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跨境指南 » 2019年現在跨境學童有多少人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2019年現在跨境學童有多少人

發布時間: 2022-06-02 04:45:01

1、學童藏手機跨境是怎麼回事?

一群群穿著整齊校服的孩子,排著隊,挨個經過學童通道,稚氣未脫的臉上洋溢著好奇的表情。這一幕每天的清晨和傍晚都會出現在福田口岸海關監管區。這些孩子都是「跨境學童」,家在深圳、學校在香港。然而最近,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竟被不法分子「盯」上了。

「鼓鼓」的書包里沒有一本書

5月23日下午16時左右,正值跨境學童放學入境高峰時段,許多學童排隊進入「學童通道」。皇崗海關關員在做正常秩序引導時,突然發現,有幾個孩子的小書包鼓鼓囊囊的,有些不對勁。

「正常孩子的書包一般只是裝書本和文具,外觀上都不會過分鼓起來。可是這幾個孩子的書包,都膨脹起來了。還有個孩子拉著一個帶拉桿的書包,書包本身就大,從外觀都能看出裡面塞滿東西了。」關員老杜說。

海關關員截停了幾個書包「鼓」得異常的孩子,耐心教導後,對孩子的書包進行了檢查。結果發現,這些「書包」里竟然沒有一本書籍、文具或其他學慣用品,而滿滿裝了未向海關申報的全新高檔手機、高檔盒裝燕窩等高價商品。

皇崗海關關員接連檢查了10名跨境學童的書包,共計查獲了全新蘋果iPhone7手機90台、iPhone6手機100台、全新三星新上市手機S820台、高檔燕盞10千克,初估案值近百萬人民幣。

以「一頓麥當勞」唆使學童帶貨

據初步了解,一些不法分子為了牟利,以請學童吃「麥當勞」或冰激凌為誘餌,將手機和燕窩塞入學童書包,企圖蒙騙過關。海關關員將涉案物品依法沒收入庫,並對孩子們進行了耐心的普法教育。

皇崗海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海關對「水客」走私的持續打擊,一些不法分子便把歪主意打到了跨境學童的身上,利用各種手段哄騙、利誘、唆使、威脅跨境學童實施走私違法活動。對此,皇崗海關在保持打擊力度的同時,積極與香港海關進行聯系,及時通報有關情況,同時積極開展各種針對性宣傳和教育,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讓跨境學童知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增強孩子們的守法意識,杜絕不法行為。

該關亦呼籲社會各界加大對跨境學童的保護力度,防止跨境學童被不法分子利用,從源頭預防利用未成年人實施走私的行為。

2、雙非兒童,新移民怎麼插班香港學校

赴港求學應懂廣東話
對早前有內地家長稱不滿幼兒園以廣東話面試,黃淑珍則認為,在香港讀書要懂廣東話是自然事,否則會遇到重重學習障礙,「既然他們想小朋友接受香港教育,便要讓其早點知道小朋友須懂廣東話,這不是歧視,是幫助」。不過,她亦指在面試階段,只要家長和學生「聽得懂」,用普通話回答亦可接受。

住原區非必收 須看家長理念
該校今年申請表有六七成來自跨境學童,面對「原區優先」的新規則,黃淑珍則指跨境學童並非處於「絕對劣勢」,「也要看面試表現、還有家長的教育理念等,並不是說只要是住附近就一定會收」。

有完成面試的本地家長汪太認為,自己的小朋友雖然表現比較「怕丑」,但由於懂廣東話,相對其他操普通話的學童有優勢,「答得會比其他人好一點」。在家長面試方面,汪太指學校主要問孩子在街上哭鬧會如何處理,她認為內地家長雖明白題目,但限於語言障礙,答題時難以詳盡。

記者調查發現,跨境學生除了每天奔波於深港兩地,需耗費大量時間精力外,還面臨著安全、融入等多方面問題。此外,跨境學童雖是香港人,但大多數學童在未入讀幼稚園之前大多數成長經歷都是跟隨家人,而大多數的雙非家庭家長是不了解香港文化,並且不會說粵語,他們對香港整體社會的認識及經驗缺乏。香港的歷史、文化、習慣、價值觀、公民責任等均無從體驗及感受。而學童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呆在深圳。要讓跨境學童成為「真正的香港人」,只有把香港人接納的習慣及價值觀深植在學童心中,才有可能把「香港精神」傳承至下一代,及真正地融合兩地經驗。

如此緊迫的報讀幼稚園現狀,面對著跨境孩子和本港小朋友的不同待遇,先天的不足無法對抗幼稚園對於小朋友的硬性要求。應對激烈的競爭局勢,家長必須事先做好准備,不打沒有準備的仗,提高寶寶的競爭力,在短時間內令家長詳盡的了解香港幼稚園的面試內容,也為了日後寶寶在香港的學習可以暢通無阻,學粵語,英文,以及香港文化成為了必不可少的一環。作為內地唯一最早開始關注雙非家庭,為雙非寶寶服務的機構,我們愛心成長服務社推出了針對寶寶幼稚園面試培訓的服務,師資力量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中心精心為內地港寶們嚴格篩選香港名牌幼稚園老師教授課程。我們還設有香港升幼面試培訓班、香港名校面試特訓班,幼兒粵語班,幼兒英語班等。

3、跨境學童的產生原因

<

4、拿單程證去香港的,成為非永久居民,現在還可以恢復內地戶口嗎?

