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全球化運動的著名運動
近年來大規模的反全球化運動,至少有下列數起:
1999年11月 美國西雅圖反對世界貿易組織,成千上萬群眾抗議世貿自1995年成立後四年來推動的貿易自由化政策。
2000年4月 美國華盛頓五一勞動節前夕遊行,兩萬名工會、勞工組織和環保人士反對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會,約有1350人被警方逮捕。
2000年5月6日在泰國,有數千名群眾抗議在清邁舉行的亞洲開發銀行(ADB)33屆年會。
2000年9月11日 澳洲墨爾本 圍堵世界經濟論壇(WEF),示威群眾組成人鏈,希望阻止作為全球富豪和統治精英的俱樂部的論壇召開。
2000年9月26日 捷克布拉格 反對世銀、國基會(IMF),連續多天有一萬五千人堵塞會場周圍街道,捷克的總統哈維爾派出軍警鎮壓,甚至有納粹黨徒協助警方。
2000年10月底 韓國首爾 抗議第三屆歐亞高峰會(ASEM),韓國民主勞總和學生與市民團體發動三萬工人、學生團結一致反對全球化,喊出「另一個世界是可實現的!」。
2000年12月6日 法國尼斯 反對歐洲聯盟(EU)高峰會議,共計八萬來自各地的示威者,包括歐洲工聯(CES)發動的工會會員冒雨遊行,反對大財團控制下的歐洲和歐盟一體化政策,爭取一個保障人民生活的歐洲。
2001年1月27日 瑞士達沃斯 反對世界經濟論壇,瑞士軍警以防範暴動為由,阻止來自歐洲各國群眾到來示威。在地球的另一端,巴西的阿雷格里港,一萬人參與名為「世界社會論壇」的民間會議,討論有別於財團主導的全球經濟秩序和社會模式。
2001年4月 加拿大魁北克 反對美洲自由貿易協定,鋼鐵工會會員、環保人士和左翼團體走在一起,共同反對貿易協定,指出它方便大資本的剝削自由,使美洲各國工人的待遇競相向下調低,使財團利潤需要凌駕於環境保護之上。
2001年5月1日 世界各地 國際勞動節,世界各地都有大規模的遊行示威,反對官商全球一體化政策,要求保障勞工權益。
2001年6月16日 瑞典哥特堡 反對歐洲一體化,八萬來自歐洲各國的群眾,反對歐洲聯盟進一步推動經濟自由化及抗議美國總統布希到訪。警察更開槍打傷群眾。
2001年7月20日 義大利熱那亞 抗議八大工業國會議(G8),創紀錄的十五到三十萬群眾聚集在熱那亞街頭,遭到警方強力鎮壓,一名青年當場遭警方射殺。
以上所列只是較大規模的抗議行動,事實上,在全球各地都有大大小小反對新自由主義、反對全球化的斗爭。在東亞地區,除上述的韓國以及社會主義運動相對強大的菲律賓外,反全球化運動也有所發展。鄰近台灣的香港,是跨國資本推動中國私有化進程的重要據點,早在1997年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會年會時,就有反對陣線的組成,進行了示威活動。2001年5月,財富論壇在香港舉行會議時,《全球化監察》及部份學生、民間團體,舉行了反對富豪瓜分世界,主張全球資源人民共享的抗議行動。在日本,2000年7月在沖繩召開的八國高峰會也遭遇了抗議者,21世紀初日本的進步團體也在籌組ATTAC(Association for the Taxation of Financial Transactions for the Aid of Citizens,國際上重要的反全球化運動組織,1998年創立於法國,創立的初衷是要課征托賓稅Tobin Tax,以管制資本流動,在尼斯示威和巴西世界社會論壇中都有重要角色)的日本分部,准備更積極的推動反全球化運動。
2、歐洲為什麼有那麼多國家
第一,歐洲民族。
歐洲地區雖然面積不大,但民族成分很多,有德意志人,日耳曼人,法蘭西人等很多強悍民族。而且很多民族內部繼續分成更小的民族,如斯拉夫人,分成東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還有烏克蘭人等。歐洲的民族雖不多,但越分越小,民族分支多,導致想獨立的民族增加。
第二,個人價值。
在歐洲地區自古強調個人的價值,主張自由,因此,在西方的歷史上總是各種的英雄。在這種思想下,過分強調了地方,城市,個人的權力,因此,出現對中央不太滿意的地方,都時刻准備著獨立,這也就是歐洲為什麼那麼多地方鬧獨立和那麼多袖珍國的原因。
第三,文化的向心力。
在歐洲的歷史上從來無法形成統一的文化思想,每個民族的向心力都不大,都有自己的那一套。所以沒有哪個民族能夠同化統一對方。
(2)瑞士反全球化擴展資料:
未來要重視民生
歐洲社會發展到今天這個階段,生存需求再次成為人們的重要議題。但這個階段的生存需求與二戰前又有很大區別,人們更加關注生存質量和不同階層間的公平。
歐洲民眾當中出現的反移民、反一體化、反精英、反全球化傾向,表面上是國家利己主義的表現,實際上映射的是社會層面的嬗變。面對既要實現經濟增長又要惠及民生的強大呼聲,各國政府面臨著巨大壓力。
對於歐洲來說,很多選項都是兩難的,比如財政危機要求削減社會福利,而減少福利支出又會引起社會更大不滿;難民問題同樣如此,接納和不接納都會引發尖銳沖突。當然,這些問題也為歐洲各國進行改革創造了契機。
如果各國政府能夠把更多精力放在解決內部經濟社會問題上,特別是對舊的分配製度、福利制度進行改革,更加關注改善民生,通過擴大對外經濟合作實現持續增長,那麼,就可以有效緩解社會矛盾。
對冷戰結束以來的「新干涉主義」,歐洲政治家應當反思,主動拆除地緣政治藩籬,在國際交往中放棄所謂的意識形態標准,積極釋放貿易和投資的活力。在平等的基礎上實現共同發展,才是正確出路。
3、為什麼瑞士能成功舉辦世界經濟論壇
達沃斯-地理景觀 達沃斯小鎮位於瑞士東南部格里松斯地區,坐落在一條17公里長的山谷里,靠近奧地利邊境,有人口約1.3萬。這里群山環抱,風光旖旎,一條寬闊的中心大街橫穿市區,兩旁山坡上錯落有致地排列著色彩和諧的樓房。達沃斯是瑞士知名的溫泉度假、會議、運動度假勝地,此外,也是瑞士經典火車路線-冰河列車必經的一站。達沃斯只有二條主要的道路,區域內的交通和瑞士主要的大城一樣,以巴士為主要交通工具。其一為旅館和商店聚集的普羅姆納街及達爾街,這兩條街都是單行道,只有巴士可以逆向行駛。如果想看到達沃斯全景,可沿著普羅姆納街向東走,遇布爾街之後,再往上行即可看到。一般遊客可在住宿的飯店,購得「Guest Card」,使用於當地的巴士及火車等交通工具。達沃斯被稱為健康度假村,要回溯到130年前,到此尋求政治庇護的德國醫生亞力山大,發現此地的高山氣候對保健有極大的幫助,現在每年70萬的遊客來這里度假。 達沃斯-旅遊聖地 達沃斯年會會場.最早達沃斯是靠空氣出的名。19世紀時肺結核還是不治之症,而達沃斯因為海拔高,四面環山,空氣乾爽清新,是各種肺病患者最佳的療養地。當時城裡的醫院鱗次櫛比,今天很多醫院已經改建成了酒店。但達沃斯在醫學界的地位不減當年,每年仍有不少國際醫學大會在這兒舉行。 據說把達沃斯從療養區變成旅遊勝地的是一個旅店老闆。當時達沃斯的觀光客很少,而且都只在夏天為了避暑才來。這個旅店老闆向顧客許諾如果他們肯冬天來度假,第二年夏天的房費全免。客人無法抵擋「買一贈一」的誘惑,紛紛趕來,結果發現這里的冬天更好玩——小城從此名聲大噪。 1877年,歐洲最大的天然冰場在達沃斯落成,世界級的選手都在這里訓練。此外達沃斯還有一座冰雪體育館。每年這里的國際賽事不斷,讓體育愛好者大飽眼福。達沃斯的雪:飄得很慢,這一慢就優雅了許多,因為這里幾乎沒有一絲風。沒有風的雪花在空中紛揚、流連,在落地時靜卧。所有的人關於達沃斯的記憶是與雪連在一起的,但這里的雪並不寒冷,站在不冷的雪中就有了欣賞的心情。達沃斯的顏色:在達沃斯,放眼望去,只有白和黑,白的當然是雪,黑的是村落,山巒,樹木。處處是中國的山水畫,在這樣的素色畫面上,妙的是你會聽到來自各個國家的多彩的聲音。達沃斯的靜與鬧:住在達沃斯的小酒店裡,你感到的不僅是安靜,而是寂靜,寂靜得能聽得見手錶的秒針走動和心臟的跳動。有趣的是,在論壇的上你會發現持著各種口音的英語聲,很鬧很鬧。達沃斯的人與自然:在這里,山是大的,樹是漫山遍野的,雪花是張揚的,而房子建得是極收斂的,人是小的。上千人參加的論壇主會場外表看起來很小,因為它卧在山腰。 達沃斯-經濟論壇 世界經濟論壇(WorldEconomicForum--WEF)是一個非官方的國際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其前身是1971年由現任論壇主席、日內瓦商學院教授克勞斯·施瓦布創建的「歐洲管理論壇」,因為這個論壇在全球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它在5年以後改為會員制。1987年,「歐洲管理論壇」更名為「世界經濟論壇」。世界經濟論壇每年1月下旬在瑞士達沃斯召開年會,以及在全球選定主要國家舉辦國家別或地區別經濟高峰會議或圓桌會議,並定期發布年度全球競爭力評估報告。世界經濟論壇的主旨是促進世界領袖合作,從而改善世界、地區及業界的各項議題。各國政府首腦以及一些主要國際組織的領袖出席了「世界經濟論壇」的一系列活動,包括達沃斯年會以及地區經濟峰會。他們的積極參與將使「世界經濟論壇」成為全球政界和商界風雲際會的獨特舞台。晨光中的達沃斯鎮世界經濟論壇是日內瓦大學經濟學教授克勞斯·施瓦布於1971年倡議創建的一個非官方組織,其總部設在日內瓦,但它的主要活動除2002年外,卻在風光旖旎的山鎮達沃斯舉行。