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位幫幫忙。。求一篇關於「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的小論文。。。。
現在大家都在談全球化,我想今天的講座從一個問題開始。為什麼說是全球化陰影呢?因為大家都在談陽光,所以說陰影是對全球化的反思。
我有一個基本的觀點,經濟全球化對中國弊大於利,風險大於機會。全球化的主導是美國,中美的戰略利益對立的,基於利益上的沖突是不可避免的,盡管沖突形式可以多樣。對於美國來說,中國是紅黃兩禍,紅指意識形態的,黃是說把中國西化,分化,有根據就把中國分成五塊,這便是中國的未來,而這所有的都是美國的策略與總趨勢。
西方戰後獲得了很大發展,很大部分歸於第三世界工業大開發,以中美為例,每年美國都從中國進口大量廉價商品,每年中國出口額為300多億美元,如果當然商品按從別國輸入的價格計算,將多 140億美元,而美國從1979年到1996直接,對華投資才142億美元,中美長期存在著不平等交換,就拿NIKE鞋來例,在美國市場售價200美元,其製造是在中國福建,出場價是20美元,工資含量2美元,還有2美元是用於支付購買氣墊專利的費用。
經濟全球化從表面上看是INTERNET的擴展,從生產需要上看是縮小,而生產是生產關系的統一,從生產關系看,是資本全球化,西方資本佔領第三世界工業空間,形成資本的邏輯循環,在新殖民主義時代,美國人口2.17億,消耗了石油的36%,以13種主要工業原材料為例,美國的依賴程度60%,歐盟90%,日本92%。現今按我的解釋,全球面臨著後殖民主義,再殖民化。和平與發展作為當代的兩大主題,其將來的意思也是為了發達國家的利益,和平是相對於戰略而言,戰略的根源是爭奪殖民地,現在經濟殖民化解決了這一問題,要爭取第三世界市場需要和平。
1995年聯合國會議上,加利致辭到全球一體化和全球分裂化是21世紀面臨的兩大挑戰,一個新的辯證關系開始了。
對第三世界來說,經濟全球化初期確定有過很多有利條件,主要有:1.西方資本注入了傳統農業,二、三產一發展空間極其大;2.廉價勞動力。3.和發達國家經濟結構差距大,經濟的互補性強,下面一組數據就可以說明這種發展,1956-1960年平均GDP增長4.9%。61年到66年5.1%,66年-70年5.6%,71年-75年6.6%,其中61年到75年持續保持在5%以上,這在經濟學上稱為經濟奇跡,到70年代後期,80年代,這種強勁的局勢被抑制,1976到1980年為4.5%-80年代是「失去的十年」,為2.6%,1990年到1994年就是. fu ta o 0.1%,最近幾年東歐經濟萎靡,東南亞金融危機,形勢也不好,其原因有:
1. 工業衰退和農村衰敗,在資本全球化運動中,資本紛紛集中到工、商業,70%發展中國家糧食不能自給,發展中國家靠農業積累資本的方式是發展經濟作物,致使結構單一在,而商業行情不斷變化,農業節奏跟不上商業節奏,農村的農業制約工業、制約消費。
韓國以出口型工業結構為主的產業結構在出口受阻時遭遇了嚴重的危機,韓國以精體汽車業出口為主的工業是現代化的,而內需的產業是半現代化的,所以出口萎縮採取的直接結果是生產 ,這是因為沒有帶來國內產業鏈的建立。
2、經濟全球化論文求定向。。。
相關範文: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西方文化沖突與融合
內容摘要: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中國將在更大的范圍內和更深的程度上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經濟的交往必將促使文化產業和文化交流的發展。與此同時,中國文化在與世界文化的交往中因差異而產生沖突,由溝通而形成融合,這是一種趨勢。在沖突與融合中,信息傳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文化交流與商品交換一樣,都必須堅守誠信原則。我們應把握時機,克服以往傳播中存在的弊端,全面真實地宣傳中國,讓世界人民更好地認識中國;同時,也要全面真實地介紹世界,使中國民眾更好地認識世界。
關鍵詞:文化交流 沖突 融合 信息傳播 誠信原則
2001年,中國經過15年的談判和努力,終於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WTO)。它標志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我國將在更廣泛更深入的程度上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國入世,不論對中國還是對世界都是大有好處的。這種好處也不僅僅表現在經濟上,而且也必將表現在由經濟引起的政治、軍事、法律、文化等諸多方面。本文僅就入世後中國與西方國家的文化沖突和融合予以闡述。
一、中國入世意味著什麼
中國加入WTO將會促進我國經濟步入全球化的軌道,按著世界貿易組織的游戲規則辦事,使中國的經濟融於世界經濟的大家庭之中;使中國人的頭腦發生轉變,按著世界人的一般規律去思考問題。在這里,中國應以落伍者的姿態加快自己的行進步伐,以此來改變自己的面貌,同時也是對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個貢獻。
中國近20多年來進行了許多偉大的改革,但是,這些改革都是從我們國家自身體制創新開始的,也就是說,內在型的體制創新處於主要地位。而現在,我們面臨的是一個全新的世界一百多個成員國都必須遵守的規則,這個規則不是我們提出,同樣我們也無權作原則性的修改——學習和適應將是我們進入WTO以後一個時期的艱巨任務。過分地強調「中國特色」,以自己的特殊性去輕視或忽略大家共同制定的行動規則,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同時也是不允許的。「國際慣例」將第一次作為我們研究決策的主導因子,任何「中國特色」都將服從和服務於「國際慣例」——由此帶來的人們和領導決策群的思想觀念的轉變將是艱巨的有時甚至是痛苦的。但是,中國必須要完成這一次深刻的轉變,只有這樣,中國才能真正步入世界發展的良性軌道,也只有這樣,中國才可能真正自豪地說,中國可以對人類做出更大的貢獻了。
中國加入了WTO,將加快中國經濟規制的市場化改革,為其提供有準備的參照系和新的動力。由於WTO規則總體上體現了市場經濟的一般原則,加入WTO也對中國經濟規制變革提出了某些原則性、方向性要求。這些要求可以用「規范、統一、效能、服務、透明」10個字來概括。
規范。它表示政府經濟管理職能和行為首先要符合國家法律規定,要求經濟貿易法律健全、政府依法行政;其次,政府經濟規制要不與WTO基本規則和中國承諾的義務相沖突,符合國際通行做法。
統一。在涉及WTO多邊規則的領域我們必須保證經濟貿易法律和政策的統一實施,確保地方政府職能與中央的一致性,避免執法和行政過程中的隨意性。
效能。政府經濟管理要更新理念。從重審批轉向審批與管理並重、管理與服務並重,要從全面監管轉向以重點監管為主;改運動式、間歇式大檢查大清理為常規的間接監管,顯著提高政府監管水平,改進管理規則,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個案處理,方便大多數守法企業,嚴厲處罰個別違法違規者。
服務。市場經濟是親商經濟,政府重要職能之一是為企業參與國內外競爭創造良好條件。政府經濟管理寓於服務之中,服務又寓於管理之中。
透明。政策要具有較高的透明度、可預見性和穩定性,特別是在涉外經濟活動中,所有政策法規要在指定媒體上公布,保持公開性,而且要提高制定與執行政策程序的透明度。[1]
這里雖然講的都是經濟范疇的規則,但是,這些規則的制定和執行都需要在一定的思想和文化的指導下進行。馬克思曾經說過:「人們道德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因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為基礎,人們的國家制度、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2]
21世紀,人類的經濟活動已經逐步進入到後工業化時代。在這個時代,文化與經濟已經密不可分,文化本身成了一種市場,一種可以帶來高額利潤的消費市場,以致使文化成為經濟的主角。1993年,美國以文化產業為核心的版權產業產值達2386億美元,佔GDP的3.7%;美國南卡羅萊納州的文化產業對該州的經濟支持率達10-15%,與其最大的產業紡織和旅遊業不相上下;德國貝塔斯曼集團1997-1998年度的營業額為257億馬克,其中圖書出版及俱樂部的營業額達到73億馬克;藝術業在英國擁有170億美元的產業規模,與其汽車工業不相上下,其旅遊收入的27%直接來自藝術;1993年,美國廣播電視、有線電視、電影娛樂、報刊雜志等部門的總收入達1000億美元以上,1995年美國電影實現的國內外票房收入105億美元,佔全球電影票房總額的71.42%,成為美國繼電腦、航空、石油業之後的第四大出口支柱產業。美國體育經濟收入超過了石油工業與證券交易所的收入,NBA一年的利潤就有650億美元。「迪斯尼樂園」的建設,成了奧蘭多市發展的轉折點,使該市的經濟增速從60年代末比所在的中佛州慢3%發展到80年代末的快41%。日本娛樂業經營收入超過本國汽車工業產值,日本國民對文化產品的需求達到總需求的55%,超過了對物質產品的需求。
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文化發展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決定了文化發展的方向;同時,文化的發展也規范著經濟的方向和促使它的發展。
新的世紀,經濟的全球
原文地址:
http://www.gwdq.com/lwzx/glxlw/scyx/88250.html
相關資料:
http://finance.sina.com.cn/jingjixueren/20041201/09531193537.shtml
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7/12/123785.html
把別人的東西進行合理的融合就是您自己的東西,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3、有關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論文2000字
寫作點撥:可以從經濟的變化來寫,包括城市、農村,例文如下:
在過去30年間,那些政府能力弱而政策不佳的國家,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長率僅為0.5%,那些具有良好的機構能力和良好政策的國家,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長率達到約3%。這說明政府能力對一個國家的進步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否擁有一個有效的、卓越的政府對於第三步戰略目標的完成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那麼,當前我國是否擁有一個有效且卓越的政府呢?或者說當前我國政府能力水平究竟如何?
