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濟發展觀和中部崛起的關系
經濟發展觀與中部崛起
中經網湖北中心訊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經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隨著經濟發展,區域差異也越來越大,特別是中部地區經濟被邊緣化的傾向越來越明顯,已成為全國發展的凹陷之區和關注焦點,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狀況,它同發展觀有什麼關系,又如何按照科學發展觀加以改變,實現崛起?為此,本文將圍繞這些問題加以探討,以供參考。
一、中部崛起的發展觀缺失
加快中部發展,促進中部崛起,無論從戰略地位、發展條件、產業分工要求考慮,還是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階段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考慮,都是極其重要的。但長期以來,中部地區並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一直處在被邊緣化的困境之中,雖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發展觀和發展方式上的缺失是主要方面。
其一、戰略缺失。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先後對東部發展實施了沿海戰略,對西部採取了大開發戰略,近期又制定了東北振興戰略,有效地推進了全國和地區經濟的發展,而中部地區除國家對山西能源基地開發建設曾制定過專項規劃和各省區制定的發展戰略外,從未作過總體性的戰略謀劃。一方面致使中部地區的承東啟西優勢地位模糊化、樞紐橋梁作用虛擬化,使對區域的整體認同性不斷下降,離心化傾向不斷增強,另一方面,也致使中部地區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區域整體概念,不斷被內地、西部或中西部地區等模糊性概念所替代或掩蓋,從而有被其他地區侵蝕分解之趨勢。
其二、政策缺失。在我國區域政策整個演進過程中,特別是最近20多年區域發展過程中,東部地區依託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的先發優勢獲得發展壯大,西部地區充分利用國家扶持的政策優勢,加快發展步伐,而中部地區雖同東北地區有著相似的困境,但由於種種因素,一直未能成為國家政策關注的重點和扶持對象,這種政策的長期邊緣化,必然會導致中部地區發展的邊緣化而阻滯崛起。
其三、市場缺失。在國家實行改革開放、國家貿易政策由進口替代型向出口導向型轉移後,特別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總體程度的不斷加深,勞力、人才、資金等要素活動的體制障礙進一步消除,外商直接投資不斷擴展,一方面使沿海地區的面向國際市場區位優勢得到充分體現,另一方面使內地改革開放的滯後性越來越凸現,從而使以勞動聚集型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製造業發展迅速聚集於沿海地區,這種特殊的再工業化過程必然形成對內地傳統工業的產業替代和傳統工業化地區的就業替代,導致中部地區出現製造業衰退和就業萎縮,這雖是經濟全球化效應在區域關系中的反映,也是中部地區改革開放滯後,不能適應國際分工體系發展需要所反映出的一種市場體制缺失必然。
其四、產業缺失。在20世紀50年代、20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後期和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產業結構的三次超前轉換和調整中,中部地區產業發展雖基本遵循著三次產業發展一般趨勢,但也對其產業發展帶來重大矛盾缺失。一是農業基礎產業嚴重滯後,大量勞動人口滯留農村,難於轉移;二是以工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無論所創造的產值還是所容納的勞動力,都比全國和東部地區有較大差距;三是由於中部地區長期扮演著東部的能源原材料供應基地角色,資源優勢難以轉化為產品優勢和經濟優勢,工業化程度偏低,難以形成中心城市向周邊擴散的要素傳遞網路,輻射能力較差。這種產業發展缺失,不僅使中部地區喪失的大量的高附加值流向東部地區,而且也嚴重的阻礙了中部地區的發展。
最後、觀念缺失。由於傳統發展觀影響,加之地處內陸相對封閉和良好的農耕資源條件,使中部地區固步自封、因循守舊、小富即安、害怕風險等陳舊觀念比較濃厚,使中部地區發展缺少生機。表現在一是抗壓心理差,面對東西部地區競爭發展態勢,中部地區不是迎難而上,積極進取,而是以一種「兩頭都沒靠上」、「不是東西」的等靠要的失落精神狀態和兩頭熱中間冷的失衡心理來對待,削弱了中部承東啟西作用發揮,使三大地區難以聯動發展;二是缺少合作精神,許多城市都一味爭當區域經濟中心,而合作願望不足,合作心理不健康,難以實現雙贏;三是發展模式陳舊,難以發揮地區比較優勢,如中部地區具有優勢,但農副產品多數沒有進行轉化和加工增值;四是軟環境建設遲滯,中部地區的市場環境、司法環境、政務環境和人文環境,都遠遠沒有達到聚集吸引內外資發展地區經濟的程度。