可以的。

同時符合以下兩個條件,可向內地原戶籍地區相關部門申請恢復內地戶籍,從而恢復內地戶口。

1、返回內地政策機制的主要對象是不適應香港生活的內地新移民和「雙非學童「。

2、新移民在居港不足七年,未合資格申領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前。

正常情況下,國內的戶口需要注銷,這是你原居地的公安局或公安廳發出單程證的先決條件。

中國居民身份證和國內的戶口都是在簽發單程證之前同時注銷(一般是同日進行,次序依然是先注銷身份證和戶口,然後簽發單程證)。如果戶口簿只有你一個人,連戶口簿都要收回。如果你只是戶口簿內的其中一個成員,那麼你個人的那一頁上面會蓋上注銷的章,戶口簿交回給你。

(4)2019年現在跨境學童有多少人擴展資料:

內地居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請前往香港或者澳門定居。

1、夫妻一方定居香港或者澳門的;可同時申請偕行未滿十八周歲的子女。

2、十八周歲以上、未滿六十周歲,其在香港或者澳門定居的父母均六十周歲以上且在香港或者澳門無子女,需要其前往照顧的。「在香港或者澳門無子女」,指沒有具有香港或者澳門永久性居民身份的或者經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批准前往香港或者澳門定居的子女。

3、六十周歲以上且在內地無子女,需要投靠在香港或者澳門定居的十八周歲以上子女的。

4、未滿十八周歲,需要投靠在香港或者澳門定居的父母的。

5、香港或者澳門永久性居民子女。

6、有其他特殊情況需要前往香港或者澳門定居的。

5、現在中國的失學兒童有多少?

沒有人知道.官方數字不可靠.

6、目前世界有多少兒童,多少失學,多少童工?

很多很多,不計其數,無法統計,尤其是亞非拉!居世界前位

7、如何讓孩子在香港讀書

很多香港人的小孩都是在深圳住,然後在香港上學。在靠近深圳的香港新界北區有一些學校很多小孩都住在深圳,每天都能看到有人專門帶隊,帶小孩去香港上學。
如果你不太了解建議可以找香港工聯會在深圳的辦事處代為查詢,他們都很樂意協助的。

新華社還有這方面的報導

新華網香港11月20日電 題:奔波的「雙城」童年——關注深港跨境學童問題

新華社記者 呂諾

每到上學和放學的時間,在羅湖、落馬洲、文錦渡、深圳灣等深港邊境口岸,都會出現一道獨特的風景——肩背書包、身穿校服的孩子成群結隊地過關。

這些孩子大多出生在香港、居住在深圳,早晨過境到香港上學,晚上再返回深圳的家。他們當中,最大的十三四歲,最小的只有三四歲。這群過著雙城童年生活的孩子,被稱為「深港跨境學童」。

雙城奔波

深圳市羅湖區的一個住宅小區里,住著一對小姐妹——昕昕和晴晴。每個上學的日子,她們都要穿過邊境到香港的一所小學讀書。姐姐已經五年級,妹妹三年級。從家到學校,每一趟都要兩次經過邊檢和海關。來回要花至少3個小時。這樣一天一個往返、多次上車下車的生活,姐妹倆已持續了好幾年。

昕昕和晴晴的父母都是香港人,在深圳經營著一家餐廳,因為要照顧生意,昕昕和晴晴便過上了住在深圳、學在香港的雙城生活。

記者在一個平常的早晨來到昕昕和晴晴的家進行追蹤采訪。

6點半左右,昕昕和晴晴被媽媽從睡夢中喚醒。她們梳洗停當,匆匆吃完早餐,就背上書包到小區門口等候校車。7點多姐妹倆已登上開往邊境的校車,向媽媽揮手再見。

8點左右,昕昕和晴晴在文錦渡下車准備出境。文錦渡海關落成於上世紀80年代,是深港邊境中規模和流量都比較小的一個關口。相對於在羅湖、落馬洲等較大關口出入境的同學,昕昕和晴晴已算幸運,因為她們可以少走點兒路、少排些隊,少花費一些時間和體力。

