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去全球化和疫情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去全球化和疫情

發布時間: 2022-06-26 21:35:35

1、逆全球化浪潮疊加新冠病毒疫情,全球供應鏈會有何變化?

關於疫情如何影響供應鏈和擾亂全球製造業運營的報告每天都在增加。最脆弱的公司是那些嚴重依賴或完全依賴中國工廠生產零部件和材料的企業。過去一個月,中國製造業工廠的活動有所下降,預計將持續數月低迷。許多分析將目前的疫情與2002-2003年的非典疫情作了比較,後者只是全球金融市場的一個小插曲。這種比較是危險的,因為在過去18年裡,中國在世界經濟生態系統中的相對重要性大幅提高:從非典疫情到今天,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份額增加了一倍多,現在有更多的行業嚴重依賴中國。SARS疫情始於2002年廣東省,2003年導致8000例病例。這一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佔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4.31%。相比之下,已發現的病例已超過8萬例,中國約佔世界GDP的16%,增長近4倍。

同樣重要的是,不斷增加的降低供應鏈成本的壓力促使企業採取精益製造、離岸外包和外包等戰略。這樣的成本削減措施意味著,當供應鏈出現中斷時,製造業將因缺少零部件而迅速停止。絕大多數跨國公司都不知道自己在亞洲發生的事情的風險敞口到底有多大;這是因為幾乎沒有哪家公司(如果有的話)完全了解向其直接供應商提供零部件的所有公司的所在地。鑒於中國政府目前正在努力隔離將近一半的人口,以及對中國運輸和製造業活動造成的負面影響,我們可以有把握地得出結論,對中國製造業的影響至少比SARS大一個數量級。其他行業也受到這種雙重打擊。一家全球包裝消費品製造商告訴我們,該公司本月在中國的銷售額比2019年2月下降了50%。也可以考慮婚紗之類的產品,其中許多都是在中國生產並銷往世界各地的。根據這份報告,目前中國專門生產這些產品的生產設施的關閉將導致供應嚴重短缺。

2、製造業如何經得起疫情和逆全球化雙重打擊?

我覺得製造業需要改變他們的營銷模式,而且需要創新,才能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

3、疫情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世界回不到過去的狀態當前什麼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逆

疫情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世界回不到過去的狀態。當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顯著上升。同時,世界多極化趨勢沒有根本改變,經濟全球化展現出新的韌性,各國人民對和平發展的期盼更加殷切,對公平正義的呼聲更加強烈,對合作共贏的追求更加堅定。

實踐充分證明,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是人類社會發展必經之路。只要我們從人類共同利益出發,把握經濟全球化發展大勢,讓經濟全球化進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就一定能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共享經濟全球化的好處。

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開放融通是不可阻擋的歷史趨勢,人為「築牆」「脫鉤」違背經濟規律和市場規則,損人不利己。還要看到,人類社會發展史就是一部不斷戰勝各種挑戰和困難的歷史,新冠肺炎疫情不會是人類面臨的最後一次危機,必須做好迎接更多全球性挑戰的准備。

我們要堅定信心、增強勇氣、攜起手來,共同應對風險挑戰,共同加強合作溝通,共同擴大對外開放,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4、疫情浪潮不斷,全球化趨勢會就此徹底改變嗎?

其實在過去30年裡,全球供應鏈就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而這次新冠疫情只是加劇了變化的發展。所以如今舊的全球化在慢慢被摒棄,新的全球化在漸漸形成。

所謂舊的全球化其實是由食物貿易所聯系起來的,但是隨著現在科技的發達以及經濟全球化,使得食物貿易在過去30年裡面被漸漸淘汰,而由於疫情的到來,使得過去的全球化衰落的更加明顯。但是現在全世界都在實行全球化,這是無法改變的,再也不可能形成之前固步自封的局面。我覺得現在的全球化其實是數字全球化,意思就是通過數字化信息互聯網,然後進行的商務貿易,數字全球化在過去20年裡得到了迅速發展,在疫情期間更是增長速度快速增加,所以說,全球化趨勢肯定會因此而徹底改變,但疫情只是加劇了這種形態的轉變。


