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全球化對瑞士的影響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對瑞士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2-07-09 23:35:19

1、經濟全球化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應該說經濟全球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不論如何影響中國的經濟建設,中國都應敞開大門,適應這一趨勢,在世界經濟的舞台上發揮自己的優勢,把握其中機會,面對各種挑戰,至於現在的影響是如果可以看一下這篇文章:

經濟全球化的代價

經濟全球化在給各國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

代價之一:全球經濟的不穩定將成為一種常態。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空前加強。在這種環境下,經濟波動和危機的國際傳染便成為經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代價之二:各國經濟主權的獨立性正面臨日益嚴峻的考驗,跨國企業常常是大規模貨幣投機的主要責任者,隨著一體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員國經濟主權獨立性不斷下降。

代價之三:全球范圍內的貧富差距正進一步擴大。作為資本和先進技術的主要擁有者,發達國家總是處於全球化的中心地位。競爭創造了效率,同時也使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國家或少數利益集團集中,導致貧富差距擴大。

經濟全球化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中國應主動參與

經濟全球化具體表現為生產和消費的全球化。生產全球化就是企業不只在本國而是在世界范圍內尋找資源,消費全球化則指消費者不只在本國市場而是在世界范圍內買東西。在全球范圍內從事生產和貿易,也就必然有統一的全球規則,WTO是一種多邊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多邊是優於雙邊的,至少有一個比較權威的仲裁機構解決反傾銷和貿易糾紛。

人們通常只看到加入WTO將給中國出口帶來的利益,但中國的貿易得利還應反映在進口上,進口可以使消費者買到更多優質的東西,以更少的錢購買一些商品,消費者所得應是衡量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更重要的是,貿易和投資還帶來許多外部效應,使中國的服務質量和態度大大改善,這在經濟學上叫做技術外溢,它不同於技術轉讓,是不用付費的所得。

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需做四件事

第一,必須搞活市場經濟,使中國成為世界經濟體制中一個組成部分。

第二,必須開放市場。只有開放市場,才能成為世界經濟的組成部分,但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市場不能馬上無條件地全面開放,而是要有條件、有步驟地,在適應自身發展水平的情況下開放,這樣才能產生對貿易雙方都有利的效益。

第三,必須遵守國際貿易規則。因為市場經濟從某種程度上講是法制經濟,所以中國必須遵守規則並參與規則的制定。

第四,必須發展資本市場。任何一個想要讓企業家大展宏圖的國家,都必須發展其資本市場。但中國雖然擁有高儲蓄率,卻只有很小一部分流進了私人企業,流入高科技公司的儲蓄更是少之又少。

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必須正確處理好三組關系

第一是實行對外開放與參與全球化的關系。我們必須按國際上共同的規則來辦事,不能總把希望寄託在國家的保護措施上,盡早參與全球化貿易,就是要逼著我們的企業改革進取,只有這樣才能使其競爭力真正得到提高。

第二是縮小國內地區間差距與縮小國際間差距的關系。

第三是擴大內需與增加外貿出口的關系。中國是一個大國,國內市場很大,要將擴大內需作為根本,但不能因此而忽視外貿的重要性。

中國在制定經濟全球化戰略時,應考慮的新情況和新問題

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必須以發展本國的經濟為基礎。作為發展中國家和世界貿易大國,中國理應積極參與國際多邊經濟組織的活動和國際多邊經濟規則的制定,加強多雙邊經貿合作,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中發揮積極、穩定和建設性的作用。

中國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提倡和遵循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承認不同國家間的差異,注意處理好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的利益關系。

科技的不斷創新和進步,是經濟全球化的基礎和條件。中國將堅持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科技興貿,不斷提高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的科技含量和國際競爭能力,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只有加速科技創新,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運用先進技術和高新技術改造、提高傳統產業技術含量,才能不斷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實現中國技術發展的跨越。

只有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強市場體系建設,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才能不斷從生產關系方面為中國生產力的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參考資料:http://www.12366.net.cn/news/63/64/20010418/22859.htm

經濟全球化的代價

經濟全球化在給各國帶來經濟利益的同時,也付出了相當的代價。

代價之一:全球經濟的不穩定將成為一種常態。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空前加強。不少國家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已超過30%,個別國家達到了50-60%。在這種環境下,經濟波動和危機的國際傳染便成為經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任何一個國家的內部失衡都會反映為外部失衡,進而很快影響到與其具有緊密貿易和投資關系的國家,最後極有可能將所有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與危機的境地。1997年泰國的匯率危機,很快傳染到整個東南亞地區以及韓國和日本,從而形成嚴重的地區性金融危機。隨後又波及俄羅斯和拉美地區(一度包括美國),形成了事實上的全球性金融動盪,便是危機傳染效應的最新例證。

國際游資的存在是全球經濟不穩定的重要根源之一。作為一種超越國界的巨大的金融力量,國際游資一次又一次地扮演了全球性金融動盪的製造者或推動者,扮演了危機傳染的主要媒介物。在經濟全球化持續發展的今天,盡管仍然可以繼續探索各種有效監管措施,但對國際游資的完全控制則是不可能的。

代價之二:各國經濟主權的獨立性正面臨日益嚴峻的考驗。歐盟經濟體發展的歷程表明,隨著一體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員國經濟主權獨立性則不斷下降。從早期的關稅同盟、統一農產品價格、匯率聯合浮動,到單一貨幣歐元出現以後的統一金融政策(1999年1月歐元利率區啟動),無不說明各成員國的財稅和貨幣主權已逐漸讓渡給超國界的歐盟協調機制。而這種經濟主權的讓渡曾經使許多成員國付出不小的代價,甚至多次危及歐盟經濟體的存亡。

對於歐盟以外的世界其他國家來說,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其經濟主權(特別是在財稅和貨幣政策方面)的獨立性,同樣面臨越來越嚴峻的考驗。這種考驗大致有兩種不同的形式。一種是經濟主權的主動讓渡。從關貿總協定的歷次減稅和貿易自由化談判,到發生金融危機的國家,為了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援助,被迫進行的經濟調整,都是一定程度上的主權主動讓渡。另一種是跨國私人經濟力量對經濟主權的侵蝕。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跨國公司。由於跨國公司的戰略目標很少會同東道國的經濟發展目標完全一致,因而,它們對於東道國為了實現既定的發展目標採取的許多政策措施,經常表現出一種本能的抵抗和規避。跨國公司在國際間進行了大規模資金轉移,對東道國貨幣金融政策的消極作用同樣是不可低估的。顯然,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大量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的國家,在這方面付出的代價,是應當引起人們高度重視的。

