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誰知道國際物流是什麼意思
國際物流是指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或地區)之間進行的物流。例如意內大利有一家容專門經營服裝的公司,它有5000家專賣店,分布在60個國家,每年銷售的服裝約5000萬件國際物流。其總部在義大利,所有的工作都是通過80家代理商進行。若某一專賣店發現某一款式的服裝需要補貨,立即通知所指定的某一代理商,該代理商立即將此信息通知義大利總部,總部再把這一信息反饋給配送中心,配送中心便根據專賣店的需求在一定的時間內進行打包、組配、送貨。整個物流過程可在一周內完成,包括報關,清關等。
2、國際物流的定義
國際物流概念
一、國際物流的概念
國際物流是不同國家之間的物流,這種物流是國際間貿易的一個必然組成部分,各國之
間的相互貿
易最終通過國際物流來實現。
國際物流是現代物流系統中重要的物流領域,近十幾年有很大發展,也是一種新的物流
形態。
東西方冷戰結束後,貿易國際化的勢頭越來越盛,隨著國際貿易壁壘的拆除,新的國際
貿易組織的
建立,若乾地區已突破國界的限制形成統一市場,這又使國際物流出現了新的情況,國際物
流形式也隨
不斷變化。所以,近年來,各國學者非常關注並研究國際物流問題,世界第九屆國際物流會
議的主題就
是「跨越界限的物流」,物流的觀念及方法隨物流的國際化步伐不斷擴展。
從企業角度看,近十幾年跨國企業發展很快,不僅是已經國際.化的跨國企業,即便是
一般有實力
的企業也在推行國際戰略,企業在全世界尋找貿易機會,尋找最理想的市場,尋找最好的生
產基地,這
就將企業的經濟活動領域必然地由地區、由一個國家擴展到國際之間。這樣一來,企業的國
際物流也提
到議事日程上來,企業必須為支持這種國際貿易戰略,更新自己的物流觀念,擴展物流設
施,按國際物
流要求對原來的物流系統進行改造。
對跨國公司來講,國際物流不僅是由商貿活動決定,而且也是本身生產活動的必然產
物。企業的國
際化戰略的實施,使企業分別在不同國度中生產零件、配件,又在另些國家組裝或裝配整
機,企業的這
種生產環節之間的銜接也需要依靠國際物流。 二、國際物流的發展國際物流的發展經歷了
幾個歷程。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國際間已有了不少的經濟交往,但是無論從數量來講還是從質量
要求來講,
都沒有將伴隨國際交往的運輸放在主要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國際間的經濟交往才越來越擴展。越來越活躍。尤其在七十年
代的石油危機
以後,國際間貿易從數量來講已達到了非常巨大的數字,交易水平和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
在這種新情
況下,原有為滿足運送必要貨物的運輸觀念已不能適應新的要求,系統物流就是在這個時期
進入到國際
領域。
六十年代開始形成了國際間的大數量物流,在物流技術上出現了大型物流工具,如二十
萬噸的油輪,
十萬噸的礦石船等。
七十年代,石油危機的影響,國際物流不僅在數量上進一步發展,船舶大型化趨勢進一
步加強,而
且,出現了提高國際物流服務水平的要求,大數量、高服務型物流從石油、礦石等物流領域
向物流難度
最大的中、小件雜貨領域深入,其標志是國際集裝箱及國際集裝箱船時大發展,國際間各主
要航線的定
期班輪都投入了集裝箱船,一下子把散雜貨的物流水平提了上去,一下子使物流服務水平獲
得很人提高。
七十年代中、後期,國際物流的質量要求和速度要求進一步提高,這個時期在國際物流
領域出現了
航空物流大幅度增加的新形勢,同時出現了更高水平的國際聯運。
八十年代前、中期國際物流的突出特點,是在物流量基本不繼續擴大情況下出現
了「精細物流」,
物流的機械化、自動化水平提高。同時,伴隨新時代人們需求觀念的變化,國際物流著力於
解決「小批
量、高頻度、多品種」的物流,出現了不少新技術和新方法,這就使現代物流不僅覆蓋了大
量貨物、集
裝雜貨,而且也覆蓋了多品種的貨物,基本覆蓋了所有物流對象,解決了所有物流對象的現
代物流問題。
八十年代在國際物流領域的另一大發展,是伴隨國際物流,尤其是伴隨國際聯運式物流
出現的物流
信息和首先在國防物流領域出現的電子數據交換(EDl)系統。信息的作用,使物流向更低成
