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有多少個跨境民族
32個。
中國的這樣的跨境而居的民族大約有32個。跨境民族是不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成員?這肯定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成員。所以我們說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首先是要築牢我國32個跨境民族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2、西南地區的18個跨境而居的少數民族有哪些
1、西南地區的藏、壯、傣、布依、彝、哈尼、門巴族、拉祜、傈僳、景頗、阿昌、怒、佤、獨龍、德昂、布朗、苗、瑤等18個民族與緬甸、泰國、越南、寮國等國家跨國而居。
2、上述各民族群體所跨居的國家數量有所差異,而且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國家可能有不一樣的自稱或他稱,但每一個單一民族群體在歷史上都有密切的淵源關系,在現實中也有較強的民族認同觀念,是典型的現代跨境民族。
3、少數民族是指多民族國家中主體民族以外的民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除主體民族漢族以外的其餘55個法定民族均是少數民族。
3、廣西民族發展教育.回顧歷史發展,
廣西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邊疆自治區。這里的每一個民族都和諧相處,共同發展,共同促進。廣西在春秋戰國時期是百越之地,主要以駱越(百越一支,壯族、侗族祖先)西甌越(百越一支,黑衣壯族)和俚越(百越一支,現粵語漢族或白話壯族)。秦時期,秦始皇南下統一百越之地。這也是百越人和北方華夏人的首次融合。漢朝時期,中原漢族和苗族開始南遷廣西。漢末,兩廣脫離中原成立南越國。三國時期屬於東吳。越人經歷了——越——俚——僚,沒演化過程中,也有相應的越人慢慢分離和部分漢化,直至宋朝,北方人稱僚人為「僮人」,元蒙古時期,中央王朝將契丹、鮮卑等民族統視為漢族,但「僚人」已經習慣了「布僮」「布俚」等自稱,這個自稱也一直延續下來。直至清末,「桂系」軍閥管轄區,以陸將軍為典型將自己轄區范圍的人民統稱「僮民族」。新中國成立後,僮族正式得以官方稱呼成立並認定為我國56民族中的一支。1958年中央籌建「廣西僮族自治區」,1965年將「僮族」更名為「壯族」。廣西各族人們自古以來相互團結,相互融合。在廣西歷史上,也出現過很多民族英雄,如僚人「佤氏夫人」俚人「冼夫人」等,她們都是歷史上著名的抗倭女英雄。
廣西民族,主要以壯族為主。經歷了:百越——俚——僚——漢——壯,大致一個演化階段。
4、論文的文獻綜述怎麼寫?格式是什麼?
文獻綜述是對某一領域某一方面的課題、問題或研究專題搜集大量情報資料,分析綜合當前該課題、問題或研究專題的最新進展、學術見解和建議,從而揭示有關問題的新動態、新趨勢、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術等等,為後續研究尋找出發點、立足點和突
約翰 W.克雷斯威爾(John W. Creswell)曾提出過一個文獻綜述必須具備的因素的模型。他的這個五步文獻綜述法倒還真的值得學習和借鑒。
克雷斯威爾認為,文獻綜述應由五部分組成:即序言、主題1(關於自變數的)、主題2(關於因變數的)、主題3(關於自變數和因變數兩方面闡述的研究)、總結。
(1)序言告訴讀者文獻綜述所涉及的幾個部分,這一段是關於章節構成的陳述。
(2)綜述主題1提出關於「自變數或多個自變數」的學術文獻。在幾個自變數中,只考慮幾個小部分或只關注幾個重要的單一變數。
(3)綜述主題2融合了與「因變數或多個因變數」的學術文獻,雖然有多種因變數,但是只寫每一個變數的小部分或僅關注單一的、重要的因變數。
(4)綜述主題3包含了自變數與因變數的關系的學術文獻。這是我們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
這部分應該相當短小,並且包括了與計劃研究的主題最為接近的研究。或許沒有關於研究主題的文獻,那就要盡可能找到與主題相近的部分,或者綜述在更廣泛的層面上提及的與主題相關的研究。
(5)總結強調最重要的研究,抓住綜述中重要的主題,指出為什麼我們要對這個主題做更多的研究。
一、文獻綜述的含義
文獻閱讀報告,即「文獻綜述」,英文稱之為「survey」、「overview」、「review」.是在對某研究領域的文獻進行廣泛閱讀和理解的基礎上,對該領域研究成果的綜合和思考。一般認為,學術論文沒有綜述是不可思議的。需要將「文獻綜述( Literature Review)」與「背景描述(Backupground Description)」區分開來。
我們在選擇研究問題的時候,需要了解該問題產生的背景和來龍去脈,如「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歷程」、「國外政府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政策和問題」等等,這些內容屬於「背景描述」,關注的是現實層面的問題,嚴格講不是「文獻綜述」,關注的是現實層面問題,嚴格講不是「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是對學術觀點和理論方法的整理。
其次,文獻綜述是評論性的( Review 就是「評論」的意思),因此要帶著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critical thinking)來歸納和評論文獻,而不僅僅是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堆砌」.
