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業革命對傳統手工藝設計的沖擊對藝術設計帶來哪些危機?
1820~1850年間,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相繼在歐洲各主要國家初步完成,工業革命對傳統手工藝設計的巨大沖擊以及在這種沖擊之下所形成的藝術設計的嚴重危機,終於暴露了出來。
首先,在工業化大生產的沖擊之下,部分手工藝設計被納入了工業體系之中,手工藝人成為了熟練工人;部分手工藝設計日益萎縮,大量作坊關閉,工匠失業,技藝失傳,工藝門類瀕臨滅絕;部分手工藝設計退居窮鄉僻壤,憑借鄉村交通的閉塞、資訊的阻滯、經濟的落後、生活的單一、觀念的保守而得以留存;部分手工藝設計為了與工業產品設計拉開距離,而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實用性質,大力發展其非凡的技藝性和高度的藝術觀賞性,由生活必需品向生活點綴品轉化。
其次,工業化帶來的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發展,使得設計與製作活動相分離,導致了設計專業化的出現。傳統手工藝中的設計與製作活動是一體的,心中所想,應手而為之。工匠作為器物的設計者與創造者,比較了解實用中的各種條件與需求,同時又掌握著較為全面的藝術技能,因而具有較強的創造性。而機器大生產割裂了設計與製作的內在統一關系,工人長期重復單調劃一的機械性操作必然導致創造性的衰退。不僅如此,藝術與技藝間的差距越來越大,藝術家沉迷於自己的象牙塔,不屑於從事日用品的設計工作,而工廠體系中的設計者、製作者又缺乏必要的文化素養與藝術技能。
最後,工業革命動搖了具有較高文化藝術素養的優游自在的貴族階層的經濟基礎,使得他們很難繼續充當手工匠人和設計者藝術趣味引導人的角色。同時,工業大生產也造就了一批新興資產階級,許多出身微賤、粗淺無知的暴發戶為了改換門庭,雖也想附庸風雅,但終難擺脫其市儈、傖俗的作風。這種社會結構的變革,使得整個社會的審美水準普遍下降。
1851年,英國政府為了檢閱工業革命以來的偉大成果,展示英國睥睨天下的雄厚國力,而在倫敦召開了首次世界博覽會。該博覽會在集中展現工業技術巨大威力的同時,也全面暴露出產品設計領域存在的嚴重問題。工業產品美學質量的低劣和手工藝設計傳統的喪失令人深感揪心。當時的《倫敦時報》不禁發出這樣的慨嘆:「展覽中的裝飾設計明顯缺乏明確的原則——在我們看來,整個歐洲的工藝品製作者都徹底地陷入了混亂之中。」這種混亂的形勢主要表現為兩大弊端:一是盲目復古、風格蕪雜;二是堆砌裝飾、華而不實。
2、在現代社會,對於中國的傳統工藝美術應該以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存在將更有利於其發展?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綿延五千年而沒有中斷,其最重要的原因在於代表精英文化傳承的典籍文物與代表民間文化傳承的生活習俗,二者共同構成了中華文明的內在基因,流經千年而積淀豐厚、傳之久遠。傳統工藝美術蘊含著精湛的技術與豐富的知識,更負載著整個社會的意識形態、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和價值觀念,特別是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功用價值,使得它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其絢爛多彩的外在形式和深遠厚重的文化內涵,彰顯和改變著人們的審美意識。從陶瓷、絲綢到今天涵蓋整個生產生活領域的傳統工藝美術,在中國的歷史發展中,長期扮演著重要角色。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和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傳統工藝美術受到越來越強烈的沖擊。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對資源的掠奪性開發,忽視傳統工藝美術的文化內涵,手工技藝與機器生產的矛盾加劇,這一切都使得傳統工藝美術面臨著嚴峻挑戰。與此同時,傳統工藝美術事業發展的體制還有待完善,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亟待建立,支持行業發展的投入政策、稅收政策還有待探索。傳統工藝美術發展面對挑戰的同時,也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