本、更高服務
、
更大量化、更精細化方向發展,許多重要的物流技術都是依靠信息才得以實現的,這個問題
在國際物流
中比國內物流表現更為突出,物流的幾乎每一活動都有信息支撐,物流質量取決於信息,物
流服務依靠
信息。
所以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國際物流已進入了物流信息時代。
三、國際物流的特點
1.物流環境存在差異。國際物流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是,各國物流環境的差異,尤
其是物流軟環
境的差異。不同國家的不同物流適用法律使國際物流的復雜性遠高於一國的國內物流,甚至
會阻斷國際
物流;不同國家不同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會造成國際物流處於不同科技條件的支撐下,甚至有些地區根
本無法應用某些技術而迫使國際物流全系統水平的下降;不同國家不同標准,也造成國際
間「接軌」的
困難,因而使國際物流系統難以建立;不同國家的風俗人文也使國際物流受到很大局限。
由於物流環境的差異就迫使一個國際物流系統需要在幾個不同法律、人文、習俗、語
言、科技、設
施的環境下運行,無疑會大大增加物流的難度和系統的復雜性。
2.物流系統范圍廣。本書已談到,物流本身的功能要素、系統與外界的溝通就已是很
復雜的,國際
物流再在這復雜系統上增加不同國家的要素,這不僅是地域的廣闊和空間的廣闊,而且所涉
及的內外因
素更多,所需的時間更長,廣闊范圍帶來的直接後果是難度和復雜性增加,風險增大。
當然,也正是因為如此,國際物流一旦溶入現代化系統技術之後,其效果才比以前更顯
著。例如,
開通某個「大陸橋」之後,國際物流速度會成倍提高,效益顯著增加,就說明了這一點。
3.國際物流必須有國際化信息系統的支持。國際化信息系統是國際物流,尤其是國際聯運
非常重要的支
持手段。國際信息系統建立的難度,一是管理困難,二是投資巨大,再由於世界上有些地區
物流信息水平
較高,有些地區較低,所以會出現信息水平不均衡因而信息系統的建立更為困難。
當前國際物流信息系統一個較好的建立辦法是和各國海關的公共信息系統聯機,以及時
掌握有關各個
港口、機場和聯運線路、站場的實際狀況,為供應或銷售物流決策提供支持。國際物流是最
早發展「電子
數據交換」(EDl)的領域,以EDI為基礎的國際物流將會對物流的國際化產生重大影響。
4.國際物流的標准化要求較高。要使國際間物流暢通起來,統一標準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說,如果
沒有統一的標難,國際物流水平是提不高的。目前,美國、歐洲基本實現了物流工具、設施
的統一標准,
如托盤採用1000×1200毫米,集裝箱的幾種統一規格及、條碼技術等,這樣一來,大大降低
了物流費用,
降低了轉運的難度。而不向這一標准靠攏的國家,必然在轉運、換車底等許多方面要多耗費
時間和費用,
從而降低其國際競爭能力。
在物流信息傳遞技術方面,歐洲各國不僅實現企業內部的標准化,而且實現了企業之間
及歐洲統一
市場的標准化,這就使歐洲各國之間系統比其與亞、非洲等國家交流更簡單、更有效
3、什麼是國際物流
國際物流又稱全球物流,指生產和消費分別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獨立進行時,為克服生產和消費之間的空間距離和時間距離,對物資進行物理性移動的一項國際商品交易或交流活動,從而完成國際商品交易的最終目的,即實現賣方交付單證、貨物和收取貨款;而買方接受單證、支付貨款和收取貨物的貿易對流條件。
4、請教以下物流專業名詞(名詞解釋、運用范圍等等),先謝謝啦---!
THC 場站操作費
Handling Fee操作費
報關費 clearance charge
文件費 documentation fee
安全費 security surcharge
商檢費 CIQ charge
裝箱費 stuffing fee
Booking Fee 訂艙費
FCR Fee 貨代收據費
AMS 美國反恐艙單費
單位名詞:
CBM 立方米
DOC 文件、單證
FCR 貨代收據;自由選擇承運人
PCS 件;港口擁擠附加費
POUCH 貼頭,貼袋
SHIPMENT 票,裝船,裝運
40'HC 40尺高櫃
5、國際物流中常見的貿易術語有哪些?
