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化斷供危機下,零部件從哪裡來?
當雪崩發生時,沒有一片雪花能逃得過傾軋。
當疫情爆發時,沒有一家車企能獨善其身。
關鍵在於:如何「自救」。
疫情全球化 對汽車供應鏈影響持續加劇
圖片來源:百度
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17日7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達到173344例,死亡病例7019例,已報告病例的國家和地區達152個,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92228例,義大利、西班牙、伊朗、德國、美國等地均為重災區。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劇,其對汽車供應鏈的影響也在持續擴大化。
據最新消息,除最開始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近日韓國、日本、義大利、伊朗、印度、美國、墨西哥、巴西等多個國家也先後出現了嚴重的疫情,由此導致前期僅在部分地區存在的車企勞動力不足、被迫停產、供應鏈中斷、車市銷售低迷等問題,也隨之呈現全球化發展態勢。
例如韓國,自2月初由現代汽車打頭陣,宣布逐步暫停其韓國工廠的生產,隨後起亞、雙龍汽車、雷諾等也紛紛加入了停工行列,以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爆發所造成的供應中斷。
受此影響,今年2月韓國汽車總產量同比下降26.4%,僅為189,235萬輛;韓國國內汽車銷量下降18.8%,為97,897萬輛;2月份出口額較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16.6%,僅為24億美元,下滑趨勢明顯。其中現代汽車2月份出口量同比下降21.4%,起亞海外出貨量較2019年同期下降30.1%。
圖片來源:日產
日本除鈴木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因為該品牌在中國的汽車製造和銷售業務很少,其他幾個主流日系車品牌的整車生產及銷售在此次疫情中均受到了較大的波及。根據高盛的預測,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對汽車產量和需求的影響,將使豐田、日產、本田、三菱、馬自達五大日本汽車製造商的利潤減少1700億日元(合16億美元),他們1至4月的總產能減少58萬輛,其中豐田的產能利用率預計將為94%,日產的產能利用率為47%,而本田的產能利用率僅達16%。
歐洲市場,鑒於義大利已經成了除中國之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近日歐洲主要汽車和零部件製造商已紛紛關閉在義大利的工廠、削減產量,並考慮讓員工回家。例如大眾,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供應中斷,其在西班牙Navarra地區的工廠已與當地主要工會達成協議,讓一部分員工回家休息,另根據雙方的協議,大眾可在2020年進行一定量的短暫裁員。標致雪鐵龍集團(PSA)則決定關閉其在歐洲的15家工廠至3月27日。FCA也因為疫情的加劇,決定關閉更多的歐洲工廠,其中大部分工廠將停產至3月27日。
在美國境內的通用、FCA、豐田、特斯拉等車企,雖然部分目前尚未受到疫情的影響,但隨著國內確診人數的增多以及零部件供應出現短缺,為獲得北美和其它地區製造業務所需的零部件,據悉這些企業也已經焦頭爛額忙活了數周。
此外,墨西哥、巴西、印度等國家,目前針對疫情可能給汽車行業帶來的嚴重後果,也已經發布了預警。其中墨西哥地方官員表示,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影響了從中國進口的關鍵零部件的運輸,墨西哥的一些汽車工廠未來幾周可能不得不停產。巴西汽車製造商協會Anfavea則警告稱,由於缺少來自中國的零部件,該國汽車製造商可能不得不在4月份停產。而印度,目前塔塔汽車、馬恆達、TVS Motor和Hero MotoCorp等公司也已經表示,因疫情的爆發將面臨供應鏈中斷問題,其中塔塔汽車已經要求總部和各地區辦事處的辦公室員工自當地時間3月16日起開始在家辦公,另外一些公司已經宣布暫停生產。
斷供危機下 車企和零部件企業的應對之策
不管大家願不願意承認,新冠肺炎疫情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全球性災難。