政府能力就是指現代國家政府,在既定的國家憲政體制內,通過制定和執行品質優良、積極而有效的公共政策,最大可能地動員、利用、組合、發掘、培植資源,為社會和公眾提供廣泛而良好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
理性地確立社會普遍遵從的正式規則並積極引導更為廣泛的非正式的社會規則,維護社會公正和秩序,形成有效調節社會關系和社會行為的制度及其機制,進而在比較的意義上促進國家快速、均衡、持續、健康發展的能力。有效性是政府能力的核心概念。
政府能力從職能性質的角度可以分為以下幾種能力:經濟管理能力、政治和社會管理能力、行政組織管理能力。本文主要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家實力的變化來評價當代中國政府的經濟社會管理能力。
也可選擇以下內容:
成功加入WTO。加入WTO對中國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這意味著我國經濟已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我國將在一個更為穩定和諧的國際環境下,以平等的條件參與國際競爭,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由於中國人均資源少,人力資源豐富,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後,在尋求共同利益的基礎上,提高對外依存度,無論從戰略利益還是當前利益出發,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都非常有利。而且,WTO的共同規則還將對穩定我國多邊外貿關系、減少我國同主要貿易夥伴的貿易摩擦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國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深化,同時國家之間的競爭達到白熾化的程度。
在這樣一種環境下,盡管我國的經濟國際化程度還比較低,還存在很多問題,但是我們已經能夠揮灑這把雙刃劍,做到趨利避害,利用國際市場的各種資源條件,同時避免世界經濟對我國經濟的不良影響,成功地實現我國經濟的快速持續增長。
4、以全球化為主題寫一篇800字以上的論文
經濟全球化的歷程
隨著世界各國經濟交往的日益增多,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航天技術、微電子技術、生物工程等高新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世界經濟步入高速發展軌道,世界各國各地區在資源、資金、人才、科技等方面的互補性進一步增強,聯系日益密切,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都不可能孤立地發展,於是世界經濟日益發展成為一個整體。這種趨勢我們稱之為「經濟全球化」。
探尋經濟全球化的源頭,可追溯到新航路的開辟。14世紀義大利佛羅倫薩等城市國家出現了存在僱傭與被僱傭關系的工場手工業,資本主義開始萌芽,推動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早期資本家、冒險家渴望得到歐洲之外的特產(如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將歐洲的商品銷售到中國、印度等東方國家,以圖發財致富;同時又要繞開控制了東西方商路的奧斯曼土耳其,所以以葡萄牙、西班牙為首開始了探索到達東方的新航路的歷程。經過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的探索,到達東方及環球航行的新航路開辟出來。新航路的開辟,徹底宣告世界各地隔絕狀態的終結,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新航路開辟的過程也是殖民國家對殖民地征服掠奪的過程。美洲大片的庄園被開辟出來,導致了「三角貿易」的興起與繁榮;歐洲商品源源不斷地輸往非洲,但交換的是近億的黑奴;美洲的金銀和工業原料等整船整船地運往歐洲,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18世紀,英國逐步征服了印度,大肆掠奪印度的棉花等原材料,並把棉布等商品傾銷到印度。由此可見,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繁榮與非洲、美洲、亞洲有著密切的聯系,歐洲不再是獨立地發展經濟。
經濟全球化的過程與科學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科學技術革命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勁的動力。1765年,英國織布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科技革命開始了。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機用於紡織部門,將人類推進到蒸汽時代。隨後,交通運輸等部門使用蒸汽動力,火車、汽船相繼發明問世,生產效率獲得飛速提高。此後,法國、美國等國也先後完成了工業革命。英、法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品銷往國外,亞非拉地區成為其工業原料供應基地和商品傾銷市場,世界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但東方從屬於西方。19世紀70年代,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標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開始,汽車、電報、電話、飛機等相繼問世,並投入使用,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同時促使壟斷組織形成、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壟斷階段。1869年埃及蘇伊士運河正式通航並被英法控制,1914年巴拿馬運河正式通航並被美國控制,這大大縮短了世界各地的航程,便利了列強攫取世界范圍內的利益,把世界經濟活動從時間、空間上更緊密地聯結在一起。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原子能、電子計算機、航天技術、微電子技術、生物工程等技術突破為標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形成了以電子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經濟,世界各地的聯系更加便捷、快速。這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空前發展,世界各國各地區優勢互補、互相依存,日益緊密地形成一個整體,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在不斷發展。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後,東西方兩大集團劍拔弩張局面消失,世界呈現「一超多強」格局。歐盟、日本、中國、俄羅斯等國家或國家集團的力量在不斷增長,成為有效扼制美國霸權主義的重要力量;世界局勢得到緩和,各國都制定了適合本國發展的政策,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帶來的便利條件,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便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的競爭中取勝。
經濟全球化的催化劑是國際金融的發展,同時金融機構在科技進步的推動下更加現代化,國際資金流通速度隨之加快,國際金融市場的相互依存度空前加強。
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關鍵因素是跨國公司的蓬勃發展。跨國公司為獲得超額利潤,在全球范圍內進行企業內部分工,形成國際生產和營銷網路,使一國的生產與多國的生產緊密相聯。跨國公司的全球性經濟活動,帶動了貿易、資本、科技等各個領域的進一步國際化,從而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如2002年,中國海爾集團已在美國、義大利、摩洛哥等地建立13家工廠,在海外有8個設計中心,4萬多個營銷網點,12家海外銷售公司,實現全球營業額602億元。
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世界各國各地區的貿易摩擦、貿易沖突不斷,因而需要建立完善的國際協調機制。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負責對世貿組織成員之間發生的分歧進行仲裁,以促進成員國開放市場和公平貿易,實現世界貿易的自由化。2001年11月,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掀開了中國經濟發展新的一頁,中國開始融入世界經濟發展的大潮中。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世界經濟出現了一體化趨勢,出現了一體化的經濟區域集團,如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合組織等。
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商品、勞動力、技術等的國際流動,有利於國際分工的進一步發展,有利於促進各國及世界經濟持續、穩定發展。但是,經濟全球化是把「雙刃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首先,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技術、資金、管理等方面具有競爭優勢,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將獲得最大利益,這將壓縮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空間,從而拉大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貧富差距。其次,在經濟全球化環境中,廣大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執行同樣的「游戲規則」,承擔基本相同的國際責任和義務,面臨巨大的挑戰和嚴重的壓力,甚至有的國家付出慘重代價。再次,經濟運行風險提高。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發展中國家國民經濟對外依存度普遍增大,與國際金融市場聯系更密切,因而更易受到世界經濟波動的影響。如2008年源於美國的金融危機已導致世界經濟嚴重下滑,大批銀行倒閉、大批企業破產、大批工人失業。
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我們要規避其對我國不利的一面,利用其對我國有利的一面,順應世界發展潮流,搶抓機遇,積極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先進管理經驗,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健康、持續發展,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取得主動權。
淺議當前建設工程項目管理體制的改革方向
摘 要:基本建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建設項目是一個系統工程,由於系統工程有其內在的規律,需要通過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技術去實現。
關鍵詞:工程管理;項目管理
一、傳統管理體制不適應現代工程項目管理
基本建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長期以來,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工程建設採用建設單位(建設指揮部)、設計單位、施丁單位、物資供應單倫分工協作的體制,對國民經濟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積極員獻。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工程建設項目的規棋越來越大,上程內容越米越復雜,建設要求越來越高,涉及的方面越來越廣。傳統的以工程建設單位(建設指揮部)為主體的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日益顯示出其各主要環節設計、施工、物資供應之間互相分割與脫節,工程建設周期長,工作效率不高,投資效益低下等缺點。
