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物流 » 國際物流業發展現狀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國際物流業發展現狀

發布時間: 2023-04-19 04:40:40

1、如何理解物流業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1、我國物流業的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得到了巨大的發展,整體經濟總量不斷提高,綜合經濟實力日益增強。在我國,短缺經濟時代已經結束,經濟發展進入結構性相對過剩階段,經濟增長已從供給約束為主轉變為需求約束為主,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帶來的是大量商品、服務和信息流通的加速,從而也帶來了對於物流需求的成倍增長。

(1)物流業規模持續增長。

(2)社會物流總費用不斷增加且GDP佔比較高

伴隨社會物流總額的增加,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包括運輸費用、保管費用和管理費用)也快速增加。2015年社會物流總費用為10.8萬億元,同比增長1.8%,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6,盡管增速放緩,但依然維持在較高的水平。

(3)物流業信息技術含量有所提高

(4)行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5)基礎設施改善

(6)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為現代物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動力

近年來,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顛覆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迅速融入了消費者的生活習慣,進而帶動網下的實體物流層面迎來了需求端的爆發,從而使快遞、零擔配送和與之相適應的倉儲體系的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現代物流業,尤其是快遞行業正藉助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得到了高速增長的契機。

(7)物流園區持續快速增長

(8)物流平台創新發展

2、發展趨勢

(1)物流行業規模化趨勢

物流行業是一種規模經濟非常顯著的行業,作為服務於商貿活動的中間產業,商品流動的效率是其生存的關鍵,當前我國物流侍裂費用整體過高、物流行業效率低下,主要是目前物流行業小規模、碎片化、粗放式發展導致。物流企業的規模化化發展,能夠優化物流網路覆蓋、整合更多社會資源,提高物流效率。

隨著國內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發展,通過行業整合降低成本成為行業發展方向,物流行業規模化是大勢所趨。

(2)第三方物流快速發展

第三方物流企業是指獨立於生產方與銷售方的而獨立運營的物流企業。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促使企業更加關注其核心資源與競爭力的培養,將企業內部物流交給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經營。第三方物流的服務對象是眾多的企業,服務商將眾多分散的貨物集中起來,通過信息技術系統處理大量的物流信息,統籌安排優化配送路線,有效降低車輛空載率。同時,貨物倉儲由靜態管理變為動態管理,周轉率加快,倉儲設施使用效率大大提高,物流服務的成本大大降低。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大,單件貨物的物流成本呈不斷下降趨勢。因此,第三方物流服務具有規模經濟效益遞增的顯著特徵。

目前,物流市場已從一線城市快速覆蓋到二三線城市,區域化物流企業向全國布局,特別是隨著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電商開始向三至六線城市的開拓,潛在的消費力必須有物流的支撐,由於企業自建物流的成本較高,而且需要向三至六線城市快速下沉,自建物流在一定程度上很難實現,因此第三方物流必然是最佳選擇。

(3)物流行業信息化趨勢

隨著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很多物流企業開始逐步建立管理信息系統,物流信息平台建設快速推進。這一現象改善了我國物流行業服務水平,一定程度提高了物流效率,促使我國現代物流體系的初步形成。

傳統物流行業與互哪談物聯網信息化相結合帶來的行業變化正在顯現,隨著物流行業對於行業信息資源的整合需求日益增強,構架信息全面、數據規范、互聯互通的物流信息平台將成為李液物流行業的一大發展趨勢。

2、目前物流行業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行業主要上市企業:韻達股份(002120)、萬林物流(603117)、中儲股份(600787)、順豐控股(002352)、嘉友國際(603871)等。

本文核心數據:社會物流總額、社會物流業總收入、社會物流業景氣指數

物流需求增勢良好,支撐經濟穩定恢復

2021年,物流需求規模再創新高,社會物流總額增速恢叢者鏈復至正常年份平均水平。全年社會物流滲孫總額335.2萬億元,是「十三五」初期的1.5倍。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2%,兩年年均增長6.2%。

社會物流總額與GDP對比來看,與疫情前的2018、2019年不同,2020年以來社會物流總額增速持續高於GDP增長,物流需求系數持續提升,顯示在疫情壓力持續存在的情況下,生產、出口、消費等實物物流恢復保持良好勢頭,實體經濟是物流需求復甦的主要支撐。

產業升級帶動工業物流增長

從社會物流總額結構看,物流需求結構隨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同步變化。工業物流總體穩中有進,國際進口物流下行壓力較大,民生消費物流保持平穩增長。產業升級帶嫌隱來的高技術製造物流需求發展趨勢向好,引領帶動作用增強。

2021年工業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9.6%,增速比2020年加快6.8個百分點。其中製造業中出口相關以及高新製造業物流需求發展較好,全年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物流需求比上年增長12.9%、18.2%,增速高於全部工業平均水平3.3、8.6個百分點,是工業物流恢復的主要拉動力。