二、科學發展觀對中部崛起的意義
科學發展觀是以人為本、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的發展觀。從區域角度講,就是高度重視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矛盾,並以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為基本原則和總體要求的發展觀。十六屆三中全會和人大十屆二次會議作出的關於繼續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率先實現現代化,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部署,就是這一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化表述。這一科學發展觀的確立,不僅為我國區域協調發展開創了新局面,而且直接為中部地區崛起指明了方向,開辟了道路,其意義非常重大。具體講有以下幾點:
首先,這一科學發展觀在戰略全局上突出了中部地區的戰略地位,擺正了中部位置。從1980年代沿海發展戰略時期到1999年西部大開發戰略正式啟動,中部地區在全國戰略發展中處何地位,一直是不夠清晰和明確的。進入21世紀,黨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西部地區、中部地區、東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四大區域的戰略劃分,並按這一新的劃分,作出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新部署,此後,在黨的全會和全國人大會議上多次重申和肯定了這一新的戰略部署,從而使中央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部署更加成熟和完善。這一戰略部署的確立,不僅意味著我國區域結構突破了兩區域劃分的基本框架和戰略取向上非東即西兩極發展的局限性,而且克服了中部地區以往那種被約簡的模糊化地位和被淹沒的尷尬處境,使其作為一個同東部地區、西部地區相並列的獨立地區應有地位作用被明確起來、突出出來,從而為中部地區正了名、定了位。
其次,這一科學發展觀在發展思路上突出了中部發展特色,明確了中部地區的發展方向。過去由於長期被動的作為東部的資源供應地和西部資源開發替代地,以致造成中部地區資源優勢不能有效發揮、充分利用。而依據於科學發展觀做出的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部署中所強調指出的中部地區要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推進農業產業化,改造傳統產業,培育新的增長點,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以及此後多次提出國家支持中部地區發揮區位優勢力和經濟優勢,加快改革開放和發展步伐,加強現代農業和重要商品糧基地建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有競爭力的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提高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等發展要求,一個基本意思就是以區域統籌為基礎,以區域合作為前提,以優勢資源為條件,形成以「三化一改」、「三加一發展」為取向的發展新思路。這一發展思路的提出,不僅突出了中部優勢,明確了發展重點,而且為中部發展撥開了迷霧,指明了方向。
再次,這一科學發展觀在發展運作上為中部發展提供了新模式,揭示了新途徑。在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東部經濟發展靠市場,西部經濟發展靠政策,已成共識,中部靠什麼,是靠市場還是政策扶持,抑或兩者兼具,一直不很清楚。現在按科學發展觀對全國區域經濟發展進行重新設計,不僅形成了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四區格局,而且把東部地區北部和中部地區北部的大東北地區,作為一個獨立區塊劃分出來,形成同東、中、西三大地區相對應的第四大區塊,這不僅意味著國家對東中部地區政府引導作用力度的明顯加大,揭示出市場導向與政策引導相結合、共同作用於中部發展的必然性,而且也意味著東中西部地區間聯合合作的時空關系和順序,意味著東中部地區相互融合聯成一體的大趨勢,從而揭示出中部地區在東部開放、西部開發之間求發展的主要方向、基本模式和途徑。
