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徐堅逆全球化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徐堅逆全球化

發布時間: 2022-07-16 17:30:06

1、大學生如何看待當前國際關系

當前國際關系調整中若干趨向國際關系當前處於深刻調整期。美國外交向強化單邊主義調整,對國際關系的影響和沖擊最大。世界面臨國際安全體系遭受重創、國際集體決策體制弱化、國際法體制受到沖擊、全球化負面影響突出等嚴峻挑戰。大國關系出現積極調整,總體趨於改善和穩定。國際地緣政治發生新變化,歐洲和亞太兩大板塊相對平穩,處於其間的中東、中亞、南亞地區是動盪、沖突不斷的脆弱鏈條。國際戰略格局之爭更加尖銳,當前是單極和多極之爭的相持階段,從長遠看,多極化趨勢將逐漸勝出。 一、美國國際戰略出現重大調整
美國對外政策的調整是對當前國際關系沖擊最大的因素。從其性質特點、動因和影響看,美這次政策調整的力度和深度異乎尋常,超過了冷戰結束以來的任何一次政策變化。第一,這次調整有比較系統的思想作為理論基礎,主要體現在美國務院政策規劃司長哈斯提出的「整合主義」和布希今年六月一日在西點軍校發表的演講。整合主義是布希上台以來美官方人士首次提出的系統對外戰略構想,融合了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等重要政界人物的思想。布希在西點軍校的講話被視為布希主義形成的標志,實質體現了整合主義在美對外戰略的具體應用和發揮。第二,戰略目標明確。美政要人士公開提出,要以美國利益和價值觀為核心,對國際體制和行為規范進行全面而不是局部的調整,建立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將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整合到美主導的世界秩序中來。冷戰結束後,如此毫不隱諱地鼓吹和謀求單極國際秩序,對美國來說尚屬首次。第三,有通盤策略考慮,將美國對外戰略目標的實現同三類基本因素聯系起來:實力因素、制度因素和價值觀因素。實力因素被視為實現美戰略目標的前提。賴斯在霍普金斯大學的一次演講中,認為美在當前國際形勢中所面臨的機遇大於挑戰,美國要憑借強大的實力,促使國際格局形成對美更加有利的新力量平衡。制度因素則被看成美戰略目標的重要保障。布希和賴斯等人均強調要按新的規則和准則處理國際關系,提出美國的安全不能再單純依靠威懾和遏制理論,還要有「先發制人」新思維和與此相適應的國際規范,要在主權問題和國際干預等問題上重新制定國際准則。價值觀因素則被視為推行新的國際規范和准則的基礎。布希等提出要參照二戰後改造德、日的經驗,用經濟自由和政治民主等「共同的價值觀」來團結美國的盟友和改造俄、中等國家,在此基礎上爭取「建立牢固的大國關系」,但美國要保持在必要時單獨行動的權利和能力。第四,政策調整跟進快。美廢棄反導條約,重塑美俄關系,加大對中亞、中東和南亞地區的滲透與控制,拒絕接受京都議定書和國際常設刑事法庭,均不同程度地體現出布希主義的烙印。美國防部今年五月出台的《防務規劃指導》,提出「提前威懾」戰略,更是對「先發制人」思想的直接運用 布希主義的出台與美國對外戰略的這次調整,是國際國內一系列因素的產物,其中最根本的是國際力量對比嚴重失衡。冷戰結束十載有餘,美國不僅保持了一超地位,在某些方面還進一步擴大了對世界其他主要力量的優勢:20世紀90年代的超長經濟繁榮期使美國恢復了在世界經濟中的競爭優勢和火車頭地位,美國利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和最近的阿富汗戰爭,強化了其在世界軍事上的絕對優勢,並使其在國際地緣政治中占據了更加有利的位置。這一切一方面助長了美國的霸氣,同時也促使世界其他主要國家努力避免與美對抗,韜光養晦,以爭取時機,發展自己。
美戰略調整特別注重製度因素,反映了國際力量對比與國際關系基礎框架之間的結構性矛盾。現有國際機制和行為規范體系的主體結構是在二戰後期和冷戰時期成形的,冷戰結束後雖有新的發展,但基礎框架未變。二戰後期形成的國際機制以維護大國集體主導下的國際穩定為出發點,最典型的是以安理會五常國為核心的聯合國體制。冷戰時期形成的國際機制,則以保持美蘇兩強之間的戰略穩定為出發點,如與美蘇《反導條約》有關的國際軍控機制。這兩類體系的共同特點是排斥一國主宰國際關系。這同美國一超獨大的狀況格格不入。布希上台時,美經冷戰後十年高速增長,正值國力鼎盛時期,這種結構性矛盾愈顯突出,故布希對於如何解決這種矛盾,比其前任顯得更加關注和迫切。
「9•11」事件進一步加速了美戰略調整。「9•11」襲擊固然對美本土安全和社會心理帶來巨大沖擊,但沒有撼動美國的實力地位,反而助長了美大國沙文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的抬頭。布希上台通過的是一次美國歷史上最有爭議的選舉,而「9•11」後布希的國內支持率一度陡增到百分之九十幾。這種反差表明,「9•11」後美國內背景變化,有利於拉姆斯菲爾德等鷹派勢力主導美對外政策。

二、國際秩序面臨嚴峻考驗
由於美對外戰略調整注重製度因素,當前國際秩序面臨四大問題:國際安全體系瀕於崩潰,國際集體決策體制軟弱無力,國際法體系面臨重大挑戰,全球化負面問題更加突出。
國際安全機制近來連受重創。美國退出1972年美蘇《反導條約》,抽掉國際戰略穩定一重要基石,對國際安全引發雪崩效應。一位美國觀察家指出:「隨著反導條約的消失,一切軍控條約都名存實亡。」(註:羅伯特•巴特利的文章:「外交新時代的發端」,新華社聯合國2002年6月17日電。)此話並非言過其實。近來受美單邊主義和其他國際因素影響,國際安全體系日趨脆弱。美國國會拒絕批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對印巴挑戰《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採取雙重標准,動搖了國際社會對核不擴散體系的信心。美國對《禁止生物武器公約》和《化學武器公約》持消極態度,拒絕接受《禁止殺傷地雷國際條約》,使生化武器和常規武器限制受阻。在此背景下,廢棄《反導條約》必然加重國際安全局勢的混亂。日本在這方面的動向尤其值得注意。日本利用「9•11」後的國際形勢,不斷加強其參與國際安全事務的力度,並欲突破「無核三原則」。日內閣官房長官福田康夫今年5月3日公開表示:「如果是用於專守防衛,日本可以擁有小型原子彈」。日本外相川口順子稱福田上述說法「沒有錯」。目前,國際安全的戰略均衡與穩定框架已被打破,國際安全無序可循、無規可遵的狀態將日益嚴重。

國際關系面臨的另外一個主要問題是,美單邊主義對國際集體決策體制沖擊嚴重。近來,聯合國在處理重大國際問題上的作用遭到美國的不斷削弱。美發動阿富汗戰爭繞過了聯合國批准程序。聯合國對於阻止巴以沖突持續升級亦顯無力,主要原因是美控制了中東問題的主導權。美在向伊拉克發起戰爭的問題上,同樣我行我素,不把聯合國的權威放在眼裡。與此同時,許多應由聯合國決定的問題,卻被美國提到它主導的國際多邊機制中,越俎代庖。美國試圖在八國峰會上定奪巴勒斯坦未來政治領導人問題。美國的單邊主義使國際政治秩序陷入困境,傳統權威機制缺乏效力,而美國主導的機制卻在覬覦權威。在未來一段時期,這種矛盾還會有新的發展,美國和伊拉克之間一觸即發的戰爭將是重要考驗。如果與這場戰爭有關的國際態勢不是按照美國的單邊意志發展,而是受國際社會的共同願望支配,聯合國對事態能發揮實質性影響,則將有利於重振聯合國和國際集體決策機制的權威,遏制美單邊主義勢頭。相反,若美單邊主義在事態的變化過程中始終占據支配地位並再次順利贏得這場戰爭,對以聯合國為基礎的傳統國際政治秩序來說,則無異於雪上加霜,美單邊主義在國際關系中的影響力將進一步膨脹。
美對國際法體系的挑戰是當前國際秩序面臨的又一問題。布希提出的「先發制人」理論,是對「新干涉主義」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布希主義和新干涉主義的共同之處是都強調「有限主權論」,但從法理上看,布希主義比新干涉主義走得更遠。一方面,布希主義不僅在理論上否定現行國際法體系賦予主權國家的平等地位,而且還進一步固化到具體國家,用布希的話說,美國要「點邪惡者的名」。凡是被點到名的,特別是被列在「邪惡軸心」黑名單上的國家,都被視為美國的敵人而應予鏟除。這意味著這些國家的主權可以不被承認、不受尊重。另一方面,布希所強調的「先發制人的行動」,以主動發起軍事進攻為特徵。這不僅在性質上與新干涉主義主張的人道主義干預行動有別,而且超越了聯合國憲章賦予主權國家的「自衛權」,甚至也超越了一般國際法「先行自衛」概念所指的行動范圍。這使國際社會面臨雙重問題:首先,美試圖凌駕於現行國際體系之上,把自己作為法律的准繩,自定國際規則。其次,「先發制人」戰略若成為各國普遍效仿的國際規則,國際形勢將更加動盪不安。
全球化中的負面因素日益突出,也是當前國際秩序面臨的嚴重問題。全球化的根本問題是各國如何在利益與風險、權力和義務之間選擇平衡。在這方面,全球化的有關規則存在許多不公正因素。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在全球化進程中始終保持主導地位,而發展中國家總體上則明顯處於不利地位。通過主導和控制全球化的游戲規則,美國在全球化中占盡先機,成為最大受益者,使美在世界上比歷史上許多有形帝國更具影響力。近來,全球化中的這種矛盾又有新的發展。一方面,全球化不公正因素使南北分化更加嚴重。「9•11」恐怖襲擊事件的深層國際背景,與此有直接關系。另一方面,對於全球化中權力與義務的平衡問題,美國和部分發達國家採取了更加自私的態度。美國拒絕接受京都議定書和國際常設刑事法庭,違反國際貿易規則,向歐、日、中、韓等二十個國家挑起鋼鐵貿易大戰,都會加劇全球化已有的矛盾和不平衡性。受極端民族主義思潮和極右排外勢力抬頭影響,歐洲和日本的全球化政策也更加趨於保守。
三、大國關系同向調整
近來國際關系也出現一些積極動向,最突出的是大國關系同時出現不同程度的改善,總體趨於穩定。