或許目前國內的境況已經在逐漸好轉,越來越多的車企和零部件企業開始恢復有序生產,但這並不代表大家就可以高枕無憂了。眾所周知,一輛汽車上大約有2~3萬個零件,其中任何一個零件的供應出現異常,都可能造不出一輛車。而要保證這么多零部件的正常供應,僅僅依靠單一市場是不現實的,例如國內一些關鍵的汽車零部件,很多還依賴進口,而一些在其他國家生產的汽車,零部件也可能來自於中國,海關出口數據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據我國海關統計,受中美貿易摩擦及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全球經濟不景氣等影響,2019年我國汽車及其關鍵件、零附件進出口額為1515.3億美元,同比下降5.9%。其中,出口額為679.6億美元,同比下降2.9%;進口額為835.7億美元,同比下降8.3%。
分區域來看,2019年中國汽車及其關鍵件和零部件前十大主要出口國別為:美國142.8億美元,同比下降22.6%;日本45.5億美元,同比下降13.1%;墨西哥38.5億美元,同比增長8.2%;德國26.4億美元,同比下降4.8%;俄羅斯聯邦24.6億美元,同比增長14.6%;韓國22億美元,同比增長21.3%;英國15.5億美元,同比增長3.6%;巴西14.8億美元,同比增長9.6%;泰國14.7億美元,同比下降5.2%;加拿大13.7億美元,同比增長3%。
這意味著,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主要汽車製造及消費市場,任何一個市場的運轉出現異常,都可能影響到全球供應鏈的正常運行。正因為如此,為保證零部件的正常供應,目前已經有企業積極開展各類自救措施,包括空運零部件、更換供應商、轉移產能等。
● 在零部件運輸方式上「做文章」,如空運、開通運輸專列
為了更好地開展生產,縮短零部件物流時間,在選擇供應商時,很多車企往往會要求後者在他們附近建廠,抑或是供應商主動配合整車廠,將工廠建在車企附近。然而,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導致全球范圍內眾多零部件供應商的生產、物流運輸齊齊受到影響,整車廠們已經顧不上再去糾結供應商的所在地了,此刻對於他們來講,保證零部件不斷供才是最重要的。為此,很多車企已經開始通過空運零部件,來保證產線的正常運轉。
例如捷豹路虎,早在2月份就已經將中國的零部件空運到英國工廠以維持生產。隨後,上汽安吉物流也開始採用包機的方式,為北美的兩家跨國車企福特以及通用緊急供應零部件。
2月25日,東航CK287貨運航班搭載著94噸福特汽車包機的配件,從浦東機場出發,當天下午5時抵達泰國曼谷,以保證福特在泰國生產基地的部件供應。同日,東航一架貨運航班裝載著通用汽車所需配件——航班共載有422件汽車配件,總重80.45噸,從浦東機場起飛,於2月26日凌晨到達芝加哥,保證GM北美、巴西和阿根廷的製造基地供應鏈暢通。據悉,為了保證零部件供應,通用總共啟用了16架包機。
進入3月,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爆發疫情,導致大范圍交通受阻、車企和零部件企業停工,更多的企業加入了空運零部件陣營。如日產汽車墨西哥公司公關總監Luciana Herrmann就表示,盡管成本有所上升,但為了避免生產出現問題,該公司已經開始用飛機而不是船運的方式向墨西哥工廠運送零部件。
圖片來源:馬自達
馬自達的一家供應商為了解決馬自達3和CX-30車型外飾所用零部件在中國的生產短缺問題,不惜將墨西哥工廠的零部件產量提高50%,空運到馬自達在日本的裝配線上。據悉馬自達此舉總共花費了500多萬美元,雖然物流成本高,但如果不想停產,只能如此。
另外廣汽日前也提出將合作夥伴調動全球資源,為中國的合資企業空運零部件。甚至印度的部分企業也已經決定用容量更小也更貴的空運,來運輸汽車零部件。
類似的方式還有開通專列運輸。3月初,一輛火車專列裝載著9200個汽車座椅座框骨架和9520個座椅背框骨架,從武漢站出發,奔襲2100多公里,於3月9日到達吉林。據悉,這批物資是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復工復產急需的第一批汽車零部件,為保證一汽集團的有序復工,吉林省交通運輸廳向交通運輸部物流保障辦公室提出運輸保障需求,在收到該需求後,交通部物流保障辦公室下發第49號緊急運輸任務指令,協調國家鐵路集團承擔緊急運輸任務。