達沃斯只有1.2萬名居民,原來名不見經傳,如今因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每年在這里召開已蜚聲世界。1970年美國哈佛大學畢業的瑞士商學院年輕教授克勞斯·施瓦布倡議歐洲企業界為迎接國際市場和競爭的挑戰舉行一次非正式會晤,以制定發展戰略和研討管理方法。他的倡議得到了當時歐共體委員會和歐洲工業家聯合會的支持。翌年1月,400多名企業家和學者參加了第一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三十多年來,一年一度的論壇年會規模越來越大,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經濟要人也逐漸被邀請參加。每屆年會都有數十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數百位部長和兩千餘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政治、經濟、金融、財政、文化、藝術、教育、新聞等領域人士參加。近十年來,凡是世界上發生的重大政治、軍事、安全、社會事件都在論壇上得到反映,討論的政治色彩也越來越濃。世界經濟論壇主張自由經濟和經濟全球化,近年來越來越遭到反全球化組織和人士的批評。但盡管如此,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已成為世界政治、經濟界決策人研討世界經濟問題最重要的非官方聚會和進行私人交往、商務談判的場所。西方輿論由此稱它為「非官方的國際經濟最高級會議」。
4、為什麼瑞士不入歐盟?
為什麼瑞士沒加入歐盟?提起瑞士,人們常會聯想到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精美的鍾表、名山和奇湖。瑞士是位於歐洲中部的內陸國家,其年人均收入高達3萬多美元,名列歐洲第一,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它既不是歐盟成員,也不是聯合國成員。然而,它卻慷慨地接納、安頓了眾多國際組織,在那裡頻繁舉行各種國際會議。像瑞士這樣一個與聯合國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又游離在聯合國大家庭外的國家,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瑞士為「永久中立國」,以奉行不偏不倚的中立政策卓然於世。近20年來,瑞士人一直在爭論是否該加入聯合國。
全民公決是否加入聯合國3月3日,瑞士就加入聯合國問題進行第二次全民公決。瑞士曾於1986年就是否加入聯合國問題舉行過全民公決,結果遭到3/4 多數票的否決。當時一家瑞典報紙以通欄大標題「瑞士人瘋了嗎?」表達世界大多數國家的疑惑。然而瑞士國民自有道理,他們擔心加入聯合國後,瑞士的中立國地位、主權獨立和直接民主會受到影響,瑞士會成為大國的附庸,難以實現其自身價值和利益。
冷戰結束後,瑞士加入聯合國問題又被重新提到聯邦政府的日程上來。瑞士政府的目標是爭取在2003年前成為聯合國正式成員國。2000年3月,瑞士 12.47萬人簽名提出倡議,要求加入聯合國。2001年10月,瑞士議會通過決議,決定將加入聯合國的人民倡議付諸全民公決。聯邦政府反復強調,「全球化的發展,使各國在眾多問題上所面臨的挑戰超出了國界。瑞士不能再與世隔絕,而應該加入到聯合國中去,與其他國家共同努力尋求解決危機的辦法和反對恐怖主義。一個國家只有參與決策,才談得上擁有真正意義的主權。讓世界聽到瑞士的聲音至關重要。根據聯合國憲章的規定,聯合國不會強迫其成員參與任何軍事行動。因此加入聯合國後,瑞士的中立國地位不會改變。」
在此背景下,瑞士此次公民投票的結果於3月3日下午5時(北京時間3月4日凌晨)左右計出。加入聯合國的倡議如果獲得通過,聯邦外交部長將立即舉行新聞發布會,瑞士聯邦政府致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的關於瑞士加入聯合國的申請信函將正式簽上日期發出,此函在數月前即已公布。根據最新的民意測驗預測,可能有 54%的瑞士公民贊成,17%反對,9%還處於猶豫狀態。從以往瑞士全民公決歷史看,在471.5萬選民中,能有40%到50%的選民參加投票就不錯了。
瑞士法語區最大報紙《時報》日前以《瑞士人在給他們自己投票》為題發表社論認為,瑞士已經有好多年沒有經歷過如此「殘酷」的投票了。即使瑞士人再次對加入聯合國說「不」,地球照樣在轉動,但最終受到損害的將是瑞士的對外形象和瑞士的外交政策。在世人眼裡,瑞士將被看做是一個不開放的、孤獨的國家。瑞士將不得不繼續在聯合國當觀察員,充當「折疊椅」,難以有所作為。
積極參與聯合國行動
1945年聯合國成立時,瑞士因擔心影響其永久中立政策而置身其外。1946年,聯合國簽署協議,將前「國際聯盟」總部所在地———日內瓦萬國宮交聯合國使用,決定聯合國歐洲辦事處在此辦公。1966年將此更名為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1948年,瑞士成為聯合國的觀察員,向聯合國有關機構派駐大使級代表,並每年向聯合國交納和捐贈4.7億瑞郎。如今,聯合國已擁有189個成員國,全世界只有梵蒂岡和瑞士不是其成員。每個月在日內瓦召開的各種國際會議達 600個以上,比紐約聯合國總部還要多。在日內瓦共駐有19個國際組織,其中8個屬於聯合國系統。148個國家在日內瓦有常駐代表機構。在日內瓦工作的共有3萬多名各國外交官和聯合國公務員,占日內瓦人口的7%。這給瑞士帶來每年30億瑞郎的直接收入。
同時,瑞士積極參與了聯合國的許多行動。比如,根據聯合國安理會的決定,1990年海灣危機時,瑞士參與了對伊拉克的經濟制裁;在波黑戰爭和科索沃戰爭中,瑞士同意運送國際維和部隊軍事人員和物資的飛機過境,但對於北約要求其軍事物資過境則予以拒絕;「9·11」事件後,瑞士外長戴斯立即表示,在對待恐怖主義的問題上,沒有「中立」可言;不久前瑞士外交部又宣布,同意美國人道援助飛機飛越其領空,但執行軍事任務的飛機仍須繞行。由於瑞士不是聯合國的正式成員國,它在聯合國里既無決策權,也無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幾十年來深感在涉及本國利益的許多問題上難以施加影響。
中立是「立國之本」
「小國寡民」的瑞士為什麼一再自我「孤立」,拒絕走進「國際大家庭」呢?這首先是因為大部分瑞士人從心底里對祖先留下的傳統的中立、民主和聯邦制懷有根深蒂固的
留戀。大多數瑞士人把他們180多年賴以平安度日的「永久中立」原則和地位看得神聖不可侵犯。
「中立國」一詞來源於拉丁語,原意是「在兩者中既不選擇你,也不選擇他」。法語將中立國解釋為「當一國在戰爭中不參加交戰的任何一方時,則稱其為中立國」。
瑞士奉行「永久武裝中立」的政策,這是瑞士根據其國情、歷史和傳統自主作出的選擇。瑞士地處歐洲心臟地帶,與德法意奧等國接壤。從公元11世紀到 1648年,瑞士一直處於羅馬帝國的統治下。1200年聖哥大山口的開通,使扼守穿越阿爾卑斯山南北要沖的瑞士成為貴族領主們的必爭之地。瑞士的歷史中有很多反抗外來侵略的記載。瑞士山民的英勇善戰名聲遠揚,許多國家都願徵召瑞士人為雇傭兵,替其打仗賣命。瑞士中立以後,只保留了為梵蒂岡站崗的衛隊。
1515年在米蘭附近的一次戰役中,瑞士慘敗給法國。1516年,瑞士與法國締結「永久和平」條約,這是瑞士中立政策的雛形。在1618年爆發的歐洲 「30年戰爭」中,瑞士一直保持中立。1798年,拿破崙入侵瑞士,強迫瑞士放棄中立政策達16年。瑞士成了德奧俄三國爭斗的戰場,國家被洗劫一空,百姓飽受戰爭賦稅之苦。1815年,瑞士參加了反對拿破崙的戰斗,那是瑞士最後一次在其國土以外作戰。在同年3月20日召開的維也納會議上,歐洲主要大國向瑞士保證承認其「永久中立」。1907年瑞士在海牙和平會議上簽署了關於中立的法律公約。
1907年,「海牙公約」第一次以書面形式對戰爭情況下中立國的權利和義務作出了規定。公約規定中立國最重要的權利是保證國土不受侵犯。公約規定中立國的主要義務有:不得參加戰爭;保障中立國自身防衛;在涉及戰爭物資出口方面,保證平等地對待交戰國;不向交戰國提供雇傭兵;禁止交戰國使用本國國土。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瑞士都保持中立。戰後,「納粹黃金」案及瑞士對猶太移民的態度等問題都曾給瑞士的中立蒙上了一層陰影。盡管如此,瑞士能倖免於兩次世界大戰,主要得益於其「武裝中立」政策。
自奉行中立政策以來,瑞士保持了一支民兵制軍隊。憲法規定,20至42周歲的健康男性公民,不分職業和職位都須服兵役,因故不能服兵役者需交納替代稅;42歲以後則要編入民防接受訓練至52歲。直到今天,瑞士每家每戶的住房都擁有能防原子彈襲擊的地下防空設施。瑞士的中立政策決定了這種「武裝中立」 的目的只限於自衛。對於瑞士這樣一個處在大國包圍中的內陸小國,惟有中立才能保障其國家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因此瑞士的中立成為其外交政策的重要支柱。
自1815年瑞士的「永久中立」地位得到國際法承認至今,瑞士已有180多年沒有發生過戰爭,為瑞士經濟的發展創造了長期和平穩定的環境。
