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物流 » 海峽西岸國際采購與區域物流中心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海峽西岸國際采購與區域物流中心

發布時間: 2023-06-12 02:27:17

1、海峽西岸國際物流商貿城18號大地塊的位置

海峽西岸國際物流商貿城18號大茄大地塊位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上渡街道,毗鄰福州市會展中心和福州火車站,處於福州市的交通樞紐地帶。具體位置在倉滾行察山區上渡街道上渡大道以南、上渡路以東、浦上大道以北、枋湖路以西的區域內,佔地面積約為60萬平方米。該地塊規劃建設的是一個集商業、物流、會展、酒店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大型綜合體,是福州市未來發展的重帶亮要戰略地區之一。同時,該地塊交通便利,周圍有多個公交車站,可直達福州市各個區域,還有地鐵1號線和2號線的換乘站點,方便市民和遊客前往。

2、關於海西的資料

海西經濟區以福建為主體,涵蓋台灣海峽西岸,包括浙江南部、廣東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區,與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兩個經濟區銜接。截至目前,海峽西岸經濟區包括福建九市;浙江溫州、麗水、衢州;江西上饒、鷹潭、撫州、贛州;廣東梅州、潮州、汕頭。
海西區概念最初由時任福建省省長、現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於2004年初在福建省人代會上提出. 國務院出台意見 支持福建建設海西經濟區,「福建處於兩岸關系的最前沿,我們很高興中央給福建一些扶持政策,希望把福建建設為適合台商台胞工作、生活和接受教育的專區」.
海西區東與台灣地區一水相隔,北承長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國沿海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國區域經濟發展布局中處於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西區中居主體地位,具有對台交往的獨特優勢。
會議稱,在當前兩岸關系出現重大積極變化的新形勢下,應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進一步發揮福建省比較優勢,賦予先行先試的政策,加快建設海西區,促進福建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國務院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西區,要求重點做好七方面工作:一是加強兩岸產業合作和文化交流;二是加快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三是高起點發展特色產業;四是推動跨省區域合作;五是先行試驗一些重大改革措施,繼續發揮海西區對外開放的先行作用;六是加快社會事業發展;七是加快生態文明建設。
海西區戰略是福建省應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新態勢,尋求福建省發展新跨越的重要舉措。
2005年10月,在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把「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寫進了「兩岸關系」部分。2006年1月,胡錦濤總書記視察福建,對福建省此戰略構想予以肯定。
此後,海西建設獲各部委大力支持。國家發改委派出代表團到福建調研海西問題;鐵道部投資1000多億修建溫福、福廈等數條大鐵路;交通部在福建上馬了多條高速公路、港口建設項目。此外,共有十幾個部委和央企與福建簽署協議書、備忘錄,支持海峽西岸建設。
2006年,「支持海峽西岸經濟發展」被納入「十一五」規劃綱要。而在2007年1月29日,福建省十屆人大五次會議正式表決通過了《福建省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綱要》,建設總目標包括:通過10到15年的努力,建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區域、服務祖國統一大業的前沿平台。其時,福建師范大學校長、博導李建平說,海西區將成為繼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經濟區之後,中國又一大經濟區域和中國經濟增長新引擎。

3、急需關於海西經濟區的問題.滿意再加分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

國發〔2009〕2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的部署,支持和推動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促進該地區又好又快發展,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意義,明確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一)重大意義。海峽西岸經濟區東與台灣地區一水相隔,北承長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國沿海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國區域經濟發展布局中處於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居主體地位,與台灣地區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具有對台交往的獨特優勢。近年來,福建省大力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為進一步加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當前,兩岸關系出現重大的積極變化,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加快發展和開展與台灣地區合作提供了重要機遇。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是進一步發揮福建省比較優勢,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迫切需要;是完善沿海地區經濟布局,推動海峽西岸其他地區和台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加強兩岸交流合作,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戰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和政治意義。

(二)總體要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維護中華民族核心利益、促進祖國統一的大局出發,牢牢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主題,著力推進兩岸交流合作,促進兩岸互利共贏;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著力統籌城鄉和區域發展,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著力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著力改善民生,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著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將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成為經濟持續發展、文化更加繁榮、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和諧區域,為全局做出更大貢獻。

(三)戰略定位。

——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試區域。發揮海峽西岸經濟區獨特的對台優勢和工作基礎,努力構築兩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實施先行先試政策,加強海峽西岸經濟區與台灣地區經濟的全面對接,推動兩岸交流合作向更廣范圍、更大規模、更高層次邁進。

——服務周邊地區發展新的對外開放綜合通道。從服務、引導和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出發,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以鐵路、高速公路、海空港為主骨架主樞紐的海峽西岸現代化綜合交通網路,使之成為服務周邊地區發展、拓展兩岸交流合作的綜合通道。

——東部沿海地區先進製造業的重要基地。立足現有製造業基礎,加強兩岸產業合作,積極對接台灣製造業,大力發展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等產業,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在全國具有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和兩岸產業合作基地。

——我國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遊中心。充分發揮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自然和文化資源優勢,增強武夷山、閩西南土樓、鼓浪嶼等景區對兩岸遊客的吸引力,拓展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媽祖文化等兩岸共同文化內涵,突出「海峽旅遊」主題,使之成為國際知名的旅遊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遊中心。

(四)發展目標。

——到2012年,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接近或達到東部地區平均水平,著力科學發展先行,力爭在一些領域走在全國前列;城鄉居民收入顯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改善;地方財政收入較大幅度增長;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持續下降;生態環境繼續改善;服務兩岸直接「三通」的主要通道基本形成並不斷完善,兩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功能更加凸顯。

——到2020年,率先建立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統籌協調能力明顯提高,社會就業更加充分,社會保障體系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足,社會更加和諧。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生態環境優美,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生態文明建設位居全國前列,科學發展達到新的水平,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閩台經濟融合不斷加強,促進形成兩岸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4、晉江陸地港的特色

<

5、泉州在海西中的發展

「建設福州、廈門、泉州等物流節點和一批現代物流中心」

——摘自《意見》

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對海西物流業提出了指導性意見。業內人士表示,有了政策方面的支持,泉州物流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時期,依託本地製造業承接台灣產業轉移的虧廳優勢,泉州將成為海西物流新中心。

州空歷此前,泉州晉江圍頭保稅物流中心已正式啟用,泉州出口加工區12.5萬平方米的保稅物流倉庫項目奠基,已經動工建設的「海峽冊搜西岸國際采購與區域物流中心」首期工程預計於明年3月份左右投入運行。據分析,隨著幾個物流項目的奠基和相繼啟用,泉州將迎來「大物流」時代,為產業集群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圍頭保稅物流中心相關負責人戴劭陽表示,中央支持加快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給泉州物流業帶來快速發展的良機。他說,從目前來看,廈門的物流業發展比較成熟,主要依託的還是泉州地區發達的製造業。他認為,泉州的物流業這幾年的發展也比較快,本身有很強的產業優勢,只要加強硬體建設,在宏觀環境上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在政策利好的刺激下,泉州的物流業必將擁有美好的前景。

有企業人士表示,目前泉州大多數的企業物流工作基本由自己承擔,這就需要佔用不少的資金和人力成本,而如果泉州建成海西物流新中心,那麼企業就可以將物流業務外包給專業運營的第三方,從而節約運營成本。「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一旦企業物流外包成風,那麼經營該外包業務的領域將迎來極大的商機。」該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