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全球化與中國文化網課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與中國文化網課

發布時間: 2022-08-03 04:12:01

1、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文化的走向未來

新世紀的風雲變幻導致了全球經濟的困擾,世界的未來撲朔迷離。但中國的發展卻成為了世界的一個亮點。

目前國內外學術界關於全球化時代的文化發展主要有三種觀點:一是承認文化全球化,二是認為全球文化會多元化,三是主張全球文化多元一體化。

中國文化不但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而且基本上能夠走中庸之道。今天,我們面對全球化時代文化發展出現的一系列兩極化傾向,我們要在全球性和本土性、世界性與民族性、一體化與多元化、文化帝國主義和文化民族主義等等二元對立傾向中走中道。正如有學者所論:「對抗全球經濟和文化霸權的可能性在於一種真正為各國、各族人民所共享的文化的出現。這種文化超越邊境,兼濟各國;它人道而普遍,但也尊重差異;它立足於統一性,但也保護多樣性;在承認個人、社區、國家、文化、階級、種族和性別等各種同一性時它探尋一致性。

我們以自己的文化傳統為主體來吸收消化外來文化,同時以自己文化傳統為主體來參與世界多元文明的融合(所謂全球化)也是必然的。今天,我們不一定用親身周遊世界的辦法,因為各國的文化早已洶涌而來,信息時代更使我們坐在家裡就能夠知曉天下大事。從近代以來,我們也一直在學習,在兼容,在重構,我們現在正在需要的就是推行,是應該集今日世界之大成。也就是說,貫五千年傳統之大道,采五大洲文明之精華,只有這樣的集大成,才是中國文化未來的正途。

2、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實現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意義及其途經

不走出去,是不是一定要閉關鎖國?
走出去,可以促進國與國文化的交流,一定程度上,是很大的好處。要考慮中國文化如何走向世界,首先必須明確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越性深信不疑,因而絕不會向「非我族類」、尚未開化的「蠻夷」推廣,僅給那些「仰慕華風」又具備學習條件的人學習的機會。另一方面,「蠻夷」歸化以後,就必須接受中國的主流文化。如清朝改土歸流後,新設置的府、州、縣內就必須辦學校,興科舉,尊孔孟,以儒家學說教化百姓。民間信仰和宗教一旦對主流文化構成威脅,也會被堅決取締。 時至今日,在世界多數國家已經基本實現工業化、現代化、信息化的條件下,物質文化的傳播已經不存在障礙。但在大多數人已經具有宗教信仰或其他信仰,自由平等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的條件下,精神文化的傳播只能以自願接受為前提。中國文化再博大精深,儒家學說再高明玄妙,中國模式再快速高效,也別指望能取別人已有的信仰、文化、觀念、模式而代之。 因此,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主要目的,是讓世界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由於主觀或客觀的種種原因,直到改革開放,中國與世界各國一直缺少人員和文化的交流。中國文化主動走出去,能讓各國人民近距離或直接感受到中國文化的豐富多彩和獨特魅力,有利於改變以往形成的片面和偏見。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大批中國人走向世界,他們本身就是中國文化的傳帶者。如果他們普遍具備了優良的素質和文明的舉止,中國文化的地位就能隨之提升。 中國文
長期以來,國人認為中國文化歷史悠久、豐富燦爛、博大精深,固然都是事實,但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評價,或者是就東亞漢語文化圈而言。如果放在世界范圍內,與其他文化進行比較,整體上說只能是各有千秋。

在生產力和交通運輸能力都還很落後的古代,世界上各大文化區之間缺少必要的人員和生活必需物資的交流,基本上都是獨立發展的。正如恩格斯所總結的,「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繁茂蕪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這些文化都適應了各自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並無優劣可言。由於不存在交流和比較,也談不上哪個先進,哪種落後。

從不同文化的群體開始相互接觸以來,文化的傳播一直有兩種方式——自願的和強制的。一般來說,對物質文化的接受大多是自願的,而對精神文化的接受則兩者兼而有之。強勢文化往往會依靠武力、權力、財力、人力強制推廣自己或抵制其他,今天世界上的制度、宗教、語言、文字以至生活方式的分布,大多是這樣的結果。