在馬勒相關負責人看來,保證零部件的持續供應是汽車行業供應商的責任,在此次疫情中,各企業採取的加大發貨頻次、海運改空運、手提貨等措施來保供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對於大型供應商企業,多點布局,提前雙認證才是規避風險的辦法。不僅如此該負責人指出,在構建供應鏈體系時,供應商的布點應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核心零部件和材料要在不同國家和區域布點,定點供應商要綜合考量供應商的商務、質量、交貨、技術和風險因素,如此才能形成良好的供應體系,保證全球生產和供應。
● 更換供應商
這也是很多車企目前比較容易想到的一種方法。例如吉利為保證春曉基地順利復工復產,就對部分寧波市外的供應商進行了替換。2月初吉利正式復工,但由於此時各地之間物流運輸受到了阻礙,導致吉利在寧波市外的供應商無法將零部件及時運送至市內各吉利生產基地,另外很多外地的供應商復工時間較吉利也更晚,對此寧波市經信局前前後後共梳理出350家當地零部件配套企業名錄供吉利挑選,據悉最終吉利選擇了35家。
圖片來源:豐田
豐田依賴全球供應鏈體系,只花了三天時間就為公司一家遲遲沒有復工的武漢零部件供應商找到了替代工廠。FCA作為首家因肺炎疫情宣布停產的歐洲車企,早在半個月前,也開始尋找替代供應商。另外印度的汽車製造商們,也正嘗試尋找零部件替代供應商。
不過,由於整車廠更換供應商,往往需要對新產品進行大量的實驗、調整和認證,以通過監管測試,達到穩定的生產規模,整個流程走下來需要長達數月的時間,甚至更長,而且如果是具備核心技術的行業壟斷性企業的話,幾乎沒有可能被替代。因此並不是所有人都看好這種方式,尤其是像現在這樣因為疫情臨時更換供應商,其實也面臨著很多不確定因素。
「在疫情爆發的情況下,開發替代供應商是一種辦法,但它的有效性取決於驗證的復雜程度,例如馬勒的產品和發動機性能直接相關,驗證周期長,技術要求高,切換的可能性不大。」上述受訪者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雙供應商模式在汽車行業其實早已有之,早期為了控制價格,節約開支,部分車企選擇多個零部件供應商同時供貨。雖然這種模式會因為某些企業運用不當而備受爭議,但其實對於實現零部件的穩定供應大有裨益,比如目前這種情況。從這一點上來講,經歷了此次疫情,不排除更多的車企和零部件企業會採取這種模式。
● 轉移產能
在此次疫情中,採取這種措施應對斷供危機的企業亦不在少數。例如為本田CR-V供應剎車踏板的偉福科技(F-TECH),早在1月底就宣布將其在武漢工廠產能轉移至菲律賓工廠,並表示如果疫情蔓延,還可能會將更多產能轉走。韓國現代的線束供應商悠進電裝,也開始將部分產能向國外轉移,另一家線束供應商京信集團則在努力增加其在美國、印度、柬埔寨和韓國本土的產能,以彌補其在中國產能下降帶來的影響。另外還有汽車電子企業羅姆半導體,也表示將在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進行替代生產。
圖片來源:羅姆
正因為如此,目前也有很多人在紛紛猜測此次疫情會否讓汽車供應鏈向國外轉移。對此,蓋世汽車近日發起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1334位參與者中,僅13%的參與者認為此次疫情全球化會加速汽車供應鏈向東南亞、非洲等地區轉移,而更多參與者則堅持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地位不可撼動,且認為汽車產業鏈還將加速向中國匯集。
這並非沒有道理。雖然目前與東南亞、非洲等市場相比,中國已不再具備成本優勢,但在整車製造和消費方面,全球汽車產業對中國市場的倚重程度卻是其他市場無法比擬的,正因為如此近兩年大批跨國零部件企業紛紛選擇在華投資辦廠,部分甚至開始將研發及測試中心也設在中國,以此作為立足亞洲乃至輻射全球的戰略重點。
更何況汽車供應鏈的轉移與否並非只取決於勞動力成本的高低,還與基礎設施配套、運營成本、配套體系、交通運輸條件、製造業文化等有較大的關聯,而這些條件目前在國內都已經十分完備了。特別是中國汽車製造業的完整性,據《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研究》2018年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零部件企業超過10萬家,納入統計的為5.5萬家,基本實現了1500種部品的覆蓋。甚至在自動駕駛等較前沿的技術領域,中國汽車產業鏈也具備一定的完整性。
再者,此次肺炎疫情已經蔓延至全球,受影響的已不僅僅是中國,從這一點上來講,目前向其他國家轉移產能的可操作空間其實也不是特別大。