代價之三:全球范圍內的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如前所述,經濟全球化,本質上是一個全球范圍內的市場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競爭創造了效率,同時,也使財富越來越向少數國家或少數利益集團集中,導致貧富差距的擴大。據世界銀行統計,1983年,低收入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高收入發達國家的2.4%,即後者等於前者的43倍;到了1994年,這一比例降低到1.6%,即後者為前者的62倍。造成這種差距擴大的具體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兩個因素不容忽視。其一,經濟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雖然幾乎所有參與全球化過程的國家在不同程度上從中受益,但並不意味著利益均沾。因為事實上,作為資本和先進技術的主要擁有者,發達國家總是處於全球化的中心地位。這種相對優勢,使它們在價格制定方面具有主動權,在與發展中國家進行交換時獲得更多的利益。其二,名義匯率下降,導致國民生產總值名義值減少。由名義貶值引起的實際貶值,又將導致貿易條件的惡化,進而在國際交換中付出更大的代價。

經濟全球化是利是弊

周明傑 李海青

第31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在瑞士達沃斯舉行時,數百名示威者高舉「世界經濟論壇滾出去」的標語,在會場外抗議示威。他們認為: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缺乏公平性,而且,由幾百名世界各國領導人和大公司老闆關起門來決定世界未來的前途也是不合理的———

誰在反對經濟全球化

張蘊嶺(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研究所、日本研究所所長):經濟全球化產生了兩個現象,一是目前大規模的資金流動主要是流向發達國家,二是投資者在全世界尋求合適地方。這樣受益者大部分是跨國大公司,導致財富高度集中。由於受益不均衡,導致了兩種反對經濟全球化的聲音: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中的利益受損群體。今年經濟全球化反對者與警察間的沖突,在我印象中是第一次如此尖銳對立。

陶文釗(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反對經濟全球化跟經濟全球化一樣都是一種全球現象,其最根本原因就是現在經濟活動的游戲規則大部分是由美國等發達國家制定的,有許多不合理、不公正的地方,導致全球化的受益者主要是發達國家尤其是大的跨國公司。

沈驥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戰略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在瑞士達沃斯大搞反經濟全球化反世界經濟論壇示威活動的人員中,有綠黨分子,有工會組織成員,非常復雜。但可以肯定,他們大多是發達國家的激進分子,因為發展中國家沒多少人能坐飛機去瑞士示威。這些激進分子認為全球化造成污染,造成南北差距拉大,造成發展中國家邊緣化,即越來越窮。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但這些激進分子行為非常極端,他們反對全球化,是根本做不到的。實際上,發展中國家邊緣化有三個原因,一是國際經濟秩序不合理,一部分發展中國家無法從全球化得到好處;另外就是自我孤立,不參加全球化進程也得不到急需的資金和技術;三是有一些國家長期陷於內亂、地區沖突,國內的社會經濟結構非常落後,因此即使參加了全球化,也難以向國際市場提供自己的產品,難以應對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反對全球化的人當中,還有一些人是得到西方國家默許的,他們以爭取工人就業權利為名,反對發展中國家的廉價產品進入本國,而本國政府據此拒絕向發展中國家開放市場,而只要求發展中國家向自己開放市場,撈取單方面的好處。
參考資料:《北京晚報》

2、金融危機對瑞士有影響嗎?畢竟它的銀行很著名。

能不影響嗎?有企業就會受影響。。。銀行啦,房地產啦等等。。

受到影響的是金融、證券投資、國際貿易、房地產、汽車等行業。此時正值大學畢業生求職的重要時期,金融危機會給大學生就業造成多大的影響,還難以預測,但目前可以初步判斷,隨著金融危機影響的日益擴散,首先是跨國公司和外包公司業務萎縮,會減少用人數量及其凍結招聘;其次國內為國外產業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的製造業、出口型企業也會受到影響;當然會影響到下游的原材料和能源工業影響較大。政府救市政策出台,會刺激建築業的需求,從而帶動原材料和能源工業的恢復,但是見效果有一個滯後時間,所以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還不一定能感受到政策的效果。2009屆大學畢業生需要就業的高達600多萬,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受影響較大的是財經類專業,因為企業業務萎縮,首先減少的是財經類管理人員的需求,其次是技術人員的需求。其次是建築、能源、機械、 IT類專業會受影響

3、經濟全球化對國際關系的影響

一 經濟全球化及其時代特徵 全球化(Globalization),這一概念最早由哪位學者使用,是什麼含義上使用的,目前無法考證。現在比較一致的看法是由Theodre·Levitt在1985年的《市場全球化》一文中首次提出[1]。它是指由於高新科技,特別是信息技術及其產業的迅速發展,導致運輸和通訊成本大幅度降低,從而直接推動了國際貿易、投資、金融和人才等經濟因素在世界范圍內進行優化配置,使整個經濟空前緊密的聯系在一起,逐步邁向一體化的過程和現象。但全球化一步入學術殿堂便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90年代以來,頻頻出現在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文化學及人類學諸研究領域中。學術界對一個概念或問題作多視角的探討,盡管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均有助於加深人們對它的認識和把握。但我們不應該把本來簡單的問題復雜化,把原本約定俗成的概念內涵擴大化。把遠古已在進行或目前可望不可及的遙遠的夢想如全球政治一體化、全球文化一體化以及全球性問題等通通囊括到全球化之中,似嫌牽強,又難以把握。竊以為「全球化」從提出的最初本意、從其核心內容來看主要是指「經濟全球化」,亦即是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大規模流動、優化配置和重組,是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融為統一的相互依存的經濟體系的進程和現象。正如在1990年第一次完整提出「經濟全球化」概念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前首席經濟學家奧斯特雷(S·Ostry)提出的:經濟全球化是「生產要素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從而實現資源在全世界范圍內的最優配置」。 經濟全球化是隨著生產社會化程度日益提高和市場經濟在世界各國不斷擴展而出現的。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大工業建立了由美洲的發現准備好的世界市場。世界市場使商業、航海業和陸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於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創業,到處建立聯系。」還說:「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2]。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正在繼續發展,且表現出明顯的時代特徵。 1.生產經營的全球化 美國學者D·F·西蒙認為,經濟全球化就是產業全球化。因此,經濟全球化的主要特點是生產經營的全球化。而在全球范圍內組織生產和流通活動的跨國公司又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動力和主體力量。經濟全球化突出地表現在跨國公司的急劇擴張上,1994年來,世界性的企業並購浪潮規模不斷擴大,一度震驚世界的波音——麥道公司合並、賓士——克萊斯勒公司合並和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合並等消息很快被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兼並事件所淹沒。1999年初美國沃達豐公司以560億美元吞並美國空中通訊公司,9個月後,這家新公司又被美國大西洋貝爾電子公司收購。美國家用產品公司與沃特蘭伯特公司宣布了總值709億美元的合並計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制葯企業。加拿大阿爾坎鋁公司、法國佩西納公司和瑞士鋁隆察集團合並成了全球最大的制鋁公司,年銷售量216億美元。美國第二大長途電話公司、世界微波通訊公司宣布以近13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第三大電話公司斯普林特公司。年底,英國沃達豐空中通訊公司以1480億美元收購了德國曼內斯曼公司。企業的兼並額從1996年的1.14萬億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2.5萬億美元,1999年更達3.4萬億美元。企業的跨國兼並極大地優化了資源配置和產業結構,實現了規模效應;使跨國公司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增長。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統計,1998年全世界已有6萬個跨國公司母公司和60萬個在國外的子公司和附屬企業,(而1980年,全世界跨國公司僅……

