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魏尚進全球化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魏尚進全球化

發布時間: 2022-06-26 21:36:04

1、全球化的兩面性

所謂全球化,就是在現代條件下國家之間就像人群一樣,其相互關系和相互依存的程度更加密切與復雜,這些關系體現在全球信息空間、世界資本市場、商品和勞動力市場正在形成;體現在工藝技術對自然環境的影響、種族和宗教沖突及安全問題都趨於國際化等方面。

目前,學術界對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理解和內涵尚無統一的觀點。

眾所周知,在前蘇聯及其體系解體之後,多年來被「戰勝」的資本主義在一片批判聲中仍然存在,盡管它並沒有克服原有的「自身缺點」和許多新問題。因此,由資本主義衍生出來的「全球化」曾被當作解決所有災禍的靈丹妙葯,被認為是保障所有國家和人民走向富裕、繁榮和社會民主的良方。

有人認為,現階段全球化的粗放形式已明顯地接近尾聲,寬度方向的發展實際已經完成,開始進入深度發展的階段。全球化正在向自身的強盛階段過渡,「信息革命」成了主要的加速器。更廣泛更綜合的全球化問題已出現並與日俱增,許多問題的解決已不能靠單獨的國家和地區性的國家聯合,而要求全人類的共同力量。例如,環境保護問題,保證地球人口所需的糧食生產問題,尋找新能源問題,保護核武器時代人類的生存問題等。

這種全球化的趨勢在發達國家深受歡迎,而在發展中國家卻引起嚴重的擔憂。據聯合國估計,在1980~1993年期間約有15個國家實現了經濟騰飛,使15億人口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而在這段時間里有113個國家出現了經濟不景氣,約有16億人口的收入下降。有些國際分析家斷言:「如果現在的趨勢一直維持下去,那麼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不平衡將從不公正變為不人道。」全球化將加劇世界經濟的不平衡和社會的兩極化。世界勞動組織第81次會議的報告中援引的數據表明,1960年時佔全球20%的富裕人口佔有的資源比另外20%最不發達地區人口佔有的資源多29倍,而到1990年這個差距擴大為58倍。誰都不可否認,全球化的過程在刺激所謂新經濟和新市場走向財富積累的同時,將加深富裕國家的繁榮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貧困之間的鴻溝。

同時,不僅在發展中國家,就是在發達國家,全球化也使一些社會政治問題更加尖銳化。例如,發達國家內部生產結構的調整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大量向外轉移,就嚴重地打擊了本國的傳統產業,導致許多企業倒閉和失業人員增長。

很明顯,市場和信息空間的一體化、工業與財經的全球化肯定將是一個不平坦的過程,1997~1998年亞洲和拉丁美洲的金融危機就是全球化過程中的第一個危險信號。全球化的資本主義必然導致所有部門都走向集中,其中一些壟斷部門掌握的資本幾乎相當(甚至超過)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總產值。這種現象不僅出現在發展中國家,例如,去年「愛立信-移動」聯合企業的營業額(2100億美元)幾乎相當於瑞典經濟的總量(2280億美元),而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營業額則超過了丹麥的國民總產值。達沃斯經濟論壇創始人和主席克拉烏斯·史瓦勃警告說,全球化的資本主義應該「給大多數人民帶來好處,而不僅僅是為大壟斷企業和投資者帶來好處」。國際貨幣基金主席指出,財富分配中的不平等已越來越嚴重地威脅著政治和社會的穩定。

英國著名國際經濟學家拉格曼前不久在倫敦出版的著作《全球化的終結》中指出:「全球化思想的內涵本身不準確——在統一的世界市場中的自由貿易過去不存在,現在也不存在。過去、現在和將來的實際情況是,生產和分配都只能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全球化也只是地區性的現象,而非全球性的。」他認為,今天不可能找到確切證據來證明存在著全球的資本主義體系。相反,跨國公司的國際商務活動主要集中在某些國家。大多數關於全球化的論點有兩個錯誤:一是研究後工業化世界多元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前提有誤,他們假設研究對象的相互作用必然觸及到所有其他國家;二是到目前為止全球化的概念尚無嚴格的定義,這是一個不小的原則性錯誤。按作者的意見,至少有三條理由說明所謂的全球化過程是沒有意義的。第一,任何全球性的變化都是由當時最發達的經濟體制引發的;第二,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這些變化都沒有消除分隔世界經濟和政治空間的壁壘,反而強化了這些壁壘,政治上的分歧使得經濟上的壁壘更難克服;第三,所有這些看似客觀的過程都貫穿著某種經濟企圖,所獲得的最終結果都隱瞞了政治目的。所以,全球化是一種有助於形成「單極世界」的理念。

有些研究人員指出,評價全球化的正面作用和負面影響還為時過早:所謂全球化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全球經濟,因為幾乎還有一半的發展中國家還處於「封閉經濟」狀態,它們既未涉及國際合作,又未實行國內的經濟自由化和一體化。

目前,世界經濟全球化已導致兩種傾向:一是世界經濟以美國為中心的力量被加強了,並為經濟中心向政治中心轉變創造條件;二是經濟全球化越來越依賴於美國的科學技術以及各類國際科技合作計劃。

很明顯,以上對全球化正反兩方面的分析對於俄羅斯的發展具有相當重要的參考價值。

談到俄羅斯的優勢領域——礦產資源(礦物原料基地)全球化問題時,我們既要看到全球化加速了礦業國家之間的競爭,可促進礦物原料的生產;又要看到全球化也對穩定本國礦產資源領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世界金屬產業大國加拿大為適應全球化過程制訂了「加拿大政府關於礦物原料和金屬方面的政策」,及時而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全球化引起的變化,強調了在貴金屬、有色金屬和其他有用礦產的儲備和開采方面以國家利益為重的理念。

