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認為全球化的推動力與阻力有可調和的餘地嗎?
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對所有人都是有利無弊的,包括所有的進步,為了分析清楚全球化的影響,我們來假設在經濟沒有全球化的情況下,一個國家的經濟會如何發展。
先看發達國家:如美國或者歐洲。
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資本快速積累,先是貧富差距不斷拉大,大到社會中多數人無法接受,同時由於需要一個大的市場來消化產品及服務,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為了維持穩定,必然會加大福利的投入,縮減工作時間來提高社會中大多數人的生活水準,來弱化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的趨勢。與此同時,多數人的資本也會慢慢的增長,表現在對股票、房產等資產的擁有上。這兩個變化將使越來越多的人擁有更多的自由,他們將自由選擇是去工作還是去度假。逐漸的,社會的工作時間慢慢縮短,而資本的價格也逐漸降低,勞動力的價格越來越高。最後會到達一種平衡狀態,如果技術繼續進步,最後可能會所有的人無需工作或者工作成為一種需要。如此,或許是共產主義的雛形。
但在另一方面,由於慾望的無限性和資源的相對有限性。如何去分配較少最優秀的度假資源?價格是否仍然有效?還是根據其它的規則來解決分配的問題:?這個問題因為距離我們太遙遠,有空再說。
但在這個過程剛剛開始的時候,全球化來了。資本可以選擇到其它的地方去發展壯大,這個情況下。既然國外的工人願意用更多的工作換取更少的報酬,那國內的勞動者在相同的素質條件下必然一點競爭力都沒有了,影響力趨弱。只好用更多的工作時間,更低的價格來參與國際勞動力競爭。
歐美人爭取到了五天工作制甚至更短的工作時間,但在未來,短期內很難再爭取到類似的更大的勝利,全球化事實上阻礙了發達國家作為單獨的經濟體更快的前進步伐。那為什麼發達國家還要支持全球化呢?這是因為這些國家無一例外都是資本主義國家。在這樣的經濟體制里,資本的意志是最大的。或者說資產階級的意志是最大的,如何應對?依附於資本,讓資本去補貼你的損失,除此之外,別無它法。
而在貧困國家,
如果沒有全球化的影響,技術的擴散必然將使當地的生產力逐漸提高,最後發展的結果也必然會是向發達國家的發展軌跡靠攏,基於後發優勢的考慮,速度會更快,當然,時間點必然會慢一些。
那全球化會有什麼影響呢?就是國內資本的形成可能會受到阻礙。強勢的國際資本,可能會把民族資本扼殺或者使其成為附庸,所以,可調和的餘地基本可以說是不大的,在全球范圍內,這個過程可能會持續幾十年上百年甚至更久。
從20世紀後半葉以來,經濟生活國際化的發展推出了兩種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這是當今世界經濟中兩股平行發展、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潮流。 經濟全球化形成與發展成因根本上是源於社會化大生產超出國界的限制,經濟當事人在巨大的生產力面前越來越需要從國際上尋求需求與供給兩方面的市場,從世界范圍內進行資源優化配置既是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從跨國公司到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在此基礎上,各國在推動商品、服務和資本的自由流動方面逐漸取得共識;多邊貿易體系從關貿總協定發展到世貿組織,各國越來越將政策朝著貿易和投資壁壘減少的方向改進。這些都推動著經濟全球化趨勢。在經濟全球化趨勢發展的同時,區域經濟一體化也在形成和發展。 區域經濟一體化成因區域經濟一體化,也叫區域集團化,它出現於50年代末期,到20世紀80年代逐漸形成一種不可抗拒的潮流。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經濟方面的考慮,當代世界各大國經濟實力逐步接近,直接構成了它們之間相互競爭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是國家政治、安全方面的考慮,貿易保護主義在國際范圍的普遍抬頭,越來越阻礙各國間的貿易經濟交往和廣泛合作。為了在激烈的國際經濟競爭中佔有主動地位,由一個或幾個地區性經濟強國出面,組建以自己為中心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就成了各國謀求區域經濟發展,戰勝競爭對手的一個重要組織形式。 兩種趨勢在世界經濟中的關系經濟全球化是世界性的大趨勢,是各國逐步趨近的一種狀態。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道路是曲折的、不平衡的、螺旋式上升的。暫時的倒退與停滯都有可能。當經濟全球化的進展無法滿足各國謀求更廣闊市場的時候,區域經濟一體化就成為補充。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這種客觀的趨勢是每個民族國家難以把握的,它對各國的經濟發展會產生這樣那樣的效應:正效應或負效應。當一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所獲得的正效應小於負效應時,該國就會對經濟全球化採取抵制或消極的態度,轉而謀求區域經濟一體化。而大多數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實行對內開放、對外排斥的集體保護政策,這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是一種不利的影響。然而,正因為經濟全球化的進展艱難,所以,如果沒有區域經濟一體化,許多國家走進世界市場、提高對外開放就會成為不可企及的事。而先有區域經濟一體化,後致力於經濟全球化,往往成為許多國家對外開放的實際步驟。一些國家通過加入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增強了本國市場對外開放的適應性,調整了本國的經濟政策,就為走向經濟全球化積累了條件。同時,我們還要看到,美國在經濟全球化的事務中擁有超常的發言權,美國政府經常濫用自己的影響和權力推行霸權主義政策,把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投資事務與其國內外政治傾向掛鉤,粗暴地阻撓一些國家走向經濟全球化。這樣,一些國家只好通過可參加的區域經濟一體化來提高本國經濟的開放度,謀求開放條件下的發展。例如,像緬甸這樣的國家,如果沒有東盟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很難設想它離經濟全球化會有多大的距離。因此,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使一個個原來不夠開放的國家都逐步走向開放,這對於將來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深化是有力的推進因素。
2、當前經濟全球化發展面臨什麼問題
當前經濟全球化面臨很多問題。阻力動力是經濟全球化,但是也有逆經濟全球化的潮流。