在新的歷史時期,繼承發展傳統工藝美術事業也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內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特徵在於以人為本的活態傳承,傳統工藝美術作品與產品以物化的形式表現出來,其製作的技藝與知識卻積淀在人的身上,其中絕大部分以口傳心授的方式傳承下來。因此,傳統工藝美術的保護與發展要遵循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基本原則與方法,納入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總體框架中來。同時,要在保護的前提下改革創新,大力發展傳統工藝美術產業。
繼承與創新是傳統工藝美術發展的必由之路、建立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與機制是傳統工藝美術事業發展的關鍵、建立健全傳統工藝美術發展的政策保障是基礎、建立傳統工藝美術研究的理論體系是當務之急、加強隊伍建設與人才培養是傳統工藝美術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5 個方面,概括和論述了傳統工藝美術在新的發展時期的主要任務。他最後指出,保護與發展中國傳統工藝美術,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發揮著重要作用。
3、經濟全球化阻礙中華傳統文化發展
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文化發展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決定了文化發展的方向;同時,文化的發展也規范著經濟的方向和促使它的發展。
新的世紀,經濟的全球化向我們展示了文化信息產業的發展特性:
第一,信息資源的最大共享。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斷加快,文化產業加強了對全球資源的爭奪和分享。無論在出版、報刊、音像、還是在影視、娛樂、廣告和旅遊業中,資本的國際化、技術的國際化、智能資源的國際化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隨著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新的信息載體不斷出現,一些現代化程度高的圖書館和資源庫收藏的新載體范圍正在不斷擴大,包括各種實物和博物資料,如書畫、樂譜、手稿、服裝、電視節目等,涉及與人類文明有關的一切紀錄及其載體。比如法國國家圖書館就已經收藏了200萬件樂譜、音樂家手稿、檔案,90多萬件錄音資料,6.2萬件錄像資料,2.8萬件多媒體資料和30萬份數字化影像資料以及400個唱機設備。這些豐富的信息資源為文化從業人員進行文化生產,為國際間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因為數字化革命強化了知識的編碼過程,各類資料、圖像、音像等都可以編碼化,電子網路則將各種信息資源連接起來,這便可以大大加快可用知識存量的增長速度和知識流量的流通速度,形成一個全球化的信息網路。美國學者J·W·豪斯指出:好萊塢從業人員大量收集世界范圍內的知識和信息資料,每投入100小時即花費時間成本1500美元(每小時摺合15美元計算),形成的創意和構思平均可產生效益7720美元。難怪英國「滾石」廣播電台不惜巨資,千里迢迢來上海錄制老碼頭工人哼唱的「碼頭號子」,1992年好萊塢安布林娛樂公司從網上獲得了中國雲南祿豐的侏羅紀恐龍化石,以及轟動世界的河南西峽恐龍蛋的資料和圖像,受到極大啟發,攝制出科幻巨片《侏羅紀公園》。為此,他們獲得巨大的社會反響和商業利潤,上演31個星期國內票房收入達3.4億美元,而海外票房更達破記錄的5.3億美元!
第二,資源配置的國際間合作。文化資源國際化的基礎是工業的大規模分工和全球文化市場的開拓。以往一個城市、一個地區和一個國家內部的分工和協作,已經發展成為一系列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分工和協作,以便更有效地利用各地的文化資源。比如《日本經濟新聞》和《朝日新聞》從1996年2月起同時在香港開設衛星版。設在東京的報社總部每天將排好版的樣報,採用電腦和通訊衛星傳到香港,幾分鍾後,香港的印刷廠和日本的印刷廠幾乎同時開印,再利用香港作為信息中心的優勢,迅速傳播到港澳台和東南亞地區。好萊塢大片《泰坦尼克號》實際上也是由7個國家的30多家公司協作完成的,其中的特技製作包給了有16家多國中小技術公司協助的DigitalDomain公司,音樂製作包給了索尼公司,它的高質量的音樂製作使全片獲得極大的商業成功,音樂場面佔有全片的75%長度;又如美國的《讀者文摘》以19種語言發行,它的48種國際版本發行量達到2800萬份,遠遠超過它在國內480萬份的發行量;針對婦女的美國《大都會》雜志也有36個國際版本,1996年國內發行270萬份,而國際銷售額突破450萬美元。它的北美部負責人說,誰能夠在世界范圍內進行有效的分工協作,誰就能有效地拓展全球市場!
