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對全球化和經濟發展的影響?
世界范圍內的話,簡單的說,就是經濟結構單一,人才資金匱乏,處於國際政治和國際經濟的弱勢地位
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困境
對發達國家的依附地位
為鞏固政治獨立,二戰後相繼獨立的亞非拉國家,都把發展民族經濟,爭取實現工業化的任務放在首位。然而,由於西方發達國家頑固地維持舊的國際經濟關系,並利用其掌握的技術和經濟優勢,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剝削和控制,從而使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時至今日仍居於從屬地位。這種依附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生產領域,殖民統治時期遺留下來的國際分工格局沒有從根本上打破。西方發達國家壟斷了工業製成品的生產,發展中國家仍然是原宗主國的原料供應地。直到80年代初期,以生產原料和初級產品為主的發展中國家仍然很多,其中30多個國家的初級產品出口占其出口總額的90%以上。這就使發展中國家在資金、技術、工業製成品和消費品等方面嚴重依賴西方發達國家。而且,隨著科技革命的發展,作為西方發達國家壟斷資本推行經濟霸權主義主要工具的跨國公司,在不斷擴大對發展中國家直接投資的同時,把部分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一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使它們成為發達國家的附屬「加工廠」和「裝配廠」。過去單一型的傳統分工,轉變為一種多層次的國際分工體系,其中西方發達國家在這一體系中處於最高層,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則處於底層。
在技術領域,西方跨國公司通過對技術研究和銷售的壟斷,造成發展中國家在技術上對西方國家的依附地位。西方國家在技術轉讓中,不僅嚴格限制向發展中國家當地公司轉讓先進技術或關鍵技術,或者設置種種不合理不平等的商業慣例條款,限制發展中國家的技術發展,而且還常常索取高額的技術轉讓費用。據統計,在世界已注冊的約500萬項專利權中,發展中國家只佔1%。美、歐、日等發達國家控制世界技術轉讓的80%,其中美國約佔50—65%。發達國家利用科技中的壟斷地位,每年向發展中國家索取300—500億美元的購買專利權費用。
在貿易領域,西方壟斷資本極力操縱國際市場,一方面對發展中國家規定種種歧視性的貿易壁壘。目前,各種名目繁多的非關稅壁壘措施已達1000多件。另一方面抬高工業品的價格,壓低原料和初級產品的價格,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嚴重的不等價剝削。1980年至1989年,發展中國家初級產品價格下跌33%,僅1989年就損失1065億美元。由於多數發展中國家目前仍然以出口初級產品為主,出口對象又主要是西方發達國家,這就使它們在貿易上處於對西方國家的依附地位。
在國際金融領域,發展中國家不僅在貨幣制度上依附於西方發達國家,在資本主義國際貨幣制度中完全處於無權地位,而且,西方發達國家還通過政府貸款,國際多邊機構貸款和國際商業銀行等形式,使發展中國家在金融上處於對發達國家的依附地位。此外,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跨國銀行還在發展中國家廣設分支機構,力圖操縱當地的社會經濟生活。
這種依賴性不可避免地加大了西方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剝削量,使發展中國家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貿易逆差、損失慘重。據聯合國有關資料,在雙方的貿易中,以1980年發展中國家單位出口價值(以美元計價)為基數,1988年下降為83,而1988年發展中國家出口貿易額為6791億美元。僅此一項,發展中國家的損失就達1150多億美元。從進口看,以1980年為基數,1988年發展中國家的進口單位價值指數卻上升為106.2,而當年發展中國家的進口額為6391億美元。也就是說,由於進口價格的上漲,發展中國家為此要多付出370多億美元。兩項合計,發展中國家損失了1520億美元。
外債加重,資金倒流。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材料,70年代以來,發展中國家的外債急劇增長。積欠的中長期外債由1972年的992億美元,增至1988年的10425億美元,再加上短期外債1972億美元,總計12397億美元,比1972年增長了11.5倍。由於70年代以來的國際金融市場利率居高不下,使發展中國家為此支付的利息負擔更加沉重。1972年的利息支付還不足25億美元,1988年就增至833億美元,增加了32倍多。並且從1983年起,發展中國家出現向西方發達國家嚴重的「資本外逃」。從1983年至1987年中等收入國家倒流資金930億美元,而1988年1年更高達500億美元。僅拉美國家1973至1985年間就累計達1510億美元,占同期外債增加額的40%以上。出現了「從貧者身上抽血」的反常現象。
外資利潤增加。如美國公司1980至1985年在發展中國家直接投資的年平均利潤率在20%左右。這些利潤,一部分用於當地的再投資,一部分匯回本國。80年代以來,匯回本國的那部分利潤早已超過這些國家新輸出的資本額。
這種國際經濟舊秩序中的依附地位所帶來的後果,嚴重地影響了發展中國家的積累規模和速度,從而使它們發展民族經濟的努力遭到嚴重挫拆,以至到90年代仍將面臨著許多方面的問題和挑戰,如區域、集團化的影響;資金流入減少,資金短缺問題難以解決;外債問題嚴重;科技差距繼續拉大;人才短缺與外流;產業結構落後;貿易條件繼續惡化;人口增長大大高於發達國家;生態環境繼續遭到嚴重破壞;南北經濟差距拉大等。