除瑞士之外,歐洲傳統意義上的中立國還有瑞典、芬蘭、奧地利和愛爾蘭4個國家。它們選擇作為中立國的目的和特點與瑞士大同小異。其中奧地利1955年曾表明其中立遵循「瑞士模式」;愛爾蘭執行中立則以獲取更大的國際活動餘地為目的。與瑞士不同的是,這4個中立國均為聯合國和歐盟成員國。對於加入北約,5個中立國態度各異:芬蘭認為可以考慮,奧地利認為中期可以考慮,瑞典則說還沒有提上日程,瑞士和愛爾蘭均表示不予考慮。
5、經濟全球化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應該說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不論如何影響中國的經濟建設,中國都應敞開大門,適應這一趨勢,在世界經濟的舞台上發揮自己的優勢,把握其中機會,面對各種挑戰,至於現在的影響是如果可以看一下這篇文章:
經濟全球化的代價
經濟全球化在給各國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
代價之一:全球經濟的不穩定將成為一種常態。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空前加強。在這種環境下,經濟波動和危機的國際傳染便成為經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代價之二:各國經濟主權的獨立性正面臨日益嚴峻的考驗,跨國企業常常是大規模貨幣投機的主要責任者,隨著一體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員國經濟主權獨立性不斷下降。
代價之三:全球范圍內的貧富差距正進一步擴大。作為資本和先進技術的主要擁有者,發達國家總是處於全球化的中心地位。競爭創造了效率,同時也使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國家或少數利益集團集中,導致貧富差距擴大。
經濟全球化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中國應主動參與
經濟全球化具體表現為生產和消費的全球化。生產全球化就是企業不只在本國而是在世界范圍內尋找資源,消費全球化則指消費者不只在本國市場而是在世界范圍內買東西。在全球范圍內從事生產和貿易,也就必然有統一的全球規則,WTO是一種多邊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多邊是優於雙邊的,至少有一個比較權威的仲裁機構解決反傾銷和貿易糾紛。
人們通常只看到加入WTO將給中國出口帶來的利益,但中國的貿易得利還應反映在進口上,進口可以使消費者買到更多優質的東西,以更少的錢購買一些商品,消費者所得應是衡量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更重要的是,貿易和投資還帶來許多外部效應,使中國的服務質量和態度大大改善,這在經濟學上叫做技術外溢,它不同於技術轉讓,是不用付費的所得。
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需做四件事
第一,必須搞活市場經濟,使中國成為世界經濟體制中一個組成部分。
第二,必須開放市場。只有開放市場,才能成為世界經濟的組成部分,但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市場不能馬上無條件地全面開放,而是要有條件、有步驟地,在適應自身發展水平的情況下開放,這樣才能產生對貿易雙方都有利的效益。
第三,必須遵守國際貿易規則。因為市場經濟從某種程度上講是法制經濟,所以中國必須遵守規則並參與規則的制定。
第四,必須發展資本市場。任何一個想要讓企業家大展宏圖的國家,都必須發展其資本市場。但中國雖然擁有高儲蓄率,卻只有很小一部分流進了私人企業,流入高科技公司的儲蓄更是少之又少。
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必須正確處理好三組關系
第一是實行對外開放與參與全球化的關系。我們必須按國際上共同的規則來辦事,不能總把希望寄託在國家的保護措施上,盡早參與全球化貿易,就是要逼著我們的企業改革進取,只有這樣才能使其競爭力真正得到提高。
第二是縮小國內地區間差距與縮小國際間差距的關系。
第三是擴大內需與增加外貿出口的關系。中國是一個大國,國內市場很大,要將擴大內需作為根本,但不能因此而忽視外貿的重要性。
中國在制定經濟全球化戰略時,應考慮的新情況和新問題
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必須以發展本國的經濟為基礎。作為發展中國家和世界貿易大國,中國理應積極參與國際多邊經濟組織的活動和國際多邊經濟規則的制定,加強多雙邊經貿合作,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中發揮積極、穩定和建設性的作用。
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提倡和遵循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承認不同國家間的差異,注意處理好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的利益關系。
科技的不斷創新和進步,是經濟全球化的基礎和條件。中國將堅持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科技興貿,不斷提高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的科技含量和國際競爭能力,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只有加速科技創新,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運用先進技術和高新技術改造、提高傳統產業技術含量,才能不斷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實現中國技術發展的跨越。
只有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強市場體系建設,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才能不斷從生產關系方面為中國生產力的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參考資料:http://www.12366.net.cn/news/63/64/20010418/22859.htm
經濟全球化的代價
經濟全球化在給各國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
代價之一:全球經濟的不穩定將成為一種常態。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空前加強。不少國家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已超過30%,個別國家達到了50-60%。在這種環境下,經濟波動和危機的國際傳染便成為經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任何一個國家的內部失衡都會反映為外部失衡,進而很快影響到與其具有緊密貿易和投資關系的國家,最後極有可能將所有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與危機的境地。1997年泰國的匯率危機,很快傳染到整個東南亞地區以及韓國和日本,從而形成嚴重的地區性金融危機。隨後又波及俄羅斯和拉美地區(一度包括美國),形成了事實上的全球性金融動盪,便是危機傳染效應的最新例證。
國際游資的存在是全球經濟不穩定的重要根源之一。作為一種超越國界的巨大的金融力量,國際游資一次又一次地扮演了全球性金融動盪的製造者或推動者,扮演了危機傳染的主要媒介物。在經濟全球化持續發展的今天,盡管仍然可以繼續探索各種有效監管措施,但對國際游資的完全控制則是不可能的。
代價之二:各國經濟主權的獨立性正面臨日益嚴峻的考驗。歐盟經濟體發展的歷程表明,隨著一體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員國經濟主權獨立性則不斷下降。從早期的關稅同盟、統一農產品價格、匯率聯合浮動,到單一貨幣歐元出現以後的統一金融政策(1999年1月歐元利率區啟動),無不說明各成員國的財稅和貨幣主權已逐漸讓渡給超國界的歐盟協調機制。而這種經濟主權的讓渡曾經使許多成員國付出不小的代價,甚至多次危及歐盟經濟體的存亡。
