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劉康的主要作品
A專著
英文
Liu, Kang,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Trends in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4.
Liu, Kang, Aesthetics and Marxism: Chinese Aesthetic Marxists and Their Western Contemporaries,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0.
Liu Kang, and Xiaobing Tang,Politics, Ideology, and Literary Discourse in Modern China.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3
中文
劉康,《文化·傳媒·全球化》, 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劉康,《全球化/民族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金文化理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大陸版 1995年(大陸第二版將由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台灣麥田出版公司台灣版,1995年一版,2001年再版。本書被曾軍著《接受的復調:中國巴赫金接受史研究》(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稱為中文學術界對巴赫金理論最全面完整的接受,「直到現在還沒有第二本能取代它的地位。」
劉康、李希光,《妖魔化中國的背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本書為96-97年中國社科、政論類暢銷書,累計發行50餘萬冊,並有香港大公報出版公司香港版、台灣捷佑出版公司台灣版。本書受到美國《華盛頓郵報》整版書評,以及美國CNN電視台、《華爾街日報》、《新聞周刊》、《時代周刊》等主流傳媒報道與評論。美國出版的英文節譯本Demonizing China: A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U.S. Press, Special Issu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30. 2 (Winter 1998-99)。
劉康、李希光,《妖魔化與媒體轟炸》,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 英文(收錄於SSCI, MLA Index,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等)
1、「Reinventing 『Red Classics』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Novel: A Forum on Fiction, 4( 2007):49-77.
2、「The Short-Lived Avant-Garde: The Transformation of Yu Hua,」 Modern Language Quarterly, 63.1 (March 2002): 89-118.
3、Popular Culture and the Culture of Popul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Boundary 2, 24.3 (Fall 1997): 99-123.
4、Hegemony and Cultural Revolution. New Literary History, 27.4 (1996): 34-51.
5、Is There an Alternative to (Capitalist) Globalization? -- The Debate about Modernity in China. Boundary 2, 23. 3 (Fall 1996): 245-269.
6、The Legacy of Mao and Althusser: Problematics of Dialectics, Alternative Modernity, and Cultural Revolution. Rethinking Marxism: A Journal of Economics, Culture, and Society, 8.3 (1996):1-25.
7、Aesthetics and Chinese Marxism.Positions: East Asian Cultures Critique, 3.1 (1995):595-629.
8、Politics, Critical Paradigms: Reflections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Modern China, 19.1 (1993): 13-40.本篇論文為美國的漢學核心期刊《近代中國》中國現代研究專輯的中心論文,由美國學者Perry Link、加拿大學者Michael Duke以及美國華裔學者張隆溪對該文作出長篇評論與回應, 展開對美國學術界的中國現代文化研究範式的爭論。
9、Subjectivity, Marxism, and Culture Theory in China. Social Text 31/32 (1992): 114-140.