在古代中國內部,同樣如此。一方面,自認為居於「天下之中」的華夏諸族(漢族)對自己文化的優越性深信不疑,因而絕不會向「非我族類」、尚未開化的「蠻夷」推廣,僅給那些「仰慕華風」又具備學習條件的人學習的機會。另一方面,「蠻夷」歸化以後,就必須接受中國的主流文化。如清朝改土歸流後,新設置的府、州、縣內就必須辦學校,興科舉,尊孔孟,以儒家學說教化百姓。民間信仰和宗教一旦對主流文化構成威脅,也會被堅決取締。

時至今日,在世界多數國家已經基本實現工業化、現代化、信息化的條件下,物質文化的傳播已經不存在障礙。但在大多數人已經具有宗教信仰或其他信仰,自由平等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的條件下,精神文化的傳播只能以自願接受為前提。中國文化再博大精深,儒家學說再高明玄妙,中國模式再快速高效,也別指望能取別人已有的信仰、文化、觀念、模式而代之。

因此,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主要目的,是讓世界了解中國和中國文化。由於主觀或客觀的種種原因,直到改革開放,中國與世界各國一直缺少人員和文化的交流。中國文化主動走出去,能讓各國人民近距離或直接感受到中國文化的豐富多彩和獨特魅力,有利於改變以往形成的片面和偏見。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大批中國人走向世界,他們本身就是中國文化的傳帶者。如果他們普遍具備了優良的素質和文明的舉止,中國文化的地位就能隨之提升。

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另一個目的,是要學習世界文化。我們不能坐待各種文化主動傳入中國,而且通過走出去後的比較借鑒,同類文化優劣立顯,取長補短順理成章。中國既然已以代表世界最先進的文化自期,了解和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是必不可少的。

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途徑,是向世界提供盡可能多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務,這也是傳播文化的有效途徑。到目前為止,中國的文化商品大多還是來樣加工、貼牌生產,外銷商品中的文化含量還很低,文化服務近於空白,發展的餘地非常廣闊。

費孝通先生曾提出不同文化的相處之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正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期待。

化走出去的另一個目的,是要學習世界文化。我們不能坐待各種文化主動傳入中國,而且通過走出去後的比較借鑒,同類文化優劣立顯,取長補短順理成章。中國既然已以代表世界最先進的文化自期,了解和學習其他文化的優點是必不可少的。 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途徑,是向世界提供盡可能多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務,這也是傳播文化的有效途徑。到目前為止,中國的文化商品大多還是來樣加工、貼牌生產,外銷商品中的文化含量還很低,文化服務近於空白,發展的餘地非常廣闊。 費孝通先生曾提出不同文化的相處之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正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期待。