蓋世小結:很多人說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一面人性的照妖鏡,是好是壞,一照便知。但其實對於企業來講,也有類似的功效,通過此次疫情,可以讓更多的企業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例如在打造穩健的供應鏈體系方面,無論有沒有這次疫情,對於車企和零部件企業都十分重要,但此前很多企業可能做得並不到位,經歷了此次疫情,特別是見證了眾多企業深陷斷供危機,相信很多企業接下來在此方面都會積極改進,以在更長遠的未來避免再次陷入類似的窘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疫情會使得世界格局發生變化,印度是否會因此而受益?
疫情會使得世界格局發生變化,印度是否會因此而受益?現在新冠狀病毒疫情還沒有結束,甚至在全世界范圍內,新冠狀病毒的病例在不斷的增加之中。例如印度就是一個例子,他們現在新冠狀病毒患病者已經創造了新高,所以印度不可能因此受益,下面給大傢具體分析一下。
一、印度目前新冠狀病毒疫情四處蔓延,根本不可能獲得任何益處:
病毒是一個非常混亂的國家,這一點相信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如果大家仔細的看一看新聞的話,應該就會明白。印度現在的新冠狀病毒疫情在不斷加劇,特別是最近這些天,印度新冠狀病毒疫情,已經創造了最近一段時間的新高。而且這些新高並沒有到頂的感覺,甚至還會繼續攀升。這必然會對印度的經濟造成巨大的打擊,甚至會引起印度,出現徹底的民族分裂。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說印度能夠在這次新冠疫情中獲利,明顯是非常錯誤的事情。印度很可能成為全世界新冠狀病毒疫情,爆發最嚴重國家,說他們是最嚴重的受害者才比較恰當。
二、印度今年蝗蟲災害十分嚴重,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印度經濟水平:
在新冠狀病毒疫情期間,硬度的災難並沒有停止,他們現在遭受到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蝗蟲災害。現在蝗蟲災害已經蔓延到印度的首都新德里,可以說這會讓印度的經濟再次遭遇打擊。因此,他們不可能成為這次疫情之後的獲益者。
三、印度由於工業水平非常低下,消費能力不足不可能獲得任何益處:
更重要的一點是,印度的工業體系很不健全,而且居民的消費能力很低。因此,想要在新冠狀病毒疫情後得到經濟的恢復甚至得到好處,這對於印度來說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3、疫情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世界回不到過去的狀態當前什麼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逆
疫情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世界回不到過去的狀態。當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顯著上升。同時,世界多極化趨勢沒有根本改變,經濟全球化展現出新的韌性,各國人民對和平發展的期盼更加殷切,對公平正義的呼聲更加強烈,對合作共贏的追求更加堅定。
實踐充分證明,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是人類社會發展必經之路。只要我們從人類共同利益出發,把握經濟全球化發展大勢,讓經濟全球化進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就一定能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享經濟全球化的好處。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開放融通是不可阻擋的歷史趨勢,人為「築牆」「脫鉤」違背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則,損人不利己。還要看到,人類社會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戰勝各種挑戰和困難的歷史,新冠肺炎疫情不會是人類面臨的最後一次危機,必須做好迎接更多全球性挑戰的准備。
我們要堅定信心、增強勇氣、攜起手來,共同應對風險挑戰,共同加強合作溝通,共同擴大對外開放,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4、疫情帶來的機遇和影響有哪些?
