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及這種表現的作用是什麼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及這種表現的作用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7-25 13:40:21

1、經濟全球化的表現

表現為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科技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
經濟全球化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並對世界各國經濟、政治、軍事、社會、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維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這是一場深刻的革命,任何國家也無法迴避,唯一的辦法是如何去適應它,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在歷史大潮中接受檢驗。

2、經濟全球化的內容包括有哪些方面?經濟全球化有哪些作用

經濟全球化,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小哦昂湖聯系的趨勢.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是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和資本全球化.
生產全球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領域的國際分工與協作不斷深化、加強,世界各國的生產相互聯系、相互協作,各國的生產活動成為世界生產鏈的一個環節.
貿易全球化.隨著各國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國都被捲入國際商品交換之中,國際貿易規模迅速擴大,參與交換的商品種類越來越多,從一般商品到各類服務都進入了交易范圍.
資本全球化.伴隨著生產和貿易全球化,資本的觸角伸向全球,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速度不斷加快,投資者只要在計算機上敲幾個鍵,大量資金就可以短時間內從全球一個市場轉移到另一個市場.

作用: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它又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它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和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然而,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發達國傢具有經濟和科技上的優勢,掌握著推動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現代信息技術,主導著世界市場的發展,左右著國際經濟的游戲規則.這種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發展更加不平衡,兩極分化更加嚴重.一邊是發達國家財富的不斷積累,一邊是發展中國家貧困的不斷加劇.
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在一起,這在促進各國經濟合作的同時,也是的一個國家的經濟波動可能殃及他國,甚至影響全世界,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尤其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

3、經濟全球化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和影響!中國應如何發揮其重要作用?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早已開始,尤其是80年代以後,特別是進入90年代,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大大加快了。經濟全球化,有利於資源和生產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於資本和產品在全球性流動,有利於科技在全球性的擴張,有利於促進不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是人類發展進步的表現,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它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一柄雙刃劍,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特別是對經濟實力薄弱和科學技術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面對全球性的激烈競爭,所遇到的風險、挑戰將更加嚴峻。目前經濟全球化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經濟秩序,以保證競爭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經濟全球化 是指貿易、投資、金融、生產等活動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最佳配合置。從根源上說是生產力和國際分工的高度發展,要求進一步跨越民族和國家疆界的產物。

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與跨國公司的深入發展,既給世界貿易帶來了重大的推動力,同時也給各國經貿帶來了諸多不確定因素,使其出現許多新的特點和新的矛盾。為此,研究和了解這一問題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經濟全球化的提出與發展
(一)經濟全球化的含義經濟全球化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認可,但目前沒有統一概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997年5月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經濟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認為,「經濟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種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濟、市場、技術與通訊形式都越來越具有全球特徵,民族性和地方性在減少」。

為此,可從三方面理解經濟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國經濟聯系的加強和相互依賴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國國內經濟規則不斷趨於一致;三是國際經濟協調機制強化,即各種多邊或區域組織對世界經濟的協調和約束作用越來越強。

總的來講,經濟全球化是指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先進科技和生產力為手段,以發達國家為主導,以最大利潤和經濟效益為目標,通過分工、貿易、投資、跨國公司和要素流動等,實現各國市場分工與協作,相互融合的過程。

(二)經濟全球化的載體
1.貿易自由化。隨著全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技術貿易的加速發展,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世界多邊貿易體制的形成,從而加快了國際貿易的增長速度,促進了全球貿易自由化的發展,也使得加入到WTO組織的成員以統一的國際准則來規范自己的行為。

2.生產國際化。生產力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極大地推動著世界市場的擴大。以互聯網為標志的科技革命,從時間和空間上縮小了各國之間的距離,促使世界貿易結構發生巨大變化,促使生產要素跨國流動,它不僅對生產超越國界提出了內在要求,也為全球化生產准備了條件,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

3.金融全球化,世界性的金融機構網路,大量的金融業務跨國界進行,跨國貸款、跨國證券發行和跨國並購體系已經形成。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場在時間上相互接續、價格上相互聯動,幾秒鍾內就能實現上千萬億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匯市場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流動性和全天候的市場。

4.科技全球化。它是指各國科技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這是經濟全球化最新拓展和進展迅速的領域,表現為,先進技術和研發能力的大規模跨國界轉移,跨國界聯合研發廣泛存在。以信息技術產業為典型代表,各國的技術標准越來越趨向一致,跨國公司巨頭通過壟斷技術標準的使用,控制了行業的發展,獲取了大量的超額利潤。

經濟全球化的四個主要載體都與跨國公司密切相關,或者說跨國公司就是經濟全球化及其載體的推動者與擔當者。

「經濟全球化」這個詞,據說最早是由特·萊維於1985年提出的,但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

有人從生產力運動的發展的角度分析,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規范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因此,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歷史過程。