《199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共列出十三種貿易術語,其要點如下:
(一)工廠交貨( EXW)
本術語英文為"EX Works(... named place)",即"工廠交貨(......指定地點)"。
它指賣方負有在其所在地即車間、工廠、倉庫等把備妥的貨物交付給買方的責任,但通常不負責將貨物裝上買方准備的車輛上或辦理貨物結關。買方承擔自賣方的所在地將貨物運至預期的目的地的全部費用和風險。
(二)貨交承運人(FCA)
本術語英文為「Free Carrier(... named place)」,即「貨物交承運人(......指定地點)」。
它指賣方應負責將其移交的貨物,辦理出關後,在指定的地點交付給買方指定的承運入照管。根據商業慣例,當賣方被要求與承運人通過簽訂合同進行協作時,在買方承擔風險和費用的情況下,賣方可以照此辦理。本術語適用於任何運輸方式。
(三)船邊交貨(FAS)
本術語英文為「Free Alongside ship(... named port of shipment)」即「船邊交貨(......指定裝運港)」。
它指賣方在指定的裝運港碼頭或駁船上把貨物交至船邊,從這時起買方須承擔貨物滅失或損壞的全部費用和風險,另外買方須辦理出口結關手續。本術語適用於海運或內河運輸。
(四)船上交貨(FOB)
本術語英文為「 Free on Board(... named port of shipment)」,即「船上交貨(......指定裝運港)」。
它指賣方在指定的裝運港把貨物送過船舷後交付,貨過船舷後買方須承擔貨物的全部費用、風險、滅失或損壞,另外要求賣方辦理貨物的出口結關手續。本術語適用於海運或內河運輸。
(五)成本加運費(CFR或c&F)
本術語英文為「 Cost and Freight (named port of shipment)」,即「成本加運費(......指定目的港)」。
它指賣方必須支付把貨物運至指定目的港所需的開支和運費,但從貨物交至船上甲板後,貨物的風險、滅失或損壞以及發生事故後造成的額外開支,在貨物越過指定港的船舷後,就由賣方轉向買方負擔.另外要求賣方辦理貨物的出口結關手續。本術語適用於海運或內河運輸。
(六)成本、保險費加運費(CIF)
本術語英文為「Cost,Insurance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shipment)」,即「成本、保險費加運費(......指定目的港)」。
它指賣方除負有與「成本加運費」術語相同的義務外,賣方還須辦理貨物在運輸途中應由買方承擔購貨物滅失或損壞的海運保險並支付保險費。本術語適用於海運或內河運輸。
(七)運費付至(CPT)
本術語英文為「Carriage Paid to):tid to(...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即「運費付至(......指定目的地)」。
本術語系指賣方支付貨物運至指定目的地的運費。關於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以及貨物交至承運人後發生事件所產生的任何額外費用,自貨物已交付給承運人照管之時起,從賣方轉由買方承擔。另外,賣方須辦理貨物出口的結關手續。本術語適用於各種運輸方式,包括多式聯運。
(八)運費及保險費付至(CIP)
本術語英文為「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即「運費及保險費付至(......指定目的地)」。
它指賣方除負有與「運費付至(......指定目的地)」術語相同的義務外,賣方還須辦理貨物在運輸途中應由買方承擔的貨物滅失或損壞風險的海運保險並支付保險費。本術語適用於任何運輸方式。
(九)邊境交貨(DAF)
本術語的英文為「Delivered at Frontier(...named place)」,即「邊境交貨(......指定地點)」。
它指賣方承擔如下義務,將備妥的貨物運至邊境上的指定地點,辦理貨物出口結關手續,在毗鄰國家海關關境前交貨,本術語主要適用於通過鐵路或公路運輸的貨物,也可用於其他運輸方式。
(十)目的港船上交貨(DES)
本術語的英文為「Delivered Ex Ship(... 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 即「目的港船上交貨(......指定目的港)」。
它系指賣方履行如下義務,把備妥的貨物,在指定目的港的船甲板上不辦理貨物進口結關手續的情況下,交給買方,故賣方須承擔包括貨物運至指定目的港的所有費用與風險。本術語只適用於海運或內河運輸。
(十一)目的港碼頭交貨(DEQ)
本術語的英文為 :「Delivered Ex Quay (Duty Paid)(...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即「目的港碼頭交貨(關稅已付)(......指定目的港)」。
本術語指賣方履行如下義務,將其備好的貨物,在指定目的港的碼頭,辦理進口結關後,交付給買方,而且賣方須承擔所有風險和費用,包括關銳、捐稅和其他交貨中出現的費用。本術語適用於海運或內河運輸。
(十二)未完稅交貨(DDU)
本術語的英文為「Delivered Duty Unpaid(...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即「未完稅交貨(......指定目的地)」。
它指賣方將備好的貨物,在進口國指定的地點交付,而且須承擔貨物運至指定地點的一切費用和風險(不包括關稅、捐稅及進口時應支付的其他官方費用),另外須承擔辦理海關手續的費用和風險。買方須承擔因未能及時辦理貨物進口結關而引起的額外費用和風險。本術語適用於各種運輸方式。
(十三)完稅後交貨(DDP)
本術語的英文為「Delivered Duty Paid(... named place ofdestination)」,即「完稅後交貨(......指定目的地)」。它是指賣方將備好的貨物在進口國指定地點交付,而且承擔將貨物運至指定地點的一切費用和風險,並辦理進口結關。本術語可適用於各種運輸方式。
6、國際貿易物流是什麼意思
