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提出合理化建議。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我國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需要構築完善、高效的實現機制。
加強自主創新,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從既有的約束條件來看,我國的自主創新應主要採取以下三種方式:一是跨越式創新。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整體技術水平嚴重落後於發達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國的技術創新只能是有選擇、有重點的自主研發,必須在關鍵領域掌握自主技術。二是集群式創新。這主要是指通過推進產業集群發展,實現同一類型企業的集體創新和技術外溢,從而突破單個企業創新資源不足的瓶頸制約。三是協作整合式創新。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但在跨越式創新的條件下,單靠企業業自身的創新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在政府的協調指導下,實現企業、大學、科研院所力量的整合,以協作的方式推進自主創新。
加快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全面的結構優化主要包括:通過農民市民化、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優化城鄉結構,推進城鄉統籌發展;通過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通過鼓勵自主創新推進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工業化進程;通過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以及泛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形成多區域增長極的共同協調發展;運用財政和金融手段推進公共經濟與民間經濟的結構優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通過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參與經濟全球化下互利共贏的國際經濟合作,推進國內經濟與國際經濟的結構優化。
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知識經濟成為一個不同於工業經濟的獨立經濟形態,並在世界范圍內迅速發展,這是當今經濟結構諸多變化中最根本性、最基礎性的變化,它的發展方式已經完全不同於二元經濟的發展方式。這具體表現在:一、勞動力的流動機制。在二元經濟條件下農民向工業部門的轉移並不需要經過較長時期的培訓,而在三元經濟條件下,無論是產業工人還是農民轉向新經濟部門都需要經過教育和培訓,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被突出出來,人力資本和教育投資都需要給予重新認識,這正是需要推進科教興國戰略的原因所在。二、資本的流動機制。在二元經濟條件下,資本從農業部門向工業部門流動,待工業部門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再流向農業,而在三元經濟條件下,發展中國家由於面臨著工業化和發展知識經濟的雙重任務,這就需要資本在兩個部門間實施合理的配置。應選擇的正確戰略是:有選擇有重點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重點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實現工業經濟與知識經濟的互動。三、市場實現機制。在二元經濟條件下,工業化的發展依賴於城市市場和農村市場的擴張,而在三元經濟條件下,由於知識經濟部門的產品主要是技術和知識,它的應用將主要取決於工業部門和農業部門的需求,這就需要在知識經濟部門與傳統經濟部門之間構建共生共榮的關系。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應努力實現3個轉變:一是在需求結構上,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近幾年來,我國資本形成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而消費率、特別是居民消費率的貢獻卻不高。為此,必須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千方百計地增加城鄉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在產業結構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在一些地方的經濟發展中,原本就存在第一產業基礎薄弱、第二產業大而不強、第三產業發展滯後的狀況。近年來,由於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的格局還在繼續強化,加重了對資源和環境的壓力;而第三產業在GDP中所佔比重卻較低,這不利於緩解就業壓力,也影響了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三是在要素投入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在傳統增長模式下,一方面,要素投入和物質消耗絕對量連年快速增長,資源消耗和環境投入的絕對量過大;另一方面,由於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在一些領域缺乏核心技術、缺少自主知識產權和世界名牌,不得不更多地依靠廉價勞動力的比較優勢去換取微薄利潤。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這種狀況必須加以改變。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首先,要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主攻方向。經濟結構不合理,是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存在諸多問題的主要症結所在。要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就必須優化經濟結構。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是增強我國經濟發展能力,提升國際競爭力和抵禦風險的重要要求。雖然在「十一五」期間,我們在結構調整方面邁出了令人欣喜的步伐,但總的來說,我國的產業仍處在國際產業鏈的低端。「十二五」時期,是國際金融危機後全球經濟結構重構的關鍵時期,我國的經濟結構調整必須向更深更廣的領域進軍,進一步優化消費、投資、出口三大需求的配置比例,並以擴大內需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任務。而要真正啟動內需,關鍵在於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這就需要調整國民收入的分配結構,提高居民、特別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同時,我們還要藉助城鎮化進一步拓展持續發展的空間。調整經濟結構的另一個關鍵在於,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為此,我們要積極有序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同時,還要使服務業成為我國產業發展的一個「重中之重」,把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其次,要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重要支撐。盡管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我國經濟總量已列世界前茅,但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還不高,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強,經濟發展的技術含量不高,很多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還受制於人,先導性戰略高技術領域科技力量薄弱,重要產業對外技術依賴程度仍然較高,影響自主創新的諸多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而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世界各國、尤其是主要大國都在對自身的經濟發展進行戰略籌劃,紛紛尋找新一輪產業發展的重點。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把自主創新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實現發展目標的戰略基點,更好地發揮科技的支撐引領作用。其三,要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經濟社會發展的目的,從來就不是單純的財富積累,而是要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的福祉。「十一五」期間,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一個突出的亮點。「十二五」時期,我們要順應各族人民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讓人民群眾的收入不斷增長,生活不斷改善,社會保障不斷完善,才能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形成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合力。其四,要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重要著力點。這些年來,我們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重大戰略任務,不斷加大節能環保投資力度,支持興建了一批重大的節能環保工程,同時又淘汰了大量的落後產能,使節能減排取得重要進展、循環經濟取得重大突破、環境質量有所改善,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消費方式正在形成。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必須繼續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更有效地利用資源,更有效地保護環境,從根本上轉變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發展方式。最後,要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強大動力。實踐表明,制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最大症結在於體制機制不合理,推動科學發展根本上要靠強有力的制度保障。改革開放是發展的強大動力,也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十二五」時期,是改革的攻堅時期,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決心、勇氣和精力,全面推進各領域改革。要更加重視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進一步明確改革的優先順序和重點任務,進一步調動各方面改革的積極性,切實尊重群眾首創精神,大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使上層建築更加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變化,為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提供有力保障。
