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全球化 » 經濟全球化趨勢與創業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經濟全球化趨勢與創業

發布時間: 2022-06-08 08:42:42

1、全球化時代的來臨對創業帶來哪些影響?

全球化時代,能讓我們進入高科技時代,享受高科技時代的好生活。

2、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在世界經濟進入信息經濟和知識經濟的時代背景下,經濟全球化也向信息化、知識化的方向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信息引領經濟發展。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設備與技術的普及,網路設施的大眾化,國家經濟的競爭很大程度上表現為信息的競爭。盡管網路經濟並非萬能,但是有「小超人」之稱的香港盈科拓展集團主席李澤楷提出:「面對這一全新的經濟大潮,動作快的人會打敗動作慢的人,動作慢的人會打敗根本不動作的人」。奧斯特羅姆·莫勒(2003)在《全球化危機?》中指出,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明天的沖突將發生於爭奪信息公路的控制權,也就是使用信息公路的定價權。把電視播發到某地,需要多少錢?從世界的一個地方往另外一個地方打電話需要多少錢?未來的競爭很可能決定於哪些企業最先得到信息,或比較准確地說,是哪些企業最快把信息送到需要的地方。例如,我們可以選擇集裝箱運輸,由於競爭是激烈的,最早發現新趨勢和聽到新消息的企業可以提供最優價格和最佳的發送保證。如果在信息方面落後,即使有著最好的船隻和最佳的服務的公司也無法取得成功。由此,在經濟學中,「豐度」法則(Law of abundance,一個產品一旦被介紹給大批顧客,就開始對顧客增加價值,最終成為顧客離不開的東西,使得企業能對該產品附加許多服務和其他產品,如手機及對其所附加的各種服務等)取代了「遞增回報率」的老辦法(通過進入更大市場,降低單位成本而獲利)。全球化的網路所提供的信息暢通將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手段。

第二,技術表現為獨立的商品形態。據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牛文元(2000)提供的30年來世界技術轉移周期曲線顯示:第一產業已從平均10年降低為4年;第二產業已從平均5年降低為2年;第三產業已從平均2年降低為0.5年;而信息軟體更從過去的1年降低為2個月。牛文元認為,正是這種轉移周期的顯著下降,給予經濟全球化的勢頭以有力的支撐。技術加速進步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促使技術逐漸獨立出來,表現為獨立的商品形態,進一步促進了技術的流動。

第三,高素質人才無國界流動。人是知識與技術的重要載體,是知識與技術的創造者與應用者。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同時,國際人才市場逐步形成,高素質人才依據價值原則進行擇業與創業,國界不再成為人才流動的天牢,他們要麼跨越國界從事價值創造活動,要麼在一個國度以內,從事著全球化企業的財富創造,企業的競爭直接表現為人才的競爭。

第四,發展中國家改革與開放相互兼容,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機遇,利用國際資金與市場發展民族經濟。同時,各主權國家要求平等參與國際經濟事務。由於發達國家經濟技術的領先性和政治地位的優越性,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發達國家對全球化所帶來的利益必然比發展中國家要佔有的多一些,發展中國家一直在為更多地分享這塊由於經濟全球化而增大的蛋糕而努力,從而避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單極世界,改革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的過時的國際經濟秩序。

第五,各國之間的依賴性增強。經濟全球化將世界各國相互分割的市場一體化,市場的不確定性較過去增強,各國之間的依賴性也隨之增強。區域經濟是相同文化之間的相互吸引,日本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和中國成為日本第二大貿易夥伴,以及中韓互為第三大貿易夥伴,這些都是市場作用的結果。區域性集團一方面是全球化進程中的一個過程,另一方面,它成為經濟全球化中區域內各國避免風險的一個穩定因素,例如,歐盟統一貨幣市場就為該區域內成員國避免20世紀末東南亞爆發的金融危機的影響起到了很好的抵禦作用。當然,區域化只是全球化中的一個進程方面,就全球經濟發展來看,無論是風險的防禦,還是對資源的有效、優化配置和要求,各國之間的依賴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

第六,資本在全球的流動比其他生產要素的流動更為明顯。截止到20世紀的最後一年,全世界每天跨越國界的貨幣流通量平均約為1.5萬億到2萬億美元,比10年前增加了10倍。這種跨國界的貨幣流量已經達到全世界每天新增GDP產值的700倍,是全球股票市值總額的10%(牛文元,2000)。就其形態而言,經濟全球化就是資本主義市場的形成過程,而且已經走過了兩個階段:商業資本全球化和借貸資本的全球化。今天的第三個階段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其基本特點乃是以跨國公司為中心的產業資本全球化。產業資本全球化集中表現在對外直接投資的力度。據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2001年出版的世界投資報告,2000年全球對外直接投資額達到了1.3萬億美元(雷涯鄰等,2003)(表1-2)。跨國公司的銷售額幾乎達到了全球GDP的50%,是世界商品和服務出口貿易額的兩倍多。這些數據說明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對外直接投資比國際貿易更重要。