進口物流下行壓力趨升,高新技術類產品進口穩步增長,2021年進口物流量由2020年的增長8.9%轉為下降1.0%;消費物流保持恢復性增長,新業態新模式快速增長。2021年,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10.2%,連續多月保持10%以上。

物流市場活力進一步增強

2021年物流體系建設穩步推進,適應市場物流需求變化,物流供給服務保持快速增長,支撐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提升。全年物流業總收入11.9萬億元,同比增長15.1%。

2021年全年物流業景氣指數平均為53.4%,較2020年提高1.7個百分點。物流企業業務量及訂單指數均位於較高景氣水平,且總體水平有所提升,物流主體活力進一步激發。從年內走勢看,一季度景氣指數平均為53%,實現良好開局,二季度回升至55.9%的高點,下半年指數出現一定波動,三季度回落至51.3%,四季度緩中趨穩回升到53.2%,物流業韌性提升,實現良好開局。

整體來看,2021年,我國物流呈現堅實復甦態勢,實體經濟持續穩定恢復拉動物流需求快速增長,物流供給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供應鏈韌性提升,有力地促進宏觀經濟提質增效降本,物流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3、物流標准化的國外現狀是如何的?

發達國家物流標准化現狀:加拿大:重點整合物流標准體系地處北美的加拿大發展現代物流業的時間較早,目前已經建立了包括物流用物流基礎設施和裝備、物流信息、物流應用技術等在內的一整套物流標准體語系但在加拿大物流標准體系中,目前還存在好幾種標准,如國際標准、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企業自己的標准。國際標準是世界各國通行的標准體系,國家標准中包括了聯邦政府一級的標准和省政府一級的標准,這兩種標准盡量一致,各個省一級的標准也正在盡量保持一致,並逐步向國際標准轉化。行業標準是由各行業協會指定的,存在一些差異,目前也正在逐步向國家和國際標准轉化。企業標準是各個企業自己制定的,目前收到的約束和局限比較大,各企業也正在積極修改自己的標准,以便與國際標准或國家標准接軌,減少物流裝卸次數,提高物流效率,減少物流成本。日本:強化物流信息應用標準的研究和應用在日本,企業對物流技術平台的處理手段極為重視。幾乎所有的專業物流企業無一不是通過信息管理系統來處理和控制物流信息,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因此,日本特別重視物流信息標准化方面的建設。早在1995年,日本就制定了國內物流標准信息。近年來,物流標准信息電子數據交換又成了日本科研機構研發的重點。在日本,與物流相關的標准化研究及普及,是1996年在通產省及運輸省在日本的支持下成立的物流EDI推進委員會具體實施的。該委員會制定了物流標准ED工,以此為基礎又確立了「高度物流信息化系統開發事業」。通產省於1998年開始實施此項計劃。該計劃通過向物流行業開發引入先進的信息系統及EDI手段,達到大幅度提高物流效率的目的,其特徵是非常重視尤其是中小物流企業的信息化。2000年7月日本服裝產業協會對該項計劃進行了實地檢測。日本物流通過實施物流EDI標准化,不僅有利於企業信息系統之間自動進行數據介面,避免了操作失誤,還大幅度縮短了作業時間;而且實現了企業之間的無紙化溝通,削減了運營成本,有助於構築通暢而高效的供應鏈。歐盟各國:全力推進物流產業的標准化在推進物流產業標准化進程中,歐洲各國的主要做法:第一,針對物流基礎設施、裝備制定基礎性和通用型標准。例如統一托盤標准,車輛承載標准,物品條形碼標准等,以保證物流活動的順利進行;第二,針對安全和環境制定的強制性標准,如清潔空氣法、綜合環境責任法等;第三,支持行業協會對各種物流作業和服務制定相關的行業標准,如歐洲物流協會制定物流用於標准,物流從業人員資格標准等。

4、美國貨運市場在經濟「寒冬」到來前拉響了警報,國際貨運市場現狀如何?

首先是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明確。無論是單一的貿易經營者還是單一的運輸經營者都沒有足夠的實力獨自處理每一項具體業務。他們需要委託代理人為他們辦理一系列業務手續,從而達到各自的目的。國際貨運代理的基本特徵是受客戶的委託或授權,辦理國際貿易運輸所需的各種服務,並收取一定的報酬,或作為獨立的經營者完成和組織貨物的運輸和倉儲。

其次是中國外貿貨運量的增長帶來了行業的持續穩定發展,國際貨運代理行業的整體效益得到了提高。中國是世界重要的製造業基地,產業布局合理,進出口額世界第一。但是,隨著行業整體水平的提高,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國國際貨代業的發展存在諸多問題。

再者是國際貿易內涵的變化對國際物流提出了新的服務要求。這種變化和要求主要表現在:一是加工貿易的發展。過去十年,國際貿易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零部件貿易空前發展,年均增長14%,高於同期9%的增速,佔全球製成品貿易的比重從17%提高到23%。全球生產體系的含義是一種產品在多個國家生產,零部件的製造和加工分散在世界多個國家,體現在國際貿易上,就是越來越多的加工貿易。

