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試對一件藝術品作藝術學與美學不同的分析
在現代世界中,嚴肅的藝術與通俗藝術甚至是日常生活本身的界線正在逐漸消失。在傳統社會中,藝術與實用品、高雅藝術與通俗藝術之間有著本質差別,它們由藝術本身深奧的哲學內涵、高級的審美趣味以及不同尋常的藝術技巧共同構成。但到了藝術的現代主義時期,嚴肅的藝術與通俗藝術、甚至是日常生活本身的區別越來越不明顯。如在現代藝術展覽中,有的陳列品就是一堆沙子上面擺放一些花生殼,有的則是把一些廢銅爛鐵焊在一起。一位著名的藝術家把自己的小便壺拿上展廳也就成為了藝術品;一位音樂家「4分33秒」的沉默也可以成為一種演奏;一位畫家把自身塗上油彩、沾滿羽毛站在展覽廳也就成為人體藝術品。有時沒有藝術作品甚至也可以開辦藝術展,歐洲新達達派代表人物伊夫·克萊因,1958年就開了一個「空虛」展覽會,其內容是全塗成白色的畫廊,門口設立警衛而器具卻搬得精光。結果是成千上萬的參觀者前來預展,人多得幾乎引發騷亂。更有甚者,毀滅藝術也可以成為一種藝術,1986年11月中國的「廈門達達」就舉行了著名的「焚燒作品展在廈門舉行」藝術活動,藝術家們在一個用白粉畫的圓圈內,將所有的參展藝術品付之一炬。圓圈外則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寫到「達達展在此結束」。
這些十分奇特的現代藝術現象,很難從傳統藝術的定義與語境來分析或歸納。一方面,並非所有的通俗藝術與日常行為都可以成為藝術,另一方面,當然許多現代藝術家的實驗藝術又的確產生了傳統藝術那種驚人的藝術效果。所以區別嚴肅的藝術與通俗藝術,最好的做法是拋開傳統的藝術分類原則,從其是否具有審美內涵來進行。
從藝術感覺的角度看,通俗藝術只與人的生理感覺發生聯系,並作為人的本能慾望的表現媒介而存在,如病態、邋遢、怪異、粗劣、黏膩,以及公開的或者隱蔽的性感的「仿克藝術」(Funk art)。而嚴肅的藝術則超越了這種感覺與慾望的生理性,成為一種人的審美本質力量的感性證明。如當我們面對一幅人體油畫時,基本上可以有兩種感覺,一種是直接以生理慾望投射對象的生理性人體結構發生聯系;另一種則是通過審美變形超越直接的感官沖動,從中體驗到一種對生命本身的愛與欣賞。這可以達達主義藝術家杜桑著名的《泉》和古典主義畫家安格爾的同名畫作相比較,在杜桑的《泉》中,藝術作品是一個簽了名的尿斗,給人的感覺是一種生理上的不適感,但在安格爾的《泉》中,給人的感覺是一種美的升華。
從審美對象的角度看,嚴肅的藝術都是對於對象世界創造性活動所產生的東西,它是一種克服了對象自然本性的能夠喚起主體自由感與走向感覺解放的審美幻象,這種具有審美外觀的嚴肅的藝術,當然不同於只有一種實用性價值的生活用品。也可以說,雖然嚴肅的藝術與通俗藝術都是人類勞動、製作的產品,但是產品本身的結構卻大不一樣。嚴肅的藝術是一種生命有機體,它具有和生命本身同樣的尊嚴與地位。而通俗藝術則是一種機械裝置,它是對於人的某種實用目的的機械再現,服務於人的生理感覺的工具。這里可以藝術傑作與二流作品比較來說明。藝術傑作都是審美變形的產物,它是對於現實對象的加工改造之產品,正如魯道夫·阿恩海姆指出:「詩人並非不加區別地引用具體細節,而是強調那些對他說來能使主題獲得藝術想像力的個別特徵。……由於它充滿活力的具象性,因而把傑作與二流作品粗陋的枯燥無味特性相區別。二流作品不足以超越它所呈現的特定狀態,而傑作則涵蓋了從感官知覺到經過提煉的思想這一人類經驗的整個范圍。」(胡經之等主編:《西方二十世紀文論選》第一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246頁。)在這個意義上,一件藝術品,它與自身的物質材料與實用目的距離越遠,也就愈具備一種真正藝術品的內涵。如在中國曾經出現過一個非常有名的行為藝術,在這個行為藝術中表演者要殺死一頭牛,掏出內臟,然後赤身在牛肚中呆上10分鍾——這樣的行為不管它要表達的藝術理念有多深刻,它以刺激人的生理感官為目的的實用性特徵是抹殺不掉的,這與嚴肅的藝術構成了極大的不同。
從藝術消費的角度看,藝術本質作為一種審美幻象形態,它與一般的生活消費品有著很大的不同。一般生活品都是一次性的,不管它多麼經久耐用,它總是不斷地喪失其固有的使用價值,直到它徹底被耗盡。而藝術作品則與此不同,它是那種有生命的、具有永恆魅力的東西。從這個意義上講,嚴肅的藝術與通俗藝術的區別在於,後者本質上更近似於一種生活消費品。然而通俗藝術作為一種精神消費品,它對於嚴肅的藝術與人類精神的健康發展卻產生了許多負面影響。嚴肅的藝術的消費對象是審美幻象本身,對於審美幻象消費得越多,人的審美本質力量也就獲得更高程度的滿足,是豐富與提高人性的重要精神實踐活動。而通俗藝術則往往通過反文化、反理性的方式來消費人性本身,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對於純粹娛樂性的通俗藝術消費得越多,人自身的文化異化也就更加嚴重,人性也就越加蒼白而人生的價值內涵也就愈加貧乏。因此對於通俗藝術的危害性予以批判性審視,也就成為當代藝術文化批評一個重要課題。
從價值形態角度講,嚴肅的藝術與通俗藝術的區別在於,前者是一種具有永恆藝術魅力因而可以反復消費的東西;而後者則是一種一次性的「用過就扔」的東西。這也是因為對於嚴肅的藝術的消費活動,同樣是存在著一種審美變形過程,它的每一次變形,實際上也都具有一種再生產的增值意義。也可以說,嚴肅的藝術的消費結構具有兩個層次,它們就如同讀者反映批評理論所說的藝術魅力恰恰是在消費活動中才產生和得到證明。而通俗藝術作為一種商業文化用品,它只有一種本文(Art-effect)結構。例如當代的各種流行文化,著名的波普藝術家漢密爾頓在1957年這樣表達通俗藝術的品質:「通俗、短暫、消費得起、風趣、性感、噱頭、迷人。還必須是廉價的,能大批量生產的,年輕的而又能掙大錢的。」([英]愛德華·盧西·史密斯著:《1945年以後的現代視覺藝術》,陳麥譯,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年版,第114頁。)
「永恆的魅力」根源於消費活動中積極的審美想像力,由於這種想像力只同對象的形式結構發生聯系,所以它不會因為功利性內容而喪失消費慾望與熱情。而「用過就扔」的消費方式,則是消費主體通過對象的功利結構來消費主體自身過剩的生理性慾望,所以一旦這種主體的生理慾望得到宣洩,藝術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消費」價值也勢必盪然無存。以1998年轟動世界的電影《泰坦尼克號》為例,它正是依靠憑借雄厚財力和高技術工具所重建的視覺真實,以及巨額廣告宣傳來激起觀眾的充滿功利性的消費慾望的。而一旦這種根源於「物」的「人的感覺」與「慾望」得到宣洩與滿足,它也就必然成為一種類似吃剩的飯菜一樣,所以其來也迅速,其去也倉促,所以要不了多久,這條曾經不可一世地在世界各地登陸的巨船,也就被徹底遺棄在記憶的海底。這也正是人們與傳統的經典藝術相對應,把當代藝術稱為快餐藝術的根源,它只能暫時滿足人們的生理性飢渴,而不可能滿足人們真正的精神需要。正如阿爾多諾對於當代大眾文化的批評:「文化工業通過不斷地向消費者許願來欺騙消費者。它不斷地改變享樂的活動和裝潢,但這種許諾並沒有得到實際的兌現,僅僅是讓顧客畫餅充飢而已。」([德]阿多爾諾著:《啟蒙的辯證法》英文版,倫敦1979年,第120頁。)
以工業復制與現代傳播技術為物質手段的大眾文化藝術,在20世紀60年代以來正在以不可遏制的勢頭成為一種全球化的文化景觀,各種文化形象、照片、攝影、電視、電影,以及它們像商品生產一樣的復制和大規模的生產,使當今世界已被各種文化幻象所包圍,它們遮蔽了現實事物與藝術作品本身的真實性,導致了社會和世界的非真實化,並且在當代社會中形成一個強大的物化機制,深刻影響了人類的生活方式與審美方式。對大眾藝術文化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它作為20世紀人們解決現代技術文明弊端的精神方式,雖然可以幫助當代人擺脫人性分裂而進行的席勒式的斗爭;但由於它本身一方面以生理宣洩破壞了主體的藝術感覺,另一方面它藉助現代傳播技術又成為一種控制人自身精神生產的工具,所以它決不是真正的藝術以及人類的心靈解放方式。
大眾文化藝術對於人類自身的負面影響已經被許多西方學者注意到了,就大眾文化藝術對於主體藝術感覺的影響角度說,它表現在藝術消費的新聞化與商業化,它否定了人類個體在審美活動中的主體性,這時藝術消費也就必然成為一種剝奪人自身、異化人自身的工具。正如托夫勒所指出的:「在這些大規模的傳播媒介工具中,從報紙到廣播、電影、電視,我們再一次發現了工場基本原則的體現。所有這些傳播媒介工具,打上了完全相同印記的信息,傳遍了千百萬人的腦際,正如同工場鑄造相同規格的產品,銷售給千百萬個家庭去使用一樣。大規模製造出來的標准化的『事實』,標准化的副本,大規模製造出來的成品,通過幾個集中的『思想工場』加工,源源不斷地流向千百萬消費者。沒有這樣廣泛強大的情報信息通信系統,工業文明不可能具有今天這樣的規模和發揮如此有效的功能。」([美]托夫勒著:《第三次浪潮》,朱志炎譯,三聯書店1988年版,第88頁。)而且一旦這種精神工場取代了藝術生產與消費的個體性與審美創造性,它必然會按照某種觀念形態來製造人本身,正如白瑞德所說:「機器不再只能製作物質產品,它也能製造心智。數以百萬計的人靠著千篇一律的大眾藝術——這是危害最大的抽象形式——為生,於是他們把握任何人類實在的能力,都在迅速消失。如果在寂寞大眾當中,偶然有張面孔閃爍著人性的光輝,它會很快又因為電視熒光屏的催眠而消失。」([美]白瑞德著:《非理性的人》,彭鏡禧譯,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71頁。)