對於歐盟以外的世界其他國家來說,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其經濟主權(特別是在財稅和貨幣政策方面)的獨立性,同樣面臨越來越嚴峻的考驗。這種考驗大致有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經濟主權的主動讓渡。從關貿總協定的歷次減稅和貿易自由化談判,到發生金融危機的國家,為了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援助,被迫進行的經濟調整,都是一定程度上的主權主動讓渡。另一種是跨國私人經濟力量對經濟主權的侵蝕。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跨國公司。由於跨國公司的戰略目標很少會同東道國的經濟發展目標完全一致,因而,它們對於東道國為了實現既定的發展目標採取的許多政策措施,經常表現出一種本能的抵抗和規避。跨國公司在國際間進行了大規模資金轉移,對東道國貨幣金融政策的消極作用同樣是不可低估的。顯然,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大量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的國家,在這方面付出的代價,是應當引起人們高度重視的。
代價之三:全球范圍內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如前所述,經濟全球化,本質上是一個全球范圍內的市場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競爭創造了效率,同時,也使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國家或少數利益集團集中,導致貧富差距的擴大。據世界銀行統計,1983年,低收入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高收入發達國家的2.4%,即後者等於前者的43倍;到了1994年,這一比例降低到1.6%,即後者為前者的62倍。造成這種差距擴大的具體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兩個因素不容忽視。其一,經濟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雖然幾乎所有參與全球化過程的國家在不同程度上從中受益,但並不意味著利益均沾。因為事實上,作為資本和先進技術的主要擁有者,發達國家總是處於全球化的中心地位。這種相對優勢,使它們在價格制定方面具有主動權,在與發展中國家進行交換時獲得更多的利益。其二,名義匯率下降,導致國民生產總值名義值減少。由名義貶值引起的實際貶值,又將導致貿易條件的惡化,進而在國際交換中付出更大的代價。
經濟全球化是利是弊
周明傑 李海青
第31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在瑞士達沃斯舉行時,數百名示威者高舉「世界經濟論壇滾出去」的標語,在會場外抗議示威。他們認為: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缺乏公平性,而且,由幾百名世界各國領導人和大公司老闆關起門來決定世界未來的前途也是不合理的———
誰在反對經濟全球化
張蘊嶺(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研究所、日本研究所所長):經濟全球化產生了兩個現象,一是目前大規模的資金流動主要是流向發達國家,二是投資者在全世界尋求合適地方。這樣受益者大部分是跨國大公司,導致財富高度集中。由於受益不均衡,導致了兩種反對經濟全球化的聲音: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中的利益受損群體。今年經濟全球化反對者與警察間的沖突,在我印象中是第一次如此尖銳對立。
陶文釗(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反對經濟全球化跟經濟全球化一樣都是一種全球現象,其最根本原因就是現在經濟活動的游戲規則大部分是由美國等發達國家制定的,有許多不合理、不公正的地方,導致全球化的受益者主要是發達國家尤其是大的跨國公司。
沈驥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戰略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在瑞士達沃斯大搞反經濟全球化反世界經濟論壇示威活動的人員中,有綠黨分子,有工會組織成員,非常復雜。但可以肯定,他們大多是發達國家的激進分子,因為發展中國家沒多少人能坐飛機去瑞士示威。這些激進分子認為全球化造成污染,造成南北差距拉大,造成發展中國家邊緣化,即越來越窮。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但這些激進分子行為非常極端,他們反對全球化,是根本做不到的。實際上,發展中國家邊緣化有三個原因,一是國際經濟秩序不合理,一部分發展中國家無法從全球化得到好處;另外就是自我孤立,不參加全球化進程也得不到急需的資金和技術;三是有一些國家長期陷於內亂、地區沖突,國內的社會經濟結構非常落後,因此即使參加了全球化,也難以向國際市場提供自己的產品,難以應對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反對全球化的人當中,還有一些人是得到西方國家默許的,他們以爭取工人就業權利為名,反對發展中國家的廉價產品進入本國,而本國政府據此拒絕向發展中國家開放市場,而只要求發展中國家向自己開放市場,撈取單方面的好處。
參考資料:《北京晚報》
6、對「反全球化」的實質的理解
反全球化運動的實質
一、反全球化運動的興起
作為一種客觀趨勢,作為一種自然歷史進程,全球化尤其是經濟全球化是隨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產生的。現代科技的進步,先進的交通工具和通訊手段的產生,為全球化尤其是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創造了條件。特別是近10年來,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極大地推動了全球化尤其是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現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不能不受全球化進程的影響。
但是,在人們言必稱「全球化」的今天,在全球化尤其是經濟全球化進程加速推進的今天,卻出現了一個眾多國家、國際組織和世界輿論都高度關注的現象,這就是反全球化運動在世界范圍內的江起。很有意思的是,在當今世界范圍內蓬勃興起的反全球公運動本身也成了一種「全球化」,只不過是另外一種性質的全球化。
除了以召開社會論壇的形式抨擊西方主導的全球化外,除了頻頻以黑客身份攻擊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的官方網站和大型跨國公司以及各種全球性經濟機構組織的網站以發泄自己對當前全球化的不滿情緒之外,反全球化運動採取的主要形式應該說是針對西方主要發達國家、大型跨國公司及其控制的世界經濟組織的大規模的遊行示威。近幾年來,與經濟問題有關的國際會議開到哪裡,反全球化的抗議者就跟到哪裡。1999年11月在美國西雅圖召開的世界貿易組織貿易部長會議,2000年1月在瑞士達沃斯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2000年2月14日,在泰國首都曼谷召開的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示威者針對的並非貿發會議,而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00年9月,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年會,2000年12月,在法國尼斯舉行的歐盟首腦會議,2001年4月,在加拿大最古老的城市魁北克召開的美洲國家首腦會議,2001年6月,在瑞典哥德堡召開的歐盟峰會,2001年7月,在義大利熱那亞舉行的八國峰會,這些大型會議的會場外到處都是情緒激昂的反西方全球化的抗議人群。一名反全球化示威者在熱那亞八國峰會的會場外被槍殺身亡後,法國總統希拉克當時就說:「如果沒有什麼原因觸動他們的感情和思想,是不可能成千上萬的人跑到這里來遊行示威的。無論對錯,肯定存在某種焦慮、某種困難。對此,我們不可以視而不見。」(覃莉:《他們,反的是什麼?——反全球化運動掃描》,《海外星雲》2001年第24期)的確是我們關注的反全球化運動的時候了,的確是我們反思西方主要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化的時候了。
在這里有必要指出,正如現代科技進步催生了全球化尤其是經濟全球化一樣,現代科技手段,還有各種非政府組織也極大地促進了反全球化運動的興起。由於最近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反全球化抗議的組織工作因而變得越來越簡捷高效起來了,再加上一些組織主要是非政府組織專門為反全球化的抗議者進行培訓,因此反全球化運動迅速發展起來,聲勢越來越大,從而引起了眾多國家、國際組織和世界輿論的高度關注。