第三,資源利用的集團組合。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的資源,許多文化企業紛紛走向聯合與兼並,形成大的集團。這樣做可以達到兩個目的:(1)通過共同使用機器設備、信息網路、交通工具、專業人員等,降低成本,提高產出;(2)通過產權交易、兼並和破產,把效益差的不良資產拋向市場,再把優良資產組合起來,提高資產效益。據統計,從1986年到1990年,美國有400個獨立電視台和電視台集團在產權市場上被出售,等於全美75%的電視台被交換了一次所有權。而1993-1994年間,又有200個以上的電視台進入了產權市場。
聯合與兼並為提高資源利用率,迅速增強文化產業的實力提供了可能,也為產業資本的跨行業滲透提供了重要條件。社會對文化產業的投入不僅採取贊助和政府撥款的形式,更大量地採取參股、控股和資產運作的形式,比如法國著名出版集團Hachette股份的50%為法國經營航天、通訊和高速鐵路業的馬特拉工業大財團所購買,後者投入了大約20多億美元;另一個出版集團Cite的65%股份也被法國通訊公司和電子公司所掌握。1998年初,法國公用事業、建築業和通訊業的巨頭CGE公司投資控制了世界第五大綜合出版集團哈瓦斯集團30%的股份。[3]除此,還有社會投入的多元化和資源投入的無形化,都在不同程度上促進了文化產業的發展和國際間的文化交流。
中國入世,意味著中國將徹底全面地打開了封閉的國門。在一個充滿競爭的以資訊科技為核心的現代社會,影響人們行為的文化結構必須隨著時代的變化而加以改造和轉換,否則,它將阻礙中國的現代化的進程。一個新時代是不可能建築在舊文化上的,但是舊文化卻可能拖延新時代的進程。社會的發展首先是人的發展,中國的現代化也首先是人的現代化。所以,中國在加入世貿,建立市場經濟的過程中,不僅要學習和遵循國際經濟慣例,還應當注意建立與之相適應的一種能夠推動現代化進程的新文化。這種新文化應該包含中西文化的合理內核,又具時代性。它要求人們拋開實用理性的消極方面,剔除理論理性的偏激部分,用理性和科學的方法來審視周圍的一切,追求真理,直面人生而不是埋頭感官享受、玩世不恭;崇尚法治而不是推崇強人政治;要求人的平等、自由和尊嚴而不是趨炎附勢、依傍權力;提倡公開、公平和公正的行為規范而不是欺上瞞下、黑箱操作的舊式文化,如此等等。[4]我們說中國的入世是中華民族一次新的更全面的對外開放,這里就包括人們的文化觀念與思維方式的開放和更新。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只有國人文化意識上與國際接軌,取人之長補已之短,揚已之優抑人之劣,激濁揚清,互通有無,只有這樣,才可能更好地融入經濟全球化的大家庭之中。
二、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沖突與融合
中國入世不僅引起了國人的關心,同時也引起了世界的廣泛關注,其重要原因就在於接納的這個新成員不同於一般:它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它既有漢民族文化的輝煌,同時又有多民族文化的燦爛;它既是一個經濟上發展中的國家,同時又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國;昨天它曾經影響了世界,今天它要接受世界的影響。中國要全面地認識世界,世界也要全面地認識中國,這將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雙邊任務。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近百年的歷史中還有著閉關鎖國的慘痛教訓,一旦國門真正全面打開時,對於百姓大眾來說總有一種或多或少的不適應和不可名狀的滋味。我們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研究中西方文化的沖突與融合。
中國加入WTO,隨著經濟的全面介入,引起文化上的沖突是必定無疑的。文化沖突是不同性質的文化之間的矛盾和對抗。一個社會集體的文化接觸到另一個社會集體的文化,必然會出現內在的傳統文化與外來的異質文化之間的矛盾沖突,文化沖突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文化差異的存在,文化對產生它的環境是適應的,但對其他的環境卻不一定完全適應。[5]這種不適應便產生了矛盾和沖突,而其前提則是相互交流中的比較和差異。