評論的主線,要按照問題展開,也就是說,別的學者是如何看待和解決你提出的問題的,他們的方法和理論是否有什麼缺陷?要是別的學者已經很完美地解決了你提出的問題,那就沒有重復研究的必要了。
二、意義和目的
總結和綜合該方向前人已經做了的工作,了解當前的研究水平,分析存在問題,指出可能的研究問題和發展方向等,並且列出了該方向眾多的參考文獻,這對後人是一筆相當大的財富,可以指導開題報告和論文的寫作。
三、主要內容
(1)該領域的研究意義。
(2)該領域的研究背景和發展脈絡。
(3)目前的研究水平、存在問題及可能的原因。
(4)進一步的研究課題、發展方向概況。
(5)自己的見解和感想。
四、分類
綜述分成兩類。
一類是較為宏觀的,涉及的范圍為整個領域、專業或某一大的研究方向。
一類是較為微觀的,這類綜述可以涉及到相當小的研究方向甚至某個演算法,談的問題更為具體與深入。前者立意高,范圍廣,面寬,故也不易深入,比較好讀好懂。這對初入道者、欲對全局有所了解的讀者而言很有參考價值。
然而,欲深入課題的研究,則希望能有後一類的綜述為自己鳴鑼開道,這會節約很多的時間與精力,但往往不能遂人意,於是只好旁徵博引,由自己來完成該課題的綜述。當寫學位論文時,我們要寫的也就是這類結合自己研究課題而寫就的綜述。
五、難點
一篇好的文獻綜述既高屋建瓴,又腳踏實地;既探?索隱,又如醍醐灌頂。文獻綜述顧名思義由「綜」和「述」組成。前半部分的「綜」不算太難,根據所查閱大量的文獻進行綜合的歸類、提煉、概括即可做到的話。
後半部分的評「述」與分析則是一篇「綜述」質量高下的分界線,這需要融入作者自己理論水平、專業基礎、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對問題進行合情合理的剖析基礎上,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
六、如何收集資料
雖說,盡可能廣泛地收集資料是負責任的研究態度,但如果缺乏標准,就極易將人引入文獻的泥沼。
技巧一:
瞄準主流。主流文獻,如該領域的核心期刊、經典著作、專職部門的研究報告、重要化合物的觀點和論述等,是做文獻綜述的「必修課」.而多數大眾媒體上的相關報道或言論,雖然多少有點價值,但時間精力所限,可以從簡。怎樣摸清該領域的主流呢?