針對發展中國家的依附地位,60、70年代以來、西方發展經濟學激進派提出了中心——外圍理淪。這種理論認為:(1)資本主義已發展成為中心(發達國家)——外圍(發展中國家)的世界體系,外圍國家對中心國傢具有依附性,它們在世界資本主義體系中始終處於從屬地位;(2)聯接中心——外圍的經濟機制是不平等交換及其價值轉移。中心國家通過不平等交換攫取了外國國家的大量「剩餘」來促進本身的發展,而外國國家卻由於「剩餘」的流失而造成貧困,所以,發達與不發達都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物,兩者互為因果;(3)外圍國家的發展只能是不發達的發展,因為它提供原料和廉價勞動力來滿足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需要,它們在經濟結構上不可能象獨立資本主義國家那樣實行工業化。它們越發展,對中心國家的依附性就越深;(4)只有積極地反抗把它們(指外圍國家)與全世界資本主義制度連結在一起的鏈索,它們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這種理論的核心是以不平等交換產生價值轉移來論證不發達的根源以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關系。這種建立在勞動價值論基礎上的不平等交換論,深刻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對發展中國家的剝削和掠奪,有助於揭示發展中國家不發達的原因和舊的國際經濟秩序的不合理不公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第三世界國家的情緒,同時,有助於推動發展中國家爭取建立國際新秩序的斗爭。
但是,這種理論看不到發展中國家戰後歷史地位的變化和發展的內部動力,過分誇大了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外部因素的消極作用,忽視了生產領域,只是集中在交換領域,把不發達歸咎於不平等交換。這種理論未能對全世界的資本積累進行動態的、辨證的分析。把目前南北經濟關系的基本態勢看作是「外圍」完全依附於「中心」而不存在相互依存;這種理論在應用方面也比較薄弱,比較簡單化。很少提出關於經濟發展的一整套設想,而往往陷於一種簡單的邏輯之中:要麼切斷與發達國家的經濟聯系,閉關自守;要麼只能處於依附地位。實際上,中心——外圍理論是主張切斷與發達國家的聯系的。這都是不切實際的。因此,這種理論缺陷的實質,就是抹殺了殖民地經濟和獲得獨立後的民族經濟之間的區別,抹殺了官僚資本主義和民族資本主義的區別,對目前南北經濟關系的基本態勢及其性質作了錯誤的估計。
發展中國家要徹底擺脫對西方發達國家的依附地位,必須打破國際經濟舊秩序,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改變世界經濟中生產、消費和貿易的格局,改變不平等不合理的國際分工,改善貿易條件,實現價格指數化;發達國家要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官方援助,增加技術轉讓,要保證發展中國家對自己自然資源享有充分的、永久的主權,能對其資源的開發實行有效地控制;能根據主權原則限制和監督跨國公司的活動;要對現有的國際經濟機構的體制和規章進行必要的調整,以改變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無權地位,使發展中國家能平等地參與國際經濟事務的決策過程。為此,必須繼續南北對話,加強南南合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國際經濟新秩序。
發展中國家沉重的債務負擔
二戰後,特別是6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第三世界國家走上了利用外資發展國民經濟的道路,一度促進了第三世界國家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諸如巴西的「經濟奇跡」和亞洲「四小龍」的經濟騰飛等。然而,自1982年墨西哥宣布停止支付到期的外債本息為先導,許多第三世界國家又相繼出現了償債困難的問題,尤以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為首的拉美國家最為嚴重。盡管第三世界國家本身、債權國政府、國際金融組織、國際商業銀行採取了一系列挽救措施,但是,第三世界國家的外債危機一直未得到根除。進入90年代後,債務問題仍是第三世界國家的一項沉重負擔。
造成發展中國家債務危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歷史的背景,又有現實的根源;既有外部因素的作用,又有內部原因的促成。
從歷史上看,它是殖民主義所導致的直接惡果。長期的掠奪和剝削,造成了發展中國家經濟結構的畸型,經濟發展落後,使南北方的經濟差距越拉越大。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結構及其經濟運行,使得西方發達國家在國際生產、世界貿易和貨幣金融領域中都居於壟斷地位。這使得發展中國家盡管取得了民族獨立,但仍未擺脫受剝削受掠奪的地位。
從外部環境看,70年代以來國際環境對發展中國家極為不利:(一)遭到1973、1979年兩次石油提價的沖擊。由於油價上漲,需要進口石油的發展中國家的進口費用猛增,債務負擔急劇加重。1973年非產油發展中國家經濟帳戶赤字只有110億美元,1974年這一赤字升到376億美元,1975年達460億美元。僅油價上漲引起的超額支出在1973年到1982年間就增加了2600億美元,如果把支付石油進口的借款利息也計入的話,則達3350億美元;(二)世界經濟衰退,導致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條件日益惡化。西方發達國家為轉嫁1979至1982年的大危機,在加強對外傾銷的同時,採取了不同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世界銀行認為,如果西方貿易保護主義導致拉美出口收入減少10%,那麼該地區為此付出的代價將相當於它全部債務的年實際利息。同時,發展中國家的出口產品價格,特別是低收入國家主要出口的原料、初級產品價格大幅下跌,造成發展中國家的出口收入增長減慢,償債能力下降,1985年,初級產品價格已降到30年代大蕭條時期的水平。自1932年以來,拉美出口商品貿易比價累計下降20%,1986年發展中國家初級產品出口收入平均每年減少數十億美元。1986年,16個重債國的外貿順差總額至少減少了一半以上,從290億美元降至130億美元;(三)國際金融市場利率的上升。發展中國家的借款主要是國際商業銀行提供的。1979年以後,為克服日益嚴重的通貨膨脹,西方發達國家紛紛實行了緊縮貨幣政策,致使金融市場利率提高。如美國的利率從1976年的6.8%提高到1981年的18.9%,導致了債務國的債務負擔加重。僅1982年巴西因實際利率提高就多付債務利息79億美元。還由於發展中國家的債務的主體是美元債務,高利率形成的美元匯率大幅上升,大大增加了發展中國家的債務負擔。據統計,從國際范圍看,利率每上開一個百分點,債務國一年就要多付40—50億美元的利率;(四)正在形成的歐洲統一大市場、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濟圈,這些集團化經濟日益表現出的排他性,不斷升級的國際貿易戰使發展中國家難以對付。同時,集團內部資金對流也減少了對發展中國家的投資,影響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使巨大的債務難以償還。