表1-2 1982~2000年全球對外直接投資與國際生產部分指標

(據雷涯鄰等,2003)

以上表格數據包括50多個國家(其中24個為發展中國家),他們流入儲備(inward stock)超過了100億美元,而15年以前,只有17個國家(其中只有7個國家為發展中國家)。表1-3和表1-4說明了各個地區在1982~2000年之間對外直接投資的流動情況。數據反映了發達國家是對外直接投資的關鍵因素,同時也顯示了發展中國家不斷增長的重要性,2000年,世界對外直接投資流入量達到了2400億美元。當然,投資的分布也是不均衡的,世界主要的30個東道國吸納了世界大約95%的對外直接投資和儲備,世界主要的30個投資國佔了對外直接投資和儲備的99%,而且,大多數為工業化國家。在過去的幾十年,世界對外直接投資急劇增長。美國繼續是對外直接投資的最大接受國。最近,由於亞洲國家經濟的迅速增長,國際投資商開始將資金投向亞洲。根據2002年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的世界投資報告(雷涯鄰等,2003),10個接受對外直接投資最大的國家中,有8個是發展中國家,如墨西哥、中國、南非等。這些地區的長期投資前景看好。中國隨著對外開放政策的執行,在過去十多年裡,吸引了大量來自於發達國家、新興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表中的數據顯示,中國現在已經成為最大的對外直接投資的吸納者,同時也是對外直接投資的主力之一。中國擁有世界近1/4的人口,又是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在經濟全球化中的未來前景看好。

表1-3 1989~2000年對外直接投資資金流入的地區分布 (單位:10億美元)

(據雷涯鄰,2003)

表1-4 1989~2000年對外直接投資資金流出地區分布 (單位:10億美元)

(據雷涯鄰,2003)