其四,這一科學發展觀在宏觀政策上為中部發展創造了新條件,提供了新機遇。長期以來,由於國家實施不平衡發展戰略,實施的是東西互動、帶動中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措施,中部地區一直處在東西部兩大區域政策跳動之中求生存,發展受到限制,崛起艱難而無期。而按科學發展觀進行的新的部署設計,變兩區協調發展框架為四區統籌協調發展格局、變帶動中部發展為促進中部崛起,就從根本上改變了國家宏觀政策導向的局面:一是避免了東西部兩區域之間協調的簡單化缺陷,在政策上突出了中部地區在整體和全局發展中的平等待遇和機會。二是特徵上變帶動發展為促進崛起,這里既包含著對中部地區現有發展實力的充分肯定,又蘊含著以追趕東部發達地區為目標,並期望早日趕上東部地區的政策選擇力量。
三、堅持科學發展觀,促進中部崛起的思路構想
既然科學發展觀對中部崛起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和價值,中部發展離不開科學的發展觀,那麼,應如何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促進中部崛起呢?我們認為應採取以下一些戰略措施,主要是:
1。東向發展主導戰略。東部是世界經濟和國家經濟發展的核心區,是中部崛起的主要動力源。在當前相當長時期內,只有把中部建成東部地區的產業梯度轉移基地、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勞動力輸出基地和旅遊休閑基地,主動融入東部地區經濟,真正形成東中部地區產業分工合作體系,才能接續產業斷鏈,填平發展斷層,才能使中部地區在區域分工中有效發揮綜合優勢,使其承東啟西的地位作用由虛變實,提高其經濟質量效率水平和競爭實力。當前,除大東北地區國家正式把其作為一個統一戰略區加以規劃布局外,還有意識的引導珠江三角洲地區向湘、贛、閩、桂、及港澳等東中部地區拓展,形成「9+2」合作機制,引導環勃海地區向山西、河南、內蒙等地拓展,形成包括京津冀在內的「5+2」合作機制,加上長江三角洲地區合作已擴大到中部的皖贛地區,已經形成了東中融合的大趨勢。只要在現有基礎上加以調整完善,加大戰略推進力度,打通和拓寬要素流動通道,延伸合作空間范圍和領域,就可使東中聯為一體,發揮分工優勢,實現中部的跨越式發展。
2。大十字國土開發戰略。中部地區經濟大都沿長江、隴海軸線和京廣(京九)及京哈軸線分布,形成大十字型集聚構架的兩大經濟帶。加快這兩大經濟帶發展,將十分有利於中部地區經濟崛起。就京廣(京九)—京哈線而言,該線覆蓋了我國整個中部地區,也連接了環渤海地區與珠江三角洲地區,沿線地區老工業基地遍布,農業生產基礎良好,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巨大的增長潛力和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及經濟效率。就長江軸線而言,目前長江的開放開發主要集中在長江三角洲及下游沿江地區,還沒有真正延伸到長江中游地區,加快長江中游沿江地區建設發展,使長江軸線中下游地區聯為一體,不僅可以重振長江戰略,使中部5省直接獲益,而且還可大大提升中部地區的整體實力。
3。大城市圈、大城市群戰略。從中部地區人口密度的要求、發展效率及工業化、信息化的要求、服務業成長及經濟一體化和國土利用效率的要求考慮,發展大城市圈、大城市群是促進中部崛起的必然選擇,特別是在長江國土軸、隴海內陸軸、京廣(京九)內陸軸三大軸線交會的近30萬平方公里的中部三角梯型地區,不僅是中部5省經濟精華集中區,集聚著5省近40%的人口、近50%城市和近60%GDP,而且中部地區五個特大城市———武漢、鄭州、長沙、南昌、合肥均在其內,並初步形成武漢城市圈、長珠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皖中城市群、昌九城市群等,已經開始孕育著以武漢為主核,以鄭州、長沙、南昌、合肥為次核的超大型城市群體系雛型,只要進一步優化結構,重點突出長江、京廣(京九)、隴海三軸線建設,提升龍頭城市———武漢、極點城市———鄭州、長沙等的實力,充分發揮武漢、鄭州、長沙、南昌、合肥等大城市的技術創新能力、產業創新能力,加快蕪湖、岳陽、黃石、九江、株洲、洛陽、開封等區域中心城市發展,全面提升其綜合競爭力和互動合作能力,就可促使以武漢為核心的中部三角地區成為繼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三大城市群之後的我國第四大城市群,同時以此為基礎,建立以大城市為中心的不同類型城市群經濟合作網路,把核心城市發展、軸線城市發展和區域發展結合起來,以此推進中部地區崛起,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互惠互利合作戰略。在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已進入後WTO時代的環境條件下,中部地區要崛起,必須走合作發展之路,始終堅持互惠互利原則,只有這樣才能持續保障要素資源在區域間合理有效流動,提高企業商家投資經營的動力,才能持續保障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在開展區域合作過程中,提供各項服務和維護各有關方面權益的積極性。目前,中部地區跨行政區之間的合作遠未達到與我國市場化進程相適應的程度,許多政府行為不能適應經濟市場化和國際化進程加快的要求,因此,必須採取措施加以推動。一是要進一步強化以武漢為核心的中部市場部署和政府調控相結合的要素優化組合新機制,打破市場壁壘、條塊分割和地方保護主義的體制障礙,完善區域市場的基本框架,培育以要素市場為重點的區域大開放、大流通、大市場的格局;二是要以區域主導產業的發展為基礎,依據各自資源優勢,產業基礎,交通條件和城市經濟實力的比較優勢,對區域內的資源實行統一整合,優化配置,共同開發,推動區域內各產業的合理協調發展,最大限度地激活中部地區內的資源存量,形成規模效益;三是聯手培植一批具有比較優勢的名優產品、企業集團,形成特色產業,促進區域產業結構升級,提高區域經濟競爭力。