4、經濟全球化對不同國家有什麼影響

經濟全球化為各國提供了相同的發展機會,但帶來的後果是不一樣的。由於發達國家在資金、技術、市場機制等方面佔有明顯優勢,所以發達國家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對發展中國家來說,雖然有同樣的機會,但由於自身在資金、技術、市場機制等方面的劣勢,在激烈的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因此要抓住機遇,趨利避害,制定合理對策迎接挑戰。
對於美國這樣的霸權主義國家是一個危機,因為市場的份額被人佔去了。
對於歐洲,主要是歐盟,有很大的優勢,促進的歐洲經濟的發展,更加使歐洲在世界上的地位增加,政治地位也提高,對全球和平進展也有好處。
對於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有自主發展能力的)即是機遇也是挑戰。機遇是市場大了,出口多了,有利於中國的發展,但挑戰是中國的民族企業要遭受跨國公司的競爭,必須要加大創新,增強自己的實力。
對於一些落後的國家地區,是一個危機,世界貧富差距增大,國際經濟公平正義更難發展。

5、歐盟,瑞士為什麼也沒有加入?因為它是中立國?

瑞士永久中立國的地位始於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並在一戰後為1919年凡爾賽和約再次確認。回顧歷史,「中立」為瑞士人帶來了巨大的好處,它是瑞士能夠長期和平並發展成為世界最富裕國家之一的重要基礎。
100多年來,這種中立國的地位保護了瑞士,不僅使之在上個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中免遭戰亂,而且能在戰後的冷戰時期「超然」於種種國際沖突之外,為一些重大國際談判提供場所和對國際糾紛進行斡旋。

1986年3月,瑞士就加入聯合國問題舉行了首次全民公決,竟遭到3/4選民和所有州的反對。反對者認為,一旦加入聯合國,瑞士就會被大國左右,這將損害瑞士傳統的中立立場,不可避免地把它捲入國際紛爭。也有人擔心加入聯合國每年要交納大量會費,會額外增加政府的經濟負擔。

到了2002年3月3日,瑞士再次就是否加入聯合國舉行了全民公決,結果54.6%的選民和全國23個州中的12個州投了贊成票。

分析認為,此次公決之所以出現這么大的變化,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的重大影響,一個國家很難再獨善其身,置身於國際社會之外。

其次是冷戰結束後聯合國的作用越來越大。在新的國際形勢下,瑞士長期以來所固守的傳統的中立政策漸顯僵化,使它在國際舞台上斡旋的空間縮小。

再次,加入聯合國符合瑞士的經濟利益。瑞士經濟界認為,聯合國在維持世界經濟秩序、制定貿易規則、協調地區平衡等方面也起著不容低估的作用。此外,瑞士還是聯合國最重要的「供貨商」之一。

6、經濟全球化對世界各國有什麼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早已開始,尤其是80年代以後,特別是進入90年代,世界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大大加快了。經濟全球化,有利於資源和生產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於資本和產品在全球性流動,有利於科技在全球性的擴張,有利於促進不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是人類發展進步的表現,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它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一柄雙刃劍,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特別是對經濟實力薄弱和科學技術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面對全球性的激烈競爭,所遇到的風險、挑戰將更加嚴峻。目前經濟全球化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經濟秩序,以保證競爭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經濟全球化 是指貿易、投資、金融、生產等活動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最佳配合置。從根源上說是生產力和國際分工的高度發展,要求進一步跨越民族和國家疆界的產物。
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與跨國公司的深入發展,既給世界貿易帶來了重大的推動力,同時也給各國經貿帶來了諸多不確定因素,使其出現許多新的特點和新的矛盾。為此,研究和了解這一問題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經濟全球化的提出與發展
(一)經濟全球化的含義經濟全球化出現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認可,但目前沒有統一概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1997年5月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經濟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認為,「經濟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種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濟、市場、技術與通訊形式都越來越具有全球特徵,民族性和地方性在減少」。
為此,可從三方面理解經濟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國經濟聯系的加強和相互依賴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國國內經濟規則不斷趨於一致;三是國際經濟協調機制強化,即各種多邊或區域組織對世界經濟的協調和約束作用越來越強。
總的來講,經濟全球化是指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先進科技和生產力為手段,以發達國家為主導,以最大利潤和經濟效益為目標,通過分工、貿易、投資、跨國公司和要素流動等,實現各國市場分工與協作,相互融合的過程。
(二)經濟全球化的載體
1.貿易自由化。隨著全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技術貿易的加速發展,經濟全球化促進了世界多邊貿易體制的形成,從而加快了國際貿易的增長速度,促進了全球貿易自由化的發展,也使得加入到WTO組織的成員以統一的國際准則來規范自己的行為。
2.生產國際化。生產力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極大地推動著世界市場的擴大。以互聯網為標志的科技革命,從時間和空間上縮小了各國之間的距離,促使世界貿易結構發生巨大變化,促使生產要素跨國流動,它不僅對生產超越國界提出了內在要求,也為全球化生產准備了條件,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動力。
3.金融全球化,世界性的金融機構網路,大量的金融業務跨國界進行,跨國貸款、跨國證券發行和跨國並購體系已經形成。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場在時間上相互接續、價格上相互聯動,幾秒鍾內就能實現上千萬億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匯市場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具流動性和全天候的市場。
4.科技全球化。它是指各國科技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這是經濟全球化最新拓展和進展迅速的領域,表現為,先進技術和研發能力的大規模跨國界轉移,跨國界聯合研發廣泛存在。以信息技術產業為典型代表,各國的技術標准越來越趨向一致,跨國公司巨頭通過壟斷技術標準的使用,控制了行業的發展,獲取了大量的超額利潤。
經濟全球化的四個主要載體都與跨國公司密切相關,或者說跨國公司就是經濟全球化及其載體的推動者與擔當者。
「經濟全球化」這個詞,據說最早是由特·萊維於1985年提出的,但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
有人從生產力運動的發展的角度分析,認為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規范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因此,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歷史過程。
也有人從生產關系的角度分析,認為「經濟全球化」實際上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利用科技進步,借自由化之名,行控制世界經濟之實,使發達國家越來越富,發展中國家越來越窮的歷史過程。
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信息技術革命為中心的高新技術迅猛發展,不僅沖破了國界,而且縮小了各國和各地的距離,使世界經濟越來越融為整體。但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推動了全球生產力大發展,加速了世界經濟增長,為少數發展中國家追趕發達國家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與此同時,也加劇了國際競爭,增多了國際投機,增加了國際風險,並對國家主權和發展中國家的民族工業造成了嚴重沖擊。更為嚴重的是,在經濟全球化中,由於實力不同,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將得利最多,而發展中國家所得甚少。因此,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將進一步拉大,一些最不發達國家將被排除在經濟全球化之外,越來越被「邊緣化」,甚至成為發達國家和跨國公司的「新技術殖民地」。
目前,經濟全球化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並對世界各國經濟、政治、軍事、社會、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維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沖擊。這是一場深刻的革命,任何國家也無法迴避,唯一的辦法是如何去適應它,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在歷史大潮中接受檢驗。

