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貿易管理 » 古巴從美國進口什麼最賺錢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古巴從美國進口什麼最賺錢

發布時間: 2023-02-07 21:53:59

1、古巴導彈危機中古巴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詳細)

女主角。
美蘇是兩大男主角。為了爭奪女主角而爆發的沖突。
卡斯特羅推翻古巴獨裁政府之後,首先向美國示好,但是美國不希望出現一個不受控制和帶有色彩的古巴,所以美國直接或者間接資助古巴流亡人士對古巴進行顛覆活動。這使得卡斯特羅完全倒向蘇聯。由於古巴的這種行為使得美國把矛盾放上檯面。對古巴進行全面封鎖,造成古巴經濟嚴重困難。這時美蘇爭霸已經進入升級階段。可是彈道導彈技術還不成熟。美蘇威懾力量主要依靠遠程轟炸機和中程導彈。美國可以依託他在歐洲的基地威脅蘇聯,但是蘇聯蘇聯苦於沒有像美國那樣的全球軍事基地。而古巴這時堅定的加入社會主義陣營。使得蘇聯甚至有了一個在美國家門口的軍事基地。蘇聯不會丟掉這樣的一個機會。蘇聯秘密秘密在古巴修建導彈陣地和軍用機場。但是最終被美國發現。古巴導彈危機爆發。美蘇在加勒比海全面對峙。最終蘇聯在壓力之下同意撤出在古巴的一切人員和裝備
(等於認輸),但是美國必須保證古巴的獨立。古巴當然不希望蘇聯人離開,因為這次危機已經使美國對古巴恨之入骨。從此美國對古巴進行經濟封鎖,到現在也是。古巴的經濟很單一,主要靠出口蔗糖和煙草。蘇聯人利用古巴與西方國家冷淡的機會。用自己的工業品從古巴賺取大量進口蔗糖和煙草,也使的古巴吃了不少啞巴虧。小國家在大國博弈中往往是大國交換條件的犧牲品。
雖然古巴的事件影響了美國想完全控制中美及南美的進程,但是卻擋不住美國人的行動。從之後美國入侵格瑞那達,兵發巴拿馬都可以看出美國企圖控制整個美洲的決心

2、古巴的生活狀況如何

我有親身經歷,我在古巴生活了三年半,其中最後一年因為是在哈瓦那工作,所以就和那些老華人住在華人區里。古巴人購買基本生活資料是配給制的,也就是購物本(古巴人叫libreta),最基本的米、油、豆子(古巴人的主菜)、肥皂、香皂、雞蛋、鹽、糖、給未成年人的奶什麼的都是憑這個本供應,我們在古巴的外國人就沒這個本了。憑這個本在指定商店(bodega)里買的東西的價格十分便宜,比如雞蛋才合人民幣不到5分錢一個,幾乎等於不要錢,但是是有限量的,如果買完了本上的量還想要的話就要去自由市場(農貿市場)上買了,價格會比這個商店裡貴很多,但是還是可以承受的起,同樣以雞蛋為例,農貿市場大概合人民幣五六毛一個。客觀的講,我感覺古巴人的生活水平不如中國人(平均水平),按照供給制,古巴人的基本生活是能夠保障的,也就是能吃飽,如果誰說古巴人連吃都吃不飽,在挨餓,那要麼就是不了解情況,要麼就是別有用心。但是古巴人如果想生活好很難,因為大多數工業品都靠進口,需要換了外匯券(peso convertible)在外匯商店購買,價格是很貴的。舉個例子,一台中古合資生產的熊貓牌21寸遙控彩電,在古巴的價格合將近三千元人民幣,一台中古合資生產的電動自行車合將近六千人民幣。很多古巴人都想辦法賺錢,比如開小吃店、開私人計程車、出租房屋,包括在海外有古僑的會有僑匯收入。但是古巴人心態比較平和,因為古巴的貧富差距沒那麼大,按工資來說,低工資的一個月大概是五六個美元,高工資的也不過二十美元一個月左右,平均工資在十美元一個月,因為有供給制,所以這點收入是能夠保障基本生活的。而且古巴的福利的確是比中國好,教育和公共衛生是大投入,古巴人上學和看病是真正完全不要錢的,這不是我誇大,真實情況是這樣,我在古巴上學時的古巴同學不光不用給學校錢,每個月國家還給他們零花錢,雖然很少(不到一美元),但總有啊,而且古巴又那麼窮。在古巴的外國留學生也可以享受免費醫療的待遇,我在古巴看過病,我的中國同學也有在那裡做過手術住過院的,真的是一分錢都不要。而且買葯也很便宜,老百姓都能承受的起葯價。政府機關寒磣也是真的,我曾經作為翻譯陪同我國教育部去古巴教育部訪問,兩國領導(副部級)會談的時候竟然停電了!而且他們的一般公務員的公務車都是破拉達。
至於華僑,有的華僑生活還是不錯的,古巴給華僑有特殊政策。哈瓦那華人區有個「華區促進會」(就是我以前工作的學校所屬的單位),是古巴的機構,下屬很多中餐館。名義上是古巴公家的,但實際上下屬於促進會的餐館都是老華人或其家人自己的,有餐館經營的老華人還是比較有錢的,比如我在那裡有一個老華人的朋友,他有個「東坡樓」餐館,他有手機,還有輛老爺車(59年的老福特)。在古巴的華人社團(比如民治黨、各姓所屬的堂)一般也都有自己的餐館經營,經濟景況相對於一般古巴人還是不錯的。而有些鰥寡孤獨的老華人的生活就差一些了,但是促進會給他們有一個養老院「頤僑居」,我以前就和他們住在這里。相對於其它美洲國家的華僑來說,古巴的華僑生活的確不是很好。