二、反全球化運動興起的緣由
所謂反全球化運動興起的緣由,也就是指人們為什麼要反全球化的問題。人們為什麼要反全球化呢?是因為當今的全球化進程中產生了許多嚴重的問題的尤其是社會問題;是因為隨著當今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前進,世界卻日益分裂化;是因為當今西方主導的全球化不能公平對待世界每個國家,不能公平對待世界多數人民;是因為作為客觀趨勢,作為自然歷史進程的全球化如果繼續照此軌跡進行下去,那人類真正的、徹底的解放前途就遙遙無期,人類就會有面臨毀滅的危險。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菲德爾·卡斯特羅在1992年6月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上就曾鄭重向與會代表指出:「由於其生存的自然條件迅速不斷地消失,一個重要的生物物種——人——有滅絕的危險。」(菲德爾·卡斯特羅:《全球化與現代資本主義》第149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人們對當今全球化本質的認識日益深刻,人們對當今全球化進程所帶來的災難越來越感到切膚之痛。正是這一系列的原因,人們終於開始行動起來了。於是,我們終於看到,在世界各地,一場場反全球化運動成星火燎原之勢地爆發開來了。
那麼,當今的全球化進程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呢?或者說,當今的全球化進程究竟給人類帶來了什麼樣的災難呢?關於當今全球化進程中產生的主要問題,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菲德爾·卡斯特羅在其著作《全球化與現代資歷本主義》中作了這們的概括:「資本主義和新自由主義的全球化帶給了我們什麼,……此時此刻有8億人口挨餓;10億人口是文盲,40億人口生活貧困,2.5億兒童要做工,1.3億兒童受不到任何教育,1億孩子流落街頭,每年有1100萬5歲以下的兒童死於營養不良、貧困和可以預防或可以治癒的疾病;多個國家內部和多個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不斷加大;生態環境遭到無情的、幾乎不可逆轉的破壞;不能恢復的重要資源正在迅速被浪費和消耗;大氣、地下水、河流、海洋受到污染;所候的變化已經帶來了不可預言的、明顯的後果。本世紀(20世紀——引者),10萬公頃的原始森林消失了,還有同樣面積的土地變成了沙漠或無用的土地。」(菲德爾·卡斯特羅:《全球化與現代資本主義》第54—55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
可見,當今全球化進程中產生的首要問題就是全球日益貧富分化的問題。哥倫比亞總統內斯托·桑佩爾曾經指出,並非所有的人都能從當今的全球化進程中得到同樣的好處,在當今的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化進程中,經濟蛋糕是做大了,但是在分配經濟蛋糕時,「大蛋糕分給富人,其他人只得到麵包屑」。(《人民日報》1998年10月10日)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菲德爾·卡斯特羅也一針見血地指出,當今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化「其趨向不是使發展全球化而是使貧窮全球化,不是尊重而是侵犯我們各國的主權,不是主張各國人民之間團結一致而是主張在不平等的市場競爭中各尋活路。」(菲德爾·卡斯特羅:《全球化與現代資本主義》第106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
在當今的全球化進程中,全球化日益貧富分化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讓我們看看美國《商業日報》在1998年10月16日一篇題為《窮人與富人》的文章中提供的令人震驚的事實吧,這些事實是從聯合國一篇關於人類發展的報告中摘選出來的,主要是有關全球窮人和富人享受商品和服務的比例。這篇文章寫道:「正如人們可能預料的那樣,『富人可能佔了其中的絕大部分』。例如,世界上20%最富有的人消費著全球商品和服務總量的86%,而20%最貧窮的人僅消費1.3%—20%,最富有者消費全球肉類和魚類總量的45%,能源總量的58%……佔有74%的電話線和87%的汽車。……世界上最富有的3個人擁有的財產超過了48個最不發達國家國民生產總值的總和。」(《窮人與富人》,美國《商業日報》1998年10月16日)
全球日益貧富分化的事實甚至連世界銀行行長沃爾芬森也不諱言,他在一篇題為《一個不公正的世界乃是一個危險的世界》的談話紀要中指出,現代世界是20%的國家掌握著全世界的80%的財富。他自己也認為,這種狀況是不能持久的。因為這種不平衡的狀況是對和平的嚴重威脅,一個不公正的世界是一個危險的世界。他還指出,世界上現有30億人每天所得不足兩美元。(黃晴:《危險的失衡》,《人民日報》2000年11月15日)
關於當今的全球貧困問題,極具悲劇性色彩的一點就是,這種貧困是「富裕中的貧困」。現在全球一天生產的財富,無論是物質財富還是精神財富都遠非資本主義工業革命時代的生產的財富相比,更遑論資本主義以前的一切時代了。人類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擁有如此巨大的科技潛力和創造財富與福利的如此非凡的能力,同時,世界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不平等和存在如此嚴重的不公正。在通訊和距離方面使世界變得更小的那些令人驚嘆的技術成就,與貧富之間、發達與此同時不發達之間巨大的、日益懸殊的差距同時存在。這不能不說是人類智慧的一個悲劇。盡管千萬年以來,人類就一直在努力求解走出貧困之道,但是,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得到空前增長的今天,又有誰敢說,人類的貧困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了呢?又有誰敢宣稱人類貧困問題的歷史已經終結了呢?在這里,我只能說,人類呀,雖然你富於智慧,但你卻偏偏讓它酣睡。
當今全球化進程中產生的另一重要問題就是當今日益惡化的環境問題。全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進程幾乎與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化進程同步,這不能不使人們把生態環境的惡化歸咎於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化進程。人們紛紛指責說,西方發達國家的貿易精英們及其控制的經濟實體做出的決定往往不民主,因而最終導致全球生態環境破壞。不僅如此,西方發達的國家卻「慷慨地」讓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民,讓世界的大多數人民「盡情」品嘗全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的惡果。1998年9月14日墨西哥《至上報》上一篇題為《富國和窮國的不平等也反映在破壞生態環境臁受害的程度上》的文章就譴責說:「工業化國家是破壞臭氧層的主要源頭。但是,最終為污染和濫用土地、森林、河流以及海洋而付出代價的卻是那些最貧困的國家的人民。」
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1998年人文發展指數報告的結論,每年大量死於空氣和河水污染的是發展中國家的居民。此外,他們民深受土壤貧瘠之苦,不久的將來還可能因為地球氣溫上升而遭水災、地震和歉收之害。
實際上,工業化國家是這種現象的罪魁禍首,因為,它們是世界原料最大的消費者。
英國《新政治家》周刊1998年10月16日一期題為《環境污染 窮人受害》的文章也指出:「全世界死於環境污染的大多是窮人,他們是迄今為止自然界惡化的最大受害者。……污染正在地球上最貧困的人們中間展開一場悄無息(且鮮明為人知)的『大屠殺。』舉例而言,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表明,每年有270萬人死於空氣污染,其中90%生活水平在發展中國家。……自然界環境惡化最早危及的也是窮人,他們付出的代價亦最大……赤貧的人們生活在最為脆弱的邊緣地帶,這些地方往往最先被洪水洗劫或遭狂風肆虐。」
當今全球化進程產生的問題還有許多,如不平等的經濟發展問題,廣大第三世界國家邊緣化問題,西方發達國家改頭換面的新殖民主義問題,還有失業、社會分裂和忽視社會弱勢群體問題等待。
三、人們究竟反的是什麼樣的全球化?
