遞的時空障礙,提供了高速度、低成本處理大規模金融交易的技術手段。
特別是網路技術的發展,使得全球范圍的資金流動和交易清算瞬間即可完成。沒有信息革命帶來的現代技術,真正意義上的金融國際化的形成是絕無可能的。
3.金融創新為金融國際化提供了多樣化的運作載體
金融國際化需要新的制度、新的技術,更需要新的載體。從20世紀60年代末起,各國金融機構為了規避政府管制,拓展海外市場,掀起了金融創新浪潮。
新的金融市場、新的金融機構和新的金融工具,比如離岸金融市場、跨國銀行、金融產品證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等不斷涌現,成為金融國際化的有效載體。
金融國際化的進程實際上就是一個金融創新的過程,金融創新不斷為金融國際化的推進和擴展開辟道路。 [編輯本段]金融國際化的表現形式 金融國際化主要表現為金融市場國際化、金融交易國際化、金融機構國際化和金融監管國際化。
一、金融市場國際化
金融市場國際化有兩層含義:
·伴隨著金融管制的取消或放鬆和國內金融市場向國際投資者的開放,本國的居民和非居民享受同等的金融市場准人和經營許可待遇;
·離岸金融市場,與國內金融市場即在岸市場相比,離岸市場直接面向境外投資者的國際金融交易,與市場所在國的國內經濟幾乎無關。
二、金融交易國際化
金融交易國際化是指交易范圍、交易對象、交易活動、交易規范、交易技術的國際化。
伴隨著外匯管制和其他金融管制的逐步放鬆,國際金融市場上非中介化趨勢日益顯現。
所謂非中介化是指銀行不再充當借貸雙方的中介機構。經銀行中介的國際借貸漸遭冷落,國際證券市場開始繁榮,並成為國際融資的主要形式和渠道。
證券化籌資工具中除了傳統的歐洲債券外,還包括各類融資票據、公司股票的異地上市、存托憑證以及金融衍生品等等。
證券化融資的國際交易量及其增長,反映了金融國際化的迅猛發展勢頭。 三、金融機構國際化
金融機構國際化包括兩個方面:
1.參與國際金融活動的機構日益增多,國際化范圍擴大
這不僅是指跨國銀行及其海外分支機構的增加,而且更表現為與證券化趨勢相一致的各類直接融資代理機構的擴張。
2.金融機構實施跨國經營戰略,國際化程度提高
最近10多年中,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機構投資者以全球化戰略為指導,不斷提高國外資產的控制額,同時更多地採用同業跨國收購或跨部門兼並的方式直接拓展海外金融市場份額,形成了諸如日本野村證券那樣的「全球金融超級市場」、美國美林公司那樣的「巨型零售經紀人商店」,以及所羅門公司那樣的「全球證券貿易商行」。
四、金融監管國際化
金融市場和交易的國際化,使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日益擺脫各國政府的監管,國際金融市場上的不平等競爭和經營風險日益加劇。
為使銀行提高資產效率和規避經營風險,1988年國際清算銀行與12個發達國家協商後公布了「巴塞爾協議」,該協議已成為當代全球銀行業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則。
國際金融監管還在地區層面上展開,如歐盟的銀行顧問委員會和監管當局聯絡組,取得了顯著成效。在證券領域,國際證券委員會不僅致力於保障銀行業與非銀行業之間的公平競爭,而且更關注衍生金融工具的國際風險管理。 [編輯本段]金融國際化的發展趨勢 一、金融國際化的規模不斷擴大
在當今各國普遍開放的全球政策背景下,金融國際化進程明顯加快,規模不斷擴大。
1980年,全球資本市場金融資產交易的總存量為5萬億美元,1992年,這一存量升至35萬億美元。
除了絕對規模外,全球金融交易量相對於國際貿易和世界產值的比重也呈上升趨勢。
1980~1992年間,全球外匯、債券和股票三個市場交易量的年均增長率分別為28%、11%和10%;同期,全球出口和經合組織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僅分別為4%與3%。
二、各國的國際金融依存度進一步提高
國際金融依存度是指金融資產的跨國持有的程度。
它包括國內金融資產被外國居民持有和國內居民持有外國金融資產兩個方面。
幾乎所有的發達國家都基本實現了金融市場開放,允許金融資產的跨國經營。
盡管大部分發展中國家經濟與金融發展程度相對較低,但金融跨國化經營帶來的積極效應,使它們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提高了國際金融依存度。
三、新興工業化經濟體在金融國際化中的作用增強
在金融國際化的各個方面,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日本和歐盟中的發達國家發揮著主要的作用。全球資本市場85%的融資流動仍集中在發達國家。
然而,自亞太地區新興國際金融中心崛起以來,金融國際化集中於發達國家的傳統格局開始發生變化。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些新崛起的發展中國家不斷通過改革金融體制,投身金融國際化的潮流。尤其是新加坡和香港作為亞太地區國際金融中心的崛起,使金融國際化獲得了全球范圍的發展依託。
四、金融衍生市場日益成為金融國際化的重要陣地