7、資本主義主導全球化帶來哪些問題

全球化對資本主義發展的作用

資本主義社會,通歷史上有過的其他社會經濟制度一樣,有其先進性,也有其弊端。現當代社會,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席捲而來,對資本主義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首先,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日益激化著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

經濟全球化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允許」的范圍內使生產力獲得了快速發展,推動了資本主義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調整,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圍內「緩解」了資本主義的矛盾,使資本主義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從而「延長」了資本主義的生命周期,標志著資本主義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但跨國壟斷資本主導的全球化為當代資本主義取得一定發展空間的同時,也日益激化和擴展著當代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

第一,全球化導致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全球性擴展。「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隨著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上升為壟斷直至跨國壟斷,全球化在不斷擴展著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同時也把其基本矛盾擴展到世界各地,並由此引發了整個資本主義體系的世界性危機。

第二,全球化引發經濟和金融危機的世界性顯現。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跨國公司科學管理與世界市場盲目擴張的矛盾、全球生產的無限擴大與世界市場容量有限之間的矛盾、各國家之間乃至各跨國公司之間的矛盾的不斷尖銳化,導致世界經濟動盪不定和金融領域危機四伏。特別是由於市場經濟矛盾的尖銳化和「全球化」,不僅導致資本主義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和危機以及結構性失衡,更為嚴重的是導致世界金融體系的失調和危機。

第三,全球化帶來發展的不平衡性和兩極分化的世界性。資本主導的全球化使各國發展差距拉大,不平衡加劇,特別是發達國家與窮國、弱國之間呈現出富者愈富、窮者愈窮的「馬太效應」。

第四,全球化也導致全球性問題的日趨嚴重性。資本主義主導的全球化進程,一方面加深著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在經濟上的依附性,另一方面也加強著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市場和資源的依賴性,發達國家的再發展及其發展速度日益取決於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狀況。

8、經濟全球化對發達國家有何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又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向全球擴展的產物。經濟全球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雙重的:它加劇了全球生態危機,同時又促進了全球環境合作,推動了環境的全球化管理。迄今為止,全球化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要大於其正面影響。不管怎樣,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潮流,人類只能在認識其雙重影響的基礎上,盡量消除、減少它的負面影響,擴大其正面影響,推動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

一、經濟全球化導致地球生態環境不堪重負,加劇了全球生態危機

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後果之一就是由於經濟迅速增長而使地球生態支持系統迅速達到極限,而全球貿易自由化加劇了全球性生態危機。具體說,其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經濟全球化把各類國家都捲入了資本主導的全球經濟體系,國家間和企業間的惡性競爭極大地破壞了全球生態環境。迄今為止的經濟全球化都是由資本主導的,所有被捲入全球化的國家都採用GDP或GNP的計算方法,都把增長作為核心目標,所有參與競爭的企業不管是公有的還是私有的,都追求效益與利潤。在競爭的壓力下,資源的有限性和自然生態系統的價值被忽略,許多國家都採用了不計生態成本的西方生產方式,進而重復著環境破壞的後果。無論是資本主義制度之內還是之外,都無法逃離這一惡性邏輯,資本主導的全球化使全球生態環境陷於困境。

其次,全球貿易自由化加速了地球生態資源前所未有的消耗,直接威脅著地球的生物多樣性系統。貿易自由化給全球生態環境帶來了多方面的消極後果:一是全球木材貿易導致了原始森林被大面積砍伐,進而嚴重地損害了生物多樣性系統。地球上一半以上的物種蘊藏在森林中,隨著原始森林被大面積砍伐,森林原有的植物群落遭到破壞,生物物種在大量滅絕。二是來自國際市場的巨大誘惑推動了全球捕撈業的發展,致使海洋漁業資源面臨耗竭。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一份報告,如今世界70%的主要魚類種群面臨完全捕撈和過度捕撈的問題。三是野生動植物貿易加劇了瀕危動植物的滅絕,對生物多樣性構成了重大威脅。盡管《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明令禁止800多種動植物的貿易,然而在利潤驅使下,非法貿易屢禁不止。四是有毒化學品貿易和危險廢物越境轉移不僅危害全球環境,也直接危害人類健康。五是貿易的擴大還使得異地物種突破自然地域限制入侵他鄉,導致衍生地物種及生物遺傳資源多樣性喪失。外來生物入侵已經與生態破壞和環境惡化共同成為世界生物多樣性面臨的主要威脅。