從內部因素看,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滯脹及經濟政策、措施失當也是引起債務危機的重要原因:(一)發展中國家經濟普遍處於滯脹狀態。據拉美經濟委員會的統計,1982至1987年,整個地區平均經濟增長率僅為1.5%。而通貨膨脹卻日益嚴重。1982年拉美通脹率47.5%,到1988年已高達223%;(二)對外債缺乏統一的管理和控制。當70年代西方銀行界大量傾銷「石油美元」等過剩資本時,相當一部分發展中國家以為「良機」已到,錯誤地借入了超出自身償還能力的大量貸款,尤其是大量的國際私人商業貸款。如拉美各國70年代的外債一般只有幾十億美元,到80年代末,均已增至上千億。與此同時,債務國又沒有根據償債額、投資額、利息支付率以及它們各自的長短限期、外匯儲備情況等有關因素,對外債進行綜合考慮,制定出適合國情的、科學的外債償還戰略,從而常常顧此失彼,形成借新債還舊債,借新債還舊息的局面;(三)外債資金使用不當,引進項目經濟效益差,創匯率低。用外債支持的項目往往是規模龐大而又不切實際的長期建設項目,有的借款項目根本沒有形成任何生產能力。如巴西70年代上馬的三座核電站耗資35億美元,至今未能發電。從而使債務國中長期外債總額的平均償還期小於這些資金用於項目的收回期。另外有一部分外債被用於奢侈品的消費,如智利在1970至1978年期間,電視機的進口增加了7942%,化妝品和香水的進口增加了6500%。還有的國家外債管理人員貪污腐化,將外債資金挪作私人不動產或外國證券投資。這樣,外債沒有給國家整體帶來生產能力的增長,在世界經濟形勢突變之時,難以應付而無法如期償還債務;(四)發展中國家大量的資金外流。主要原因是對本國經濟和貨幣失去信心。對債務國來說,債務積累越多,債務危機就愈嚴重,本國資本外流就越多。本國外流資本越多,國內資金就越匱乏,因此就越需要借入外債。如此形成惡性借環。據世界銀行報告,到1983年底,阿根廷,墨西哥和委內瑞拉三國外流資金的累計總額分別相當於外債總額的61%、44%和77%。據估計,在過去的幾年中,拉美國家的外流資金仍相當於對外債務的一半。
基於以上分析,從本質上看,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危機是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長期推行經濟殖民主義政策所造成的。自1982年至今,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危機已歷時10年。其外債形勢有如下特點:(1)債務總額急劇膨脹,償債能力持續下降。1982年,債務總額是8390億美元,1989年猛增到1290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高達6.7%。1990年又突破1341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1992將增加到13880億美元,將比上年增長約4%。與此同時,一些國家相繼出現清償危機。自1986年以來,秘魯、巴西、象牙海岸、尚比亞、玻利維亞、哥斯大黎加、多米尼加、尼加拉瓜等先後宣布停止支付到期的外債利息;(2)債務危機涉及的范圍廣泛,資源出口型國家負擔更為沉重。1970年債務額在10億美元以上的國家僅14個,到1985年增加到63個,年債務額在100億美元以上的國家在1970年時根本沒有,1985年有16個,1987年達27個。到1989年底,負債超過1000億美元以上的國家僅撒哈拉以南非洲就達31個。債務問題幾乎涉及所有的發展中國家。(3)債務結構顯著變化,貸款條件日益惡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債務和債權的重點分別由官方債務和債權轉向私人債務和債權;二是短期債務增加。由於債務國經濟形勢惡化和政局不穩,債權國銀行對發放長期貸款越來越謹慎,條件日益苛刻,造成長期貸款減少,短期貸款增加。(4)國際債務格局呈現債務國與債權國分布集中的特徵。作為債務國一方,拉美和非洲是「重災區」。拉美國家所欠外債佔1989年發展中國家外債總額的34%,達4340億美元,非洲國家同年外債總額也高達2500億美元,約占外債總額的20%。自1982年以來,發展中國家外債的半數以上集中在17個債務負擔最為沉重的國家,它們的債務總額仍在增長,當年應償還的債務本息占出口收入的比率1988年仍為41.6%。它們的債務總額一直占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半數以上。這兩項指標都超過目前國際公認的25%的警戒線。在17個重債國中,其中拉美就佔了12個。名列17個重債國之首的巴西1987年底負債額達1213億美元。債權國一方集中程度也相等高。據世界銀行統計,1985年在17個主要債務國的外債總額中,美國商業銀行的債權比重為24.5%。在對中南美10個債務國發放貸款的商業銀行中,美國的商業銀行佔40%,日本佔16%,英國佔15%。因此,就發達國家而言,捲入債務問題的是主要發達國家的商業銀行。這種債務與債權的高度集中,增加了國際金融體系的不穩定性。只要一兩個債務國拒付或無法支付,則美國的銀行體系首先受到打擊,然後整個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將經受動盪,可能導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
持續數年的第三世界債務危機,不僅影響了發展中國家自身的經濟發展,而且還嚴重影響世界經濟,乃至政治和社會的發展。