2、全球治理體系和全球化之間存在著怎樣的結構矛盾

首先,治理體系有失均衡。發達國家的經濟模式在金融危機中雖受到沖擊,但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掌握著全球治理機制,主導國際規則制定權和解釋權,壟斷著全球化進程和利益分配的主動權,因而可望通過資本鏈與貨物鏈向下游國家轉嫁危機。危機發生以來,20國集團成為全球治理的主要載體,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首次以平等地位在全球治理進程中嶄露頭角,但仍不足以抗衡發達國家的優勢地位。
第二,治理主體存在缺失。全球范圍逐漸形成了數以百計的政府間組織,這些組織從不同領域、不同層次推進國際治理。但是,現行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缺乏主權國家享有的排他性公共權力,因而無法有效行使話語權。
第三,治理機制缺乏彈性。此次國際金融危機表明,聯合國、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治理機制均有待於適應全球治理新形勢。20國集團雖已成為全球經濟治理的主要平台,但仍停留在「臨時性政治俱樂部」階段,尚待建立和完善全球化監管機制、政策執行機制、治理主體結構,等等。
第四,治理客體存在爭議。後金融危機時期,世界各國面臨各種不同的問題,因而需要通過國際制度或非制度安排,就需要治理的領域和具體問題達成一致。然而,世界各國對各類問題的關切度不同,因而圍繞全球治理的議題設定展開激烈的博弈,圍繞治理規則展開較量。
第五,治理效果有待彰顯。缺乏監管機制的經濟全球化不具有可持續性,同樣,缺乏「同舟共濟」精神的全球治理也不具有可持續性。長期以來,發達國家受國內政治或本國利益驅使,紛紛利用其政治和經濟優勢,利用全球治理推銷西式政治體制和價值觀,維護本國既得利益,而置他國利益於不顧。
第六,治理理論存在爭議。回顧歷史,全球化主要由跨國公司推動。然而,迄今為止,全球經濟治理的理論主要停留在國家層面。進而言之,現行全球治理理論由發達國家學術界率先提出,因而有悖於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實際狀況。
第七,需要適應國際法規。全球治理需要各主權行為體依法讓渡一定的主權,並容納更多的非主權行為體成為全球治理的夥伴。顯然,上述行為直接與聯合國憲章關於主權獨立的原則相違背。如何處理好國際法和全球治理之間的關系,已構成各利益攸關方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
第八,國際社會亟待培植集體行動意識。從全球范圍看,受政治周期和經濟周期影響,各主要大國在全球治理領域各行其是傾向愈益明顯。未來,南北國家之間在國際政治和經濟體系中地位失衡的狀態均難有改觀,任何新的治理機制和規則的創立,只要無法得到美國和主要發達國家的認可和支持,只得「繞道走」。

3、什麼是金融市場全球化?

金融市場全球化是指金融業跨國發展,金融活動按全球同一規則運行,從而形成全球一體化的趨勢。金融市場全球化是我國金融改革的長期目標,主要表現為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實現利率市場化、匯率市場化。
1、實現匯率市場化。即投資者和融資者都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選擇最符合自己要求的金融機構和金融工具,資本流動也全球化了。人民幣的匯率實現自由浮動,對外投資、出口外匯兌換手續更加便利。
2、實現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近年來在國際金融市場作用越來越大,但仍受很多限制。必須讓金融機構在國外廣設分支機構,形成國際化或全球化的經營,努力使人民幣稱為通用貨幣之一。
3、實現交易全球化。現在世界已經變成了一個地球村,24時小時國際金融市場不休息,每時每刻在地球的各個地區都可以開展各種形式的金融交易,極大地便利了資本運營和客戶運作。

4、就全球化時代,世界文明沖突的根源和實質談談你的認識?

「全球化時代的中國傳統文化」並不是一個易於把握的論題。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步幅的進一步擴大,跨國公司在中國內地投資的進一步增加,文化產業迅速興起。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網際網路的開通,經濟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對於國人來說已不再是學者們在紙上談論的話題,而切切實實成為生活中隨處可以觸摸的存在物。無論是遍布街頭的麥當勞、肯德基快餐店,還是諸如「國際接軌」、「全球同步發行」一類的廣告用語,以至於奧運會、世杯賽和格萊美、奧斯卡頒獎的直播等等,都在有意無意地昭示或暗示著全球化時代的來臨。

不過,我們關注的並不是外來文化如何進入中國,而是這種進入對中國傳統文化起了什麼樣的作用,全球化作為一種發展趨勢對中國傳統文化將產生何種影響。應該說,這種作用和影響既取決於外來文化的性質,同時也取決於當今中國和中國傳統文化在整個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就前者而言,如果我們將文化全球化理解為是西方文化主要是美國文化對其他文化的征服,用西方文化的價值尺度去評判其他文化從而作出取捨,那麼毫無疑問,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的對峙、沖突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而如果我們將文化全球化理解為一種既體現了整個人類文化的共同追求,同時又包容了不同民族各自價值取向的綜合體,則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便有可能經由交流而走向融合。就後者而言,關鍵是一個如何正確自我估量的問題。我以為,從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及現實處境來看,以下兩點是不應忽略的:首先,文化全球化趨勢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不同於歷史上任何一次外來文化的碰撞。在中國歷史上,以漢民族文化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曾經歷過多次異域文化或異族文化的沖擊,而結果都是為中國傳統文化所同化,其所以如此,固然與中國傳統文化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相關,但更重要的是中國在當時的大國地位,就是說,經濟的強盛和政治的穩固為文化吸納奠定了基礎;而自近代以來,情況卻發生了一個很大的逆轉,對外來文化特別是西方文化更多的是一種被動的屈辱的接受,這同樣應歸因於鴉片戰爭後中國的衰落。其次,這種影響也不同於20世紀初的全盤西化。由於明確意識到中國在經濟、政治、科技、教育等方面的落後,人們很難再對古老的中華文明保持先前那種自傲的心態,盡管也有人對物質文化和精神加以區分以保留些許自尊,但「師夷之長」亦即學習、接受西方文化,卻成為一大批有識之士的共同選擇。「五四」新文化運動對傳統文化的否定和對西方文化的引進,在今天看來或許不無偏頗,在當時卻代表了歷史發展的某種必然。再次,反觀當今中國傳統文化的處境,可以看出與上述兩個時期有明顯的不同:一方面,文化全球化並不意味著全球一體化,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文化在當今世界呈現出一種多元並存的格局。西方並不是鐵板一塊,歐洲、北美、俄羅斯在政治上利益並非總是一致,在文化上也有各自的價值選擇;而亞洲盡管經歷了金融風暴的沖擊,其在經濟上的實力仍不容小覷,何況亞洲素來以文化淵源著稱,如傳統的伊斯蘭文化、佛教文化、儒家文化在今日亞洲仍占據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逐步增強,國際影響的日益擴大,中國已改變了先前完全被動接受的局面,恢復了對自己傳統文化的自信。事實上,經過近一個世紀以來的學習、接受西方文化的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人們對於外來文化的接受和傳統文化的繼承已經有了較為清醒的認識,不會再有先前或盲目自大,或自輕自賤的偏頗。

概而言之,文化如山,高者俯視,低者仰視;文化亦如水,高者與之,低者受之。而構成山基水源者,則不僅僅是文化自身。同時,山之高低與水之上下又不是亘古不變的,季羨林先生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之說,正可看作是東西文化此消彼長關系的形象表述。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將中國傳統文化置於一個特殊的境地,一個具有多種發展可能的境地。