藉助現代化的傳播技術,當代大眾文化已經控制了藝術文化生產與消費本身,所以如何回應當代這種文化藝術活動所帶來的挑戰,提升通俗藝術的文化品位與審美內涵,也就成為當代藝術發展中的一個首要問題。
2、現代美學 名詞解釋
技術美學是研究物質生產和器物文化中有關美學問題的應用美學學科。
技術美學是隨本世紀現代科學技術進步產生的新的美學分支學科。它與文藝美學和審美教育相並列,構成了美學的三大應用學科。
技術美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現代美學應用學科,誕生於本世紀30年代。它開始運用於工業生產中,因而又稱工業美學、生產美學或勞動美學;後來,擴大運用於建築、運輸、商業、農業、外貿和服務等行業。50年代,捷克設計師佩特爾·圖奇內建議用「技術美學」這一名稱,從此,這一名稱被廣泛應用,並為國際組織所承認,1957年,在瑞士成立的國際組織,確定為國際技術美學協會。技術美學這一名稱在中國也具有約定俗成的性質,其中包含了工業美學、勞動美學、商品美學、建築美學、設計美學等內容。
技術美學是現代生產方式和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是社會科學和技術科學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產物,是藝術與技術的結合。技術美學是美學原理在物質生產和生活領域的具體化,同時又是設計觀念在美學上的哲學概括。技術美學表現出高度的綜合性,它不僅涉及哲學、社會學、心理學、藝術學問題,而且涉及文化學、符號學以及各種技術科學知識。
技術美學的內容大致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生產中的美學問題,也就是生產美學、勞動美學等問題。它研究審美觀念、審美理想等主觀因素如何積極地作用於勞動者,以提高勞動質量和效率;也研究運用美學原則改善生產環境、生產條件等客觀因素如何使勞動者產生審美情感,以提高勞動熱情和效率。另一方面是研究勞動生產中與美學問題密切相關的藝術設計,即「迪扎因」(desigr)問題。「迪扎因」是目前國際上廣泛流行的技術美學的重要術語。它是指在現代科學技術最新成果的基礎上,全面考慮勞動生產的經濟、實用、美觀和工藝需要而進行的設計。這種設計不僅涉及現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而且還涉及整個社會生活的美化。
對技術美學的研究不僅可以促進產品的審美創造,提高產品、服裝、建築和環境設計的美學水準,而且有助於對主體——人的審美塑造。對美的產品的需要可以形成人的行為的內在動機,成為人們從事審美創造的動力。客觀世界的審美創造也是人的審美教育的前提和物質基礎。因此,技術美學的研究有助於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的發展,促進人的審美理想向真善美相統一的新的境界不斷升華。
3、如何運用藝術設計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要
藝術設計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學科,主要包含:工藝美術品製作與設計、環境設計、平面設計、多媒體設計等。它的研究內容和服務對象有別於傳統的藝術門類;同時,藝術設計也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它涉及到社會、文化、經濟、市場、科技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其審美標准也隨著這諸多因素的變化而改變。藝術設計,實際上是設計者自身綜合素質(如表現能力、感知能力、想像能力)的體現。
藝術設計是高新技術與日常生活的橋梁,是企業與消費者聯系的紐帶。在全球化經濟日益激烈的競爭中,設計正在成為企業經營的重要資源。未來的發展趨勢是設計人員將越來越成為構成利潤鏈不可缺的一部分,好的設計工作越來越被認為是市場中產品的區分者。市場競爭中單單憑借質量取勝已經不夠,還要加上出色的設計,設計能夠成為企業重要的資源,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它滿足了消費者不斷增長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
設計從解決產品造型美學發展到解決企業產品與消費者的關系,它擔任著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這一過程,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東西,同時設計也將產品更加人性化,為企業產品擴大需求,為企業增加效益。設計使消費者慾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為產品增加附加值,它更加尊重理解消費者,並將其心中的願望轉化為現實,好的設計不僅僅從功能上使消費者滿意,並且它所蘊涵設計的意義使消費者的心靈得到享受。設計發展的原動力在於人們對和諧的不懈追求。這種追求是自發的,與生俱來的。正是這種對和諧的嚮往與追求,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設計是把預期目的和觀念具體化、實體化的手段,是人們進行經濟建設活動的先期過程。它的本質是人們對將要進行的經濟建設活動做出藝術化的設想和籌劃.作為應用學科的藝術類設計專業,必須面向人們的心理需求、面向社會經濟的發展趨勢,以滿足消費者不斷提高的需求為宗旨,來適應社會對人才提出的具有不斷創新的要求。產品的生命是有限的,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消費群體消費者的慾望又是不同的,為此隨著時間的變化即使是對同一產品都會提出不同的要求,這是社會發展的趨勢,是新形勢下對人才的綜合能力要求不斷變化不斷提高的現實。藝術設計,是隨著市場經濟在中國的興起而興起的,是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而產生的。應該說,在中國,藝術設計從誕生的那天起,就與市場經濟發生了割不斷的聯系。藝術設計的發展是伴隨著現代市場的增大則發展的。藝術設計作為一門融技術學科、美學、經濟學、環境學、人文科學、銷售學、市場學、人體工程學、創造學以及社會學、社會心理學、人類學等為一體的綜合性邊緣學科,藝術設計的主要功能和使命決定了藝術設計同社會與市場緊密聯系,藝術設計必須面向市場需求,科技、藝術和市場的結合點在設計每一個設計中創新的靈感都應該來自於每一個不同的生活點的積累,對於一個設計師來講,設計如果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同,那麼你的設計實際上就是零。雖然,有很多的變數很多不同的習慣,但在不同的國家人之間實際上有非常多的共性,比如叉子的習慣不僅影響了義大利人,也影響中國人和日本人。所以說我們的習慣逐漸會趨向於同化。而我關注的終極的目標是更加舒適的生活,以及不同的人對舒適生活的共同的要求。
4、世界市場形成的趨勢是什麼?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命運取決於市場。企業要真正走向市場,就必須面向市場,了解市場,適應市場。市場是供求關系的總和,市場的發展變化既具有十分廣泛而又深遠的聯動效應,又要受到一系列相關市場因素的制約。只有充分認識和掌握市場發展的基本規律,企業才能有效地運用這些規律來分析和預測市場的發展趨勢,從而制訂相應的市場發展對策,積極主動地適應市場的發展變化,促進企業的發展。本文就從當代世界市場發展的大視野出發,論述當代世界市場跨世紀發展的若干大趨勢,從而進一步探索當代市場發展的一般規律及其基本趨勢,為中國企業家制訂市場發展大戰略提供一些具有指導意義的大思路。
一、市場的科技化
市場的科技化,是當代世界市場發展的一個大趨勢。每一次重大的科學技術革命,必將造成相應的產業革命,從而造成相應的市場革命和消費革命。在二十世紀,尤其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並且迅速應用於生產實踐,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產業革命浪潮,市場面貌日新月異,各種新產品、新材料、新能源、新服務、新觀念、新技術、新工具、新組織等新的市場要素層出不窮,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社會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和思維方式。作為一種重要的生產力要素,科學技術的市場流通與市場配置,造成了科技的市場化,包括科技發展目標的市場化、科技人員的市場化、科技經費投入的市場化、科技成果的市場化,如此等等。而科技的市場化,必將造成市場的科技化,包括市場主體的科技化、市場客體的科技化、市場關系的科技化,如此等等。