中國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與演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注重和諧、秩序,信奉天人合一,不崇尚征服自然,而傾向於順其自然;在人與社會的關繫上,重視社會穩定,政治價值優先,強調集體主義精神,強調對國家和集體的無私奉獻精神,肯定對國家和社會的報恩或獻身意識,肯定上下級的忠誠關系,遵守紀律,官本位,官民一體化,習慣於「人治」,辦事講「關系」;在人與人的關繫上,不突出個人,以家庭為本位,穩定家庭生活。家庭有照顧好成員的職責,重視教育,望子成龍,以儲蓄、勤儉為核心的財富態度,堅守以孝道為中心的家族主義,個人利益服從家族或組織利益,敬業樂群,和睦人際關系,注重個人自我修養,等等。[6]中國傳統文化好比是太極圖,圓滿、優美、包容性強,是內斂型的;而西方傳統文化的圖騰是十字架,即鋒芒畢露,剛勁有力,是發散型的。中國人古代修長城是為了把自己同外界分開,而不是為了向外界進攻,中國近代的開放也是在西方堅船利炮的逼迫下進行的。與此相應的是中華文明在海外大范圍主動傳播的機會較少,對於偶爾傳入的異質文化的整合力卻非常強;而西方由宗教信仰演化而來的「天賦使命」觀,使他們相信西方式的政治制度、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是最符合人性的,因而值得在全世界推廣,這種基督救世文化傳統決定了他們在對外交往中採取咄咄逼人的姿態。[7]隨著中國加入世貿,中國與西方的文化交流增多,這種文化上的差異越來越突出地表現出來。
第一,事物價值判斷標准上的差異。對相同事件或現象的不同評價,是好還是壞,是肯定還是否定,是有用還是無用,是優良還是低劣,這都反映出一個人、一個民族對事物評價的價值觀,而決定這種價值標準的卻是植根於人們頭腦里的文化理念。
最近,由美國醫學博士斯賓塞·約翰遜撰寫的著作《誰動了我的乳酪?》風靡世界,在全球的銷量已超過2000萬冊,連續78周蟬聯亞馬遜網上書店最暢銷書榜首!自然,這本字數不到4萬,定價16.8元的小冊子,也在中國的大地上走紅,不到4個月的時間就開印9次,各種書報的廣告宣傳和書評文章更是不計其數。這是一本什麼樣的著作呢?作者在書中虛構了四個角色: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這是一篇寓言故事,作者通過四個角色的演繹,告訴人們如何在今天變革的時代,笑對變化取得成功的方法。道理簡單得很。這本書和他在20世紀80年代與他的朋友肯尼思·布蘭查德合寫的小冊子《一分鍾經理》一樣,並沒有什麼高深的理論,完全是一本通俗讀物。但是,就是這樣的著作卻受到西方人士的青睞,促使年輕的一代和廣大讀者從書中受到教益,正確面對新的競爭和挑戰。這在中國是不可想像的。(作者是一位醫學博士,卻寫了管理方面的著作,這在國人看來又是「不務正業」了。)一年又一年的職稱評聘、職務晉升、評比獎勵,有多少學者為著那厚厚的著作和長長的論文而煞費苦心,因為字數和厚度不夠而被淘汰者更是大有人在;而被出版、發表、評上職稱的作品,又有多大的受眾面,對社會又有多少促進作用,這是參評者和主評者心裡都明白的事情。但是,有關部門至今仍樂此不疲,參與者仍需忙於應付。盡管有了老院士老教授們上書呼籲,要對科普作品予以關注,予以獎勵[8],但是此意始終未能成行。什麼是學問,怎樣做學問,看來中西方的學者和大眾們的評價標準是不同的。
一般來說,文化素質高的人願意接受高深的學問,文化素質低的人喜愛讀通俗的讀物,但是,這在中西方有時卻相反:20世紀80末,在中國大陸曾風行一本由丹麥出版中國翻譯的大書,名字叫《戴尼提:自我心理調節技術》,37萬字,書很專業也不好讀,但是在北京一次發行就是20萬冊。中國的出版商和廣告商還有新聞傳媒,不遺餘力地為其大作宣傳推銷,外國人的錢是賺飽了,但是,對中國人來說,並沒有起到什麼大的作用。90年代,中國也出了兩本書,一本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本是王元化的《思辨隨筆》。要說這兩本書也都不是通俗讀物,也沒有什麼言情,特別是王元化的著作,還有幾分晦澀。但是,在大陸,在年輕人中間卻還很受歡迎,一版再版重印了好多次。一種變革時代的浮躁可見一斑,一種在開放背景下的文化迷亂可見一斑。
對一件物品,除了它自身的經濟價值外,如何把握它潛在的精神意義,中西方的認識是不一樣的。到國外旅遊的人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好不容易買到一件紀念品回國,打開一年原來是中國製造的。筆者曾到歐洲大陸出訪就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參觀法國國家第三電視台,客人們回贈給我們的紀念品有手錶和文件包,很精緻也很漂亮。但是,打開文件包一看,在夾縫中卻發現「MADE IN CHINA」的字樣。參觀巴黎艾菲爾鐵塔,在塔頂紀念品購物處購買的卻是中國溫州生產的鐵塔玻璃鏡框。一個國家的標志物,一個國家的新聞媒體,出售和送給客人的物品卻不是本國生產的(這些紀念品不僅是送給中國人),這在中國是不會出現。從來沒有聽說在天安門城樓上出售美國或其他國家生產的具有反映中國形象的紀念品。但是,外國做到了,而且很坦然。他們完全從商品的價格考慮,只要委託國生產的商品既便宜又精美,他們能賺到錢,顧客又喜歡,請哪個國家生產都行。在這里沒有中國人一般認識的那種狹隘的「愛國主義」等精神的束縛。
人們的文化觀念不僅表現在日常生活和相互交往中,在特殊情況下,在緊要關頭,訓練有素的民族也會有它出色的表現。2001年9月11日,紐約世貿大廈遭遇恐怖襲擊,讓熱愛和平的人們永遠記下那慘絕人寰的一幕。其中有兩個細節卻更令世人刻骨銘心永誌不忘,因為她揭示著美國民族中最溫馨最光彩的瞬間。
恐怖分子劫持的飛機撞上大廈,電梯癱瘓,成千上萬的人匯集到唯一的安全通道樓梯上。在最為危急的關口,它竟然暢通無阻,不光身強力壯的人逃了出來,傷員被抬了下來,心臟病發作者被救下來,連盲人牽著導盲犬也從人流中走了下來,幾乎所有從樓梯而下的逃生者都逃了出來。難怪人們要贊美,秩序是文明,是禮儀,秩序更是生命。而為了這秩序,人們經受了怎樣的生與死的考驗。