二、現代工程項目管理呼喚專業管理組織
建設項目是一個系統工程,由於系統工程有其內在的規律,需要通過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技術去實現,也就是說,需要有專門從事工程項目管理的組織為之服務。這種組織應該有與項目管理相應的功能、機構、程序、方法和技術;有相應的資質、人才、經驗,能夠為業主提供最優秀的項目管理服務,能夠為業主創造最大限度的效益。
FIDIC(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的英文簡稱)推薦的項目管理模式基本上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以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條件》為代表的模式,這種模式業主在委託完成設計的基礎上,通過招標選擇承包商,但承包商不負責設計。另一種是以FIDIC《設計——建造與交鑰匙工程合同條件》為代表的模式,這種模式業主在完成僱主要求或項目定義的基礎上,通過招標選擇總承包商,這種模式承包商負責設計、采購、施工管理全過程服務,這就是EPC總承包模式。FIDIC合同條件是在總結近百年來工程承包合同經驗的基礎上,經多次修改出版的範本。它反映了建設項目的共同規律;充分考慮和兼顧了業主、承包商、分承包商各方的責、權、利,力求不偏袒任何一方:它的有關條款以法律為依據,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改進,按照國際工程承包的慣例進行編寫,許多條款在工程承包界都有共同的理解,具有科學、公正、嚴謹、規范化和國際化的特點。
三、有關當前建設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改革的幾點建議
(一)大力推廣採用FIDIC項目管理模式和FIDIC合同條件
我國已在一些大型工程和國際承包工程中採用並積累了一定經驗,但採用還不夠普遍,宣傳面也不夠廣泛。1999年,FIDIC出版了一套新的合同條件範本.對老版本從結構上、定義上和適用范圍上作了較大改進,這對我國工程項目承包業將起積極作用。我們應盡快組織制定以FIDIC合同條件為基礎的適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合同範本,加大推廣和宣傳力度,改變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改革滯後,一些業主單位和部門主管領導觀念陳舊.地方和部門條塊分割,在項目管理上政企不分,行政干預盛行,保護主義嚴重的局面。盡快讓工程項目管理從傳統的自營式管理走向社會化、專業化的市場運作模式,實現同國際慣例接軌。
(二)大力培育EPC全功能工程公司和項目管理公司
目前我國設計力量和施工力量總體過剩,設計隊伍和施工隊伍都存在「僧多粥少」現象,而專門從事EPC全過程項目管理的力量卻十分路弱,能為業主提供全過程項目管理服務和具有EPC承包能力的工程公司寥寥無幾。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一是對全過程項目管理能為項目和業主創造可觀效益這一點認識不足。實踐證明,全過程項目管理是一種高附加值的服務活動,是最能為業主創造價值和效益的一種服務。二是對項目管理要求具備較高的知識和技能,也就是項目管理需要專業化這一點認識不足。國內有相當多的業主和主管領導認為項目管理很簡單,誰都可以管理,因而不願意委託專業化的工程承包公司實施工程項目管理。為迅速扭轉這種局面,必須在我國大力培育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或項目管理公司。我國大型設計院最有條件改建為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或項目管理公司。我國大型設計院最有條件改建為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因為設計在工程建設中起主導作用,設計院人才較集中,人才資源豐富。把一批骨幹設計院轉變為具有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是當前工程項目管理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務。
(三)加快落實投資項目法人制,組織業主培訓
1992年國家計委頒發了《關於建設項目實行業主責任制的暫行規定》,並隨後推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國家十五計劃綱要又指出:全面實行投資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工程收理制、合同管理制,健全投資約束機制。這使我國建設項目管理體制改革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但在實際運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二點:一是業主責任問題。業主責任問題的根本還是「真業主」和「假業主」的問題沒得到徹底解決。業主是項目的投資主體,而由於所有權和機制上的各種原因,業主真正關心的或者在決策時實際上考慮的,往往不是項目的最終效益,在立項階段,他們往往考慮怎樣使項目能被批准,什麼時候能被批准;在決定項目管理模式時,他們必須考慮如何附和政府官員的意志;在決策是否推行EPC總承包時,他們更關心本邪門人員安排及利益等。這樣做的直接後果是浪費和腐敗,最終後果是損害項目的效益,造成大量的無效投資。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項目法人責任制沒有真正落實到實處。二是業主素質問題。業主是項目的投資主體,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有最大的決策權,能否正確決策取決於業主的素質。業主不一定必須是項目管理專家,但作為工程建設項目的業主應該具備必要的項目管理方面的知識。他們應該了解項目管理費用、進度、質量三大控制,他們應該懂得項目的費用不一定越低越好,費用低到不能保證工程質量的程度,工程就會出質量事故。進度也不一定越快越好,建設周期壓縮到不合理程度,就會不得不增加費用或影響質量;質量也不一定越高越好,質量的標准應是適宜和合格,質量過剩是一種浪費。也就是說,應該用最終創造的效益來衡量和決定項目的合理費用、合理周期和合格的質量標准。當業土盲目拍板一個不合理的費用、不合理的周期或不合理的質量標准,實際上往往已適得其反,埋下了項目失敗的禍根。
業主的項目管理涉及到項目管理模式的選擇、設計和承包商的選擇、項目的協調和控制、項目的合同管理和接收等諸多方面。業主既不要代替和過多於預專業化的工程公司的項目管理,又不放棄對項目的監督和控制,這要涉及到項目管理方面的許多知識。實踐證明,業主的素質很大程度上決定項目的成敗,推行項目法人責任制以後,對業主(項目法人)進行培訓是很有必要的。
(四)組織開展項目管理技術研究開發,提高項目管理水平
我國建設項目管理體制由於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影響,項目設計、采購、施工是分離的。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和項目管理咨詢公司還為數不多。我國現有的工程咨詢公司主要業務是項目建議書、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或評估;現有的設計院不負責采購和施工管理。現有的監理公司主要任務實際上是項目施工階段的現場施工質量監督,因此,對於項目管理作為一門科學,EPC全過程作為一個系統過程以及項目管理技術作為一種科學的先進工具,還缺乏研究、總結和提高。發達國家的某些業主和承包商甚至認為中國的工程公司和承包商目前還不具備獨立管理和控制大型工程項目的能力,主要是指我國項目管理技術水平還比較低。提高項目管理技術水平是我國工程建設界的當務之急。為了提高我國建設項目管理水平,應重視和提倡工程項目管理技術的研究、開發、應用和推廣。
5、改革開放三十年論文(2000字以上)
改革開放30年論文試論經濟全球化下改革開放三十年摘要:20世紀中葉以來的全球化趨勢和社會主義國家所發生的程度不同的挫折,客觀上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和深刻的教訓。它要求我們重新認識世界,重新認識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要求我們對內改革、對外打開國門,大膽吸收和利用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所創造的一切先進文明成果來發展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鄧小平的改革開放理論,就是在這樣一種世界大勢和時代要求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積極投身於世界經濟的大潮中, 以改革實現開放,以開放促進改革,3O年來, 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盛世」 之說為時尚早。許多挑戰正擺在我們的面前,有些還是相當嚴重的, 因此憂患意識必不可少。憂患意識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也是進一步促進改革開放的必要條件。關鍵詞:全球化;改革開放;科學發展觀一、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30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以改革實現開放,以開放促進改革,改革與開放形成了發展中的「雙輪驅動」,成為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這一發展路徑的成功在於體現了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本質要求,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受嚴重挫折時,人們在重重迷霧困厄之中頓見一片社會主義「好山色」,即終於見到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圖景。這是中國發展的經驗,同時也啟示了未來發展的道路。何謂「經濟全球化」?就生產力運動和發展的角度分析,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規范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因此,我認為,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歷史過程。經濟全球化的最本質、最一般的含義,是指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建立,整個世界經濟日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從而導致世界各國和各民族之間在經濟、政治、文化上的相互往來和相互依賴。自20世紀中葉以來,生產和科技的迅猛發展以及市場經濟的普遍建立,極大地加強了世界的聯系和交往,特別是9o年代以來,以信息技術革命為中心的高新技術迅猛發展,不僅沖破了國界,而且縮小了各國和各地的距離,使世界經濟越來越融為整體。鄧小平堅持馬克思對資本主義一向採取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他認為,過去相當長一個時期內,我們對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認識不科學,對人類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創造的文明成果採取一種排斥和拒絕的態度,關起門來搞建設,結果,嚴重影響了社會主義經濟文化的發展。鄧小平指出:「建國以後,人家封鎖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也還是閉關自守。」