第二個問題實際上是對討論對象的界定。龐朴先生曾經提出應該區分「文化傳統」和「傳統文化」,湯一介先生對此深表贊成,並作了闡釋。他說:「『文化傳統』是指活在現實中的文化,是一個動態的流向;而『傳統文化』應是指已經過去的文化,是一個靜態的凝固體。對後者,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一種歷史上的現象來研究,可以肯定它或者否定它,而對前者,則是如何使之適應時代來選擇的問題,因此它總是既有特殊性或民族性而又有當代時代精神的文化流向。不管人們願意或者不願意,一個能延續下去的民族的文化總是在其文化傳統中,而且不管如何改變它仍然是這一民族的文化傳統。」從對問題的辨析來說,作出上述區分確有必要,但從本文的題旨來說,「中國傳統文化」一詞似乎應該兼顧以上雙重含義。這不僅是因為文化產業的興起既立足現代也指向傳統,而且還因為任何傳統其實都不過是當代人眼中的傳統,即使是作為一種歷史的陳跡,對它的認識、研究仍受制於當代人的視界。考察全球化語境中的中國傳統文化,顯然不能僅僅局限在已經成為歷史的部分,還必須關注它在今天的傳承與發展。

說到當代人的視界,便不能不涉及我們考察中國傳統文化的立場、視角和方法。這也就是本文開頭所說必須追問的第三個問題:我們以何種文化身份,以什麼為參照系來觀照中國傳統文化並對之進行描述如果我們承認,對於本民族文化的認識必須藉助於某種外在的參照物,必須有一個異於考察對象的文化體系,那麼,在我們確立這個參照系的同時,會不會因此而妨礙了我們對傳統文化特徵與價值的正確認識舉例說,當我們用藍色文明和黃色文明來分別概括西方與中國文化特徵時,我們是否在凸現某種特徵的同時又遮蔽了其他特徵如果遮蔽不可避免,那麼我們又該怎樣跳出這樣一個兩難之境提出這個問題的意義在於:無論如何審慎,我們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特徵與價值的認識都是有缺憾的,置身井底固然所見有限,俯瞰廬山也未必就能真切認知對象。在這方面,著名後殖民理論代表人物、巴勒斯坦裔美籍學者愛德華·賽義德的《東方學》可以說提供了一個頗耐人尋味的範例。就其對「東方主義」的剖析和抨擊而言,賽義德無疑是相當成功的;但對於是否存在著一個「真實的東方」以及如何予以真實地描述這一問題,賽義德卻難以正面回答。異域文化身份學者的研究所得,自然不免因其視角所限而有所偏離;可是,在多種文化交匯並存的今天,又有哪一個本土文化學者真正能夠確定純粹屬於自己的坐標呢?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在此問題上就束手無策也不盡然。我們的確不能避免一種先入為主的視界,但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是否有預設的標准,而在於從何立場、基於何種動機去預設標准。如果說,20世紀人們對此問題的認識主要基於一種中西二元對立模式的話,那麼在進入21世紀之後,置身於全球化語境中的我們,便應該跳出、應該超越這一模式,應該站在整個人類文化的高度來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考察和評估。只有將中國傳統文化放到全球文化格局之中,我們才能真正超越文化霸權主義和文化民族主義的狹隘或局限,客觀、公正並富於建設性地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獨具的歷史特徵及當代價值。

當然,指出必須超越中西二元對立模式,並不等於說先前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特徵及價值的認識全無意義。應該承認,對一種文化之特徵及價值的考察評估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它既受制於對象,也受制於考察者本身。如前所述,中國傳統文化既是一種歷史的存在,同時又是其在今天的自然延續,這樣一種動態的、不斷發展更新的文化形態必然不滿足於僅僅作靜止的描述;而作為世界文化格局中的重要組成之一,除了以本民族的眼光加以考察之外,還需要站在異域或異質文化的角度進行觀照,這樣才能更好地見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性。所以,先前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特徵及價值的認識,不論是基於本土主義立場還是出自對異域文化的好奇,都從一個側面對中國傳統文化作了描述,也都有其特殊的價值。比如說,指出中國傳統文化屬於農耕文化、內陸文化、宗法文化,以及指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在於其人本主義情懷、自然與人的和諧、重人倫道德、以群體為本位等等,固然是切中肯綮之論而值得格外重視;但指出中國傳統文化無視個體的價值、忍讓甚於進取、人治高於法治等,也並非就沒有參考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來自異域文化學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誤讀」。這里說的「誤讀」,主要是指由於文化差異和接觸有限所導致的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理解上的變形。受自身文化傳統、思維模式和現實需求的制約,人們在對異質文化進行解讀時往往不免有所偏離,有所修正,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這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是極為常見的,來自異域文化的學者會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誤讀」,中國學者同樣也會對異質文化產生「誤讀」。從中外文化交流史來看,「誤讀」並非一無可取,相反,它對於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和傳播往往具有積極的意義。在這方面,樂黛雲和勒·比松主編的《獨角獸與龍———在尋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誤讀》一書提供了不少饒有趣味的事例,其中孟華那篇《「移花接木」的奇效———從儒學在17、18世紀歐洲的流傳看誤讀的積極作用》尤具有說服力。該文通過對史實的分析論證表明,正是憑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誤讀和對西方天主教義的修正,義大利傳教士利馬竇實現了首次中西文化的實質性交流:在將西洋宗教傳入中國的同時,他也將中國文化介紹到歐洲。而由此得出如下結論:誤讀是文化過濾的一種形式,是文化交流中必不可免的現象,這確實道出了文化誤讀的特殊意義。

由此說到近年來中國電影的一個特殊現象,即那些能夠走出國門,在國際上獲得大獎的作品幾乎全是以表現傳統文化為內容的,不論是張藝謀的「黃土地」系列,還是最近剛獲奧斯卡四項大獎的《卧虎藏龍》,都毫無例外。這應該不是巧合。有論者認為,張藝謀的電影所以能夠頻頻在國際上獲獎,原因在於他迎合了西方觀眾對東方文化的審美取向,因而這種獲獎並不值得特別稱譽。同樣,以華人的眼光看,對於獲奧斯卡四項大獎的《卧虎藏龍》,在同類題材作品中也難說有特別過人之處。這些批評不能說沒有道理,但問題在於,文化交流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我們不可能強求西方觀眾或各類電影大獎的評委撇開其文化背景,像我們自己一樣來選擇評判。說到底,游戲規則並不是由我們自己來制定的,除非我們不參加,若要參加游戲,就不能不遵從這個游戲規則,即使它在我們看來是多麼不合理。可是,我們能不參加嗎中國文化若要得到世界的承認,若要融入世界文化的整體格局,就應該積極爭取一切機會以表示自己的存在和擴大自己的影響。只有經過這一歷程,中國文化的本來面目和真正價值才會在世界面前逐漸顯露出來。