「9.11」事件中還有第4架飛機,那架飛機上曾經有一個男人用手機給地面上的妻子打過一個電話,最後的一句是,「男乘客投票決定與歹徒搏鬥。」飛機後來在匹茲堡附近墜落,歹徒與乘客同歸於盡。在文明社會中,遭遇劫持,放棄搏鬥是普遍接受的慣例,生命的價值高於一切,不能以別人的生命作為冒險的代價,去完成那一類「英雄行為」。但在獲悉世貿大廈已經被襲擊的前提下,搏鬥則是為了避免更多的生命犧牲,為此打破慣例,不僅是正當的也是正義的。盡管如此,也必須徵得他人的同意。在生命的最後幾分鍾,還能想到相互尊重對方的選擇自由。這就是美國民族在「9.11「事件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文化積淀。這種積淀不是一日之功,它正如著名學者朱學勤先生所言:「如果沒有1787年費城制憲以來的200多年積累,就不會有今天我們看到的這一事例。我們也難以否認,沒有憲政環境中一生養成的習慣,就不會在最後一分鍾以那樣謙卑和自然的口氣說,我們投票決定。」[9]再來看看中國大陸上發生的幾次火災和事故,盡管裡面也有我們時常供奉的「人民公僕「,卻很難見到他們在危急中表現出來的大義凜然。1994年11月新疆烏魯木齊一劇場由教育部門組織上千學生觀看演出。突然,劇場因電線短路發生大火,結果有324人死亡,其中有288人為學童。造成這么多人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逃生時教育官員和老師不僅沒有很好地組織撤離,有的還為了防止大火燒到自己竟堵住了通道,結果致使不少學生在爭相逃生時互相踐踏致死!
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大陸開始注重培養人們的法律意識和道德修養,這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在城市裡在繁華處大都有了指揮交通的紅綠燈,有的設施與外國的也大致相同。但是,在紅燈面前,中國有不少人的表現是與外國朋友大相徑庭的:外國人見了紅燈,不論是有車還是沒車、有人還是沒人,都要站住,不會通行;而我們有些同胞,遇到紅燈,先看有沒有車,如果沒車,可能會通過;如果沒車又有人先過,他保准會通過。西方人心目中的「紅燈」是法律條文和道德約束,「紅燈」和「綠燈」分別代表著「合理合法」與「違法悖理」;而我們有些國人心目中的「紅燈」是「被人看見」,是「目擊者」,只要沒有「目擊者」,紅燈綠燈都是可以通過的。對此,有學者從「人格底線」上進行深刻的闡述:中國人為人處事最在乎他人會怎麼說,其價值判斷是「他人取向」;而西方人為人處事最在乎法律會怎麼說,其價值判斷是「法律取向」。在西方人看來,一個人只要不傷害他人,也就是說不違反法律,他做什麼不做什麼,都是他自己的事情。而且,一個人越是我行我素,就越是具有好的人格形象,越是具有獨立人格;而對中國人來說,人生道路上的綠燈反倒很少,舉手投足,都要顧忌別人會怎麼說怎麼看,他人的意見對個人行為的規范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逆他人意見而我行我素,其代價是人格形象的喪失。這種「他人意見」常常是與「法律意見」相抵牾的,「他人取向」的紅燈常常有意無意地替代了「法律取向」的紅燈。[10]在當今與世界接軌的形勢下,中國的國民應建立起新的價值判斷體系:一方面要繼續尊重「德先生」和「賽先生」,加強民主和科學的教育;另一方面則應該請進「馬(Market)先生」和「騾(Law)先生」,即加強市場和法制的觀念。用法律的「紅燈」規范人們在市場中的行為,同時對個體在「綠燈」下的合法行為持寬容的態度。從現實的層面考察,這種價值判斷至少有兩個意義:一是為個體的人格行為提供更大的空間,同時又可以保證個體自覺地遵守法律和道德的「紅綠燈」。全球的現代化從工業化到科技化和信息化,只是物質和工具層面上的歷史進程,並不是人類現代化的全部,更不是現代化的實質。美國學者阿歷克薩·英格爾斯在《人的現代化》一書中指出:「一個國家,只有當它的人民是現代人,它的國民從心理和行為上都轉變為現代的人格,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管理機構中的工作人員都獲得了某種與現代化發展相適應的現代性,這樣的國家才可真正稱之為現代化的國家。」[11]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調查表明,我國民眾的物質生活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對生活方面的滿意度在很多項目底於西方國家(見表一)。在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上也有不少的差別(見表二)。這也是引起中西文化差異和沖突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加入了世貿,在經濟步入全球化的同時,作為人的現代化的任務更加繁重和漫長,這是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的一個重要問題。