「「經驗證明,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能成功的,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 在開放的世界潮流中,中國只有打開國門,主動參與全球化過程,積極擴大同世界的交往,才能得到過去難以得到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市場、資源和其他有利條件,再加上我們自己的努力,才能加速發展,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從歷史趨勢的角度看,如果說開放的過程是全球化,那麼改革的過程就是多元化。鄧小平同志從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出發指出,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而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就必須破除各種束縛生產力的障礙,首先就是要通過改革打破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改革並不是要改變社會主義制度,而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從這個意義上說,改革不同於以往那種以推翻某種社會制度或某個政權為目的的革命。但改革是要通過打破舊體制、建立新體制,以實現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其深刻程度和深遠影響,又相當於一次革命。事實證明: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成功參與經濟全球化是中國崛起的關鍵。這一成功,可以歸結為以努力推動國內體制的改革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要求,以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拉動國內改革。從生產要素國際流動的意義上看,開放為要素的流入打通了道路,而改革既釋放了國內長期閑置的低級和低流動性生產要素,又為高級和高流動性要素的流入形成了發揮作用的機制和條件,進而增強了開放對要素流入的吸引力。因此,改革與開放平行推進這種「雙輪驅動」構成了中國在全球化中崛起。二、在中國日益融入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改革開放的內涵要深化以改革而論,應立足於政府管理體制改革,重新思考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確立符合市場規律的政府幹預經濟的方式。中國在這30年取得巨大的成就,一個基本原因是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採取了一系列變通性的體制和政策,解開了命令經濟中行政命令的束縛,擴大了居民擇業和創業的自由權利,使得原來被壓抑的潛能得以發揮出來。不過,這種變通性的體制和政策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著政府主導,或者說重商主義的特點。在市場制度發展起來以後,就必須對這類過渡性的制度作進一步的市場化改革,否則就會帶來種種消極的經濟和社會後果。在中國,許多人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解為重商主義那樣的以國家強力干預,追求國家財富積累的經濟,或者像戰後日本那樣實行「新重商主義」的出口導向政策的「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特別在中國這樣一個長期採用蘇聯式體制的東方國家,人們往往對國家行政權力懷有敬畏崇拜的感情,而掌握這種權力的人則把它當成可以用以利用不受約束的權力尋租取利的「通靈寶玉」,不肯輕易放棄。於是,當改革進到中途,特別是進入2000年以後,改革中的既得利益者不願意繼續朝現代市場經濟的方向前進,就會採取各種各樣的手段來阻止進一步市場化。這種阻力使一些重要的改革遇到了障礙,有些改革放慢了步伐。在有些領域,甚至出現了倒退。比如國企改革, 「十五大」和十五屆四中全會對於國有經濟的布局調整和國有企業股份化改製做出決定以後,國有經濟的改革有了很大進展,但是到了最大的一些國有企業,改革似乎就停頓不前了。有些地方更以「國有企業是共產黨執政的經濟基礎」等等為借口,搞「國進民退」的「二次國有化」或者「再國有化」。這種行政壟斷的做法是跟十五大、十五屆四中全會以及十六大指出的方向正相反對的。胡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要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新格局。三、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和深化改革開放改革開放30年,中國取得了利用全球化發展自己的顯著成果。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與世界如此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但另一方面,全球化的矛盾和困境也會在中國程度不同地表現出來,有些方面甚至還更為突出。一是繼續保持經濟長期較快增長的目標與經濟規模已很龐大,人口、環境、資源以及技術瓶頸等制約趨緊之間的矛盾;二是經濟發展整體水平的提高同城鄉二元結構長期存在, 以及區域、階層之間分化加大之間的矛盾;三是堅持黨的一元化領導與人民群眾政治表達意識不斷增強、政治參與要求不斷提高之間的矛盾;四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思想文化領域的指導地位與社會思想意識日趨多樣化,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不斷滋長之間的矛盾;五是在西強東弱長期存在,必須與資本主義共處並存、利用資本主義來發展自己與西方敵對勢力加緊對我實施西化、分化之間的矛盾;六是中國實力的穩步增強和其他大國力圖維護有利於它們的世界格局之間的矛盾;七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的逐步富裕和在社會轉型、體制轉軌過程中產生的信仰危機、道德失范之間的矛盾,等等。進一步改革開放的任務還很重,要清醒地看到,我們的市場經濟體制雖然建立起來,但還不完善,影響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無論是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還是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都要求深化改革開放。目前,改革處在不進則退的關鍵階段。
6、中國在經濟全球化中面臨的挑戰(論文材料)
這里有:
http://www.macrochina.com.cn/index/zhzt/000056/004/
舉例:
【內容提要】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徵。經濟全球化不僅為我國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機遇,而且有利於加快國內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有利於國內企業的成長和發展。但經濟全球化也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挑戰。因此,在經濟全球化下,必須:(1)樹立在國際競爭中求發展的意識;(2)培養核心競爭力;(3)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4)轉變政府職能;(5)為建立合理的國際經濟規則而努力。
【摘 要 題】經濟全球化
【關 鍵 詞】經濟全球化/機遇/挑戰
【正 文】
經濟全球化的定義是,商品和服務貿易擴展到全球,實現更大范圍的國際分工和全球經濟一體化。在上述定義下,經濟全球化意味著主權國家開放國內市場,實現貿易投資自由化。作為「市場化」的延伸,經濟全球化可以從交易范圍和制度建設兩個方面理解,一是貿易和投資范圍擴大到全球,在更廣闊的空間配置資源;二是市場制度在全球范圍的推廣和採用,這兩個方面是經濟全球化同一過程中並行的兩種趨勢。然而,經濟全球化是「雙刃劍」,它必然給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帶來機遇,同時也帶來更多的挑戰。
一、經濟全球化給我國帶來的機遇
1.經濟全球化為我國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機遇。經濟全球化使資本、技術、人才等重要資源可以更加自由地在國際上流動,使我們有機會利用國際上的資源來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使我國能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市場優勢和後發優勢。有人認為,中國是開放和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2000年,中國的gdp是開放之初1978年的7.4倍。
2.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加快國內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使我國逐步融入到世界經濟體系當中,使國內和國際市場接軌,使我國企業能夠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這些都有利於我國熟悉市場經濟運行和國際市場規則,建立市場經濟機制。
3.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國內企業的成長和發展。(1)經濟全球化使國內企業可以在全球范圍內組織生產經營活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降低成本,獲得更多利潤,從而促進企業的發展。(2)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產品具有更廣闊的市場,國內企業可以在更大的范圍內獲取經濟利益。(3)在國際競爭的壓力下,可以加速國內企業改革的步伐,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並促進企業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資金和管理經驗,增強國內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實力。
4.經濟全球化有利於提高我國社會福利水平。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由於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降低,可以避免人為因素對產品和生產要素流動的限制,避免產品價格和生產要素流動的扭曲,商品可以在世界范圍內更加自由的流動,各國的消費者可以享受更加豐富的商品,進一步提高生活質量。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受益最大的就是消費者。
二、經濟全球化給我國帶來的挑戰
1.經濟全球化使我國的民族工業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沖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民族工業一直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沖擊。在我國加入wto後,這種沖擊對一些產業來講更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據有關方面分析,加入wto後,汽車、制葯、農業、電信、航空、計算機、金融等七個方面受沖擊較大。其中,汽車工業是受沖擊最大的產業之一,主要表現在:第一,面臨缺乏規模經濟的沖擊。汽車工業具有典型的規模經濟特徵,只有規模上去了,價格才能降下來。而我國1998年全國汽車產量是163萬輛,轎車是50.71萬輛,只相當於外國一家汽車製造廠的產量,甚至只相當於外國汽車製造廠一條流水線的產量。第二,面臨全球汽車生產能力過剩的沖擊。目前全球汽車生產能力過剩2000萬輛,通用、福特、大眾、豐田等幾大生產巨頭紛紛加大開拓海外市場的力度,中國目前200人擁有一輛汽車,顯然是一個潛在的汽車大市場,必然會受到外商的青睞並盡最大可能擠入中國市場,這無疑會對我國汽車工業產生嚴重的沖擊和威脅。第三,面臨關稅逐步下降的沖擊。目前我國汽車平均關稅為80%~100%,盡管正式文件尚未面世,但關稅降低20%是起碼的,這意味著關稅降低後的進口汽車的競爭優勢更加明顯。此外,汽車工業自主開發能力弱、勞動生產率低下、缺乏競爭優勢等都使其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面臨巨大的壓力。雖然中國的轎車工業可以作為幼稚產業進行保護,但保護的時間也只有五年左右,充其量十年。那些規模小、成本高、技術水平落後的企業將難以生存。汽車工業進入大規模資產重組將是大勢所趨。
