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星巴克全球化的風險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星巴克全球化的風險

發布時間: 2022-07-18 12:35:17

1、星巴克的SWOT分析。求解!

星巴克SWOT分析

1) 優勢(STRENGTH)

經營模式:根據世界各地不同的市場情況採取靈活的投資與合作模式,多以直營經營為主。

充分運用「體驗」:星巴克認為他們的產品不單是咖啡,而且是咖啡店的體驗。另外,星巴克更擅長咖啡之外的「體驗」:如氣氛管理、個性化的店內設計、暖色燈光、柔和音樂等。就像麥當勞一直倡導售賣歡樂一樣,星巴克把美式文化逐步分解成可以體驗的東西。
產品:星巴克主要賣的是咖啡與自家的咖啡豆,除此之外,其實星巴克賣的也是一種味道與感覺,也是所謂的無形氛圍,星巴克與一般咖啡店不同的地方,是給人一種極負人文時尚的摩登感,這是與其他咖啡店不同之處。
地點:以人潮多的商圈為主,此外更以車站等交通地點更為頻繁,因為除了賣給想喝的人外,也可提供一個短暫休憩的地點。

2) 劣勢(WEAKNESS)

本土化問題
尚且先把「一萬家」的龐大數目放到一邊,眼下星巴克更重要的是中國的本土化問題。任何一個從國外進入中國的企業,一定要考慮本土化的問題,星巴克在中國一方面要考慮到政策和市場的不成熟,法律法規的不完善,況且,國內整個社會的誠信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
對於星巴克來說,一定要謹慎地尋找合作夥伴,謹慎地調整發展戰略,選擇自己本土化的模式,這其中包括管理模式、合作模式和產品模式,這都是星巴克需要關心的問題。

資金問題
但凡對星巴克有點了解的人都會注意到一個現象,星巴克店面的選址總是遵循這樣一個規律——租金昂貴的城市繁華地段。眾所周知,星巴克對於大眾來說是奢侈品,為了保證星巴克的客源,如此選址也是權益之舉。據了解,星巴克在上海開一家新店需要200萬,而收回直營後的星巴克計劃在中國的門店數量增加到500家以上,對於星巴克來說,需要大量的資金來為其開拓新店。星巴克能否「單槍匹馬」開拓市場,同時解決資金、人力以及後備資源的龐大需求,將成為未來考驗星巴克的一道難題。

3) 機遇(OPPORTUNITY)

一統中國市場
星巴克在華的經營模式最初是以許可授權區域合作夥伴的方式進行的。星巴克總部收取特許經營商的專利金後,將星巴克的商標使用權授予特許經營商使用,總部只能在特許經營商的營業收入中提取少量固定比例的提成。上海統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行使其在上海、杭州和蘇州等江南地區的代理權;美心星巴克餐飲(南中國)有限公司目前擁有在中國澳門、廣東和海南的星巴克經營權;北京、天津為主的中國北方地區的代理權授予了北京美大咖啡有限公司。
短短幾年的時間,中國區成為星巴克全球業務中的一個亮點。香港星巴克分店開業第一個月就創下了全球最快盈利紀錄,上海統一星巴克發展堪稱「奇跡」,在兩年內就獲得了3200萬元的利潤。這使得星巴克總部眼紅不已,如果能將這些代理權統一收回並能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壯大,那麼星巴克在中國餐飲市場的地位真是無法估量。

掌握主動全,收割中國市場果實
前不久,星巴克全球董事長霍華德•舒爾茨訪華時,向媒體披露:星巴克將改變過去在中國的經營模式——叫停特許經營,回收股權,星巴克將在華變身為獨資直營。並計劃將中國打造成星巴克最大的海外市場,門店數量由現在的100家增加到500家以上,超過加拿大和日本。
目前,星巴克已經完成了對上海統一星巴克股權和廣東美心星巴克的控股。只是占據星巴克中國半壁江山的掌控著100%股權的美大星巴克還在僵持著,並依靠其在中國較大的影響力,與星巴克總部叫板。不過,就事實而言,星巴克總部收回北京美大的特許權是必然的,收回特許權只是一個時間和過程的問題。

4) 威脅(THREAT)

急劇擴張後的潛在風險:開設新店的投資壓力巨大。同時,由於星巴克不允許加盟,所以經營者非但不能像其他咖啡店那樣靠加盟金坐收漁翁之利。
現實和潛在的競爭者眾多。中國內地市場已有的台灣上島咖啡、日本真鍋咖啡,以及後來進入的加拿大百詒咖啡等無不把星巴克作為其最大的競爭對手,「咖啡大戰「的上演已經不可避免。而綜合分析認為,星巴克面臨的競爭對手不止於這些,大致可分為四大類:

1.咖啡同業競爭:連鎖或加盟店如西雅圖咖啡、伊是咖啡、羅多倫咖啡及陸續進入市場的咖啡店及獨立開店咖啡店。

2.便利商店的競爭:便利商店隨手可得的鐵罐咖啡、鋁罐包裝咖啡、方便式隨手包沖泡咖啡。

3.快餐店賣咖啡:麥當勞快餐店、得州漢堡、肯德基快餐店等以便利為主咖啡機沖泡的咖啡。

4.定點咖啡機:駐立於機場、休息站以便利為主,隨手一杯咖啡機沖泡的咖啡,或鐵罐咖啡、鋁鉑包裝咖啡。

2、星巴克進入全球化過程中所面臨的可控和不可控的因素

不可控因素包括未來一些可預見的挑戰,其中包括未來的消費者對包含的敵意、忠實客戶對此咖啡渴望度逐漸降低等。
可控因素包括 星巴克幾乎沒有任何債務,擴展全憑內部現金流。另外,公司能夠控制其形象--- 星巴克不搞特許經營,因此不用擔心變得懶散。

3、星巴克事件是怎麼回事

一、星巴克簡介 1971年4月,在美國的西雅圖帕克市場(PikePlace),星巴克第一家店正式開業。星巴克創始店的店址有數十年歷史,其所有裝置都是手工打造,一面牆的木頭架上陳設咖啡器具;另一面牆面用來展示咖啡豆,大概有30多種咖啡豆,當時,星巴克只賣咖啡豆,不賣一杯杯煮好的咖啡。不過有時候也會現場泡煮,供顧客試喝,並裝在口感及報文效果均勻較好的陶杯中,以便讓顧客逗留久一點,聆聽專人解說的咖啡經。 1972年年底,他們在華盛頓大學校區附近開設了第二家店。創辦人與顧客分享咖啡知識的做法一炮打響,並培養了一群忠實顧客。 在1983年以前,星巴克電力沒有咖啡座,他們主要把咖啡豆當成商品,一袋袋賣給顧客,讓他們帶回家享用。直到1983年時任星巴克市場部經理霍華德?舒爾茨去了趟米蘭,被米蘭咖啡館里的氣氛所感染,受到啟發,產生使星巴克從出售咖啡豆轉變到出售咖啡飲品喝咖啡體驗的想法。 1987年3月,由於經營不善,鮑德文和波克決定賣掉星巴克在西雅圖的店面及烘焙廠。舒爾茨得知星巴克求售,就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1987年8月18日,新星巴克誕生了,從此,星巴克跳出原有的框架,開始出售咖啡飲品,並逐漸從西雅圖寧靜的咖啡豆零售小店,轉變成國際性連鎖店。 1987年10月芝加哥第一家星巴克咖啡館開張營業。1990年星巴克已經成為了芝加哥市景及文化的一道風景線,以至於很多當地民眾還以為星巴克市在芝加哥發跡的。1990年,星巴克開了30家,1991年開了32家,1992年則一口氣開了53家。這些店面全是直營店而非加盟店,全由星巴克公司自有資金經營。 1991年星巴克成為全美第一家為兼職員工提供股票選擇權的私人企業。1992年星巴克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分店上升到165家。1997年星巴克與日本SAZABYInc.合資,在日本開店,此時全球分店數為1015家。1998年星巴克陸續在海外建立分店,包括中國、新加坡、瑞士、德國等60多個國家。2004年全球分店已達8600多家。 二、發展成長之道 差異化的市場定位。星巴克從一家小小的咖啡豆零售店成長為一家大型國際咖啡連鎖店的歷程正得益於其准確的市場定位。星巴克將自己定位為獨立於家庭、工作室以外的「第三空間」,它的目標市場是一群注重享受、休閑、崇尚只是的富有小資情調的城市白領。同是「第三空間」的概念,星巴克在海外和中國的定位有著很大的不同。在海外,星巴克「第三空間」概念的落腳點是「您的鄰居」——是其家庭客廳的延伸、價廉物美的社交場所、工作和家庭之外的第三個最佳去處,而絕非白領階層的專屬。在西裝革履的金融區,在花花綠綠的黑人區,都可以看到它的蹤影。而在中國,星巴克的目的是為了中產階級提供一個風格清新的時尚社交場所。人們可以關注別人,也同時被人關注。在星巴克,人們在購買咖啡的同時,也買到了時下在中國非常需要的一種東西:一種體驗、一種生活方式。 准確的商圈選擇。在商圈選擇上,除了區域的人流與經濟外,還要考慮將其和咖啡店的經營品種、價位、裝修規模、檔次聯系起來,確定開店的地點;要了解與當地風土民情和生活模式的契合性,綜合考慮當地的人口變數及其他一些變數,預測所選地區未來的發展性。此外,還要考慮同業的競爭實力,最終決定經營的重點。 獨特的店堂設計。星巴克的店堂設計與眾不同,它創造了遍及全美的統一外觀,同時每間店堂的設計又不失自己的風格。星巴克利用風格來體現美感,當顧客看到的、感覺到的、體驗到的東西和諧地糅合在一起時,他們就會被這種美感吸引。無論顧客是否欣賞藝術,一樣都會被這種美所吸引,因為它一方面創造了和諧,另一面也創造了對比。不管怎樣,這些統一的視覺系統非常引人注目。 三、星巴克咖啡在中國發展簡介: 星巴克在中國內地有三家合作夥伴:北京美大咖啡有限公司代理中國京津地區,台灣統一集團代理滬蘇杭地區,香港美心餐飲有限公司則代理廣州、深圳等南方地區。公司從1995年開始向北京及周邊城市的飯店、駐華使館和跨國公司供應星巴克咖啡豆和咖啡粉,並於1999年1月11日,在北京國貿中心一層成功開設了北京第一家星巴克咖啡店,為顧客提供享譽全球的星巴克咖啡飲料、各種口味的高原咖啡豆和綜合咖啡、新鮮烤制的各式糕點以及與咖啡製作相關的器具和小商品。