沉重的債務負擔使得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惡化情況十分嚴重,成為經濟發展的嚴重桎梏。(1)債務負擔嚴重地阻礙了第三世界國家經濟的發展。70年代,發展中國家借外債是為了發展生產,而80年代,本來可以用於發展生產的借款,不得不更多地用於還本付息。從1982年起,竟出現奇特的資金倒流現象,發展中國家不但不能從發達國家那裡獲得資金,自己的資金反而倒流向發達國家。1982至1987年間拉美地區資金流失額高達1456億美元。1988年拉美地區還本付息額為260億美元,而所得新貸款僅60億美元,倒流了3倍多。這種情況導致了許多債務國國內資金貧乏、生產癱瘓、金融市場動盪、貨幣大幅度貶值、通貨膨脹加劇、失業人數增加,政治動盪等一系列災難頻繁發生,造成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率的明顯下降。(2)債務危機嚴重影響了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發展對外貿易,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對本國落後的國民經濟各部門進行技術改造,是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清償外債的一個主要來源。但是,由於債務負擔越來越重,許多債務國不得不把原准備進口生產設備和技術的外匯用來償付債務本息,加上生產投資的壓縮,使得發展中國家的生產能力和創匯能力不斷下降。同時,主要出口創匯的初級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價格又太低,所以,使得發展中國家出口貿易陷入困境;(3)債務危機嚴重地影響了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調整。80年代以來,許多發展中國家為改變落後的經濟結構,都確立了本國的經濟發展戰略,如引進一些先進的技術設備,發展一些新產業新項目等。但因大部分資金都用於償債,使得有些計劃被迫取消或無限期延緩。所以,債務危機不僅大大降低了發展中國家當前的經濟增長,而且還嚴重地影響著它們未來的經濟騰飛;(4)債務危機加深了發展中國家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依賴,削弱了自主性。沉重的債務使一些發展中國家依靠自己的力量無力走出危機,沒有發達國家的貸款,既不能償還舊債的本息,也無法發展生產,甚至不能維持生存。這不僅使發展中國家抗衡發達國家轉嫁危機能力削弱,而且,極易使發展中國家重新落入發達國家的控制與剝削之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利用控制的國際貨市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乘一些發展中國家經濟困難急需資金之時,以「意向書」的形式向受援國提出種種先決條件,左右受援國的經濟政策。正如阿根廷經濟學家阿爾多·費雷爾所指出:「外債對主權和我們人民的自決權構成了嚴重威脅。」
面對嚴重的債務危機,自80年代中期開始,發展中國家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調整經濟結構及發展戰略,如降低發展速度,減少借債;擴大出口和壓縮進口,以外貿出口提高償債能力;實行緊縮性的財政及外債外匯管制制度;等。上述措施使債務國家在80年代後期的財政赤字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償債能力有所提高。但是,這些措施也產生了嚴重的負作用,導致了生產性投資衰退、對外貿易的畸形發展和國內主活水平的下降等。
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危機對西方發達國家也產生了嚴重影響,它不僅威脅著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穩定,而且影響了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使西方國家喪失了很大部分的商品市場。因此,為防止發展中國家債務危機沖擊國際金融市場和維護在第三世界的經濟和戰略利益,西方發達國家和一些國際金融機構先後採取和實施了一系列所謂「救援發展中國家債務危機」的政策。相繼拋出了「宮澤計劃」、「密特朗計劃」、「貝克計劃」,但皆以失敗而告終。1989年3月,美國財政部長布雷迪公布了「布雷迪計劃」,其中心內容是:鼓勵商業銀行取消債務國部分債務;要求國際金融機構繼續向債務國提供新貸款,以促進債務國經濟發展;提高還債能力。同以往方案相比,「布雷迪計劃」把解決外債的重點放在債務本息的減免上,而不是放在借新債還舊債的方式上。這一計劃改變了美國過去堅持逼債的僵硬立場,意味著美國的債務政策出現了一個重大轉折,嚴峻的現實迫使美國政府開始承認減免債務是解決債務問題必由之路。盡管這一計劃有可能導致民間銀行削減貸款,而且究竟能在何種程度上實現尚屬疑問,但比過去向前走了一步,給緩解債務危機提供了一個突破口。但也應該看到,美國的經濟殖民主義的本質並沒有改變。
目前,減兔發展中國家債務的措施,主要是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1)債務資本化。外國債權銀行將自己帳面債務形式折價出售,債券購買者買下債權後,通過當地銀行貼現轉換成債務國的貨幣再進行投資。對於債權者的有利之處是:找到了按票面價值運用其貸款的辦法。對債務者的有利之處是:順利清償了部分債務,減少了債務負擔。據統計,1988年上半年發展中國家資本化了的債務就達88億美元。但是,債務資本化有兩個不可忽視的負效應:一是加劇了債務國的通貨膨脹;二是加強了外國投資者對債務國經濟的控制。(2)現金回購,一國按一定折扣以現金購回它的債務。其中最著名的是玻利維亞的債務回購計劃。玻利維亞於1988年3月按89%的平均折扣率(即按面值的11%)購回它的商業銀行債務的40%(合3.35億美元),1989年初又作出人類似安排。目前,由於發展中國家外匯儲備嚴重不足,這種方式不可能廣泛適用。(3)減少債務償還額。無條件地取消發展中國家所欠的債務基金,並降低利率。這種做法目前已越來越多地被債權國所採用。
作為第三世界國家本身,要擺脫外債的沉重負擔,必須抓住有利時機,採取具體措施來扭轉被動局面,應力圖做到:(1)繼續調整改革國內經濟結構,大力推行出口促進戰略,通過擴大出口來克服債務危機,進而把出口的盈餘用於經濟發展;謀求外資來源多樣化,保持經濟發展與償債能力呈正比關系;從制度和政策上努力創造條件提高外資使用效率,促進國內儲蓄的提高;(2)發展南南合作。發展中國家聯合起來,在國際貿易、國際金融領域增強與發達國家的談判力量,改善國際貿易條件,改善借債與還債的條件;(3)開展南北對話,積極推進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在這一過程中,組建發展中國家自己的跨國公司,組建自己的區域性金融機構,通過南南合作促進債務問題的解決。
進入90年代,發展中國家的債務有所緩解如1991年拉國家的外債比上年減少2.1%。但也應該看到,長期形成的全球性債務問題要在短期內得到徹底解決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債務問題仍將是發展中國家的沉重負擔。然而只要發展中國家協調一致,從國內和國際兩方面同時努力,擺脫債務困境仍是充滿希望的。
2、求 一篇 關於 經濟全球化 的 講座報告2000字左右
對經濟全球化的幾點思考
⒇
魏 斌
(遼陽職業技術學院,遼寧遼陽111000)