3、全球化中如何保持中國文化

全球化是世界國與國之間發展的必然趨勢
在全球融合的過程中,各國的文化,經濟取長補短,發生變革,結果將會是變得多樣,多元化。
經濟方面各國之間建立起了相互依存的關系。
比如美國的波音公司,生產一架波音飛機所需的450萬個零件來自6 個國家的1500家大企業及1.5萬家中小企業。此類跨國公司的建立,使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互惠互利。
文化方面,各國之間的界限漸漸消失。比如父親節,母親節,聖誕節,感恩節等成為了全球性的節日。
在許多方面,全球化可以稱作是美國化。米老鼠,唐老鴨等卡通人物無人不知,喝著可口可樂,吃著麥當勞快餐的人隨處可見,全球化把美國的價值觀念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同時也確立了美國的全球化過程中的中心地位,使美國越來越趨向一個全球化的規則制定者。然而全球化並不等同於美國化。全球化和美國化是兩個概念,全球化是各國發展的客觀趨勢,而美國化還只是對於某種趨勢的預測,並沒有得到歷史或現實的有力證明。
中國1978年改革開放,2001年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全球化的步伐越來越快,中國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發生了許多改變。
第一, 就是經濟的增長。中國成為了世界的加工廠,所生產的商品銷往世界各地,創造了工作崗位,提高了就業率。但同時也造成了中國就業結構的改變。知識分子流往海外,而國內剩下的大部分則是勞動力。
第二, 是道德觀念的沖擊。中國和世界各國進行貿易後,西方的法治和道德觀念也進入中國。
第三, 是文化上的影響。中國面向世界的過程中,有些文化傳統及習俗留與不留成為了一大問題。我們到底應該更多的學習西方的文化禮儀來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還是應該更多的保留我們本國的文化底蘊?在許多方面,中國的文化已經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比如西裝,西餐,歐美流行音樂,美國好萊塢大片等。
現在國人比起「國產」更喜歡「進口」。在這里,我不排除有些「進口」確實比「國產」質量要高,但是如今國人過分追求西方的文化。比如對美國好萊塢大片的熱衷,請客吃飯一定是西餐才顯得高檔,有錢人家的室內裝潢大部分都是歐式復古風格,而對於中國本身的文化傳統閉口不提,更有甚者聲稱中國應當脫亞入歐,全面西化。而我認為,中國的文化與傳統是斷然不可舍棄的。
中國從一個封建君主專制,君臣等級森嚴的國家,改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舊時代的文化理念是無法在如今的社會形勢下生存的,例如三綱五常等束縛人們思想的條條框框又怎麼能被現代人所認可呢?但是我們可以抹去這些文化存在的痕跡嗎,我們可以否定這些文化存在的價值嗎?這就好比中國出土的歷史文物。依照現在的科學技術,青銅器,瓷器的設計與烘焙自然是比古代的好上千萬倍,但是卻不及它們價值連城。這是因為這些古董所表達的不僅僅是一個時期,人們的科學技術,更是承載了這一時期,人們的思想意識形態,因此備受現代人的矚目。文化也是如此,每一種文化的形成,都有它在某一時期的價值,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文化習俗無法無法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生存,但是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一種文化遺產的形式保留並記錄下來,讓後人了解。
雖然時代不同,但我們不能全然否定中國古代的思想理念。如今孔孟之道,莊周之道又有多少人了解?又有多少人研習?《論語》,《孟子》等典籍所講的為人處世的方法,修身養性的理念在如今都非常適用。比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等。所以,就算某些舊文化不具現代社會的生存力,但這類思想是不會被淘汰的。
正是因為中國文化有著它經過近5000年洗禮發展而成的獨特性,故而中國文化有獨特的吸引力。許多外國學者致力於中國歷史的研究,並著成《中國社會》,《中國與基督教》等書籍,不僅如此,還有人熱衷於研究中國的詩詞歌賦,例如《北美學者中國古代詩學研究》一書。
對於那些可以順應社會發展的中國傳統文化,我們應當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推廣,得到世界的認可,比如中國的武術,茶道,書法繪畫,風箏工藝等,包括一些特定的中國元素,例如青花瓷,中國紅,中國龍等。
中國文化已經對世界產生了影響。中國元素被應用到了時裝的設計上,孔子學院在許多國家及地區建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中國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被好萊塢拍成電影,功夫熊貓則是採用了中國的武術文化,而成龍歷險記更是採用了中國十二生肖的傳統元素。

4、全球化背景下,中國傳統文化該如何走向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幾乎都有自己的文化,而且沒有一個民族願意拋棄自己的傳統文化,只要看清這一點,就應該清醒過來,別奢望我們能夠以傳統文化去「引領世界」!是的,在四大文明古國之中,中國五千多年的文化,得到最好的傳承。但是要讓全世界都認識到中國古代文化的真正的價值,進而以中國文化的精髓來整治自己的國家,可以說絕無這種可能!所以我們國家一向強調文化交流的意義是増進互相的了解和友誼,這樣也可以取長補短,促進本國的發展。從國家長遠的發展角度,中國強調的是文化自信,也絕對不會將中國文化強加於人。所以,中國傳統文化走出國門「引領世界」,是一個偽命題!無須討論熱議。還是專心做自己的事情,別總想著引領世界。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喜好,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此,世界才精彩紛呈,生機勃勃。

有悠久的歷史,有璀璨的文化,這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理應倍加珍惜,將其發揚光大。同時,我們也放開眼光敞開胸懷,不斷學習收收外來文化,為悠久而璀璨的文化注入新鮮血液,讓其更加絢爛奪目。魅力來自別具一格,來自特色鮮明,文化傳統的生命力也源於此。這樣一想,便不難明白:誰願意被引領呢?誰又能輕易地成為引領者呢?!要真正弄懂傳統文化的精氣神所在;其次,傳統文化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和發展。核心就是:要不斷總結與發展當下世界政治文明——憲制文明是主流,憲制精神:依憲治國依法行政尊憲守法。傳統文化和這個憲制精神相違背的東西就必須割除。 現代自由平等科學的文明思想與傳統倫理的結合。

5、全球化與中國的關系?