也有人從生產關系的角度分析,認為「經濟全球化」實際上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利用科技進步,借自由化之名,行控制世界經濟之實,使發達國家越來越富,發展中國家越來越窮的歷史過程。

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信息技術革命為中心的高新技術迅猛發展,不僅沖破了國界,而且縮小了各國和各地的距離,使世界經濟越來越融為整體。但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推動了全球生產力大發展,加速了世界經濟增長,為少數發展中國家追趕發達國家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與此同時,也加劇了國際競爭,增多了國際投機,增加了國際風險,並對國家主權和發展中國家的民族工業造成了嚴重沖擊。更為嚴重的是,在經濟全球化中,由於實力不同,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將得利最多,而發展中國家所得甚少。因此,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將進一步拉大,一些最不發達國家將被排除在經濟全球化之外,越來越被「邊緣化」,甚至成為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的「新技術殖民地」。

目前,經濟全球化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並對世界各國經濟、政治、軍事、社會、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維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這是一場深刻的革命,任何國家也無法迴避,唯一的辦法是如何去適應它,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在歷史大潮中接受檢驗。

4、經濟全球化的作用有哪些?

應該說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不論如何影響中國的經濟建設,中國都應敞開大門,適應這一趨勢,在世界經濟的舞台上發揮自己的優勢,把握其中機會,面對各種挑戰,至於現在的影響是如果可以看一下這篇文章:

經濟全球化的代價

經濟全球化在給各國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

代價之一:全球經濟的不穩定將成為一種常態。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空前加強。在這種環境下,經濟波動和危機的國際傳染便成為經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代價之二:各國經濟主權的獨立性正面臨日益嚴峻的考驗,跨國企業常常是大規模貨幣投機的主要責任者,隨著一體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員國經濟主權獨立性不斷下降。

代價之三:全球范圍內的貧富差距正進一步擴大。作為資本和先進技術的主要擁有者,發達國家總是處於全球化的中心地位。競爭創造了效率,同時也使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國家或少數利益集團集中,導致貧富差距擴大。

經濟全球化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中國應主動參與

經濟全球化具體表現為生產和消費的全球化。生產全球化就是企業不只在本國而是在世界范圍內尋找資源,消費全球化則指消費者不只在本國市場而是在世界范圍內買東西。在全球范圍內從事生產和貿易,也就必然有統一的全球規則,WTO是一種多邊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多邊是優於雙邊的,至少有一個比較權威的仲裁機構解決反傾銷和貿易糾紛。

人們通常只看到加入WTO將給中國出口帶來的利益,但中國的貿易得利還應反映在進口上,進口可以使消費者買到更多優質的東西,以更少的錢購買一些商品,消費者所得應是衡量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更重要的是,貿易和投資還帶來許多外部效應,使中國的服務質量和態度大大改善,這在經濟學上叫做技術外溢,它不同於技術轉讓,是不用付費的所得。

5、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是什麼?

表現
貿易自由化
隨著全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技術貿易的加速發展,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世界多邊貿易體制的形成,從而加快了國際貿易的增長速度,促進了全球貿易自由化的發展,也使得加入到WTO組織的成員以統一的國際准則來規范自己的行為。
生產國際化
生產力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極大地推動著世界市場的擴大。以互聯網為標志的科技革命,從時間和空間上縮小了各國之間的距離,促使世界貿易結構發生巨大變化,促使生產要素跨國流動,它不僅對生產超越國界提出了內在要求,也為全球化生產准備了條件,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
資本全球化
世界性的金融機構網路,大量的金融業務跨國界進行,跨國貸款、跨國證券發行和跨國並購體系已經形成。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場在時間上相互接續、價格上相互聯動,幾秒鍾內就能實現上千萬億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匯市場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流動性和全天候的市場。
科技全球化
它是指各國科技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這是經濟全球化最新拓展和進展迅速的領域,表現為,先進技術和研發能力的大規模跨國界轉移,跨國界聯合研發廣泛存在。以信息技術產業為典型代表,各國的技術標准越來越趨向一致,跨國公司巨頭通過壟斷技術標準的使用,控制了行業的發展,獲取了大量的超額利潤。經濟全球化的四個主要載體都與跨國公司密切相關,或者說跨國公司就是經濟全球化及其載體的推動者與擔當者。