3、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問題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與特點 1.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 世界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在: ①在生產資本方面,國際投資增長,帶來了資本國際化; ②在商品資本方面,貿易國際化,貿易成為國際交往中最活躍的環節和各國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世界進出口貿易總額增長比生產的增長速度高得多,它成為國際經濟關系中的一個基本特徵; ③在貨幣資本方面,金融國際化,國際金融交易大大超過世界生產和商品交易; ④在經濟主體方面,跨國公司日益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力量。 20世紀90年代,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這是當今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趨勢。其突出表現為:第一,國際貿易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國際交往中最活躍的一環。第二,國際投資,特別是發達國家間的相互投資越來越頻繁,資本流動已經國際化。第三,國際金融活動規模空前,大大超過了全世界生產和商品交易。第四,跨國公司遍布全球,產品的國際化水平越來越高。第五,全球貿易規則日趨統一。 然而,由於經濟全球化具有明顯的兩重性,以及世界力量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發生新的深刻變化,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舊秩序仍在危害世界的發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必然會遇到重重阻力,只能在曲折中發展。 經濟全球化有利於促成各國之間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形成優勢互補,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 經濟全球化對各國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對發達國家而言,經濟全球化可能是利多弊少或者叫做利大於弊。但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它既是機遇,又是挑戰。①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它們更多地獲得資金尤其是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加快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有利於它們更好地利用自身優勢,開拓國際市場,發展對外經濟貿易;有利於它們更快地得到先進技術、管理經驗,發揮後發優勢,實現技術跨越。②但經濟全球化也有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加劇了各國各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性,尤其是使南北的發展差距、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使發展中國家更容易受到外部經濟波動和金融危機的影響。特別是當發達國家有意利用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干預時,問題就更嚴重。發展中國家既要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又要趨利避害。當今世界需要的是各國「共贏」、平等、公平、共存的經濟全球化。 2.以科技為先導、以經濟為中心的綜合國力競爭不斷加劇 當今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競爭是以經濟為中心的,各國把經濟安全確定為對外戰略的重點。 第二,各國積極調整經濟政策和經濟結構。 第三,各國競相調整科技戰略和政策。 第四,科技人才成為國際高科技競爭的焦點。各主要國家都在調整國家戰略,把爭奪經濟和科技優勢作為主要目標。 3.新科技革命的影響加深,經濟信息化加速發展 ①科學技術進步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②80年代以來,以數字化和網路化為特徵的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使全球經濟增長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③當前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科技知識空前快速地生產、傳播和轉化,對世界經濟、各國經濟增長方式以及國際經濟競爭等都產生了深刻的巨大影響。 4.各國經濟朝著市場化的方向發展 5.人口、糧食、能源、水資源、生態環境等一些全球性經濟問題仍然十分突出 所謂全球性經濟問題是指在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的影響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主要是人口、糧食、能源、水資源、生態環境等問題。 6.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 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規律作用主要表現為: 第一,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經濟不平衡。 第二,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不平衡。 第三,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不平衡。 7.世界各國不斷調整經濟結構 調整經濟結構的內容包括: (1)經濟調節機制的調整與改革。 (2)所有制實現形式的調整與改革。 (3)國有經濟的地位、結構的調整與改革。 (4)現代企業組織形式和規模的調整與改革。 (5)社會保障體系的大幅度調整和更新。 8.跨國公司的作用日益突出 主要影響有:第一,加速生產資本國際化,使國際產業分工更加深化,促進了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第二,加速了國際資金流動,加劇了國際金融市場的不穩定。第三,促進了和控制了國際貿易的發展。