中部崛起是一個過程,就當前而言,除以上幾大戰略外,還必須在具體措施上採取有效行動,以創新環境、強化基礎、加快發展、推進崛起。
其一、統一規劃行動。統一規劃是實現中部崛起的重要前提條件,只有統一規劃,發揮整體優勢,克服一省一市一地自我發展、自成體系的模式,才能消除內耗,避免趨同,增強協調,實現目標。為此建議由國家統一編制中部崛起的空間發展規劃,促進人口、資源、產業合理流動和集中配置,形成能自動抑制盲目發展的機制。
其二、設施誘導行動。生態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建設是實現中部崛起的環境基礎和物質前提。只有中部省區都加強交通、信息、能源、鐵公空運和水運港口、河道堤岸、防洪設施建設,強化內外聯系,形成四通八達的完備的高速傳輸網路,才能確立中部在全國中心樞紐地位,發揮中心樞紐作用,保證崛起目標實現。
其三、科技興業行動。高科技是產業革命先導,是發展現代工業、推動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現崛起的基本途徑。因此,建議在以科學技術、現代管理、市場信息、電子商務、金融支持、產業帶動為手段,發展光電子、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時,加大長江、京廣沿線科技開發區建設力度,並向周邊地區拓展延伸,形成若干條高科技開發區鏈,使中部地區廣大農村居民在發展農業的同時,參與高科技產業零配件生產,這既緩解就業壓力矛盾,又為中部發展奠定產業現代化基礎。
其四、金融投資行動。資金是中部崛起的精血和動脈,促進中部崛起,首先要搞活金融,實現資本的最大注入。因此,要在中部地區建立完善的以央行為主導、各商業銀行、政策銀行配套的金融體系,同時設立促進中部崛起基金,開辦中部發展銀行,大力發展證券市場,吸引外資銀行、金融機構在中部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形成中部成熟的金融社會信用經濟格局,促進國際資本向中部地區迅速集中。
其五、政策引導行動。主要包括制定促進中部崛起的宏觀政策,引導民間資本、外資力量參與中部地區發展;通過財政補償政策平衡中部與東部之間利益再分配,充分調動有利中部發展的企業和個人行為的積極性;加大對中部基礎設施投入,引導要素向中部地區流動;加大對中部地區研發經費分配比例,提高中部地區自主開發能力;加大中部地區就業培訓和人口流動力度以及國家對中部地區的政府采購力度等實際措施等,以支持中部經濟發展,促進中部崛起。
其六、革除舊觀念行動。中部崛起不僅要經濟繁榮,思想文化上也要繁榮,要引進西方先進文化,發揚中華文化,弘揚長江文化,用文化上的革新來提高思想素養,消除離心傾向,改變小生產本位意識,樹立中部一體、全國一體、內外依存的整體觀、開放觀,推動中部經濟的崛起與繁榮。
總之,只要我們牢牢把握和堅持科學發展觀,制定明確的發展目標、採取正確的戰略行動,就一定能加快中部地區經濟發展,一改中部凹陷之憂和被邊緣化的困難局面,而使崛起大目標早日實現。 (R03)
2、為什麼黨中央要實施東北地區振興戰略
為了我國的全面協調發展,東部發展得不錯,中部也有中部省份提出的「中原崛起」戰略,西部有「西部大開發」和絲路戰略,東北,做為老工業基地,為共和國的發展立下功勞,中央想以「振興」戰略來拉動東北發展,不讓一塊地域掉隊。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必須的。
3、我國先後提出了沿海開放、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戰略,分析這些開發戰略的理論依據及其現實意
改革開放以前,東北地區是我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和最發達地區。改革開放以來,東北經濟發展也取得了不小成就。但相比經濟發展更快的地區,東北地區經濟發展還是慢了些。GDP和工業增加值由改革開放初的近15%和20%下降到現在的10%以下。這幾年,國家逐步正式明確提出東北地區振興戰略。隨著振興戰略實施,東北地區加快了發展步伐。