推進我國的經濟結構調整:由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所決定,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目的,是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影響力、帶動力,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在調整和重組過程中,鼓勵非公有制企業通過並購和控股、參股等多種形式,參與國有企業的改組改制改造,進一步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從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國有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主要目標是:進一步推進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加快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加快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大力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等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使股份製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大多數國有中小企業放開搞活;到2008年,長期積累的一批資不抵債、扭虧無望的國有企業政策性關閉破產任務基本完成;到2010年,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調整和重組至80_100家。</p>
2、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速度加快的因素有哪些
20世紀80年代,特別是90年代以來,涵蓋國際流通過程和國際生產過程的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大大加強.而要知道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因素,首先要看到經濟全球化之所以引起密切的關注,主要是由80年代中期以後世界經濟出現的三個現象促成的:①跨國金融交易急劇增長.1980年全球資本交易量僅為5億美元,1992年急劇上升到35萬億美元,預計2000年有可能達到80萬億美元以上.②全球貿易量迅速增長.1990年至1999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率為1%,但同期全球貿易出口量年平均增長率卻達到6%.聯合國預計2000年全球貿易將增長8%,繼續高於世界經濟的增長(3.5%).③全球生產迅速一體化.跨國公司全球投資,在全球生產經營活動.1997年,跨國公司的海外直接投資及其它活動的發展,超過了世界GDP及貿易的增長速度,其海外子公司銷售額的增長速度高於世界商品與服務貿易的出口速度.全球性生產系統的形成加強了全球經濟的相互依賴,其影響已遠遠超過了國際貿易,改寫了全球聯系以國際貿易為主的歷史.因此簡單的說,導致經濟全球化得以迅速發展的主要因素是國際直接投資與貿易環境出現了的新變化.亦即: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革命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各國交往的便利;市場經濟在全世界范圍的廣泛實行;跨國公司和各種國際組織成為推動者.因此,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得以迅速興起的主要因素包括:①冷戰的結束為經濟全球化的興起創造了政治和社會條件.90年代初美蘇兩極對抗的世界冷戰格局,以蘇聯解體而宣告結束.世界政治環境急劇改變,緩和的國際關系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國際環境,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主題.「發展科技」和「經濟優先」的原則成為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內政外交的首選目標.發展經濟成為各個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面臨的迫切任務.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經濟發展的成功範例,促使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效仿對外開放、加強國際貿易的發展模式.這些變革都促成了世界范圍的經濟市場化趨勢,創造了經濟全球化必須的體制前提,從而有利於促進各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加速經濟全球化進程.②全球性市場化改革和國際互聯網路的迅速發展,為經濟全球化興起創造體制、機制和運行的基礎和條件.全球性的市場化改革不僅是統一的世界市場形成的基礎,而且也是形成生產要素和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優化配置的機制.此外,互聯網、網路經濟的飛速發展改變經濟活動的傳統運轉方式,不僅極大的縮短了人類活動的空間和時間,使各國各地區緊密相聯,成為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紐帶,並且也將會使「地球村」成為事實.③科學技術突破性的進展,提供了全球化的技術基礎和動力.如果說市場經濟制度的普遍被認可和接受,是經濟全球化興起的制度性基礎的話,那麼,科技革命就為經濟全球化的興起准備了客觀的物質基礎.世界科技革命突飛猛進,各國更加重視發展高新技術和關鍵技術.國際上有這樣一種說法,下一個世紀將進入信息經濟、科技先導型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時代.新技術革命正在改變著傳統的生產方式,已經成為現代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量.④跨國公司的全球化經營,是推動經濟全球化興起的另一個重要因素.跨國公司是世界經濟中集生產、貿易、投資、金融、技術開發和轉讓於一體的經營實體.它採取全球化戰略,在資本過剩的國家籌集資本,在原材料和勞動力低廉的國家加工產品,在物資短缺的國家銷售產品.跨國公司通過遍布全球的經營網路,實現人員自由流動、新技術和新觀念同步應用,促進了技術和管理的空間擴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跨國公司迅速發展.90年代以來,跨國公司在促進經濟全球化中突出的新動向是跨國大並構,使其所擁有的生產要素尤其是資本,實現了全球范圍的跨國界流動.近10年來,跨國企業兼並、收購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都超過了歷史記錄.⑤國際水平分工的深入發展,加強了各國間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國際水平分工是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而現代高科技的發展,推動了現代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則進一步擴大和加深了國際水平分工.總之,經濟全球化引發的國際水平分工的深化使全球經濟的共振性日趨明顯.國際水平分工是當代各國之間進行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基礎,是當代世界市場不斷發展和擴大的基礎,它將各國生產過程密切結合起來,使國民再生產過程向著國際再生產過程發展.這是冷戰結束後經濟全球化興起的根本原因和堅實基礎.⑥作為現代經濟核心環節的金融業,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展迅速,使經濟全球化名副其實.目前,國際外匯市場的日平均交易量增加到1.2萬億美元,相當於世界各國外匯儲備總量的85%,是全球商品和服務出口總值的70倍.證券市場對全球資源配置所起的作用得到進一步加強.1994年全球股票市場的資本總額為15萬億美元,1998年躍升至27萬億美元,增加了80%.⑦西方國家經濟新自由主義的興起,為全球化提供了理論依據.從主觀因素上看,西方自由化經濟思想及其政策選擇是經濟全球化的認識基礎和政策條件.多年的滯脹導致凱恩斯主義被否定,西方各國相繼採取了以自由化、私有化、放棄經濟管制為標志的新自由主義.以關稅為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國際平均關稅水平在40%左右,烏拉圭回合後,發達國家的平均關稅水平下降到4%左右,發展中國家下降到14%左右.這就大幅度降低了跨國貿易的成本.而政府幹預的減弱和控制的放鬆,則有利地促進了資本的全球流動.毫無疑問,經濟全球化促進了生產力的極大提高和生產要素在全球的優化配置,推動了世界各國的普遍交往.當各國人民日益被捲入世界市場的網路時,資本主義制度也就愈發具有了世界性質.資本主義不斷尋求克服它內在的限制,但它又往往在更大規模上再生產這種限制.經濟全球化正在不斷的加速這一過程.資本主義「狂熱地追求價值的增值,肆無忌憚地迫使人類去為生產而生產,從而去發展社會生產力,去創造生產的物質條件,而只有這樣的條件,才能為一個更高級的、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創造現實基礎.」資本通過全球化的推動,創造出了世界各地區的全面交往和全方位的相互依賴,並不斷創造出註定要替代它的新社會因素.經濟全球化是一個資本擴張的過程,資本積累的邏輯必然導致財富積累於一類國家,而貧困則積累於另一類國家,資本主義的一切矛盾因此而得到充分的展現,在更大的范圍產生聯動效應.但是由於西方發達國家在資金、技術、市場機制等方面佔有明顯優勢,而經濟全球化又是在西方發展模式推動下發展的,因此,當前的經濟全球化進程具有明顯的資本主義特徵,從而使全球化所創造的財富不能公平合理地分配,導致全球貧富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進一步擴大.經濟全球化是生產要素的全球配置與重組,是生產、投資、金融、貿易在全球范圍內的大規模流動,是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融為統一的、相互依存的經濟體系的過程,它已經成為21世紀不可逆轉的歷史洪流.