[摘 要] 經濟全球化對世界各國而言已是一個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本文通過對經濟全球化的認識以及對經濟全球化
問題的分析探討,如何抓住全球化機遇? 怎樣克服由它帶來的問題? 中國將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 本文都進行了粗淺的分
析,並結合實例提出了概括性的結論。
[關鍵詞] 經濟;特徵;問題;影響
[中圖分類號] F11 - 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8 —4053 (2008) 03 —0090 —02
一、引言
經濟全球化是緊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及各國政
治、外交、經濟活動的變化而逐漸明朗化的。當人類跨入21
世紀的時候,經濟全球化就成為了人們必須認真加以解決的
一個重大課題。
經濟全球化就是伴隨著市場的深化,一個國家、地區、企
業甚至個人的經濟活動與外部世界的相互依賴和聯系,已發
展成為整個世界經濟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意味著參與
到世界經濟體系中的國家進一步增多,世界經濟的整體性在
增強,各國經濟不是一般地相互往來和聯系,而是互相交織,
互相融合,形成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整體結構。適應經濟全
球化的趨勢,發達國家的企業已率先調整戰略,更快地發展
了起來。
馬自達是日本四大汽車公司之一,其市場佔有率為8 % ,
落後本田10 %及其他兩家產業巨人豐田43 %及日產25 %。
然而,豐田及日產每年成長率僅約10 % ,而馬自達在1990 年
的成長率卻為47 %。馬自達在動起來,而且不會限於日本市
場。馬自達目前在美國的市場佔有率為2. 5 % ,但該公司正
在修改其政策,以便能成為日本汽車在美國市場的領導者。
馬自達的策略有兩部分:第一,該公司正為美國市場發
展新產品。第二,該公司正與其他汽車製造者聯盟。過去幾
年,馬自達依賴有限的產品線,尤其是在日本被稱為「Famil2
ia」的323 型中型轎車。現在,馬自達推出了很多車系,包含:
MPV(一種小型旅遊車) ,Carol (小型車) 及EunosRoadster
(小型敞蓬車) 。馬自達在美國市場已推出較豪華的929 轎
車;同時,改善了323 型轎車的動力及改進內部配置,並將
323 訂價在競爭者同型車之下。結果,馬自達日本市場表現
相當優異,馬自達計劃在未來兩年內推出四至六種新款式汽
車,以協助維持現銷售動力。
同時,馬自達汽車與其他汽車製造廠結盟。如:馬自達
與福特合資,並協助進口福特汽車,且與福特及三洋等達成
協議,允許該公司在馬來西亞生產汽車音響。馬自達與飛雅
特及雪鐵龍合作銷售汽車。馬自達的目標是運用這些進口
汽車,在國內銷售以增加市場佔有率。馬自達亦尋與歐洲合作的機會,望在歐洲建立工廠,目前正與數家歐洲汽車製造
商洽商中。
馬自達在美國市場也投資大筆資金以增加經銷商。馬
自達計劃至1995 年增加二百六十個新的經銷商。馬自達總
裁曾經說:「我們最大的資產是與福特汽車十年的合作關系,
這是其他競爭者所沒有的,本產業中各汽車製造廠的合作是
未來的趨勢,針對這理念而言,我們已經走在前端」。很明
顯,馬自達已逐步向大聯盟前進,馬自達欲達到目標的策略
是採用廣泛而不同的方法,包括新產品發展、合資及策略聯
盟。
二、經濟全球化的特徵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作為一個新型的國際經濟關系體
系,經濟全球化有如下的幾個特徵:
1. 技術進步將成為經濟全球化的直接的推動力
近幾十年來,世界范圍內的科技進步形成了新的生產體
系,引發了全球生產力的飛速發展,表現出它對經濟全球化
的形成和發展的直接推動力。尤其是發達國家的科技開發
與應用,直接促進了全球的貿易往來和轉化的發展。特別是
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傳真技術及資訊業的發展,使得各
種經濟信息迅速而准確地傳遞到全球各個角落,加速資本、
勞務和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國際間流動,形成經濟的全球化。
2. 貿易自由化與對外直接投資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
現形式
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政策在各國的普遍實行,推動了
各國貿易往來的自由化,外資在各國經濟中的比重逐年提
高。今天的世界貿易早已突破了商品交易的界限,擴展到資
本、勞務、技術、信息等各種生產要素的全面交易,世界貿易
的規模和發展速度,也已達到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程度。
1995 年世界貿易組織(WTO) 的建立,標志著世界貿易自由
化程度達到了新的階段。與此同時的跨國直接投資急劇增
加,各發達國都表現出較強的勢頭,且發展中國家也出現了
向發達國家輸出資本的情況。
3. 跨國公司作為集生產、貿易、金融、技術開發於一身的
經營實體,是世界經濟最活躍的參與者,也是當前國際經濟關系中完成經濟全球化的實現者。跨國公司自二戰之後成
立並發展以來,經過70 、80 年代的迅速增多,全世界的跨國
公司已近5 萬家,其子公司近30 萬家,實現了業務遍及全球
每一個角落,影響力滲透到所有經濟領域和產業部門。
4. 金融自由化和國際化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手段
金融自由化是指對國內金融管制的放鬆和解除,包括利
率自由化,銀行業務自由化,金融市場自由化等。金融國際
化是指銀行可以在境外設立機構,形成外國銀行在本國設立
機構,本國銀行也到外國設立機構的局面,是金融自由化的
進一步發展。金融自由化既適應跨國公司發展的需要,也是
金融創新工具的不斷發展導致金融管制失效的必然結果,其
關鍵是對資本項目的開放。
三、經濟全球化的問題
經濟全球化在給任何國家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同樣給一
些國家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有可能進一步加大的國與國、地
區與地區的更大差距。
1. 政府之間的協調
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各國政府在經濟問題上實現雙
邊合作或多邊合作,但由於個自的利益需要又不得不更多地
考慮個自的利益。包括:匯率變化的影響、關稅保護的程度
以及投資帶來的效益。