3、經濟全球化趨勢對於我國企業的構建和經營有什麼新的要求

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國在全球范圍內的經濟融合。經濟全球化作為客觀的歷史進程,是世界范圍內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它是以經濟的市場化、貿易自由化、生產和投資跨國化為基礎的,
由市場力量所推動的,跨越民族國家和地區界限的全球經濟的發展態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企業蓬勃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一支重要的生力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全球經濟出現一體化的新趨勢,我國加入WTO後,出現了國內市場競爭國際化的新形勢。這既為我國中小企業提供了空前的發展機遇,又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重挑戰。面對這一國際大舞台,我國中小企業須制定積極應對的發展戰略。
一、我國中小企業走向全球化的機遇
(一)中小企業在經濟全球化中能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形成統一的全球大市場,為一些經濟較發達的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機遇。近幾年,我國中小企業有較快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關稅、非關稅壁壘」的調節和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我國加入WTO後,給中小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平等的路徑。
(二)良好的政策基礎。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指出,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能夠發揮我國比較優勢的對外投資。近年來,我國政府相繼出台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外向型發展的政策,對中小企業的海外投資、出口退稅等給予優惠,所有這些都為中小企業的國際化經營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三)中國加入WTO為中小企業的國際化經營提供了契機。入世後,不僅中國市場向WTO成員國敞開,WTO各成員國也向中國開放市場,中小企業可趁機擴大出口,並向其他成員國進行投資和經營。
(四)信息化潮流為中小企業的國際化經營提供了便利。空前發展的信息技術有助於中小企業快速、全面地獲取並分析國際市場信息;信息技術所帶來的電子商務使企業的經營活動突破了地域、時間和企業規模的限制;運用網路技術還可以將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分支機構、供應商、客戶和消費者緊密聯系起來。這些為中小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掃除了障礙,使中小企業也能在國際市場上與大企業共同競爭。
二、我國中小企業走向全球化面臨的挑戰
(一)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內部壓力
1.融資渠道不暢。融資渠道不暢是影響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市場融資包括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條渠道,直接融資可分債券融資和股票融資。就債券融資而言我國政府規定,企業債券發行主體必須是國有大企業和股份制公司,且企業凈資產必須在3000萬元以上,有三年連續盈利紀錄,中小企業很難滿足上述要求。就股票融資而言,由於中小企業目前尚不具備在深滬兩股市上市的資格,國內又沒有開放針對可供中小股票、債券上市的「二板」小型市場,間接融資主要是從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借貸。由於中小企業貸款風險高、自身的資信度過低,沒有建立起和缺乏有效的信用擔保制度,且缺少有效的抵押品,致使金融機構「惜貸」。
2.管理水平低。管理水平低表現在有的企業內部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亂,浪費嚴重。許多中小企業實行的是封建「家長式」的管理模式,很少能真正運用先進的科學方法管理企業,並且缺乏創新精神;國家對企業的管理,無章可循和有章可循同時存在,而且缺乏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
3.缺乏宏觀層次上的政策。近年出台的政策對大企業優惠多,而對中小企業考慮較少。「重大輕小」的思想嚴重存在,缺乏對中小企業進行統一管理領導機構。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沒有制定有關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法律法規,使中小企業發展缺乏必要的法律保護;沒有制定一套完善、系統、持續的政策扶持體系,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小企業的發展,特別是在「抓大放小」這一政策實施上有的還存在一放了之或一賣了之的錯誤思想和做法。
4.缺乏公平競爭的經營環境。在市場環境方面,給中小企業發展造成障礙源於過去的計劃經濟以及在計劃經濟下形成的行業的大型企業造成的人為壟斷。對中小企業規定了多種限制政策,如行業進入壁壘政策,目前一些行業如醫葯、出版、印刷業等規定必須是國有企業,對上市指標、自營進出口權等也向國有企業或大中型企業傾斜。同時,市場交易缺乏規則,市場秩序混亂,加之一些部門執法不力,執法不公,執法不嚴,以及某些地方政府在執法中存在地方保護主義,有關部門對中小企業徵收名目繁多的各種稅費,使得中小企業負擔過重。
(二)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外部壓力
1.競爭全球化的挑戰。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五洲四海的企業紛紛「搶灘」中國這個潛在的巨大市場,全球企業500
強中已有400多家挺進中國,幾百億美元外資投入中國市場,在中國直接或者間接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這既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活力,也給技術和管理相對落後的中小企業造成巨大的壓力。
2.高新技術的挑戰。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過程實質上是技術創新的過程。國外大企業的求強靠創新,小企業的發展靠創新,發達國家推行經濟全球化,也是在產品營銷、技術輸出、資金投放、資產經營等方面創新,他們有優越的創新環境,完善的創新機制和充裕的經濟條件,而我國中小企業在這種發展趨勢中,面臨十分嚴峻的局面。
3.信息革命的挑戰。在新經濟時代,知識信息成為企業最重要的戰略資源,誰掌握了信息,誰就占據了先機。國外先進企業的管理與信息系統建立數十年來,已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企業管理信息系統。而從我國中小企業目前的經濟狀況、科技水準、企業實力來看,要盡快進入到信息高速化時代,時機還不成熟。
三、面對經濟全球化,中小企業應採取的對策
(一)中小企業的自身努力是實現國際化經營的關鍵
1.努力增強自身實力。(1)提升規模優勢。(2)注重培養和引進國際經營人才。(3)中小企業應逐漸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企業的科研開發能力,在本領域內不斷實現技術創新,發揮自己獨特的技術優勢。
2.加快信息化建設,努力發展電子商務。首先,企業必須建立強有力的商業信息系統網路,把握參與國際競爭的主動權。其次,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即在國際互聯網上採用數字化方式進行國際商務活動。最後,中小企業可以採用一種新的企業組織形態虛擬企業的形式,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效益。
3.樹立國際市場營銷觀念。中小企業要成功地進入國際市場,必須實現營銷策略的創新,以國際市場營銷的新觀念取代傳統的生產和推銷觀念,充分把握國內外市場的需求特點,結合自身的優勢和特長,有針對性地開發產品,組織生產,籌劃促銷手段和確定分銷渠道,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獲取利潤。
4.實施名牌戰略。21世紀是名牌產品到名牌企業到名牌經濟的世紀,名牌經濟是市場經濟向更高層次發展的必然結果。中小企業要實現國際化經營,必須實施名牌戰略,在保護企業品牌的基礎上,增強名牌的意識和觀念,站在國際市場的高度培育和發展名牌,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提高名牌的科技含量,以保證自己的企業和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
5.建立技術創新體系。技術創新是中小企業高科技化、國際化的必由之路。要允許和鼓勵有創業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人才資本和智力成果參與企業分配,獎勵有特殊貢獻的職工,特別是獎勵科技和經營管理人員,推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政府要制定鼓勵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政策,通過財稅、金融政策來鼓勵其發展。
(二)健全的政策體系是中小企業實現國際化經營的基礎
1.完善並切實落實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針對中小企業資金短缺的現狀,建議國家單獨設立支持中小企業跨國經營的對外投資基金和出口貿易基金,以激勵中小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在融資方面,應給予中小企業較寬松的融資政策,如放寬中小企業發行企業債券及上市的條件;允許它們進入國際資本市場,根據自身的能力和需要進行適當的資金融通等等。
2.簡化對外投資項目審批程序,加強對外投資的事後監管。建議專門設立國務院直屬的國家海外投資管理局,統一對外投資的審批權。同時,國家海外投資管理局應盡量簡化審批程序和手續,提高審批效率,徹底改變目前對外投資管理體制下「部門多、手續繁、效率低、周期長」的失效狀況,為中小企業國際化經營創造寬松、公平的環境。
3.健全中小企業國際化經營的配套服務體系。首先,加快制定和完善有關中小企業跨國經營的法律法規,明確中小企業在跨國經營過程中的地位及權利義務,以保護中小企業的利益。其次,動員外經貿部、進出口商會及駐外經商參處等對外工作機構,為中小企業收集國際市場信息,並協助它們開辦一些招商會、展銷會、洽談會等國際交流活動,以使中小企業能夠准確把握國際市場動向,順利開展跨國經營。