總之,全球化時代的中國傳統文化正處在一個沖突與排斥、交流與融合、傳承與變異共存的階段,全球化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我們將面臨很多前所未有的問題,但無論如何,與其將全球化視為對中國傳統文化之發展的一種威脅,不如將其看作是一種挑戰、一種機遇。
在20世紀下半葉乃至世紀之交的世界文化語境中,傳統的比較文學學科理論遭遇到強有力的挑戰。根本的問題是:從法國學派到美國學派乃至到中國比較文學界 「以西釋中」的比較闡釋法,它們建構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邏輯根據乃是出於一種整體主義一元化的理論預設,而這種理論預設在知識論上實質是歐洲中心主義的產物。
20世紀後期,對歐洲中心主義的批判首先從西方文化內部異軍突起。60年代,西方掀起旨在摧毀「元敘事」、普遍主義的「解構」思潮。德里達從語言、意義、知識三者的內在關系摧毀邏各斯中心主義的元知識論設。按德里達的描述,知識是由語言的意義來承擔的,而意義並非先驗絕對的給予物,它在變動不居的語言符號之相互指涉的關系之中,因此,意義是流動的、不穩定的。邏各斯中心主義所確認的那個不變的「客觀世界」以及由邏輯理念所構成的「真理世界」不過是語言建構的產物。由於意義的不穩定性,決定了所有知識的相對性和歷史性,沒有一個「終極所指」或永恆穩固的「中心」可以保證任何知識可以成為元知識或真理之聲。德里達解構邏各斯中心主義的功績在於:他內在地論證了邏各斯中心主義的不可靠和元知識論設在邏輯上的不可能。福科進一步將對知識歷史性的關注推進到對知識與權力關系的考察。他的知識譜系學(genealogy)著力考察各種知識話語的歷史形成:知識是經過一套什麼樣的機制運作而認定為「知識」的。通過對一些 「局部知識」的歷史發掘,而非對所謂「人類知識進化」的整體主義的考察,福科發現所謂人類的知識積累實際是由無數的「知識斷層」或一套套各自獨立的「話語」壘積而成,它並不是一個統一整體的有機進化物。而在這個壘積的過程中,確定知識的等級、中心、規則、標准和程序的真正力量是「權力」,今天西方文明的知識大廈是由各種歷史力量穿行較量的結果。由此,現代西學所確立的「科學」和普遍理性霸權不過是某種歷史力量的普遍化表徵,與其它知識樣式相比較,它並不具有先天的優位性和對所謂「普遍真理」的獨家壟斷。福科的功績在於,他從知識與權力的關系入手論證了知識的歷史性。由於含科學在內的所有知識話語都是歷史的並受歷史力量的內在支配和制約,因而沒有一種知識可以超逸歷史、獨霸普遍性而成為元知識。

後殖民主義將解構主義對邏各斯中心主義元敘事的批判推進到東西文化即異質文化之間。賽伊德、霍米•巴巴、斯皮瓦克等人對「東方主義」、「後殖民主義」的論述深刻揭示了邏各斯中心主義元知識論的歐洲中心主義實質。在賽伊德等人看來,解構主義對邏各斯中心主義的批判尚不徹底,它只是實現了在知識的自在領域對邏各斯中心主義的解構,而未能揭示邏各斯中心主義元敘事所隱含的歐洲中心主義文化擴張的帝國主義邏輯。這種邏輯經由如下步驟實現對異質文化的「殖民化」:首先,它將發源於歐洲的地域性知識形態視為元知識、普遍知識、標准知識,從而以自身為標准實現對東方知識或非西方知識的合法性的剝奪。通過這種元敘事,西方知識與非西方知識的等級秩序被確定下來:相對於西方的「科學知識」,東方的知識總是「原始的」、「前科學的」、「神秘的」、「野蠻的」。進而,知識的等級意味著文化的等級。西方文化與非西方文化的關系被改變為文明與愚昧、先進與落後、普遍和特殊的關系。在這種文明等級論的視野之下,西方文化以自身為標准虛構了一個神秘、愚昧、他者化的東方。再進一步,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的關系被改寫為拯救者與被拯救者的關系:西方的方向被視為歷史發展的必然走向,東方的進步被改寫為西方論。於是,向西方學習就是東方自身的文明化和合法化。我們看到,在殖民時代,歐洲中心主義的普遍主義預設實際上為西方資本主義的殖民政策和文化擴張充當了合法性基礎,而在後殖民時代,它又為跨國資本主義的全球性壟斷承擔著辯護人角色。全球化,即所謂世界經濟一體化,從另一個角度看,可以說是歐洲中心主義在當代世界總體資本主義進程中的文化結果,它是近代以來資本主義現代性危機的總暴露。後殖民主義文化批評的努力是要揭露歐洲中心主義的元敘事與現代資本主義強大一體化力量之間的共謀關系。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冷戰時代的結束,地域性沖突與文化沖突上升為世界性沖突。亨廷頓的「文化沖突」論是代表西方學界內部對該沖突所作出的警示與回應。根本的問題是:文化沖突和地域性沖突蘊含著歐洲中心主義背景下文化多元化的呼聲。站在不同文化平等對話的立場上考量文化沖突,當然不是要論證沖突的合法性,而是要提請人們注意:文化沖突上升為世界性沖突,表明文化多元化的呼聲已成為不可遏止的世界性潮流。在當代的世界性背景中,所謂「文化多元化」,實質是對歐洲中心主義的解構,而在知識論上,解構歐洲中心主義,就是要解構以西學為背景的元敘事預設。在現實力量的對比中,解構歐洲中心主義,實質是對當代世界壟斷性的一體化、中心化力量的分解和抗拒。在整個世界業已西化的狀態中,唯有通過這樣的解構,歐洲中心主義的現代性病毒才有可能被遏止或減少。傳統的第三世界批評、後殖民主義批評、少數民族文化批評乃至女權主義批評、大眾文化批評等等,在總體上都可以看作是「文化多元化」潮流的不同的聲音。