4、星巴克事件是怎麼回事?

最近一個時期,圍繞故宮星巴克去留問題的爭論吸引了人們的眼球。事情的緣起是央視主持人芮成鋼在其博客中指責星巴克咖啡將其分店開到故宮,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糟蹋」,因為「故宮是中國幾千年最輝煌文化的載體,就是中國的象徵」,芮成鋼說,而星巴克則是來自美國的「不登大雅之堂的飲食文化代表符號」。芮成鋼並以傳統文化捍衛者的姿態向星巴克的首席執行官吉姆·當諾發出「抗議」,要求其將店鋪撤出故宮。這立刻在公眾中引發了一場廣泛的爭論。 從文物保護和景觀協調性的角度來看,開在故宮里的星巴克看上去的確有欠協調,要求它搬離也並非全然沒有道理。然而就其對故宮這一文化景觀的「糟蹋」程度而言,沒有人能指出這家位於乾清門東側的咖啡館與它周圍那些買香煙水果快餐之類的店鋪相比有任何出格之處。星巴克惟一的錯誤就在於它的名氣太大,以致在這場文化沖突事件中扮演了一個強勢入侵者的角色,並因此而招致激烈的反彈. 星巴克的反對者們似乎有足夠的證據來表明他們的擔心不是多餘的。注目當下,從遍布街頭的「肯德基」「麥當勞」到NBA球賽、好萊塢大片,來自異域的文化正深刻地改變著中國人的本來面目。過去那個「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形象不見了,傳統文化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沖擊。 星巴克事件暴露了人們在全球化時代面臨的文化身份上的深層焦慮。這一方面來自於「槍炮聲敲碎了寧靜夜」的慘痛記憶,又與當下中國日益深刻地捲入全球體系所帶來的的民族身份危機相重合,因而顯得格外激烈和敏感。出於對母體文化和民族利益產生強烈的危機意識,一些精英希望通過復興和重建本民族文化來抵禦外來文化的入侵,以屬於自己的文化資源來重塑身份,找回自身獨特的存在尊嚴。質言之,在西方異質文化的沖擊下生成的文化保守主義心態,是促成此一事件的主要動因。這似乎正在證實亨廷頓的斷言:「在一個日益全球化的世界裡,文明的、社會的和種族的自我意識加劇了。」 然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試圖通過對傳統價值的堅守來重塑身份註定是徒勞的。正如盧卡契所言,傳統固然重要,但他們之所以重要,在於它有實際的功能──可以幫助人們迅速對外部情況的變化做出恰當反應。一旦這些功能因為某種原因失效,傳統的命運通常就是崩潰或消失。即便有所殘留,大概也只能呆在博物館中,並且變得無法理解。多年來的歐風美雨的滌盪,使中國人本身已疏離了傳統的精神內核,精神內核既然已被滌盪,所謂傳統文化也就徒具軀殼。就故宮而言,它所隱喻的封建皇權已成歷史,其賴以生存的基本的社會結構早已不復存在。故宮所代表的文化,既不是因為星巴克進入而死去,也不會因為星巴克的撤離而復活。 就另一層面而言,即便中國的傳統文化今日猶存,就真能如文化保守主義者們所宣稱的那樣,足以成為指引人們另闢蹊徑「追求人類的安寧與幸福」的明燈嗎? 以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而言,嚴復就曾批判說:「中國名為用儒術者,三千年於茲矣,乃徒成就此相攻、相惑、不相得之民,一旦外患忽至,則糜爛廢瘺不相保持。其究也,且無以自存,無以遺種,則其道奚貴焉?」是故「往者中國之法與無法遇,故中國常有以自勝;今也彼亦以其法與吾法遇,而吾法乃頹墮蠹朽瞠乎其後也,則彼法日勝而吾法日消矣。」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也曾指出,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僅僅是儒家,包括佛、道、儒在內,都沒有發展生產力的要求。馬克斯·韋伯在闡釋中國不適合資本主義時,更將儒家文化列為首要緣故。毫無疑問,中國今天的成就絕非尊孔讀經使然,而恰恰是全面融入全球體系的結果。 人能宏道,非道宏人。人類的文化是不斷沖破文化隔離的天然壁壘與人為壁壘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中國不能以閉關自守維護生存空間,而應在文化全球化中採取積極和主動,以自信、寬容、雍雅的大國氣度容納普世文化與價值。唯其如此,才能成功地穿越了現代化轉型期的泥淖,成為一個具有確定性的大國,成為全球秩序的穩定之源。(〈經濟〉雜志2007年第三期)