4、經濟全球化趨勢帶來的影響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變動的歷史時期。兩極格局已經終結,各種力量重新分化組合,世界正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新格局的形成將是長期的、復雜的過程。在今後一個較長時期內,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避免新的世界大戰,是有可能的。同時也要看到,目前國際形勢仍然動盪不安。世界各種矛盾在深入發展,不少國家和地區的民族矛盾、領土爭端和宗教紛爭突出起來,甚至釀成流血沖突和局部戰爭。國際經濟競爭日趨激烈,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濟環境更加惡化,南北差距進一步擴大。
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發展需要和平,和平離不開發展。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存在,始終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世界的發展也決不能長期建立在廣大發展中國家貧窮落後的基礎之上。國際形勢的劇變和動盪促使世界人民進一步覺醒。具有共同歷史遭遇的發展中國家維護獨立主權、團結合作的趨勢正在加強。世界要和平,國家要發展,社會要進步,經濟要繁榮,生活要提高,已成為各國人民的普遍要求。
《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的更大勝利》(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
上冊第34-35頁

在和平穩定中謀求發展,這是當今世界的頭等大事。世界經濟生活日益國際化,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加深。生產布局,投資走向,金融往來,科技開發,人才培養,乃至環境保護,都跨越了國界。世界貿易的增長幅度大大超過了世界經濟的增長幅度。科技革命正在向各行各業滲透,經濟活動的規模不斷擴大、速度加快。這樣一種全球經濟的發展肯定不能長久地建立在少數國家發達、多數國家落後的基礎上。世界經濟需要新的動力,世界市場需要新的補充。廣大發展中國家經濟的興盛,是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希望所在。
佔世界人口絕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它們的落後和貧困,主要是歷史上殖民主義統治以及現實的不公正、不合理國際經濟秩序造成的。現在,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順應世界經濟國際化的發展趨勢,從本國國情出發,已經或者正在走上具有自己特色的發展道路。事實證明,只有走這樣的道路,才是成功之途。這一潮流在新的世紀中將會更加壯大。在我看來,如果說發展中國家在政治上的崛起是二十世紀下半葉國際局勢演變的一大特徵,那麼它們在經濟上的騰飛則將是二十一世紀世界新格局的一個重要標志。發展中國家走向繁榮富強,數十億人民徹底擺脫貧困的桎梏,將為各國提供巨大的貿易和投資機會,為新興科技和產業開辟廣闊的市場,給全球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使之攀升到新的發展階段。同時,發展中國家的興盛,還將為多極化格局奠定健康的基礎,為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提供有利條件,使持久的世界和平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一言以蔽之,發展中國家經濟的興旺發達,將是對人類社會進步的重大貢獻。
《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1995年11
月19日),《人民日報》1995年11月20日

世界正在走向多極化,這是當今國際形勢的一個突出特點。無論是在全球還是在地區范圍,無論是在政治還是在經濟領域,多極化趨勢都在加速發展。極少數大國或大國集團壟斷世界事務、支配其他國家命運的時代,已一去不復返了。大國關系不斷調整,多個力量中心正在形成。廣大發展中國家總體實力增強,地位上升,成為國際舞台上不容輕視的一支重要力量。各類區域性組織日趨活躍,顯示出強勁的生命力。世界多極化格局的形成盡管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但這種趨勢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對促進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隨著「冷戰」的結束,和平力量進一步增強。要相互尊重與平等互利,不要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要對話與合作,不要對抗與沖突,已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共識。
《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而共同努力》(1997年4月23
日),《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冊第2469頁

當前國際形勢總體上繼續趨向緩和。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多極化趨勢在全球或地區范圍內,在政治、經濟等領域都有新的發展,世界上各種力量出現新的分化和組合。大國之間的關系經歷著重大而又深刻的調整。各種區域性、洲際性的合作組織空前活躍。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總體實力在增強。多極化趨勢的發展有利於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繁榮。各國人民要求平等相待、友好相處的呼聲日益高漲。要和平、求合作、促發展已經成為時代的主流。維護世界和平的因素正在不斷增長。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避免新的世界大戰是可能的,爭取一個良好的國際和平環境和周邊環境是可以實現的。
但是,冷戰思維依然存在,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是威脅世界和平與穩定的主要根源。擴大軍事集團、加強軍事同盟,無助於維護和平、保障安全。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還在損害著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利用「人權」等問題干涉他國內政的現象還很嚴重。因民族、宗教、領土等因素而引發的局部沖突時起時伏。世界仍不安寧。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
推向二十一世紀》(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
編》上冊第41-42頁