金融衍生市場是一種以證券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為基礎派生出來的金融市場,它利用保證金交易的杠桿效應,以利率、匯率、股價的趨勢為對象設計出大量的金融商品進行交易。
這一市場自1983年形成以來發展神速,交易工具已達1200多種,全球交易額1995年已達20萬億美元。
五、發展中國家的外部融資結構發生重要變化
根據世界銀行《2003年全球發展融資》報告,外國直接投資加上在國外工作的本國工人匯款(匯回國內的部分工資),已超過外國私人貸款而成為發展中國家的重要資金來源。
這一變化與經濟全球化進程(資本和人員的跨國流動)加快密切相關,將對發展中國家產生深遠影響。
這一市場正不斷吸引著國際游資和金融機構涉足其間 [編輯本段]金融國際化與經濟全球化的關系 金融國際化既是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必要條件,金融國際化與經濟全球化存在著唇齒相依的密切關系。
一、金融市場國際化促使全球經濟的聯系更加緊密
全球性金融中心、地區性金融中心和大批離岸金融市場構成了全球性的金融網路,使各國的經濟和金融活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24小時不間斷運行的外匯市場提供了貨幣交易的國際機制,而這種貨幣交易是跨國經濟活動的重要基礎。
日益證券化的國際資本市場使發達國家的資本供給和發展中國家的投資機會得以聯接,形成了資本有效配置的國際機制。
在國際金融活動中,制度、政策和貨幣的障礙越來越小,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進程。
二、金融交易國際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
金融交易的自由化和國際化正越來越顯示出金融業在經濟全球化中的樞紐作用。
貿易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先導,跨國公司的生產一體化是經濟全球化的更為深刻的形式,金融國際化既是貿易自由化的結果,又是生產跨國化、一體化的基礎。
因此,金融國際化在經濟全球化中發揮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金融交易國際化作為金融國際化的核心,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
三、金融服務自由化豐富了貿易自由化的覆蓋范圍
全球化的世界經濟由貿易自由化、生產一體化和金融國際化三方面的內容交融組合而成。
代表貿易自由化的烏拉圭回合談判不僅包含貿易自由化的內容,而且還涵蓋了金融服務業自由化的內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服務貿易總協定已經達成,建立一個消除金融服務領域國家障礙的新體制被提到議事日程。
可以預見,在國際金融中建立一個類似於國際貿易的自由體系,將成為國際社會的下一個目標。
四、金融機構全球化支撐了生產一體化的持續發展
跨國銀行和其他跨國金融機構是金融全球化的微觀基礎。
金融機構的跨國經營不僅仍然是國際貿易持續擴張的金融基礎,而且更是跨國公司全球化運行的堅強後盾。
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范圍的大規模兼並收購與金融機構的全球化籌融資安排能力、國際范圍的信用支撐能力直接相關,而這一輪以強強聯手為特徵的大規模跨國並購浪潮明顯帶有構築一體化生產網路的動機。
五、金融衍生產品加大了對經濟全球化的雙重影響
金融衍生產品自70年代初問世以來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成為金融創新推動金融全球化發展的主要方式。
金融衍生產品推動了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
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所提供的遠期價格信息,對國際投資、生產、貿易和金融,均發揮了重要的導向作用。
金融衍生產品交易也為投資者提供了避險工具,有利於穩定投資者的預期,從而有利於穩定國際金融市場。
同時,作為轉移風險工具的金融衍生晶也可能被用作投機工具,從而危及國際金融乃至整個世界經濟的穩定。 轉移支付
政府或企業的一種不以購買本年的商品和勞務而作的支付。轉移支付是包括養老金、失業救濟金、退伍軍人補助金、農產品價格補貼、公債利息等政府與企業支出的一筆款項。這筆款項在西方國家是不計算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其原因在於這筆款項的支付不是為了購買商品和勞務,所以將其稱作轉移支付,有時也稱轉讓性支付。
轉移支付又分政府的轉移支付和企業的轉移支付。(1)政府的轉移支付大多數帶有福利支出性質,等於把政府的財政收入又通過上述支付還給本人。因而也有人認為政府的轉移支付是負稅收。政府轉移支付的作用是重新分配收入,即把收入的一部分由就業者轉向失業者,從城市居民轉向農民。(2)企業的轉移支付通常是通過捐款與贈款進行的,例如公司對於下屬非營利組織的贈款。由於它也不是直接用來購買當年的商品和勞務,因此,這種款項也被認為是轉移支付。