2、國家之間的矛盾是哪些因素?

國家關系的根本是利益關系,意識形態之類的表象都是利益關系的表象。

意識形態對立的國家把消滅對方的制度為最終目標,當然是對利益最嚴重的潛在損害,中蘇交惡是因為斯大林死後蘇聯的意識形態發生了"修正",中美建交中國為了避免與兩個超級大國同時敵對的不利局面作出的選擇。

(2)徐堅逆全球化擴展資料

在各種社會組織共同體的生存發展中,利益關系更加表現出基礎性特徵和地位。在人類漫長的演進發展過程中,遠古的先民在非常原始簡陋的條件下,為了從自然界中獲得維持生存的物質資料,通過反復實踐比較。

只有團結起來,凝聚起來,以集體的力量謀求生存,能在嚴峻的自然條件下,獲得最基本的生存條件,從而產生對原始氏族制度,對原始公社的需要,產生原始先民的政治利益和精神需求。

3、足球的歷史?

世界盃簡介
世界盃預選賽階段分為六大賽區進行,分別是歐洲、南美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賽區,每個賽區需要按照本賽區的實際情況制訂預選賽規則,而各個已報名參加世界盃的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代表隊,則需要在所在賽區進行預選賽,爭奪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的名額。 世界盃決賽階段的名額目前是32個,決賽階段主辦國可以直接獲得決賽階段名額,除主辦國外,其他名額由國際足聯根據各個預選賽賽區的足球水平進行分配,不同的預選賽賽區會有不同數量的決賽階段名額。註:國際足聯規定:從2006年世界盃預選賽起,衛冕冠軍需要參加其所屬區域內的世界盃預選賽,從而只有東道主可以入圍決賽圈32強的比賽. 世界盃決賽階段的主辦國必須是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而且會員國(地區)需要向國際足聯提出申請(可以兩個會員聯合申請承辦),然後通過全體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投票選出。 通過世界盃預選賽獲得決賽階段名額的國家代表隊,加上主辦國的代表隊一共32支球隊將會到主辦國進行決賽階段的比賽爭奪冠軍。決賽階段32支球隊通過抽簽被分成8個小組,每個小組4支球隊,進行分組積分賽,各個小組的前兩名共十六支球隊將獲得出線資格,進入復賽;進入復賽後,十六支球隊按照既定的規則確定賽程,不再抽簽,然後進行單場淘汰賽,直至決出冠軍。
[編輯本段]世界盃起源
中國唐代就出現「足球」的競技比賽,當時叫「蹴鞠」。現代足球起源於英國,隨後風靡世界。由於足球運動的快速發展,國際比賽也隨之出現。1896年雅典奧運會舉行時,足球就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丹麥以9:0大勝希臘,成為奧運會第一個足球冠軍。因為奧運會不允許職業運動員參加,到了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足球比賽已無法持續。 1928年奧運會結束後,FIFA召開代表會議,一致通過決議,舉辦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錦標賽。這對於世界足球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最初這個新的足球大賽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1956年,FIFA在盧森堡召開的會議上,決定易名為「雷米特杯賽」。這是為表彰前國際足聯主席法國人雷米特為足球運動所作出的成就。雷米特擔任國際足聯主席33年(1921-1954年),是世界足球錦標賽的發起者和組織者。後來,有人建議將兩個名字聯起來,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於是,在赫爾辛基會議上決定更名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簡稱「世界盃」。
[編輯本段]世界盃獎杯
是1928年FIFA為獲勝者特製的獎品,是由巴黎著名首飾技師弗列爾鑄造的。其模特是希臘傳說中的勝利女神尼凱,她身著古羅馬束腰長袍,雙臂伸直,手中捧一隻大杯。雕像由純金鑄成,重1800克,高30厘米,立在大理石底座上。此杯為流動獎品,誰得了冠軍,可把金杯保存4年,到下一屆杯賽前交還給國際足聯,以便發給新的世界冠軍。此外有一個附加規定是:誰三次獲得世界冠軍,誰將永遠得到此杯。雷米特金杯 1970年,第九屆世界盃賽時,烏拉圭、義大利、巴西都已獲 得過兩次冠軍。因此都有永遠佔有此杯的機會,結果是巴西隊捷足先得,佔有了此杯。 為此,國際足聯還得准備一個新獎杯,以發給下屆冠軍。1971年5月,國際足聯舉行新杯審議會,經過對53種方案評議後,決定採用義大利人加扎尼亞的設計方案——兩個力士雙手高擎地球的設計方案。這個造形象徵著體育的威力和規模。新杯定名為「大力神杯」。該杯高36厘米,重5公斤,當時價值2萬美元。1974年第十屆世界盃賽,西德隊作為冠軍第一次領取了新杯。這回,國際足聯規定新杯為流動獎品,不論哪個隊獲得多少冠軍,也不能佔有此杯了。
[編輯本段]世界盃歷史回顧
第1屆 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 本屆杯賽沒有預選賽,只有13支國家隊報名參賽,兩個南美國家烏拉圭和阿根廷攜手進入決賽。烏拉圭國家足球隊成為第一個世界盃冠軍。 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為世界足球運動開創了一個新紀元。 第2屆 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 本屆杯賽第一次進行了電台的實況轉播。 義大利與捷克斯洛伐克爭奪冠軍,義大利首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第3屆 1938年法國世界盃 這屆杯賽上,上屆冠軍和東道主球隊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上屆冠軍在世界盃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的規定直到2002年韓日世界盃後才被取消。在2006年的德國世界盃上,上屆冠軍巴西也參加了南美區預選賽。 最終決賽在義大利和匈牙利之間進行,義大利隊以4比2的比分蟬聯冠軍。義大利隊也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蟬聯冠軍的球隊。 第4屆 1950年巴西世界盃 經過第一輪小組循環賽,巴西、烏拉圭、西班牙和瑞典進入四強,他們需要再次以循環賽的形式決出冠軍。巴西隊與烏拉圭隊的比賽就是事實上的最後決戰,這場比賽在馬拉卡納球場上演,老道的烏拉圭隊頂住了場上和場外的壓力,第二次獲得世界盃冠軍榮譽。 本屆杯賽的觀眾人數首次突破100萬,並創造了平均每場6萬名觀眾的世界盃記錄。巴西球員阿德米爾榮獲最佳射手獎,在比賽中,他共攻入7球。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整個杯賽過程,沒有一名隊員被罰出場,大概是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人們更加珍視和睦友善了。 第5屆 1954年瑞士世界盃 本屆杯賽在瑞士的五個城市進行, 26場比賽總共打進140個進球,令球迷大飽眼福。平均每場進5.38球的記錄也是歷屆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最高的。本屆杯賽,球員們首次穿上了印有號碼的球衣。另外,電視首次運用於世界盃賽的轉播。 聯邦德國隊逆轉戰勝了被譽為「無冕之王」的匈牙利隊最後獲得冠軍,開始了他們在世界盃賽上的輝煌歷程。 第6屆 1958年瑞典世界盃 這屆比賽的大明星是巴西隊年僅17歲的天才球員貝利,他司職左邊鋒,與加林查、扎加洛、瓦瓦組成世界上最鋒利的前鋒線。另一位明星是法國隊的方丹,他是第一位在世界盃決賽階段每場比賽都有進球的球星,創造了至今無人打破的一屆世界盃進13球的最高記錄。 