從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狀況來看,有這樣幾種趨勢值得我們注意。一是世界經濟技術合作加強,全球化趨勢愈益明顯。經濟市場化、貿易與投資國際化、區域經濟合作化的步伐加快,各國經濟聯系日益緊密,相互依存度增加,合作增強,摩擦和競爭也在加劇。全球市場、資金、資源的爭奪矛盾更加尖銳,世界范圍的貿易競爭和國與國之間經濟實力的較量越來越激烈。二是世界科技革命突飛猛進,各國更加重視發展高新技術和關鍵技術。國際上有這樣一種說法,下一個世紀將進入信息經濟、科技先導型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時代。新技術革命正在改變著傳統的生產方式,已經成為現代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量。三是國際金融越來越活躍,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越來越大。近些年,國際資本流動加快,但金融風險也隨之加大,金融市場動盪不定,特別是今年發生的東南亞金融風波,波及世界許多地區。我們要密切注視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教訓,為我所用,努力做到趨利避害。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97年12月9日)

經濟全球化趨勢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科技發展的產物,給世界各國帶來發展的機遇,同時也帶來嚴峻的挑戰和風險,向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出了如何維護自己經濟安全的新課題。
經濟全球化趨勢要求各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但各國在擴大開放時應根據本國的具體條件,循序漸進,注重提高防範和抵禦風險的能力。
經濟全球化趨勢使各國經濟的相互依存、相互影響日益加深。一旦某些國家和地區發生經濟危機,不僅發展中國家會深受其害,發達國家也難以置身其外。全球化的經濟需要全球性的合作。國際社會的所有成員應本著責任與風險共擔的精神,共同維護世界經濟的穩定發展。
經濟全球化趨勢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沒有根本改變的情況下發生和發展的,因而勢必繼續加大窮國與富國的發展差距。根本的出路在於努力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以有利於各國共同發展。
《在亞太經合組織第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1998年11
月18日),《人民日報》1998年11月19日

冷戰結束後,世界向多極化的方向發展,但多極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經歷相當長的時期,其間會充滿各種政治力量之間的激烈斗爭。世界各種力量正在進行新的分化組合。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歐盟、日本、俄羅斯、中國幾大力量也相對突出,廣大發展中國家整體實力增強。多極化趨勢,反映了國際關系的深刻變化和歷史的發展,有利於削弱和抑制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利於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但也要看到,世界各種力量的發展仍很不平衡。
《在武漢主持召開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座談會時的講話》(1999年
5月30日)

當前,世界多極化的趨勢在繼續發展,國際形勢總體上仍然趨向緩和,和平與發展依然是時代的主題。盡管天下仍很不太平,但在較長時期內避免新的世界大戰是可能的。多極化格局的最終形成將是一個充滿復雜斗爭的長期過程,但這一歷史方向不可逆轉。這是黨中央在科學分析當代世界矛盾,全面審視和平力量和戰爭因素消長的基礎上作出的重要判斷。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99年11月15日)

展望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有三個動向值得我們高度關注。一是世界范圍內正在進行經濟結構調整。近年來,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產品結構、企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新興產業迅猛發展,特別是信息產業的發展,促使傳統產業發生變革。新產品層出不窮,高科技產品在社會生產中所佔的比重日益提高。西方國家企業購並風潮迭起,大大提高了它們搶占市場、壟斷技術、獲取超額利潤的能力。二是科技進步突飛猛進。電子計算機的應用、信息技術的開發,新材料、新能源、基因工程、航天技術等高新技術的運用,使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知識或智力資源的佔有、配置、生產和運用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依託。各國的綜合國力競爭將更加倚重於科技進步和知識創新。三是跨國公司的影響力日益增大。跨國公司的迅速擴張,引起了投資方式和國際分工的變化,加速了生產、投資、貿易、金融的全球化,密切了國際經濟聯系,同時也加劇了國際競爭。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既給各國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條件,也不同程度地帶來了風險。發達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占據明顯優勢,而廣大發展中國家由於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利用機遇和防範風險的能力較弱,相對處於不利的地位。如果策略把握不當,其金融、經濟就會面臨風險和沖擊。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全面分析國際經濟形勢,我們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經濟全球化趨勢已經和正在給各國經濟發展帶來深刻的影響,我們既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著嚴峻挑戰,一定要增強緊迫感,努力使自己發展得更快、更好。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99年11月15日)

國際格局走向多極化,是時代進步的要求,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有利於世界和平與安全。這種多極化格局,不同於歷史上大國爭霸、瓜分勢力范圍的局面。各國應是獨立自主的,各國的相互合作及各種形式的夥伴關系,不應針對第三方。大國對於維護世界和地區的和平負有重要責任,大國應該尊重小國,強國應該扶持弱國,富國應該幫助窮國。
《在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上的講話》(2000年9月6日),《十五大
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冊第1353-1354頁