第三,經濟全球化使小規模家庭農業轉向出口導向型種植單一作物的規模農業,加劇了生態環境的破壞。經濟全球化使農業日益成為一種全球一體化的產業。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都導致了兩個後果:一是開墾荒地使曾經是自然的生態系統被轉變成了農田,對生態環境造成壓力;一是鼓勵了農民轉向化學密集型的單一作物農業,造成土壤退化、農田生態系統受損。而一些貧窮落後的國家,背負著沉重的債務負擔,被經濟全球化的浪潮被動地捲入與發達國家的競爭。為了大規模種植能出口創匯的經濟作物,大面積地毀林開荒;為了提高效益,放棄了傳統的對環境較少破壞的耕作方式;為使農產品較快地進入市場,修建了龐大的交通網路。凡此種種,都造成了巨大的環境和社會成本,既危害了自然,也破壞了農業的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

二、經濟全球化推動了全球環境合作,推動著環境的全球化管理

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使其帶來的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也迅速凸顯,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已經成為街談巷議的話題,使人類的全球意識增強,使加強環境合作共同對付這些問題的需求上升,使全球環境管理的制度機制也在迅速形成。全球化對生態環境的正面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經濟全球化必然伴隨著觀念文化的全球化和信息流動的全球化,促進了國際社會環境意識的提高。這里,一是全球化使環境信息的綜合處理和流動更加便捷,而相關的環境數據與知識是引導全世界關注環境問題並促使國際社會把環境關切變成環保行動的強有力的工具。與社會經濟信息不同,高質量的、綜合的環境數據與信息的獲取不僅十分困難,而且成本很高。全球化使在發達國家和國際環境組織對環境研究與監控取得的環境數據和信息傳播到全世界,促進了環境資源信息共享,為決策者把環境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創造了前提條件。二是全球化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以及資源生態環境危機的意識傳播到全世界並取得了廣泛的認同,這是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西方發達國家由於較早遇到了生態環境問題,一些有社會責任感的科學家很早就開始思考環境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新型價值觀的一些核心理念不斷形成: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經濟是生態系統的子系統;要在地球的生態與資源的極限內生活;增長不等於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的發展才是真正的發展;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的未來是共同的;人類對資源的開發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威脅了人類自身的生存……等等,這些產生於發達國家的科學理念,通過全球化的傳播如今已經成為共識,促進了公眾環境意識的提高。國際社會各個層面從專家、環保人士到普通民眾,從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到非政府組織以及公司企業都在不同程度上開始關注我們的地球,關注生態環境問題,這是環境問題有望解決的前提條件。

其次,經濟全球化拓展著國際環境合作,正在使全球環境保護制度化。1999年,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發言中提醒人們注意,全球市場拓展太過迅速,以至於社會和政治系統還不足以完全適應它們。他呼籲參加本次論壇的企業界領袖和聯合國共同合作,以締結一項新的包括"人權、勞工標准和環境實踐等領域的一系列核心價值"的全球性協議,並且制定相應的法律。實際上,這些年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國際環境合作從政府間合作、國際組織與各國政府合作、非政府環境組織與國際組織合作、跨國公司與駐在國政府合作、區域環境合作都有了很大發展,並推動著國際環境保護機制的形成,包括:召開全球峰會,各國和國際組織共同制定國際環境宣言和行動計劃,明確全球環境保護的方向;舉行多邊環境談判,制定相關的國際公約、協定,就一般原則和制度性機制達成一致,再通過議定書為締約方規定具體的權利和義務,推動共同關注的問題的解決;建立全球環境基金,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全球環境問題,履行國際公約;建立全球環境監測系統,並由相關的機構進行全球環境評估,為國際環境保護提供科學依據;制定環境管理標准(ISO14000系列)和生態環保標志,引導公司企業和公眾在生產和消費時考慮環境因素……這一切,使全球環境保護正在向制度化方向發展。

第三,全球化刺激了各類非政府環境組織的大量涌現,形成了全球性的環境運動,推動著環境問題的解決。近幾十年間,非政府的環境保護行動大量出現,而與環境問題相關的非政府組織已經數以萬計。絕大部分非政府環境組織都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形成的,或在此間獲得巨大發展的。這一方面與環境問題產生的巨大壓力有關,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全球化的發展。一些非政府環境組織如地球之友、綠色和平組織、世界自然基金組織等等都是擁有數百萬成員的國際性組織,通過電子郵件和網際網路等渠道,他們逐漸組織起了一系列強有力的國際性網路。他們的存在及活動推動了真正的全球性環境運動。非政府環境組織不僅在一些國家而且在全球范圍內都具有影響力,它們是聯合國解決環境問題的盟友。全球化為整合各類環保力量,在他們之間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合作夥伴關系打開了方便之門。

總而言之,經濟全球化對生態環境的雙重影響要求人類用其世代積累的智慧,超越眼前的利益紛爭,攜手應對生態危機的挑戰,共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文明社會

9、瑞士在金融危機中受到的影響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金融體制差異及成因探析
摘 要:發達國家和家的體制在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商業銀行的產權與經營機制、非銀行金融機構在金融體系中的地位、金融監管的目標與手段、金融市場結構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其原因在於兩種不同類型的國家金融發展的悠久程度、發展的市場化程度、金融意識與觀念、金融與法規、金融基礎設施等方面都不同。發展中國家應該積極改革,逐步優化本國的金融體制。
關鍵詞:金融體制; 金融機構; 金融監管

金融體制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以行政的、法律的形式所確定的金融體系結構及其相互間的關系。它根據一國經濟發展的要求而建立並隨經濟的發展而不斷演變。不同國家由於經濟發展水平、文化背景、國民經濟管理體制、人們的風俗習慣和觀念等不同而導致金融體制存在很大的差異。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上述各種因素的較大差別,使得它們的金融體制之間存在較大差異。