由於利益的驅使,各國政府都必須考慮,如何用自己的
優勢創造自己的更多、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就必然造成與
劣勢國之間更大的差別甚至是矛盾或糾紛。從而產生抵制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傾向。、
2. 發達國家的壟斷
發達國家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資本、技術、管理等
方面的優勢,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掌握著「游戲規則」的制
定權,不僅可以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而且往往肆意干涉發
展中國家的內部事務,甚至要求發展中國家做出各種讓步行
為。
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雖然看到了一線發展的機遇,但
在實際需要技術和資金的操作過程中,往往代價沉重,甚至
使國家的主權都可能受到沖擊或削弱,經濟上更是為發達國
家作「嫁衣裳」。因此,發展中的一些國家有抵制經濟全球化
的傾向。
3. 全球化的經濟危機
經濟全球化已被眾多的人士認為:它是墨西哥和亞洲金
融危機的元兇,它使得一國經濟出現的危機或波動,可能蔓
延到其他國家,甚至導致全球化的經濟危機。
究其原因,經濟全球化使典型的貨幣理論受到了沖擊,
其中利率作為最主要的貨幣政策的工具,它在經濟全球化條
件下的調控有效性大大降低了,出現了利率對匯率影響的變
形,使利率平價在很多情況下不起作用。在這種情況下,一
旦某一國出現金融危機勢必影響到其他國家,甚至全球。
四、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給中國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風險,
主要影響如下:
1. 迅速發展的外資企業削弱了國內企業的競爭和市場
份額
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直接投資數量近年來迅猛增加。在
外資大量涌進中國的同時,中國的民族工業受到了越來越大
的威脅,主要表現為: (1) 不平等的競爭條件使國內企業的發
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為了吸引外資,中國在沿海地區設立
了一批經濟特區,經濟開發區和開放城市,在這些區域內國家實行特殊的優惠政策。這些政策的實施,促進了跨國公司
的投資行為,大量外資企業入駐中國,這使本國內地的企業
處於不平等的競爭地位,使之無法與外資企業開展平等地競
爭。(2) 民族工業的安全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對外資企業投
資形式變化反應不及時,管理不到位,導致對外資企業的管
理失控,勢必使國內的市場一點點地落入跨國公司手中;市
場份額的喪失,直接威脅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
2. 外債的潛在風險是嚴重的隱患
衡量一國外債規模安全程度的指標主要是償債率、債務
率和短期債務率。國際上公認的償債率的警戒線和危機線
分別為20 %和30 %;債務率的警戒線和危機線分別為100 %
- 120 %和200 % ,短期債務率的警戒線為25 %。2002 年中
國外債的償債率為7. 5 % ,債務率為56. 8 %。短期債務率為
23. 8 %。從這些數字上看,中國的外債規模總體上說是在國
家所能承受的范圍內,但是在外債的運作中仍然存在嚴重的
隱患:
(1) 多頭舉債缺乏統管,容易造成舉債規模上失控的隱
患。
(2) 非生產性貸款有所增加,特別是商業性貸款保持較
高的比重,加重了債務的消費化傾向。
(3) 外債的使用效益不佳,一些使用外債的項目沒有經
過充分而嚴密的科學論證,導致建成項目後的效益不理想,
增加了國家的償債風險。
(4) 對外資企業的外債缺乏有效的監測,致使有些外企
違規操作,逃避國家對外債的管理和監管,造成嚴重的「隱性
外債」。
3. 金融市場的安全受到了威脅
經濟全球化使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意味著將來會有
越來越多的外國銀行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與外資金融機
構大規模進入中國金融市場的同時,中國自身的金融體制改
革不夠,相對滯後,勢必造成金融市場開放與改革的不均衡
和不同步,從而使中國的金融市場增加風險;同時也對金融
市場的安全構成了威脅。
4. 外貿結構受到了全球化的沖擊
由於經濟全球化,使得中國的對外貿易和經濟發展戰略
要有所調整,目前中國的出口產品結構已從原來的初級產品
為主,轉變為以工業製成品為主。但出口的製成品仍以勞動
密集型、低附加值產品較多,技術密集型、高附加值產品所佔
比重較低,因為外貿的競爭力主要靠的是出口產品的數量而
非技術和質量,且這種競爭依賴於傳統的市場,今天的經濟
全球化,勢必改變這種傳統市場,這就會對中國的外貿帶來
阻礙。另外,中國出口的產業以加工貿易為主,其主要零部
件和材料多依賴進口,全球的經濟一旦變化,加工定單可能
驟減,導致出口產業隨全球經濟的變化而受到嚴重的沖擊。
五、結論
從90 年代馬自達汽車公司的發展,到經濟全球化將會
給中國帶來的影響,及以對經濟全球化的學習和認識,本人
認為:中國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國,在經濟全球化已形成
了的今天,中國只有迎合這一歷史發展趨勢,採取適當的政
策和措施,選擇好可以消除種種隱患的對策,學習和借鑒日
本馬自達公司的發展經驗,才能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為中
國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提供有利條件,使之
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穩操勝算。◇
[責任編輯:李丹]
3、經濟全球化 矛盾
建議翻一下教材
參考逢聚錦等主編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矛盾分析方法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先從對立統一說起
1、一定得說矛盾的兩重性,即普遍性和特殊性。從這方面結合經濟全球化擴展一下。