跨國公司所進行的國際貿易在世界貿易總額中乃至各國對外貿易中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因此,跨國公司的發展對國際貿易的增長和趨向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第四,促進了科學技術進步,加快了國際技術交流。科技進步因需要巨額資本而成本高、風險大、新產品更新快。由於跨國公司能夠運用全球范圍的資金技術力量因而能領導技術發明的世界潮流。同時,它也向世界推廣和擴散新技術,以擴大世界市場份額,為商品資本輸出開辟道路。第五,加快了經濟行為國際化步伐,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由於跨國公司在全球的經營活動日益擴大,加快了經濟行為國際化步伐。跨國公司作為交易者、投資者、技術傳播者和人員流動者,將各國的經濟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使國家之間的經濟連帶性大大增加,為一體化的國際生產體系作了准備。因而它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但從實質上看,跨國公司是高度國際化的壟斷資本組織,經營目標是最大限度地追逐國際高額壟斷利潤。因此,它也有許多消極作用。在現存的國際經濟秩序下,它強化了發達國家的資本優勢和技術優勢,加深了南北矛盾。一些跨國公司甚至憑借強大的實力,操縱弱小國家的經濟命脈,插手他國內政。
4、當前經濟全球化的困境與挑戰體現在哪裡,中國是如何應對的
經濟全球化給我國帶來的挑戰:
1.經濟全球化使我國的民族工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沖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民族工業一直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沖擊。在我國加入wto後,這種沖擊對一些產業來講更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2.經濟全球化可能使我國產業結構低級化、邊緣化。經濟全球化雖使我國的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業得到較大發展,但無法改變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不利地位,也無法實現產業結構的高級化、現代化。……
3.國際經濟運行中「游戲規則」的適應問題。對於發達國家來說,它們適應以自己為主導制定的經濟規則和經濟秩序,沒有制度和體制方面的限制,只有協調各利益集團方面的困難。……
4.我國所處的經濟發展起點和實力決定了我國在經濟全球化中處於相對劣勢。
5.我國企業競爭力薄弱。在全球化趨勢不十分明顯的時期,我國企業在規模、效益、研發能力等方面表現得不盡人意……
具體來說,應採取以下對策和措施:
一、必須堅定不移、積極主動地參與經濟全球化當中去。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必然,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歷史潮流,它不是某個國家或者某類國家的政策選擇,而是跨世紀國際經濟關系變化的總體趨勢。如果我們否認乃至拒絕它,既非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也會給我們經濟發展帶來極大的危害。閉門自守必然導致落後,我國在這方面有過慘痛的歷史教訓。因此,我們應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順應歷史潮流,積極主動參與經濟全球化。
二、注重科技發展和人力資源培養戰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科學技術在全球的高速發展和加速傳遞,為發展中國家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提供了機會。發展中國家可以從發達國家那裡吸取技術發展的寶貴經驗和教訓,可以根據客觀需要和現實可能,直接從比較高的起點開始,在技術水平、生產組織形式等方面利用和借鑒一些現代化國家已有的較為成熟的文明成果。供參考。
5、為什麼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
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
⑴ 經濟全球化的含義及其表現。經濟全球化一般是指由於生產、貿易、投資、金融等經濟行為超越一國領土界限的大規模活動,使各國經濟相互交織、相互融合、相互依賴、相互滲透這樣一種經濟狀態。它是世界范圍內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科技革命推動的結果,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趨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科技革命的特點是科技成果迅速轉化為直接生產力。新科技革命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加深了各國經濟的國際化,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展,加強了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導致地區經濟集團建立和壯大,加速了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在:國際投資增長,帶來了資本國際化;貿易國際化,貿易成為國際交往中最活躍的環節和各國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世界進出口貿易總額增長比生產的增長速度高得多,它成為國際經濟關系中的一個基本特徵;金融國際化,國際金融交易大大超過世界生產和商品交易;跨國公司日益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力量,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載體。
⑵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這是當今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趨勢。其突出表現為:第一,國際貿易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國際交往中最活躍的一環。第二,國際投資,特別是發達國家間的相互投資越來越頻繁,資本流動已經國際化。第三,國際金融活動規模空前,大大超過了全世界生產和商品交易。第四,跨國公司遍布全球,產品的國際化水平越來越高。第五,全球貿易規則日趨統一。