3、您好,我想前往古巴做做貿易,向您咨詢

首先糾正,古巴沒有閉國很多年,只是因為美國對於古巴有經濟制裁,但是古巴和其他拉美國家、歐洲國家是一直都有貿易往來的,當然還有中國。胡主席2005年,2008年兩次訪問古巴,就能說明問題。

其實古巴那邊有非常多的中國公司。大型國企、私企和無數的國內貿易企業。比如中國石油、鄭州宇通、華為、普天等等。因為古巴基本上都是國有企業,所以貿易來往一般是實行的1年的信用證,收資金很緩慢,所以一般小型企業可能會因為資金收回緩慢而放棄古巴的商貿往來。

的確,古巴島小,基本什麼都需要靠進出口來完成,古巴的經濟主要來自於雪茄、咖啡、蔗糖、水果、朗姆酒的出口,還有一大部分來自古巴的旅遊業。人民生活物質雖然相對匱乏,但是請不要和朝鮮相比較。百姓人民月收入在30-40美金左右,但是古巴實行教育、醫療全部免費。人民在日常生活的食品上也是有政府補貼的,所以基本收入花費在裝修、服裝、飲食上較多。首都哈瓦那相對收入較其他城市多,消費也相對較高。

古巴實行貿易區,建議您先到古巴駐中國使館,索取相關資料。門口有前台會說中文。另外、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地都有古巴國有企業的代表處,負責每年中國區域的政府采購業務。

4、古巴是個農業國,哪來的錢……

古巴的旅遊業很發達,這里的外國遊客很多·旅遊業算是古巴很大的產業。再就是雪茄·雪茄出口也是古巴人賺錢的很大一部分。

5、pocib古巴進口什麼掙錢

食品,電子產品。

電子產品是以電能為工作基礎的相關產品,主要包括:手錶、智能手機、電話、電視機、影碟機(VCD、 SVCD、DVD)、錄像機、攝錄機、收音機、收錄機、組合音箱、激光唱機(CD)、電腦、游戲機、移動通信產品等。因早期產品主要以電子管為基礎原件故名電子產品。

電子技術是歐洲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開始發展起來的新興技術,最早由美國人莫爾斯1837年發明電報開始,1875年美國人亞歷山大貝爾發明電話,1902年英國物理學家弗萊明發明電子管。電子產品在二十世紀發展最迅速,應用最廣泛,成為近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

第一代電子產品以電子管為核心。四十年代末世界上誕生了第一隻半導體三極體,它以小巧、輕便、省電、壽命長等特點,很快地被各國應用起來,在很大范圍內取代了電子管。

五十年代末期,世界上出現了第一塊集成電路,它把許多晶體管等電子元件集成在一塊硅晶元上,使電子產品向更小型化發展。集成電路從小規模集成電路迅速發展到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從而使電子產品向著高效能低消耗、高精度、高穩定、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6、古巴是什麼樣的經濟體制?