6、什麼是經濟全球化?其表現和作用主要有哪些?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所謂經濟全球化,是指在市場經濟的基礎上,生產要素在全世界范圍內的自由流動和合理配置,逐漸以至最終完成消除國家間的各種壁壘,使其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相互依存不斷加深,從而把世界經濟變成一個整體的過程。亞洲金融危機、歐元誕生以及世界范圍內的企業兼並浪潮等經濟現象表明,經濟全球化確實已經成為一個不能迴避的現實,一個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大趨勢。一般來說,世界經濟中各國經濟之間存在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依賴關系的加強,特別是區域經濟的一體化趨勢,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具體表現在:貿易自由化程度提高;金融國際化趨勢增強;全球生產經營網路形成;區域經濟集團化向縱深發展;世界各國在有關全人類共同關心的資源問題、環境問題等方面的合作與聯系也日益加強。 特徵和表現:1)生產的全球化,跨國公司越來越成為世界經濟的主導力量;2)市場的全球化,國際貿易迅速發展,國際貿易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3)資金的全球化,國際金融迅速發展,巨額資金在各國之間自由流動;4)科技開發和應用的全球化;5)信息傳播的全球化;6)國際直接投資迅速增長,並呈現多元化格局。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貿易全球化、投資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跨國公司生產經營全球化。 1、貿易全球化的表現:貿易全球化主要體現在:第一,國際貿易增長率高於世界生產總值增長率;第二,國際貿易規模龐大,世界貿易依賴度高。2、投資全球化:國際直接投資全球化表現在:國際直接投資增長率高於國際貿易增長率和世界生產總值的增長率。 3、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指一國的金融活動跨越國界日益與國際間的金融活動融合在一起,即資金的籌集、分配和運用,超越國家疆界,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金融全球化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水平的相互依賴關系,即國際資本流動的規模和狀況;二是垂直的相互依賴關系,即利率和匯率的國際聯動和影響。 當代世界金融發展呈現的三大趨勢:(1)金融國際合作的趨勢: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區域性、全球性金融組織;(2)融資證券化的趨勢:傳統的通過商業銀行籌集資金方式轉向通過國際金融市場發行長短期債券的方式;(3)金融合作利益增強的趨勢:世界金融中心和世界金融市場為各國融資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各國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降低了籌資成本。 4、跨國公司生產經營全球化的表現:表現在當今約90%的國家都有跨國公司的子公司或分支機構,其足跡已幾乎遍及全球。含義和內容: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歷史過程.一方面,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同意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建立起規范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市場經濟運行機制.經濟全球話包括生產,市場,資金,科技開發與運用,信息傳播等方面的全球化.其中,生產的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特點,跨國公司的發展是經濟全球化最突出的表現,經濟區域集團化趨勢加強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標志.作用:經濟全球化是一柄"雙刃劍",既有積極作用,又有消極作用.1.積極作用;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同時也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它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從而推動了世界范圍年誒資源培植效率的提高和各國生產力的發展,為各國經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7、試述當代經濟全球化的特徵與作用

經濟全球化並不是個新現象,從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全球擴張起,全球化就已經開始了它的歷史進程。雖然,關於全球化的歷史在經濟史學界有著巨大的分歧,有經濟史學家將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作為全球化的開端,也有相當部分的經濟學家將經濟全球化作為二戰結束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後出現的一種新現象。但絕大部分經濟學家都承認,即使按照當代的標准,一戰之前的全球化程度也與當代旗鼓相當。Vincent Cable(1995)更認為,二戰後的主要成就就是把國際經濟恢復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一體化水平。

迄今為止,我們可以觀察到的是兩輪大的全球化浪潮:一輪是從19世紀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另一輪自冷戰結束延續至今。從貿易和投資這兩個實物經濟層面的情況分析,可以發現這兩輪全球化的規模基本相當。那麼為什麼不是在第一輪全球化而是在第二輪全球化中不僅中國而且許多發展中國家(如越南、印度等等)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們認為原因在於,當代的經濟全球化與上世紀初的第一輪經濟全球化有著重大的區別,當代的經濟全球化給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創造了發展機遇。

1. 當代經濟全球化是以市場為主導,以國家合作、企業競爭和經濟競爭為主要特徵,客觀上為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創造了和平穩定的環境。在第一輪全球化,資本主義經濟正處於壟斷資本主義時期,主要經濟強國的對外經濟戰略是以殖民擴張為依託的貿易,主要經濟強國所推動的經濟全球化其本質是為發達國家服務的。因此,第一輪全球化的外在表現是以爭奪勢力范圍為目標的發達國家之間、壟斷資本主義集團之間的暴力競爭,是殖民統治下的不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是以國家為主導,以國家對抗、軍事競爭為特徵的。而第二輪全球化則與第一輪截然不同,第二輪全球化是在殖民體系土崩瓦解、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背景下發生的。隨著冷戰的結束,發展成為包括發達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的共同願望,世界經濟正在發生從以國家為主導轉向以市場為主導的深刻變化。以經濟和科技競爭為中心的和平競爭、企業競爭取代了武力沖突、國家對抗,矛盾和利益沖突也更多地採取談判、磋商和協調的方式解決,這使得世界經濟形成了一種開放的體系,各國之間形成了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的利益格局,客觀上為發展中國家發展民族經濟創造了和平穩定的環境。

