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報價大全 » 如何查看其他供應商的報價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如何查看其他供應商的報價

發布時間: 2023-02-16 06:54:38

1、如何用excel對比兩個或多個供應商的報價表

前提條件是條碼必須是唯一的,然後用vlookup函數進行查找,以供應商b為標准,用vlookup函數查找供應商a的報價,然後求差,就可以一目瞭然了。

2、如何查詢各種采購價格

1.采購價格調查
一個企業所需使用的原材料,少的有八九十種,多的達萬種以上,按其性質劃分,可分為「高價物品」、「中價物品」與「低價物品」3類。由於采購物資種類繁多,規范復雜,有關采購價格資料的搜集、調查、登記、分析十分困難。采購材料規格有差異,價格就可能相差懸殊,而且世界各地商業環境變化莫測,要做好國際商業環境調查是很困難的。
1)調查的主要范圍
在大型企業里,原材料種類不下萬種,但限於人手,要做好采購價格調查,卻又談何容易。因此,企業要了解帕累托定理里所說的「重要少數」:就是通常數量上僅佔10%的原材料,而其價值卻佔全體總值的70%~80%。假如企業能掌握住80%左右價值的「重要少數」,那麼,就可以達到控制采購成本的真正效益,這就是重點管理法。根據一些企業的實際操作經驗,可以把下列6大項目列為主要的采購調查范圍:
①選定主要原材料20~30種,其價值佔全部總值的700'/0~80%以上;
②常用材料、器材屬於大量采購項目的;
③性能比較特殊的材料、器材(包括主要零配件),一旦供應脫節,可能導致生產中斷的;
④突發事件緊急采購;
⑤波動性物資、器材采購;
⑥計劃外資本支出、設備器材的采購,數量巨大,影響經濟效益深遠的。
上面所列6大項目,雖然種類不多,但所佔數值的比例很大,或影響經濟效益甚廣。其中①、②、⑤這3項,應將其每日行情的變動,記人記錄卡,並於每周或每月做一個「周期性」的行情變動趨勢分析。由於項目不多,而其金額又佔全部采購成本的一半以上,因此必須做詳細細目調查的記錄。至於③、④、⑥這3項,則屬於特殊性或例外性采購范圍,價格差距極大,也應列為專業調查的重點。表5 -2是一張調查的記錄卡。在一個企業中,為了便於了解占總采購價值80%的「重要少數」的原材料價格變動行情,就應當隨時記錄,真正做到了如指掌。久而久之,對於相關的項目,它的主要原料一旦漲價,就可以預測到成品價格的上漲情況。
2)信息搜集方式
根據統計,采購人員約有27%的時間從事搜集,足見采購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的收集可分為3類。
(1)上游法。即了解擬采購的產品是由哪些零部件或材料組成的,換言之,查詢製造成本及產量資料。
(2)下游法。即了解采購的產品用在哪些地方,換言之,查詢需求量及售價資料。
(3)水平法。即了解采購的產品有哪些類似產品,換言之,查詢替代品或新供貨商的資料。
3)信息的搜集渠道
至於信息的搜集,常用的渠道有:
①雜志、報紙等媒體;
②信息網路或產業調查服務業;
③供貨商、顧客及同業;
④參觀展覽會或參加研討會;
⑤加入協會或公會。
不過,由於商情范圍廣闊,來源復雜,加之市場環境變化的迅速,因此必須篩選正確有用的信息以供決策。最近幾年對國外采購信息的需要越來越迫切,除依賴公司派人親赴國外搜集外,亦可利用外貿協會信息處資料搜集組的書刊(名錄、。企管新知、電話簿、統計資
料、市調、報告等)、期刊(報紙、雜志)、非書資料(錄音帶、錄像帶、磁碟、統計微縮
片等)及其他小冊子、宣傳品、新書通告、DM等。
4)調查所得資料的處理方式
企業可將采購市場調查所得到的資料,加以整理、分析與檢討,在此基礎上提出報告及
建議,即根據調查結果,編制材料調查報告及商業環境分析,對本企業提出有關改進建議(如提供采購方針的參考,以求降低成本,增加利潤),並根據科學調查結果,研究更好的采購方法。
2.采購價格確定方式
(1)詢價采購方式。所謂詢價采購,即采購方根據需采購物品向供應商發出詢價或征購函,請其正式報價(Quotation)的一種采購方法。通常供應商寄發報價單,內容包括交易條件及報價有效期等,有時自動提出信用調查對象,必要時另寄「樣品」及「說明書」。報價經采購方完全同意接受後,買賣契約才算成立。
(2)招標確定價格。招標的方式是采購方確定價格的重要方式,其優點在於公平合理。因此,大批量的采購一般採用招標的方式。但採用招標的方式需受幾個條件的限制:所采購的商品的規格要求必須能表述清楚、明確,易於理解;必須有兩個以上的供應商參加投標。這是採用招標方式的基本條件。
(3)談判確定價格。談判是確定價格的常用方式,也是最復雜、成本最高的方式。談判方式適合於各種類型的采購。

3、如何分析供應商的報價?