嚴格說來,「反全球化」這一詞本身並不確切,因為人們並不對全球化本身,尤其不反對那種作為客觀趨勢和自然歷史進程的全球化。那些強烈抗議全球化的示威人群自己都不大使用「反全球化」一詞。准確地說,反全球化運動的人士反對的是西方主要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化,是這種全球化進程中產生的種種問題尤其是社會問題。正如1998年度諾貝爾經濟獎得主阿瑪蒂亞·森所說的那樣,這些反全球化人士其實並不是真正地反對全球化,他們是在反對某種同他們本身信念、價值觀相背離的全球化,其中有對世界南北差距拉大、分配不均的憂慮,有對幾個大國主宰世界的不平,當然也免不了為了維護自身的狹隘民族利益甚至是無政府主義。(見覃莉:《他們,反的是什麼?——反全球化運動掃描》,《海外星雲》2001年第24期)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200年4月3日發表的《我們人民:二十一世紀聯合國的作用》(即《千年報告》)中也認為:「很少有人、團體或政府反對全球化本身。他們反對的是全球化的懸殊差異。首先全球化的好處和機會仍然高度集中於少數國家,在這些國家內的分布也不平衡。第二,最近幾十年出現了一種不平衡現象:成功地制定了促進全球市場擴展的有力規則並予以良好實施,而對同樣正確的社會目標,無論是勞工標准,還是環境、人權或者減少貧窮的支持卻落在後面。更廣義地說,全球化對許多人已經意味著更容易受到不熟悉和無法預測的力量的傷害,這些力量有時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造成經濟不穩和社會失調。……人們日益焦慮的是,……他們的呼聲會被全球化的聲浪淹沒。」
當今的全球化進程是由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的壟斷資產階級尤其是跨國壟斷資產階級主導和推動的,因而,我們很難設想這一進程不會深深打下它們利益的烙印。有識之士指出,當今的全球化明顯帶有西方強權主導的意味,因為這種全球化「不過是重新恢復資本主義那種既是國際的、更是跨國的原始使命,把疆界和國家、傳統和民族統統踩在腳下,迫使一切都更加服從唯一的價值規律。」(法國雅克·阿克:《經濟全球化》第74頁,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年版)這種全球化實際上可以說就是過去500年來西方擴張運動的一種繼續,就是西方發達國家壟斷資產階級尤其是跨國資產階級利益的全球化。在這種以市場和資本為杠桿的全球化下,一切似乎是建立在市場規律之上的自願原則基礎之上的。與十九世紀西方資產階級為確立其在全世界的統治而直接訴諸武力侵略、霸佔領土的作法不同,西方壟斷資產階級這次主導和推進全球化進程是通過所謂形式上平等而實質上不平等的「自由貿易」奪取和霸佔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市場來實現的。
四、反全球化運動的主要組織
考察反全球化運動的主要組織,自然首先要求我們考察反全球化運動的力量構成,也就是要求我們弄清楚到底是什麼人在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化。從爆發的歷次反全球化運動中不難看出,當前反西方主導的全球化運動的主要力量是西方發達國家中的弱勢群體。資本的趨利性以及現在的以自由市場為基礎的國際經濟體制使得西方發達國家的壟斷資產階級很輕松地把一些在發達國家難以牟利的落後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因而,隨著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化的不斷推進,與跨國公司的巨額利潤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他們的低工資、低福利。他們參與反全球化運動的一個根本動因就是要求跨國公司、國際經濟組織、政府部門和國際社會關注他們的福祉。此外,一些非政府組織中的成員、環境保護主義者、無政府主義者、減免窮國債務的宣傳者、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抵制者也是反全球化運動的重要力量。當然,那些在全球化中被邊緣化的發展中國家的人民也非常不滿西方主導的全球化,他們自然也是反全球化運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下面介紹幾個在全球有重要影響的反全球化運動組織:
「減免債務」(Drop the Debt):該組織總部設在英國倫敦,其前身是Jubilee2000(紀念2000年)。該組織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游說西方富裕的發達國家撤銷第三世界國家債務上,它不斷向八大國(G8)施壓,已經成功地游說富裕國家撤銷了第三世界國家400億美元的債務。在它的壓力下,八大國家承諾進一步撤銷第三世界國家600億美元的債務。
「直接行動網路」(Direct Action Network):該組織是一個由北美洲多個組織組成的鬆散網路。成員之間常常互相用鐵鏈鎖住、手挽手組成人牆,並表演街頭劇或高舉巨型木偶嘲笑世界貿易團體。該組織是1999年11月世貿組織(WTO)西雅圖會議示威活動的主要參與者,該組織的許多成員都有無政府主義傾向。
「關注全球化中的南方」(Foeus on the Global South):該組織主要是由泰國的一些智囊人士組成的,這些智囊人士經常開展一些極具爭議的全球問題研究。該組織主要強調亞洲地區、工業化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貧富懸殊。
「救助平民的金融業務征稅聯合會」(ATTC,英文全名是Association for Taxation of Financial Transactions for the Aid of Citizens):這是一個以巴黎為基地的組織,主張要發展中國家向投機活動收取0.5%的稅項,以減慢資金的林量流入或流出。該組織已經替貧窮的發展中國家籌集到1000億美元的款項。該組織強調自己為非暴力組織
「全球貿易監察」(Global Trade Watch):該組織是由2000年美國總統選取舉獨立侯選人奈達領導的,強調貿易協議要有責任感,並努力監察全球化對就業、社會、環境和民主的影響。
國際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 International):這是一個總部位於荷蘭的68個國家環保組織聯明,主要游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和貿易官員多注意當地的需要,並評估他們的計劃對環境的影響。
此外,以法國為基地的「取消第三世界債務委員會」(Committee for the Cancellation of Third World Debt)、以日本為基地的「食品安全與環境網路」(Network for Safe and Secure Food and Environment)、以菲律賓為基地的「反對走私婦女聯盟」(Coalition against Trafficking in Women)以及阿姆斯特丹多國研究所(Transnational Institute in Amsterdam)等非政府國際組織也是很有影響的反全球化運動組織。
五、關於反全球化運動的評價
應該如何正確地評價當前的反全球化運動呢?我認為,順勢而生的反西方主導的全球化運動有助於我們注意當前全球化進程產生中的一系列問題,有助於我們注意世界經濟表面「繁榮」背後隱藏著的嚴重社會問題和危機。反全球化這一運動的興起,不僅會使西方發達國家的壟斷資產階級反思他們主導的全球化,也會使世界多數人民受到教育,因而有助於世界多數人民很好地認清當前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化運動的本質,從而有助於作為客觀趨勢的「全球化」這艘人類不得不乘坐的「大船」不致偏離正確的航向。
但是,綜觀當前的反全球化運動,我認為,它的意義主要也就在於提出問題而已,因而,它的局限性是非常明顯的。且不說各種分散的化的反全球化運動組織很難統一起來,且不說反全球化的運動的人士沒有真正從全球化角度而只是從他們各自的角度或者說從他們各自的利益出發提出問題,且不說他們沒有真正解決當前全球化進程中產生的問題的最高綱領,單從反全球化運動人士提出的一些口號,諸如「全球化要具有人性」、「世界應該公平對待每個國家」,我們就不難發現,他們還對西方發達國家的壟斷資產階級心存幻想。
關於西方壟斷資產階級主導的全球化進程中產生的社會問題的解決,古巴共產黨政治局委員拉蒙·巴拉格爾1998年11月1日在墨西哥城舉行的第八次聖保羅論壇會議上說得非常好:「資產主義是一種沒有能力解決各種重大社會問題的制度……資本主義很明顯是這樣一種政治制度:科學越發達,生產力越提高,它所製造的貧窮和社會差別也就越多越大」。(拉美社墨西哥城1998年11月1日電:《資本主義沒有能力解決社會問題》)我們認為,要真正從根本上解決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化徹底埋藏資本主義的私有制。
另外,在當前反全球化運動的樂章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由於反全球化運動各種力量的出發點不同和關注點不同,因而發展中國家之間,發達國家之間的反全球化力量的難以匯合,更遑論發展中國家的與發達國家反全球化運動力量的匯合了。明眼人只需要看一看77國集團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召開的首腦會議,就不難發現,這些國家的首腦雖然坐在了一起,但他們之間的分歧是非常明顯的。一位與會者當時就發表評論說:「如果說77國集團的133個成員國中的122個國家的代表出席了南方首腦會議的話,那麼在走廊里就出現了180種不同的意見。」發展中國家的反全球化運動力量與發達國家中的反全球化運動力量就更加難以團結一致了。很可悲的一點就是,發達國家的許多反全球化運動人士往往指責他們的資產階級政府未能有效阻止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低廉的勞動力對他們國家的工人構成了競爭。他們甚至建議西方發達國家在推進全球化的進程中更多地提高勞工的社會標准,這無非是找一個借口來抵制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勞動力的沖擊。
正因為當今的反球化運動中還存在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有些問題,如力量分散化的問題是很嚴重的問題,因此,人類離那種世界人民、世界各國、各民族平等和睦相處、互通有無、取長補短的全球化,離那種世界人民從歷史運動的客體(即作為少數剝削和壓迫的對象)轉變為主體(即作為自己的創造自己歷史的主人)、從歷史的被動地位轉變到主動地位的全球化,離那種伴隨全球化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交往的普遍開展和地球居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及道德水平普遍大幅提高的全球化,一句話,離人類的真正的、徹底的解放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盡管當今的反全球化運動還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畢竟它已經開始了反對西方主導的全球化的進程中各種問題的戰斗,開始進行戰斗是很重要的,正如拿破崙·波拿巴所說:「首先得投入戰斗,然後便見分曉。」
7、與環保有關的國際組織
1、國際環境保護組織協會
國際環境保護組織協會(IEPOA)成立於2007年,(批准證書號:37990030-001-05-07-5)得到了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 阿希姆·施泰納先生的親筆賀信和大力支持。
2016年3月,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主管的中國社會組織網曝光第一批「離岸社團」「山寨社團」名單,國際環境保護組織協會在名單中。
2、大自然保護協會
大自然保護協會 是全球最大的國際自然保護組織之一,大自然保護協會成立於1951年,總部在美國華盛頓。協會致力於在全球范圍內保護具有重要生態價值的陸地和水域,以維護自然環境、提升人類福祉。堅持採取合作而非對抗性的策略, 用科學的原理和方法來指導保護行動。
3、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簡稱IUCN,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全球性非營利環保機構,也是自然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領域唯一作為聯合國大會永久觀察員的國際組織。1948年在法國楓丹白露成立,總部位於瑞士格朗,亦作為「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
4、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
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組織,來自180多個國家的1000多名國際知名的科學家和專家為其下屬的6個全球性的委員會工作。它在世界62個國家設有辦事處,共有1000多名員工,服務於500多個項目。
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 於1948年10月5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法國政府在法國的楓丹白露聯合舉行的會議上成立,當時名為國際自然保護協會,1956年6月在愛丁堡改為現名。總部設在瑞士的格朗。
5、世界綠色設計組織
世界綠色設計組織,2013年9月在比利時注冊成立。世界綠色設計組織(World Green Design Organization, WGDO)是一個非營利性的國際組織,在全球發展會員,推廣綠色設計理念。
8、歐盟,瑞士為什麼也沒有加入?因為它是中立國?