舊的全球化實行的基礎是物品在國家之間流轉,那麼其實就是實體之間的交易,無非就是通過之前傳統的物流來進行商品交易,但是新的全球化是以數據和位元組的流動為基礎的,就相當於你在網上購買了一個數字音樂,購買了一部電視劇,這種就是以電文數據而流通的經濟。之所以會有新的全球化取代舊的全球化的趨勢,是因為在過去15年裡,新全球化所貢獻的GDP已經遠遠超出了舊的全球化對此的貢獻,所以說目前全球化改變的只是形態和基礎,並不是說全球化已經終結。


而新的全球化那麼就需要新的供應鏈,所以說有許多潛在能力的供應鏈開始慢慢浮出,很多人認為亞洲會在全球市場中開始嶄露頭角,因為亞洲的增長速度很快,這是近幾年趨勢都可以看見的,而更有人認為印度在2030年可能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之所以認為疫情會使得亞洲在世界市場中逐步站穩腳跟,是因為大多數的亞洲國家其實都是新興經濟體,所以它有很大的增長空間,而歐洲許多國家由於早前就成為了資本經濟體,並且如今增長乏力而不得不陷入停滯狀態,其次由於亞洲整體人口比較年輕,年輕的人口就相當於擁有巨大潛力的勞動力以及創新能力,所以說在未來亞洲經濟增長會非常迅速。

5、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是什麼?

一、可能引發全球經濟衰退。疫情出現後,盡管各國採取措施應對疫情蔓延,包括對疫情嚴重地區採取入境管制、旅行禁令、取消大型賽事、停工停產等措施,但仍有可能演變為一場「大級別疫病」。全球正常的生產貿易活動受到嚴重影響,加大全球經濟下行壓力,甚至造成衰退。

二、全球市場震盪。全球疫情加速擴散引發恐慌情緒,全球主要股指下跌。過去一周,歐洲斯托克50指數、倫敦金融時報股價指數、巴黎CAC40指數、法蘭克福DAX指數等均暴跌11%~12%左右,美國道瓊斯從近期最高點已暴跌14%,美股恐慌指數(VIX)一周內翻倍。雖然疫情對股市的沖擊是短暫的,但若疫情持續蔓延,全球股市將進一步受挫。

三、沖擊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全球化生產和交易網路中,疫情防控帶來的停工減產及延遲復工,將加大全球供應鏈風險。作為世界工廠,中國是全球製造業供應鏈的樞紐,2019年中國製造業佔全球製造業總產出的比重約為30.9%。2020年2月,中國PMI大幅下降。

四、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勢力借勢猖獗。在發達國家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抬頭的情況下,西方一些國家政客從狹隘的政黨和個人利益出發,操縱輿論和民意,一些國家出現種族、民族、國別等身份歧視。

五、疫情全球持續擴散。如果美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疫情控制不好,全球經濟有可能遭遇重創,其嚴重程度可能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和之後的歐債危機,國際貿易可能衰退,全球產業分工體系或將受到破壞。

6、新冠疫情後,全球化還是不是未來世界的主要趨勢?

是的,全球化還是會繼續的,全球化依舊是不會停止的,會有相對的防控措施,但是不可能停止全球化,全球化會帶來經濟的發展,不管是哪個國家都不想別的國家在集體發展的時候自己卻是故步自封,止步不前的。


簡單地說,經濟就是人們生產、流通、分配、消費一切物質精神資料的總稱。這一概念微觀指一個家庭的財產管理,宏觀指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在這一動態整體中,生產是基礎,消費是終點。

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人類經濟活動就是創造、轉化、實現價值,滿足人類物質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