現在,國際局勢總體上繼續趨於緩和,和平與發展已成為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趨勢在曲折中發展。經濟全球化使各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以信息科技和生命科技為核心的現代科學技術給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強大動力。如何在新世紀里實現世界的健康、穩定和普遍發展,是擺在各國人民和政治家、企業家面前的緊迫課題。
必須看到,現在世界各國的發展仍是相當不平衡的,南北差距不斷擴大。我們應該全面審視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並加強對這種進程的正確引導和管理。
——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有利於促進資本、技術、知識等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給各國各地區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提出了新的挑戰。
——經濟全球化,帶來眾多的創業機會,但也伴隨著更快的技術創新、更短的產品壽命周期、更快捷的資本流動和更激烈的人才競爭。這就要求國際社會應對資本的跨國流動加強有效監管和合理規范,並制定和實施適應市場迅速變化的新的經濟技術國際規則,也要求人們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術。
——經濟全球化,由於發達國家的主導,使各國各地區在全球發展中的地位和水平進一步出現差異。廣大發展中國家面臨許多新的挑戰,發展更趨艱難,南北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這不僅不利於全球經濟的健康發展,也不利於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我們需要的是世界各國平等、互惠、共贏、共存的經濟全球化。我相信,亞太經合組織作為一個重要的地區組織,在促使經濟全球化進程朝著趨利避害、有利於南北國家共同發展的方向前進方面,應該也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二○○○年亞太經合組織工商界領導人峰會午餐會上的演講》
(2000年11月15日),《人民日報》2000年11月16日

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稱霸與反霸的斗爭將長期存在。這是影響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一個基本因素。走向多極化是當今世界的一個重要特徵。新世紀初期,世界各大力量和地區性強國或國家集團,將在相互交往的過程中,進一步彼此借重,相互牽制,競爭共處。由於世界民主與和平力量的壯大,未來的多極化政治格局,不同於歷史上列強爭霸的政治局面。這種多極化是與日益發展的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進步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它的最終形成將經歷一個漫長、曲折、復雜的演進過程。單極與多極的矛盾,稱霸與反霸的斗爭,將成為二十一世紀相當一個時期內國際斗爭的焦點。
《在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2000年12月11日)

經濟全球化不斷加快,在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同時,也加劇了世界發展不平衡的矛盾。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的一個基本經濟特徵。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技術創新、知識應用、貿易投資和金融活動日益國際化,各國經濟的相互交流、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結果,有利於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完全脫離世界經濟而孤立地發展。如能加以正確引導和駕馭,經濟全球化有利於各國各地區加強經濟技術合作,也有利於世界經濟的發展和國際社會的穩定。
同時也應看到,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現在,經濟全球化是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它們經濟科技實力雄厚,掌握著國際經貿組織以及國際經濟規則的主導權,在全球化中獲益最大,而廣大發展中國家總體上處於不利的地位。西方發達國家,通過跨國公司和受它們控制的國際經濟組織,加緊向發展中國家進行經濟滲透和擴張,在全世界爭奪資源和市場,同時極力推行它們的發展模式、政治制度和價值觀念,企圖通過經濟全球化實現資本主義的一統天下,這使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主權、國家安全面臨著嚴峻挑戰和威脅。目前的經濟全球化進程,正在導致南北差距的進一步拉大,一些經濟技術條件比較差的發展中國家面臨著進一步被邊緣化的危險。國際金融市場不穩定因素很多,一旦出現金融震盪,就會對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造成強烈沖擊。經濟全球化不僅加劇著發達國家之間、發展中國家之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在資金、技術、市場和資源方面的競爭,也加劇著一些國家內部的貧富矛盾,引發社會沖突。總之,一個發展很不平衡的世界,是不可能長期安寧的。
《在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2000年12月11日)

5、經濟全球化對創業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對創業者來說是比較好的,創業成功的概率又增加了不少,銷售渠道也比較廣了,創業者也可以考慮做出口生意,提高自身的競爭力