中文論文
1、「巴赫金對話理論在當代文化批評中的命運」《中國社會科學》,86期 (1994年): 161-177頁。
2、「從區域研究到文化研究:人文社科學術範式轉換」《文藝研究》,6期(2007年):12-21頁。
C當前主要研究項目
1、國家形象與城市文化創新,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委託課題。
2、Chinese Media and Popular Culture (中國當代媒介文化研究, 杜克大學中國傳媒中心核心項目(獲美國政府教育部Title IV研究基金資助),與中國南京大學高級人文社科研究院合作
山陽公劉康
東漢最後一個皇帝即漢獻帝劉協,在亡國之後,被曹丕貶為山陽公,食邑1萬戶,位在各諸侯王之上,建都山陽郡下的濁鹿城(一名青陽城,在今河南省修武縣東北)。這樣,東漢滅亡後,東漢皇室遺民便從洛陽徙居濁鹿。
山陽公劉協貶封為公後14年即魏青龍二年(234年)三月庚寅去世,葬於禪陵(在今修武縣西北),追謚漢孝獻皇帝。
獻帝娶皇後伏氏、曹氏,生數子,見於記載的有7個:皇太子劉馮,封南陽王,早逝;皇子劉熙、劉懿、劉邈、劉敦,建安十七年(212年)分別被封為濟陰王、山陽王、濟北王、東海王,東漢滅亡後又一同被貶為列侯;另有伏皇後所生2皇子不知名,被曹操殺害。
劉協去世後,因太子劉馮早逝,改由嫡長孫桂氏鄉侯劉康嗣襲為第二任山陽公。劉康在位51年,西晉代魏後仍舊襲爵為山陽公,直至晉太康六年(285年)去世,他的兒子劉瑾襲爵為第三任山陽公。劉瑾在位4年,於太康十年去世,由他的兒子劉秋襲封為第四代山陽公。劉秋襲爵20年,永嘉三年(309年)五胡亂華時被胡人所殺,山陽公國至此滅亡。
山陽公族後裔,主要分布在今河南一帶,部分則遷到日本。。
晉書里多次提到劉康
2、母儀天下中演劉康的是誰啊
張迪
專業類別: 影視演員 個人身份: 專業
年 齡: 28 星 座: 射手座
身 高: 176 cm 工作年限: 五年至十年
體 重: 67 kg 民 族: 漢族
語 言: 中文 英語 籍 貫: 遼寧省
學 歷: 本科 居 住 地: 北京市
所學專業: 表演 國 籍: 中國
入學年份: 2000 要求片酬:
畢業院校: 中央戲劇學院
經紀公司: 無
自我評價:
演藝經歷:
電視作品:
33集電視連續劇:《母儀天下》飾:劉康 劉欣 導演:黃健中
20集電視連續劇:《浪漫愛人》飾:周鬱林 導演:譚小寅
40集電視連續劇:《大清後宮》飾:四阿哥咸豐帝 導演:張軒南 何麗萍(台灣)
20集電視連續劇:《別墅里的故事》飾:方小南(男一號) 導演:郝建
20集電視連續劇:《真情不眠之太陽淚》飾:楊陽(男一號) 導演:詹相持
40集電視連續劇:《少年王之紅顏天書》飾:祁寶 導演:梁國冠(香港)
話劇:
《足球俱樂部》 飾:特德
《餅干小子》 飾:鹽罐先生
《我要成名》 飾:吳可奈
廣告:
宏寶萊鮮果時光雪糕電視廣告
鄂爾多斯學生裝平面廣告
音樂:
單曲《夢中人》
所獲獎項:
《紅樓夢中人》 賈寶玉
3、劉康的學術研究
劉康教授的學術研究主要包括國際傳播、全球化、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當代中國綜合研究、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與美學等,是世界著名中國問題專家。他擔任首席專家的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國際形象全球民意調查和公共外交項目,研究成果產生很大國際影響。
英文著作包括《中國現代文學與政治和意識形態》(美國杜克大學出版社1993年)、《美學與馬克思主義》(美國杜克大學出版社2000年)、《全球化與中國當代文化變遷》(美國夏威夷大學出版社2004年)。中文著作包括《對話詩學:巴赫金文化理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大陸版1993年;台灣麥田出版公司台灣版1995年)、《全球化/民族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文化·傳媒·全球化》(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以及和李希光等合著《妖魔化中國的背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大陸版1996 年、香港大公報出版公司香港版1997年、台灣申益出版公司台灣版1997年)、《妖魔化與媒體轟炸》(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等。2001年英文節譯本在美國出版。
劉康在美國、歐洲、日本英文學術刊物和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刊物上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多篇,其中包括具有重要影響的英文SSCI、AHCI期刊Modern Language Quarterly, Boundary 2, New Literary History, Social Text, Rethinking Marxism, Modern China, Positions等,中文期刊包括《中國社會科學》、《文藝研究》、《文藝爭鳴》、《中國比較文學》、《國外文學》、《國際新聞界》、《新聞記者》、《中國圖書評論》,以及《二十一世紀》(香港)、Tamkang Review(台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