國際貿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不同國家(和/或地區)之間的商品和勞務的交換活動。國際貿易是商品和勞務的國際轉移。國際貿易也叫世界貿易。 國際貿易由進口貿易(Import Trade)和出口貿易(Export Trade)兩部分組成,故有時也稱為進出口貿易。而國際貿易物流是國貿易間的物品的流動業務活動。
7、物流有關的專業術語
1、物品Article
經濟活動中涉及到實體流動的物質資料。
2、物流Logistics
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施有機結合。
3、物流活動Logistics activity
物流諸功能的實施與管理過程。
4、物流作業Logistics operation
實現物流功能時所進行的具體操作活動。
5、物流模數Logistics molus
物流設施與設備的尺寸基準。
6、物流技術Logistlcs technology
物流活動中所採用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方面的理論、方法,以及設施、設備、裝置與工藝的總稱。
7、物流成本Logistics cost
物流活動中所消耗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的貨幣表現。
8、物流管理Loglstics management
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達到用戶所滿意的服務水平,對物流活動進行的計劃、組織、協調與控制。
9、物流中心Logistics center
從事物流活動的場所或組織。應基本符合下列要求:
(1)主要面向社會服務;
(2)物流功能健全;
(3)完善的信息網路;
(4)輻射范圍大;
(5)少品種、大批量;
(6)存儲、吞吐能力強:
(7)物流業務統一經營、管理。
10、物流網路Logistics network
物流過程中相互聯系的組織與設施的集合。
11、物流信息Logistics information
反映物流各種活動內容的知識、資料、圖象、數據、文件的總稱。
12、物流企業Loglstics enterprise
從事物流活動的經濟組織。
13、物流單證Logistics documents
物流過程中使用的所有單據、票據、憑證的總稱。
14、物流聯盟Logistics alliance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經濟組織為實現特定的物流目標而採取的長期聯合與合作。
15、供應物流Supply logistics
為生產企業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或其他物品時,物品在提供者與需求者之間的實體流動。
16、生產物流Proction logistics
生產過程中、原材料、在製品、半成品、產成品等,在企業內部的實體流動。
17、銷售物流Distribution logistics
生產企業、流通企業出售商品時,物品在供方與需方之間的實體流動。
18、回收物流Returned logistics
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貨以及周轉使用的包裝容器從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實體流動。
19、廢棄物物流waste material logistics
將經濟活動中失去原有使用價值的物品,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收集、分類、加工、包裝、搬運、儲存等,並分送到專門處理場所時所形成的物品實體流動。
20、綠色物流Environlnental logistics
在物流過程中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實現對物流環境的凈化,使物流資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21、企業物流Internal logistics
企業內部的物品實體流動。
22、社會物流External logistics
企業外部的物流活動的總稱。
23、軍事物流Military logistics
用於滿足軍隊平時與戰時需要的物流活動。
24、國際物流Interrational logistics
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物流。
25、第三方物流Third一part logistics (TPL)
由供方與需方以外的物流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的業務模式。
26、定製物流Customized logistics
根據用戶的特定要求而為其專門設計的物流服務模式。
27、虛擬物流Virtual logistics
以計算機網路技術進行物流運作與管理,實現企業間物流資源共享和優化配置的物流方式。
28、增值物流服務Value一added logistics service
在完成物流基本功能基礎上,根據客戶需求提供的各種延伸業務活動。
29、供應鏈Supply chain
生產及流通過程中,涉及將產品或服務提供給最終用戶活動的上游與下游企業,所形成的網鏈結構。
30、條碼Bar code
由一組規則排列的條、空及字元組成的、用以表示一定信息的代碼。
同義詞:條碼符號bar code symbol
31、電子數據交換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
通過電子方式,採用標准化的格式,利用計算機網路進行結構化數據的傳輸和交換。
32、有形損耗Tangible loss
可見或可測量出來的物理性損夫、消耗。
33、無形損耗Intangible loss
由於科學技術進步而引起的物品貶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