2、還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3、事物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
先找出哲學要點,在結合實際分析。
4、經濟全球化的利弊
經濟全球化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經濟全球化是生產社會化和現代生產力發展的產物,反過來,它具有促進生產力提高和全球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各國可望在全球經濟密切交往中實現資源優勢互補,發揮各自優勢;可望科技成果在全球快速傳播;可望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實現「後發優勢」的寶貴機遇;可望更好地解決環境、資源、人口等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
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是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下進行的,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弊端。
其一,經濟全球化包含著市場經濟的全球化,市場經濟所具有的盲目性、自發性、滯後性等缺點也被全球化了。
其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大國利用經濟全球化推行經濟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在全球范圍內實施資源的不公平分配和不平等的國際貿易。由此,發達國家是最大的受益者,發展中國家總體上處於不利的位置,南北差距加大了。
其三,局部危機極易引起全球化的動盪甚至危機。
經濟全球化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一方面,經濟全球化給每個國家都提供了更為寬廣的舞台,另一方面,由於不合理的舊的國際經濟秩序的存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矛盾激化。
二、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經濟的發展
(一)經濟全球化為中國經濟發展帶來機遇和挑戰
經濟全球化為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
①國際貿易的加快發展,有利於我國擴大出口,發展對外貿易。
②國際金融和國際投資的發展,使我國能夠更好地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一方面可以引進更多資金、技術及先進管理經驗,另一方面也可以「走出去」,參與跨國投資,利用海外資源。
③經濟全球化加速了全球經濟結構調整的進程,中國可以利用發達國家的產業向全球轉移的機會,加速自己工業化、信息化的進程,使我國的經濟結構不斷改善和升級。
④可以利用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機會改善我國的國際環境和周邊環境等。
當然,經濟全球化對中國來說還意味著挑戰和風險,我們應採取積極的態度,審時度勢,趨利避害。
(二)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①著眼於增強綜合國力,充分發揮我國經濟的比較優勢和後發優勢,從廣度和深度上擴大對外開放,完善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②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國際競爭,既開放國內市場,允許外商進來,又勇敢地走向世界經濟舞台,開拓國際市場,發展開放型經濟。
③以提高效益為中心,優化進出口結構,堅持以質取勝和市場多元化戰略,積極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資和引進技術,加強其宏觀調控,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和國民經濟素質的提高。
④進一步辦好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
⑤正確處理對外開放同自力更生的關系,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三)積極參與國際市場合作與競爭,提高國際競爭力
從外向型經濟走向開放型經濟,在更廣闊領域和更深層次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不僅要堅持「引進來」的政策,還要採取「走出去」的戰略,充分利用國外的資源、技術、管理經驗和市場。
要發展我國在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中的比較優勢產業。由於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勞力資源豐富的國家,就業壓力大,這就需要重點發揮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業的優勢,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
(四)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兩種社會制度的並存與發展
社會主義國家將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里與資本主義國家共存和共同發展。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之間,既競爭又合作,既有矛盾斗爭,又要和平共處。社會主義國家要大力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會主義國家既要警惕國際反動勢力「和平演變」的陰謀,又要同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科學技術和科技文化交流,吸收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一切科學的有益的東西為我所用,以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5、漫畫不平等的賭局反映了經濟全球化什麼問題如何解決?