一、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金融體制的差異比較

(一) 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和宏觀調控手段不同
中央銀行的出現是商品經濟和金融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雖然各國的中央銀行體制具有共性,如中央銀行在一國金融體系中均處於核心地位,壟斷貨幣發行權,具有「發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和銀行的銀行」的功能,已成為各國政府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但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中央銀行體制在獨立性和宏觀調控手段方面仍然存在較大差異。
中央銀行的獨立性是指一國中央銀行在與政府的關系方面是否具有自主權的,主要體現在中央銀行是否能獨立自主地制定貨幣政策決策,是否從屬於中央政府,能否擺脫其他政府部門的約束與控制。
發達國家的中央銀行制度產生較早,而且基本上都是在商業銀行基礎上經過長期演變形成的。所以,目前發達國家的中央銀行體制在經過多年的發展之後,已經非常健全、完善,獨立性比較高,可以以穩定幣值為貨幣政策目標,獨立地、不受外界干擾地制定和實施貨幣政策。德意志聯邦銀行、美國聯邦儲備體系以及瑞典銀行等,直接對國會負責,在很大程度上獨立於政府。其中德意志聯邦銀行是獨立性最強的中央銀行,它的地位被寫入了憲法,在行使被授予的權力時不受政府指令的干涉。英格蘭銀行和日本銀行雖然隸屬於政府,名義上獨立性較弱,但在實際上卻擁有較大的決策與管理權,享有較高的獨立性。義大利銀行、法蘭西銀行的獨立性則相對較弱一些。
發展中國家的中央銀行基本上都隸屬於中央政府,直接對政府負責,其官員也往往由政府任命,獨立性比較低,其貨幣政策更多的是以經濟增長和充分就業為目標,而犧牲幣值的穩定。這了中央銀行獨立地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的能力、降低了貨幣政策的效率。
我國的中央銀行獨立性不高,主要表現在其長期以來受制於財政、地方政府及政府各部門;主要官員的任職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行政機關人事滲透過多;在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方面還缺乏應有的自主權,在抵禦不合理的融資要求方面還缺少法律保障等;印度的中央銀行是印度儲備銀行,強而有力的行政干預是其重要特徵,其長遠貨幣金融政策戰略目標必須與政府的長期經濟戰略目標完全一致,這使其獨立性大打折扣。
發達國家中央銀行的宏觀調控已經市場化、規范化,基本上都利用市場機制來實施,通過存款准備金、再貼現、公開市場業務等政策工具的使用,利用價格杠桿、利益驅動機制和法律手段來影響金融機構的資金成本,使商業銀行等機構自覺地擴張或緊縮其信貸規模,調節社會的貨幣供應量,從而達到調節和控制宏觀經濟的總量和結構的目標。
發展中國家中央銀行宏觀調控的能力都比較差,很大程度地存在著直接的、以行政干預為特徵的政策手段,金融調控手段主要依賴於信貸規模的控制,尚未完全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宏觀調控體系。
(二) 商業銀行的產權及業務經營體制不同
商業銀行是各國金融體系的主體。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商業銀行體制方面有很大差異。
產權體制方面,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完全屬於私人部門,都採用股份制組織形式,這種組織形式可以促使商業銀行外部控制和內部治理結構的健全與完善,提高商業銀行的活力和動力,進而提高其經營效率。發達國家在商業銀行的經營體制上有多種類型,如德國、法國和瑞士等歐洲大陸國家一直實行混業經營制,商業銀行可以綜合開展各種金融業務,中央銀行不加限制。美國、日本、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實行比較嚴格的分業經營制度,專業化經營的色彩比較明顯。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各發達國家銀行業正在步入一個新的,綜合化、全能化經營已經成為發達國家商業銀行發展的基本方向。
發展中國家商業銀行產權體制可以分為政府所有、私人所有和外資所有三種,而又以國有為主,這就為政府和中央銀行干預商業銀行的業務經營活動提供了溫床,這種干預使商業銀行難以完全遵循盈利目標,還被迫承擔政府為實現政策目標而下達的行政任務,造成商業銀行無法成為獨立自主的經濟實體,經濟效益低下。發展中國家在商業銀行的經營體制上基本上都實行分業經營體制,專業化經營的色彩濃厚,商業銀行基本上只開展傳統的存貸款業務,而不開展其他金融業務。這種經營體制雖然在這些國家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能力較差的情況下,可以降低金融運行過程中的不穩定因素,從而維持金融秩序的穩定和安全,但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金融深化,其弊端也日益暴露出來。但在當代世界各國銀行體制一體化、自由化、化和國際化發展趨勢的影響下,一些發展中國家調整了本國的銀行體制結構。 如菲律賓,允許其國內的境外銀行從事綜合化銀行業務,被視為是專業化向綜合化轉變的一種過度。
(三) 非銀行金融機構在金融體系中的地位不同
非銀行金融機構是指除了商業銀行以外經營各種金融業務的其他金融機構,主要包括證券機構、信託機構、保險機構及其他專業性金融機構。
目前,非銀行金融機構在發達國家的金融體系中已居於非常重要的地位,表現在機構類型日趨多樣化,發展迅猛,並且其資產和負債規模所佔的比重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了銀行金融機構,其業務領域日益拓寬,在金融創新、資產重組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在美國,非銀行金融機構除了證券機構、保險機構和信託機構外,還有各類投資基金公司、投資顧問公司、消費信用機構、儲蓄貸款協會、住房銀行等,從1960年到1995年35年的時間里,非銀行金融機構總資產比重由42.3%上升到62.2%,而銀行金融機構的總資產比重由58.7%下降到37.8%。而在日本,由於銀行、證券、信託以及保險業務、長短期批發零售業務、政策性業務等都是相互分離的,使得非銀行金融機構更加多樣。
目前發展中國家的非銀行金融機構雖然也有很大的發展,但總體來看,非銀行金融業還不發達,結構很不合理,證券機構、信託機構幾乎為零,保險業水平低下,且對外依賴較為嚴重,亟需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四) 金融監管的體制與不同
發達國家目前已經建立了多層次、制度化和規范化的金融監管體制,它是以中央銀行及其它政府監管部門為主體,行業自律監管、社會監管和金融機構內部監管為輔助的監管體系,且四個層次的監管活動相互配合、相互補充,有利於減少金融監管的盲點,提高監管效率,保證金融體系安全、穩定的運行。美國實行雙元多頭金融監管體制,美聯儲、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司法部、證券交易委員會、期貨交易委員會、儲蓄機構監督辦公室、國家信用合作管理局、聯邦交易委員會、州保險監督署、甚至聯邦調查局等機構都從各自的職責出發對商業銀行進行監督和管理。日本在1998年通過《新日本銀行法》,對其金融監管體制進行了大幅度的機構調整和改革,一方面,金融廳的監管方式由以前的行業監管改為職能監管,在職能監管部門下再細分行業進行檢查與監督;另一方面,強化市場的約束機能,規範金融機構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金融機構的透明度,加強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在社會監管中的作用。到2001年止,一個以金融廳為核心,獨立的中央銀行和存款保險機構共同參與、地方財務局等受託監管的金融監管體制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
發展中國家目前的金融監管體制實質上是以中央銀行為單獨監管主體的體制。行業自律監管機構的獨立性較低,往往隸屬於有關部門,使其應有的作用難以充分發揮;金融機構的內部監管也由於其金融機構的內部控制制度大都不很完善而形同虛設,甚至因根本沒有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而不能發揮作用;社會監管層次基本上還處於欠缺狀態。