2.經濟全球化可能使我國產業結構低級化、邊緣化。經濟全球化雖使我國的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業得到較大發展,但無法改變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不利地位,也無法實現產業結構的高級化、現代化。同時,過度發展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業還會使自然資源受到污染、生態平衡遭到破壞、資源浪費嚴重。
3.國際經濟運行中「游戲規則」的適應問題。對於發達國家來說,它們適應以自己為主導制定的經濟規則和經濟秩序,沒有制度和體制方面的限制,只有協調各利益集團方面的困難。而對處於經濟轉型期的我國來說,由於市場機制還沒有充分建立,對市場制度的支持能力較弱。在此時,適應不熟悉甚至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規則顯然是困難的。
4.我國所處的經濟發展起點和實力決定了我國在經濟全球化中處於相對劣勢。盡管全球化對發達國家有這樣那樣的挑戰,但由於其具有經濟發達、技術經驗、產業結構優化等優勢,且處於「中心」,因而能有效地避免全球化的挑戰。而作為發展中國家的我國不具備上述優勢,且處於「外圍」,因而處於相對劣勢。
5.我國企業競爭力薄弱。在全球化趨勢不十分明顯的時期,我國企業在規模、效益、研發能力等方面表現得不盡人意,此時,企業的競爭范圍主要以本土為界,這就意味著本地企業由於長期的經營歷史和對本地的深刻了解,以及國家和地方政府的一些保護政策,使企業處於優勢。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將在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上與更為強大的對手競爭。而我國企業競爭力薄弱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要想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恐怕並非易事。
三、經濟全球化下我國的發展策略
1.樹立在國際競爭中求發展的意識。閉關鎖國,游離於全球化主流之外顯然沒有出路。從正面效果看,經濟全球化帶來了增長財富和發展經濟的機遇。綜觀中國近現代史,我們已經錯過了太多的發展機遇,因此,我們應該學會懂得珍惜機遇,利用機遇。
從中國改革開放自身的實踐來看,過去20多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成為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主動參與者。世界銀行認為,中國是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少數幾個最大的贏家之一。截至2000年,中國的國際貿易規模在過去的22年裡擴大了約22倍,世界排名從開放之初的第32位上升到第9位,年均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從80年代初的不到20億美元,上升到現在的200億美元左右,從1993年以來一直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外商投資東道國,如今累計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已達3500億美元。
2.培養核心競爭力。從企業的角度講,只有具有相當規模和實力、具有科學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具有創新能力和開拓精神的企業才能受益於經濟全球化。因此,中國企業必須面對現實,樹立信心;必須考慮適合自己的發展戰略,更重要的是要培養核心競爭力,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能力。
培養企業核心競爭力,必須認識到創新的重要作用。創新是企業發展進步的動力源泉,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對中國企業來說,創新能力不足是影響中國企業發展和競爭力提高的關鍵因素。因此,必須從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營銷創新和文化創新等方面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此外,政府也應在培養企業核心競爭力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這主要表現在:(1)政府應打破壟斷,打破條塊分割和地方保護主義,為企業提供公平競爭的環境,培養企業競爭力;(2)政府應在wto允許的范圍內,為企業提供適當的保護;(3)政府應在培養企業競爭力方面提供相應的支持。
3.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和優化。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加深,全球范圍內的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各國都在積極地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力爭在國際分工中占據有利地位。我國也必須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要進一步提高勞動密集型產業,擴張和強化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產業,有選擇、有重點、有突破地發展智力密集或知識密集型產業。今後五年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要突出這樣幾個方面:
——用高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要把傳統產業的改組改造放在重要位置,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技術進步為支撐,抓好關鍵環節。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要有選擇地加快信息技術、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重點支持建設高速寬頻信息網路、關鍵集成電路、新型運載火箭等重大高技術工程,形成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群體優勢和局部強勢。
——加強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高度重視資源戰略問題。
——加快服務業發展。發展服務業是促進結構升級和增加就業的重要途徑,要採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形成有利於服務業發展的環境。
4.轉變政府職能,改革政治經濟體制。中國已加入世貿組織,就要按照世貿組織的規則轉變政府職能,要求政府必須按照公開、透明、非歧視等原則改變管理方式。首先,要完善市場機制,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實行政企分開。政府要健全市場體系,強化市場功能,不斷完善各種市場規則,規范和維護市場秩序,創造公平、平等的競爭環境。其次,要實行依法治國,用法律規范政府對國家的管理,規范政府的行為,提高政府決策和行為的透明度。
5.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致力於建立合理的國際經濟規則。現行的國際經濟規則大多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導而建立起來的,因此它更能反映發達國家的意志和利益,對發展中國家帶有歧視性。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增強,我們應該與廣大發展中國家一道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規則而努力,使廣大發展中國家能夠受益於經濟全球化。
【參考文獻】
[1] 秦曉,凌曉東.經濟全球化:目標、途徑和我們的選擇[j].國際經濟評價,2002,(1-2).
[2] 陳濤濤.培養核心競爭力受益於全球化的關鍵[j].國際經濟合作,2002,(2).
[3] 蔡芝芳.經濟全球化下的發展中國家[j].蘭州學刊,2002,(1).
【原文出處】黑龍江社會科學
【原刊地名】哈爾濱
【原刊期號】200302
【原刊頁號】48~50
【文章日期】2003-01-10
【作者簡介】蒲明,黑龍江工程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150008
蒲明(1976-),男,黑龍江哈爾濱人,黑龍江工程學院管理系教師,從事經濟管理、國際貿易研究。
中圖分類號:f120. 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937(2003)02-0048-03
7、改革開放 政治小論文 1500字
寫作思路:寫議論文首先需要明確論點,再引用事例對論點進行說明。
二戰以後,社會民主黨人認為社會主義是一項爭取和扞衛自由和公正,又在自由和公正中接受檢驗的持久任務,而這個任務的實現,並不需要從根本上改變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時,他們就以對經濟的民主監督去取代其戰前綱領中規定的消滅私有制,
強調不應把各種不同形式的公有制本身看成是目的,強調它本身並不是醫治社會弊病的特效葯。而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後,社會黨國際的代表大會宣言中,所有制問題已不再提及。
在歷史進入21世紀之時,社會民主主義和社會黨雖然已經發展成為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仍可望成為世界上主流政治力量之一,但是整個世界的迅速發展變化也使他們再次面對一系列的難題與挑戰,社會黨在近期仍難以擺脫其相對於保守政黨的弱勢地位。
在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全球化迅速發展以及信息社會的多元化形勢下,社會黨普遍面臨著政治、體制、行為方式以及發展模式等多方面的嚴峻挑戰,目前正處於艱難的改革調整時期。
在政治上提出所謂介於傳統自由主義及新自由主義和傳統社會民主主義之間的第三條道路,導致了其政策主張日益與中右翼政黨趨同,政治特性日益模糊,致使其部分黨員和選民產生嚴重的思想混亂,失去了對社會黨的信任。
社會民主主義和社會黨能否重新展現自己對於資本主義的批判能力,重塑自身特點和形象,滿足人們對於發展、公正、民主、安全等方面的要求,爭取廣大群眾的支持,是第一大問題。
全球化引起的國際經濟競爭的日益加劇以及新自由主義政策的廣泛推行,使社會民主主義一直力主實行的以福利國家為特點的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及國家管理模式受到嚴重沖擊,使社會黨原有的經濟理論與政策遭到嚴重質疑使其無法在全球化的新形勢下按照老辦法解決發展經濟、增加就業、進一步提高民眾生活水平和保持社會穩定的問題。
所以處理好經濟效益、社會公平與政治穩定三者之間的關系,以應對全球化及國際競爭白熱化的挑戰,是第二大難題。
隨著人們的自我意識增強,追求個人價值的個人主義思潮蔓延,團結互助等傳統價值觀大為弱化,民眾的聚合力下降,注意實際利益、脫離政治、非意識形態化的傾向不斷發展。
反應在政治上,則表現為選民政治搖擺性加大,人們不再單純從意識形態或自身社會地位決定政治舍取,從而使主流政黨特別是社會黨的政治吸引力、感召力減弱。
在此條件下,能否保持並不斷擴大自己的社會基礎,不僅贏得廣大中下層選民的認同與支持,而且也贏得中層及中上層選民的認同與支持,以確保自己的生存發展空間,是第三大難題。
社會民主主義在過去的20世紀里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它經歷了從理論到實踐的根本性轉折,經歷了從弱小到逐漸強大的重要變化,也經歷了從動盪與戰爭環境向和平與建設環境叫成功的轉型,還經歷了同科學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日漸疏遠的過程。