瑞士永久中立國的地位始於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並在一戰後為1919年凡爾賽和約再次確認。回顧歷史,「中立」為瑞士人帶來了巨大的好處,它是瑞士能夠長期和平並發展成為世界最富裕國家之一的重要基礎。
100多年來,這種中立國的地位保護了瑞士,不僅使之在上個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中免遭戰亂,而且能在戰後的冷戰時期「超然」於種種國際沖突之外,為一些重大國際談判提供場所和對國際糾紛進行斡旋。
1986年3月,瑞士就加入聯合國問題舉行了首次全民公決,竟遭到3/4選民和所有州的反對。反對者認為,一旦加入聯合國,瑞士就會被大國左右,這將損害瑞士傳統的中立立場,不可避免地把它捲入國際紛爭。也有人擔心加入聯合國每年要交納大量會費,會額外增加政府的經濟負擔。
到了2002年3月3日,瑞士再次就是否加入聯合國舉行了全民公決,結果54.6%的選民和全國23個州中的12個州投了贊成票。
分析認為,此次公決之所以出現這么大的變化,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的重大影響,一個國家很難再獨善其身,置身於國際社會之外。
其次是冷戰結束後聯合國的作用越來越大。在新的國際形勢下,瑞士長期以來所固守的傳統的中立政策漸顯僵化,使它在國際舞台上斡旋的空間縮小。
再次,加入聯合國符合瑞士的經濟利益。瑞士經濟界認為,聯合國在維持世界經濟秩序、制定貿易規則、協調地區平衡等方面也起著不容低估的作用。此外,瑞士還是聯合國最重要的「供貨商」之一。
9、求經濟全球化之"弊"
經濟全球化的代價
經濟全球化在給各國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
代價之一:全球經濟的不穩定將成為一種常態。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空前加強。不少國家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已超過30%,個別國家達到了50-60%。在這種環境下,經濟波動和危機的國際傳染便成為經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任何一個國家的內部失衡都會反映為外部失衡,進而很快影響到與其具有緊密貿易和投資關系的國家,最後極有可能將所有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與危機的境地。1997年泰國的匯率危機,很快傳染到整個東南亞地區以及韓國和日本,從而形成嚴重的地區性金融危機。隨後又波及俄羅斯和拉美地區(一度包括美國),形成了事實上的全球性金融動盪,便是危機傳染效應的最新例證。
國際游資的存在是全球經濟不穩定的重要根源之一。作為一種超越國界的巨大的金融力量,國際游資一次又一次地扮演了全球性金融動盪的製造者或推動者,扮演了危機傳染的主要媒介物。在經濟全球化持續發展的今天,盡管仍然可以繼續探索各種有效監管措施,但對國際游資的完全控制則是不可能的。
代價之二:各國經濟主權的獨立性正面臨日益嚴峻的考驗。歐盟經濟體發展的歷程表明,隨著一體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員國經濟主權獨立性則不斷下降。從早期的關稅同盟、統一農產品價格、匯率聯合浮動,到單一貨幣歐元出現以後的統一金融政策(1999年1月歐元利率區啟動),無不說明各成員國的財稅和貨幣主權已逐漸讓渡給超國界的歐盟協調機制。而這種經濟主權的讓渡曾經使許多成員國付出不小的代價,甚至多次危及歐盟經濟體的存亡。
對於歐盟以外的世界其他國家來說,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其經濟主權(特別是在財稅和貨幣政策方面)的獨立性,同樣面臨越來越嚴峻的考驗。這種考驗大致有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經濟主權的主動讓渡。從關貿總協定的歷次減稅和貿易自由化談判,到發生金融危機的國家,為了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援助,被迫進行的經濟調整,都是一定程度上的主權主動讓渡。另一種是跨國私人經濟力量對經濟主權的侵蝕。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跨國公司。由於跨國公司的戰略目標很少會同東道國的經濟發展目標完全一致,因而,它們對於東道國為了實現既定的發展目標採取的許多政策措施,經常表現出一種本能的抵抗和規避。跨國公司在國際間進行了大規模資金轉移,對東道國貨幣金融政策的消極作用同樣是不可低估的。顯然,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大量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的國家,在這方面付出的代價,是應當引起人們高度重視的。
代價之三:全球范圍內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如前所述,經濟全球化,本質上是一個全球范圍內的市場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競爭創造了效率,同時,也使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國家或少數利益集團集中,導致貧富差距的擴大。據世界銀行統計,1983年,低收入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高收入發達國家的2.4%,即後者等於前者的43倍;到了1994年,這一比例降低到1.6%,即後者為前者的62倍。造成這種差距擴大的具體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兩個因素不容忽視。其一,經濟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雖然幾乎所有參與全球化過程的國家在不同程度上從中受益,但並不意味著利益均沾。因為事實上,作為資本和先進技術的主要擁有者,發達國家總是處於全球化的中心地位。這種相對優勢,使它們在價格制定方面具有主動權,在與發展中國家進行交換時獲得更多的利益。其二,名義匯率下降,導致國民生產總值名義值減少。由名義貶值引起的實際貶值,又將導致貿易條件的惡化,進而在國際交換中付出更大的代價。
經濟全球化是利是弊
周明傑 李海青
第31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在瑞士達沃斯舉行時,數百名示威者高舉「世界經濟論壇滾出去」的標語,在會場外抗議示威。他們認為: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缺乏公平性,而且,由幾百名世界各國領導人和大公司老闆關起門來決定世界未來的前途也是不合理的———
誰在反對經濟全球化
張蘊嶺(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研究所、日本研究所所長):經濟全球化產生了兩個現象,一是目前大規模的資金流動主要是流向發達國家,二是投資者在全世界尋求合適地方。這樣受益者大部分是跨國大公司,導致財富高度集中。由於受益不均衡,導致了兩種反對經濟全球化的聲音: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中的利益受損群體。今年經濟全球化反對者與警察間的沖突,在我印象中是第一次如此尖銳對立。
陶文釗(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反對經濟全球化跟經濟全球化一樣都是一種全球現象,其最根本原因就是現在經濟活動的游戲規則大部分是由美國等發達國家制定的,有許多不合理、不公正的地方,導致全球化的受益者主要是發達國家尤其是大的跨國公司。
沈驥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戰略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在瑞士達沃斯大搞反經濟全球化反世界經濟論壇示威活動的人員中,有綠黨分子,有工會組織成員,非常復雜。但可以肯定,他們大多是發達國家的激進分子,因為發展中國家沒多少人能坐飛機去瑞士示威。這些激進分子認為全球化造成污染,造成南北差距拉大,造成發展中國家邊緣化,即越來越窮。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但這些激進分子行為非常極端,他們反對全球化,是根本做不到的。實際上,發展中國家邊緣化有三個原因,一是國際經濟秩序不合理,一部分發展中國家無法從全球化得到好處;另外就是自我孤立,不參加全球化進程也得不到急需的資金和技術;三是有一些國家長期陷於內亂、地區沖突,國內的社會經濟結構非常落後,因此即使參加了全球化,也難以向國際市場提供自己的產品,難以應對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反對全球化的人當中,還有一些人是得到西方國家默許的,他們以爭取工人就業權利為名,反對發展中國家的廉價產品進入本國,而本國政府據此拒絕向發展中國家開放市場,而只要求發展中國家向自己開放市場,撈取單方面的好處。
10、經濟全球化對發達國家有什麼影響?如何理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反全球化運動?