經濟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簡單的說也就是世界經濟日益成為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
我們先分析下經濟全球化對我國有利因素:
1、有利於引進外資。隨著改革開放的進步,我國已發展成為發展中國家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2000年我國利用外資407億美元,2005年增長到603億美元,到2005年底累計利用外資6224億美元(張強莉等,2006),極大地解決了我國經濟發展中的資金瓶頸,實現了由對外借款到外商直接投資的轉換,有效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
2、有利於促進對外出口,平衡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對中國經濟的有力拉動作用。擴大對外貿易,以出口帶動進口,進口促進出口,進一步刺激國民經濟的增長。進出口結構的進一步調整,更加促進我國的外貿增長方式由粗放型轉變為集約型,使我國的對外經濟貿易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3、有利於促進民生問題的解決,有利於解決我國勞動力過剩的問題,促進勞動力就業問題的合理解決,有利於促進社會穩定,為經濟發展創造和諧安定的政治環境,不但有利於解決了就業問題,還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我國的工業化和農村城鎮化發展進程。
4、有利於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增強國際競爭力,提升我國的國際形象,有利於提高我國對外開放的水平,有利於中國在國際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5、有利於促進我國的金融市場改革和完善,縮短從二元經濟向現代化經濟轉型的時間,有利於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發揮市場經濟的平等性、競爭性、法律性和開放性;有利於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特性,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促進共同富裕的實現,同時促進國家發揮更強有力的宏觀調控作用,最終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制度的完善。
6、有利於中國更好的融入世界市場,互通有無,調劑餘缺,優化資源配置,有利於充分利用價值規律的作用,市場價值規律通過價格、供求、競爭的變化和相互作用,調節人、財、物在市場中的投放方向和數量比例,促進無形的手對我國經濟的調節,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
7、進一步節約勞動成本,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吸收引進當代先進科技成果,增強經濟實力;接受來自國際市場競爭壓力的挑戰,促進國內企業不斷更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的國際化水平。
8、有利於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外資和大型跨國公司的進入,有助於傳統產業結構改造和產業競爭,對我國現階段國有企業建立現代法人治理結構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通過技術合作,可以縮短與發達國家在經濟、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差距,增強我國經濟技術的競爭力和創造力。
再分析下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
1、 被進一步捲入世界市場後,不可避免的受國際市場的影響,受國際性經濟危機沖擊概率會變大,受到的損失也會隨之變大。進一步完善了市場經濟體制後,受整個市場的變動性影響也會增強,市場的盲目性、自發性、滯後性會給中國帶來很大的壓力。
2、由於外資投入大都集中在經濟發達、基礎設施好、回報利潤率高的地區和項目,將造成我國地區經濟的不平衡發展。因而也會造成貧富差距擴大以及區域經濟不能協調發展的問題,甚而至於會造成經濟波動,社會不穩定等一系列民生問題,可能會挫傷勞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不利於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穩定、可持續的發展。東西部差距過大,也不利於社會主義本質的體現,不利於共同富裕的最高理想的實現,不利於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立。
3、我國外貿出口主要是靠低價競爭和大量低附加值的資源型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為特點,卻為之付出了犧牲生態環境和消耗寶貴礦產資源的沉重代價。出口產品類型的限制,讓我國外貿增長方式無法由粗放型轉化為集約型,因此,國內生產資料在不斷損失,生態環境也被破壞的極其嚴重的情況下,出口卻沒有為我國爭取到相應的回報,長此以往,不利於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不利於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建立,不利於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也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4、外資壟斷性並購和跨國公司的技術、資金優勢,極大地沖擊了民族工業與農業,削弱了國內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中國在國際出口產業鏈上仍處於低端的水平,對於國際壟斷資本的侵入,民族企業將面臨更大的挑戰。而中國廉價的出口產品又容易受到國際上反壟斷的限制,因而不利於出口業的長久發展,更容易被某些別有用心的組織利用,產生的經濟糾紛也不利於中國在國際社會上樹立良好的形象。