二、市場的國際化
世界市場自古有之,例如古代東西方各國之間就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市場交易,中國的「絲綢之路」、「絲瓷之路」便是明證。然而,那隻是一種不發達的國際市場交易行為,僅僅只是少數幾種商品的跨國流通。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市場的國際化進程,包括市場主體的國際化、市場客體的國際化、市場關系的國際化等。當代市場的國際化,不僅表現為商品流通與商品交換的國際化,而且表現為商品生產的國際化、商品消費的國際化。
市場化的本質便是社會化,而社會化的生產方式又促進了市場化,使商品生產分工日益精細,商品交換范圍日益擴大,國際化生產與營銷方式日益發達。作為國際化的市場主體,世界上最大的跨國公司的資產和年銷售額已遠遠地超過了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據世界銀行1993年的統計資料,大約只有60個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在1991年超過了100億美元;而美國《幸運》雜志1993年7月26日列出的「全球500家工業公司」中,就有139個跨國公司在1992年的銷售額超過了100億美元;此外,《幸運》雜志在1993年5月31日還公布,有7家服務公司、56家銀行、30家金融公司、5家儲蓄機構、32家人壽保險公司、13家零售商、4家運輸公司和27家公用事業公司僅在美國的資產就都超過了100億美元。這些規模龐大、實力雄厚的跨國公司積極開展跨國生產和跨國營銷,大大地推動了市場的國際化進程。
三、市場的軟化
市場的軟化,是當代世界市場發展的又一大趨勢。這是我個人的一種認識和看法。所謂市場的軟化,是指市場的知識化、市場的信息化、市場的無形化等,這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市場的軟化,既導致了生產的軟化,也造成了營銷的軟化。
在現代商品價值中,商品的知識價值、商品的美學價值、商品的信息價值、商品的商標價值、商品的形象價值、商品的服務價值、商品的心理功能價值等商品無形價值所佔的比重不斷提高。商品價值的軟化,就要求企業也採取相應的市場發展戰略。舉例來說,在我國比較「疲軟」的手錶市場上,一些價值幾十元一隻的國產手錶大量積壓,而一些價值幾千上萬元的進口手錶卻很有市場;有些國產手錶機芯被外商買去稍加重新設計之後又高價返銷國內市場,可見,不是手錶的「硬體」不可靠,而是手錶的「軟體」不適應市場需要。另外,在「國水」與「洋水」之間展開的一場飲品大戰之中,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雪碧、七喜等洋可樂、飲料大舉進攻中國市場,而國產飲料則節節敗退,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國產飲品中軟價值含量太低。
四、市場的綠化
市場的綠化,是當代世界市場發展的又一個大趨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的發展,既是經濟的發展、科技的發展、文化的發展,又是整個社會生活方式的發展。市場環境的變化,也改變了人們對於市場與環境的看法。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人類為了生存和發展就必須保護自己的生存環境。因此,市場的發展同樣也面臨著環境保護的新問題,市場的綠化也就成為當代市場發展的一個基本趨勢。
所謂市場綠化,也就是要實現商品生產及其市場營銷的無污染化、無害化、清潔化等,包括清潔生產、清潔包裝、清潔銷售、清潔運輸、清潔消費等。當今世界各國政府和企業都十分重視市場綠化問題,大力開展綠色生產和綠色營銷,消費者也非常重視綠色消費,從而大大地推動了市場的綠化。
五、市場的標准化
市場是買賣關系的總和,要正確處理買賣雙方及第三方的利益關系,就必須共同遵守一些必要的市場行為規范和標准。隨著當代世界市場科技化和國際化的發展,市場主體日益增多,市場交易范圍日益擴大,市場客體日益豐富,市場關系日益復雜,市場環境更加變動不居,市場聯系更加緊密,市場規范越來越多,市場競爭和市場沖突也更加激烈。為了維護世界市場交易活動的正常進行,就必須建立起新的世界市場秩序,規范和約束各類市場主體的市場行為,制訂必要的市場標准。要適應市場的發展變化,就必須了解並適應各種市場標准,例如,產品設計標准,環境保護標准,產品責任標准,安全衛生標准,稅收標准,計量標准,包裝標准,標識標准,產品質量標准,服務標准,合同標准,交易方式標准,如此等等。這也是當代世界市場發展的一個基本趨勢。
六、市場的差別化
市場發展的不平衡性和市場環境的復雜多變性,造成了市場需求的多樣性。一方面,市場的科技化、市場的國際化、市場的標准化與規范化等造成了市場的統一性;另一方面,市場的文化、市場的區域化、市場的個性化等又造成了市場的差異性。這是當代世界市場發展的又一大趨勢。要適應多樣化的市場需求,企業就必須採取相應的市場差別化戰略,包括產品差別化、價格差別化、顧客差別化、服務差別化、營銷差別化,如此等等。例如,在日本家電行業中,東芝公司主要強調產品差別化,松下公司以價格差別化為主,而三洋公司則主要實行服務的差別化戰略。
七、市場的替代化
任何一種產品的市場都會逐漸變得飽和與成熟,並且逐漸會變得衰老或死亡,被一種新的產品及其市場所替代。有些傳統產品的市場壽命周期比較長,而現代產品的市場壽命周期則日益縮短。一種新產品上市後,迅速進入成長成熟期,然後進入市場飽和期,最後變得衰老,逐步退出市場。因此,產品的市場壽命周期日益縮短,使市場的替代化速度日益加快,這也是當代世界市場發展的一個主要特徵。例如,二戰後美國市場上天然氣和石油代替煤,國外石油代替國內石油,卡車貨運代替鐵路和輪船,地下輸油管代替油罐和駁船運輸石油及石油產品,私人汽車代替公共交通,噴氣式飛機代替活塞式飛機,露天采礦代替地下采礦,連續澆鑄代替不連續澆鑄,焊接代替鉚接,以及機械化、自動化、農業化學化等等。
八、市場的高級化
市場的高級化,是當代世界市場發展的又一個基本趨勢。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推動了產業發展和更新換代。科技革命、產業革命帶動了消費革命和市場革命。生產的高級化,必將造成消費的高級化和市場的高級化。市場既是一種尺度,又是一面鏡子;它標志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又反映了人們的實際生活狀況和條件。當代西方發達國家紛紛轉移落後產業,限制低級市場發展。在中國市場上,六十年代國家曾經用以農產品為原料、每斤幾元錢的「高級糖果」、「高級點心」等來回籠貨幣;七十年代單一機械、中低技術為主要特徵、單價百元左右的手錶、縫紉機、自行車成為供不應求的「三大件」;八十年代以機電一體化為其主要特徵、價格千元以上的電冰箱、彩電、洗衣機、收錄機等產品又盛行一時;九十年代國家又推出了新的汽車產業政策,並加速住房制度改革,萬元級、幾十萬元級的汽車、住宅等市場正迅速發展起來。
5、歷史論文:論世界市場 5000字
題目太大!樓主,恐怕寫兩本書也說不完啊,還是縮小一下吧,比如試論十七世紀英國市場的形成。。。。
題目太大是論文的大忌!三思啊樓主
6、現代貿易理論的文獻綜述
現代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及其評價
確切的講,現代國際貿易理論是在戰後產生和發展的,特別是在本世紀60年代有關國際貿易理論的學說可以說是百家爭鳴。其有代表性的有:技術缺口理論、學習曲線理論、需求結構理論和區域內貿易理論等。本文試圖對上述理論進行分析和評價,並看看它們是怎樣為貿易全球化提供策略依據的。
一、技術缺口理論
比較成本的優勢也能從國際間技術水平的高低中產生。基於此經濟學家Posner發展了技術缺口理論。他認為,國際間技術的差別會在不同的國家間產生技術缺口,這個「缺口」導致了國家間貿易流的產生。
技術缺口理論還認為,出口往往是從技術領先的國家開始的,這些國家大多是高工資的國家。在企業擁有技術優勢時,成本差別對貿易流的走向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當模仿缺口結束後,成本的差別便決定了貿易的流向。因此技術缺口貿易和低成本貿易似乎是對外貿易的兩個階段。從理論上講,擁有技術優勢的企業完全可以通過不斷開發新產品或者不斷進行技術革新跳過對外貿易的第二個階段。但是由於一流人力資源的稀缺和昂貴,要想越過第二個階段往往困難很大。
從上面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技術缺口理論為我們提供這樣的策略思維,那就是,為了在國際貿易中長期地獲得競爭優勢,從理論上講我們應盡可能地延長模仿缺口,從實踐上講我們應重視技術革新,同時也應考慮到成本的因素,以及進口國市場的大小。
二、學習曲線理論