6、全球化3.0時代的創業時機

隨著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全球化3.0時代降低了創業的門檻,意味著更容易被模仿,競爭會更加激烈。
在數字時代,市場的縫隙越來越小,公司的成敗周期也越來越短。
數字商業時代 2007-10-30 9:17:54  在全球化3.0的時代,個人將與全球競爭,對於創業的個人而言,阿基米德的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不再是一個物理學家的大膽夢想「中國正在成為創業者的總部!」美國馬里蘭大學史密斯商學院院長霍華德。弗蘭克在「第二屆中國商業計劃書大賽」 的決賽現場發出這樣的感嘆。弗蘭克院長對中國的信心,首先來自於他對全球化的堅信不移。在接受《數字商業時代》記者采訪時,弗蘭克透露了支撐其信念的一個小故事。
兩年多前,弗蘭克夫婦在三峽的遊船上,從一個小姑娘手裡買了一幅中國刺綉,這些刺綉是由小姑娘的奶奶手工製作的。弗蘭克很想把他的愛犬的圖像做成刺綉,但是苦於沒有隨身攜帶小狗的照片。小姑娘給了弗蘭克一個E-mail地址,弗蘭克回到美國弗吉尼亞的家以後,把小狗的照片發給了這個姑娘,幾天後,弗蘭克就收到了綉著他的愛犬的刺綉,他再通過電匯把錢付給長江邊上的小姑娘。 「在過去的工業革命中,公司是商業的主體。而進入數字經濟時代,由於技術的發展,個人被解放出來,個人在商業中成了主導,由於沒有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個人可以直接與客戶進行接洽。而這僅僅是一個根本性轉變的開始。在工業時代需要花100年的事情,在數字時代僅需要十幾二十年便完成了。」弗蘭克如此評價數字經濟的巨大變革。也正是在這樣的認識推動下,史密斯商學院把數字經濟研究作為重點的發展方向。
越來越多的身處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人,正在擁抱和實踐一個曾經讓美國人無限放大的詞彙——「企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
創業和企業家精神與年齡無關。弗蘭克告訴記者他的親身經歷,「我曾經在一家大公司工作,這家公司的創始人兼總裁當時已經75歲了,但是他有一天對我說,『我多希望自己只有60歲。我每天翻開報紙,看到了這么多的商業機會,我多希望可以從頭開始創業』」。
「企業家精神其實是一種商業思維方式,指的是不滿足於現狀和方式,而是以個人冒險的精神來創造新事物的思維方式。」曾經連續創業,並曾擔任十多家高科技公司董事的弗蘭克如此詮釋企業家精神,「我早期也是一名創業者,所以到了中國就像到了家一樣。」
講述全球化進展和新特徵的著作《世界是平的》幾乎成為商業聖經,在商業世界,如果有人說自己沒有看過或沒有聽說過此書,多半會被視為恐龍。在全球化3.0的時代,個人將與全球競爭,成為了不爭的事實。在數字時代,對於創業的個人而言,阿基米德的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不再是一個物理學家的大膽夢想。
活著就是勝利
投資界關於「天使投資」有一個笑話:只有3F會成為天使投資者:家人(family)、朋友(friend)和傻瓜(fool)。
「從投資者的角度出發,最穩當的做法當然是看看對方是否已經獲得過一輪風險投資。然而對於創業者來說,問題在於,誰會成為第一個投資者?」弗蘭克院長說道。
在美國,史密斯商學院為創業者提供了許多不同層次的幫助。例如,成立了Dingman創業中心,為創業者和新企業提供發展建議和資助;通過「天使網路」幫助創業者接觸到更多的天使投資等。史密斯商學院從2005年開始,在中國舉辦 「創業計劃書」大賽。的大賽為獲獎的3個團隊一共提供了5萬美元的獎金。
「像『創業計劃書大賽』這樣的獎金只能當做一個意外的禮物,」的獲獎者康錄發告訴記者。康錄發和他的團隊創立的K68「威客網」是一個設計服務供需平台,也是國內最早實踐「眾包」的網站之一。他們的創業資金主要來自於自己和朋友。康錄發正在不斷地和VC接觸,尋找最合適的價格和條件,「我是個商人」,康錄發半開玩笑地說,年輕的他此前已經有過兩次創業的經歷,「活著就是勝利」是他最大的體會。 全球化程度的加深,降低了創業的門檻,也就意味著更容易被模仿,競爭會更加激烈。
「在數字時代,市場的縫隙越來越小,公司的成敗周期也越來越短。」康錄發對此深有體會。9月中旬,K68被CCTV報道過後,在1個多月時間里全國出現了100多家類似的網站。「這其實也是一件好事,意味著市場將迅速成熟起來,」康錄發並不認為模仿者是他們面對的最大難題,「商業模式創新在任何時候都是最重要的」。
「改變是一種工具,而不是敵人。未來的不可預測性,對於真正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人來說,是很興奮的事情,他們總是期待變化。而傳統的企業家則非常害怕變化。」這是弗蘭克從他的三十多年的創業和冒險生涯中總結得到的經驗,「最重要的是靈活性,能夠很快地適應環境,因為情況總是出乎意料。」
談及數字經濟時代的商業規則,弗蘭克認為,「舊的規則並不都會過時,否則哈佛商學院早就關門了。傳統的規則在某些案例中是適用的,奧妙在於,創業者一定要有靈活性。未來改變得很快,沒有人能夠預言,所以,我們教育學生如何適應未來,但不能教他們具體的辦法。」