機遇:
一是遠程教育、智慧醫療等需求帶來新的增長機會。
二是為生鮮零售等新業態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空間,尤其是對電子商務、健康服務等需求會更高。
三是催生雲辦公系統、大數據分析系統、體溫預警系統等新市場。
影響:
一、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不少行業受到沖擊並造成損失。中國經濟規模龐大、製造業的生產能力大,通過貿易收支可對世界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疫情的爆發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各行業產生沖擊。
二、大數據應用行業。此次疫情爆發後,我國採取了迅速、有力、科學的應對舉措,許多超出了世界衛生組織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相關要求。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近年來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特別是在大數據應用方面。
三、網路購物行業。疫情形勢固然嚴峻,但其實疫情並沒有堵死所有的銷售渠道。相反的,由於大量的居民選擇閉門不出。上網成了大多數人主要的娛樂項目,這反倒會刺激網上購物平台的增長。
四、遠程協助。由於開工被推遲,遠程辦公開始受到大家的關注。大部分互聯網公司在疫情期間,實行的都是遠程在家辦公。企業微信、釘釘和石墨文檔等可以用用於遠程協協作的工具都受到了空前關注。
無、線上教育行業。在《教育部關於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發布後,「停課不停學」成為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大中小學的唯一選擇。不僅僅是各地大中小學大力推行線上教育,新東方、學而思、猿輔導等線上教育企業紛紛推出相關線上教學方案。
六、互聯網醫療行業。這次大規模的在線問診增加了消費者對於線上醫療的信任度,在用戶體驗和使用習慣等方面都產生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那些醫療條件比較落後的地區。醫院開展線上業務做出了新的探索,互聯網醫療企業與醫院的合作會增加,醫葯電商也培育了大量的用戶。
5、為什麼說美國宣布疫情之後的經濟恢復90%,是值得懷疑的呢?
這個信息是美國美聯儲方面發布的,總體來看是美國的一些經濟數據開始緩慢的恢復,因為美國經濟封鎖也就兩個月而已,故而恢復快也是事實;但是宏觀經濟指數並沒有變好,畢竟第三產業受到的打擊太大。其實美國經濟恢復得益於美國大企業以及網路科技企業的發展。
美聯儲發布消息的目的在於提振全球市場的信心
當然美聯儲之所以發布這則消息,無非是給全球市場以信心。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美國電子科技企業以及互聯網產業還逆勢增長,可以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改變了世界的經濟發展模式,讓一些傳統產業走到了末路,特別是一些時裝產業以及服務業所受的打擊非常大。
眾所周知,美國經濟體的本質是一種高速流轉的經濟體系,一旦封閉起來,就會出現斷崖式下跌,因為美國是靠超前消費來維持經濟高速運轉的。現階段美國的債務規模達到了26.80,000億水平,如此高的債務規模使得美國經濟根本停不下來;而一旦停下來,美國可能會發生嚴重的經濟危機,所以美國政府堅決不再封鎖經濟了。
美國經濟解封之後會快速恢復,因為美國的消費動力還是比較強勁的,也就是說那些有錢的人依然是非常的有錢,底層的民眾會由美國政府提供補助,美國政府現在已經提供了非常多的補助給底層民眾,所以美國政府的赤字率非常高,債務規模非常大。不過這促進了美國消費市場的振興。美國現在的失業率已經低於10%,可以說有了比較大的改善。
其實美國兩個月的封鎖和限制對經濟產生的影響很小,而真正對美國經濟產生巨大影響的卻是特朗普政府的逆全球化舉措,以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世界經濟造成的運轉不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並不是單個國家的事情,而是整個世界共同面臨的挑戰;疫情本身阻斷了世界各個國家之間的連接,使得美國的航空業、石油業以及旅遊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這些產業現在仍然比較低迷。
6、新冠疫情下影響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為什麼?