報價單分析的33條經驗

1.防止供應商可能會以小的計量單位報價,從而降低你對價格的敏感度。
2.報價單上小數點的精確位數應該根據采購量來決定。
3.在分析、審核報價單的時候,盡可能用你最常用或最熟悉的貨幣單位來分析。(如果人民幣升值,我們進口東西應該用什麼報價?用外幣;如果人民幣貶值,我們進口東西應該用什麼報價?本幣)
4.從報價單位和方式角度上看,要盡可能用對我們最有利的方式報價。
5.拆分的報價要特別注意化整為零的報價策略和方式。(所謂化整為零,就是在拆分的各部分報價中都有小數點進位。供應商在這個地方多弄一點,那個地方多弄一點,整體就高出來了。這也是在細分成很多項的「配套產品報價單」上容易出現的問題。)
6.要按照采購方的成本結構來進行報價。(采購大批量產品時,報價單的格式應該按照采購的要求去做,也就是要求供應商要按照我們統一的報價方式和報價格式來報價,包括成本計算的方法都要統一按照我們的要求,這是非常重要的。這樣有利於你分析供應商報價和成本。)
7.要特別注意供應商在解釋報價的時候,會盡可能提升你對價值的認識,而讓你自然而然地接受他的價格。
8.采購也要善於哭窮,如果你總在供應商面前擺出財大氣粗的樣子,肯定很難拿到更優惠的價格。
9.在需要供應商報價的時候,你要學會隱藏自己的采購目的,把握好采購的需求。如果你提前跟供應商說了你的需求,然後再要求供應商報價,他的報價也許就會很離譜。也就是說你很難或根本砍不到你想要的價位了。
10.要分析供應商原材料的來源,並且完善采購成本模型的非正常因素的成本影響。這樣有利於我們分析供應商真實的成本。
11.要注意供應商利用正公差報價算成本,負公差生產的問題。也就是說,有時供應商在算采購成本的時侯全部都是按照正公差給你算,但實際上做產品時全部都是用負公差生產的。應該定期評估模具的狀態。
12.要分析供應商的建議是否存在陷阱。供應商的建議有價值,但是有可能蘊藏對我們不利的陰謀,我們一定要辨別出供應商的「好意」。
13.報價單中應該規定原材料供應商的品牌,更換應該經過采購認證。這樣既可以避免供應商「以次充好」,也可以控製成本,保證質量。
14.原材料審核不應該放鬆,尤其是拆分報價。通常供應商把「水分」加在原材料上,采購也容易接受,並且很多采購在供應商的原材料成本分析這方面投入的資源很少,花的時間也少,尤其是原材料價格的變化很大的材料,供應商往往乘機提高價格。供應商報價中的原材料不能動,是錯誤的觀點。
15.供應商通常會把采購最熟悉成本的部分或者市場最透明的部分報低,讓我們認為供應商的報價實在、便宜,取得采購對供應商報價的信任;而把采購最不熟悉的部分或者市場不透明的部分報高。
16.要注意報價單當中的彈性項目。供應商報價時常隱藏很多彈性計算費用的項目,這種報價策略,供應商經常可以成功地在後續獲得豐厚的利潤。采購如果稍微不注意,就要付出不必要的成本代價。最好能減少彈性計算費用的項目。
17.要特別注意容器殘留(雜質)導致的成本損失。除了氣體有容器殘留問題,其實不斷回收的膠水,也有類似問題。
18.要注意生產產品產生的邊角料的處理,它所產生的價值,也應該作為供應商利潤的一部分進行評估,或者抵沖成本。
19.要全方位審核追蹤采購產品可能發生的稅收變化。(稅金經常會被重復計算。)
20.報價單分析和成本分析要結合到供應商工廠去分析。很多采購管理者認為采購到供應商工廠里去,很浪費時間,而且還有差旅成本。最重要的是采購到供應商工廠去,會更容易被供應商「搞定」。這種觀點使公司的很多采購人員沒辦法做的更專業。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他采購的產品是怎麼生產出來的,更不用說清楚供應商提供產品的成本了。
21.要特別注意供應商偷工減料的問題。你給供應商多少錢他都能做出你想要的貨,靠的就是偷工減料。價格低不等於成本就低,保質保量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應該不斷地追蹤和分析采購產品質和量上的變化。
22.像塑膠件、鑄造件等的生產,應該特別控制新舊材料的比率。我們甚至可以考慮,突擊審查供應商的誠信。看看供應商是不是按照采購規定的技術標准去生產的。
23. 應該注意分析,產成品無法核算成本或者核算材料耗用的項目。
24.為了了解供應商成本的學習曲線與規模效應,應該分多階段報價。越是勞動密集型的產品,後續成本下降的空間就越大;越是在大批量生產階段,成本很可能會呈學習曲線下降, 學習曲線甚至持續很久。另外規模效應也很可能是成本發生變化的重要因素。通過分析學習曲線與規模效應追蹤與分析,可以自動削減采購成本。
25.通常報價單中20%的項目時常佔到80%的成本, 30%的項目佔到15%的成本, 50%的項目只佔5%的成本。所以我們要重點分析占總成本比重最大的項目。
26.整數項目,供應商很可能是大致估算的,很粗糙,應該關注。另外,諸如銷售費用很可能有規模效應,分攤成本時需要與采購量掛鉤。
27.要注意供應商使用心理感應報價法,表現為兩種形式:第一種形式是供應商製造出一種報價是被計算出來的感覺;第二種形式是供應商把價格報在低於我們某個心理價位上,這樣采購比較容易信任和接受。
28.供應提供的所謂的證明,很可能是二手的資料和信息,不要因為證明而停止分析供應商的成本,除非你真的確信沒有問題。
29.要盡可能的分析費用的分配率,而不是費用的加減乘除。因為分配率相對容易與行業、供應商之間進行比較。前面提到過供應商經常在原材料上做文章,事實上各個項目的費用,包括直接工資、製造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也是大有文章。
30.邏輯錯誤是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尤其是項目復雜的報價。供應商經常故意犯這樣的錯誤。
31.應該評估采購量和模具的經濟性。
32.應該評估供應商所開模具與其他供應商的匹配性。
33.報價單的杠桿點應該重點分析,而且要斤斤計較。(比如說我們采購大量型號的沖壓件,想降低沖壓件的成本,我們就要控制沖壓件的原材料--鋼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