由於經濟利益和人們的文化觀念的不同,在相互的交往中由差異而發生沖突這在國際上是常見的事,我們也不必過分憂慮。如美國和加拿大雖然都是世界貿易組織成員,而且兩國相鄰,交往多年,但分歧仍然存在。
加拿大與美國有將近8900公里共同的邊界線,對多數人來說是共同的語言——英語,來自英國歷史的共同傳統,接近的政治經濟制度、共同的防衛體系,特別是學術和行業的聯系,以及貿易和投資關系。在經濟上,它們是相互之間最大的貿易夥伴——彼此的投資者和消費者。美國在加拿大的投資,超過世界上任何地方,而加拿大在美國的投資,也比在其它任何國家都多。兩國每年的邊境往來達數千萬人次。然而,在總的友好關系中,也有不和諧的音符。這兩個北美鄰居之間最傷感情的沖突包括大眾傳播方面的爭議。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電視率先發展起來,而加拿大是從1952年才開始電視廣播的。由於大多數加拿大人生活在美加邊界以北的沿線一帶,處於美國電視的覆蓋之下,40年代表50年代初,加拿大觀眾廣泛地接收美國電視節目。其後,加拿大線纜系統發展起來,並熱衷於從邊境美國電視台轉播節目信號。從此,在所有加拿大的主要城市和許多小城鎮,多數居民都可以享受熱門的美國節目且無需付費。加拿大廣告商認識到美國電視節目在加拿大觀眾中的影響,便開始在美國邊境電視台購買廣告時間,這些廣告是針對加拿大消費者的。於是,滾滾財源流入美國電視台,70年代每年達2千萬美元。終於,位於邊界線以南的24家美國電視台捲入了爭議,其中最主要的電視台是3大電視網在紐約州布法羅市的3家電視台和在華盛頓州貝靈漢市的一家附屬台。這場爭執被報界稱為「邊境戰爭」,美國電視節目被稱為「特洛伊木馬」。
為了遏制加拿大企業「出口轉內銷」的廣告流向美國電視台和廣播電台,加拿大政府採取了幾種政策法規。70年代中,當政策付諸實施後,美國和加拿大的幾屆政府都介入了長期的國際爭端。
美國和加拿大幾十年的爭論,無礙乎兩大因素,一是經濟利益,二是文化觀念。加拿大擔心自己的文化被美國所吞噬,他們追求的是文化的發展,他們把廣播當作提高文化和民族特徵的工具來使用。他們不承認所謂「簡單的保護主義和沙文主義」的罪名;而美國卻強調自由經濟,市場競爭,藉助實力,建立霸權,他們追求的是消費者的選擇。他們也不承認所謂「帝國主義和商業侵略」的大帽子。[12]由於文化傳統和經濟利益的不同,爭論也許會長期進行下去。但是,隨著雙方的交流與溝通,不論是經濟還是文化產業都將會促進兩國的發展。這不僅是兩國同時也是世界發展的趨勢所然。
由於差異產生沖突是很自然的事,一般來說文化沖突不會像政治沖突那樣升級為戰爭(當然也不排除像科索沃和中東地區由民族和宗教等文化因素引起的戰爭);相反,在相互的交流中,通過彼此的了解和調適達到融合倒是其主流。在文化融合的過程中,各種文化因素之間相互滲透、相互結合,最終融為一體。這種融合,一是把外來文化融入自己的文化,就像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一樣,充分利用文化傳播這一促進文化發展的動力,不斷地以漢文化為基礎融合我國各少數民族和其他國家的文化,為自己注入新鮮血液,增添生機和活力,從而使其保持相當長時期的繁榮燦爛;另一種則是把自己的文化融入到異質文化中去。這種融合是在深切了解異質文化的深層意蘊的基礎上,揚棄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從而既保留本民族文化的合理因素,又把本民族文化提高到異質先進文化所達到的時代水平。如滿族在漢化的過程中,它的一些文化因素也融入到漢文化中。[13]以日本文化與中華文化為例就足以說明世界各國在相互的文化交流中促使了文化的融合。據史料記載,日本人來華,「目睹東方文化發祥地的中國,有統一的政治組織,有燦爛如花的物質生活,更有崇高理想的精神生活,而因對中國文化產生強烈的愛慕與追求」。[14]「必須突進文化母國,直接移植優秀的文化,才能滿足其慾望。」[15]與此同時,從宋代開始,日本有些文化也傳播到中國。如日本的民族繪畫——大和繪在中國廣泛傳播,鋒利的日本刀劍也大量銷往中國。[16]
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由於其層次的不同,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人們的接受中也是不一樣的,正如龐朴先生所言:「文化之間的交流過程啟示人們:物質文化因為處於文化系統的表層,因而最為活躍,最易交流;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處於文化系統的中層,是最權威的因素,因而穩定性大,不易交流;精神文化因為深藏於文化系統的核心,規定著文化發展的方向,因而最為保守,較難交流和改變。」[17]不論交流與融合的層次有什麼不同,但是,在交流與融合中,為實現世界多元文化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目標,堅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4、隨著我國的現代化和經濟全球化,一些傳統的工藝品越來越瀕臨滅絕。我們該怎麼?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一些傳統的工藝品正瀕臨滅絕的現象,特別是一些手工工藝品。對此我們應該給予傳承和保護。國家應該出台政策,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和扶持,培養一定的繼承人。