經濟學家Arrow認為,一個國家的技術(特別是工藝技術)依賴於這個國家過去生產的產品數量總和。並進一步指出,擁有最大的積聚產品數量的國家通過過去不斷的「學習效應」達到最低的成本,因此與較少積聚產品數量的國家相比擁有更好的出口機會。通過比較成本優勢這個國家能夠成功地出口相應的產品,即使兩個國家有相同的資源配置。這個效應越強烈,在模仿缺口存在期間這個國家將擁有越大的國內和國際市場。
國際貿易的學習曲線理論的基本概念是1936年被經濟學家Wright在飛機製造的實踐中確定的學習曲線。Wright通過實踐證明,積聚的產品每翻一番,每架飛機的成本便會有一定程度(例如20%)的下降。但是不同工業部門的「學習效應」是不一樣的,具體的學習曲線也因此千差萬別。
由於Arrow的學習曲線理論主要通過對製造業「學習過程」的調查得出的,波士頓咨詢公司為此在1974年發展了這個理論,認為所有的成本種類,即銷售總成本、研究和發展總成本以及其它各類總成本通過經驗的積累都有「學習效應」,並將學習曲線改稱為經驗曲線。實踐也證明,不同成本種類的經驗曲線也是不同的,直線的和曲線的都有,當然產品越相似其經驗曲線的形狀也越相似。
對企業經營者來講,國際貿易的學習曲線理論提供了這樣的策略思維,為了能更快地達到經驗曲線效應,從企業的內部來講,成本、生產和技術是關鍵的因素;從企業外部來講,經營者也必需考慮到產品市場的大小和潛力。
三、需求結構理論
1961年被經濟學家Linder發展的需求結構理論主要是分析自然資源和工業品的出口。Linder對於自然資源對外貿易的解釋是依據俄林和赫克歇爾的要素稟賦理論,因此,需求結構理論僅僅對工業品對外貿易的解釋具有創新意義。
Linder在需求結構理論中將對外貿易領域分為潛在的和現存的。對於潛在的出口產品的調查,他認為,產品的國內需求量和這種產品在國內市場增長邊界對產品的出口潛力有決定作用。他的理論的出發點是,這種產品首先在國內進行生產銷售。對此他給出了三個理由:
1.一個企業想滿足國外的需求(這個需求在國內還不存在)是不可能的,因為這個企業沒有關於國外的詳細信息。
2.革新和發明通常都與企業所處的環境有關,因此革新首先是在國內進行的。
3.在生產初期,為了獲得有效而便宜的信息交流,在產品的試銷過程中商品和消費者之間的緊密聯系是必要的。這在國內是最可能實現的。
如果國內的市場已無潛力可挖,Linder認為企業將把它的活動空間拓展到國外。這個時候企業開始考慮產品應該出口到哪些國家?按照他的觀點,潛在的進口國主要是那些同出口國有相似需求結構的國家。並且他將人均收入作為需求結構是否相似的衡量指標。他認為,兩個國家的需求結構越相似,工業品潛在的對外貿易越有可能。
除了對潛在的對外貿易分析之外,他也論述了對外貿易的現實領域。他認為,工業品現實的出口將決定於以下因素,其中促進出口的因素有:
1.全球范圍內壟斷性的產品供應結構;
2.與國內和國外競爭對手相比擁有生產要素采購和加工的優勢;
3.與國內外同行相比擁有先進的技術;
4.更好的管理水平;
5.通過大批量生產擁有成本的優勢;
下列因素阻礙著出口:
1.缺少對國外市場的了解;
2.高昂的交通費用;
3.貿易的限制;
除此之外,Linder也給出來自現實進口國的決定因素:
1.文化因素,例如,語言和氣質的不同;
2.政治因素,例如,政治聯盟(歐共體、前法國的殖民地區等)。
需求結構理論指出了許多影響對外貿易的發生的因素,同時也給企業的領導提供許多出口戰略思維,比如,要想增加出口,同業壟斷地位應是企業不斷追求的目標。另外從企業內部來講,在采購方面、生產方面和技術方面的優勢以及管理方面的優勢能導致成本的優勢及規模經濟效應;從企業的外部來講,國內需求的結構及增長邊際、進口國的政治文化、關稅及貿易限制也影響著企業出口決策的實施。
四、區域內部貿易理論
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各國之間的經濟交往變得越來越密切,這也導致了技術轉移和擴散的速度變得越來越快。因此工業產品的生產條件在各國間也就變得越來越相似。這種模仿效應使得國家之間,特別是各工業國之間的供求結構變得很相似。如果這種發展與實際相符的話,那麼傳統對外貿易理論所提供的許多解釋變數對當今出口戰略的實施已失去了策略上的意義。
在這個觀點的基礎上,經濟學家Levitt在1983年提出了一個實現出口的新的解釋模型,即區域內部貿易理論。這個理論特別對工業國家之間的貿易的發生具有解釋意義。區域內部貿易理論試圖解釋,在國際間供給結構越來越趨向類同的狀況下,各國之間的貿易是怎樣發生的。
區域貿易理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產品的差異化是貿易產生的原由。國際間產品差異化能通過下列方法達到:
1.產品物理性質和功能的差異,例如,材料的種類、技術設計、質量等;
2.產品美學方面的差異,例如,設計、形狀、顏色或者包裝等;
3.產品標記的差異,例如,商標及名稱;
4.產品其它方面的差異,例如,咨詢和售後服務等。
區域內部貿易理論將產品的差異化作為貿易產生的原由。在當今的國際市場上產品的差異化也是企業獲得國際競爭力的一個有效而重要的手段,對企業國際化策略的發展具有現實的意義。當然與技術缺口理論、學習曲線理論以及需求結構理論相比,它對對外貿易發生只提供了一個解釋變數,即工藝技術。
小結
除了上面提到的四個現代化國際貿易理論之外,還有生產地點理論和產品生命周期理論也能解釋許多關於國際貿易產生的行為和現象。
無論是傳統國際貿易理論還是現代國際貿易理論,它們主要是從國民經濟的角度發展起來的。因此直到今天還沒有一個國際貿易理論能充分而全面的解釋企業國際化的現象。由於迅速發展的世界經濟使得企業的經營環境更加復雜而多變,在國際化戰略的決策時,單個理論能提供的策略指導變得越來越少。當然,盡管單個理論只能從一個側面提供國際貿易產生的解釋變數,但綜合不同的國際貿易理論,我們能夠從中導出很多有關國際貿易的解釋變數。這些變數為企業國際化策略的形成和有效實施提供了必要的理論依據,這些理論也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了這樣一種思維,那就是,一個成功的國際化策略不僅適合於企業的內部而且同時也適合於企業的外部。
7、工業設計美學的功能轉化論是什麼?
設計的「中」道
孔子一再強調的「中庸之道」即「中道」或「中行」,中道思想,對孔子和儒家來說是體現了觀察和處理問題的思維方法,「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子路》)
中,就是不要片面,不要走極端,不要不及,也不要過頭;
中,就是既不好高騖遠,也不自暴自棄,既追求理想,又面對現實;
中,就是既採取拿來主義,又進行自力更生,既不放棄傳統,又強調創新;
中,就是不左不右,既不完全脫離規則,又不死守規則;
中,就是既融百家之長,又具有自己的特色。中,就是要在兩者或多者間達成一種平衡。
伯樂的中庸發財經給我們的啟示:
據《韓非子·說林下》記載,伯樂是市場上販馬倒馬的高明商人。「伯樂教其所憎者相千里馬,教其所愛者相駑馬。千里馬時一,其利緩,駑馬日售,其利急。」伯樂雖然能相千里馬,但明顯更願意相駑馬,因為千里馬好多年也碰不到一匹,而百里馬,甚至駑馬,遍地都是,學會了相百里馬,天天可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這樣就容易賺錢。
中檔商品,中檔人才,需要他們的人多,市場大。中檔飯店、中檔游樂場、中檔轎車、中檔服裝、中檔手機、中檔煙酒、中檔的麥當勞快餐,賺了人們多少錢?!因為人們太喜歡,既不太貴,也有臉面,既能承受,又很方便。
中檔消費品是各消費群體都能接受的,針對中檔進行開發的商品是最有市場潛力的商品。設計師在進行產品開發時不能只考慮形態的獨特,功能的先進,更多的應是考慮到市場因素。得不到市場的認可,即使從美學角度、從人機工程學角度、從結構上來看它是多麼的完美,它都是失敗的。陽春白雪的東西固然給人以美的享受,大家也都承認它的好處,無奈曲高和寡,少人問津,最終不免受不了高處的清寒,而從市場上銷聲匿跡。下里巴人的東西雖然便宜實用,但中國人都是要面子的,尤其是在現在這樣一個經濟高速發展,人人都嚮往美好生活的社會里,更多的人還是希望在經濟能夠承受的條件下用好一點的東西,於是,結合了兩者優勢的中檔商品必然是絕大多數人的共同選擇。再從商家的角度來看,高檔商品固然利豐,但是出貨量太小;低檔商品雖然出貨量大,但利薄;唯有中檔商品出貨量又大,利潤也不太低。
中,就是不要絕對化。沒有包打天下的商品,既定的商品要針對既定的市場,脫離了一定的環境,它就不成為合適的商品了。同一種商品在不同的市場環境下,也需要改頭換面,重新制定市場策略,才有可能獲得成功。所以,合適的市場策略往往能決定產品的成敗。如果設計師對市場缺乏必要的研究,草率地進行產品定位,那麼最終的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同樣,在具體的產品開發過程中,設計師的提案是最終產品形成的前提。方案太超前了不行,人們難以接受;方案太落後了也不行,不能引起人們的注意;只有既符合當前的流行風格,又稍稍超前一點,才會被認為是好的方案。
產品開發人員必須具備敏銳的眼光,能洞晰到產品與產品、市場與市場中間存在的空隙與潛在市場。如兩種產品都有優勢,但都存在明顯的缺點,那麼把它們的優勢相結合進而開發一種全新的商品,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事實上,這就是開發多功能產品的基本方法。