有時,政府的某些支付不是從一些居民收入中徵收上來的,如用增發貨幣、出賣債券所得來支付福利、救濟金,它顯然不帶有從一些居民轉移到另一些居民手中的特點。但在西方經濟學家看來,盡管它與前述支付款項的來源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即它同樣不是政府直接用來購買商品和勞務,這種支付仍然被看做是轉移支付。
轉移支付是政府財政預算的一個組成部分。財政盈餘等於稅收減去政府在物品與勞務上的開支與轉移支付之和後的余額。
個人認為不錯了
4、經濟全球化對世界各國有什麼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早已開始,尤其是80年代以後,特別是進入90年代,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大大加快了。經濟全球化,有利於資源和生產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於資本和產品在全球性流動,有利於科技在全球性的擴張,有利於促進不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是人類發展進步的表現,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它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一柄雙刃劍,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特別是對經濟實力薄弱和科學技術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面對全球性的激烈競爭,所遇到的風險、挑戰將更加嚴峻。目前經濟全球化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經濟秩序,以保證競爭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經濟全球化 是指貿易、投資、金融、生產等活動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最佳配合置。從根源上說是生產力和國際分工的高度發展,要求進一步跨越民族和國家疆界的產物。
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與跨國公司的深入發展,既給世界貿易帶來了重大的推動力,同時也給各國經貿帶來了諸多不確定因素,使其出現許多新的特點和新的矛盾。為此,研究和了解這一問題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經濟全球化的提出與發展
(一)經濟全球化的含義經濟全球化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認可,但目前沒有統一概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997年5月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經濟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認為,「經濟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種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濟、市場、技術與通訊形式都越來越具有全球特徵,民族性和地方性在減少」。
為此,可從三方面理解經濟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國經濟聯系的加強和相互依賴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國國內經濟規則不斷趨於一致;三是國際經濟協調機制強化,即各種多邊或區域組織對世界經濟的協調和約束作用越來越強。
總的來講,經濟全球化是指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先進科技和生產力為手段,以發達國家為主導,以最大利潤和經濟效益為目標,通過分工、貿易、投資、跨國公司和要素流動等,實現各國市場分工與協作,相互融合的過程。
(二)經濟全球化的載體
1.貿易自由化。隨著全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技術貿易的加速發展,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世界多邊貿易體制的形成,從而加快了國際貿易的增長速度,促進了全球貿易自由化的發展,也使得加入到WTO組織的成員以統一的國際准則來規范自己的行為。