3、國際勞動力流動在流入和流出國會產生哪些經濟影響和政治後果
經濟影響:
國際勞動力流動可以使兩國工資水平均等化;
對移出國來說,將會提高該國真實的工資水平,減少其國民收入;
對移入國來說,則是真實工資水平的下降和國民收入的增加;
世界總收入增加。
政治後果:
種族歧視、各國政府出台或者限制或者吸引勞動力流動的政策。
國際勞動力流動是指勞動力在國與國之間的遷移,它一般涉及勞動力國籍身份的改變,這種改變可以是永久性的(如移民),也可以是暫時的(稱作臨時勞動力流動)。因此,國際勞動力流動一定會涉及人員在國與國之間的流動,雖然在我國理論界有不少人主張將外資企業在東道國僱傭的人員以及加工裝配業務等也歸入國際勞動力流動的范疇,但國際上通常是不將此類業務納入國際勞動力的流動的。
國際服務貿易僅是「服務」這一無形商品的國際貿易,它不一定涉及人員的國際流動。如某些國際銀行服務、信息服務、通訊服務等就是如此。不過,絕大多數的國際服務貿易會涉及人員的國際流動,但這種人員的國際流動與國際勞動力流動引起的人員國際流動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國際勞動力流動引起的人員流動是單向的,即由勞動力流出國流入勞動力的輸入國,而國際服務貿易所涉及的人員流動則是雙向的,既可以是服務的提供者到服務的接受國提供服務,而服務的接受者在本國享受服務,如歌星的出國演出即是;也可以是服務的提供者在本國提供服務,而服務的接受者出國消費服務,如國際旅遊即是。其次,國際服務貿易導致的人員流動不像國際勞動力流動那樣涉及流動者僱傭身份的改變,服務提供者是以本國勞動力的身份為外國居民提供服務的,故此時的人員流動具有業務性質,舉例來說,一名工程師若被國外一家公司僱傭,出國為該公司工作,此為國際勞動力流動,因為此時該工程師至少是暫時成了外國的勞動力,但是如果該工程師僅是去國外某公司提供一些咨詢或技術培訓服務,則是國際服務貿易。最後,由於國際服務貿易引起的人員國際流動具有業務性質,因而這種流動持續的時間自然也就會大大地短於國際勞動力流動涉及的人員的流動時間。一般認為,只有所涉及的人員流動持續的時間在6個月以下的才可以被視為國際服務貿易。實際上國際勞動力流動導致的人員流動時間一般在1年以上(這也是國際收支統計中判斷「居民」與「非居民」的時間標准),而國際服務貿易所涉及的人員流動時間大多隻有幾天或數月。
4、經濟全球化趨勢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帶來什麼影響
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影響
隨著世界經濟聯系的不斷加深,發展中國家自身所面臨的困難具有了新的意義,像債務、人口、能源、環境這樣的問題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關系整個世界資源合理分配及合理使用的問題。中國也是發展中國家的一員。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深入發展,處於經濟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國,與世界經濟的整體聯系日趨緊密。可以肯定,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的建設和發展必將產生越來越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既有積極有利的一面,也是新的發展機遇。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利於吸引外資。
(二)有利於擴大對外貿易。
(三)有利於吸收農村剩餘勞動力。。
有消極不利的一面,是嚴峻的挑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濟全球化為以發達國家為主的國際資本開拓了尋求更高利潤的地域和空間。
(二)經濟全球化有利於發達國家構築以其為中心的國際經貿基礎,。
(三)經濟全球化使得經濟傳遞和同步性加強。
(四)經濟活動從來都不是孤立進行的。
5、分析當前全球經濟狀況、我國經濟狀況,及對我國證券市場可能造成的影響。
中國經濟發展趨勢分析和調控對策建議
內容摘要:2008年我國經濟經受了國內外諸多不利因素的沖擊,通過精心有效的宏觀調控,基本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格局,預計GDP增長10%左右,CPI上漲6.3%左右。2009年,國際經濟環境更趨嚴峻,我國經濟面臨著周期性調整和結構性調整雙重壓力,預計2009年GDP增長9%左右,CPI上漲4%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19%,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名義增長16%,貿易順差2350億美元,同比減少約9%。建議宏觀調控將「保增長、促轉型」作為基本取向,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一、2008年中國經濟在發展中調整
2008年,次貸危機對世界經濟的沖擊超出預期,國內出現突如其來的重特大自然災害。面對國內外一系列不利因素,黨中央、國務院沉著應對、果斷決策,適時調整宏觀調控政策的方向、重點和力度,在嚴峻的國際國內環境中保持了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基本面。
1.控制物價過快上漲的政策措施取得初步成效
無論是年初確定的「雙防」方針還是年中調整的「一保一控」方針,我國始終將控制物價過快上漲作為2008年宏觀調控主要目標之一,採取綜合措施全面控防通貨膨脹。支農惠農政策力度加強,使夏糧連續第五年增產,秋糧豐收在望,肉禽蛋等生產穩定發展,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已經從2月份最高時的23.3%回落到8月份的10.3%,其中豬肉價格從2月份上漲63.4%回落到8月份上漲1.0%。食品價格過快上漲勢頭的扭轉成為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明顯回落的主要原因。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4.9%,漲幅比2月份高點8.7%回落了3.8個百分點,年內有望繼續小幅走低,預計2008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累計上漲6.3%,物價過快上漲的趨勢初步得到扭轉。
2.及時調整調控政策取向促進三大需求積極變化
在國內外不利因素影響下,我國經濟連續減速,經營困難的企業和行業不斷增多,黨中央、國務院及時將「防止經濟由偏快轉向過熱」的政策取向調整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新目標,及時出台了多項微調措施,促進下半年三大需求出現積極變化。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更加強勁,1-8月累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1.9%,增幅同比加快6.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8%,增幅同比加快1.5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基本保持穩定增長,前8個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84920億元,同比增長27.4%,增幅同比加快0.7個百分點。在出口退稅率提高和匯率升值放緩等多項政策利好刺激下,7、8月份當月貿易順差同比增長3.8%和14.9%。總需求的積極變化有利於穩定經濟走勢,初步預計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實際增長10%左右。
3.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步伐加快
在宏觀調控政策引力和市場壓力的共同作用下,經濟結構調整步伐明顯加快。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兩高一資」產品和糧食出口受到政策限制,高新技術產品和機電產品出口比重上升。從工業生產看,高能耗產品產量增速明顯放緩,1-8月,生鐵、粗鋼、鋼材、十種有色金屬和水泥產量分別增長6.5%、8.3%、10.1%、13.3%和7.4%,增幅同比下降9.8個、9.4個、10.8個、11個和7.6個百分點。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產量同比增幅由去年10.2%提高到今年的31.6%;大氣污染防治設備產量同比增幅由去年的5.2%提高到今年的50.3%。工業結構的改善有利於減少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預計今年節能減排完成情況好於去年。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中也出現許多新矛盾和新問題。價格上漲壓力尚未根本緩解,企業成本上升和外需明顯收縮使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大;證券市場股指調整幅度過大和成交低迷,房地產市場觀望氣氛濃厚;能源資源價格形成機制改革不到位,煤電油氣運短期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資本跨境流動使我國貨幣流動性過剩壓力不減,但中小企業生產經營資金又十分緊張;制約農民持續增收的不利因素較多,服務業發展仍然面臨諸多體制性障礙;在周期性和結構性調整雙重壓力下,經濟下行風險加大。下圖顯示,2008年二季度以來,反映經濟未來運行趨勢的先行指數下降勢頭明顯,表明經濟趨勢性下滑的風險在增大。
對2008年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指標預測詳見附表1。
二、充分估計2009年國內外經濟環境嚴峻性
國際經濟環境更趨嚴峻對我國形成較大的周期性調整壓力,我國企業還面臨生產要素價格上升、市場需求結構變化和節能減排等政策性導向所形成的結構性調整壓力,2009年國內外經濟環境中不利因素和不確定因素增多。
1.次貸危機的惡化使世界經濟復甦艱難