6、全球化條件下如何保護中國文化

論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四)

2010-10-26 09:38:24 作者:劉魁立 來源:學術論文網 訪問量:122

吸納外來文化和繼承原有傳統並不是矛盾的,二者所形成的張力對於創造新的文化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於是我們看到,許多文化系統都有著鮮明的多元特點。在我們的民族大家庭里,這種多元特點,不僅有吸納外來文化這一方面,更有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這一尤為重要的方面。例如在美國,印第安族群貢獻了自己的印第安文化,波蘭、墨西哥、波多黎各等民族的後裔也作出了自己的文化貢獻,美國文化的多元性呈現出雜色的特點。而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則更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它的融會能力表現得特別強烈。一位古印度凈飯王的王子所創立的佛教傳入我國,走了一條中國化的道路,演化成為中國化的佛教。這種已經徹底中國化了的宗教信仰,自隋唐始對中國的社會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寶貴的文化遺產還具有鮮明的共享性特點,可以被不同的社會群體甚至是不同的民族或國家所享用。正因為有了這種共享性特點,它才使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具有了重大的世界性的意義。 但與此同時,人們往往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理解為集體性的創造主體的智慧結晶,而且是歷史性的智慧成果。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就變成了「無主體」的知識,於是它的知識產權保護就被擱置了。因此在涉及國家主權問題時,人們往往不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它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當前的世界政治格局中,這個問題當然是我們必須認真考慮和研究的課題。 六、悖論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通常理解的文化遺產是歷史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彷彿是屬於過去時的。但實際上所有這些事象又可以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它存在的痕跡,有的甚至生命力相當旺盛。這一點決定了在保護中存在著諸多的兩難問題。說到在當今社會條件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我想沒有哪一個題目會像它這樣包含著那麼多的悖論。 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在什麼樣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呢?應該說它們大都是農業社會的產物。農業文化以家族、村落、社區為基礎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價值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受傳統的制約。在新的社會條件下,傳統文化則經歷著很大的變異,極容易被消解。 第一,保護意味著保持原汁原味,保持它的本來面目,或者保持傳統現存的面貌,保持它現今的或是昨天的形態、內涵、功能等。例如講春節,則似乎更多的是著眼於其中的祭祖、迎神、祈福求祥等內容和相應的儀式。民居、信仰等也是如此。但社會要前進,一切事物——包括傳統在內,總在不停地發展、演變,我們不是要把被保護的對象僅僅放在博物館展台上,而是要它在現實中發揮作用,於是問題就來了。為了建設明天,自然應當強調弘揚、強調繼承發展,這就意味著在一定程度上要改進,要變革,要創造。當說到保護的時候、當要把這一事物在現實生活中的具象表現保持在原有狀態的時候,從某種意義上說,就可能被理解為要拉住歷史前進的車輪,人為地阻止歷史前進的步伐。 第二,當我們談保護的問題時,往往會連帶地提出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要保護這些遺產的生態環境。