2.生產國際化。生產力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極大地推動著世界市場的擴大。以互聯網為標志的科技革命,從時間和空間上縮小了各國之間的距離,促使世界貿易結構發生巨大變化,促使生產要素跨國流動,它不僅對生產超越國界提出了內在要求,也為全球化生產准備了條件,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
3.金融全球化,世界性的金融機構網路,大量的金融業務跨國界進行,跨國貸款、跨國證券發行和跨國並購體系已經形成。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場在時間上相互接續、價格上相互聯動,幾秒鍾內就能實現上千萬億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匯市場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流動性和全天候的市場。
4.科技全球化。它是指各國科技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這是經濟全球化最新拓展和進展迅速的領域,表現為,先進技術和研發能力的大規模跨國界轉移,跨國界聯合研發廣泛存在。以信息技術產業為典型代表,各國的技術標准越來越趨向一致,跨國公司巨頭通過壟斷技術標準的使用,控制了行業的發展,獲取了大量的超額利潤。
經濟全球化的四個主要載體都與跨國公司密切相關,或者說跨國公司就是經濟全球化及其載體的推動者與擔當者。
「經濟全球化」這個詞,據說最早是由特·萊維於1985年提出的,但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
有人從生產力運動的發展的角度分析,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規范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因此,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歷史過程。
也有人從生產關系的角度分析,認為「經濟全球化」實際上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利用科技進步,借自由化之名,行控制世界經濟之實,使發達國家越來越富,發展中國家越來越窮的歷史過程。
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信息技術革命為中心的高新技術迅猛發展,不僅沖破了國界,而且縮小了各國和各地的距離,使世界經濟越來越融為整體。但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推動了全球生產力大發展,加速了世界經濟增長,為少數發展中國家追趕發達國家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與此同時,也加劇了國際競爭,增多了國際投機,增加了國際風險,並對國家主權和發展中國家的民族工業造成了嚴重沖擊。更為嚴重的是,在經濟全球化中,由於實力不同,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將得利最多,而發展中國家所得甚少。因此,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將進一步拉大,一些最不發達國家將被排除在經濟全球化之外,越來越被「邊緣化」,甚至成為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的「新技術殖民地」。
目前,經濟全球化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並對世界各國經濟、政治、軍事、社會、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維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這是一場深刻的革命,任何國家也無法迴避,唯一的辦法是如何去適應它,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在歷史大潮中接受檢驗。
5、新加坡政府經濟政策轉向「全球化」體現在哪些方面
九七金融風暴後,新加坡政府經濟政策轉向「全球化」,正面響應崛起的中國。為了擴大新加坡小島國的經濟體,新加坡已經積極建立遠距自由貿易區塊。與新加坡簽署自由貿易的國家有紐西蘭、日本、歐洲自由貿易協會國家、澳洲和美國;尚在談判中的有印度、韓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國;即將展開談判的還有正在崛起的中國。去年吳作棟也成功說服東南亞國家,成立東南亞經濟共同體,與中國龐大的市場互動。
此外,吳作棟政府也通過政策和國營企業,積極整合零散的優勢領域,修補落後領域的競爭差距,投資高科技領域如生物葯物科技。當然,這些「經改」是否會在吳卸任後奏效,在現階段只能拭目以待。
6、全球變暖對新加坡的影響?