雖然沒有看到漫畫,但是大概能猜到這個意思嗎?不平等的賭局反映了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應該通過建立國際新秩序來解決。
6、全球化對全球貧困和財富不平等的影響和解決辦法?
經濟全球化,對全球經濟的發展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會帶來一定的弊端,經濟全球化的弊端主要表現在使全球經濟不平衡和不穩定加劇,經濟全球化的主要障礙是國際經濟舊秩序,所以解決全球貧困和財富不平等的問題,主要是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7、關於經濟全球化的幾個問題
1. 這個太了, 在各個行業中都有很多.
2. 這個知名的不多, 一般都是些基礎消費品, 比如衣服之類的, 不過聯想, 海爾等也算是比較暢銷的. 這些只是消費品, 至於重工業方面的值得注意的也有些, 很多大型船隻,機械等的製造合同都給了中國的公司.
3. 大多數復雜精密的機械,電子等消費品基本都是多個國家共同生產的, 很多部件需要幾個多家分工合作. 比如電腦等.
4. 主要是人工密集類型的基礎消費品比較占優勢, 科技產品, 高檔消費品方面不具備優勢.
5. 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很多, 基本上福布斯500強都是跨國公司, 可以去看. 分布在各個行業, 主要是煉油, 汽車製造, 銷售, 銀行-金融投資, 保險, 電器製造, 電信服務等. 具體可以去看
http://resource.emagecompany.com/500/2005_500_1.html
6. 主要面對的問題就是解決世界范圍內不平等分工問題,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提高人口教育素質, 對於科技投資給與重視, 同時在吸收國外投資的方面對於吸引科技投資著重些.
8、關於【全球化】,為何那麼多人抵制全球化?
全球化是以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的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為基礎的全球經濟、政治、文化大融合的過程。其中,「經濟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基礎和主體。
與任何事物一樣,經濟全球化也具有兩重性:一方面,經濟資源和生產要素的跨國流動有助於提高生產力。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也是經濟殖民化和加劇南北兩極分化的過程。西方發達國家最初發動全球化的本意是通過全球國際分工,讓自己成為資本和技術的供給國,然後把其他國家變成依附型工業國家、農業國家或資源產地。二次世界大戰後,新興民族獨立國家的工業化加速了這一過程。
新興國家工業化的發展令西方資本由此找到了龐大的投資市場、銷售市場和廉價原料產地,使西方資本開始了向全世界的大規模跨國流動。新一輪經濟全球化,雖然披上了民主、自由、人權等更溫柔的面紗,但這並不能掩蓋經濟全球化的不平等性和剝削實質。經濟全球化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新的殖民主義的開始。在參與到全球化的所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大約有20個發達國家處於支配地位,它們是規則的確立者,也是主要的獲利者。
這些發達國家主要是通過三個階段和兩個渠道獲取利益的:在購買階段,以低廉價格從發展中國家獲取能源和原材料;在生產階段,利用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對發展中國家廉價勞動力進行盤剝,賺取高額利潤;在出賣階段,在國際貿易中通過壓低原材料和初級產品的價格,抬高技術、品牌、高端產品和知識產權的附加值,從發展中國家大撈一筆。
此外,有兩個牟利渠道:一是利用發展中國家的資金短缺實施巨額貸款,進行債務盤剝;二是利用自身的優越環境吸引發展中國家的資金和人才。
經濟全球化的不平等性所導致的後果,一是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命脈或多或少地被跨國公司所壟斷,缺乏關鍵技術和核心知識產權,沒有全球知名的民族品牌,高端產品市場也基本被跨國公司壟斷。二是發展中國家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加劇,這些現象發生在發展中國家,而其背後不過是發達國家把高污染、高能耗和低附加值產業轉移到了發展中國家。狄更斯時代英倫上空的騰騰煙霧,現在已經隨著跨國公司的一筆筆投資轉移到了發展中國家。三是發展中國家人才資金外流,投入巨資培養的大量人才被無償吸引到發達國家,資金則通過利潤、利息和不平等交換流向發達國家。其最終後果是南北差距進一步拉大,只佔世界人口15%的西方國家集中了全世界的絕大部分財富。
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負面影響正在顯現出來
在這場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國通過改革開放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國民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綜合國力大大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不可否認,由於一些地區引進外資具有盲目性,全球化對我國的負面影響已經開始顯現。
有些地方對外資不加甄別,不設門檻,結果引進來的多是夕陽產業、淘汰產業、低技術產業和高污染產業;有些地方幹部為了謀求政績,甚至不惜相互壓價,相互殘殺,除了稅收、用地等方面的優惠外,甚至允許外資企業不給員工辦理保險。這種「忘我的全球化」讓外資企業占據了市場,賺足了利潤,卻給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帶來隱患。
更不要說,在很多領域,我們出讓了市場,讓外資賺取了利潤,卻並未換來關鍵技術。
全球化的實質就是發達國家對不發達國家的經濟侵略和蠶食、剝削,因為會讓第三世界國家越來越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