⑶ 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由於經濟全球化具有明顯的兩重性,以及世界力量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發生新的深刻變化,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政治舊秩序仍在危害世界的發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必然會遇到重重阻力,只能在曲折中發展。當前貿易保護主義有新的表現(如反傾銷的濫用,技術性貿易壁壘泛起,保障措施的濫用等),並趨於強化。
⑷ 經濟全球化的作用。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其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有利於促成各國之間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形成優勢互補,推動世界經濟的發展;使生產網路化體系逐步形成,有助於推動世界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使貿易自由化的范圍、金融國際化的進程以最快的速度擴大和推進,有助於推動各國加入世界經濟大循環;使科學技術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的傳播和應用,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經濟全球化對各國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它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它們更多地獲得資金尤其是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加快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有利於它們更好地利用自身優勢,開拓國際市場,發展對外經濟貿易;有利於它們更快地得到先進技術、管理經驗,發揮後發優勢,實現技術跨越。但經濟全球化也有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加劇了各國各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性,尤其是使南北的發展差距、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使市場經濟的盲目性、自發性、滯後性等消極功能擴展到世界范圍,造成了資本主義所固有的周期性波動和經濟危機爆發的世界性,使發展中國家更容易受到外部經濟波動和金融危機的影響。特別是當發達國家有意利用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干預時,問題就更嚴重。發展中國家既要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又要趨利避害。當今世界需要的是各國「共贏」、平等、公平、共存的經濟全球化。
⑸ 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集團化是並行不悖的。區域經濟集團化是經濟全球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是最終實現經濟全球化的具體步驟和途徑,是經濟全球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區域經濟集團化是經濟活動國際化加深和國際經濟競爭加劇的產物。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區域集團化是矛盾的統一體。盡管區域集團化多少具有排他性,但有成效的區域組織都努力把地區經濟與全球經濟銜接起來,又具有開放性的一面,因而從長遠和總體上看,區域集團化的發展,反過來又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6、中國在經濟全球化發展過程中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主要表現在:
1、全球化可以有效地促進經濟增長,有利於吸引和利用外資,引進世界先進管理理論和經驗並實現管理的創新。由於經濟全球化實現了人才、資本、信息、知識和物質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中國能夠引進、吸收世界上的先進管理理論和經驗,並根據中國的國情進行管理創新。
2、全有利於深入地參與國際分工,發揮本國現實和潛在的比較優勢,拓展海外市場。經濟全球化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在更廣泛的領域內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機會,可以通過發揮比較優勢實現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拓展海外市場,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3、全球化有助於促進市場經濟建設,中國既存在發展動力的不足,缺乏新的投資來源和技術來源,又存在改革動力的不足,缺乏競爭機制和淘汰機制。抓住全球化機遇可以有效地解決改革和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
4、可以抓住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機遇,發揮後發優勢,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各國科技人才、跨國公司、國家之間以及民間的全球性科技活動日趨活躍,如能加以有效地利用和積極參與,就能有效地促進中國技術水平的提高。
5、利於加速中國工業化進程,提升產業結構。經濟全球化使中國能更快地納入到世界經濟體系之中,充分利用發達國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將其技術相對先進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或生產環節轉移過來,加速中國工業化進程。
(6)經濟全球化發展阻力擴展資料:
經濟全球化的形成和發展有其客觀必然性。這是因為:
1、 新科技革命和生產的高度社會化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物質條件;
2、國際貿易的高度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現實基礎;
3、國際金融的迅速發展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
4、國際間相互投資的發展加速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7、當前阻礙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政治經濟原因是什麼
最大原因是特朗普推行單邊主義,仗著自己老大的地位,動輒向全世界發難,這就是當前阻礙全球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