實施振興東北戰略任重道遠,需要不斷創新思維和行動。首先,以提升區域競爭力引領振興東北戰略。鞏固和提升全國最重要的商品糧食生產基地、重要林業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機械工業和醫葯工業基地地位和功能,是振興東北地區的關鍵基礎。隨著我國經濟市場化和全球化發展,這些基地產業均面臨來自國內其他地區或跨國公司的日益強烈競爭。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能夠在全球化競爭中建立起競爭優勢。國際經驗表明,一個產業競爭優勢決定於其所在地區的區情,而在眾多區情中,起決定性作用是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產業配套條件以及企業戰略行為、組織和同業競爭四個方面相互聯系所構成的「鑽石體系」。傳遞並豐富「鑽石體系」力量,培育區域競爭力,是建立起產業競爭優勢的關鍵。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就一直在採取措施支持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發展,但總體上來講過去主要是就工業論工業。因此,振興東北地區必須跳出就工業論工業、就產業論產業的思想,借鑒國際經驗,從豐富和傳遞東北地區「鑽石體系」力量高度,去建立產業競爭優勢,從而鞏固和提升東北地區經濟地位和功能,實現東北振興。這就是說,要以提升區域競爭力引領振興東北地區戰略。
東北地區能源、礦產和土地資源富裕,國有計劃經濟條件優越,利用這種資源和條件具有相對高的比較利益。由於這種比較利益的存在,使得轉向依靠知識、技術和發展非公經濟的轉換成本很大。因此,振興東北地區戰略關鍵在於降低轉換成本。要鼓勵民間自主創業,通過民間創業推進產業和城市轉型。建議調整國家資金投入方式和方向,實施國家東北地區創業專項支持計劃,通過各種形式的創業特別補貼,大力鼓勵和支持東北民間創業或國內外創業者與東北民間的聯合創業活動。要進一步從強調項目投資、技術改造和脫困向強調企業改制的思路轉變,把最大限度降低轉換成本、增加轉換收益作為國企轉制的基本原則之一,在特別財政政策的配套支持下,採取股份制改造、租賃、並購等多種途徑,改制國有企業。
要實施南向戰略。為了最大限度地開拓腹地、利用區內外規模和集聚經濟,東北地區必須實行南向發展戰略。南向可以最充分地發揮本地規模經濟和集群經濟的作用
4、為什麼要繼續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1、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明確提出了優化經濟發展空間的戰略目標,旨在通過重塑經濟地理格局,完善區域發展政策,促進各地區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
強調要繼續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國家級區域發展新戰略。
2、通過重塑經濟地理格局來彰顯國家戰略,不僅是中國應對國內外復雜經濟形勢變化的重要戰略舉措,也是支撐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3、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相容並相互促進,以便在更大的范圍內尋求資源的優化配置,拓展進一步發展的戰略空間,是重塑世界經濟地理格局的重要發展趨勢。
(4)經濟全球化與東北振興擴展資料:
在新常態下重塑經濟地理格局的區域發展新戰略,還需要著重關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准確理解重塑世界經濟地理與中國區域發展戰略格局演變之間的內在聯系。
要將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轉型放到重塑世界經濟地理格局和全球治理模式轉變這一全新的國際背景當中來考察,通過重塑經濟地理版圖實現主體功能區規劃與國家區域發展新戰略的完善結合。
二、准確理解全球治理模式變遷與中國第二波全球化改革紅利之間的關系。
要從全球治理模式變遷這一國際背景出發,探索新常態下中國如何通過第二波全球化獲取改革紅利。
同時,要通過理論演繹來理解美國次貸危機如何引發全球治理模式的演變和新興經濟體的快速崛起,通過第二波全球化改革紅利實現全球價值鏈(GVC)向全球創新鏈(GIC)的戰略轉變。
三、准確理解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與國家區域發展新戰略支撐未來中國經濟增長之間的內在邏輯聯系。
從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這一國內背景出發,探索中國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模式。不僅要從理論上廓清如何通過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來選擇支撐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新戰略區域,而且要客觀評價這些區域在支撐中國未來經濟發展中的歷史地位。
四、准確理解行政中心與經濟中心職能可分離下的大都市圈協調發展的戰略問題。
在大都市圈的行政中心職能與經濟中心職能相互分離之後,基於不同的公平標准和效率標准,應當有不同的福利補償手段與之對應,並且功能定位及戰略協調措施也應當是因地制宜的。
五、准確理解戰略性區域治理模式與建設創新型國家發展戰略的內在機制。
新型城鎮化與城市群的創新發展及生態文明建設是雙輪驅動的關系,關鍵是如何做好產業化和新型城鎮化的聯動與協調,包括新型城鎮化與地區產業分布的協同與耦合。
5、我國實行的什麼四大板塊為標識的區域協調發展的總體戰略是什麼?