5、中國經濟學家排名

TOP.1 吳敬璉
2001年在中國股市論戰後上鏡率極高,只要吳教授出現,就會成為焦點。
吳敬璉教授最早提出並倡導市場經濟理論,是"市場取向改革論"的主要代表人物;經濟體制比較研究學科的開創者之一;其不同時期的理論主張和政策建議在實踐上推動了中國改革事業的前進。
在商務人士中頗受好感,點擊率達到70%。給人感覺是一位公正、睿智、博學、為民請命的有良心的經濟學家。
他的主要歡迎人群平均分布在男女老少之中。讓人"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但也有人把近幾年中國股市的不景氣部分歸罪於他。
TOP.2 厲以寧
厲教授是2001年與吳教授論戰的排頭兵,由於網上流傳有關其家族暴富內幕的文章使得有關厲教授的爭議和其著述一樣膾炙人口。
厲以寧教授在對中國以及其他許多國家經濟運行的實踐進行比較研究的基礎上,發展了非均衡經濟理論,並運用這一理論解釋了中國的經濟運行。厲以寧從中國經濟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國經濟的構想。所以在海內外享有"厲股份"之稱。
受到商務人士中高端人群的歡迎。
TOP.3 林毅夫
由於其身份的特殊性,他的頭銜多得像在紙上畫了一棵大樹。
林毅夫教授治學勤奮,研究領域比較廣泛,形成了十分豐富的學術思想。他強調制度的內生性,早在1980年代後期,他就認為經濟體制改革成功的前提是放棄推行帶有趕超色彩的發展戰略。
TOP.4 茅於軾
帶有浪漫主義思想色彩的經濟學家。 茅於軾先生的"厲害"在於他對微觀經濟學的資源配置問題的透徹研究和精妙闡釋, 他曾 經用一句話來概括整個微觀經濟學和市場經濟體制的核心: 充分競爭下的供求均衡達致資源 配置最優。 他的《擇優分配原理》由於深入淺出,頗得經濟學之妙處,所以成為很多青年學者進入微觀 經濟學領域的介紹信。由於其著述語言引人入勝、觀點精練,茅於軾培養了一大批忠實的" 茅於軾迷"。 由於其寬容平和的性格,關注民生問題,被認為是經濟學家的楷模。
TOP.5 樊綱
樊綱被認為是西方經濟學在中國的出色的理論闡釋者, 他的 《現代三大經濟理論體系的 比較和綜合》奠定其在中國經濟學界的地位。 樊綱在《"不道德"的經濟學》中所提到的:"作為一般意義上的知識分子,甚至也應該 作傳經佈道的工作;但作為經濟學家,談道德卻是』不務正業』。"引起不小的爭論。在最近 的關於經濟學家之間的"戰爭"中,又和非主流經濟學家楊帆一起成為關注的焦點。 樊綱在眾多大經濟學家中可以稱的上"少年英俊", 參加此次評選的女性認為樊綱很像某 位電視台主持人,所以頗受青睞。
TOP.6 張維迎
張維迎教授的企業理論及有關中國國有企業改革的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學術界、 zgzf 有關 部門和企業界有廣泛影響, 被公認為中國經濟學界企業理論的權威, 是國內最早提出並系統 論證雙軌制價格改革思路的學者。 張維迎最近推出了《大學的邏輯》一書,作為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積極推動北大教育的改 革,頗受爭議。
TOP.7 郎咸平
郎咸平在國內的知名度極高,他以保護中小股民為理念因而被媒體尊稱為"郎監管",他 又以仰融的獨立第三方出現而深受矚目。 最近郎咸平提出人民幣應該"再貶值2%以打擊進入 中國市場的游資","企業不應做大做強而應精益求精"等觀點,並炮轟海爾、TCL、科龍等中 國知名企業,再次驚動天下人。 郎咸平的《整合》《運作》《操縱》在圖書市場上銷量也極好。他的學術成果得到世界 、 、 一流商學院的普遍認可。
TOP.8 胡鞍鋼
胡鞍鋼參加了由周立三院士領導的中國科學院國情分析研究小組, 並作為其中的主要研 究人員,系統地從事中國國情研究。他是這一新領域的主要開拓者之一。2000年初,胡鞍鋼 被中國科學院和清華大學聯合聘為國情研究中心主任, 該中心旨在建成國內一流的國家決策 思想庫。 他所帶頭的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是 zgzf 四大智囊團之一。
TOP.9 蕭灼基
蕭灼基教授在國內學術界第一次從理論上提出和論證了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企業所有 權與使用權(經營權)分離的問題。提出了重新認識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問題。提出生產資料 所有制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 所有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完善社會主義社會的所 有制結構;完善社會主義公有制結構;完善全民所有制的經營方式。 蕭灼基多年研究《資本論》 ,近年著重運用《資本論》理論研究社會主義經濟問題。
TOP.10 張五常
張五常作為新制度經濟學和現代產權經濟學的創始人之一, 他的理論主張在學術界引起 廣泛爭議。其對國內股份轉讓、外匯轉讓、政府管制等發表了自己的獨特看法。張五常在廣 州談中國應對 WTO 挑戰時, 認為中國農業人口未來應降到25%……幾乎他的每次公開言論 都會引起一片嘩然--當然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有張五常教授對自己誇張的評價贏得了很多眼 球的作用。 他的經濟學"實用論"亦受到大眾的廣泛關注。有的人評價他是天才,有的人說他嘩眾取 寵。

誰是中國最厲害的經濟學家?