建議從以下幾條途徑入手:
一是圖書館的中外學術期刊,找到一兩篇「經典」的文章後「順藤摸瓜」,留意它們的參考文獻。質量較高的學術文章,通常是不會忽略該領域的主流、經典文獻的。
二是利用學校圖書館的「中國期刊網」、「外文期刊資料庫檢索」和外文過刊閱覽室,能夠查到一些較為早期的經典文獻。
三是國家圖書館,有些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圖書,學校圖書館往往沒有收藏,但是國圖卻是一本不少(國內出版的所有圖書都要送繳國家圖書館),不僅如此,國圖還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國政治和政府的外文書籍,從互聯網上可以輕松查詢到。
技巧二:
隨時整理,如對文獻進行分類,記錄文獻信息和藏書地點。做博士論文的時間很長,有的文獻看過了當時不一定有用,事後想起來卻找不著了,所以有時記錄是很有必要的。羅僕人就積累有一份研究中國政策過程的書單,還特別記錄了圖書分類號碼和藏書地點。
同時,對於特別重要的文獻,不妨做一個讀書筆記,摘錄其中的重要觀點和論述。這樣一步一個腳印,到真正開始寫論文時就積累了大量「干貨」,可以隨時享用。
技巧三:
要按照問題來組織文獻綜述。看過一些文獻以後,我們有很強烈的願望要把自己看到的東西都陳述出來,像「竹筒倒豆子」一樣,洋洋灑灑,蔚為壯觀。彷彿一定要向讀者證明自己勞苦功高。
我寫過十多萬字的文獻綜述,後來發覺真正有意義的不過數千字。
文獻綜述就像是在文獻的叢林中開辟道路,這條道路本來就是要指向我們所要解決的問題,當然是直線距離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風景頗多,迷戀風景的人便往往繞行於迤邐的叢林中,反面「亂花漸欲迷人眼」,「曲徑通幽」不知所終了。
因此,在做文獻綜述時,頭腦時刻要清醒:我要解決什麼問題,人家是怎麼解決問題的,說的有沒有道理,就行了。
綜述是你查閱相關文獻的成果。
任何研究都要建立在前人的基礎上,並且遵守學術傳統,而不是空穴來風。
你需要告訴讀者,關於這個問題前人研究到了何種地步,有什麼缺陷,應該在哪些方面進行拓展。這一方面是對前人研究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你的文章價值何在。
任何與本文相關的重要成果都應當在綜述中得到體現,並且在參考文獻中列出。綜述不是概述,不能泛泛地引用和概括,要有揚棄,特別是有批評。
否則,如果別人都做好了,要你寫文章幹嘛。
綜述比較容易看出作者對該領域所下的工夫,因為作者需要廣泛閱讀,理解不同論文在關鍵假設和模型上的主要分歧。好的綜述本身就是一篇獨立的文章。
5、關於教育學的文獻綜述
一、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是研究生在其提前閱讀過某一主題的文獻後,經過理解、整理、融會貫通,綜合分析和評價而組成的一種不同於研究論文的文體。綜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課題的新水平、新動態、新技術和新發現。從其歷史到現狀,存在問題以及發展趨勢等,都要進行全面的介紹和評論。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見解,預測技術的發展趨勢,為選題和開題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文獻綜述的格式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而文獻綜述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再根據提綱進行撰寫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順序綜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提出自己的見解並對進一步的發展方向做出預測。
參考文獻,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也為評審者審查提供查找線索。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容准確無誤。關於參考文獻的使用方法,錄著項目及格式與研究論文相同,不再重復。
三、文獻綜述規定
1. 為了使選題報告有較充分的依據,要求碩士研究生在論文開題之前作文獻綜述。
2. 在文獻綜述時,研究生應系統地查閱與自己的研究方向有關的國內外文獻。通常閱讀文獻不少於30篇
3. 在文獻綜述中,研究生應說明自己研究方向的發展歷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等。
4. 文獻綜述要條理清晰,文字通順簡練。
5. 資料運用恰當、合理。文獻引用用方括弧"[ ]"括起來置於引用詞的右上角。
6. 文獻綜述中要有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鼓勵研究生多發現問題、多提出問題、並指出分析、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
7. 文獻綜述不少於3000字。
四、注意事項
⒈ 搜集文獻應盡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獻資料是寫好綜述的前提,否則,隨便搜集一點資料就動手撰寫是不可能寫出好的綜述。
⒉ 注意引用文獻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在搜集到的文獻中可能出現觀點雷同,有的文獻在可靠性及科學性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在引用文獻時應注意選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較好的文獻。
⒊ 引用文獻要忠實文獻內容。由於文獻綜述有作者自己的評論分析,因此在撰寫時應分清作者的觀點和文獻的內容,不能篡改文獻的內容。
⒋ 參考文獻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論文可以將參考文獻省略,但文獻綜述絕對不能省略,而且應是文中引用過的,能反映主題全貌的並且是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文獻資料。
6、跨境民族的概念是什麼?
跨境民族簡單的說就是 分屬於不同的國家,卻有著共同的血緣文化聯系, 民族同宗、文化同流、信仰大體相同的民族。(比如中國有朝鮮族,朝鮮也有朝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