我國實行的四大板塊為標識的區域協調發展的總體戰略是:
1、西部地區主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一帶一路」戰略,為向西南開放創造很好的條件;
2、中部地區承東啟西、連接南北,所以要發揮好產業連接和發展的優勢;
3、東部地區主要是制度創新、轉型發展和陸海統籌;
4、東北老工業基地依然要通過深化改革、轉型升級增強經濟活力。
6、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
目前,經濟全球化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並對世界各國經濟、政治、軍事、社會、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維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這是一場深刻的革命,任何國家也無法迴避,唯一的辦法是如何去適應它,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在歷史大潮中接受檢驗。經濟全球化對中國有正面和負面的影響。
1.全球化給中國帶來經濟增長機會的同時使競爭加劇
近些年我國經濟增長率均達到10%左右,為世界之最,對外貿易蓬勃發展,貿易地位也由1979年的世界第27位上升至目前的第4位,並在2003年首次超越日本成為亞洲最大的進口國,吸引外資自1993年以來連續處在發展中國家東道國的首位,截至2003年,累計實際利用外國直接投資5015.76億美元。經濟全球化在這如此驕人的「碩果」中所起的作用是功不可沒的。我們在充分利用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分得了經濟利益的「蛋糕」。
然而,輝煌的背後我們卻面臨著來自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競爭。自2001年尤其是9.11事件以後出現了世界性通貨緊縮,美、日、歐等發達國家經濟滯脹甚至出現下滑,就業壓力增大,而中國卻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發達國家為了維護本國市場,加大了對國外產品的歧視力度,新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採用了更為隱蔽的方式如環境保護措施、技術認證與安全標准、反傾銷、保護知識產權等。作為始作俑者的發達國家將矛頭大多對准發展中國家,近幾年發達國家對中國提起了多起涉及傾銷、環保、技術標準的出口貿易的訴訟案,這是我們不得不應對的問題。
經濟全球化發展到今天,已有大批發展中國家走上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發展戰略,從而導致了一般製造業生產的生產能力過大和激烈競爭,這一發展戰略走到了一個困難的階段。比如印度近年來就備受關注,形成了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威脅,許多外國投資已由我國轉向印度,發展中國家也在向我們提出挑戰。
2.在全球化中中國的國際分工地位分析
近兩年我國由於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強勁,再加上加入WTO帶來的正面效應和全球生產轉移效應,成為全球矚目的外商投資首選地。經濟全球化推動了中國製造業的長足發展,中國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吸引了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跨國投資,中國取代其他國家或地區承擔起國際分工中的製造業,國際產業結構發生調整和轉移。「中國製造」已成為當今世界經濟中的一個重要現象,以至於中國被授予「世界工廠」的稱號。
然而,我們需要認識到目前中國處於什麼樣的分工地位。中國的工業化確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中國是在知識經濟和信息經濟時代,在國際產業轉移下和在外資大量流入下成為世界工廠的,中國畢竟處於國際分工的低層次地位和利益分配相對不利地位,仍然處於國際產業鏈的低端。目前與其說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不如說只成為「世界車間」,因為中國主要承擔的是加工,而不是從技術開發到市場營銷的全過程。而就製造業整體看,無論是比重還是高端製造業產品目前仍然在發達國家,中國只有發展起現代知識經濟,才能說真正實現現代化,才能像建設一個現代經濟強國邁進。從長遠看,中國也必須在高層次上參與國際分工合作,才能獲得更大的利益。說中國已成為世界工廠,既是對中國發展現實的承認,也是對中國發展戰略的一種警示。
3.外國直接投資的正負效應分析
跨國直接投資大發展是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國際投資不是一場「零和游戲」,合作和資源配置優化創造了更高的效率,利用了閑置生產要素,形成了共贏。2002年我國創造了吸收外資數量第一位的紀錄,超過500億美元。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的分析結果,1981年到2000年,在我國GDP年均9.7%的增長速度中,大約有2.7%來自利用外資的直接或間接貢獻。另據計算,在1991-2000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每增長一億美元,可以促進GDP增長18.48億美元,足以說明外資是保持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
外資有利於我國增加收入和創造就業崗位,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帶動我國的產業結構升級,也有利於國內市場競爭活力的提高。然而,目前我國的外資利用存在的問題使其對我國經濟的發展產生了負面效應。