東道主瑞典隊發揮出眾,進入冠軍決賽,與爭奪冠軍。但巴西藝術足球很快向世人證明了它的威力,巴西隊第一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中國隊首次參加了世界盃預選賽,但未能獲得出線權。 第7屆 1962年智利世界盃 這屆杯賽被稱為歷史上最粗野的一次世界盃賽,幾乎每場比賽都有球員被罰出場外。開賽三天,竟然有34名球員是被抬下場的。 巴西隊戰勝捷克斯洛伐克隊成為第三個兩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隊伍,在世界掀起了猛烈的「黃色風浪」。 第8屆 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 本屆杯賽上的最大黑馬屬於朝鮮隊,他是世界盃賽上首次進入復賽的亞洲球隊。 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軍爭奪戰中,英格蘭隊的赫斯特成為了東道國的英雄,他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在決賽中上演「 帽子戲法 」的球員,現代足球隊發源國第一次登上了冠軍獎台。英國人在本屆比賽中創新使用了「442」陣型,這個經典的陣型到目前仍然被很多球隊所採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亞軍決賽中的爭議進球也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的懸案和經典。 第9屆 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 隨著各大洲足球運動的發展,國際足球聯合會首次決定在歐洲和南美洲之外的地區舉辦世界盃賽,最後選中了墨西哥。 冠軍爭奪戰中巴西最後以4比1戰勝義大利隊,取得劃時代的勝利,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三次奪冠的隊伍,並永久佔有了「雷米特杯」。 第10屆 1974年德國世界盃 這屆杯賽正值世界足球技術革新的熱潮,以荷蘭人創造的「全攻全守」為代表,為足球帶來了新的活力。 聯邦德國隊與荷蘭隊踢了一場永垂史冊的決賽,在全場觀眾的歡呼聲中,聯邦德國隊2-1獲勝,第二次登上了冠軍領獎台。 第11屆 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賽實現了一個歷史性的突破,預選賽的參賽隊伍第一次超過了100支。 阿根廷隊與上屆亞軍荷蘭隊爭奪桂冠。最後,阿根廷隊以3比1的比分使荷蘭隊再次屈居「老二」。這也是世界盃歷史上第五次由東道主奪魁。 第12屆 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 本屆杯賽擴軍至24支球隊。 義大利與西德進行冠軍爭霸戰。義大利成為繼巴西後,第二個獲得三次世界盃冠軍頭銜的國家。羅西也以6球獲得本屆杯賽的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員獎。 第13屆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 這屆世界盃的主辦國哥倫比亞因財政困難宣布放棄。墨西哥代替哥倫比亞承辦世界盃比賽,並成為了第一個舉辦過兩屆世界盃賽的國家。在此世界盃舉辦前,曾經歷過巨大地震。 阿根廷隊與聯邦德國隊爭奪冠軍,巨星馬拉多納顯示出他作為本屆杯賽最佳球員的風采,本屆杯賽成了他表演的大舞台。阿根廷最後獲得冠軍。 第14屆 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 本屆杯賽的英雄人物當屬老將米拉、最佳射手斯基拉奇和阿根廷門神戈耶切亞。冠軍最後屬於聯邦德國隊,聯邦德國與義大利、巴西一樣,成為三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本屆杯賽吸引了近267億次電視觀眾,門票收入達1.4億美元。 第15屆 1994年美國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決賽圈比賽充滿了精彩刺激的場面和令人叫絕的進球。沙烏地阿拉伯隊闖入了16強,為亞洲足球贏得了榮譽。本屆杯賽上最大的悲劇是哥倫比亞球員埃斯科巴因將球打入自家球門,回國後慘遭殺害。 最後的決賽的雙方是巴西隊和義大利隊,兩隊都分別獲得過三屆世界盃冠軍。比賽在120分鍾內沒有分出高低,點球決戰,巴喬射失點球,巴西人再次捧杯,成為世界上第一支獲得四屆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第16屆 1998年法國世界盃 本屆杯賽擴軍到32支球隊,最大的黑馬是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的克羅埃西亞隊,前南解體後首次參賽的他們最終獲得第3名,隊中球星蘇克成為本屆世界盃最佳射手。而英阿之戰成為了經典,歐文橫空出世。 7月12日成為了法國人的節日,在決賽中,中場大將齊達內在上半場兩次頭槌破門,為法國隊奪冠早早奠定了勝局。最終,法國隊以3比0擊敗巴西奪魁。人們不解羅納爾多在決賽中的低迷表現。 第17屆 2002年韓日世界盃 世界盃歷史上首次由兩國合辦。本屆杯賽以弱勝強的冷門頻出,數個奪標熱門隊伍止步於小組賽。 決賽在巴西和德國之間進行,巴西隊第5次獲得世界盃冠軍。 東道國韓國隊獲得第4名,創造了亞洲球隊在世界盃歷史上的新紀錄。 中國隊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但小組賽三場未進球,以失9球、積0分的成績無功而返。 第18屆 2006年德國世界盃 德國、南非、英格蘭、摩洛哥和巴西參與了2006年世界盃的申辦,但是巴西在最後時刻退出。在最後的投票中,德國以12票比11票,以一票的優勢戰勝了南非,獲得了2006年世界盃的舉辦權。這是德國第二次舉辦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德國上次舉辦世界盃是在1974年。 齊達內復出後的法國隊的發揮超出了人們的預期,當然由於他的影響也帶來了一些巔峰不在的老將(巴特茲等);而更加超出人們預料的是義大利隊,他們依靠強大的凝聚力以及鏈式防守出人意料的打進了決賽,並最終捧杯。 這屆杯賽上,四強全為歐洲球隊,亞非球隊表現不佳,最終義大利以點球大戰戰勝法國,獲得冠軍。齊達內在加時賽下半場因為用頭撞擊義大利隊後衛馬特拉齊,被紅牌罰下,震驚了世界。賽後輿論紛紛將矛頭指向馬特拉齊,但是真相也許要等待很久才能為世界球迷所知。 第19屆 2010年南非世界盃 第19屆世界盃將在南非舉行,這是非洲國家第一次舉辦世界盃賽,預示著非洲足球事業逐步踏入顛峰。 第20屆 2014年巴西世界盃 北京時間2007年10月30日,國際足聯在總部蘇黎世宣布:巴西將承辦2014年世界盃。
[編輯本段]世界盃記錄大全
進球紀錄
世界盃進球最多:羅納爾多(巴西)、共15球,1998年4球,2002年8球,2006年3球;14球:蓋德-穆勒(德國);13球:方丹(法國12球:貝利(巴西);11球:柯奇士(匈牙利)、克林斯曼(德國);10球:拉托(波蘭)、拉恩(德國)、克洛澤(德國)、萊因克爾(英格蘭)、庫比拉斯(秘魯)、巴蒂斯圖塔(阿根廷) 決賽進球最多:貝利3球(1958年2球、1970年1球);瓦瓦3球(1958年2球、1962年1球);赫斯特3球(1966年)、齊達內3球(1998/2006) 單屆世界盃進球最多:方丹(法國)、1958年、13球決賽;柯奇士則在1954年世界盃上參賽5場攻入11球 進球最少的最佳射手:內耶德利安(捷克斯洛伐克)1934 單屆進球最多國家:1954,匈牙利,27球 單場進球最多:薩連科(俄羅斯)、對喀麥隆攻入5球、1994年 單屆世界盃頭槌進球最多射手:克洛澤(德國),5球,2002年 最多帽子戲法:匈牙利的柯奇士2次(1954年對韓國、對西德)、法國的方丹2次(1958年對巴拉圭、對西德)、西德的蓋德-穆勒2次(1970年對保加利亞、對秘魯) 第一個帽子戲法:斯塔比萊(阿根廷)1930,阿根廷-墨西哥 進球屆次最多:貝利(巴西)4屆均有進球(1958/1962/1966/1970)、4屆(1958/1962/1966/1970)貝利(1958年6球,1962年1球,1966年1球,1970年4球)烏維-席勒(西德)(1958年1球,1962年2球,1966年2球,1970年3球) 里程碑進球:第1球(洛朗、法國、1930年對墨西哥)、第500球(博比-科林斯、蘇格蘭、1958年對巴拉圭)、第1000球(倫森布林克、荷蘭、1978年對蘇格蘭)、第1500球(卡尼吉亞、阿根廷、1994年對奈及利亞)、第2000球(奧爾巴克、瑞典、2006年對英格蘭)、第2063球(馬特拉齊、義大利、2006年對法國) 最快進球:2002年,土耳其前鋒哈坎-蘇克在對韓國比賽中開場僅11秒破門; 最晚進球:2006年,義大利的皮耶羅在對德國的比賽中在第121分鍾破門; 最快帽子戲法:1982年,匈牙利的拉斯羅-基斯在對薩爾瓦多的比賽中,在第70、74和77分鍾破門,他也是世界盃上唯一上演帽子戲法的替補;阿根廷的巴蒂斯圖塔在1998年法國世界盃阿根廷隊與牙買加隊的比賽中,只用了10分鍾,便攻入了3個球。 