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代國際貿易理論中的國際競爭優勢理論的理論模型?詳細的並加圖解
波特的競爭優勢理論,其基礎體現為著名的「鑽石模型」,它將一國競爭優勢的決定因素歸納為四點:
1.生產要素
2.需求要素
3.相關產業
4.企業戰略和組織結構
另外,機遇和政府行為這兩個因素也對產業國際競爭力產生重要影響。而一國優勢產業的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生產要素推動階段,這一階段的競爭優勢主要取決於該國的生產要素稟賦,即是否擁有自然資源和大量廉價勞動力;第二階段是投資推動階段,這一階段的競爭優勢主要取決於資本要素,即該國是否可以投入大量資本用於更新設備、擴大規模和增強產品的競爭能力;第三階段是創新推動階段,這一階段的競爭優勢取決於一個國家的研究和開發投入(R&D);第四階段是財富推動階段,即這些國家或地區將過去的成果累積成為財富後,財富的運用可以再推動增長。波特將服務業的國際競爭分為三種主要形態,一是客戶以旅遊方式在他國購買勞務;二是服務企業派遣母國總公司的人員和設備到其他國家提供服務;三是服務性企業通過國外分支機構網點,僱用當地人或僑民,為該國提供服務。他認為,服務貿易給予廠商或國家競爭優勢的基本要素可以分解為六個:服務技術要素、服務資源要素、服務管理要素、服務市場要素、服務資本(投資)要素、服務產品要素。
2、國際貿易的四大定理是什麼?
H-O定理:各國的相對要素豐裕度或是要素稟賦是國際貿易中各國比較優勢的基本原因和決定因素。已過應當分工生產並出口該國相對豐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的商品,進口該國稀缺和昂貴的要素密集的商品。
FE定理:國際貿易是各國同質要素獲得相同的相對收入與絕對收入,即在同一條件下,國際貿易最終將導致各國生產諸要素的相對價格和絕對價格均等化,國際貿易在一定程度上為國際間要素流動的替代物。
S-S定理:如果一種商品的相對價格提高,將提高這種商品密集使用的生產要素的價格,降低其他商品密集使用的生產要素的價格。(即長期影響)
R定理:若商品相對價格不變,某種生產要素的增加將使密集使用該要素的商品產量增加,是密集使用其他生產要素的商品產量減少。
3、我急需一篇關於對國際貿易理論模型一些認識的短論
李嘉圖模型核心內容是比較優勢學說,比絕對優勢說有了長足的進步,解釋了生產水平相對落後國家參與國際貿易的原因,為國際專業分工提供了理論基礎.落後國家可以通過生產自身比較強勢的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獲取利益
4、什麼是標准國際貿易模型?
俄林模型赫克歇爾?俄林模型這幾個傳統國際貿易理論模型綜合基礎上的,是一個更具有一般性的世界貿易模型,可以用來分析國際經濟學國際經濟學中的很多重要課題。當國家間經濟經濟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時,它們之間的相互貿易可以用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理論來解釋,因此這里選擇標准貿易模型對這種經濟條件下反傾銷反傾銷的貿易保護做出分析。
5、國際貿易模型:關稅同盟理論。
這要看形成關稅同盟的國家的產品的價格,如果原本就低於第三個國家的,那麼結成同盟之後,對第三個國家的影響是很小的,而如果原本第三個國家的價格比前兩個低,前兩個結成同盟之後,因關稅取消,又高於前兩個國家,則影響是巨大的,利潤下降,福利減少。
6、國際貿易的三個基礎模型是什麼?
Ricardian model
Specific factors model
Heckscher-Ohlin model
最基礎的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