5、星巴克咖啡被要求貼致癌風險警示標簽?

近日,一則有關美國加州法院裁定星巴克貼上可能「致癌標簽」的消息刷屏。根據法庭命令,星巴克及其他咖啡公司今後必須在產品顯著位置標注丙烯醯胺致癌物質標識。

隨著消息發酵,星巴克股票也開始大幅跳水,直落1.01個百分點,市值在短短一個小時內瘋狂蒸發。

引發這一風波的罪魁禍首「丙烯醯胺」是什麼?據稱,這是咖啡豆在烘烤的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化學物質,此前已有動物實驗證明這種物質會破壞DNA,並引發癌症。

市民熊女士今天在星巴克工作了一下午,她說還沒有看到星巴克「致癌」的消息。如果星巴克「致癌」,她表示可能會根據其對身體的具體傷害,再考慮今後喝不喝。

專家表示,丙烯醯胺在很多常見食物中都存在,比如方便麵、薯片、麵包、餅干、油條甚至家常的炒菜中都無法避免。簡單而言,只要是通過油炸、烘焙、燒烤等方式烹飪的食物,就會含有丙烯醯胺,咖啡豆本身並不含有這一物質,而是烘焙過程惹的禍。

6、星巴克的優勢

1、經營理念

星巴克之所以取得極大的成功,是因為其前所未有的投資理念:將咖啡館打造成社交場所。咖啡館不再只是去喝杯美味咖啡的去處,而是成了社交和談天論地的場所,尤其為學生和年輕的城市職場人員所青睞。星巴克既提供了相關服務,卻又與眾不同。它讓一種不起眼的產品變成了顧客們樂意接受的非常體驗。

2、打破常規思維

星巴克的優點在於其發現機會的能力,有時甚至不惜違背零售規律。星巴克超常規思維的能力是其它發展壯大的小型企業所共有的特點。

星巴克違反常規,追求集中分布,以此來增加總銷售量和市場份額。這種做法雖有風險,但已經見到成效:地毯式轟炸的開店模式使其迅速取得了市場優勢。這種策略也降低了供貨和各分店管理的成本。公司巨大的規模能夠化解新店開張時對其它分店銷售量的沖擊。



3、營造獨特的體驗

星巴克開創了一種獨特的零售體驗,怡人、舒適、輕松,讓顧客嚮往並吸引其一再光顧。在星巴克的店裡,有舒適的座椅、無線網路連接,甚至音樂也可自己選擇。

4、讓顧客滿意

星巴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於其為顧客著想的態度。星巴克時刻信守這自己的承諾:隨時隨地為顧客提供最滿意的服務。公司的每項策略都是要讓顧客更滿意,從顧客走進任何一家分店的一刻,到點餐、喝到一杯香濃的咖啡,再到最終決定在星巴克放鬆一下還是繼續忙碌。

5、抓緊顧客的腰包

以咖啡作為主營產品的星巴克不斷推出新產品,以便顧客進行更多消費。星巴克知道,顧客喝咖啡的同時還需要點別的東西,於是推出了三明治和糕點。即便是許多店裡提供的無線上網服務,也是促使顧客增加消費、增長銷售量的隱而不露的妙招。

7、什麼影響星巴克向海外擴張

我總覺得星巴克是一種偽裝在商品潮流下的文化入侵。因為星巴克買的不是咖啡,是文化。他們總BOSS就是這樣定位的星巴克。我開來影響星巴克向外擴張的因素還是大家對文化的認同、品牌的認同。其實星巴克咖啡好么?機器用很普通的咖啡豆做的花式咖啡,但是任何一個去過星巴克的都會覺得很有感覺。什麼感覺?咖啡文化。。。

8、星巴克是推動全球化的一股力量嗎

如果說推動全球化的力量,星巴克只是全球化潮流中的一隻螻蟻罷了。
它順應了全球化的潮流,積極地從中分了一杯羹而把自己養肥了。
僅此而已。

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