進球年齡最大:1994年,喀麥隆的羅傑-米拉在對俄羅斯時破門,當時他已42歲零39天; 進球年齡最小:1958年,巴西的貝利在對威爾士時破門,年僅17歲零239天; 世界盃包括決賽在內場場破門唯一一人:巴西的雅伊爾津霍(又譯查仙奴),在1970年世界盃6場比賽中都有進球;烏拉圭的吉吉亞在1950年也是場場破門(4場),但當時是循環圈決勝,沒有冠亞軍決賽。 最快替補進球:1998年,丹麥前鋒桑德在和奈及利亞的比賽中,替補上場僅16秒就破門得分;莫拉雷斯(烏拉圭),2002,烏拉圭-塞內加爾,下半場替補登場,開賽17秒 在兩屆世界盃決賽中破門的人:巴西的瓦瓦(1958/1962)、貝利(1958/1970)、西德的布萊特納(1974/1982)、法國的齊達內(1998/2006); 唯一一個代表兩個國家在世界盃進球的人:普羅辛內斯基,1990年代表南斯拉夫攻破阿聯酋大門、1998年代表克羅埃西亞攻破牙買加大門。 第一個烏龍球:馬努埃爾·羅薩斯(墨西哥)1930,墨西哥-智利(又一說,1938年,瑞士的恩斯特-洛斯切在對德國比賽時自擺烏龍) 最快烏龍球:2006年,英格蘭1:0巴拉圭,加馬拉,3分鍾 唯一一個在同一場比賽中既進球又入烏龍的人:1978年,荷蘭的厄爾尼-布蘭特斯在對義大利比賽中完成這一「壯舉」,荷蘭最終2比1獲勝。
出場紀錄
世界盃出場次數最多的人:馬特烏斯(德國)、5屆25場,共2048分鍾;第二為義大利的馬爾蒂尼(23場) 出場時間最長球員:馬爾蒂尼(義大利),4屆23場,共2217分鍾 參加屆次最多的人:馬特烏斯共5屆(1982至1998)、卡巴亞爾(墨西哥、共5屆、1950至1966) 連續出場決賽場次最多球員:卡福(巴西),1994年、1998年、2002年連續三屆決賽出場 最大齡的出場球員:羅傑-米拉,喀麥隆,1994年對俄羅斯時他42歲零39天 最年輕出場球員:諾曼-懷特塞德、北愛爾蘭,1982年對南斯拉夫出場時年僅17歲零41天 代表兩個國家出戰世界盃的人:蒙蒂(阿根廷1930、義大利1934)、普斯卡什(匈牙利1954、西班牙1962)、桑塔瑪利亞(烏拉圭1954、西班牙1962)、馬佐拉(巴西1958、義大利1962改名為阿爾塔菲尼)、普羅辛內斯基(南斯拉夫1990、克羅埃西亞1998)、賈爾尼(南斯拉夫1990、克羅埃西亞1998) 世界盃出場時間最短的人:1978年突尼西亞的拉比迪在和墨西哥比賽時出場2分鍾;1986年阿根廷的特洛比亞尼在和西德的決賽中替補踢了最後2分鍾 最快被換下的人:1998年在和奧地利比賽中,義大利的內斯塔開場4分鍾就因傷被貝爾戈米換下;2006年在對瑞典時,英格蘭的歐文也是開場4分鍾就因傷被克勞奇換下 最年輕的教練:1930年阿根廷首戰對法國,當時他們的教練胡安-何塞-特拉穆托拉年僅27歲零267天 最年長的教練:1954年法國和墨西哥交鋒時,法國的教練加斯頓-巴雷烏已經70歲零194天大。 最年輕的首發:1930年南斯拉夫對陣巴西,南斯拉夫首發的平均年齡是21歲零258天 最年邁的首發:1998年德國對伊朗,德國首發的平均年齡是31歲零345天
紅黃牌紀錄
世界盃紅牌總數(截至2006):142張 得紅牌最多的球隊:阿根廷、10張 單場比賽紅黃牌最多:2002年,德國—喀麥隆(4黃變2紅);2006年,葡萄牙—荷蘭(8黃變4紅),均為16黃 最多紅牌場次:2006年葡萄牙對荷蘭,4張紅牌(科斯蒂尼亞、德科、范布隆克霍斯特、博拉魯茲) 最快紅牌:1986年,烏拉圭的塞爾吉奧-巴蒂斯塔在對蘇格蘭開場僅56秒就被罰下 最快黃牌:1994年,俄羅斯的古爾盧科維奇在對瑞典第1分鍾時就吃到黃牌 第一個被罰下的球員:1930年秘魯的馬里奧-德-拉斯-卡薩斯在對羅馬尼亞時被罰下 第一個被罰下的守門員:1994年義大利的帕柳卡在對挪威時被罰下 世界盃決賽第一個吃紅牌的人:1990年阿根廷對西德,阿根廷的蒙松。其後不久,蒙松的隊友德索蒂也吃到了紅牌;另一個決賽吃紅牌的是1998年法國的德塞利 不止一次被罰下的人:喀麥隆的里格貝特-宋(1994對巴西、1998對智利)、法國的齊達內(1998對沙特、2006對義大利) 首次使用紅黃牌的世界盃:1970年在墨西哥舉行的世界盃。紅黃牌發明者為英國裁判阿斯頓。 第一張黃牌:洛普切夫(蘇聯),1970, 第一張紅牌:卡士澤(智利),1974,智利-西德 第一位主哨世界盃決賽的裁判:比利時的約翰·朗格魯斯。
比分紀錄
最大比分:10-1 匈牙利-薩爾瓦多 1982 9-0 匈牙利-韓國 1954 9-0 南斯拉夫-扎伊爾 1974 8-0 瑞典-古巴 1938 8-0 烏拉圭-玻利維亞 1950 8-0 德國-沙烏地阿拉伯 2002 單場一隊進球最多記錄:1982,匈牙利-薩爾瓦多 10:1 單場進球最多:1954年奧地利7比5瑞士(12球) 最多連勝場次:11場,巴西,2002至2006 最多連敗場次:9場,墨西哥,1930、1950至1958 最多連平場次:5場,比利時,1998至2002 最多不敗場次:13場,巴西,1958至1966(11勝2平) 最多不勝場次:17場,保加利亞,1962至1974、1986、1994
其他紀錄
贏得世界盃最年長球員:義大利的佐夫,1982年他作為隊長奪冠時已40歲 贏得世界盃最年輕球員:巴西的貝利,1958年他年僅17歲 獲得世界盃冠軍最多的人:巴西的貝利,3次(1958、1962、1970)。 作為隊長和教練都奪冠的人:德國的貝肯鮑爾,1974年作為隊長、1990年作為主帥 第一個作為球員和教練都奪冠的人:巴西的扎加洛,1958/1962作為隊員、1970年作為教練 唯一兩次贏得世界盃的教練:義大利的波佐、1934/1938 第一個攻入點球的人:1930年墨西哥的曼努爾-羅薩斯,對阿根廷 第一個罰丟點球的人:1934年巴西的巴爾德馬爾-德-布里托,被義大利的薩莫拉撲出 最長不失球紀錄:義大利的守門員曾加,1990年曾5場比賽共518分鍾不失球 世界盃歷史上最大的球場:馬拉卡納球場 觀眾最多的一場比賽:1950年世界盃循環圈最後一戰,巴西對烏拉圭,巴西馬拉卡納球場,官方記載觀眾人數為199854人 觀眾最少的一場比賽: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第一輪,羅馬尼亞對秘魯,300人 單屆被犯規最多球員:球王馬拉多納,1990年,共遭對手53次犯規 第一支世界冠軍隊隊長:烏拉圭的何塞·納薩茲。 第一個世界冠軍隊主教練:烏拉圭隊的阿爾韋托·蘇皮塞 年齡最大的世界盃金球獎獲得者:2006年,齊達內,34歲 年齡最小的世界盃金球獎獲得者:1998年,羅納爾多,22歲 第一位獲得世界盃金球獎的守門員:2002年,卡恩 第一屆衛冕冠軍無直接參賽權的世界盃(不算首屆):2006年德國世界盃 淘汰賽階段使用過加時賽「金球制」的世界盃:1998年法國世界盃,2002年韓日世界盃 第一粒加時賽「金球」:1998年法國世界盃,1/8決賽,布蘭克(法國) 第一位在單場決賽中打進3球的球員: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格奧費·赫斯特(英格蘭) 第一場以互射點球分出勝負的決賽:1994年美國世界盃決賽,巴西3-2義大利 第一支連續3次進入世界盃決賽的國家:德國(1982,1986,1990) 德國隊自從1954世界盃起,連續14屆世界盃進8強,連屆屆打入決賽階段的巴西隊也望塵莫及。 [1]