而這個生態環境,包括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各種歷史條件,也包括人的思想觀、價值觀,人的需求等,都在發生著急劇的變化。那麼保護遺產的生態環境,實際上是一種美好的空想。這種想法本身也是十分矛盾的。 第三,當我們談保護的問題時,為了保護的方便和有效,往往要把保護對象從一種完整的、龐大的體系中抽取出來,給予特別的關注,這實際上是採取一種解構的辦法來對待文化遺產。但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非常重要的特點就在於它的發生和構成中的混元性、現實存在的共生性以及和生活的不可分割的關系。一旦我們將這些保護對象這樣孤立地保護起來的時候,我們實際上是破壞了這個被保護的事物。對象的解構,意味著對對象完整性的破壞,這種保護離保護的本意漸行漸遠,這也是很矛盾的事情。 第四,當我們談保護的問題時,首要的任務就是要特別保護那些繼承和發揚歷史文化傳統的優秀的傳承人,而這些傳承人(我指的不是個別人,而是這一偉大群體的每一個人),不是簡單的一個抽象概念,而是活生生的、同你我一樣的現實的人。他們的思想、他們的價值觀、他們的生活方式在急遽變革的時代同樣在不停地發展變化著。他們有新的生活欲求,有改善生活條件的理想,不能讓他們為了保護某種遺產、保存某一歷史傳統而犧牲自己的現實生活,不能強求他們以昨天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來度過今天。 第五,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社會生活發生極大變化,生活的諸多因素大都打上了市場經濟的烙印,保護一種傳統文化,不讓它受到市場經濟的干擾是不大可能的。不是所有的文化遺產都可以變成創造物質價值的手段的。面對大量的類似情況,又如何能夠把保護文化遺產的工作在理想的意義上付諸實施呢?這又是一個矛盾。當前在一些地方,把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作是開發旅遊或者是興辦其他文化產業的手段,而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本質在於,它是廣大民眾的生活方式,而一旦這種生活方式被當作謀取利潤的商品時,它的性質就完全改變了。旅遊業使非物質文化的各種表現形式在性質、功能等方面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當一種生活方式變成商品時就很難再完好地保持其原來的功能。例如結婚儀式如果作為每天舞台上的表演,當事人的內心情感、庄嚴儀式的內涵就都被抽掉了,保留的是外殼,這就喪失了神聖、嚴肅的本色和情感價值。這當然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造成損害和破壞。我們當然可以指責這是脫離了生活,但反過來問,原來佔全國人口90%以上的農民,有一部分人離開了土地,離開了農業勞動,他們將自己過去的生活方式截取某些片段當作旅遊資源,提供給城裡人或者外國人觀賞,這本身就是生活,怎麼能說是脫離了生活呢?他們的這種做法也是現實要求的必然結果。現在70%的農業人口,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離土不離鄉的人,他們同樣需要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難道應該讓他們為了保護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保護某種文化遺產的表現形式而固守貧窮嗎?我們的以人為本的精神又表現在哪裡呢? 同樣,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還會產生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市場經濟講專利,專利的提出同民間文化的傳承有一定矛盾。知識產權是個人生產、個人至上、以個人為中心條件下出現的,不是著眼於群體。現在用資本主義的一套准則來要求本來是以集體利益為目標,同時也是集體創造、世代相傳的文化遺產是很難對應起來的。如某位老人的剪紙作品被子女作為專利「保護」起來不讓其他人模仿傳承,這樣的情況今後會越來越多。通過各種官方的和非官方的形式保護傳承人,給他們以相應的榮譽和地位是極好的事,是應該的。但現在有人把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人們口傳心授的遺產作為一己的發明壟斷起來,不傳承、不交流,這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會產生阻礙作用。然而為了擴大影響、擴大傳承,而不去保護知識產權,也很難防範國內、國際的文化侵權和文化剽竊。這也是一種兩難的處境。