全球變暖對新加坡產生七大影響
2009-08-05 18:43:34 來源: 新華網 跟貼 0 條 手機看新聞 新華網新加坡8月5日電(記者張永興)新加坡專家日前指出,全球變暖導致的氣溫升高和海平面上升將對新加坡造成七大影響。新加坡政府已採取措施積極應對。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5日報道,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員譚佩詩4日在一個關於環境與氣候變化的講座上說,20年來,新加坡氣溫不斷升高,降雨量也逐漸減少,因此海平面上升情況並不明顯。但如果全球平均氣溫繼續升高2.8攝氏度、海平面升高21到48厘米,新加坡將面臨洪澇災害加重、沿海水土流失、水資源規劃困難、城市熱島效應加劇、蚊蟲傳播疾病暴發、能源需求增大,以及生物多樣性受到破壞七大影響。
譚佩詩說,雖然這一天什麼時候到來還很難說,但新加坡政府已經採取措施積極應對,以期通過立法和改造基礎設施等手段減緩氣候變暖對新加坡的影響。
7、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有什麼消極影響
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深遠而復雜,在提高生產要素的全球配置效率,推動世界經濟的總體增長,促進國際貿易、國際投資的進一步大發展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經濟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在全球范圍內產生了一系列負面影響,帶來了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對於廣大發展中國家而言,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具有二重性:既有正面效應,也有負面效應。一方面,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參與世界經濟、吸收發達國家的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充分發揮後發優勢並最終趕超發達國家提供了機遇,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利益;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也可能給發展中國家帶來風險甚至災難,對發展中國家的主權、經濟安全、價值觀念提出了挑戰,稍有不慎,就可能為經濟全球化付出沉重代價。
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機遇
二戰以來,發展中國家紛紛實行市場經濟體制,逐步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項經濟指標均有明顯改善。發展中國家的人均GDP、科研開支、吸收的外國投資均得以大幅度增長。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亞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迅速,與發達國家的經濟差距縮小。如韓國的人均GDP由1980的1750美元顯著增長到1997年的10550美元,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從5.97∶1縮小到2.50∶1(發達國家這兩個時期的人均GDP分別為10450和26380美元)。這些國家科研開支所佔也逐漸上升,目前韓國已接近其國內生產總值的3%,新加坡也有1.1%(同時期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為2.5%)。另外,發展中國家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也不斷增加,1997年曾高達1380億美元,佔到全球總額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經濟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呈現了諸多發展趨勢,包括:經濟全球化、以信息技術為導向的新技術革命、全球經濟的市場化以及區域經濟一體化等。其中,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關繫到世界各國政府的決策和普通公民的切身利益,其影響已日益為國際社會所廣泛關注。
8、經濟全球化的正面影響
第一、生產和國際化。
新技術革命,使世界出現了一個龐大的產業技術群和種類繁多的新產品,各國在新的科技革命中各有優勢和劣勢。為了更快的發展自己,各國都必須揚長避短,在生產領域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與協作,以達到節約本國社會勞動,獲得較好效益的目的。
目前,各國公路上賓士的汽車、只公桌上的各種電子計數器、以及居民家中的諸多電器設備雖然標明美國、德國、日本製造,但其中很多部件是在他國生產的。如波間公司將要推出的下一種型號的客機,將在華盛頓和日本設計,在西雅圖組裝,尾部整流將來自加拿大,機尾部分產於義大利,發動機將由英國製造。
又如:日本生產的袖珍計算器,其微處理器晶元來自美國,外殼由印度生產,一部分零件從韓國采購,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或阿爾及利亞裝配,然後貼上「日本製造」的***,最後銷往世界各地。
再比如:全球聞名的「耐克」球鞋年產9000萬雙,每年都推出100多種新產品和新款式,但是,美國「耐克」公司7800多名職工只負責設計、選廠、監制和銷售,而生產卻由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廠來完成。