參考資料:http://ke.網路.com/view/1704.html?wtp=tt

4、求當前國際關系熱點問題

試分析當前國際關系中的熱點問題:
①朝鮮半島問題;②日本極右勢力發展,軍國主義復活問題;③克什米爾問題與印巴緊張關系;④巴勒斯坦問題和中東和平統一進程;⑤北約東擴及其確立的21世紀新戰略;⑥歐洲統一問題;⑦美國新霸權主義;⑧中美、中日、美日關系;⑨和平與發展時代主流問題;⑩伊朗核問題

【 標 題】當前國際關系調整中若干趨向
【 作 者】徐堅
【內容提要】國際關系當前處於深刻調整期。美國外交向強化單邊主義調整,對國際關系的影響和沖擊最大。世界面臨國際安全體系遭受重創、國際集體決策體制弱化、國際法體制受到沖擊、全球化負面影響突出等嚴峻挑戰。大國關系出現積極調整,總體趨於改善和穩定。國際地緣政治發生新變化,歐洲和亞太兩大板塊相對平穩,處於其間的中東、中亞、南亞地區是動盪、沖突不斷的脆弱鏈條。國際戰略格局之爭更加尖銳,當前是單極和多極之爭的相持階段,從長遠看,多極化趨勢將逐漸勝出。
【 正 文】
一、美國國際戰略出現重大調整
美國對外政策的調整是對當前國際關系沖擊最大的因素。從其性質特點、動因和影響看,美這次政策調整的力度和深度異乎尋常,超過了冷戰結束以來的任何一次政策變化。第一,這次調整有比較系統的思想作為理論基礎,主要體現在美國務院政策規劃司長哈斯提出的「整合主義」和布希今年六月一日在西點軍校發表的演講。整合主義是布希上台以來美官方人士首次提出的系統對外戰略構想,融合了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等重要政界人物的思想。布希在西點軍校的講話被視為布希主義形成的標志,實質體現了整合主義在美對外戰略的具體應用和發揮。第二,戰略目標明確。美政要人士公開提出,要以美國利益和價值觀為核心,對國際體制和行為規范進行全面而不是局部的調整,建立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將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整合到美主導的世界秩序中來。冷戰結束後,如此毫不隱諱地鼓吹和謀求單極國際秩序,對美國來說尚屬首次。第三,有通盤策略考慮,將美國對外戰略目標的實現同三類基本因素聯系起來:實力因素、制度因素和價值觀因素。實力因素被視為實現美戰略目標的前提。賴斯在霍普金斯大學的一次演講中,認為美在當前國際形勢中所面臨的機遇大於挑戰,美國要憑借強大的實力,促使國際格局形成對美更加有利的新力量平衡。制度因素則被看成美戰略目標的重要保障。布希和賴斯等人均強調要按新的規則和准則處理國際關系,提出美國的安全不能再單純依靠威懾和遏制理論,還要有「先發制人」新思維和與此相適應的國際規范,要在主權問題和國際干預等問題上重新制定國際准則。價值觀因素則被視為推行新的國際規范和准則的基礎。布希等提出要參照二戰後改造德、日的經驗,用經濟自由和政治民主等「共同的價值觀」來團結美國的盟友和改造俄、中等國家,在此基礎上爭取「建立牢固的大國關系」,但美國要保持在必要時單獨行動的權利和能力。第四,政策調整跟進快。美廢棄反導條約,重塑美俄關系,加大對中亞、中東和南亞地區的滲透與控制,拒絕接受京都議定書和國際常設刑事法庭,均不同程度地體現出布希主義的烙印。美國防部今年五月出台的《防務規劃指導》,提出「提前威懾」戰略,更是對「先發制人」思想的直接運用。
布希主義的出台與美國對外戰略的這次調整,是國際國內一系列因素的產物,其中最根本的是國際力量對比嚴重失衡。冷戰結束十載有餘,美國不僅保持了一超地位,在某些方面還進一步擴大了對世界其他主要力量的優勢:20世紀90年代的超長經濟繁榮期使美國恢復了在世界經濟中的競爭優勢和火車頭地位,美國利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和最近的阿富汗戰爭,強化了其在世界軍事上的絕對優勢,並使其在國際地緣政治中占據了更加有利的位置。這一切一方面助長了美國的霸氣,同時也促使世界其他主要國家努力避免與美對抗,韜光養晦,以爭取時機,發展自己。
美戰略調整特別注重製度因素,反映了國際力量對比與國際關系基礎框架之間的結構性矛盾。現有國際機制和行為規范體系的主體結構是在二戰後期和冷戰時期成形的,冷戰結束後雖有新的發展,但基礎框架未變。二戰後期形成的國際機制以維護大國集體主導下的國際穩定為出發點,最典型的是以安理會五常國為核心的聯合國體制。冷戰時期形成的國際機制,則以保持美蘇兩強之間的戰略穩定為出發點,如與美蘇《反導條約》有關的國際軍控機制。這兩類體系的共同特點是排斥一國主宰國際關系。這同美國一超獨大的狀況格格不入。布希上台時,美經冷戰後十年高速增長,正值國力鼎盛時期,這種結構性矛盾愈顯突出,故布希對於如何解決這種矛盾,比其前任顯得更加關注和迫切。
「9•11」事件進一步加速了美戰略調整。「9•11」襲擊固然對美本土安全和社會心理帶來巨大沖擊,但沒有撼動美國的實力地位,反而助長了美大國沙文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的抬頭。布希上台通過的是一次美國歷史上最有爭議的選舉,而「9•11」後布希的國內支持率一度陡增到百分之九十幾。這種反差表明,「9•11」後美國內背景變化,有利於拉姆斯菲爾德等鷹派勢力主導美對外政策。
二、國際秩序面臨嚴峻考驗
由於美對外戰略調整注重製度因素,當前國際秩序面臨四大問題:國際安全體系瀕於崩潰,國際集體決策體制軟弱無力,國際法體系面臨重大挑戰,全球化負面問題更加突出。
國際安全機制近來連受重創。美國退出1972年美蘇《反導條約》,抽掉國際戰略穩定一重要基石,對國際安全引發雪崩效應。一位美國觀察家指出:「隨著反導條約的消失,一切軍控條約都名存實亡。」(註:羅伯特•巴特利的文章:「外交新時代的發端」,新華社聯合國2002年6月17日電。)此話並非言過其實。近來受美單邊主義和其他國際因素影響,國際安全體系日趨脆弱。美國國會拒絕批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對印巴挑戰《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採取雙重標准,動搖了國際社會對核不擴散體系的信心。美國對《禁止生物武器公約》和《化學武器公約》持消極態度,拒絕接受《禁止殺傷地雷國際條約》,使生化武器和常規武器限制受阻。在此背景下,廢棄《反導條約》必然加重國際安全局勢的混亂。日本在這方面的動向尤其值得注意。日本利用「9•11」後的國際形勢,不斷加強其參與國際安全事務的力度,並欲突破「無核三原則」。日內閣官房長官福田康夫今年5月3日公開表示:「如果是用於專守防衛,日本可以擁有小型原子彈」。日本外相川口順子稱福田上述說法「沒有錯」。目前,國際安全的戰略均衡與穩定框架已被打破,國際安全無序可循、無規可遵的狀態將日益嚴重。
國際關系面臨的另外一個主要問題是,美單邊主義對國際集體決策體制沖擊嚴重。近來,聯合國在處理重大國際問題上的作用遭到美國的不斷削弱。美發動阿富汗戰爭繞過了聯合國批准程序。聯合國對於阻止巴以沖突持續升級亦顯無力,主要原因是美控制了中東問題的主導權。美在向伊拉克發起戰爭的問題上,同樣我行我素,不把聯合國的權威放在眼裡。與此同時,許多應由聯合國決定的問題,卻被美國提到它主導的國際多邊機制中,越俎代庖。美國試圖在八國峰會上定奪巴勒斯坦未來政治領導人問題。美國的單邊主義使國際政治秩序陷入困境,傳統權威機制缺乏效力,而美國主導的機制卻在覬覦權威。在未來一段時期,這種矛盾還會有新的發展,美國和伊拉克之間一觸即發的戰爭將是重要考驗。如果與這場戰爭有關的國際態勢不是按照美國的單邊意志發展,而是受國際社會的共同願望支配,聯合國對事態能發揮實質性影響,則將有利於重振聯合國和國際集體決策機制的權威,遏制美單邊主義勢頭。相反,若美單邊主義在事態的變化過程中始終占據支配地位並再次順利贏得這場戰爭,對以聯合國為基礎的傳統國際政治秩序來說,則無異於雪上加霜,美單邊主義在國際關系中的影響力將進一步膨脹。
美對國際法體系的挑戰是當前國際秩序面臨的又一問題。布希提出的「先發制人」理論,是對「新干涉主義」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布希主義和新干涉主義的共同之處是都強調「有限主權論」,但從法理上看,布希主義比新干涉主義走得更遠。一方面,布希主義不僅在理論上否定現行國際法體系賦予主權國家的平等地位,而且還進一步固化到具體國家,用布希的話說,美國要「點邪惡者的名」。凡是被點到名的,特別是被列在「邪惡軸心」黑名單上的國家,都被視為美國的敵人而應予鏟除。這意味著這些國家的主權可以不被承認、不受尊重。另一方面,布希所強調的「先發制人的行動」,以主動發起軍事進攻為特徵。這不僅在性質上與新干涉主義主張的人道主義干預行動有別,而且超越了聯合國憲章賦予主權國家的「自衛權」,甚至也超越了一般國際法「先行自衛」概念所指的行動范圍。這使國際社會面臨雙重問題:首先,美試圖凌駕於現行國際體系之上,把自己作為法律的准繩,自定國際規則。其次,「先發制人」戰略若成為各國普遍效仿的國際規則,國際形勢將更加動盪不安。