早晨8點15分,昕昕和晴晴辦完了從深圳離境的手續,登上由香港開來的校巴。至此,上學的路走完了一半。稍後,她們還要在香港入境。

「每天上學放學加起來,一共要上下8次車……」晴晴的媽媽告訴記者:「小姐妹倆每人背著很重的書包,拿上拿下真的很辛苦。」
無奈的選擇

像昕昕和晴晴這樣的深港跨境學童,目前已經有八九千人,有預測稱下個學年可能突破萬人。

據記者了解,自上世紀90年代至今,粵港兩地經濟文化交流日趨緊密,越來越多的港人短期或長期在廣東工作或經商。工作的需要,以及相對較低的房價和生活成本,使不少香港夫婦把家安在了深圳;此外,跨境婚姻組成的家庭也越來越多,許多跨境家庭也選擇把家安在深圳,讓子女在香港接受教育。

「能不能不要讓我們每天走來走去?」從幼兒園起就在深港兩城奔波的昕昕,6年來曾不只一次這樣問媽媽。

「我們真的很無奈。」媽媽告訴記者,「我們在深圳開餐廳,要照顧生意就要在這里有一個家,而且這邊的房子也比香港便宜。但孩子長大後總要回到香港,所以還是決定讓她們在香港讀書,這樣以後也能更適應一些。」

記者了解到,由於跨境學童沒有深圳戶口,所以若想在深圳上學只能借讀或到收費比較高的私立學校,而到香港則可順理成章地免費入讀公立學校;此外香港和內地的教學內容和進度不同,使用的漢字繁簡體也不同;再加上港人父母大多希望孩子長大後能融入香港社會,所以盡管非常辛苦,港人父母還是選擇讓孩子奔波跨境讀書。

昕昕和晴晴就讀的公立風溪創新小學位於香港上水,距深港邊境較近。這所學校里像昕昕和晴晴這樣的跨境學童佔到全部學生的三分之一,學校為此專門配有校車往來邊境接送。

鳳溪創新小學課程統籌主任石麗芬告訴記者,風溪和許多位於深港邊境的學校一樣,在上學放學時間及課程設置方面要做特殊安排,以充分照顧跨境學童的實際情況。比如,早晨第一節課9點半才開始,下午4點半放學。但盡管如此,跨境走讀的孩子仍比家住香港的孩子疲憊。

除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奔波辛苦外,更讓家長和學校揪心的是孩子們的安全。

「口岸一帶的人員很復雜,孩子又小,我最擔心的就是她們給壞人哄走了。」晴晴的媽媽告訴記者,很長一段時間她都告訴孩子「直接過關,不要跟不認識的人說話」。

香港鳳溪創新小學校監馬紹良告訴記者:「學生每天往返口岸是很危險的,如果他們給不法之徒利用,比如說把違禁物品放在書包里就麻煩了。我們學校之所以自己營運巴士接送,就是出於安全和監管的考慮。」

更深一層的擔心,則是孩子的歸屬感問題。昕昕和晴晴的媽媽告訴記者:由於每天辛苦地雙城奔波,兩個孩子幾乎把大部分課外活動及同學交往時間都花在了路上,這樣會不會讓她們對深圳和香港都缺乏了解和歸屬感?
共解難題

住在深圳,學在香港,這樣奔波的「雙城」生活每天都在上演。如何讓孩子們在上學路上少一些舟車勞頓和意外風險,多幾分便捷和安全,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

「能不能讓校車在兩地直接往返,請邊境人員上車檢查而不用孩子們頻繁上下車?能不能興建或改建一些寄宿制學校,讓孩子們不用每天跑來跑去?」接受采訪時,鳳溪創新小學校監馬紹良連說了兩個「能不能」。

據記者了解,目前深港邊境口岸有些開辟了「深港走讀兒童」專門通道和候檢區域,香港已有42個班次的校車可以跨境接送學童,10個班次的校車可在香港「免落地過關檢查」。新開通的深圳灣關口則已實行「一地兩檢」。

另據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新界)梁兆強介紹,香港正在與深圳及廣東省政府研究跨境學童的相關解決方案,如進一步簡化出入境手續,增加跨境校車班次,為部分學童提供交通補貼,以及對跨境學童提供學習輔導等。香港和深圳兩地也正在商談合作讓港人子女在深圳完成小學課程,然後參加香港中學派位,以免低年級學童每天在深港兩地奔波等。

「整體而言,跨境學童每天花數小時往來深港兩地,對其學習及成長會有一定的影響。」梁兆強說,「特區政府一直提倡就近入學。我們現在有個考慮,就是讓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留在深圳,讀港人的學校或港人班,然後讓他們參加香港的中學派位,到香港讀中學。我們已經在試行,預計第一批小學畢業生可以在2010年選擇在香港的中學上課。」

梁兆強說:「在這方面深圳市政府很支持,也研究了在私立學校開辦港人子弟班的可能,但可能到最後落實還需要一點時間。」

8、凌晨5點從深圳到香港上學的跨境兒童,他們現在怎麼樣了?

現在他們已經長大,但仍然是往返兩地上學,疫情出現讓他們變得手足無措,想回到深圳又是極其困難,不過這些孩子高考時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