根據美國聯邦儲備系統(FED)聖路易斯分行所屬的IDEAS經濟研究機構近日公布的今年五月排名,全球3萬2千餘名經濟學家中,排名前5%的1621位世界頂級經濟學家中華裔經濟學家有18人。
在這18名經濟學家中,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經濟與管理研究院學術委員會聯合主任鄒恆甫、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魏尚進、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白聚山、俄亥俄州大學教授李龍飛、美國加州大學聖路易斯分校兼香港城市大學教授張賢旺排在前五,其中鄒恆甫教授名列第146位,這也是首次有華裔經濟學家進入世界排名前150。
這份排名統計了在RePEc (Research Papers in Economics經濟學研究論叢) 上注冊的經濟學家所發表的學術論文、著作及期刊數量及其學術著作等被引用、下載及瀏覽的次數,依據31種不同的標准(例如發表的學術論文數量、獨立作者或是幾人合著、論文被引用的次數、被下載次數、被引用論文的年代遞歸影響因素等)來評判所有經濟學者,分別制定了31個不同排名;而將以上標准加以綜合考量,去掉最大與最小值,取其調和平均值便獲得了世界頂級經濟學家的綜合排名。
調查截止時間為2012年5月。僅在美國經濟學研究論叢(REPEC)注冊的經濟學者和在REPEC上所列出的論文才會被予以考慮。需要注意的是,該排名雖然影響力日趨擴大,但其主要基於論文數量及其引用數的排行方法有所偏頗,對學術研究中同行評議、學術聲望等其他因素重視不足,也沒有給予非英文作品公平的衡量標准,在學術界內部僅被作為參考指標。美國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高級經濟學家王健在微博上評價道:「這個排名看看就行了。太認真就被行內人笑話了。」
在這18位華裔經濟學家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經濟學家研究領域涉及宏觀經濟學,5位經濟學家的研究領域為計量經濟學,4位涉及貨幣政策,3位涉及農業經濟學,可見宏觀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成為華裔經濟學家研究領域的兩大主流,同時也可注意到,所有華裔經濟學家均是在國外獲得博士學位(16位於美國,1位於加拿大,1位於澳大利亞),他們中的大多數均在美國高校或經濟機構任職,但近年來出現陸續受聘於中國高校、回中國授課的趨勢。
值得思考的是,即使是這樣一份並不全面的榜單,在全球前100位經濟學家中也未見華裔身影,華裔中排名第一的鄒恆甫博士僅名列全球第146位,華裔經濟學家離世界頂尖水平究竟還有多少差距?
這18位進入全球Top5%的華裔經濟學家為:
1、鄒恆甫 全球排名第146位
主要研究方向:公共財政和宏觀經濟學。
現任教於中國中央財經大學。分別於1986年和1989年在哈佛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現任世界銀行研究部資深研究員和國內高校教授等職。1998年他獲得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獎。
2、魏尚進 全球排名第152位
主要研究方向:國際金融、國際貿易、政府治理和改革、中國經濟以及宏觀經濟學。
現任職於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香港金融研究中心, 同時任教於中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1992年獲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博士學位。
3、白聚山 全球排名第342位
主要研究方向:計量經濟學。
美國波士頓大學終身教授,現任教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1992年獲得加州伯克利分校經濟學博士學位。
4、李龍飛 全球排名第357位
主要研究方向:微觀計量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
現任教於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1976年和1977年分別獲得紐約羅徹思特大學經濟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5、張賢旺 全球排名第466位
主要研究方向:匯率動態學。
現任教於美國加州大學聖路易斯分校經濟系、香港城市大學經濟系,任山東大學講座教授。1990年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博士學位。
6、蕭政 全球排名第472位
主要研究方向:計量經濟學。
現任教於美國南加州大學。
7、查濤 全球排名第552位
主要研究方向:宏觀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
現任美國美聯儲亞特蘭大分行高級研究員、美國艾默里大學經濟系教授。1993年獲得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
8、史壽永 全球排名第553位
主要研究方向:宏觀經濟理論、國際經濟理論、貨幣理論與政策。
目前任教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美國印第安納州立大學。他的主要貢獻是建立了一套能夠修正原有貨幣理論不足的新的貨幣基礎理論
9、王平(音) 全球排名第745位
主要研究方向:理論經濟學、貨幣和宏觀經濟學,健康和空間經濟學。
現任教於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經濟系。1987年獲得羅切斯特大學經濟學博士。
10、黃有光 全球排名第922位
主要研究方向:中國經濟問題,福利經濟學與公共政策。
現任教於澳大利亞Monash大學經濟系。 1971年獲悉尼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80年被選為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提創綜合微觀、宏觀與全面均衡的綜觀分析,與楊小凱合作發展以現代數理方法分析古典的分工、專業化與經濟組織的新興古典經濟學。於2007年獲得澳大利亞經濟學會最高榮譽 - 傑出學者(Distinguished Fellow)。
11、張俊森 全球排名第1007位
主要研究方向:應用計量經濟學。
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1990年在加拿大邁馬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
12、郎咸平 全球排名第1050位
主要研究方向:公司監管、項目融資、直接投資、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破產等方面。
現為香港中文大學財務學講座教授、北京華夏管理學院特聘教授。1986年獲賓夕法尼亞(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大學沃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財務學博士學位,曾經執教於多家知名的商學院,其中包括沃頓商學院、密歇根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紐約大學、芝加哥大學等。

6、經濟全球化對中國企業的影響

正面影響:充分發揮動態比較優勢,有利於在全球范圍內優化資源配置,既可以通過擴大外需的方式帶動經濟增長,也有利於引進資本、技術、人才、制度等生產要素帶動經濟增長。

負面影響:由於比較優勢動態升級也需要一定的成本,容易形成安於現狀的惰性思維,依賴外需拉動經濟增長,滿足於現有國際分工和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不利於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和升級以及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7、黃玲的科研成果

「金融開放的多角度透視, 《經濟學(季刊)》, 2007年第1卷
從金融全球化的不平衡發展看次貸危機根源」, 《世界經濟研究》,2009年第4期
「蒙代爾-弗萊明的邏輯推演與引申」, 《江西財大學報》, 2010年第6期
資本管制是防範金融危機的有效手段嗎?」 《經濟學(季刊)》已接受,將於2011年發表
Combating China's Export Contraction: Fiscal Expansion or Further Instrial Reform?, with Rod Tyers, submitted to China Economic Review 貨幣貶值的原因改變了嗎?
貨幣貶值的產出效應
『諸侯中國』?從價格數據分析中國地方保護主義的趨勢 (與魏尚進合著〕
When are devaluations contractionary?
金融一體化:定義與衡量
法定的與實際的資本流動性的差距的決定因素初探
貿易開放與金融開放的互動關系研究
人民幣外匯衍生品的宏觀經濟政策問題
「信貸泡沫」與次貸危機
資本管制的歷史經驗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啟示 2007-2008年 參加施建淮老師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人民幣外匯衍生品市場發展對匯率和宏觀經濟的影響」,完成兩篇研究報告:
「外匯衍生品市場與宏觀經濟調控」
「外匯衍生品與金融危機:原理與案例」

8、全球化是對文化多樣性的威脅嗎?

一、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多樣性的關系第一,全球化使得文化多樣性面臨嚴重威脅。從目前來看,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世界語言的多樣性面臨著嚴峻挑戰。語言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載體。據估計,目前世界尚存的五六千種語言,在21世紀將有一半消亡,200年後,80%的語言將不復存在。有的科學家預言,到2100年,可能將有90%~95%的語種消亡或趨於消亡。美國阿拉斯加費爾班克阿拉斯加本土語言中心M·克勞斯指出:「據保守的推測,在下個世紀里,平均每年將有20種語言消亡。不用說那些瀕危的少數民族語言,就是那些使用人口較多的語言也面臨著激烈競爭。目前英語及其所承載的文化是強勢的,隨著英語的傳播和使用,英語文化承載的價值觀念也在不斷向全世界擴展。現在互聯網上的信息85%是用英語傳播的,在聯合國各種場合中使用的語言95%是英語,而國際經貿活動中幾乎100%使用英語。經濟全球化對英語的傳播更是推波助瀾。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語言的消亡,對文化多樣性產生了威脅。

第二,經濟全球化為文化的多樣性發展提供了歷史機遇。1922年英國哲學家羅素在《中西文明比較》代寫論文中寫道:「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過去己經多次證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里程碑。希臘學習埃及,羅馬借鑒希臘,阿拉伯參照羅馬帝國,中世紀的歐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則仿效拜占庭帝國[2]」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交流、融合是文化發展繁榮的動力。世界上有60多億的人口,200多個國家,2 500個民族,6 000多種語言,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域的人們共同努力創造了各種人類文化。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為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和交融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經濟全球化不僅使各個國家和民族之間的交往更加廣泛、更加頻繁,也使各民族的文化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表現出更加鮮明的文化的多樣性。因此,人們完全可以有理由說:正是在經濟全球化這一新的歷史條件下,文化才進一步表現出具有各自民族特徵的多樣性。