外商投資地區結構改善進展不快,地區傾斜加劇了經濟發展的不平衡。1983年外國投資的比例東部佔87.75%,中部8.96%,西部3.20%,2000年東部為86.97%,中部為9.09%,西部3.13%,可見這與西部大開發戰略目標極不協調,不利於中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和區位優勢發揮,不利於地區間的共同富裕。同樣,外資的產業結構投向也存在失衡,第二產業尤其是一般製造業占據了較大比重,加劇了我國產業投資結構偏差,導致我國出現結構性過剩,供給與需求結構錯位,內需拉動乏力。為有效改進這些這些問題國家制定了「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的區域發展總體方針,「萬商西進」工程就是具體的實施。2007年1-6月,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增長速度明顯加快。特別是西部地區實際使用外資增幅達51.93%,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39.76個百分點。積極鼓勵各地區重點發展具有市場競爭力和區域優勢的產業,增強自我發展和自主創新能力,以實現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及協調發展。
決定外資大量流入中國除了中國發展的良好環境與前景外,是地區間爭奪外資激烈競爭所造成的地方政府的無限制讓利。外資利用了中國這種地區間競爭獲得了超額國民待遇和過高的優惠,再加上本來就容易發生的跨國公司轉移利潤行為因我們放鬆監管而更加嚴重,利用外資的效益被明顯減少了。同時這種超國民待遇的存在也產生了外資對內資的「擠出效應」,近年來我國的居民儲蓄居高不下投資不足與此不無關系
7、推動什麼形成新格局推動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
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這是黨中央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准確把握國際形勢新變化、深刻把握國內改革發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7)經濟全球化與東北振興擴展資料:
對外開放的戰略舉措: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這是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也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點。加強互補的發展戰略與其他國家沿著皮帶和道路,努力促進連接性和工業合作的框架下「六走廊,六公路、多個國家和多個埠」,加強創新能力開放與合作,擴大金融合作,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我們要建立多層次人文合作機制,推動人文領域合作,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和平、繁榮、開放、創新、文明之路。
8、實施振興東北戰略有何歷史意義
老工業基地是新中國工業的搖籃。建國後,國家在東北等地區集中投資建設了具有相當規模的以能源、原材料、裝備製造為主的戰略產業和骨幹企業,為我國形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歷史性重大貢獻。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老工業基地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日益顯現,進一步發展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是:市場化程序低,經濟發展活力不足;所有制結構較為單一,國有經濟比重偏高;產業結構調整緩慢,企業設備和技術老化;企業辦社會等歷史包袱沉重,社會保障和就業壓力大;資源型城市主導產業衰退,接續產業亟待發展。
老工業基地特別是東北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巨大的存量資產、良好的產業基地、明顯的科教優勢、眾多的技術人才和較為完備的基礎條件,具有投入少、見效快、潛力大的特點,是極富後發優勢的地區。目前,我國正處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發展階段,支持老工業基地加快調整改造,有利於實現十六大提出的翻兩番目標;有利於促進地區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有利於推進國有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有利於提高我國產業和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有利於維護社會穩定和保障國防安全。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改革和發展,採取了一系列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建立社會保障體系、加快結構調整的措施。東北地區等工業基地在調整改造中探索了經驗,打下了工作基礎。面對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日益激烈的國際國內競爭挑戰與世界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移的戰略機遇,中央認為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條件已經具備、時機已經成熟。經過一段時間堅持不懈的努力,要將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發展成為技術先進、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顯、機制靈活、競爭力強的新型產業基地,使之逐步成為我國經濟新的重要增長區域。
振興老工業基地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要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當前重點是要做好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的調整改造工作。中部地區的一些老工業城市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加快發展,條件成熟時比照東北老工業基地有關政策給予適當支持。西部地區老工業基地應充分利用西部大開發政策,實現振興。東部地區老工業基地要利用好沿海對外開放的政策環境,繼續發揮地方經濟實力較強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