次貸危機繼續向縱深發展,正在嚴重破壞國際金融體系的運行秩序。這場金融危機到底會發展到什麼程度和什麼時候充滿不確定性。次貸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繼續擴散,由於發達國家金融領域普遍出現信用和信心危機,企業從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規模縮水,商業銀行普遍的惜貸行為使工商業實體經濟活動失去金融支持。美國、歐盟和日本三大經濟體經濟增長前景黯淡,經濟全球化造成的世界各國經濟周期同步性將放大次貸危機對全世界實體經濟的拖累。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市場資產價格大調整嚴重打擊經濟信心,使世界經濟的復甦可能進一步推遲。世界經濟復甦缺乏新的增長點,2009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和貿易增長率將低於2008年。今年8月份以來,全球經濟降溫使國際油價跌幅超過30%,帶動其它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不同程度的下降,近期各國通貨膨脹率紛紛呈現見頂回落跡象,預計2009年隨著世界經濟進一步降溫,通貨膨脹壓力較2008年減弱。
2.國際經濟低迷將進一步收縮我國外部需求
2008年,美國經濟陷入次貸危機後的低迷狀態,美元對人民幣大幅貶值,我國對美國出口增速大幅放緩,1-8月份僅增長10.6%。但由於人民幣對歐元匯率相對穩定,1-8月份對歐盟出口仍然增長26.3%。次貸危機負面影響已經從美國向歐洲、日本和新興國家傳導,歐盟和日本二季度經濟負增長;同時,8月份以後美元匯率反彈使人民幣對歐元、日元升值加快,2009年我國對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出口可能全面放緩,外貿順差規模進一步縮小,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下拉影響可能比2008年更加嚴重,使我國2009年產能過剩矛盾更加突出。
3.房地產開發投資降溫,帶動相關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減速
1-8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29.1%,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21.4%。但房地產成交量大幅萎縮,房價調整跡象明顯,房地產開發商資金鏈緊張,市場可能由「量跌價滯」進一步發展為「量價齊跌」,初步預計,在2008年高基數的台階上,2009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將下滑到10%以下,房地產投資增量從6800元減少為3200億元,這將導致固定資產投資明顯減速。由於房地產是產業鏈較長的支柱產業,也是這一輪經濟擴張的龍頭產業,它的周期性調整將拖累一連串列業景氣度下降,鋼鐵、建材等相關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可能隨之減速。地方政府基礎設施投資資金來源主要來自土地出讓金收入,今年以來各地土地出讓金收入增幅明顯下降將影響明年的基礎設施建設規模。
4.城鄉居民收入增幅下降,保持消費需求快速增長難度加大
2008年支撐我國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重要支柱是居民消費的快速增長。但農民進一步增收面臨許多制約因素,股市和房市調整使城鎮居民財產性收入縮水,扣除物價因素後城鄉居民實際收入增幅比前幾年下降。「奧運景氣」消失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速度可能逐步放緩。汽車、住房兩大消費熱點開始降溫。1-7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0.8%,增幅下降37.2個百分點。上半年汽車銷量增幅回落11.4個百分點,8月份全國汽車銷售環比下降5.53%,同比下降6.34%。房地產和汽車兩大消費熱點退潮後在短期內很難由其它消費熱點替代,200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的名義增長和實際增長都可能低於2008年。
5.成本上升與產能過剩「兩碰頭」,企業效益不容樂觀
2008年不得已對成品油、電力、公用事業等價格實行行政管制的負面作用越來越大,經濟運行正常秩序受到較大影響。8月份火力發電僅增長1.8%,從供給方面約束了工業生產正常增長,如不及時解決這一突出矛盾,工業急劇減速將會威脅到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基本面。2009年我國能源資源等要素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勢在必行,但在產能過剩背景下企業將面臨成本上升而銷售價格難以提高的重壓,企業效益將大幅滑坡,財政收入形勢嚴峻。
三、2009年不同政策和環境組合下的經濟增長情景預測
2009年,國際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不確定因素增多,我國宏觀調控必須採取靈活有效的應對之策。我們將2009年國際經濟環境分為輕微衰退、低速增長和輕微復甦三種情境,相對應地設計了三種不同力度的宏觀調控政策組合,模擬預測了三種可能情景下的中國經濟走勢(見附表2)。
1.中方案:平穩增長情景(GDP增長9%左右)
美國、歐洲、日本三大經濟體低速增長但沒有陷入衰退,國際石油、糧食價格雖有波動但年均價水平比2008年有所下降,國內外沒有比雷曼破產、汶川地震更強烈的突發事件發生;宏觀調控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為首要政策目標,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在全國范圍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並根據實際運行變化,圍繞「保增長、促轉型」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發行長期建設國債2000億元。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16%-17%,保證對普通住宅、經濟適用房等房地產項目的正常貸款。
在上述條件下,經初步測算,預計2009年國內生產總值將增長9%左右。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速小幅回落到3%左右。第二產業受出口和投資減速影響較大,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由2008年的15%減速為13.5%,第二產業增速也由2008年的11.1%減速為10.2%。受金融、交通運輸和房地產等服務業減速影響,預計第三產業增速比2008年低0.5個百分點。預計房地產投資增速從2008年27%驟然下降到10%左右,多數製造業投資降溫;雖然有積極財政政策和災後重建等加速因素支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仍然回落7.5個百分點,預計名義增長率達到19%,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幅預計達到16%左右,同比下降5個百分點。世界貿易增長放緩使我國進出口同時減速,預計全年出口和進口分別將增長14.5%和19.5%,增幅同比下降6.5個和7.5個百分點,貿易順差約2369億美元,同比減少9%左右。理順資源能源和公用事業價格成為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的主要因素,預計居民消費價格上漲4%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由4%上升4.3%左右。
這一情景的特點是考慮國內外不利因素增多,國內宏觀調控明確「保增長、促轉型」的政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同時作出重大調整,給社會強烈的政策預期引導,防止了經濟景氣連續慣性下滑,為緩解產能過剩壓力、加快結構調整、深化體制改革提供較為寬松的景氣環境。從現在掌握的信息資源分析,2009年出現這一情景的概率預計達到60%左右。
2、高方案:快速增長情景(GDP增長9.5%以上)
美國、歐盟和日本經濟在2009年出現復甦,世界經濟實際情況好於預期,國際石油價格水平低於2008年,國內外沒有影響經濟發展的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同時,宏觀調控政策以「保增長」為首要目標,實行「雙擴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在全國范圍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中央財政發行建設國債3000億元,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18%左右,向在建和新開工投資項目(包括房地產)提供充足的貸款。
在上述條件下,雖然房地產投資增速由2008年的27%下降到15%左右,但新開工的基礎設施、保障性住房和災後重建投資規模較大,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仍然較快,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達到24.5%。由於就業和收入狀況較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幅達到18%。國際經濟形勢好於預期使出口增長17.5%,國內保持高增長使資源性產品的進口需求保持旺盛,進口增幅也達22.5%,對外貿易順差達到2447億美元左右,同比減少6%。初步預計經濟增長率將保持9.5%以上的速度,但居民消費價格水平也繼續保持在5%左右,理順資源能源和公用事業價格成為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的主要因素。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4%左右。
這一情景的特點是國際經濟表現好於預期和宏觀調控全面擴張政策的力量重合,較好維持了經濟景氣,繼續保持就業擴大的局面,但可能進一步加劇能源、環境壓力,可能使控制通貨膨脹的成效前功盡棄,不利於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出現這一情景的概率預計在20%左右。
3、低方案:大幅下滑情景(GDP增長8.5%以下)
如果我國繼續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同時美國、歐洲和日本經濟輕微衰退;國內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到5%以下,投資新開工項目明顯減少,雖有災後重建等政策性投資支撐,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名義增長14.5%左右,增幅比上年下降12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名義增長14%,也比上年下降8個百分點;由於國內景氣下滑,進口增幅下降,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11.5%和16.5%,貿易順差2291億美元,同比減少12%。經濟增長率可能下滑到8.5%以下。由於經濟景氣明顯回落,物價上漲壓力減弱,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由4%上升4.5%左右。