是古巴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古巴已經開始改革了!他們稱為有古巴特色的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CCTV幾年前采訪古巴領導的話。
是大力發展旅遊業和本國優勢加工業,如製糖,雪夾。就像中國發展人力密集型加工業一樣。不過古巴的教育是免費,住房的。手機通信業務之前是被管制的,前幾年已經開始改革了。經濟已經開始市場化了。
古巴目前的狀況相當於我國八十年代初,但是生活比我們那時要好些。古巴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發展速度非常慢,年經濟增長率也就是2%左右。如果帶古巴呆的時間短是體會不出古巴的發展的。只有在古巴長時間生活才能體會到古巴的確是在發展,但是速度非常非常慢。變化是有的,但是沒中國這么快,好像大城市幾個月不去就會變樣。古巴基礎設施建設尤其如此,比如哈瓦那大學旁邊的那條街,五十年前什麼樣,現在基本上還是什麼樣。生活上是在慢慢好轉,但是也是非常緩慢。如果有錢,也能生活的不錯,肉蛋奶都能買到,尤其是在首都哈瓦那。但是價格會很貴。古巴的交通發展很慢,因為美國的封鎖,能進口的石油很少,主要是委內瑞拉供應。所以在古巴交通是大問題,和我國剛剛改革開放時一樣,汽車票、火車票都很難買,主要出行方式之一是搭順風車。古巴人出國手續也很多,而且護照收費很貴,但是並不特別限制,只要手續齊全,又能付得起費用(一般古巴人是付不起的,都是外國親戚拿錢),是可以出去的。但是有些方面古巴卻並不是很落後,比如在那裡的租車行能租到很好的車,現代的伊蘭特和Accent(中文商品名我忘了,是國內剛出的)我在古巴已經開了三年了,應該基本屬於快淘汰的車型。國內還沒上標致307和206的時候我在古巴就都開過了,而且國內沒有的標致807那裡也有,不過都是直接從法國進口的,價格比我們自己產的要貴得多。古巴有一點與我國當初不同,就是對古僑的態度。古巴也限制偷渡去美國的人,抓住了也會送回來,但是不像朝鮮那樣處罰,而是登記一下,在公安部門備個案,有案底就是了,沒什麼處罰(當然其親戚等就不能在政府機關等重要部門擔任重要職務了)。如果真跑過去,到了美國,幹了幾年發達了,古巴是歡迎這些人給國內的親戚匯款的,也歡迎這些人回國探親、旅遊、投資,不管他們的政見怎麼樣,哪怕是反卡斯特羅的(當然回國進行反卡活動不可以),畢竟他們是給古巴帶了錢來。古巴人也以自己在國外有親戚而自豪,而不像我們當初還會怕有海外關系。古巴也有不少家庭都有國外親戚。我曾經見過在美國定居的古巴人回國探親,十分有錢,比在古巴工作的外國人都有錢,租了一輛商務車,珠光寶氣,給在古巴的親戚買了電視和DVD機(一般古巴人憑死工資能難買得起)。古巴的旅遊業是比較發達的,是第一大創匯產業。我感覺他們的旅遊業某些方面比我們要成熟,做得很不錯(我以前就在哈瓦那做過導游)。但是總體上,古巴還是比較落後的,還是以計劃經濟為主,很限制私人經濟。個體戶是有的,但是只限於有限的幾個行業,而且經營規模不能擴大,稅也很高。古巴沒有私營經濟,私人是不能開工廠或者公司的。與古巴做生意只能和國營公司做,沒有能夠自己做進出口的私人公司。
另外,說到古巴的發展不能不提中國。中國對古巴有著大量的援助,現在和古巴的貿易往來也不少(雖然古巴會賴帳)。在古巴的大小道路上,就可以看見跑著我們的宇通客車;在古巴的鐵路上,也有我們二七機車製造廠生產的12台嶄新的DF7G型內燃機車;古巴的很多自行車、家電等更是中國的技術甚至根本就是從中國進口的。古巴的電信設備更有很多是中國的,青年島特區的整個電信平台就是中國巨龍公司給做的,中興公司驗收的。中國也有很多對古巴的援助諸如水稻、蛋禽養殖、水電站等方面。

7、有人說被美國侵佔過的國家生活比以前好!你覺得呢?

上帝保佑吃飽了飯的古巴人民!

生活在消費社會的人們,也許很難想像,地球上依然有人生活在糧票制度之下。

古巴,這個人口剛到北京一半的島嶼,從60年代就建立起了口糧配給制度。政府分發的口糧小冊子,從此決定了一家人能購買的飲食。

如今,當地球上一些人吃著24h的外賣,沉醉於琳琅滿目的網購狂歡,許多古巴人依舊需要使出渾身解數,以應對糧食短缺下的永恆追問:「今天的食物上哪找?」。

人們在古巴供銷社內購物。Francoise Guajour / 攝

一場口糧配給的烏托邦實驗

時間倒回1959年,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菲德爾·卡斯特羅」和革命偶像「切·格瓦拉」意氣風發,靠游擊戰推翻了親美的政權,建立起了公有制國家。