新冠復疫情精確打擊了現代經濟賴以制運轉的高流動性
人類社會對傳染病從來都不陌生,但是新型冠狀病毒的空氣傳播、長潛伏期、無症狀者也可傳播等特點,讓它成為人類幾十年來最難對付的敵手。對於疾病控制機構來說,要麼打斷日常的社交、工作鏈(類似於嚴厲的「封城」),否則就難以防住其隱蔽而廣泛的傳播。這種要求人類在被疾病感染和維持經濟運轉之間二選一的難題,讓很多國家無所適從。本次疫情中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越是經濟先進、科技昌明、醫療發達的歐美國家,越是難以做出社交隔離、疫區封城的決策,非得逼到最後一刻才不得已實施有限的「社交隔離」。
一場疫情將可能如此深刻地改變世界形勢,也真實地暴露了我們在追求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衛生條件不平等:如果人類不能跟上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同步推動適應高人群流動條件下的公共衛生條件普遍改善,不能建立一套全球化的公共衛生服務標准化機制,世界經濟就會像一台存滿了重要數據但卻完全沒安裝殺毒軟體的電腦,時刻暴露在宕機的風險之下,甚至面臨格式化重來的結局。
7、新型冠狀病毒對我國經濟的影響有多大
非常嚴重。去年的國民經濟增長率已經從正常的6%猛降到2%左右了。全球經濟更是遭到致命打擊,多個發達國家都已經是負增長了。
8、這次的疫情對世界的格局有哪些改變呢?
這次的疫情對世界的格局有哪些改變呢?新冠狀病毒疫情現在剛過在全世界開始蔓延,在這次疫情之中,國際關系有了深刻的改變,下面給大家分析未來世界格局的情況,朋友們情況參考:
一、新冠狀病毒疫情讓美國地位下滑,各國對美國十分失望:
新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之後,中國做到了快速解決新冠狀病毒疫情的危機,給世界樹立了一個榜樣。可是美國政府對於新冠狀病毒疫情剛開始的時候,根本不重視,甚至發表了很多不負責任的言論,甚至開始煽動國內出現了種族歧視的一些現象。可是很快新冠狀病毒疫情開始在美國全面爆發,此時美國完全慌亂起來,他們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完全不顧其他國家的疫情嚴重,將很多醫療物資運送到美國。這將會導致新冠狀病毒疫情結束之後,很多國家開始重新審視他們和美國之間的關系,這個變化很可能會改變,目前的世界格局,美國很可能失去國際話語權,國際地位也會逐漸下滑,這對於美國來說是一個很嚴重的打擊,也是國際新格局的全面開始。
二、中國在這次疫情結束之後,國際地位會明顯提高:
中國在治理新冠狀病毒疫情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而且我國是最快撲滅新冠狀病毒疫情的國家。當我們國家新冠狀病毒疫情全面消滅之後,迅速的開始幫助其他國家,義大利、塞爾維亞、伊朗等國家,都得到了中國的支援,通過這次新冠狀病毒疫情,中國獲得了國際認可,未來的國際地位將會提升,改變世界目前的格局。
三、疫情結束之後,亞洲各國的經貿合作會更加緊密:
新冠狀病毒疫情期間,中國和亞洲各個國家緊密合作,為亞洲的新冠狀病毒疫情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未來亞洲將會出現新格局,中國和亞洲國家的經貿合作,會更加的緊密。9、此次的新冠疫情,究竟給全世界帶來了怎樣的傷害?