這一情景的特點是國際環境劇烈變化與國內政策變化的緊縮效果疊加,使經濟降溫過快,就業壓力更加突出,金融壞帳快速浮出水面。我們認為,我國宏觀調控的前瞻性、有效性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必然會根據經濟運行變化適時調整政策力度,這一情景發生的概率僅為20%左右。
四、對2009年宏觀調控的對策建議
我國仍然處於工業化、城市化雙加速的發展戰略機遇期,國內儲蓄率較高,外匯儲備充裕,基礎設施投資空間充分,國內消費市場潛力較大,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將有力激發國內各方面發展積極性,因此,我國經濟具有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的活力和潛力,通過適時有效的調控,我國經濟定能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基本面。對2009年宏觀調控的主要政策建議是:
1.以「保增長、促轉型」為宏觀調控的基本取向
當前,價格上漲壓力尚未根本緩解,但從國內農產品價格走勢、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次貸危機後國際貨幣流動性變化趨勢和美元匯率走勢等因素看,我國控制物價過快上漲有了更加有利的國內外環境,控物價的政策效果2009年將進一步顯現。與此同時,次貸危機對世界各國實體經濟的破壞作用不斷加劇,國內一些地區和行業增長速度回落過快,經濟過快下滑的風險在逐步增大。建議2009年將「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作為宏觀調控首要政策目標。之所以要將「保增長」和「促轉型」並列為首要政策目標,是因為我國當前經濟運行中總量矛盾和結構矛盾同樣突出,解決當前經濟困難不僅需要總量政策的適度放鬆,更重要的是只有通過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才能重構中國經濟增長新活力,重獲中國經濟新的國際競爭力。將「保增長」和「促轉型」並列為首要政策目標有利於進一步統一全黨全國應對復雜形勢的思想和行動,將各級政府和企業的發展積極性更好地引導到落實科學發展觀上來,防止為保增長重走粗放型發展老路。
2.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多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作用
建議2009年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不同於應對亞洲金融危機時所實行的積極財政政策,這次不僅要擴大政府建設投資,由政府配置資源來集中力量辦大事,更要強調通過市場配置資源來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通過減稅費降低企業成本和居民負擔,增強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的積極性。加大對結構轉型的財政支持力度,在全國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以促進企業設備裝備更新;建立財政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加大對公益性科研機構和公益性行業科研的支持力度,支持國內重大裝備製造業振興和國家戰略性產業發展。開展企業創新風險投資試點,為企業技術創新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建議2009年中央長期建設國債發行規模擴大到2000億元,重點用於災後重建、國家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節能減排和結構升級等產業發展項目、支持「三農」項目等,採用銀行配套貸款、吸收民間資金入股等辦法,擴大國債投資帶動作用。
3.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
2009年我國貨幣流動性局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既可能因為次貸危機進一步惡化使國內金融機構對國內經濟形勢和企業盈利前景預期轉壞,普遍出現「惜貸」現象,同時國際「熱錢」大量撤出,造成我國信貸市場、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交易量大幅萎縮,突然由流動性過剩轉變為流動性不足,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資金嚴重短缺;也可能因為中國經濟表現明顯好於其他國家從而國際「熱錢」繼續大量流入我國,延續我國這幾年一直存在的貨幣被動投放局面,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面對不確定性,實行緊縮或擴張的貨幣政策都不適宜,因此建議2009年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貨幣當局要根據貨幣流動性變化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和存貸款利率,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率控制在16%-17%,取消信貸額度管理,重點加強信貸結構引導,在重視中小企業貸款的同時,引導資金向結構調整、自主創新、節能環保和國債項目配套傾斜,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在促轉型中的獨特作用。
4.加大政府對保障性住房投資,穩定房地產市場
前幾年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超出了城鎮居民的承受能力,出現調整實屬必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要以改善供給結構和滿足自住需求為導向,既要促進房價的理性回歸,也要防範多重不利因素疊加導致市場過度調整。改善供給結構,增加廉租房、經濟適用房、普通住宅的土地供應,加大保障性住房和普通住宅供給,大中型城市要擴大政府對保障性住房的投資,完善住房保障體系。金融機構應對在施房地產投資項目進行風險評估,保證對普通住宅和經濟適用房等房地產項目的正常貸款,穩定房地產投資規模,保證在施房地產投資項目正常施工和竣工,防止因資金鏈斷裂而出現大面積「爛尾樓」現象。要允許房地產上市公司和其它優質房地產公司通過企業債券市場籌集資金,鼓勵房地產行業的兼並重組。前期出台的住宅交易環節稅反而增加了購房人負擔,應當及時取消。適當降低居民首套自住房貸款利率,取消對「第二套住房」特別貸款限制政策,吸引居民在房價回落到合理水平時踴躍入市。
5.完善消費政策,進一步挖掘消費增長潛力
要深化全黨對擴大消費重要性的認識,未來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必然在13億人民的消費需求,經濟結構轉型最重要的方面是需求結構從主要依靠外需轉向主要依靠城鄉居民消費升級。要從宏觀收入分配環節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建議降低居民儲蓄存款利息個人所得稅稅率為零,提高工薪所得費用扣除標准到3000元,增加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減輕低收入者稅負。實行積極就業政策,擴大城鄉就業,落實好《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相關政策,根據物價水平變動提高各地最低工資標准。加大對農村商貿流通體系和文化服務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改善農村消費環境。完善消費稅制度,引導居民合理消費。大力發展旅遊、文化、體育等服務性消費,培育新的消費熱點。
6.完善外貿政策,幫助外向型企業渡過難關
建議穩定人民幣匯率,減弱人民幣升值預期,消除次貸危機對我國出口的匯率傳導機制,避免匯率成為美國轉嫁危機的政策工具。次貸危機惡化後,發達國家未來的貿易壁壘會更多,貿易保護措施會更加頻繁使用,中外貿易摩擦也會進一步增加。為此,中國政府和企業應有預見性地做好應對措施,務實、有效化解中外貿易可能出現的糾紛。如有必要,還可聯合其他相關國家,在WTO框架下聯合抵制發達國家可能出現的通過貿易保護向國際社會轉嫁危機的做法。可細化勞動密集型產品的不同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含量,對紡織輕工行業的鼓勵類產品進一步提高出口退稅率。重點支持自主品牌產品與高技術附加值產品出口,加快建立和完善自主性國際營銷網路和售後服務體系;要對中小型外貿企業在資金、技術上予以一定支持,幫助企業通過技術升級渡過難關。繼續嚴格控制糧食、化肥、鋼材、煤炭和焦炭等「兩高一資」產品出口。努力擴大重要資源、先進技術裝備和關鍵零部件進口。
7.抓住有利時機,理順資源能源價格
當前,國內農產品價格上漲壓力逐步減輕,國際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全面回落,為我國理順資源能源價格、改革資源能源價格形成機制提供了有利時機。要標本兼治,以治本為主,下決心適時推出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加快電價改革步伐,促進合理電價機制的形成。主要採用經濟手段解決當前電煤、成品油、供熱等由價格引發的供需矛盾,做好電力、煤炭、成品油、供熱等供給保障工作,從供給面保障生產生活正常秩序。要進一步強化電力需求側管理,抑制不合理需求。改革資源稅費制度,完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環境補償機制。
6、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有什麼影響?具體分析。
「中國外貿全年慘淡,但收盤收得好。」商務部國際經貿研究院國際市場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財經》專訪時如此概括,他認為,中國出口這次復甦具備有條件的可持續性,還有一定不確定性。同時,低碳經濟將對貿易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財經》:2009年中國出口在年底終於出現回升拐點,您認為出現這個拐點的原因何在?