在監管內容方面,發達國家除了應有的合規性監管外,更為注重對金融機構的預防性監管,如對金融機構的市場准入管理、業務范圍限制、資產流動性要求以及資本充足性管理等。在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管理和風險管理等方面也都制定了比較完善的規章制度,而且都建立了存款保險機制,從而保障了金融體制的安全高效運行。
發展中國家目前基本上處於合規性監管為主的階段,並且主要採取利率管制和信貸規模管制兩種方式,雖然有些國家在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方面制定了一些規章制度,但大都不很全面,還存在很多問題。
(五) 金融市場發育的程度不同
目前發達國家都建立了非常完善的金融市場體系。在貨幣市場方面,發達國家市場發展水平相當高,貨幣市場工具種類繁多,市場參與者眾多,交易非常活躍。在資本市場方面,發達國家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眾多,市場規模龐大,且機構投資者在其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其場外市場也發展迅猛。總體上,發達國家的資本證券化程度很高,資本市場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不斷提高,極大地推動了發達國家金融體制的發展與創新。
而發展中國家由於受經濟發展水平和金融管理體制等諸多因素的限制, 其金融市場的水平仍處於發達國家金融深化歷程的最初階段,沒有形成各種專業市場共同協調發展的局面,甚至有些國家還沒有建立必要的資本市場。貨幣市場方面,各國發展水平參差不齊,非常凌亂,一定程度上阻礙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實施。而資本市場由於主要是為國有融資和為金融機構提供股票交易的場所,使資本市場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且因上市公司比較少,交易不活躍,規模小,資本證券化程度低,因而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功能。資本市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比較低。但是近20 年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迅速崛起,與此同
時,亞洲發展中國家的資本市場,尤其是證券市場的發展也生機勃勃,舉世矚目。
二、發達國家和家體制差異的成因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金融體制方面的差異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經過多年累積和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具體來講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金融業發展的悠久程度不同
發達國家都有較長時期的資本主義發展歷史,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在發達國家產生較早,商品和貨幣信用制度發達,經濟主體對於各種金融業務的需求很大,促使其金融體制不斷完善。20世紀70年代末掀起的全球金融自由化浪潮又促使發達國家強化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增強其金融體制的穩定性,不斷地發展與完善其金融體制。
相當多的發展中國家在二戰以前長期處於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之下,殖民地宗主國的銀行控制著當地的金融業,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當地金融業的發展和金融體制的改善。這些發展中國家獲得民族獨立後,由於其國內經濟還沒有全部解體,市場發育程度低,生產力水平低下,這也都成為阻礙發展中國家形成金融體制的不利因素。
(二) 市場體系的完善程度不同
市場體系是金融體制運行所依賴的總體外部環境,其發達程度直接關繫到金融體制的完善程度。
經過幾百年的發展,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體系非常健全,經濟結構合理,服務業十分發達,市場的開放度和競爭程度高,內部各地區之間不存在市場壁壘,市場對各種金融業務的需求量很大,使發達國家的金融機構擁有了非常廣闊的生存空間,推動了發達國家金融體制的不斷完善。
廣大發展中國家生產力和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經濟的貨幣化程度不高,市場發育不完善,普遍存在著城市經濟發達而農村經濟落後的非均衡狀況,尚未形成適應現代化市場經濟發展所必須的市場體系,市場機制的作用受到許多限制和扭曲,未能給現代金融業的發展和金融體制的形成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 金融意識和觀念存在巨大的差異
金融意識和觀念的強弱是金融業發達與否的主觀因素,而金融業的發展又是金融體制走向完善的必要條件。
發達國家居民的金融意識和觀念都很強,作為財富所有者都非常重視貨幣的時間價值,滿足了日常消費後的剩餘資金都設法通過各種渠道投放出去,這些金融資產構成了社會的金融資源,是金融機構開展業務活動的必要基礎條件。同時,發達國家的居民也能夠充分利用本國的金融體制來滿足自己的生活需要,為金融機構的資金運用提供了有利的業務機會。
發展中國家大都比較貧困,人們的溫飽尚沒有解決,經濟的市場化、貨幣化程度低,金融業發展的基礎薄弱,再加上社會居民的文化程度較低,因而人們的金融意識和觀念非常淡薄,這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發展中國家金融體制發展和完善的障礙。
(四) 金融法規的健全程度不同
市場經濟是契約經濟、法制經濟,它的發展要求必須有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作為保證,而金融體制的發展和完善更要求如此。
發達國家比較注重適時頒布有關法律法規對金融業加以規范,對新業務、新工具進行認可,並隨著形勢的變化不斷加以調整,以構造本國先進的金融體制,推動金融業的飛速發展。
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長期一直依靠金融的行政管制來控制金融體制的運行,因此金融法制建設滯後,甚至有時制定了金融法律法規,在實際執行時也普遍存在執法不嚴的現象。這導致發展中國家的金融機構無法可依、有法難依,制約了金融體制的完善。
(五) 金融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不同
金融基礎設施為金融體制的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和技術基礎。
發達國家的金融基礎設施發達,擁有現代化的、通訊、機以及其他相配套的服務設施,使金融機構能夠為其客戶提供更加快捷、質量更高、更令人滿意的服務,不斷提高其競爭力。且發達國家一直是世界上技術進步最快的地方,這成為了金融業發展、金融體制完善的重要推動力。
而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基礎設施普遍還很不完善,交通、通訊、計算機網路及其他配套設施落後,水平不高,這已成為金融業和金融體制發展和完善的桎梏。
總之,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金融體制在各方面尚存在較大差異,其成因是復雜多樣的。廣大發展中國家要從各方面改革和優化本國的金融體制,積極努力,逐步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10、經濟全球化對環境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對生態環境問題的雙重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同時又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向全球擴展的產物。經濟全球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雙重的:它加劇了全球生態危機,同時又促進了全球環境合作,推動了環境的全球化管理。迄今為止,全球化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要大於其正面影響。不管怎樣,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潮流,人類只能在認識其雙重影響的基礎上,盡量消除、減少它的負面影響,擴大其正面影響,推動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