它們所經歷的這種變化,既有其成功的實踐與喜悅,也有其失利與挫折的考驗,使其在不斷地煩死、調整與革新中實現了轉型,並且在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的變革中獲得了發展和振興。
它們也在這種演進中改變和重塑了自己,使其成為一種具有一定創新活力的社會政治思潮,在世界不同社會思潮的交織和滌盪中佔有一席之地。
8、求一篇關於經濟全球化的政治經濟學論文
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影響及相應對策
張春祥
一、經濟全球化的由來及其內涵
經濟全球化指的是生產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規模在全球范圍內流動,以尋求相應的位置進行最佳的資源配置。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經濟市場化。世界經濟出現這種新的發展趨勢,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歷史潮流。特別是80年代以來,其特徵日益顯著。「經濟全球化」一詞就是當時那些從事國際政治研究的學者和國際社會的一些權威人士針對世界經濟的特徵提出來的。1990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奧斯特雷規模性地使用了這一詞語。這一過程是從美國第37任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開始的。此後,西方各國都紛紛實行自由匯率制度和拆除關稅壁壘,放鬆資本進出口管制,從而為國際間的交流掃清了障礙。
當前,經濟全球化的主要特點是:一是正在快速擴大貿易自由化的范圍。世貿組織正式運行以來,貿易自由化已從傳統的商品領域擴大到技術、金融等服務貿易領域。1997年,世界商品與服務貿易額合計已達6.7萬億美元,預計到2010年,將增加到16.6萬億美元。 二是投資外向化日趨凸現。1990年,國際直接投資額2430億美元,1996年達到3600億美元,發達國家的對外的直接投資是國際直接投資的主體,發展中國家對外的直接投資也在穩定增長。三是加速區域集團化的發展。現有146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各種形式的35個區域性經濟集團。這些區域經濟集團不僅內部的商品和資本流動加快,共同大市場正在形成,而且外部的開放程度也在提高。四是正在形成生產網路化體系。作為經濟全球化載體的跨國公司,「以世界為工廠,以各國為車間」進行生產。五是加速了金融國際化。時間、地域和國界對資本流動已構不成障礙,國際金融市場年交易量500億美元。每年通過國際金融市場實現的融資安排在1萬億美元以上。
全球經濟化的日趨發展,生產(資本)、金融、貿易等活動在全球范圍內擴散,而管理、資金控制和金融服務等活動日益集中在少數當今國際中心城市。這一經濟趨勢促使一些國際性大城市發展成所謂全球性城市,當今少數5~6個全球性城市掌握了全球范圍80%的貿易額。這些全球性城市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為全球性城市;第二個層次為區域性城市。這些城市在全球和區域范圍的經濟中佔有支配地位並產生輻射作用時,它的中央商務區(cbd )就成為實現經濟功能一體化的驅動中樞,以跨國公司、財政、金融(貨幣、銀行、市場、證券)等機構高聚集為主要特徵。
經濟全球化趨勢表現有四個方面。一是以信息技術為標志的新技術革命,強化了國際間的經濟聯系;二是國際金融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金融工具不斷創新,資金跨國交易的速度和規模前所未有;三是全球和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的進程加快,發達國家要求發展中國家全面開放市場;四是西方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不斷向世界各地擴展。就我國沿海的部分城市來講,據報載,美國500家最大的跨國公司已有24 家在上海投資;新加坡由政府牽線,在蘇州設立「新加坡工業園區」;廣東惠州市「八五」期間共簽外資項目5175宗,實際利用外資8.6億美元,引進東芝、索尼、日立、nec、本田、通用等跨國公司的資金與技術;近年引進雀巢、杜邦、京瓷、三星、美能達、諾基亞、三洋、金霸王、佳能等跨國公司投資,有效地推動了新技術的建立與發展。
由此可見,地理上的日益分散活動,在功能上逐漸融合為一個全球層次上的互相依存、互相補充的一體化經濟體系,稱為「全球經濟一體化」(或全球經濟化、世界型經濟)。
二、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當代經濟發展的一種趨勢。在經濟全球化成為世人關注的熱點之初,人們強調的多是積極的、有利的一方面,認為經濟全球化意味著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分配,有利於生產力更快提高和全球經濟的普遍發展。因而全球化是具進步意義的歷史大趨勢,如果全球經濟是平等、合理的則可使各國都從中受益。然而當今全球化有其兩重性,對世界各國來說,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既可能從中獲利也有可能受損。在全面認識經濟全球化給國家經濟安全帶來利弊的基礎上,各國都紛紛採取相應對策,以減少經濟全球化對國家經濟安全的負面影響。
(一)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正面影響。
進入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趨勢發展得更快了,世貿組織不斷擴大,特別是跨國公司的發展顯著加快,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
1.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國際生產力的發展。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科學技術進步的產物,同時也是各國為獲得超額利潤、發展本國經濟、提高國際地位而進行制度安排的結果。
2.經濟全球化有利於世界科技創新。國際科學技術的創新,能直接帶動全球生產力的提高。在全球化過程中,生產要素必然進一步突破民族國家疆界的限制,在國際間自由流動,從而使各國的企業家能利用世界任何地方的資金、技術、信息、管理和勞動力在他們希望的任何地方進行生產,然後把產品銷往任何有需求的地方。
3.經濟全球化有利於用最有利的條件進行生產和市場銷售,這是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優狀態。
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國策,20年來的實踐已證明,越是開放較早的行業其發展速度就越快,國內很多企業正是在合資中成長壯大的。利用外資會給我們帶來一些沖擊,但更多的是利益,是競爭中的發展。我們要拓寬開放領域,特別是對外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的服務業的進一步開放,將會增加新的外商投資熱點,扭轉當前外資下降趨勢,並有利於提高引資質量和水平。
從以上正面影響來看,經濟全球化給世界各國帶來的最大好處是可以實現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最優配置,某一國家經濟運行效率無論多高,總要受到本國資源和市場的限制。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有利因素可概括為四個方面:「有利於吸引外資,彌補國內建設資金的不足;有利於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實現技術發展上的跨越;有利於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培養高素質的管理人才;有利於發展優勢,開拓國際市場」。經濟全球化對發達國家有利,也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實現現代化和追趕發達國家的難得機遇。1979~1997年的近20年間,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增長率就高出發達國家一倍。這種趨勢今後還會持續下去。柯林頓在訪華前的講話中說:「據預測,在未來20年,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率將是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率的三倍」。由此可見,宣傳經濟全球化弊大於利,不但不符合事實,還會傳播有害信息。而且經濟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潮流。
(二)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負面影響
經濟全球化給我國帶來了很大的發展機遇,但不可避免地會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不利因素和風險。
1.對金融市場的負面影響。在國際金融無體系狀態下,金融市場動盪,丑聞不斷,投機猖獗,風暴四起,發展中國家在擴大外資規模的同時,放鬆了對本國金融市場的監督,一旦國內經濟出問題,發達國家的投資資本便乘虛而入,釀成金融市場的嚴重危機。這幾年,國際市場的金融狀況、商品流動狀況所發生的變化和出現的問題,都會波及到我國。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最後蔓延到韓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實際上對我國也構成了很大的沖擊,整個外貿出口、利用外資都受到很大影響,1999年尚有一定好轉。
2.對我國經濟主權的負面影響。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國家必須遵守已有的的國際條約、協定和慣例,為獲得經濟全球化給各國帶來的好處,有時被迫主動對經濟管理許可權作出某些讓步,其結果造成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活動受制於發達國家。
3.對產業結構的負面影響。在全球經濟化過程中,發展中國家如接受發達國家擴散的低層次產業,就會形成與其高層次產業的垂直分工,因產業結構的單一性、純屬性,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會受到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周期的不良影響。
4.對市場佔有的負面影響。伴隨著跨國公司的「侵入」,市場更多地被外資所佔有,國外市場已被發達國家所瓜分,發展與發達國家憑目前的經濟實力分割國外市場,這會給我國的經濟發展造成危害。
據聯合國《1997年投資報告》統計,全世界已有跨國公司4.4 萬個,其設在境外的分支機構28萬個。形成了龐大的全球生產和銷售體系。這些跨國公司控制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生產,掌握全世界70%的對外直接投資、三分之二的世界貿易與70%以上的專利和其他技術轉讓。我國部分國內市場已被跨國公司控制,輕工行業如洗滌用品、飲料等,外商投資企業在生產量、銷售上佔了35~50%;移動通訊設備僅美國摩托羅拉天津獨資企業一家已佔國內市場的90%;德國西門子在華39個合資企業中規模最大的北京國際交換機系統有限公司的產品在中國市場的份額達到32%,全國程式控制交換機外商佔70%的市場。
5.對可持續發展的負面影響。發達國家主要發展知識密集型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而把勞動力資源密集型的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廣大發展中國家除了繼續作為原材料、初級產品的供應者外,還成為工業品的生產基地。發展中國家經濟和高新技術落後,不得不以消耗稀缺自然資源和污染環境為代價,參與國際競爭,爭取「後發效應」。在全球化背景下,綜合國力競爭,主要體現在爭奪資源上,實際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其結果強化了發達國家在高新技術領域的壟斷地位,加劇了發展中國家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的破壞,影響到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6.對經濟制度的負面影響。有的人認為,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必須在經濟制度上保持「同步」,否則無法推進改革、發展經濟,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制度始終有可能被發達國家的市場體制所「兼並」。