白明:總體來看,2009年全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外貿形勢並不樂觀。全年出口總量下降,但收盤收得好。
談到出口增幅轉正的原因,首先從外部原因在於金融危機中各國刺激經濟的措施效果開始顯現,美國經濟增長轉正,外部需求顯著增加。技術上,2008年年底之前中國出口還一路上升,但到11月、12月開始下降,所以去年這兩個月基數偏低,今年同期增幅就被清晰凸顯。
其次,國外需求長時間偏低,但經歷了一年多之後,需求會有一個修正過程。例如國外很多商場、超市需要補貨。
從內部來看,國務院第66次會議制定促進出口的方針,一年半時間內7次增加出口退稅,實施出口信用保險,擴大出口信貸范圍。
最後,在金融危機發生時,各國貿易量普遍降低,我國總量也降低,但在當地市場所佔相對份額上升,占據了有利地形。一旦該國經濟好轉,則更大的市場份額會迅速形成比危機前更大的需求,加速中國出口。
《財經》:這種回升是否具有可持續性?
白明:我認為,中國出口這次復甦具備有條件的可持續性,還有一定不確定性。世界經濟復甦基礎仍不牢固,迪拜危機式的隱患宛如定時炸彈,這種定時炸彈還有多少顆,仍屬未知。但我個人認為可持續的幾率較大,但也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因素。
首先,國家一年多以來採取不少包括退稅在內的刺激出口措施,但稅率空間已釋放殆盡,17%的稅率因為著杠桿已用到盡頭,因此,這種傳統工具的力度已不可能大幅加大。
其次,內需持續好轉,消化了國內的產能。很多廠商在國內需求就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短時間內不願涉足陰難測的國際市場,出口積極性不高。
另外,去年增長屬於政策性刺激增長,含金量和危機前相比有些不足,如同高考,用少數民族和文藝體育特長加分的學生,雖然暫時和裸分學生一起通過考試,但將來考試加分優惠取消後,就可能捉襟見肘。
最後,國際上對人民幣升值預期早已存在,但在金融危機期間被削弱,危機過後,人民幣升值壓力也會隨之回歸,對出口壓力加大。
《財經》:全世界經歷了一場金融危機,您認為這場金融危機過後,中國經濟面臨的外部大環境與以往相比是否有了本質變化?這種變或不變具體體現在哪?
白明:這次金融危機堪稱百年未遇,但並未改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資本、勞動力的流動總體態勢並未根本逆轉。但在這次危機中,很多國家吸取教訓,經濟失衡有所改善,世界更趨均衡、和諧發展。
從國際貿易權力與話語權架構上,歐美國家在世界貿易體系中仍占據主導地位,但新興國家地位有所上升。金融危機前,世界經濟體系仍在歐美西方國家主導之下,但金融危機造成的此消彼長,讓新興國家地位上升,由西方主導變為西方國家與新興國家中的代表國家共同主導,其中,金磚四國的影響力尤其不能忽視。具體體現在世界經濟首腦峰會和哥本哈根環境大會等國際場合。
另外,綠色經濟將主導世界貿易,低碳經濟將對貿易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國際貿易合作方面,區域主導的貿易合作將進一步提升,雙邊經貿合作會進一步發展,多邊發展將更困難,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將起到重要的示範作用。
從產業結構看,在金融危機過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各國對虛擬經濟的幻想會逐步降溫,更加註重實體經濟和產品貿易,對資本國際流動的監管與調節會進一步加強。
《財經》:與危機中的情況相比,金融危機過後,中國外貿會有哪些變化?