中道不偏不倚,不走極端,減少了市場開發的風險。在企業的市場戰略中,有開拓型與跟風型,開拓型有利於搶占市場份額,而據調查表明,跟風型市場戰略往往能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設計是一種中間媒介,它必須在各要素之間找到一個落腳點,使相關要素達成一種平衡。它既是生產與消費間的橋梁,又是決策與製造間的紐帶。它是廣大消費者的代言人,又是產品開發的排頭兵。它既要使客戶滿意,又要使消費者滿意。它既要接受別人的意見,又不能放棄自己的原則。它既要對社會和自然界負責,又要對企業和市場負責。設計能幫別人賺錢,為別人賺錢的人,自己也因此賺了錢。設計能幫別人成功,幫別人成功的人,自己也因此而成功。
3 「庸」道,就是「常」「道
《四書·中庸》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朱熹加註道:「庸,平常也。」
一個人不管成為叱吒風雲的英雄,還是權傾天下的帝王,他們其實都盼望有常人的生活。過去有一個人辛苦一生,剩下一點錢給兒子,說,還是開飯店吧,不管世道怎麼變,人總是要吃飯的。因為吃飯是每一個人最平常的行為。
平常,是生財大道。它既是經濟的增長點,也是設計的出發點。穿衣、吃飯、行路、睡覺、洗澡,這些是人人最平常的需要,是天天的需要,所以它才應當是設計真正的關注點。設計的核心本來就應該是人,所有的設計其實都是圍繞著人的行為展開的。以人為核心進行外延,有什麼樣的需求,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設計。追述人類最初的設計--生存設計,正是針對人們最普通最基本的需要展開的。幾千年來人們不斷地改善和提高著自己的生活,昨天的希望和憧憬在今天趨於平淡,今天的理想在明天又會成為平常生活。如何把人們的日常生活變得更加美好,這是設計師的責任。伴隨著人類的發展,過去的許多不起眼的平常小事現在已經變成了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例如,森林減少、水資源污染與短缺、高科技垃圾、城市中的光污染……。任何事情總會帶來兩方面的效應,因而需要我們在設計的過程中小心謹慎,思慮周全,充分考慮到各方面的因素,盡量將負面影響降到最小。
設計要面向生活。面向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針對那些最不起眼的日常小事的設計其實才最有價值的、最具市場潛力。設計作為一種媒介,滲透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萬事留心皆學問,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有很多東西都是非常不合理、需要改進的,但人們由於習慣而忽略了,繼續每天忍受著那些拙劣的、缺乏適當設計的物品的折磨。設計師應當要具有社會責任感,不要讓那些粗製濫造、毫無使用科學性的的東西出自自己的手。不僅如此,設計師還要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不要僅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裡,要深入生活進行調查。設計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只有取得了充分的市場信息,才能有針對性地設計。
設計要在技術、文化、審美等多種因素間達成一種平衡。設計的發展與一定歷史時期的技術水平是密切相關的,技術條件決定了設計最終產物的形態。所以,如果技術水平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沒有新材料、新工藝的支持,產品的形態也不可能發生根本性的變革。反之,當技術發生實質性飛躍時,產品形態的可能性范圍就變得更加寬泛了。在此時,文化的、藝術的影響在產品形態的變化上將起到很大的作用。中庸思想在技術產生革命性變化後,不僅不會阻礙設計的發展,反而在舊有形態和新形態之間起了一個緩沖作用,使得形態上的變化不至於那麼突然,而使廣大受眾在心理上能有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在建築上從木結構到石結構到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形態的演化上,在產品上從木材、鋼鐵到塑料時代到集成晶元大量使用的產品形態的演進上無不體現了中庸的觀念。
4 結 論
工業設計是把科研技術成果轉化為符合人們需要的物品,是從產品--商品--用品形成的橋梁和紐帶,是使產品、商品、用品、廢品系統相互轉化的有效方法。是解決人--產品--社會--環境等問題的學科,因此,工業設計在本質上是「人為事物的科學「。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一方面給人們生活帶來了實惠,但,另一方面卻因技術和行為的過激也給人們以及生活的空間、環境帶來了災難。我們要尋求合理的發展模式,要藉助傳統的思想去解決當今的難點,就設計的功能性而言,要對相關的數學、物理學、材料學、機械學、工程學、電子學、經濟學進行理論研究;就設計的審美性而言,要對相關的色彩學、構成學、心理學、美學、民俗學、傳播學、倫理學等進行研究。學科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它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其他許多學科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之間相互滲透,在本質上它其實也是一門中庸的學科。
知識經濟時代的消費將呈現多樣化、個性化,因而製造業將呈現柔性、全球化、分式化、智能化的特點,設計定位方向則是前提。不管時代怎樣變,生產條件及人們的生活方式怎樣變化,我們民族中庸的民族性格是不會變的。針對中國人的文化特性,既不太超前,也不太守舊,既針對特定消費群體,又能滿足廣大消費者的中庸的設計無疑是受歡迎的。
8、蘭蔻:如何經營「美」的價值
市場競爭是殘酷的,任何品牌或產品要想在這個激烈的市場立足甚至做得更好,一定要有自己強勢的地方,尤其是在產品方面。如果一個品牌或產品有了一個非常獨特的、符合市場需求的、競爭對手無法或者很難復制的東西,那麼,它的運營成功率就會大大的提高。蘭蔻,在這方面就表現得非常的突出。蘭蔻於1935年誕生於法國,她的創始人阿曼達·珀蒂讓憑借著對香水的天才敏感嗅覺、執著不懈的冒險精神,以及他立志讓法國品牌在當時已被美國品牌壟斷的全球化妝品市場佔領一席要位的抱負,為世界化妝品歷史寫下美的一頁。革新與女性同行產品最基本的定義就是生產出來的成品,但成品只能產生庫存,只有商品才能創造價值;不要以為你做好產品的商品化,把產品變成商品,你就穿越了產品的理論,其實你仍然徘徊在產品理論的迷宮里。對於營銷者,產品是保證營銷成功的最偉大的力量。從誕生至今,蘭蔻就希望通過不斷的革新,以最高質、最科學的產品為女性朋友提供服務。使她能夠為自己的美麗而驕傲和自豪。蘭蔲認為,明日將流行的美是有活力的,大氣的,從多方面呈現的整體的美。產品需要具備獨特的活性成分,優良的質地結構,芬芳的氣味及色澤,使一切處於一種本能的和諧狀態中。蘭蔻的革新與所有的女性朋友同行,並以傾聽每位女性朋友的意見,理解和尊重她們的不同需求為己任。全球范圍的深入研究使產品本身對女性的需求和期望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因此,每一位女性朋友在她生命的不同階段,都能得到我們提供的,適合於她個人的美容護膚建議。比如1936年,蘭蔻發布了著名的護膚系列NUTRIX,這一產品的滋養和活力配方被沿用至今,經久不衰。之後的1955年,蘭蔻推出了一款新的護膚產品系列Océane line,該系列產品蘊含極致純凈的海藻精華,這種獨一無二的創新科技使得蘭蔻品牌的科研聲譽傳遍全球。美不僅指漂亮的外表,它是由肌膚散發出的光彩,它是一種被喚醒的意識,它更是身、心與靈魂和諧融為一體的表現。對於化妝品行業來講,更是如此。一個新興的品牌不同於有幾十年歷史的老品牌,因為老品牌的歷史就是她的文化,就是她的營銷優勢。對於老品牌,優秀的管理理念及文化核心是營銷推廣及管理的基礎,與眾不同的的形象及精神面貌更是企業及企業員工最不可或缺的根本,是品牌競爭的門檻。體驗營銷緊貼市場蘭蔻不光把創造當做企業發展的動力,不斷開發新產品、不斷的創新營銷環節的能力,而且針對不同的市場,也運用不同的模式。蘭蔻突破了化妝品業界傳統的、以優雅沉穩色調為主的VI系統,針對目標顧客群大膽的推出了鮮亮的、時尚的、富含熱情與另類的色彩系統。蘭蔻的主色元素為玫瑰色,玫瑰色象徵著激情與興奮,含有快樂之寓意,玫瑰色也體現了目標顧客群對愛情的渴望,同時也體現了其品牌精神:美麗、時尚、活力。蘭蔻的VI色彩系統在包裝、專櫃及宣傳品上的有效美學運用,讓蘭蔻鶴立雞群的佇立在商場、超市等通路,使之營銷競爭不戰而屈人之兵。針對此情況,蘭蔻推行了擅長的服務營銷系統。專業的培訓與業務指導,引起代理商的業績及忠誠的提升。