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在實現各國資源最優配置和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激烈的競爭、沖擊和風險。其表現主要是:經濟全球化弱化了各國的國家主權,使國內經濟波動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對國內產業和市場將造成一定的沖擊,並可誘發國內金融風險等。但是只要對策有方,其沖擊和風險是可以控制的。
三、對歐美日經濟發展的透析
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三大主要力量是歐洲、美國和日本的經濟狀況及其發展,對全球包括我國在內的影響是比較大的。
(一)歐共體經濟。歐盟經濟比較穩定,但歐洲的狀況出乎意料。就是歐元啟動時間不長,已貶值11%。特別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斯拉夫實施空中打擊,使歐洲的資金紛紛外流,對歐洲的影響很大。此情況對美有利,因為資金持有者認為美國比較安全,使資金很大程度上流向美國,並支持了美國的股票市場。但歐洲的經濟還是比較穩定的。歐元啟動對歐盟所以有利,是互相間的交易變成了內部交易,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對歐元以後的變化趨勢,歐中央銀行認為,目前歐元貶值是不可避免的,從長遠看,歐元在國際上仍然是穩定的。歐盟對中國的關注,有兩方面原因:人民幣不貶值是好事,對他們有利;我國的外匯儲備在幣種上是否增加對歐元的儲備。我們增加對歐元的儲備,對歐元幣值能起穩定作用。目前我國外匯儲備80%是美元。今後要考慮擴大美元以外的其它幣種的儲備,但必須注重外匯儲備的安全問題。
(二)美國經濟。美國經濟連續八年增長,究其原因,除國內外有利因素外,主要是製造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是最重要的基礎,而製造業的進步,是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在全球化大潮中對製造業進行徹底改造和改組。第一,從80年代中期起由汽車業帶頭,學習日本的精益生產和先進的管理方法;第二,90年代初,美國經濟走出衰退後,利用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了全面改造;第三,與技術改造相結合,通過縮編、放權和再造工程,以及橫向管理等,對企業進行大改組。結果使製造業打了一個翻身仗。從製造業的復興方面看,主要表現有三個方面。
1.鋼鐵。在日本的競爭下,美國連年虧損。1993年仍虧損3.5 億美元。80年代一個工人生產一噸鋼10小時,90年代只要5小時。到1995 年美國為4.42小時,日、法、德、英依次是4.49、4.61、4.69、4.71小時。1994年,美國獲利10億美元。
2.汽車。在競爭中,80年代日本產量超過美國,佔美國市場份額的25%以上。本田車成為美國人最喜歡的款式。80年代美國三大汽車公司進行了技術和管理改革,扭轉了頹勢。1992年,三大公司除通用外,均比日本提高了成本效率。生產一輛小車直接成本福特為5481美元,克萊斯勒為4841美元;日本豐田6216美元,本田6216美元,日產是6782美元,馬自達6618美元。1994年,產量與收入都超過日本。
3.微電子。80年代美國從自己所創新的領域敗下陣來,在全球的半導體市場份額,由1981年的53%下降到1988年的43%,同期日本由34%上升到46%。製造業前10名,美佔前7家,日佔後3家,1990年美只剩下一家。市場份額由74%下降到45%,日本由20%上升到48%。美國企業的奮斗加政府支持,1990年扭轉了局面。1994年全球1020億美元的半導體市場,美日分別為43%、40%。日本佔領的低檔記憶晶元,始終未打入尖端的微處理器市場。而頂尖公司是美國的應用原料公司。
美國製造業復興與美國持續穩定增長的關系,使人們對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首先,不因服務業在國民經濟的比重上升而輕視製造業;其次,要十分重視高新技術的優先發展,但不能忘記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重要性。製造業是滿足人們物質需要的部門,不能在發展高新技術時放棄傳統製造業。美國早期用低價勞力把製造業搬到國外也不可取,應用高新技術武裝製造業才是正確的。
從以上情況看,目前美國經濟處於景氣狀態,看來在今後幾年不會出現大的問題。但隱患也存在,膨脹的股票市場支持了美國國內消費。持有5000美元以上股票的家庭約佔美國家庭總數的60%,這些家庭的消費都受股票市場的影響,股票上揚,其消費慾望就增長;一旦股市萎縮,整個消費就下來。美國自己也承認,股市至少有30%是泡沫。美國股票市場市值為12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約8萬億美元, 我國股市市值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而美國為1.5倍。 當然美國的高新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有的領域處於壟斷地位。
(三)日本經濟。美國是世界第一經濟大國,日本是第二經濟大國。日本國內生產總值估計5萬億美元。 其發展對其他國家的影響是比較大的。目前日本經濟仍未走出困境,處於蕭條狀態。從日本官方統計,1999年情況有所好轉,但影響日本經濟的基本問題沒有完全解決。 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銀行包袱沉重。泡沫破滅後, 銀行的不良資產超過約1萬億美元;二是日本的消費需求不足比我國嚴重的多。日本最大的居民消費是住房問題,現在房地產業處於低迷狀態,對國家影響較大;三是日本的設備投資仍未增長。日本的這種狀況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對我國的出口和利用外資都會產生影響。
總而言之,今後這種基本格局不會發展大的變化,如果利用得好,對我國是有利的。因此,我們要抓住機遇,更多地利用外資、資源和技術。改革開放20年,我國利用外資總規模為4000億美金,按現在匯率計算約3萬多億元人民幣。這對解決國內建設資金短缺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其中能源交通方面利用外資最大。與此同時,引進了大量的先進技術和先進裝備,但先進裝備真正達到世界水平的不到三分之一,這些先進裝備主要靠引進,自己開發的比重不足。我國礦產資源豐富,可按人口平均並不多,下世紀初,部分礦產資源嚴重短缺,原油就是個問題。在當前國際條件下,充分利用國際市場解決我國資金、技術和某些資源不足問題,對我們是有利的,應抓住這個機遇。
近年來,雖然國際政治、經濟不穩定因素有所增長,但和平發展是世界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是全世界人民嚮往的,只要不出現大規模戰爭,目前的世界格局對我們是有利的。
四、我國應採取的相應對策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是客觀的歷史趨勢,它仍將不斷加強。21世紀經濟全球化將獲得新進展。我國作為一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其經濟安全同樣在一定程度上面臨著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帶來的種種負面影響。根據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如何正確選擇中國的經濟安全戰略,在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後顯得尤為緊迫。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保護我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加強
黨在十五大報告中指出:「要充分估計未來科學技術,特別是高新技術發展對綜合國力、社會經濟結構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響,把加強科技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地位,使經濟建設真正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這是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所在。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其核心就是人的發展。
可持續發展理論主題中有兩個基本點:人類在追求生存與發展權利時,要保持其與自然相和諧的關系;當代人在創造和追求今世發展與消費時,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機會與後代人平等。這就需要極大地提高人的素質。「可持續發展的中心是人」,(見《行動綱領》),人的發展是人類最終目標,與其他方面的發展相比,應把提高人的素質放在絕對優先地位,人是發展的主體和動力,而發展又取決於人的素質。今後人類的生存發展已經不能單純依靠土地種植和挖掘地球資源來維持,必須挖掘和利用人類自身的智慧資源。
堅持可持續發展,不斷增加我國的綜合國力。社會經濟與人口、環境、資源的協調發展,既不造成環境破壞,又不產生任何負面影響;不僅當代人可以更好地生存、發展,而且子孫後代能更好地生存發展。作為一種新的發展戰略,它以節約資源,特別是要科學發現各種可利用的再生資源,使社會生產得以延續;保護環境,防止本國和跨越國界的環境惡化;控制人口,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的承受力保持平衡,提高經濟增長的社會效益,在此基礎上我國的綜合國力方可得到不斷的加強。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改善生活質量,保持和創造美好的環境,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和人類世代發展。
(二)加強我國科學技術研究與開發,積極引進國外先進和適用的科學技術
當今世界,知識和技術是最重要的財富,一個國家發展水平高低及其進一步發展的潛力主要取決於其擁有的知識和技術。國力的較量,就是知識和技術水平的較量。科技進步是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人才是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資源,提高人的科學文化素質,才能在科學技術上取得突破性進步,才能發展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改變長期以來不合理的國際產業垂直分工格局以及提高國際競爭能力,增強防禦經濟全球化給經濟安全帶來的各種不利影響的能力。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國民教育、科技投入和管理體制要協調發展,這是提高科學技術水平的唯一正確策略。
(三)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使我國盡快參與世界經濟的進程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只要更加積極地走向世界,利用國際市場的有利資源,我們才能充分發揮一個發展中大國的優勢,提高綜合國力,增大經濟全球化時代經濟安全系數。中國要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廣度和深度,要完善全方位、多層次和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發展外向型經濟;要同世界各國、各地區發展平等互惠的經貿關系,開辟多元化的國際市場;要有原則地、有作為地加入各種世界性的、區域性的金融和貿易組織。當然,事關國計民生和重大經濟利益的領域,我們要始終堅持中方必須掌握主導權和控制權,像電信業的控股問題,寸步不讓;農業方面,我們堅持小麥、玉米、大米、棉花、糖、食用油,以及化肥等產品的專營權,確保國家有足夠的宏觀調控手段,避免損害億萬中國農民的利益。