2. 當代經濟全球化是以要素流動為載體,發展中國家是發達國家的生產合作夥伴,能夠利用全球化獲得發展機會。在第一輪經濟全球化中,商品流動、資源流動是全球化的載體,發達國家和落後國家之間進行的主要是初級產品和工業製成品的交換,而發達國家向落後國家的直接投資則主要用於控制初級產品生產國的資源,以保證其國內工業投入的穩定。發達國家通過經濟和超經濟強制的手段,使落後國家成為了先進國家的原料來源和製成品銷售市場。發達國家與落後國家之間的經濟關系也主要表現為剝削與被剝削、掠奪與被掠奪的關系。而在當代經濟全球化中,要素的國際流動和國際整合成為了最重要的特徵。需要指出的是,在當代,不同種類要素或同一種類不同層次的要素在國際間的流動能力有著很大的差異,發達國家豐裕的資本、技術、高級勞動力等要素的流動性較強,而發展中國家豐裕的一般勞動力、自然資源等要素的流動性很差,由此導致當代要素國際流動主要表現為發達國家的要素向發展中國家流動。當然,發達國家進行這種要素輸出的動力在於整合全球要素,獲取最大化的要素分工收益。但正是這種方向的要素國際流動才把各國獨立的生產過程變為真正的世界性生產過程,也正是這種要素的國際流動才使得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能夠進行全球要素整合,獲取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資源的收益。同樣,發展中國家也通過這種形式的要素流動,引進了發達國家相對豐富的資金及其他稀缺的先進要素,如技術、標准、品牌、國際營銷網路及企業家精神等,並與自身豐裕的生產要素如低價優質勞動力和自然資源等相結合,大大激發了潛在的生產能力,推動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

3.當代經濟全球化中的國際規則為發展中國家爭取國際分工利益創造了條件。經濟全球化是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規則組成形式、所涵蓋的范圍和約束程度決定了其規范國際競爭秩序、協調國際間利益分配的能力。在第一輪經濟全球化中,1860年的《科布頓―謝瓦利埃協定》(Cobden Chevalier Treaty)以及與此相關的多邊和雙邊貿易協定構成了國際貿易規則的基礎,但這種規則的鬆散型特徵決定了它很難抵禦國內貿易保護主義的壓力,而作為國際金融規則的金本位制則由於其固有的缺陷也難以支撐一個穩定的多邊支付體系。更為重要的是,在這一時期,無論是國際貿易規則還是國際金融規則都不存在著一個為多邊機制所明確依託的國際組織,這使得這種規則缺乏穩定性和權威性,難以協調各方的利益沖突,更遑論保障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在當代經濟全球化中,以WTO、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為核心所確立的國際規則涵蓋了貿易、金融和經濟發展三大領域,盡管這些規則有利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是其繼續維持舊的國際經濟秩序的重要依託,但它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市場經濟運行的一般規律,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且,這種以國際組織為依託的多邊機制包含重視公平、平等的普遍原則的一面,能夠保證在面對規則時所有國家理論上都是平等的,並能夠依賴其約束機制提高各個國家的違規成本降低違約風險,這保持了國際經濟秩序的相對穩定,也保證了發展中國家自主、平等參與國際分工的機會。而且,如果我們仔細研究這些組織的原則或規定,就會發現它們對發展中國家無論在項目投資、維持貨幣穩定以及貿易優惠方面都有一系列的特殊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發展。

因此,盡管兩輪全球化有著眾多相似的表現,但可以認為第一輪全球化只有利於發達國家,而當代的全球化不僅對發達國家有利,對發展中國家也有利,在某種意義上當代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可能更有利!

8、「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是什麼?

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貿易全球化、投資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跨國公司生產經營全球化。
1、貿易全球化的表現:貿易全球化主要體現在:第一,國際貿易增長率高於世界生產總值增長率;第二,國際貿易規模龐大,世界貿易依賴度高。
2、投資全球化:國際直接投資全球化表現在:國際直接投資增長率高於國際貿易增長率和世界生產總值的增長率。
3、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是指一國的金融活動跨越國界日益與國際間的金融活動融合在一起,即資金的籌集、分配和運用,超越國家疆界,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金融全球化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水平的相互依賴關系,即國際資本流動的規模和狀況;二是垂直的相互依賴關系,即利率和匯率的國際聯動和影響。
當代世界金融發展呈現的三大趨勢:(1)金融國際合作的趨勢: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區域性、全球性金融組織;(2)融資證券化的趨勢:傳統的通過商業銀行籌集資金方式轉向通過國際金融市場發行長短期債券的方式;(3)金融合作利益增強的趨勢:世界金融中心和世界金融市場為各國融資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各國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降低了籌資成本。
4、跨國公司生產經營全球化的表現:表現在當今約90%的國家都有跨國公司的子公司或分支機構,其足跡已幾乎遍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