全球化中的負面因素日益突出,也是當前國際秩序面臨的嚴重問題。全球化的根本問題是各國如何在利益與風險、權力和義務之間選擇平衡。在這方面,全球化的有關規則存在許多不公正因素。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在全球化進程中始終保持主導地位,而發展中國家總體上則明顯處於不利地位。通過主導和控制全球化的游戲規則,美國在全球化中占盡先機,成為最大受益者,使美在世界上比歷史上許多有形帝國更具影響力。近來,全球化中的這種矛盾又有新的發展。一方面,全球化不公正因素使南北分化更加嚴重。「9•11」恐怖襲擊事件的深層國際背景,與此有直接關系。另一方面,對於全球化中權力與義務的平衡問題,美國和部分發達國家採取了更加自私的態度。美國拒絕接受京都議定書和國際常設刑事法庭,違反國際貿易規則,向歐、日、中、韓等二十個國家挑起鋼鐵貿易大戰,都會加劇全球化已有的矛盾和不平衡性。受極端民族主義思潮和極右排外勢力抬頭影響,歐洲和日本的全球化政策也更加趨於保守。
三、大國關系同向調整
近來國際關系也出現一些積極動向,最突出的是大國關系同時出現不同程度的改善,總體趨於穩定。
從廣度和深度看,俄美關系調整最為顯著,幾乎涉及雙邊關系中所有重大領域,從反導條約問題到進攻性戰略核武器的削減問題,從俄與北約的關繫到美勢力介入中亞地區,從反恐合作到雙邊能源合作與經貿合作。經過調整,俄美在國際戰略平衡中的地位和雙方的交往基礎均發生重大變化。俄美關系調整直接促進了俄與北約、歐洲及整個西方的融合。
「9•11」後,中美關系也有所改善,政治、安全領域中的溝通與對話逐步恢復和加強,經貿合作與科技文化交流穩步擴大,雙邊關系總體上趨於相對穩定。其他的大國關系,如中俄、中日、中歐關系,則在既定框架內穩步發展。
大國關系總體改善,與大國之間相互依存日益加強分不開,尤其同中、俄參與國際一體化的進程有關。美國戰略調整注重「建立牢固的大國關系」,也有利於大國關系的改善。此外,國際力量對比嚴重失衡,使各國在處理對美關系時更加謹慎,客觀上也有助於大國關系穩定。
不過,當前大國關系的改善,也有其脆弱的一面。布希在西點軍校的講話雖然在論及大國關系時顯示出積極姿態,但卻強調以美國利益和價值觀為核心整合大國關系,這有悖於其他大國的長遠利益。美試圖以自身利益和價值觀為核心重整國際秩序,也給美和其他大國關系發展增添了摩擦因素,近來歐洲對美單邊主義的不滿越來越強。從長遠看,大國關系中的深層矛盾和不確定因素仍很突出。
四、國際地緣政治顯現新特徵
受美國全球戰略變化和大國關系調整等因素影響,國際地緣政治格局也在發生變化,基本特徵是:一方面,歐洲和亞太兩大板塊總體保持平穩,但差異加大。另一方面,處於歐亞之間的中東、中亞和南亞地區,則局勢動盪,沖突不斷,是歐亞之間的脆弱鏈條。
美國專注於反恐和大國關系調整,促進了歐洲和亞太的穩定,對世界形勢有全局意義。不過,由於大國關系調整幅度和深度不同,歐洲和亞太地緣政治形勢的差異也日益明顯。一是歐亞安全架構不同。隨著俄美、俄歐關系的調整,冷戰留在歐洲安全架構的殘餘明顯淡化,北約已由以外向軍事防禦為主導的軍事同盟轉向以推廣西方民主政治和維護歐洲社會穩定為主的政治軍事同盟。未來俄美、俄歐、俄一北約之間難免會有新的矛盾和問題,但這些問題將會在新的框架、新的環境之下以新的方式加以解決和處理。與歐洲不同,亞太地區仍以冷戰遺留的安全架構為基礎,主體是美日、美韓、美澳軍事同盟。冷戰後發展起來的若干多邊安全合作機制(東盟地區論壇、上海合作組織等),雖對地區安全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影響尚不足以取代前者。二是歐亞安全面對的主要問題不同。目前,歐洲安全的主要問題已不是冷戰時期的常規安全問題,甚至也不是科索沃戰爭前大國如何利用歐洲民族宗教爭端爭奪勢力范圍,而是如何應對恐怖主義等非常規安全問題和歐洲周邊的地區性沖突。相反,在亞太安全中,常規安全問題仍是主要因素,其中許多是冷戰遺產。恐怖主義等非常規安全問題也是亞太安全關注的問題,但尚不是主導因素。亞太安全機制轉型困難,與該地區安全形勢的這種特點是分不開的。三是安全觀念不同。隨著安全形勢和機制架構的變化,歐洲安全冷戰思維顯著減退。有關各方不再相互預設假想敵,也不再以此構想各自的安全戰略。與歐洲不同,冷戰在朝鮮半島至今尚未停止,冷戰思維在整個亞太安全中更是揮之不去。甚至在中美關系改善、中美合作基礎不斷擴大的形勢下,美國仍有不少人將中國視為美國的「半個威脅」。日本某些右翼人士也在一旁吶喊助威,試圖亂中漁利。冷戰思維與亞太多邊安全合作提倡的共同安全理念格格不入,是地區多邊安全機制建設和發展的最大障礙。
處於歐亞之間的地區熱點問題對全球形勢雖不起決定作用,但對當前國際關系的潛在沖擊不可低估。美對伊拉克軍事攻擊問題牽動國際關系中的許多重大問題。印巴沖突則涉及未來核軍備的控制問題。中東問題對國際能源戰略格局意義重大,不僅關系中東能源地位,也是影響俄美、中俄、俄歐能源合作的關鍵因素之一。美國介入中亞,對中亞戰略格局和上海合作組織的發展有重大影響。巴以沖突則涉及美和伊斯蘭國家關系,影響地中海和北非局勢。
五、國際格局之爭更加尖銳
布希政府推行極端單邊主義,使國際格局的多極化與單極化之爭更加尖銳,國內外對國際格局的現狀與前景的爭議也更加激烈。一種觀點認為,盡管美大搞單邊主義,但多極化趨勢仍在加速發展,因為國際力量對比的發展有利於多極化。另一種觀點則截然相反。用某些美國學者的話說,美當今的實力「在任何一個關鍵方面都是無與倫比的」,在「主權國家體系中從來沒有一個國家擁有如此程度的統治地位」,「如果說美國今天的霸權地位還沒有形成一個單極世界的話,那麼一切的一切都形不成單極世界」。(註:斯蒂芬•布洛克和威廉•沃爾福斯「全面衡量美國的霸權地位」,美國《外交》雜志2002年7/8月。)這兩種觀點同時以國際力量對比作為依據,結論卻針鋒相對,表明對於每一種國際格局應有何種國際力量對比關系這個問題,並不存在一個客觀標准。這說明「國際格局」與「國際力量對比」不能混為一談,否則容易導致認識誤區。
國際格局是指特定狀態下的國際權力關系,而不僅僅是指國家間實力對比關系。國際權力關系反映的是指國家間相互影響的方式和力度,它離不開國際力量對比關系,但各國實力不會自動轉化為國際權力,因為國際權力的形成還受其它因素制約。歸納起來,決定國際權力關系的因素大體有四類:一是各國的實力及相應的國際交往與行為能力。這與綜合國力密切相關,是國家間交往活動和相互影響發生的基礎。前資本主義時期,由於交往能力有限,某些文明之間很少甚至沒有交往,在它們之間也就談不上權力關系或國際格局。二是交往與行為動機。即使交往能力相同,但若動機不同,國際權力關系仍會不同。鄭和下西洋與西方殖民者探險的動機不同,對國際權力關系的影響也不同。影響一國對外交往動機的因素非常復雜,包括國內外社會、經濟、文化、軍事、自然條件、乃至認知和心理因素,是國內外綜合環境的產物。這就涉及到決定國際權利關系的第三類因素,即交往環境。其內涵既有社會的,也有自然的,有國內的,也有國際的。交往環境對於各國的交往能力和動機均有制約。並且,在不同時代不同條件下,同樣的環境因素對國際交往活動與權力關系的制約會有很大差異。國際市場對於自然經濟或計劃經濟無足輕重,但對市場經濟體卻至關重要。全球性生態目前是許多國家都不得不關注的問題,而在世界工業化初期,幾乎沒有國家重視這個問題。四是交往規則。有交往必有規則。規則反映的是程序、秩序。國際規則的總合就是國際秩序,由法律規范、道義准則及相關機制構成,或經各方共同協商制定,或是部分國家強加於他方。一般說來,國際規則是國際力量對比、各國交往動機和各國對外交往環境等綜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產物,是制度化的國際權力關系,因而也是國際格局的核心與最終體現。國際格局與國際秩序在性質上必然是一致的。多極化國際格局不可能與單極化的國際秩序並存,反之亦然。
美謀求單極世界,至少面臨三類難以克服的障礙。一是美超強地位的非連續性與不平衡性。美超強實力在各個領域不是連貫的,特別是其經濟優勢遠不如其軍事優勢突出。這種不平衡性決定了美單邊主義只能是有選擇的,不可能包羅萬象。二是美單邊主義擺脫不了國內外環境的制約。全球化是一個因素,美在其中有重大利益,不可能放棄國際市場和國際合作,而要合作就不得不考慮互利互惠。和平與發展潮流又是一個因素。在注重經濟發展的時代,軍事超強地位的意義必然會受到一定限制。此外,美是多元化社會和民主政治國家,鷹派勢力經常要面對國內各種壓力,其政策要受各種牽制。三是國際制度因素的制約。美試圖以自身利益為核心建立單極國際秩序,必將面臨兩難困境。一方面,凌駕於國際准則之上,縱然可以滿足美某些利益,但破壞現有秩序引起的混亂最終也會損害美自身利益,也是美不願看到的。另一方面,要避免出現大混亂,美就不得不繼續依靠現行的基本國際規范體系,因為美找不到別的體系來替代它。以美利益和價值觀為核心會給國際帶來無序,不會帶來秩序。這意味著,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制度化和秩序化的單極世界現在和將來都不會存在。它已永遠成為歷史。這恐怕是布希主義的設計師沒有意識到的。
不過,認為多極化趨勢在加速發展,也不客觀。這種看法低估了極端單邊主義與美超強實力結合給國際關系帶來的沖擊。在未來十五年甚至更長時間內,美國在世界上一超獨大的地位不會發生根本變化,這大概已是國內外的共識。而極端單邊主義反映的是進攻性現實主義思想,其世界觀、安全觀、戰略策略思想均更具攻擊性。它對國際秩序的破壞性影響,會干擾和延遲多極化的正常發展。
目前世界既不是單極格局,也遠未實現多極格局,而是進入了多極與單極之爭的相持階段。在這個階段,矛盾的雙方斗爭更加激烈,任何一方短時期內都難以取得壓倒性的優勢。然而從長遠看,多極化趨勢必將隨著國際力量對比和其他因素發生有利變化逐漸勝出,而單極化可以造成混亂,不會贏得秩序。多極化發展趨勢的曲折性、長期性和必然性就在於此。多極化與單極化之爭是當前國際關系中的根本性矛盾和主要矛盾。矛盾的一方將始終是美國,另一方則是抵制美單邊主義的各種力量,但主要代表在不同階段會有所變化。這反映了國際矛盾關系的變與不變。