此次的新冠疫情,究竟給全世界帶來了怎樣的傷害?新冠狀病毒疫情非常嚴重,目前在很多國家不斷出現,而且造成了社會不穩定,現在新冠狀病毒疫情並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甚至很多歐洲國家開始出現第二次蔓延,這次疫情帶來巨大傷害,下面給大家全面分析,朋友們可以參考:
一、新冠狀病毒疫情給世界各個國家帶來死亡,很多人失去了自己的親人:
新冠狀病毒疫情在世界各個地區蔓延,而且呈現出越來越嚴重的情況。特別是一些不重視新冠狀病毒疫情的國家,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比如美國就是一個例子,在美國有很多的家庭失去了自己的親人,有20萬人在這次疫情中死去了。當然不僅僅是美國,連歐洲各個國家也是如此。另外,現在印度的疫情也非常嚴重,也讓很多人家庭破碎。新冠狀病毒疫情給全世界帶來的傷害最厲害的就是親人的離世。現在已經讓很多家庭陷於悲痛之中,這已經給世界造成了重大的危害。
二、新冠狀病毒疫情給世界團結造成危害,很多國家因此出現新矛盾:
新冠狀病毒疫情在全世界不斷的泛濫,而且給全世界的團結也帶來了很多的問題。比如歐洲國家由於疫情一開始的時候相互之間,爭奪醫療器械以及醫療防護用品,從而導致了各個國家產生了新的矛盾。現在看起來似乎關系有所緩和,但實際上他們的矛盾還在爆發之中。
三、新冠狀病毒疫情給經濟帶來不確定性,很多國家經濟出現危機:
新冠狀病毒疫情也給世界帶來了經濟方面的損失。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窮困的國家由於這次疫情更加的困難,從而讓世界的經濟遭受到巨大打擊,未來這些國家將會迎來更痛苦的一段時間。
10、疫情浪潮不斷,全球化趨勢會就此徹底改變嗎?
其實在過去30年裡,全球供應鏈就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而這次新冠疫情只是加劇了變化的發展。所以如今舊的全球化在慢慢被摒棄,新的全球化在漸漸形成。
所謂舊的全球化其實是由食物貿易所聯系起來的,但是隨著現在科技的發達以及經濟全球化,使得食物貿易在過去30年裡面被漸漸淘汰,而由於疫情的到來,使得過去的全球化衰落的更加明顯。但是現在全世界都在實行全球化,這是無法改變的,再也不可能形成之前固步自封的局面。我覺得現在的全球化其實是數字全球化,意思就是通過數字化信息互聯網,然後進行的商務貿易,數字全球化在過去20年裡得到了迅速發展,在疫情期間更是增長速度快速增加,所以說,全球化趨勢肯定會因此而徹底改變,但疫情只是加劇了這種形態的轉變。
舊的全球化實行的基礎是物品在國家之間流轉,那麼其實就是實體之間的交易,無非就是通過之前傳統的物流來進行商品交易,但是新的全球化是以數據和位元組的流動為基礎的,就相當於你在網上購買了一個數字音樂,購買了一部電視劇,這種就是以電文數據而流通的經濟。之所以會有新的全球化取代舊的全球化的趨勢,是因為在過去15年裡,新全球化所貢獻的GDP已經遠遠超出了舊的全球化對此的貢獻,所以說目前全球化改變的只是形態和基礎,並不是說全球化已經終結。
而新的全球化那麼就需要新的供應鏈,所以說有許多潛在能力的供應鏈開始慢慢浮出,很多人認為亞洲會在全球市場中開始嶄露頭角,因為亞洲的增長速度很快,這是近幾年趨勢都可以看見的,而更有人認為印度在2030年可能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之所以認為疫情會使得亞洲在世界市場中逐步站穩腳跟,是因為大多數的亞洲國家其實都是新興經濟體,所以它有很大的增長空間,而歐洲許多國家由於早前就成為了資本經濟體,並且如今增長乏力而不得不陷入停滯狀態,其次由於亞洲整體人口比較年輕,年輕的人口就相當於擁有巨大潛力的勞動力以及創新能力,所以說在未來亞洲經濟增長會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