(四)強化企業體制改革,組建我國大型企業集團和跨國公司
為適應國際市場競爭的壟斷日益加強的趨勢,我國企業的未來發展必須走聯合的道路,組成大型企業集團,並通過政府的積極引導和扶持,積極開展國際經營,以世界為市場來安排投資、開發、生產、銷售,將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合理配置,最終形成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以美國為例,本世紀初,美國有汽車製造企業200多家,現在只有3家企業。從國際上看,組建大型企業集團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世界各國的企業,跨國並購導彩紛呈,兼並與收購表現為強強聯合,優優相並。1995年,日本東京銀行和三菱銀行合並,成立東京三菱銀行,總資產達到7014億美元;1996年,美國波音公司和麥道公司兩大飛機製造巨頭合並,使其獲得65%的世界市場份額;1997年6月, 蒂森和克虜伯兩大鋼鐵公司合並,蒂森——克虜伯鋼鐵公司,以其110 億馬克的營業額和1500萬噸原鋼產量而居歐洲扁鋼領域第一、世界第三。並購范圍空前,涉及各行各業。汽車工業領域,賓士與克萊靳勒兩大汽車公司合並,福特兼並馬自達公司,大眾並購羅伊斯公司;1998年初,美國著名的計算機製造商康柏公司以96億美元收購在大型計算機製造中頗具實力的數字設備公司;1999年初,美國電話設備製造商朗訊公司以203 億美元並購美國第四大計算機網路設備製造商艾森德通訊公司,從而把計算機、通訊等高科技行業大兼並不斷推向高潮。
從以上情況看,國家的競爭力取決於企業的競爭力,國家的經濟安全體系最終也要靠強大的企業力量來支撐。因此,企業必須「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要承擔者,是科技成果轉化的主力,要引導企業把市場需求作為技術創新的出發和落腳點,使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達到全國以至國際水平。全國所在大型企業都應建立健全技術中心,有條件的民營企業也要建立健全技術開發機構,積極開展創新活動。把國企改革和技術創新有機地統一起來,提高國企的競爭力。
(五)加強利用外資管理,克服引進外資中的問題
資金不足是制約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利用外資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發展,但利用不當也會形成國內市場流失和金融危機等不利於經濟安全的問題。我國今後一段時間的引進外資工作,要統一認識,實施「以市場換技術」的利用外資戰略;同時要牢牢控制利用外資的規模、結構和流向,以外資的技術含量作為引進外資的質量評判標准,平等互利地利用外資,絕不接受任何出讓主權的條件。
(六)對製造業進行徹底改造和改組,復興我國製造業的競爭優勢
製造業是滿足人們物質需要的部門,是支柱產業,是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涉及到國家安全、社會安定的大問題。所以不能因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上升而輕視製造業。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根據我國的國情,借鑒國外行之有效的經驗對我國的製造業進行徹底改造和改組。一方面,要引進日本的精益生產和先進的管理方法,使企業向專、精、特、新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面改造,尤其是利用高新技術改造製造業,使其恢復競爭優勢;當然,這些都應與技術改造相結合,通過縮編、放權、再造工程、橫向管理等對企業進行大改組,提高製造業勞動生產率,使我國的製造業打一個翻身仗,奠定我國經濟增長的堅實基礎。
在經濟加速全球化的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在一切領域的資源、技術和人才都居於領先地位,即使在激烈的競爭中也應該實行優勢互補,以臻共同繁榮,即雙方或多方互惠互利,這也已經成為一種同競爭並存的歷史趨勢,以達到「以最有利的條件生產、在最有利的市場銷售」的世界經濟最優狀態。
9、改革開放論文2000字拜託了各位 謝謝
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論文 在過去30年間,那些政府能力弱而政策不佳的國家,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長率僅為0.5%,那些具有良好的機構能力和良好政策的國家,人均收入年平均增長率達到約3%。這說明政府能力對一個國家的進步發展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否擁有一個有效的、卓越的政府對於第三步戰略目標的完成將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那麼,當前我國是否擁有一個有效且卓越的政府呢?或者說當前我國政府能力水平究竟如何? 政府能力就是指現代國家政府,在既定的國家憲政體制內,通過制定和執行品質優良、積極而有效的公共政策,最大可能地動員、利用、組合、發掘、培植資源,為社會和公眾提供廣泛而良好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理性地確立社會普遍遵從的正式規則並積極引導更為廣泛的非正式的社會規則,維護社會公正和秩序,形成有效調節社會關系和社會行為的制度及其機制,進而在比較的意義上促進國家快速、均衡、持續、健康發展的能力。有效性是政府能力的核心概念。 政府能力從職能性質的角度可以分為以下幾種能力:經濟管理能力、政治和社會管理能力、行政組織管理能力。本文主要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國家實力的變化來評價當代中國政府的經濟社會管理能力。 一、從國家經濟實力的變化看中國政府能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特別是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政府在這一過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事實上,我國跟其他後發展國家一樣,走的是一條「政府主導型」的發展道路。二十多年的爆發式的持續的經濟增長證明了我國政府是一個強大的有能力的政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第一、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持續增長。我國國內生產總值1978年的時候為3624.1億元,到1997年為74462.6億元,2001年為95933.3億元,2002年為102398億元,2003年為116694億元。按可比價格運算,我國國民生產總值20多年來增加了近8倍。在1978至2003年20年間我國GDP年均增長速度為10%左右,其他幾個主要國家GDP年平均增長率為:美國2.7%,加拿大2.6%,日本3.3%,印度5.2%,法國2.1%,英國2.2%。對比後可以看出,我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遠遠高於世界經濟發達國家。 第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來增長速度也遠遠高於其他國家。1980年我國為379元,1990年為1634元,2001年為7543元,2002年為7954元,增長了20多倍。1992年到2003年間平均年遞增9.5%左右,而同期其他幾個國家是:美國2.3,日本0.8%,德國1.0%,法國1.4%,印度4.6%。經濟結構優化顯著。1978-1997年,三次產業年平均增長速度分別為5%、12%、10.6%,佔GDP的比重也由28.1:48.2:23.7變為18.7:49.2:32.1。盡管我們的經濟結構比例還大大低於發達國家,但是三次產業的增長速度卻顯著高於它們。而且,我國農業增速遠遠慢於GDP增速,工業、服務業卻高於GDP增速,這說明我國已經進入了工業化擴張期。第一、對外貿易取得成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進出口總額一直在增長,由1978年的206.4億美元增長到2001年的5097.6億美元,2002年的6208億美元,年均增長約13.5%,不僅高於同期中國GDP的增長速度,而且比世界貿易的平均增速高出近8個百分點。進出口差額由1978年的-11 .4億美元(逆差)擴大到1986年的-119億美元,而後開始上升,到1990年扭轉為順差87.4億美元,2001年為225.4億美元,2002年的304億美元,成為世界貿易順差最大的國家之一。我國國際儲備在1980年時為-12.96億美元,到1990年110.93億美元,1998年為1449.60億美元,2001年為2122億美元,2002年的2864億美元,僅次於日本,居世界第二。 第二、利用外資數額大幅增加。1985年我國實際利用外資44.6億美元,到2001年496.7億美元,2002年的550.11億美元,增長了10多倍。我國已成為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之一。世界排位前500名的跨國公司已有近四百家在中國投資。美國9·11事件和安然事件,促使大部分國際資本撤離美國,中國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世界資本聚集的中心。這些外資的引入,不但使我國獲得了相對稀缺的資本,更為重要的是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資帶來了先進的技術、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競爭機制和管理經驗,同時也意味著廣闊的國際市場。 第三、堅強抵禦了亞洲金融危機。始於1997年的兇猛的東南亞金融風暴幾個回合就把亞洲「龍」和「虎」打趴下了。它震盪著亞洲,牽連了俄羅斯,甚至影響到遠在大洋彼岸的巴西、美國。離風暴中心最近的中國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中國對外貿易承受了巨大壓力,利用外資的形勢也不容樂觀,市場疲軟,消費不振,通貨緊縮現象日趨明顯,外有金融危機影響,內有通貨緊縮作祟,為挽危局,政府叫響了「積極擴大內需」的口號,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人民幣不貶值、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靈活的貨幣政策、提高出口退稅率、依法治理金融,強化監督管理等等。中國經濟成功克服了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國民經濟繼續保持高速發展。中國政府進行的「技藝高超的宏觀經濟管理」使中國成功的抵禦了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 第四、成功加入WTO。加入WTO對中國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這意味著我國經濟已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我國將在一個更為穩定和諧的國際環境下,以平等的條件參與國際競爭,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由於中國人均資源少,人力資源豐富,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後,在尋求共同利益的基礎上,提高對外依存度,無論從戰略利益還是當前利益出發,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都非常有利。而且,WTO的共同規則還將對穩定我國多邊外貿關系、減少我國同主要貿易夥伴的貿易摩擦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國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深化,同時國家之間的競爭達到白熾化的程度。在這樣一種環境下,盡管我國的經濟國際化程度還比較低,還存在很多問題,但是我們已經能夠揮灑這把雙刃劍,做到趨利避害,利用國際市場的各種資源條件,同時避免世界經濟對我國經濟的不良影響,成功地實現我國經濟的快速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