「反恐」對國際關系的影響

「9•11」事件和「打恐」戰爭爆發後,國際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當前國際形勢的特點可以用三個總體、三個局部和三個繼續來概括。那就是總體和平、局部戰爭,總體緩和、局部緊張,總體穩定、局部動盪。世界和平、發展潮流繼續發展,世界多極化、全球化趨勢繼續推進,對大多數國家而言,國際形勢中機遇大於挑戰的態勢繼續存在。也就是說,和平、緩和與發展,合作是當前國際形勢的主流。

大國關系基本穩定,並趨於改善和發展。「9•11」事件和「反恐」戰爭為大國增進良性互動和加強合作提供了新的動力和契機。「9•11」事件促使美國對其外交政策進行一定程度的反思和調整,重點是反思與調整其對大國的政策思路。布希政府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上台之初對中、俄採取的強硬態度,將其對中、俄政策基調由消極面較多轉為積極面增加。布希在發動對阿富汗戰爭四個月後接連兩次來華同江澤民主席舉行會談,雙方就中美發展建設性合作關系、建立高層戰略對話機制、全面擴大雙邊合作和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副主席胡錦濤年內訪美等重大問題達成共識。中美關系走出了「撞機事件」造成的低谷和陰影,回歸基本正常發展的軌道。最近,胡錦濤副主席對美國進行了成功訪問,中美關系出現了新的良好發展勢頭。美俄關系明顯改善,兩國元首實現互訪,雙方對進一步削減戰略核武器和建立新的戰略關系框架立場接近,達成初步共識,尤其在反恐戰爭中進行了全面合作。兩國雖在美發展國家導彈防禦問題上分歧依舊,但普京總統明確表示,美退出《反導條約》不會影響俄美關系。這些標志著美俄關系進入了以加強合作、協調為主要特點的新階段。美國還密切了同歐盟與日本等主要盟國的關系,相互合作、協調明顯增強。歐、俄、中、日之間的相互關系與合作也有新的發展。主要大國之間關系的改善和發展帶動世界地緣政治重心地區——歐亞大陸局勢趨向穩定與緩和。

各國特別是大國的安全觀念發生重大變化,促使其朝著削減國與國對抗,促進國際合作和世界總體安全的方向調整軍事和國家安全戰略。「9•11」和反恐戰爭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安全觀。這可從三個層面來看。第一個層面是各國尤其是美國等西方國家重新認識什麼是對其安全的現實威脅。在此之前,它們一直把中、俄等非西方國家視為對其威脅之源,並主要以此展開其安全戰略布局。「9•11」後它們開始認識到國際恐怖主義才是對其安全的真正威脅,才是它們的主要敵人。美及其盟國表示,打擊恐怖主義是它們當前和今後相當長時期內的當務之急和中心目標。同時,對付國際恐怖主義等非傳統安全挑戰非一國之力所能奏效,必須進行和加強國際合作。這使得國與國安全關系中的「零和」性質降低,共存與合作共贏意識增強。第二個層面是各國重新認識怎樣才能維護國家安全。在傳統認識上,一個國家擁有龐大軍事力量就能克敵致勝,維護本國安全。「9•11」打破了這種傳統理念。美國軍事力量世界第一,不但擁有最強大的進攻性武力,還擁有最先進的防禦系統,並竭力謀求絕對軍事優勢以確保其絕對安全。但在恐怖分子奇襲下,所有這些最強大和最先進的攻防手段都不起作用,美國本土遭到空前慘重的打擊。這表明,在現代條件下,在恐怖分子非對稱手段襲擊下,即使掌握絕對優勢軍力的國家,也無法確保本國的「絕對安全」。現在全世界都在思考一個問題:連世界上軍事力量最強大的美國都無法確保其本土不受災難性打擊,那麼出路何在?怎樣才能確保國家安全?答案並不復雜。一個國家要維護本國安全,除了維持必要的軍力外,還需要尊重別國的安全,少樹敵,不樹敵。一個沒有仇恨和敵人的國家最安全。這就要求一個國家必須奉行明智、正確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在國家安全中的作用和分量越來越重。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只有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平等、友好地對待別國,尊重別國的安全和主權,不搞干涉、欺侮、侵略別國的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才是對本國安全的最好保障。即使美國也會朝這個方向有所反思,將來總有一天也會這樣想、這樣做。第三個層面是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重新安排其國防戰略布局的輕重緩急。以前美國戰略布局是外向型的,把重點放在海外,向國外大量派兵,建立軍事基地和經營軍事集團及聯盟,認為這樣做守可以御敵於國門之外,攻便於進擊敵國,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本土防禦。現在美國戰略布局重點發生變化。美國在「9•11」後出台新的《國防戰略報告》明確把防衛本土安全作為優先戰略目標。這當然不表明美國將從海外收縮,美國要推行全球戰略,勢必會繼續重視與加強海外軍事部署。但其軍事布局重點的改變是明確的。西方國家這些安全觀念上的變化很可能帶動其軍事思想和防務戰略一定的調整和轉型,可能使其防務政策逐漸著重本土防禦,這將有利於緩解與消除國與國之間的對立和對抗危機,促進世界總體安全。