7、全球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因素 全球化對中國文化有哪些影響

「『去中國化』很悲哀」說與誰聽?筆者認為,就是那些肆意否定中國傳統文化、自以為是的所謂現代文化精英們,那些講英語十分流利、說中文已經口吃的「假洋鬼子」們。
中國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結晶與傳承,是經歷史長河洗煉與淘漉後沉澱下來的最純粹的文化精華。特別是那些最核心最燦爛的部分,直接構成了中華民族不朽的民族精神。作為炎黃子孫,把老祖宗留下的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好、發揚好,不僅能培養溫潤儒雅的氣質、樂觀豁達的胸襟和高潔的人文情懷,而且,能提升藝術品位,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
那些自以為是的現代文化精英們,為什麼會一步一步地把那些膾炙人口的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剔除出學生課本?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崇洋媚外。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西方文化的逐步融入,一些人出現了「思想上的沙漠」,極力排斥國內文化,極度推崇國外文化。比如,同樣是學術論文,在國內學術期刊發表的,都會被判定不如境外期刊發表的。講課水平再差的學者,只要在境外期刊發表過學術論文,就會被捧為學術大師。在這種背景下,學生課本中的古典詩詞,被一些編撰課本的學人驅趕刪除,就很容易理解了。
其實,一個民族或國家真正得到世界高度認同的是其文化。這種認同主要表現在對其民族語言文字的學習和普及。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燦爛的古典文明的偉大民族,如果今天我們自己都懷疑甚至拋棄本民族的傳統文化,那又怎麼讓他人高度認同我們?我們又拿什麼來與世界進行文化交流?因此,我們斷不能幹自我割斷民族傳統文化的蠢事。
當然,中國傳統文化和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種文化一樣,既有精華也含糟粕,我們在弘揚傳統文化精華的同時,也必須批判揚棄其中的糟粕。只有這樣,才能造就傳統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單就古代經典詩詞和散文而言,只要我們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就會既學到儒家修身經世的深邃理路,又學到道家恬淡無為的放達情懷;既能感悟先秦、兩漢古樸瑰麗的神話和鋪陳宏闊的大賦,又能領略魏晉慷慨沉鬱的古詩和唐宋剛健清婉的詩詞,既能汲取唐宋清雅哲思的散文精華,又能品評到元代雅俗共賞的元曲,使我們在古代深刻的思想文化內涵和感人心魄的藝術魅力的熏陶下,更好地把握古典詩文的精神命脈,使之與民族文化、民族情感和民族命運渾然融為一體,傲然物外。

8、全球化對中國人傳統價值觀的影響

全球化使國與國之間更加緊密地聯系,在經濟、政治、文化等諸多方面相互依、學習。而現代化,更是標著當今社會的進步與變遷,是人類文明的一種深刻變化,主要強調人的個性解放和生產力的解放。這兩種現象關切每一個人當下生活的重大問題,因為「全球化」與「現代化」不僅帶來了經濟上的發展與變化,更帶來了文化、價值觀念及日常生活中各個方面的沖擊。

全球化與現代化的進程是在各個層面都可見的,隨著交通、通訊的發展,人們切實感受到這個世界在一點點的縮小。而我們的生活方式也隨著這種全球化、現代化進程逐漸改變。全球化改變了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外貌,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們。人們的穿著打扮不再是70年代的那種單調的藏藍色,而是更追求品位、潮流,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們,更是追尋所謂的品牌,穿著一定要來自國外的頂級設計師的特殊設計。還以恆隆廣場為例,它的流線型玻璃體主體地建築風格,更是具有濃厚的歐美風情,顯然,也是受到了全球化風波的影響。

隨著全球化地發展,我們所接觸的食物種類越來越多,飲食方面自然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在全世界都正開始愛上營養健康的中餐時,中國消費者卻對漢堡包、炸雞腿、和用轉基因土豆做成的薯條趨之若驚。肯德基、麥當勞,這種全球化的產物在中國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過去,中國人的飲食以米飯、蔬菜,豆類為主,換心血管疾病的人遠遠要比西方國家的人少的多。如今,隨著飲食方式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為了肥胖,還有膽固醇過高而產生苦惱。而以前傳統飲食方式,一大家人坐在一張大餐桌上說說笑笑的吃飯,也開始被這幾分鍾就可以啃完的漢堡而取代,也難怪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開始變得冷漠?

這種人情的冷漠,不禁讓我們開始反思中國人在全球化與現代化的影響下,價值觀的改變。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接觸越來越多的西方文化,人們的價值觀也逐漸從單一轉向多元,從封閉轉向開放,從傳統轉向現代。舉個最簡單地例子,就拿婚姻來說,在古代,甚至改革開放以前,婚姻大事都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來決定,結婚年齡也都是在十幾和二十幾歲之間,而結了婚之後也基本上會白首偕老,不會有太多的離婚事件發生。而如今,三四十歲的未婚女強人隨處可見,而結婚之後夫妻之間的感情也不像以前那麼單純。小三,婚外戀,這種熟悉的字眼似乎也在隨著這個社會的進步而進步,像「同志」這樣傳統的詞彙也有了新的一層含義。真不知道我們是應該為這種開放的觀念而感到欣慰,還是應該為這逐漸遺失的人性的純真而感到悲哀!