經濟全球化對生態環境問題的雙重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又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向全球擴展的產物。經濟全球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雙重的:它加劇了全球生態危機,同時又促進了全球環境合作,推動了環境的全球化管理。迄今為止,全球化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要大於其正面影響。不管怎樣,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潮流,人類只能在認識其雙重影響的基礎上,盡量消除、減少它的負面影響,擴大其正面影響,推動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
一、經濟全球化導致地球生態環境不堪重負,加劇了全球生態危機
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後果之一就是由於經濟迅速增長而使地球生態支持系統迅速達到極限,而全球貿易自由化加劇了全球性生態危機。具體說,其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經濟全球化把各類國家都捲入了資本主導的全球經濟體系,國家間和企業間的惡性競爭極大地破壞了全球生態環境。迄今為止的經濟全球化都是由資本主導的,所有被捲入全球化的國家都採用GDP或GNP的計算方法,都把增長作為核心目標,所有參與競爭的企業不管是公有的還是私有的,都追求效益與利潤。在競爭的壓力下,資源的有限性和自然生態系統的價值被忽略,許多國家都採用了不計生態成本的西方生產方式,進而重復著環境破壞的後果。無論是資本主義制度之內還是之外,都無法逃離這一惡性邏輯,資本主導的全球化使全球生態環境陷於困境。
其次,全球貿易自由化加速了地球生態資源前所未有的消耗,直接威脅著地球的生物多樣性系統。貿易自由化給全球生態環境帶來了多方面的消極後果:一是全球木材貿易導致了原始森林被大面積砍伐,進而嚴重地損害了生物多樣性系統。地球上一半以上的物種蘊藏在森林中,隨著原始森林被大面積砍伐,森林原有的植物群落遭到破壞,生物物種在大量滅絕。二是來自國際市場的巨大誘惑推動了全球捕撈業的發展,致使海洋漁業資源面臨耗竭。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一份報告,如今世界70%的主要魚類種群面臨完全捕撈和過度捕撈的問題。三是野生動植物貿易加劇了瀕危動植物的滅絕,對生物多樣性構成了重大威脅。盡管《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明令禁止800多種動植物的貿易,然而在利潤驅使下,非法貿易屢禁不止。四是有毒化學品貿易和危險廢物越境轉移不僅危害全球環境,也直接危害人類健康。五是貿易的擴大還使得異地物種突破自然地域限制入侵他鄉,導致衍生地物種及生物遺傳資源多樣性喪失。外來生物入侵已經與生態破壞和環境惡化共同成為世界生物多樣性面臨的主要威脅。
第三,經濟全球化使小規模家庭農業轉向出口導向型種植單一作物的規模農業,加劇了生態環境的破壞。經濟全球化使農業日益成為一種全球一體化的產業。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都導致了兩個後果:一是開墾荒地使曾經是自然的生態系統被轉變成了農田,對生態環境造成壓力;一是鼓勵了農民轉向化學密集型的單一作物農業,造成土壤退化、農田生態系統受損。而一些貧窮落後的國家,背負著沉重的債務負擔,被經濟全球化的浪潮被動地捲入與發達國家的競爭。為了大規模種植能出口創匯的經濟作物,大面積地毀林開荒;為了提高效益,放棄了傳統的對環境較少破壞的耕作方式;為使農產品較快地進入市場,修建了龐大的交通網路。凡此種種,都造成了巨大的環境和社會成本,既危害了自然,也破壞了農業的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
二、經濟全球化推動了全球環境合作,推動著環境的全球化管理
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使其帶來的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也迅速凸顯,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已經成為街談巷議的話題,使人類的全球意識增強,使加強環境合作共同對付這些問題的需求上升,使全球環境管理的制度機制也在迅速形成。全球化對生態環境的正面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經濟全球化必然伴隨著觀念文化的全球化和信息流動的全球化,促進了國際社會環境意識的提高。這里,一是全球化使環境信息的綜合處理和流動更加便捷,而相關的環境數據與知識是引導全世界關注環境問題並促使國際社會把環境關切變成環保行動的強有力的工具。與社會經濟信息不同,高質量的、綜合的環境數據與信息的獲取不僅十分困難,而且成本很高。全球化使在發達國家和國際環境組織對環境研究與監控取得的環境數據和信息傳播到全世界,促進了環境資源信息共享,為決策者把環境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創造了前提條件。二是全球化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以及資源生態環境危機的意識傳播到全世界並取得了廣泛的認同,這是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西方發達國家由於較早遇到了生態環境問題,一些有社會責任感的科學家很早就開始思考環境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新型價值觀的一些核心理念不斷形成: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經濟是生態系統的子系統;要在地球的生態與資源的極限內生活;增長不等於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的發展才是真正的發展;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的未來是共同的;人類對資源的開發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威脅了人類自身的生存……等等,這些產生於發達國家的科學理念,通過全球化的傳播如今已經成為共識,促進了公眾環境意識的提高。國際社會各個層面從專家、環保人士到普通民眾,從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到非政府組織以及公司企業都在不同程度上開始關注我們的地球,關注生態環境問題,這是環境問題有望解決的前提條件。
其次,經濟全球化拓展著國際環境合作,正在使全球環境保護制度化。1999年,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發言中提醒人們注意,全球市場拓展太過迅速,以至於社會和政治系統還不足以完全適應它們。他呼籲參加本次論壇的企業界領袖和聯合國共同合作,以締結一項新的包括"人權、勞工標准和環境實踐等領域的一系列核心價值"的全球性協議,並且制定相應的法律。實際上,這些年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國際環境合作從政府間合作、國際組織與各國政府合作、非政府環境組織與國際組織合作、跨國公司與駐在國政府合作、區域環境合作都有了很大發展,並推動著國際環境保護機制的形成,包括:召開全球峰會,各國和國際組織共同制定國際環境宣言和行動計劃,明確全球環境保護的方向;舉行多邊環境談判,制定相關的國際公約、協定,就一般原則和制度性機制達成一致,再通過議定書為締約方規定具體的權利和義務,推動共同關注的問題的解決;建立全球環境基金,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全球環境問題,履行國際公約;建立全球環境監測系統,並由相關的機構進行全球環境評估,為國際環境保護提供科學依據;制定環境管理標准(ISO14000系列)和生態環保標志,引導公司企業和公眾在生產和消費時考慮環境因素……這一切,使全球環境保護正在向制度化方向發展。
第三,全球化刺激了各類非政府環境組織的大量涌現,形成了全球性的環境運動,推動著環境問題的解決。近幾十年間,非政府的環境保護行動大量出現,而與環境問題相關的非政府組織已經數以萬計。絕大部分非政府環境組織都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形成的,或在此間獲得巨大發展的。這一方面與環境問題產生的巨大壓力有關,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全球化的發展。一些非政府環境組織如地球之友、綠色和平組織、世界自然基金組織等等都是擁有數百萬成員的國際性組織,通過電子郵件和網際網路等渠道,他們逐漸組織起了一系列強有力的國際性網路。他們的存在及活動推動了真正的全球性環境運動。非政府環境組織不僅在一些國家而且在全球范圍內都具有影響力,它們是聯合國解決環境問題的盟友。全球化為整合各類環保力量,在他們之間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合作夥伴關系打開了方便之門。
總而言之,經濟全球化對生態環境的雙重影響要求人類用其世代積累的智慧,超越眼前的利益紛爭,攜手應對生態危機的挑戰,共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文明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