同時,西方國家重新認識南北問題,考慮調整南北關系。南北問題的核心是南北差距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認識到,南北貧富鴻溝擴大,不少發展中國家貧困化加深,是滋生國際恐怖主義的溫床和土壤,是對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全局的嚴重挑戰。這種狀況再惡化下去,不但會影響發達國家的再發展,也會影響其國家安全。形勢迫使發達國家關注和重視解決這一問題,推動它們考慮將其對外經濟政策和對外經濟關系朝著有利於遏止世界貧富差距擴大、緩和南北矛盾的方向轉變。美國和歐洲的一些發達國家表示要採取適當行動幫助最不發達國家解困脫貧,以促進改善南北關系

5、文言文閱讀徐堅字元固

徐堅,字元固,幼有敏性。沛王聞其名,召見,授紙為賦,異之。十四而孤,及壯,寬厚長者。舉秀才及第,為汾州參軍事,遷萬年主簿。
天授三年,上言:「書有五聽,令有三覆,慮失情也。比犯大逆,詔使者勘當,得實輒決。人命至重,萬有一不實,欲訴無由,以就赤族,豈不痛哉!此不足檢下之奸亂,適長使人威福耳。臣請如令覆奏,則死者無恨。」
聖歷中,東都留守楊再思、王方慶共引為判官。方慶善《禮》學,嘗就質疑晦,堅為申釋,常得所未聞。屬文典厚,再思每目為鳳閣舍人樣。與徐彥伯、劉知幾、張說與修《三教珠英》,時張昌宗、李嶠總領,彌年不下筆,堅與說專意撰綜,條匯粗立,諸儒因之,乃成書。累遷給事中,封慈源縣子。
睿宗即位,授太子左庶子兼崇文館學士,修史,進東海郡公,遷黃門侍郎。時監察御史李知古兵擊姚州渳河蠻,降之,又請築城,使輸賦徭。堅議:「蠻夷羈縻以屬,不宜與中國同法,恐勞師遠伐,益不償損。」不聽,詔知古發劍南兵築城堡,列州縣。知古因是欲誅其豪酋,入子女為奴婢,蠻懼,殺知古,相率潰叛,姚、巂路閉不通者數年。
初太平公主用事武攸暨屢邀請堅堅不許又以妻岑羲女弟固辭機密轉太子詹事曰吾非求高逃禍耳。羲敗,不染於惡,出為絳州刺史。數外徙,久乃遷秘書監、左散騎常侍。
玄宗改麗正書院為集賢院,以堅充學士,副張說知院事。帝大酺集賢,幔舍在百司上,說令揭大榜以侈其寵,堅見,遽命撤之,曰:「君子烏取多尚人!」從上泰山,以參定儀典,加光祿大夫。堅於典故多所諳識,凡七當撰次高選。卒,年七十餘,帝悼惜,遣使就吊,贈太子少保,謚曰文。
(節選自《新唐書儒學列傳》)
【注】酺:聚飲。
閱讀訓練:
1、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初太平/公主用事/武攸暨屢邀/請堅堅不許/又以妻岑羲/女弟固辭/機密轉太子/詹事曰吾/非求高/逃禍耳。
B.初/太平公主用事/武攸暨屢邀請堅堅不許/又以妻/岑羲女弟固/辭機密轉/太子詹事曰/吾非求高逃/禍耳。
C.初太平公主/用事武攸暨屢邀/請堅/堅不許又以妻岑羲女弟/固辭/機密轉太子詹事曰/吾非求高逃/禍耳。
D.初/太平公主用事/武攸暨屢邀請堅/堅不許/又以妻岑羲女弟/固辭機密/轉太子詹事/曰/吾非求高/逃禍耳。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古人幼時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系。如屈平,字原;徐堅,字元固。
B.年號紀年自漢武帝劉徹開始。「聖歷中」,採用的是年號紀年。「元和十年」使用的也是年號紀年法。
C.《禮》與《易》《詩》《書》《論語》合稱五經。它們是我國古代的重要思想學術流派----儒家的主要經典。
D.贈,追贈,古代朝廷對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後公司追封爵位官職或榮譽稱號。如「贈太子少保」。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徐堅聰敏敦厚。自幼聰明,沛王聽說他的名聲,召見了他,給他筆紙讓他作賦,很賞識他。徐堅到了壯年,像個寬厚長者。
B.徐堅尊重生命。他認為,人命至重,不能濫用刑法,對罪犯應從輕量刑;只有到了非判處死刑不可,死者才沒有遺憾。
C.徐堅博學多才。王方慶曾向他請教疑難問題,徐堅為他解說,使他常得到從未聽說的知識。徐堅為文典雅厚重,令人稱贊。
D.徐堅深謀遠慮。他認為蠻夷被迫歸屬,不應和中原人同樣對待,恐怕勞師遠征,收益不能抵償損失。結果正如他所言。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說令揭大榜以侈其寵,堅見,遽命撤之,曰:「君子烏取多尚人!」(5分)
譯:
(2)堅於典故多所諳識,凡七當撰次高選。(5分)
答案:
1、D 2、C
3、B
4、(1)張說命令張掛大榜用來炫耀集賢院所受的恩寵,徐堅見了,立即命令撤除大榜,說:「君子怎麼能做這么多凌駕於人的事!」(「侈」 「烏」 「尚」 各1分,句意通順2分.)(5分)
(2) 徐堅對於典故多有了解、熟悉,共有七次因編纂有功而提升。((「諳」 「凡」 「高選」 各1分,句意通順2分.)(5分)

6、大s和小s的家族是什麼樣?介紹一下

此前,有消息稱大、小S的父親徐堅病重,小S取消工作和大S一起陪伴父親身邊。2012年10月23日下午5點30分大、小S的父親徐堅最終因肝癌病逝。據悉,其父親雖然積極治療肝癌,但近一個月病情惡化,入院後大、小S幾乎每天到院探望,父親去世時兩人也都陪在父親身邊。

有人說徐爸與徐媽早已離婚,還有人說徐爸最近幾年才與徐媽分居。而據圈內知情人稱,在大小S上小學時,父母因為性格不合,只得分道揚鑣,但兩人仍是朋友。

大S向記者證實,三四年前,徐爸和徐媽才正式離婚分開住,「有些事情不方便說,但現在關系還不錯。我們每個禮拜天會跟爸爸、奶奶吃飯,我喜歡吃素水餃,奶奶和爸爸都會包給我們吃,還打包回家。我爸也幫我們做剪報,還放在皮夾拿給朋友看。」

在大小S眼中,徐爸就是一個像李白一樣喜歡過自由生活的叛逆老爸,對於外界所指徐家「女人光鮮,男人黯淡」的搞笑現象,大S在接受電話采訪時爆料,徐爸害怕生活在四個「利嘴」女人堆里,所以才搬回去與徐奶奶同住。

徐堅曾欠賭債遭黑道追討:

大小S的父親曾被爆欠下數百萬元新台幣的賭債,被黑道押走,幸虧S媽和大小S聯手籌錢救出。外傳S爸欠債高達800萬新台幣(約合170萬人民幣)。

2012年10月23日下午,台灣女星大、小S的父親徐堅因肝癌病逝,大、小S與家人都陪在左右。9月底大S就在微博上稱父親病重,隨後這對姐妹就取消了自己手頭上的工作陪在父親身邊,十分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