1、推廣化妝教育,針對大多數推銷員只會銷售護膚品,不會銷售彩妝的情況,開辦了蘭蔻教育學校及實習專櫃,對推銷員進行彩妝知識、產品知識、化妝技巧、銷售技巧等方面的教育,使他們從不會賣彩妝到樂於賣彩妝,蘭蔻的銷量由此也大幅攀升。2、培育消費者,開辦蘭蔻色彩工作室、化妝沙龍等面對面指導消費者選購彩妝、自助化妝、形象設計,使大批消費者成為了蘭蔻的忠實粉絲。形象工程必不可少化妝品牌的目標顧客多是35歲以下的年輕消費群體,這些人的消費個性較強,那麼所選擇的化妝品牌的形象必須與當前流行的元素不能脫節,總結成兩點就是炫彩和時尚。因此,這就需要專賣店要懂得並留意彩妝產品在本地的接受能力和流行的趨勢,以及顧客的對色彩和品類的需求。比如櫃台形象,因為化妝品牌,一般都會提供專業的專櫃、有機產品陳列盒、試用裝陳列架,這樣可以大大提高門店的專業性,增加顧客的信任度;尤其是有些彩妝品牌,請了名人做品牌的代言人,這些明星大量出現在燈箱片、店招、海報、宣傳單頁、產品和其他物料上,更增強了門店與顧客的親和力和號召力。所以蘭蔻在選擇品牌時,櫃台的形象也是一個重點,檢查櫃台及陳列展盒以及試妝架的做工和美觀程度,形象代言人的形象是否與品牌相匹配以及有無號召力。化妝品的消費是感性消費,如果看上去不能夠吸引消費者,那麼就不能激發起消費者的購買慾望。網路互動營銷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後,蘭蔻表現出了大品牌的大風范,它以市場為基礎,大手筆鋪設了一個實現與消費者交流而架設的平台2008年蘭蔻與網路聯手打造CBC,所謂CBC,就是customer to business to customer的縮寫,即指電子商務網站利用搜索引擎營銷推廣自己,直接吸引潛在的消費者進入其B2C網站,進而產生在線的消費行為。搜索蘭蔻時,出現的是蘭蔻商城與玫瑰社區的營銷組合。2008年蘭蔻逐步加強對玫瑰社區的功能,還有推廣力度,美容網路和美睫圈及最新呈現。蘭蔻為此也投入了不少的網路營銷預算,目的希望把精準的用戶吸引到玫瑰社區,貢獻內容。通過網路品牌專區,蘭蔻網上商城鏈接、促銷公告、商品信息等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呈現。與傳統的搜索顯示結果最大的不同是,廣告主可以親手編輯欄目內容,將企業的最新信息前移,主動管理企業在搜索引擎上的品牌形象,促進網路平台和線下活動的良性互動。此外,這個方式還能夠提升品牌形象,在使用了品牌專區之後,蘭蔻大幅度地提高了品牌關鍵詞詞的轉化率,因此而產生的銷售也相應提高了30%。搜索引擎通過連續創新,已經不再是單純的產品推廣平台,而成為越來越重要的企業品牌形象展示通道,而網路營銷產品品牌專區的模式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其實融合了網路最新的信息聚合技術,像蘭蔻等企業利用網路搜索營銷平台嘗試的新營銷方式已越來越多。不但可以有效地整合線上線下的營銷活動,而且可以根據搜索數據直接衡量營銷效果,讓客戶的權益得到充分保障。創造渠道系統消費者核心對產品核心的取代,帶來的是網路化市場格局對直線式商業模式的替代。互聯網的介入,加速了這一變化的進程。網路經濟時代產生的是一個與以往完全不同的價值創造體系。能按照這個新的價值創造體系設計自身商業模式的企業將發展壯大,思維仍然停留在傳統的直線式框架中的企業必將被淘汰。這個價值體系意味著:蘭蔻這個品牌的創造者不只是蘭蔻本身,從一開始,蘭蔻的原材料供應、生產製造、包裝設計、廣告表現、銷售渠道、終端表現、售後服務各環節構成的價值創造系統一起給品牌賦予價值。這一系統中的任一環節的差錯都會對品牌造成損害,離開了供應商、廣告商、經銷商的全力參與,蘭蔻的品牌都是難以發揮效果的。新的價值創造體系意味著新的價值邏輯,個性化消費帶來新的命題,品牌要提供給消費者的遠遠超越了產品范疇。消費者在購買商品的同時還需要享受到更全面、更舒適、更高效、更高品質且帶有自我色彩的服務,購買過程將不再是貨比貨而已。消費者所需要獲得的這一價值密度,遠非廠家所能提供,很大程度上必須依靠經銷商與終端的參與和努力。要滿足越來越挑剔的消費者,任何一個品牌在構建其營銷網路時,必須考慮建設一個更貼近消費者的渠道架構。讓消費者想到要買化妝品的地方,都有蘭蔻的產品出現,包括在化妝品、個人護理店、傳統分銷、大賣場、超市、百貨商店等不同的分銷渠道。蘭蔻到目前為止在中國只在39個城市只有100多一點的櫃台,它的人數從非常年輕到一些成熟女性,而它的消費者收入顯然比較有優勢。可以說猶如是一張大網,能夠密密麻麻的把整個市場鋪蓋的非常嚴密,同時能夠滿足任何一種類型的消費者的任何大小的購買力的需求,都可以在蘭蔻產品和品牌中得到滿足。其實一直以來,蘭蔻非常注重聆聽不同地區的各個年齡層次的消費者的需求,並為她們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9、工業美學的介紹
工業美學(Instrial Aesthetics )是研究人類造物活動、機械生產和產品文化中有關美學道問題的應用美學學科,也稱作「技術美學」、「商品美學」。工業美學的種種理念往往通過工業設計來實現,因此又涉及到設計美學的內容。
10、有誰知道美國具體的歷史和文化?
歷史
殖民時期以前(1607以前)
在兩萬多年前, 有一批來自亞洲的流浪者, 經由北美到中南美洲, 這些人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 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時, 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 約有2,000萬, 其中有大約100萬人住在現在的加拿大和美國中北部, 其餘絕大部分住在現在的墨西哥和美國南部. 大約1萬年前, 又有另一批亞洲人, 移居到北美北部, 這是後來的愛斯基摩人. 而最早到美洲的白種人大概是維京人, 他們是一群喜好冒險的捕漁人, 有人認為他們在1,000年前,曾到過北美東海岸. 殖民時期(1607~1753) 1607年, 一個約一百人的殖民團體, 在乞沙比克海灘建立了詹姆士鎮, 這是英國在北美所建的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 在以後150年中, 陸續涌來了許多的殖民者, 定居於沿岸地區, 其中大部分來自英國, 也有一部分來自法國、德國、荷蘭、愛爾蘭和其他國家. 18世紀中葉, 13個英國殖民地逐漸形成, 他們在英國的最高主權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議會. 這13個殖民區因氣候和地理環境的差異, 造成了各地經濟形態、政治制度與觀念上的差別.
獨立運動(1754~1783)
18世紀中葉, 英國在美洲的殖民地與英國之間, 已有了裂痕. 殖民地的擴張, 使他們產生某種自覺, 自覺到英國的迫害, 而萌生獨立的念頭. 1774年, 來自12州的代表, 聚集在費城, 召開所謂第一次大陸會議, 希望能尋出一條合理的途徑, 與英國和平解決問題, 然而英王卻堅持殖民地必須無條件臣服於英王, 並接受處分. 1775年, 在麻州點燃戰火, 5月, 召開第二次大陸會議, 堅定了戰爭與獨立的決心, 並發表有名的獨立宣言, 提出充分的理由來打這場仗, 這也是最後致勝的要素. 1781年, 美軍贏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1783年, 美英簽定巴黎條約, 結束了獨立戰爭.
組成新政府(1784~1819)
革命的成功, 使美國人民有了以立法形式表達他們政治觀念的機會. 1787年, 在費城舉行聯邦會議, 會中華盛頓被推為主席, 他們採取一項原則, 即中央的權力是一般性的, 但必須有審慎的規定和說明, 同時, 他們也接受一項事實, 那就是全國性政府必須有稅收、鑄造貨幣、調整商業、宣戰及締結條約的權力. 此外, 為了防止中央權力過大, 而採取孟德斯鳩的均權政治學說, 即政府中設置三個平等合作與制衡的部門, 即立法、行 政、司法三種權力相互調和, 制衡而不使任何一權占控制地位.
向西擴張(1820~1849)
19世紀初期, 數以千計的人, 越過阿帕拉契山, 向西移動, 有些開拓者, 移居到美國的邊界, 甚至深入屬於墨西哥的領地、以及介於阿拉斯加與加利福尼亞的俄勒岡. 開拓者勇敢、勤奮地向西尋求更好的生活.
南北沖突(1850~1869)
引起內戰的原因, 不單是經濟上、政治上、軍事上的問題, 還包括了思想上的沖突. 內戰暴露了美國的弱點. 對這個國家的存在, 作了一番考驗. 經過了這次考驗, 美國才步向一個中央集權化之現代國家的坦途. 南北之間, 為奴隸問題而起爭執, 南方在全國政治上的主要方針, 就在保護和擴大"棉花與奴隸"制度所代表的利益;而北部各州, 主要是製造業、商業和 金融的中心, 這些生產無需依賴奴隸, 這種經濟上和政治上的沖突都是由來已久的. 1860年代初期, 11個南方的州脫離聯邦, 另組政府, 北方則表示, 為了統一將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1861年, 內戰爆發了, 這場美國人面對面的流血戰, 打了四年, 南方遭到嚴重的破壞, 而且留下深深的傷痕. 1865年, 北方戰勝了, 這項勝利不但顯示美國恢復統一, 而且, 從此全國各地不再施行奴隸制度.