5、全球化對傳統文化的沖擊
當今世界,全球化趨勢日益增強,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經濟的全球化帶來頻繁的文化交流,促進了世界各民族之間的溝通、理解和尊重,但全球化的趨勢也不可避免對傳統文化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很多具有特色的手工藝、民族特色在消失,有的漸趨消亡,保護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的共識。 專家說在今後的一百年間, 由於全球化的發展, 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不同的語言將會消失. 不要說全球化的問題, 即使看全國化的問題也可見一斑, 比如說川菜, 比如說海鮮, 比如說小吃, 這些東西越來越標簽化, 越來越向美式快餐那樣全國都是一個味道, 在地域文化中佔一個非常重要位置的飲食文化也在逐漸消亡.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幾次大規模的文化交融, 有趣的地方在於這些文化的交融往往發生在戰火紛飛, 朝代更替的年代. 春秋戰國年代是中國社會一個非常動盪的時期, 數百年戰爭, 人民的流動造成文化和傳統的大沖擊. 但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戰火和朝代更替可能消滅了一些傳統的文化和傳統價值觀, 比如說周禮和奴隸制度等, 但新的文化, 新的價值觀在不斷地誕生, 九流十家, 老莊哲學, 孔孟之道, 這些文化和道德觀統治了中國整個封建社會, 其影響之深不僅僅是對泛中華民族, 而且還影響了世界. 第二次是五代十國隋唐交替的動亂時代, 燦爛的唐朝文化讓世界給各國至今稱中國人聚集的地方為唐人街. 第三次是新文化運動的年代, 西方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交融, 沖擊, 出現來一大批文學, 政治, 軍事, 工業的新思維, 新文化, 新的價值體系. 因此, 可以看到全球化卻是會對傳統的文化, 傳統的價值體系帶來沖擊, 但只要是加以誘導和規范, 新的思維體系, 新的文化和道德觀的建立, 不但不會影響一個民族, 一個國家的發展, 反而會促進本地文化的變遷和發展.
6、全球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影響呢?
第一,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和全世界的優秀文化可以共同促進、共同發展,實現雙贏。
時至今日,我們經常聽說“經濟全球化”,但除了經濟以外,政治、文、化科技也在實現全球化。特別是文化,是全球化的“重點項目”。別的不說,近些年來在海外開辦的孔子學院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和世界各地文化交流、融合的最好見證。
優秀的傳統文化以孔子學院為載體,和世界各地文化不斷交流、碰撞,和它們求同存異,維持一個和平相處的局面。在異國他鄉,開出中國傳統文化的“花朵”。
除了優秀儒學思想這樣的傳統文化以外,其他優秀的文化也在全球化過程中和世界文化相互促進,相互發展。我相信,憑借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優秀肯定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站穩跟腳。
第二,會加速淘汰一些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糟粕”。眾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有兩面,中國傳統文化也是一樣。盡管大部分優秀,但還是有一部分糟粕混雜其中,比如愚忠、愚孝。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忠君愛國、侍奉父母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無論他們是對是錯,都要嚴格地執行。這樣的文化屬於糟粕,天地之間本就不存在什麼“天子”,人人生而平等,刻意強調人的等級性會使社會倒退。
更何況是人就會犯錯,父母和“天子”不可能全是對的。我們在執行的時候,一定要判斷對錯。
第三,讓其他國家更加了解歷史悠久的中國。都說文化是了解一個國家歷史發展和意識形態的最好途徑,通過中國的傳統文化,世界人民可以充分了解中國的發展和一貫的友好和平主張。這對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重要、更全面的作用,是有利的。
7、為什麼說經濟全球化對工業造成了一定的沖擊?