白明:第一,危機過後,我國出口增長方式轉變的思路和措施將回歸。危機時,由於低檔產品份額下降相對較小,我國出口政策以保市場為主,多多益善,但危機之後,將慢慢回歸「好字當先」,提升產品質量,延長產品價值鏈,打造國際知名品牌。
第二,中國出口將進一步綠色化。哥本哈根會議之後,貿易中綠色比重將進一步增加,低碳經濟的興起為中國外貿製造了新課題。
第三,國際產業鏈將重構,原來占據產業鏈的一些公司在危機中倒閉關門,而危機之後產業鏈上空間重現,會有新興企業填補空白,因此會重新洗牌。跨國公司、國家政策和要素稟賦都會發生變化。中國作為新興經濟體,中國企業走出去面臨新的、更多的機遇。
《財經》:你提到低碳經濟會對世界貿易格局造成重要影響。
白明:無論哥本哈根會議是否達成協議,也無論達成的協議是否具有法律約束力,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貿易的低碳化自然也是與時俱進。
首先,在原有的勞動力、資本、技術、自然資源等要素之外,由於又要多出了一個碳要素,各國在參與國際分工過程中所擁有的比較優勢也會發生轉化。相對來說,發達國家在新能源技術上佔有領先地位,因而希望通過發展低碳經濟占據未來國際市場競爭制高點,而尚未完成工業化進程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就不那麼幸運了,由於勞動密集型產業,粗加工比重大,耗能多,污染大,要在短時間內一下子大幅度削減碳排放量,無異於令其退出國際分工。
其次,在低碳經濟這頂大帽子下,各國對碳關稅的理解也不盡相同。許多國家特別是近些年來已然喪失勞動力成本優勢的發達國家,以限制碳排放為名徵收碳關稅則有可能成為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的一個號借口。2009年3月17日,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稱,如果其他國家沒有實施溫室氣體強制減排措施,那麼美國將徵收碳關稅,而美國眾議院在2009年6月26日通過的《美國清潔能源安全法案》就包含了有關碳關稅的條款。前不久,法國也提出,從2010年開始,對在環保立法方面不及歐盟嚴格國家的進口產品,將徵收碳關稅。
再次,隨著未來碳排放權交易的日益擴大,碳排放權有可能像勞動力、資本、技術、自然資源等其他要素一樣跨國流動,甚至還會更加自由地流動。由此,很可能替代一部分貨物貿易。
此外,隨著碳要素附著於世界經濟的各個領域,在國際產業鏈條的不同環節上,有可能出現碳排放權的稀缺性差異,一些缺少碳排放權的環節有可能成為產業鏈上的「死結」。在這種情況下,未來的國際產業鏈條面臨著新的一輪重構機緣。
正是由於低碳經濟帶來的上述影響,未來若干年內世界貿易發展將呈現出一系列新的趨向。一方面,世界貿易規模擴張將受到抑制,世界貿易依然發揮著世界經濟增長發動機的作用,但應當是低碳的世界經濟增長發動機,而非高碳的世界經濟增長發動機。另一方面,世界貿易結構將發生變化,高耗能、高污染產品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將趨於下降,而低耗能、低污染產品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則趨於上升。
也應看到,盡管引入碳要素有可能改變國際分工中的比較優勢,但這種比較優勢的改變也局限在一定范圍內,短時間內不足以扭轉當今世界貿易的流向,發達國家的出口貿易依然是以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為主,而發展中國家的出口貿易依然是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
《財經》:低碳經濟對中國外貿而言意味著什麼?
白明:對於正在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的中國來說,哥本哈根會議無疑發出了一個警示信號,這就是一定要徹底轉變對外貿易發展方式。近些年來,在轉變對外貿易發展方式方面,我們的動作不可謂不大,實施了科技興貿戰略、以質取勝戰略等重大舉措。例如,在出口退稅方面,「兩高一資」產品的出口退稅率一直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可是,面對著後哥本哈根時代減少碳排放的全球化進程,中國轉變對外貿易發展方式顯然還任重道遠。迄今為止,我國現在實現單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數量是美國的3倍,德國的5倍,日本的近6倍。
不過,發展低碳經濟對中國對外貿易發展來說也並非都是阻力,也有推動力。例如,隨著對碳排放要求的日益嚴格,以比亞迪為代表的混合動力汽車在國際市場上的前景越來越被看好,使中國汽車工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不僅在勞動力成本上擁有後發優勢,而且也能夠在節能環保技術上擁有佔先優勢。事實上,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期間與中方共同簽署的聯合公報中強調,基於中美兩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巨大投資,兩國政府宣布在十幾個城市開展聯合示範項目,並努力開發共同的技術標准以推動此產業規模快速增長。
在低碳經濟加速發展的今天,中國要想確保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難度無疑會加大。遺憾的是,對於為數不多符合低碳經濟審美標準的出口產品,有關部門並沒有予以足夠的支持。眾所周知,由於符合節能環保的時尚,中國製造的電動自行車在歐美市場上廣受歡迎,但我們自己卻要用近乎於苛刻的國家標准針對電動自行車行業戴上「緊箍咒」,實在匪夷所思。
從根本上講,面對著世界貿易低碳化大趨勢,中國的貿易強國之路也需要用低碳化的產業基礎加以鋪墊。不過,產業低碳化是個「細活」,不可能一蹴而就。就應對世界貿易低碳化大趨勢而言,要想在短時間內能夠「出彩」,還需要在貿易政策上更多體現出低碳化導向。
不難看出,在發展低碳經濟的大趨勢下,未來的世界貿易發展也必然要呈現出低碳化特徵。為此,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也必須要及時調整思路,在適應世界貿易低碳化過程中力求以變應變.
7、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全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
D
8、當前國際形勢及中國國際地位的新變化論文
國際地位是指一個國家在國際體系中所處的位置,是該國在與其他國際行為主體相互聯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國際力量對比結構中的狀態。衡量和評估一國國際地位主要看兩方面因素:
一是綜合國力。綜合國力是評價一國國際地位的根本依據。綜合國力是指一個國家所擁有的全部實力和潛力,它是國家在國際社會中地位高低和作用強弱的主要標志,反映一個國家生存與發展的內在能力與在國際社會中發揮影響的外在能力的能力總和。
二是外部世界。一國所面臨的外部世界是影響該國國際地位的重要外部因素,包括國際環境和外部聯系。國際環境是指一個國家所面臨的外部世界的結構和狀況。在一個國家綜合國力不變的情況下,國際環境的變化可以影響其國際地位的高低。兩極格局或多極格局、戰爭或和平等不同的國際環境,都可以使國家的國際地位發生變化。外部聯系即一國與國際體系聯系的性質和程度。
中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上升。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當代中國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客觀地講,中國現在是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變化最活躍的一支力量。從縱向看,中國正處在過去幾個世紀發展最快的時期;從橫向看,中國的發展變化正對世界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第十七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指出,「當代中國同世界的關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系在一起」。在中國成功舉辦奧運會之後,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中國與世界緊密相聯、深入互動的關系表現得更加明顯。
國際地位提升的基礎是綜合國力增強。
中國找到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中國在改革開放過程中,將現代化規律和本國國情有機結合,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與世界的關聯度空前增強。中國廣泛參與全球和區域合作,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2007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首次超過美國,躍居世界首位。2008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近22%。
中國成為應對金融危機的重要力量。中國應對金融危機採取的措施,不僅對本國經濟、而且對區域經濟乃至世界經濟都產生了積極影響。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造成全球經濟衰退,為應對危機沖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中國及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果斷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形成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一攬子計劃。這些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對緩解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強信心、穩定預期,發揮了重要作用,經濟運行中積極因素不斷增多,國民經濟企穩回升。