工業化與改革(1870~1929)
19世紀初期, 美國開始工業化, 而內戰之後, 則步入成熟階段. 在從內戰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不到50年時間內, 她從一個農村化的共和國變成了城市化的國家. 機器代替了手工,產品大量增加. 全國性的鐵道網, 增進了貨品流通. 應大眾的需要, 許多新發明應市了. 銀行業提供貸款, 促成工商業經營的擴大. 故從1890到1917年的近30年間被稱為所謂"進步時期", 1914 年, 世界大戰爆發, 1917年,美國終於被捲入大戰漩渦中, 並且在世界上嘗試扮演新的角色。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0~1959)
經濟大恐慌, 影響的不只是美國, 世界各國都受到它的打擊, 經濟大恐慌, 使上百萬的工人失業, 大批的農人被迫放棄耕地, 工廠商店關門, 銀行倒閉,一片蕭條. 1932年, 羅斯福當選總統, 他主張政府應拿出行動來結束經濟大恐慌, 新政府雖然解決了許多的困難, 但美國的經濟還是要到二次大戰, 才蘇醒起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 美蘇兩國, 關系日趨惡化, 分別在軍事、政治、經濟、宣傳各方面, 加緊准備, 一如戰時, 這種狀態, 被稱為"冷戰".
70年代中期, 經濟一度復甦, 但到70年代未期, 又出現通貨膨脹. 1976年, 美國建國200周年, 全國舉行各項慶祝活動. 1981年4月12日, 美國成功地發射"哥倫比亞號"太空梭, 將人類又帶入另一個太空新紀元. 1985年, 里根連任總統, 在日新月異的人類發展史中,美國將展開新的一頁.
文化
語言
雖然美國沒有法定官方語言,英語是事實上的國家語言。據2003年統計,約2億1480萬(81.6%)的五歲以上人口在家只說英語。英語是最通用的交流語言,掌握一定程度的英語也是移民歸化的要求之一。一些美國人呼籲把英語提升為官方語言,有27個州已經通過地方法律確保英語的官方地位;有3個州承認其他語言與英語有平行地位:路易斯安那州的法語,夏威夷州的夏威夷語和新墨西哥州的西班牙語。除英語外,使用人口超過100萬人的語言包括西班牙語(2970萬)、漢語(220萬)、法語(140萬)、塔加洛語(130萬)、越南語(110萬)、德語(110萬)。除了這些主要語言外,還有其他336種語言在美國被使用,其中有176種是當地土產的語言。
教育
在美國,教育管理是州或地方政府的責任,而非聯邦政府。不過,聯邦政府教育部可以通過控制教育基金來施加一定程度的影響。學生有法定義務在公立學校接受從幼兒園到12年級的教育;通常,18歲才可以畢業,但是許多州允許16歲以上的學生離校。除了上公立學校,家長也可以選擇在家教育孩子,或送他們去教會或私立學校。高中畢業後,學生們可以選擇上公立或私立大學。公立大學從聯邦或州政府接受經費,也接受其他渠道的資金,但大多數的學生在畢業後仍需償還學生貸款。私立大學的學費通常比公立大學還高。許多學生會在入學大學和學院前進入職場或軍隊以賺取學費,美軍和許多私人企業也會補貼職員的高等教育學費。
美國的平均教育水平極高,聯合國的經濟指數調查中將美國的教育水平列為世界第一。目前有7,660萬的美國人正在接受教育(從幼稚園直到大學都包括在內)。美國的許多高等院校也非常有競爭力,無論是公立或私立的。在世界排名前500名大學中,美國佔168所,前20名中,美國佔17所。全美有約3600所大學,因此能在全美大學排名擠進前50名的都是名校。而最有名的有六所(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史丹佛大學),因為它們不但是最難申請上的,而且在每次的全美或世界大學排名都能進前10名;超過80%的美國諾貝爾獎得主都曾在這六大名校之一學習或工作。。麻省理工學院有「世界理工大學之最」的美名;哈佛大學的文、史、醫則是美國公認最好的。
宗教
美國政府對於美國人的宗教信仰並沒有作過正式的登記,不過,2001年一次民間進行的調查顯示有76.7%的美國成年人自認為基督徒,52%的的成年人自認為屬於新教的某個特定教派;24.5%則是天主教徒;而即使少如猶太教(1.4%)、摩門教(1.3%)、以及其他各形各色的宗教也都對美國文化有著深刻影響。不過,也有14.2%的人在調查中自認為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
在所有發達國家中,美國是宗教氣氛最濃厚的一個國家。2004年一項蓋洛普調查顯示,大約41%的美國人都至少每星期參加一次宗教活動(這個比例高於歐洲國家幾倍:法國15%、英國7%、以色列25%)。不過全國分布的情況很不相同。比如在南方和中西部的聖經地帶,人們參加宗教活動要多一些,在東北和西岸要少一些。南方州中,浸信會是最大的教派,其後是衛理公會;而在東北地區和中西部一大片地區中,天主教是佔主導地位,因為當地的人口很多都是歐洲天主教地區(如德國、愛爾蘭、義大利和波蘭)移民的後裔,或者是北美洲其他地方(如魁北克和波多黎各)移民的後裔。美國其他的大部分地區的基督教人口則都是多種教派混合在一起。盡管大多數美國基督徒信奉基督教新教,但因為新教徒往往屬於各個不同的教派,因此天主教教會擁有最多的成員。
美國保障宗教自由的權利,政府實行政教分離制度,不支持也不反對任何一種宗教。但宗教在美國政治中相當活躍。大多數美國總統都宣稱是基督教新教信徒,只有建國初期的幾位總統是自然神論者,另有一人是天主教徒。
健康
美國有著全世界最先進的醫療和保健技術,每年有大量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民前往美國以接受更好的醫療照顧,數不盡的醫學技術和創新也是由美國發明的。不過,美國也面臨一些公共健康問題: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口有著肥胖、吸煙的問題,同時艾滋病的問題也是隱憂之一。
與其他西方國家不同,美國政府並沒有一套全民健保的制度,這是因為相信個人(而非社會)應該替自己負起責任。健康保險是透過私人的契約加以提供的,而對於那些沒有能力負擔保險費用的人,聯邦政府提供資金、州政府運作的醫療援助(Medicaid)[3]使他們能夠享有基礎的醫療服務,但很多人仍沒有得到完善的醫療服務。私人慈善機構和保險公司在醫療保健支出方面起重要作用。醫療保險在美國是員工福利的一部分,很多情況下有法律強制。同時,無論病人是否有能力支付費用,醫院必須提供急診服務。在美國,醫葯費是導致個人破產的最大因素。另一方面,國家在國家健康研究院這類聯邦機構投入了巨額研究資金。
音樂
美國音樂的種類和風格之多,正反映出美國的文化大鎔爐特色。搖滾樂、節奏布魯斯、爵士樂和鄉村音樂等世界聞名的音樂類型都是源自美國。在20世紀初,從美國灌錄、復制的唱片流行音樂逐漸傳播至全世界,一些美國的流行音樂幾乎在世界各地都能聽到。
美國音樂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早期美國原住民的傳統宗教音樂,隨著大量歐洲國家移民的到來,替美國音樂增添了基督教合唱、音樂樂譜的的色彩。之後的每波移民潮都帶來了不同地區、不同文化和特色的音樂。大量的非裔美國人也帶來了具有非洲特色的傳統音樂,19世紀後期開始浮現的美國流行音樂很大一部分都是源自這些非裔美國人的布魯斯,以及1920年代開始發展的福音音樂。非裔美國人音樂成為了美國流行音樂的根基,混合了歐洲與土著的音樂成分。美國也有大量的民間音樂以及來自烏克蘭、愛爾蘭、蘇格蘭、波蘭、墨西哥和猶太人等移民的音樂。許多美國城市和鄉鎮也都發展出獨立的地區音樂。底特律、紐約、芝加哥、洛杉磯等大城市以及數不盡的小城市都發展出自己的音樂風格。
文學
如同其他所有國家一般,美國的文學是由其獨特的發展歷史所塑成的。在早期,美國是由東岸的一系列英國殖民地所形成的,因此美國文學的傳統較親近於英國文學。不過,隨著歷史的進展和不斷的移民潮,美國文學的特色和寬廣度都已經超出英國文學的范疇。
在最早的殖民時期,美國文學主要的題材是贊揚新大陸替殖民者和歐洲母國所帶來的利益。宗教信仰上的爭議也是題材之一。隨著革命戰爭的爆發和美國的獨立,本傑明·富蘭克林和托馬斯·潘恩等人寫下的政治著作在文學和政治上都有極大影響,也催生了新國家的獨立意識。寫下了獨立宣言並在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托瑪斯·傑弗遜也被認為是美國早期最具天份的作家之一。隨著1812年戰爭和對於獨立文學特色的渴望,更多新的、具有美國特色的作家如愛倫·坡等人逐漸嶄露頭角。奴隸制度的沖突和接踵而來的內戰也對美國文學有深刻影響,到了19世紀末,由於工業化的進展和國土開拓時期的結束,美國文學脫離了原先的邊境文學,馬克·吐溫成為第一個不在東海岸出生的主要作家,開啟美國本土文學之先河。英國作家毛姆認為赫爾曼·梅爾維爾的《白鯨記》是世界十大文學名著之一,地位更在馬克吐溫等人之上。