一、經濟全球化導致地球生態環境不堪重負,加劇了全球生態危機

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後果之一就是由於經濟迅速增長而使地球生態支持系統迅速達到極限,而全球貿易自由化加劇了全球性生態危機。具體說,其負面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經濟全球化把各類國家都捲入了資本主導的全球經濟體系,國家間和企業間的惡性競爭極大地破壞了全球生態環境。迄今為止的經濟全球化都是由資本主導的,所有被捲入全球化的國家都採用GDP或GNP的計算方法,都把增長作為核心目標,所有參與競爭的企業不管是公有的還是私有的,都追求效益與利潤。在競爭的壓力下,資源的有限性和自然生態系統的價值被忽略,許多國家都採用了不計生態成本的西方生產方式,進而重復著環境破壞的後果。無論是資本主義制度之內還是之外,都無法逃離這一惡性邏輯,資本主導的全球化使全球生態環境陷於困境。

其次,全球貿易自由化加速了地球生態資源前所未有的消耗,直接威脅著地球的生物多樣性系統。貿易自由化給全球生態環境帶來了多方面的消極後果:一是全球木材貿易導致了原始森林被大面積砍伐,進而嚴重地損害了生物多樣性系統。地球上一半以上的物種蘊藏在森林中,隨著原始森林被大面積砍伐,森林原有的植物群落遭到破壞,生物物種在大量滅絕。二是來自國際市場的巨大誘惑推動了全球捕撈業的發展,致使海洋漁業資源面臨耗竭。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一份報告,如今世界70%的主要魚類種群面臨完全捕撈和過度捕撈的問題。三是野生動植物貿易加劇了瀕危動植物的滅絕,對生物多樣性構成了重大威脅。盡管《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明令禁止800多種動植物的貿易,然而在利潤驅使下,非法貿易屢禁不止。四是有毒化學品貿易和危險廢物越境轉移不僅危害全球環境,也直接危害人類健康。五是貿易的擴大還使得異地物種突破自然地域限制入侵他鄉,導致衍生地物種及生物遺傳資源多樣性喪失。外來生物入侵已經與生態破壞和環境惡化共同成為世界生物多樣性面臨的主要威脅。

第三,經濟全球化使小規模家庭農業轉向出口導向型種植單一作物的規模農業,加劇了生態環境的破壞。經濟全球化使農業日益成為一種全球一體化的產業。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都導致了兩個後果:一是開墾荒地使曾經是自然的生態系統被轉變成了農田,對生態環境造成壓力;一是鼓勵了農民轉向化學密集型的單一作物農業,造成土壤退化、農田生態系統受損。而一些貧窮落後的國家,背負著沉重的債務負擔,被經濟全球化的浪潮被動地捲入與發達國家的競爭。為了大規模種植能出口創匯的經濟作物,大面積地毀林開荒;為了提高效益,放棄了傳統的對環境較少破壞的耕作方式;為使農產品較快地進入市場,修建了龐大的交通網路。凡此種種,都造成了巨大的環境和社會成本,既危害了自然,也破壞了農業的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

二、經濟全球化推動了全球環境合作,推動著環境的全球化管理

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使其帶來的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也迅速凸顯,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已經成為街談巷議的話題,使人類的全球意識增強,使加強環境合作共同對付這些問題的需求上升,使全球環境管理的制度機制也在迅速形成。全球化對生態環境的正面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經濟全球化必然伴隨著觀念文化的全球化和信息流動的全球化,促進了國際社會環境意識的提高。這里,一是全球化使環境信息的綜合處理和流動更加便捷,而相關的環境數據與知識是引導全世界關注環境問題並促使國際社會把環境關切變成環保行動的強有力的工具。與社會經濟信息不同,高質量的、綜合的環境數據與信息的獲取不僅十分困難,而且成本很高。全球化使在發達國家和國際環境組織對環境研究與監控取得的環境數據和信息傳播到全世界,促進了環境資源信息共享,為決策者把環境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創造了前提條件。二是全球化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以及資源生態環境危機的意識傳播到全世界並取得了廣泛的認同,這是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西方發達國家由於較早遇到了生態環境問題,一些有社會責任感的科學家很早就開始思考環境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新型價值觀的一些核心理念不斷形成: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經濟是生態系統的子系統;要在地球的生態與資源的極限內生活;增長不等於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的發展才是真正的發展;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的未來是共同的;人類對資源的開發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威脅了人類自身的生存……等等,這些產生於發達國家的科學理念,通過全球化的傳播如今已經成為共識,促進了公眾環境意識的提高。國際社會各個層面從專家、環保人士到普通民眾,從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到非政府組織以及公司企業都在不同程度上開始關注我們的地球,關注生態環境問題,這是環境問題有望解決的前提條件。

其次,經濟全球化拓展著國際環境合作,正在使全球環境保護制度化。1999年,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發言中提醒人們注意,全球市場拓展太過迅速,以至於社會和政治系統還不足以完全適應它們。他呼籲參加本次論壇的企業界領袖和聯合國共同合作,以締結一項新的包括"人權、勞工標准和環境實踐等領域的一系列核心價值"的全球性協議,並且制定相應的法律。實際上,這些年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國際環境合作從政府間合作、國際組織與各國政府合作、非政府環境組織與國際組織合作、跨國公司與駐在國政府合作、區域環境合作都有了很大發展,並推動著國際環境保護機制的形成,包括:召開全球峰會,各國和國際組織共同制定國際環境宣言和行動計劃,明確全球環境保護的方向;舉行多邊環境談判,制定相關的國際公約、協定,就一般原則和制度性機制達成一致,再通過議定書為締約方規定具體的權利和義務,推動共同關注的問題的解決;建立全球環境基金,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全球環境問題,履行國際公約;建立全球環境監測系統,並由相關的機構進行全球環境評估,為國際環境保護提供科學依據;制定環境管理標准(ISO14000系列)和生態環保標志,引導公司企業和公眾在生產和消費時考慮環境因素……這一切,使全球環境保護正在向制度化方向發展。

第三,全球化刺激了各類非政府環境組織的大量涌現,形成了全球性的環境運動,推動著環境問題的解決。近幾十年間,非政府的環境保護行動大量出現,而與環境問題相關的非政府組織已經數以萬計。絕大部分非政府環境組織都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形成的,或在此間獲得巨大發展的。這一方面與環境問題產生的巨大壓力有關,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全球化的發展。一些非政府環境組織如地球之友、綠色和平組織、世界自然基金組織等等都是擁有數百萬成員的國際性組織,通過電子郵件和網際網路等渠道,他們逐漸組織起了一系列強有力的國際性網路。他們的存在及活動推動了真正的全球性環境運動。非政府環境組織不僅在一些國家而且在全球范圍內都具有影響力,它們是聯合國解決環境問題的盟友。全球化為整合各類環保力量,在他們之間建立起一種新型的合作夥伴關系打開了方便之門。

總而言之,經濟全球化對生態環境的雙重影響要求人類用其世代積累的智慧,超越眼前的利益紛爭,攜手應對生態危機的挑戰,共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文明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