在不同的投資人眼中,或許有著不同的衡量標准。Emerging Technology Partners, LLC投資公司的合夥創建人何威武(音)告訴記者,他看中的創業者首先應該是個野心勃勃的人,「因為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實在是太大了,創業者有沒有徵服全球的野心這一點很重要。」其次,創業者本身必須非常優秀,必須具備足以組建一支軍隊的能力—因為要與全球去競爭;最後,此人還得多少有一點運氣。 「『中國管理模式』就是眾多中國企業實踐成功了的具有共性的管理,而將好的企業管理個性用流程凝固下來的個性化ERP將是『中國管理模式』發展的有力支撐。」是此次盛會最為引人注目的精闢論斷,金蝶國際軟體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徐少春先生表示:「中國有許多有個性的企業,而這些企業的獨特個性已經成為它們的核心競爭力。在全球化的競爭中,中國企業表現出來的群體個性就是一種『中國管理模式』」。他認為:與歐洲企業過於保守的管理,北美企業過於激進的管理不同,這些年來,一直勤於向歐美企業學習的中國企業正逐漸摸索出「中國管理模式」。它的產生緣於以下三個市場特點:一、中國是一個高速變化和發展的市場;二、中國正由製造業大國向自主創新大國轉變;三、中國的企業由中國人主導,中國5000年的文化深刻影響著這些企業領導者的管理風格。而將好的企業管理個性用流程凝固下來的個性化ERP將是「中國管理模式」發展的有力支撐。
在隨著此次盛會亮相的,他的最新著作《ERP改變中國》中進一步詮釋著「管理實踐沒有先進之分,只有合適不合適之分」,並且詳細回顧了中國企業管理信息化20年的發展歷程:從會計電算化到會計信息化,實現了管理的應用;從基礎管理的信息化到電子商務,數字化為企業管理變革提供了通道;而國內軟體的第三次革命,則催生了ERP個性化時代。而作為國內最早提出「讓ERP個性化」的管理軟體供應商,金蝶的「個性化管理軟體」已經得到了參會嘉賓的積極認可。無論是深圳首站金威啤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葉旭全先生的激情演講,上海站分眾傳媒董事局主席江南春的精闢論述,還是此次北京站國豐鋼鐵張震的豪邁感言,都在闡述、驗證著本次巡展的主題:彰顯中國企業不同的管理個性,演繹中國企業管理共同的精彩。 距年初金蝶提出「讓ERP個性化計劃」後的10個月時間,「個性化」的風潮已經席捲了整個企業界和理論界。調查顯示,80%的財富500強企業表示,他們的業務流程會在兩年內轉變1次,而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及中小企業的業務流程改變則更為頻繁。企業的業務流程能否成功改變,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信息系統對快速演變的商業環境的適應能力,所以越來越多專業廠商及企業的CIO認識到,需要構建的信息系統必須是一個支持企業管理模式的個性化的、能適應變化的、可持續發展的平台化的ERP系統。而傳統的套裝式標准ERP系統,高舉標准ERP是全球最佳實踐的結晶,而請企業按此模式和流程進行BPR改造,顯然是不合適宜了。金蝶集團高級副總裁金卓君在會議的主題演講中表示:「全球化3.0時代的信息系統策略,應該是去規劃和構建一個支持你管理模式的個性化的、能適應變化的、可持續發展的平台化的ERP系統」。金蝶軟體的個性化ERP解決方案是一個凝結了40多萬中國企業用戶成功管理經驗和應用模式的系統方案,即:產品平台化、方案行業化、服務個性化。
在終點站北京的展示會現場筆者看到,依舊承襲了深圳首站、上海站的形式,北京站此次活動同樣展示了十多個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企業的個性化ERP應用成果。知名專家和包括大田集團呂意凡、國豐鋼鐵張震等在內的眾多企業家們對中國企業管理個性進行了探討,在經歷了深圳、上海、北京三地的梳理後,代表中國企業群體個性的「中國管理模式」這一概念已經得以十分清晰地呈現。中國企業有個性才能發展
在隨後的「中國企業有個性才能發展」的巔峰對話中,數千名企業代表通過金蝶的移動ERP平台與論壇的嘉賓進行了互動,大家對「個性化」及「中國管理模式」的積極思考和討論,將會議推向了高潮。此外,與會代表還通過成功應用個性化管理軟體的企業案例系統了解了維博電子、微創醫療、三明重機等十家企業的信息化應用情況,並通過視頻畫面再現了招商局集團、蒙牛集團、南車集團等企業的信息化應用經典場景。會議下午還就集團財務、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平台技術、製造業及移動ERP等目前最受企業關注的企業管理信息化應用專題進行了分會場專題討論。整個展示會現場高潮迭起,觀者如潮! 金蝶國際軟體集團有限公司(香港股票代碼:268)是亞太地區領先的企業管理軟體及電子商務應用解決方案供應商,是全球軟體市場中成長最快的獨立軟體廠商之一,是中國軟體產業的領導廠商。金蝶開發及銷售企業管理及電子商務應用軟體和為企業或政府構築電子商務或電子政務平台的中間件軟體。同時,金蝶向全球范圍內的顧客提供與軟體產品相關的管理咨詢、實施與技術服務。金蝶獨特的「快速配置,快速實施,快速應用,快速見效」的個性化產品與服務定位,能夠幫助顧客從容面對動態不確定商業環境帶來的挑戰,實現業務流程與IT技術的完美結合,有效管理變革,確保組織快速持續和健康成長。

7、你認為經濟全球化趨勢會停滯嗎?為什麼?你是否考慮過創新創業?具體有哪些打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