進入了20世紀,工業化帶來的社會轉變使美國文學發展的更為多元和復雜。海明威反映了人們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厭惡情緒。1925年費滋傑羅出版《大亨小傳》代表著20年代經濟大恐慌前美國人的迷夢。黑人文學、南部文學、以及現代文學也在同時期興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的世代、和新的種族、地區、社會特徵都與之前的世代大不相同,大量的移民文學和新興的女性主義文學也成為美國文學的一部分了。
影視與戲劇
並非所有的美國文化都是源自其他國家,電影的誕生和發展便都是源自美國的。英國出生的美國攝影師Eadweard Muybridge拍下了人類史上第一部電影奔跑的馬匹。自從那時開始,美國的電影產業便開始高速發展,加利福尼亞州的好萊塢成為人類電影發展的重鎮,絕大多數電影技術的創新和發展都是源於好萊塢,好萊塢電影也成為美國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在1920年代,美國每年平均產出高達800部正規電影,查理·卓別林的喜劇、依據小說飄改編的亂世佳人、和超人等電影流傳至幾乎每個大陸和國家,成為家喻戶曉的美國象徵。這些電影的出口也使美國獲取了巨大的經濟利潤。除了電影之外,由迪士尼開創的卡通技術也是源自美國。
美國也是世界上電視技術發展和普及最早的國家之一。在今天,美國有著數千家電視台,電視是美國人文化和生活的一部分,喜愛看電視也是大多數美國人的少數共同特徵之一。美國民眾透過電視得知國內外的新聞時事,觀看電影、比賽、卡通和肥皂劇。99%的美國家庭至少有一部電視機,絕大多數家庭還擁有兩部。
美國夢
所謂的美國夢(American Dream),是一種相信只要在美國經過努力不懈的奮斗便能獲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亦即人們必須透過自己的工作勤奮、勇氣、創意、和決心邁向繁榮,而非依賴於特定的社會階級和他人的援助。通常這代表了人們在經濟上的成功或是企業家的精神。許多歐洲移民都是抱持著美國夢的理想前往美國的。盡管有些人批評美國夢過度強調了物質財富在衡量勝利和快樂上扮演的角色,但許多美國人的確認為,這種獲致成功的機會在世界上其他國家是找不到也並不存在的。因為與其他大多數國家不同的是,在美國擁有的經濟自由相當多,政府扮演的角色相當有限,這使得美國的社會流動性極大,任何人都有可能透過自己的努力邁向巔峰。從美國獨立直至19世紀末期,廣大的土地都無人居住和擁有,任何有心人都可以加以占據並投資和開墾。而到了工業革命時期,美國龐大的自然資源和先進的工業技術則使得快速的社會流動變的可能,而且這種趨勢仍在一天一天的增加中。
依據歷史學家的說法,美國快速的經濟發展和工業擴張並非只是因為美國的自然資源豐富,更是因為所有人都有機會藉由自己的奮斗獲取財富。美國夢成為了吸引世界各地人民移民美國的主要原因—無論過去或現在。在今天,每年有超過一百萬的人成為合法的美國公民,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國家。
美國教育文化概覽
美國教育是美國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教育形成於其對一定社會文化的理解,反過來又促成這一社會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美國人認為,社會需要各界人士的高度參與,人們只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參與社會事務。換言之,人們必須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使其職業技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才能在社會生活和工作中負起一定的責任。
在美國,人們普遍認為每個人都有權利,也有義務接受教育。各州都有強制性入學的法律規定。所有16歲以前的兒童,除非有嚴重殘疾,必須進學校學習。美國有80%的孩子能接受中等教育,50%的中學畢業生能夠進入高等教育機構學習。
美國有些學校為公立。公立學校由地方財政來支持,並由地方官員負責管理。私立學校一般都要收費,不直接接受社會管理。私立學校分為兩類:宗教學校和非宗教學校。
宗教學校由宗教團體支持,占私立學校的絕大部分。非宗教性質的私立學校主要為中學或學院。
公立學校承擔著88%美國兒童的教育任務。美國的公立學校有四個特點:地方管理,不受宗教影響,男女同校,財政支持。每個州均選舉或指定一個州教育委員會,負責制定有關教育的方針和政策。公立學校不講授宗教課程。由於美國公立學校不屬於任何宗教派別,各種宗教信仰的孩子在一起上課。這種不分宗教派別的公立教育使得具有不同背景的人們形成了一種共同的文化。
為了有利於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美國的學校把教學的實用性放在首位。按照杜威的哲學,最有用的知識是那些可以應用的知識。這一觀點深深地影響著美國的教育工作者。他們不願講授那些很快就被遺忘的沒有用的東西,他們希望培養人們的觀念和技能,造就有用的、負責的、快樂的人。
美國各類教育都非常重視學生的參與。課上任何時候都鼓勵學生的討論和提問。課堂參與的程度被列為期終的成績評定。在課上教師不僅僅提供給學生食物——知識,而且通過實際練習教給學生學會如何自己獲取食物的技能。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自主安排課外活動。
長期以來,美國高等教育至少在數量上一直領先於世界。1825年英國仍然只有兩所大學——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然而這時的美國盡管人口不多,但卻擁有50多所學院。現在美國除初級學院、師范學院和一些特殊學校之外,有2000多所大大小小的、公立的或私立的、出名的或不出名的大學、學院或其它類似的教育機構。美國的高等教育仍然在高速發展,並早已遠遠超過了歐洲。
最早的大學由私立慈善機構設立,這些機構大多為宗教團體。哈佛、耶魯、普林斯頓都是私立大學。每個州在其本土內都至少建有一所大學,大一點的州有幾十個校區。有些州立大學是綜合性的,可以提供各類教育,但也有一些專業性很強的學院,比如農學院等。近來一些這樣的學院已轉為綜合性大學。每所州立大學都向本州的居民免費或收取較低的費用提供教育機會,當然學習過程中的書本費、生活費由自己負擔。一些大學由較大一點的城鎮支持,一些原為私立的大學如今部分或全部由城鎮支持。較大的私立大學有許多優勢——悠久的歷史傳統和長期的信譽。他們不斷地通過校友會籌集巨額資金。
小費與禮節
關於小費
在美國接受服務之後有付小費的習慣。對於中國人來說也許不太習慣。在西海岸的城市,很多都把小費寫在賬單上。小費是對勞動的報償,有很多以此為生的人,所以要支付小費。
開門服務員機場搬運人員
每件行李$1-2。下雨時不好叫計程車,叫到計程車給小費$1。
餐館用餐時
消費額的15%-20%是用餐後恰當的小費金額,但當餐館收取服務費時可相對減少小費金額。另外,在酒吧每杯酒給調酒員$1。
計程車
小費為總額的15%。至少給$1。人數多或行李多時還要相應增加。
機場小巴
$1-3組有,按規定線路運行的大巴可以不給小費。
飯店搬運行李員
一件行李$1。
看大門的人
如果只是簡單的問題不要小費,但是如果請他幫忙買比較難買的票的話根據難易度給$10、20、30的小費
打掃房間的人
如果是叫人來的話一般是服務費的10%-15%,要毛巾等物品的話$1。
觀光巴士
大型觀光巴士1日游或專線游$1-2,小型麵包車1日游$5
基本的禮儀常識
美國是一個習慣、宗教、文化等有眾多不同的多民族國家。因此與人接觸時要多加小心。同時,遵守公共禮儀是必須注意的。稍有不慎也許會引起訴訟。這就是美國社會。
稍與人碰撞就說聲「 Sorry」「Pardon」以示歉意
給別人添麻煩或要求別人讓開時,常說「 Excuse me」
在郵電局及公共場所要排隊等候。不過超市除外。
一般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如果你想吸煙時,別忘了向周圍的人問一聲:「 May I smoke?」
遵守「女士優先」。坐電梯等場合,讓女士,尤其是年長的女士先行。
給老人孕婦讓座!
在私人住宅廁所不使用時不要關門
不論在什麼場合與人打招呼先說聲「 Hi」或「Good Morning」
在酒吧等允許飲酒的場所要攜帶身份證明,幾乎所有的州允許飲酒的年齡為21歲以上
飲酒必須在餐館、酒吧、夜總會等褂訕場所。嚴禁在公園或者邊走邊飲酒
美國除褂訕的吸煙場外,禁止吸煙、嚴禁邊走邊吸煙
在美國,有些餐館對著裝非常嚴格,著休閑服裝的人不得入內,特別是高級飯店,預定座位時最好確認一下對服裝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