全球化和現代化不僅對我們的生活方式,傳統觀念產生了影響,大眾文化更是逃不出它的沖擊波。隨著科技、網路的發展,各種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影視作品可以在幾秒鍾內傳遍全球。我們的ipod里邊播放的音樂都是來自lady gaga,super junior,所鍾愛的影視作品是那些好萊塢大片,韓國的肥皂劇,這些早已取代了我們傳統的京劇和各種民俗歌曲。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一種「外國的月亮總比中國的圓」的媚外觀念開始在中國人的內心繁衍滋生,而五千年文化的傳承卻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也正是這種挑戰引起不少中國人的反思,開始反省對自身文化的定位,加入保護傳統文化的行列。由此而見,雖然全球化給中國的傳統文化帶來一定的沖擊,但也正是這種沖擊成為使中國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的動力,一種基於文化識別與文化定位的內在動力。這種動力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傳統文化,為傳統文化的偉大復興打下基礎。

在全球化與現代化的大潮流下,中國當代社會與文化難免會受到一些影響。然而,就在中國全球化的同時,世界也在「中國化」,無論是在經濟上與中國的緊密合作,還是在文化領域的互相學習,這些都展現了那些西方大國對中國的無限興趣。至於全球化與現代化對中國的影響,無論積極還是消極的,都在各個方面有所體現。全球化與現代化還在繼續,中國到底會在這兩種潮流下變成什麼樣子,還是取決於中國能否好好利用全球化與現代化帶來的機遇。

9、全球化對中國文化有哪些影響?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外來文化對中國市場的強烈沖擊、西方文化大舉擴張,外國文化產品不斷擠佔中國文化市場,征服中國的文化受眾,使中國文化面臨削弱自身特色、傾向西化的現實威脅,在理論上對西方文化理論進行話語平移,在創作上對西方文化創作模式進行模仿和復制,由此甚至使西方文化對我國所進行的文化霸權得到部分實現,對當代中國民族精神產生重大的沖擊和威脅,抑制了中國文化合理功能的充分發揮。全球化給中國文化帶來的壓力還體現在中國文化進行國際參與、實現國際化發展方面的重重困難和阻力。
中國傳統文化遭遇了市場經濟的時代洗禮,導致傳統文化架構的崩潰和新的文化孕育和誕生自然經濟的可控性、自足性、低效率,與市場經濟的非控性、開放性,高效率,是根本對立的。中國文化似乎處於從沒有過的質疑、惶恐、浮躁和迷茫之中。
傳統文化生存艱難。當今世界來勢洶涌的全球文化一體化、同質化過程,其實質就是向現代西方高科技文化趨同、被西方高科技文化同化的過程。一些人對自己文化傳統的反省幾乎到了自虐的程度。幾十年來我們對自己的傳統文化批判多於繼承,否定多於肯定,缺少認真的總結,更遑論普及。很多中國傳統文化在國人的心目中的忘卻速度令人吃驚,對文化問題的質疑卻日益彌漫,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正面臨無以為繼的危機。
歷史在演變,食物在變化,理論由發展,文藝的精典也在不斷擴大、重構和完善,傳統的審美內涵也在有著當代意識的當代人的重新闡釋下而另具新意。中國文學藝術雖然在近一百年裡深受西方文學藝術的影響,但因其固守自身規律而長期循著自身的發展邏輯,在理論方法上變化不大。經過歷史的洗禮,國人藉助西方文化研究的理論視角來分析研究世紀末和新世紀初的中國文學藝術的方法逐漸擴大。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國文藝正處在東西方文化互動的沖突與融合當中,中國的文學藝術理論工作者肩負歷史的重任,承擔起了繼承發展中國發展文化的重任,在理論上建構和完善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使之在世界大的變革之中立於不敗的地位。
中國傳統文化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為世界文化的豐富和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在全球化文化的背景下,中國文化的發展,需要我們理性的看待自身的文化傳統,處理好民族性與時代性的關系;也需要我們理性的面對他者的文明,處理好本土文化與全球化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