經濟全球化會對發展中國家的工業造成一定的沖擊,因為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所以說對發展中國家來說,誰把雙刃劍。
8、我國許多民族傳統工藝逐漸衰落,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如何更好的保護、傳承本民族的傳統工藝,談談看法
民族傳統工藝屬於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目前,在我國少數民族中,有22個民族的人口在10萬以下,有的不足5 000人。由於人口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區范圍小,其文化傳承的狀況堪憂。面對這一現象,當務之急是搶救和保護少數民族特色文化。
一、我國民族民間文化傳承與保護的現狀與所面臨的問題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改革開放中吸引的各種外來文化的湧入,不斷沖擊著我國的傳統民族文化,文化的融合和發展同時也導致許多傳統的民族民間文化面臨著消亡的危險,其主要表現在:
1.年輕一代對民族文化認識不夠,在追逐潮流中開始西方化。
2.許多傳統技能和民間藝術後繼無人,其面臨著消亡的境地。我國一些傳統的技能和民間技術是老一輩人智慧的結晶,其中包涵著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質朴的特性。其技能的掌握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現代人甚少有人願意長時間的去學習一門技能。這就導致我國需要珍貴的民族技藝面臨失傳的危險。
3.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研究人員短缺,國家相應保護法律的缺少,導致大量的傳統文化的代表性文化實物和資料難以得到妥善保護。
二、傳承與保護。
1.樹立民族民間文化認同感,增強國民的民族自豪感。在研究、保護時,要將鄉民藝術「還魚於水」。「只有從鄉民的具體生活出發,將鄉民藝術視為鄉民生活與文化的一部分,才能真正理解其魅力與真諦。」
2.保護民族民間文化的知識產權。完善我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法律、法規,包括對民族民間文化知識產權的保護,包括著作權,使用權、商標權、專利權等。使得我國傳統民族民間文化免受其他國家或組織的盜用,以及民間組織、個人的非法牟利性行為。可以利用先用的法律、法規對其進行保護,並對存在法律漏洞之處及時修訂或者出台新法規。借鑒別國的成功保護模式,以充分實現傳統民族民間文化的文化、經濟價值,對其進行有法可依的保護、傳承和利用。
3.建立完善的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機構。
4.利用傳媒力量普及民族民間文化知識。
5.大力培育民間文化人才,壯大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人才隊伍。
人才的保護包含兩個主要方面:①注重對現有掌握民族民間文化技術的人才為其提供藝術繼續創造的周邊生活保障,為其傳授文化記憶提供有力的扶持性政策,如提高其待遇,以及申辦技藝傳授教學單位在政策上的扶持和獎勵;②注重對未來青年文化人才的挖掘和培養。做到民族民間文化技藝和教育的深度結合,和其他文化課程一並列入教育課程之中,培養青少年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興趣和熱愛之情,建立一套保護民族民間人才培養和未來就業方面的教育和社會保障、鼓勵機制,從而壯大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人才隊伍。
總之,對我國傳統民族民間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是一項長期、偉大的歷史性任務,是政府部分和社會組織以及每一位公民共同肩負的責任。在國家法律法規的支持之下,加大民族民間文化設施配置,深入民族文化調研。從教育機制上廣泛的培養民族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繼承人,使其後繼有人。並開展民族民間文化組織活動,促進民族民間文化融入人們意識之中,「以人為本」做好對民族民間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使得我國傳統民族民間文化能夠源遠流長。
9、怎樣理解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的同時,也給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民族工業造成嚴重沖擊
一、既然你只是想要理解,那我就以我國為例,用通俗的語言說一下吧。
二、你可以把經濟全球化理解為一種全球各國都參與的經濟交易模式。我國(廣大發展中國家)開放關口,允許外國商品進入我國(發展中國家市場),和清朝那會的閉關鎖國就不一樣了。
三、當外國商品進入我國市場後,就要和我國生產的產品競爭了。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基礎都較為薄弱,質量工藝也不如外國產品。所以外國產品對發展中國家產生沖擊。就以汽車為例,如果你是大富豪,你會選擇德國寶馬、賓士、賓利還是浙江吉利?
四、但是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也為發展中國家帶來一些優勢,新科技方法、新營銷方式、新的企業管理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