第三,經濟全球化不會導致文化單一化。目前,美國控制了世界75%的電視節目和60%以上的廣播節目的生產和製作,每年向國外發行的電視節目總量達30萬小時。許多國家的電視節目中美國節目佔到60%~70%,甚至佔到80%以上。美國文化產品出口額超過航天航空和電子產品的出口額,達每年600多億美元,成為美國最大的出口產品。因此,西方一些學者鼓吹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以美國文化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將代替世界多樣性的文化:美國的大眾文化模式取代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傳統文化,美國的電視,美國的音樂,好萊塢的電影,將會代替世界上其他一切東西。實際上經濟全球化不會導致文化單一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通過交流、融合、互滲和互補,不斷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在人類的評判和取捨中獲得文化的認同,不斷將本民族文化區域的資源轉變為人類共享、共有的資源。同時,不同國家在吸收它國文化的基礎上也會不斷創造新的文化。如巴塞羅那市前市長特魯諾所言:「自然界因為生物多樣性而美麗,人類也因為文化多元化而豐富。如果全世界都吃麥當勞,喝可口可樂,世界該是多麼單調。[3]」

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樣性的表現文化多樣性是人類共同的遺產。人類社會經過幾千年的發展,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這些文化千姿百態,各有所長。文化的多樣性在全球化時代得到了空前發展,並催生出新的文化形式。

第一,民族國家的傳統文化得到了繼承和發展。漫長的人類發展歷史告訴我們,人類文化的起源就是多元的。從德國哲學家斯賓格勒筆下描繪的埃及文化、巴比倫文化、印度文化、中國文化、古希臘羅馬文化、阿拉伯文化、墨西哥文化、西方文化等8種文化到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在《歷史研究》中提出的26種文明形態;從具有區域特色的亞洲儒家文化、歐洲基督教文化、美洲印第安人文化、中東阿拉伯文化等到一個國家內部文化,如中原文化、齊魯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等都以雄辯的歷史展示了多元世界文化圖景。現今地球上共有將近190個民族國家,從美國、日本這些經濟技術大國,到克羅埃西亞這樣的新國家和幾內亞、茅利塔尼亞、貝南這樣一些經濟上欠發達的國家,以及列入聯合國最不發達國家名單中的其他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可以說,在世界范圍內以民族國家為核心的傳統文化在全球化時代得到了良好的發展。第二,企業文化蓬勃發展。經濟全球化時代,

企業成為重要的國際關系體,其中跨國公司始終處於核心地位。美國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最近的調查報告說,2006年全球6·52萬多家跨國公司及其58·5萬多個分支機構,實現的產值佔全球總產值的1/4。在目前全世界所有專利技術國際使用費中,72·8%左右是支付給跨國公司及其境外子系統的,這表明跨國公司正在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空前強大的勢力。這些不同的國際關系體,無論是微軟、沃爾瑪、索尼等大的企業還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都有自己的獨特的文化。文化成為企業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源泉。

第三,網路文化正在成為全球文化的新亮點。發達的電信網路使信息的流動不再有國界的限制,從而導致各種有關文化的生產、流通、交換和消費等活動的范圍被擴展到全球規模的水平上。網路的出現徹底打破了時空界限,為人們提供了體驗全新生活方式的可能性,網路文化也由此得到了空前的豐富。

三、在全球化浪潮中,維護文化多樣性,保護文化安全

俗話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文化多樣性對於人類社會就如同生物多樣性對於生物界那樣必不可少。一種文化如同一種基因,都擁有自己的歷史精神和人文傳承,有獨特的魅力和智慧,多基因的世界才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在這個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我們提倡文化的多樣性、多元化。但是文化的多樣性不能成為保護落後文化、拒絕先進文化和閉關鎖國的理由。我們應該做到:

第一,吸取世界文化的精華,振興中國文化產業。文化多元化是人類進步和發展的產物。我們崇尚文化多元化,但是文化多元化不是簡單地保留現狀,更不是復舊。中國文化只有通過改革開放,不斷吸取世界文化的精華,才能取得真正的進步,在世界上發揮更大的影響,成為未來世界多元文化中重要的一元。擴大與國外的文化交流是最基本的戰略選擇,要吸取和借鑒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與現代文明相聯系的優秀思想文化成果。只有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才能使中華文化園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同時,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要建立先進文化體系,必須注意維護文化安全。只有處理好文化開放和文化安全的關系,才能為構建中國先進文化提供基本保障,才能振興中國的文化產業。「文化產業是一個以精神產品的生產、交換和消費為主要特點的產業系統,是一個涵蓋包括文化藝術業、新聞出版業、廣播電視業、電影業、音像製品業、娛樂業、版權業和演出業在內的龐大體系。[4]」近年來,人們頻繁地看到這樣的數字:英國文化產業的年產值將近600億英鎊,從業人員約佔全國總就業人數的5%;日本娛樂業的年產值早在1993年就超過了汽車工業的年產值;美國的文化產業更加發達,其視聽產品出口額已經成為第一大出口產品,並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了40%以上的份額。通過中國2008年文化產業發展報告,我們從數字上看,中國的文化產業得到了快速、平穩的發展。2006年,全國廣播電視總收入為1 099·12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18·04%。通訊產業在整體上也是平穩快速增長,2007年在2006年基礎上再次增加1億用戶,固定電話、行動電話用戶分別達到3·68億戶和5·46億戶,互聯網上網人數達1·8億。2006年中國網路游戲市場規模達到65·4億元,增速高達73·5%。中國的文化產業雖然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我們發現我們的文化產業的影響力遠遠落後於歐美,我們必須走內涵式發展的道路,完善以文化投資主體多元化為核心的文化產業政策體系,以及相應的文化投資體系改革,牢牢掌握文化產業發展的主導權和主動權,不受制於任何外國文化集團;實施文化精品戰略,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不斷提升文化產業的科技含量,立足於國情來制定文化產業發展的遠景規劃,不斷提升我國的文化產業力。

第二,加強民族文化傳播,提升軟實力。一個國家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強國,不僅要擁有以經濟實力為基礎的硬實力,還要有以文化力為核心的軟實力。如果一個國家不擁有軟實力,那麼它就只擁有一個物質外殼而缺少內涵,不能發展成為真正的強國。軟實力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潛在推動力,在一個國家的現代化進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托夫勒教授等認為,軍事力量和經濟力量不再作為衡量國家實力的主要目標,知識的控制是明日世界爭奪的焦點。誰的文化成為主流文化,誰將成為國際權力斗爭的贏家,誰將掌握未來[5]。盡管這代表一種文化帝國主義的極端觀點,但是在某種意義上說明了文化的重要性。