「中國模式」等軟力量大幅提升,推動發展模式多樣化。此次金融危機,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活力和影響力,提高了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突破了傳統計劃經濟的框框,又不盲目照搬西方資本主義的模式,而是將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運行方式相結合。在強有力的國有經濟支持下,政府對市場進行有效的調控和監管,使得中國具有較強的規避危機與應對危機的能力。
總的看,國際金融危機進一步凸顯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世界的目光逐漸聚焦中國,越來越多地關注中國將以什麼樣的姿態處理與外部世界的關系。無論是在歐美發達國家,還是在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無論是政府官員、專家學者,還是企業高管、商界領袖,人們在感嘆中國奇跡的同時,都在關注著中國的國際地位發展走向。
美國:中國崛起是大勢所趨,更重要的是,當前在國際政治經濟安全秩序重構的過程中,不僅離不開中國,更需要中國發揮重要的建設性作用。2009年1月美國新政府上台後,奧巴馬總統和希拉里•柯林頓國務卿等政府高官高度重視中美關系。2月13日,希拉里出訪東亞4國之前在亞洲協會發表演講稱,美國將繼續與中國發展積極的關系,這對美國未來的和平、進步和繁榮不可或缺。4月1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奧巴馬在倫敦舉行的20國集團第二次金融峰會期間成功會晤,雙方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設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系。奧巴馬表示,美中關系是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在令人矚目地向前發展,美國希望推動兩國關系不斷向前發展。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美國國內日益重視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和影響。美國人認為,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持續快速發展,中國已經今非昔比,不是一般的大國,而是世界大國。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國際政治經濟安全秩序重構的過程中,幾乎都需要中國發揮作用,甚至是主導性的作用。在朝核、伊朗核等重大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上,中國都發揮著重要的甚至是關鍵的作用,可以說,解決當今世界的國際問題都需要中國的參與。
中國目前面臨的國際形勢仍然嚴峻,不容輕心。
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造成全球經濟衰退,中國外部發展環境空前嚴峻。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國際金融危機,迅速惡化蔓延成波及全世界的經濟危機,成為「9•11」事件後對美國乃至全球產生深刻影響的重大歷史性事件。目前,美歐日經濟同步滑向衰退邊緣,全球經濟衰退已成定局。金融危機正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由經濟金融領域向政治社會領域加速擴散,其嚴重後果還將進一步顯現。
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周邊亂象從生,中國外部安全環境風險和隱患增多。朝核、伊朗核等國際熱點問題有升溫趨勢,局部沖突和戰爭頻發,中東、中亞和外高加索地區動盪加劇,海盜、恐怖主義、跨國犯罪、自然災害等非傳統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國際安全形勢依然嚴峻。一些大國調整軍事、安全戰略,國際軍事競爭更加激烈,世界軍事變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傳統地緣政治因素和軍事安全因素對國際關系的影響再度突出。中國周邊一些國家處於經濟社會轉型期,社會矛盾加劇,政局持續動盪。南亞反恐和地區安全形勢依然嚴峻。
在中國實力和國際地位持續上升的同時,由於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價值觀等因素,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消極態度仍然沒有改變。中國總體的國際形象和國際聲譽在西方主流輿論中沒有根本改善,其基本面仍然是負面的,這在奧運會境外火炬傳遞、拉薩「3•14」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毒牛奶」和「毒餃子」等事件中表現得非常清楚。我們在世界的形象有兩個:一個是強國,越來越強;另一個是「壞國」,批評我們的社會制度、意識形態不是世界的主流,沒有民主、沒有人權、沒有自由、沒有法制、沒有信用,這是西方世界比較普遍的看法。如何消除外部對中國的意識形態偏見,讓更多的人接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造一個客觀友善的國際輿論環境,將是中國長期面臨的復雜挑戰。
所以說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對我們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我們當今的形勢,找好自己的定位
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的發展中國家,這是中國在世界上最基本的身份屬性,是由中國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國家性質所決定的。中國具備大國的基本稟賦和要素,任何時候都是世界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隨著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和影響不斷上升,中國也應承擔相應的國際責任,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當然,中國所要承擔的國際責任,不是為特定國家或國家集團利益服務的。中國是否承擔了國際責任,也不能以特定國家或國家集團的利益來衡量。
總的看,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是單一的、靜態的,而是復合的、動態的。一方面,中國的國際地位內在蘊含著大和小、強和弱的對立統一,具有明顯的矛盾、復雜性。另一方面,中國的國際地位還具有快速多變的特性,正處在從大而弱的國家走向大而強、從地區大國走向世界大國的歷史進程之中
9、勞動力國際流動的特徵是什麼
勞動力的國際間流動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經濟學家和歷史學家們認為,國際移民古已有之,具有勞務輸出這一經濟特徵的國際間勞動力資源流動也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這種流動又有了新的發展,不僅規模空前,而且形式多樣化了。目前,勞動力的國際間流動共有三種形式:第一是單純的勞動力輸出。這些勞動者以有組織的或另散自發的形式離開自己的祖國,前往境外的國家或地區謀生,提供自己的勞務。他們中間,既有體力勞動者,也不乏各種專門人才。在一些第三世界國家,例如埃及和巴基斯坦等,這種形式的勞動力流動已經形成了較大的規模,對本國經濟產生重大影響。第二種類型是對外工程承包,即有組織、成建制地向國外輸出勞動力。近二十年來,這種形式的勞動力流動發展很快,很多國家都成立了專門的勞務公司,管理逐漸規范化。僅我國,以勞務形式開發對外勞務輸出的機構就超過了一百家,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第三種形式是海外移民,這些移居者不僅在國外工作,而且正式在那裡定居,成為永久性居民。雖然目前多數發達國家對於接受移民都做出了嚴格限制,但近年來以這種方式流動的勞動力有增無減。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國際貿易的擴大,勞動力國際間流動的規模不斷擴大,已經形成了幾個主要的勞動力輸出國家(地區)和輸入國家(地區)。當前,主要的國際勞務市場有西歐、北美、中東、以及非洲和拉丁美洲。據統計,80年代以來進入美國的外藉勞工達600萬人以上(不含非法移民)。80年代初期,前往中東地區的外藉勞工也達600萬人以上。海灣戰爭雖然使這一地區的勞務市場受到嚴重破壞,但隨著戰後經濟恢復發展的進程,對外藉勞工的需求又開始增加,重返海灣已經成為各勞務輸出國家的注意焦點。80年代中期,西歐地區的外藉勞工也超過500萬人。據專家估計,80年代世界上的外藉勞工共約二千萬人左右,隨同他們進行國際間流動的還有相同數量的家屬。
在海外勞工中,既有普通勞動力,也有熟練和半熟練工人,還有一批高技術人才。據經濟學家估計,其中熟練與半熟練工人約佔一半。近年來,國際勞務市場中出現了對技術人員需求逐漸增加的趨勢。作為勞動力流出國,國際勞動力資源流動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專業人員流向國外,另一種是不熟練勞動力流向國外。對於專業人員來說,他們的流動一般總是會受到移入國的歡迎,但是,對於移出國很可能是一個損失。對於不熟練勞動力來說,輸出國希望他們能在國外掌握新的技能,並能為本國創造外匯收入。盡管多數國家並不歡迎非熟練勞動力的流入,但是事實上有一個龐大的國際勞務市場對之進行吸納。
對於國際間的勞動力資源的自由流動,即使最徹底的西方自由主義經濟學家,為了保護其自身利益不受侵害也完全持反對態度。即使是有限度的開放邊界,適當許可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流向發達國家,這樣的問題對西方學者來說,連討論的可能性都沒有。由此看來,任何西方自由主義學說都是有局限性的,是以其自身經濟利益為轉移的。幾乎所有國家的政府,都對國際間移民作了種種嚴格限制。從這個意義上講,發達國家鼓吹的所謂全球經濟一體化是一種要大大打折扣的、片面的全球化。即:資本的自由流動和勞動力的不自由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