美國前勞工部長羅伯特·賴克在《國家的任務》一書中說:「當美國人用1萬美元從通用汽車公司購買一輛龐蒂克勒曼庫汽車時,其中3000美元是支付給韓國裝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給日本零件製造商,700美元是西德設計師的報酬,400美元是用來購買台灣、新加坡的零部件,250美元付給英國的廣告商,餘下不到4000美元才能供底特律的通用汽車公司以及紐約的銀行、保險公司分享。
第二、市場的國際化。
建立在新技術革命基礎上的現代經濟活動,不僅規模巨大,而且發展速度極快。由於一國國內的生產和消費、產品和市場、資金鐵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矛盾逐漸加深,使得越來越我的企業沖破國家和地區的地域界限,在全球范圍內求得生產要素的最佳配置,尋找更廣闊的市場。值得注意的是,不但發達國家為了爭奪市場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角逐,而且發展中國家也為了在國際市場上爭得一席之地,把外向型經濟作為本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措施,這就使得各國對外貿易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多。
根據聯合國有關統計資料,世界各國出口總額佔全球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1970年為11.4%、1980年為14.1%、1990年為16.2%預計到2000年將達到30%,一些石油輸出國和歐盟國家的外貿出口占本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高達50%。
不僅企業的生產銷售市場國際化,就連人們的日常生活消費出趨向全球化。以VISA(維薩)信用卡為例,1991年全世界1.87億人擁有此卡,幾十個國家(地區)的650萬家商店接受這種卡作為交易貨幣,每天的交易量為5.7億美元,而VISA卡只是眾多信用卡中的一種,真要謂「一卡在手,走遍天下」。
第三、資金的國際化。
新科技革命導致一系列新興企業的崛起和一部分傳統產業的改造和更新。國際范圍內產業結構的調整,必然要求各國資本的大規模跨國運動,形成資本的國際化。
跨國公司的發展,極大地推動了全世界經濟向全球化邁進。據聯合國的有關資料統計,1970年全球有7000家跨公司,1995年已超過37000家,共有海外子公司20多萬家,遍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最大的幾家跨國公司,如通用汽車公司,年銷售額2000億美元左右,相當於丹麥、挪威、希臘、葡萄牙等國家的年國民生產總值之和。
據報道,1992年全世界外匯市場日平均成交額1萬億美元,同年1月,世界十大銀行的外匯儲備總額是5556億美元,日交易額幾乎比全部儲備多1倍,單是倫敦的歐洲美元市場的年交易額,至少是世界貿易額的25倍。
第四、科技開發與應用的國際化。
由於新科技革命勞動起的新產業技術群涉及范圍廣,科技開發投入多、風險大,僅靠個別國家完全獨攬新技術已成為不可能。要想最大限度地分享新技術革命的成果,必須走科技開發與應用的國際化道路。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世界技術貿易總額60年代為30億美元,70年代為120億美元,80年代為500億美元,以平均每5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
第五、信息傳播國際化。
美國學者約翰·奈斯比特說:「在把我們這個星球轉變為『地球經濟村』中起了主要作用的兩項發明是噴氣式飛機和通信衛星。其中通信衛星大概是最重要的發明。」電子時代的到來,一日千里地改變著交通和通訊的面貌,縮短著人們之間的距離。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新技術使全球性經濟信息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規模越來越大。
1993年9月15日,美國柯林頓政府宣布,美國將實施一項「永久改變美國人生活、工作和相互溝通的方式」的全國信息網路建設計劃,即「信息高速公路」計劃。「信息高速公路」不僅給美國帶來巨大的潛在利益,屆里,人們了將可望真正實現「秀才不出門,可看天下事,可知天下事,可購天下物」,地球真的成了一個「小村莊」了。從市場經濟的特徵看,中國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是發展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
9、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有百害而無一利」。你同意嗎?解釋你的答案。
經濟全球化對於發展中國家百害而無一利,這樣的說法顯然是不成立的,因為和殖民時代列強持堅船利炮直接動手搶劫相比,現在的經濟全球化明顯文明許多,就像貪污腐敗才厲害,也肯定不如軍閥混戰的兵災。
而且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全球資源的合理配置,有利於吸收國外的資本和先進成果,有利於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有利於提高國際競爭力。所有這些都是積極的有利因素。權衡其中利與弊、得與失,應該說利大於弊,得大於失。經濟全球一體化雖然是在資本主義的主導下進行的,是按資本主義經營模式和框架制定規則,這對發展中國家是不利的,但是經濟全球化作為一個客觀進程,具有兩重性。總體上處於弱勢的發展中國家如果沒有正確的對策,就會落入更加不利的地位,相反,只要對策正確,應對適當,就可以趨利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