隨著中國在經濟力量方面同發達國家的差距縮減,軟實力的差距就成為中國在國際環境中又一個主要制約因素。能否提升軟實力,關繫到中華民族的復興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途。提升軟實力是中國和平發展戰略的必由之路。胡錦濤指出:「面對當今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盪的大潮,面對國家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對文化發展的要求,面對社會文化生活多樣活躍的態勢,如何找准我國文化發展的方位,創造民族文化的新輝煌,增強我國文化的國際競爭力,提升國家軟實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現實課題。[6]」新世紀以來,我國在文化傳播領域取得長足的進步,基本上形成了多種語言、多種媒體並用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跨文化傳播模式。從廣播電台、報紙和雜志到電視、互聯網,中國的傳媒在向世界展示著中華文化的影響力。然而我國的文化傳播體系與西方國家全球化的綜合信息傳播體系相比,還處於弱勢地位。為此,必須加快文化傳播硬體和軟體的自主創新能力:必須擴大報刊、計算機網路等在國內外信息輻射的范圍;增強各種媒體自身的吸引力;同時必須加強現有媒體的合作與改造,形成中國傳播事業的合力,共同迎接來自境外媒體的挑戰成為必由之路[7]。

第三、增強公民使用本民族語言的自覺性,抵禦英語語言霸權。在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霸權主義的侵襲下,英文成了世界上獨霸的語種,它在國際交往中佔有絕對的統治地位,國際互聯網路上的信息約有80%以上是通過英語來傳遞的。前美國商務部高級官員戴維·羅特科普夫曾經在美國《外交季刊》上撰文直言不諱地宣稱:「美國應該確保:如果世界向統一語言方向發展,那麼這種語言就應該是英語。[8]」英語已經成為西方國家宣傳其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以及以西方為中心的理論思想的載體。雖然漢語不是瀕危的弱勢語言,但是英語的霸主地位威脅到了漢語的影響力和在國際上的普及,為此,我們應該加強對本民族語言文字的保護,抵禦英語的語言霸權。

首先,我們應該落實國家的語言政策,做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學習、宣傳和實施工作,自覺的應用和推廣普通話,提高國內人民大眾的漢語水平。

其次,擴大漢語在網路中的使用率,注意在國際會議、外交、貿易、科技、教育、文化、傳媒、體育等領域逐步增加漢語的使用量,以提高漢語在國際交往領域中的價值。

最後,根據需求市場,培育和引導漢語教學,要大力培育漢語教學機構、教師、考試和教學方法的品牌,著力發展以互聯網為媒介的現代遠程教學,使漢語教學的發展與漢語的國際傳播良性互動,國內外相互配合,擴大漢語的應用范圍和輻射范圍,形成推動漢語的國際使用和學習的新局面。

9、全球化對中國人傳統價值觀的影響

全球化使國與國之間更加緊密地聯系,在經濟、政治、文化等諸多方面相互依、學習。而現代化,更是標著當今社會的進步與變遷,是人類文明的一種深刻變化,主要強調人的個性解放和生產力的解放。這兩種現象關切每一個人當下生活的重大問題,因為「全球化」與「現代化」不僅帶來了經濟上的發展與變化,更帶來了文化、價值觀念及日常生活中各個方面的沖擊。

全球化與現代化的進程是在各個層面都可見的,隨著交通、通訊的發展,人們切實感受到這個世界在一點點的縮小。而我們的生活方式也隨著這種全球化、現代化進程逐漸改變。全球化改變了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外貌,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們。人們的穿著打扮不再是70年代的那種單調的藏藍色,而是更追求品位、潮流,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們,更是追尋所謂的品牌,穿著一定要來自國外的頂級設計師的特殊設計。還以恆隆廣場為例,它的流線型玻璃體主體地建築風格,更是具有濃厚的歐美風情,顯然,也是受到了全球化風波的影響。

隨著全球化地發展,我們所接觸的食物種類越來越多,飲食方面自然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在全世界都正開始愛上營養健康的中餐時,中國消費者卻對漢堡包、炸雞腿、和用轉基因土豆做成的薯條趨之若驚。肯德基、麥當勞,這種全球化的產物在中國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過去,中國人的飲食以米飯、蔬菜,豆類為主,換心血管疾病的人遠遠要比西方國家的人少的多。如今,隨著飲食方式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為了肥胖,還有膽固醇過高而產生苦惱。而以前傳統飲食方式,一大家人坐在一張大餐桌上說說笑笑的吃飯,也開始被這幾分鍾就可以啃完的漢堡而取代,也難怪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開始變得冷漠?

這種人情的冷漠,不禁讓我們開始反思中國人在全球化與現代化的影響下,價值觀的改變。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接觸越來越多的西方文化,人們的價值觀也逐漸從單一轉向多元,從封閉轉向開放,從傳統轉向現代。舉個最簡單地例子,就拿婚姻來說,在古代,甚至改革開放以前,婚姻大事都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來決定,結婚年齡也都是在十幾和二十幾歲之間,而結了婚之後也基本上會白首偕老,不會有太多的離婚事件發生。而如今,三四十歲的未婚女強人隨處可見,而結婚之後夫妻之間的感情也不像以前那麼單純。小三,婚外戀,這種熟悉的字眼似乎也在隨著這個社會的進步而進步,像「同志」這樣傳統的詞彙也有了新的一層含義。真不知道我們是應該為這種開放的觀念而感到欣慰,還是應該為這逐漸遺失的人性的純真而感到悲哀!

全球化和現代化不僅對我們的生活方式,傳統觀念產生了影響,大眾文化更是逃不出它的沖擊波。隨著科技、網路的發展,各種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影視作品可以在幾秒鍾內傳遍全球。我們的ipod里邊播放的音樂都是來自lady gaga,super junior,所鍾愛的影視作品是那些好萊塢大片,韓國的肥皂劇,這些早已取代了我們傳統的京劇和各種民俗歌曲。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一種「外國的月亮總比中國的圓」的媚外觀念開始在中國人的內心繁衍滋生,而五千年文化的傳承卻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也正是這種挑戰引起不少中國人的反思,開始反省對自身文化的定位,加入保護傳統文化的行列。由此而見,雖然全球化給中國的傳統文化帶來一定的沖擊,但也正是這種沖擊成為使中國傳統文化走向現代化的動力,一種基於文化識別與文化定位的內在動力。這種動力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傳統文化,為傳統文化的偉大復興打下基礎。

在全球化與現代化的大潮流下,中國當代社會與文化難免會受到一些影響。然而,就在中國全球化的同時,世界也在「中國化」,無論是在經濟上與中國的緊密合作,還是在文化領域的互相學習,這些都展現了那些西方大國對中國的無限興趣。至於全球化與現代化對中國的影響,無論積極還是消極的,都在各個方面有所體現。全球化與現代化還在繼續,中國到底會在這兩種潮流下變成什麼樣子,還是取決於中國能否好好利用全球化與現代化帶來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