像計劃經濟烏托邦想像一樣,古巴宣布取消一切僱傭關系,政府分配工作,實行全民免費醫療,孩子免費上學。

50年代,三名婦女坐酒吧在哈瓦那夜總會。HERBERT C. LANKS / 攝

在此之前,古巴一直是美國上流社會紙醉金迷的度假天堂。美國資本家辦的豪華餐廳、夜總會和賭場極盡奢華。

1962年,眼看曾經的樂土都被收歸國有,美國政府對古巴實行了全面封鎖。

口糧制度正是這時登上了歷史舞台。

每家的口糧供應冊上寫著家庭成員和出生日期。憑手冊,只要花很少的錢,就能買到規定的食物。

雖然古巴的農業生產率底下,80%的糧食依賴進口,但是依靠向蘇聯及東歐國家出口蔗糖和礦產賺錢,日子過得還算滋潤。

人們在供銷社內買主食。早期的小冊子還包括了不同類型的義大利香腸、海鮮、肉類、蔬菜水果。

據研究,古巴家庭每月配給包括,一瓶食用油、一袋洗衣粉,每人每天80克麵包,每月2.7公斤大米,雞蛋8個,黑豆900克,雞肉900克,白糖1.4公斤,咖啡65克,巧克力粉70克,除此之外還有肥皂、香皂、火柴各一盒,外加7歲以下兒童的奶粉。

為了體現人性化,到了生日當天,還可以領到額外的蛋糕,或啤酒津貼。


1990年古巴孩子的生日派對。

在牛奶產量不足的海島上,卡斯特羅為了顯示比美國佬更強,甚至在首都修建了世界最大的冰激凌公園,每天可以招待三萬市民。

在炎熱的氣候里,吃一口有國家補貼的「社會主義雪糕」成了每個人都觸手可及的快樂。


為了紀念1953年7月26日卡斯特羅發動的攻打蒙卡達兵營的革命,公園出售的Coppelia牌冰激凌一共有26種口味。72歲的帕茨回憶,其中包括黑牛、白牛,就是加了可樂或檸檬水的香草冰淇淋。

不過,好日子隨著蘇聯解體戛然而止。

1991年,古巴失去了75%的食品進口,口糧配給手冊上的誘人清單驟減。一夜之間,供銷社裡那些曾經擺著牛肉、黃油、朗姆酒、牛奶、甚至汽水的地方,只留下一堵空牆。

國家宣布進入了「特殊時期」,坊間則形象地稱之為「瘦的時期」,因為平均每人瘦了足足9公斤。


無比空曠的供銷社貨架。Francoise Guajour / 攝

動物園也清晰地見證了時局的艱辛。

1959年卡斯特羅奪取權力後,古巴笑話說,哈瓦那動物園的標語,從「請不要喂動物」改成了「請不要拿動物的食物」。

而到了「特殊時期」,笑話再次進化 —— 標語變成了「請遊客不要吃動物」。

事實上,動物確實減少了。「孔雀、水牛,甚至是一種類似鴕鳥的南美洲鳥類都消失了,」一名哈瓦那居民說,「鬣狗不得不吃素,老虎也只能吃甘薯。」

Ariam把釣上來的大魚帶回家,這條魚一家人能吃兩星期。許多人每天醒來的第一個念頭就是,今天如何獲得食物。William Martin / 攝

糊口成了島上的第一生產力。

1962年,古巴曾通過法案,規定所有的牛和馬都屬於國家所有,農民只有使用權。因為牛和馬為革命工作,所以禁止殺牛殺馬。等到牛馬老邁年高,要送交國家統一處理。

可面對飢餓的人群,珍貴的奶牛也保不住了。為了阻止非法吃奶牛,政府甚至規定,殺死一頭奶牛要坐牢10年,可能比殺一個人坐牢的時間還久。

不受法律保護的動物則可能更悲慘。每天晚上,孩子們都會聽到街頭的家貓出現在某處餐桌的黑暗傳言。

直到今日,牛肉對普通人來說依然是一種奢侈品。牛肉罐頭的配額是每人半年8盎司。一位屠夫表示:「我已經忘記了牛肉的味道了。」


到1993年,三萬名古巴人逃離該國,數千名移民在墨西哥灣溺水或被鯊魚殺死。

日用品匱乏也成了幾乎每個古巴人都要面對的掙扎,無論是忍受停電,還是四處尋購肥皂。

好在,這片土地從來不缺乏樂觀主義精神。似乎每個古巴人都活成了發明家,用各種奇淫巧技抵抗塵世里的掙扎。


有人說,在古巴,最有用的手機應用就是手電筒,因為停電太普遍了。

衛生紙沒了。古巴人出門就帶上一兩頁官方發行的《格蘭瑪報》,作為替代。

新衣服沒了。父母就用跳繩製成兒童涼鞋,用飼料袋和麵粉袋做成套裝,再裝飾上棕櫚葉。

生日蛋糕也從島嶼上幾乎消失。為了慶祝,孩子們開始把安全套吹成氣球玩。

哈瓦那的家庭主婦則學會了把煮熟的香蕉皮,切碎後放入燉菜,並告訴孩子,這是「特殊時期」的肉。

8、古巴與美國建交古巴最先受益的是什麼產業

旅遊業和交通運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