要知道的是作為服務貿易,中國的國際貨運代理業依託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目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涌現出了一大批企業,這些企業加快了中國國際貨運代理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步伐。國際貨運代理業是指接受進出口貨物的收貨人、發貨人及其他發貨人或其代理人的委託,以發貨人的名義或以個人名義組織和辦理國際貨物運輸及相關業務,並在國際貨物流通領域提供物流增值服務的行業。

5、試比較我國物流與國外物流的發展現狀及我國物流存在的問題

中國物流產業發展的現狀及主要特徵

相對於發達國家的物流產業而言,中國的物流產業尚處於起步發展階段,其發展的主要特點是:

(一)企業物流仍然是全社會物流活動的重點,專業化物流服務需求已初露端倪
近年來,隨著買方市場的形成,企業對物流領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潤源泉」開始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優化企業內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為目前多數國內企業最為強烈的願望和要求。1998年以來,山東省經委以優化企業內部物流管理為切入點推進現代物流發展的試點工作,得到山東省及其周邊省份許多企業的廣泛認同和參與。這說明,我國物流活動的發展水平還比較低,加強企業內部物流管理仍然是全社會物流活動的重點。
與此同時,專業化的物流服務需求已經出現且發展勢頭極為迅速。其一是跨國公司在中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銷售分撥活動以及采購活動過程中,對高效率、專業化物流服務的巨大需求,這是帶動我國物流產業發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市場基礎。其二是國內優勢企業對專業化物流服務的需求。目前,我國一批頗具競爭實力的優勢企業,例如海爾集團、青島啤酒、上海寶鋼等,在市場擴張的過程中,在不斷優化企業內部物流系統的基礎上,已開始嘗試和利用專業化物流服務。其三是在一些新興的經濟領域中,如私營企業、快遞服務行業以及電子商務領域等,也產生和存在著一定規模的物流服務需求。

(二)專業化物流企業開始涌現,多樣化物流服務有一定程度的發展
近年來,我國經濟中出現的許多物流企業,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一是國際物流企業,如丹麥有利物流公司(MerchandiselogisticsCo.)等。這些國際物流公司一方面為其原有的客戶——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提供延伸物流服務,如丹麥有利為馬士基船運公司及其貨主企業提供物流服務;另一方面,針對中國市場正在生成和發展的專業化物流服務需求提供服務,如UPS、TNT等國際大型物流企業在紛紛進入中國的快遞市場。
二是由傳統運輸、儲運及批發貿易企業轉變形成的物流企業。它們依託原有的物流業務基礎和在客戶、設施、經營網路等方面的優勢,通過不斷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務,逐步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化。例如,中外運所屬天津空運公司,在與摩托羅拉(中國)公司的合作中,根據客戶市場的發展和物流需求的變化,不斷規范、調整和創新企業的物流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使物流服務內容從簡單空運發展為全程物流服務,服務區域從天津市場擴展至全國,服務規模從最初的幾筆貨物發展到每月數百噸,成為摩托羅拉(中國)公司最主要的物流服務供應商。
三是新興的專業化物流企業,如廣州的寶供物流公司、北京華運通物流公司等。這些企業依靠先進的經營理念、多樣化的服務手段、科學的管理模式在競爭中贏得了市場地位,成為我國物流產業發展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力量。
在物流企業不斷涌現並快速發展的同時,多樣化的物流服務形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一方面是圍繞貨運代理、商業配送、多式聯運、社會化儲運服務、流通加工等物流職能和環節的專業化物流服務發展比較迅速。以貨運代理為例,目前我國貨運代理企業有數千家,整體發展比較規范,典型的貨運代理企業,如中外運,能夠提供包括報關、商檢、運輸合同管理等專業化的物流服務。另一方面是正在起步的系統化物流服務或全程物流服務,即由物流企業為生產、流通企業提供從物流方案設計到全程物流的組織與實施的物流服務。目前國內物流企業剛剛開始這方面的嘗試,還缺乏成功的運作經驗和實例。

(三)物流基礎設施和裝備發展初具規模
經過多年發展,目前我國已經在交通運輸、倉儲設施、信息通訊、貨物包裝與搬運等物流基礎設施和裝備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為物流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在交通運輸方面,我國目前已經建成了由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和管道運輸5個部分組成的綜合運輸體系,運輸線路和場站建設方面以及運輸車輛及裝備方面有較大的發展。(這5個部分的發展概況參見表1)。在倉儲設施方面,除運輸部門的貨運樞紐和場站等倉儲設施外,我國商業、物資、外貿、糧食、軍隊等行業中的倉儲設施相對集中。倉儲設施近年來發展迅速,年投資規模呈現快速增長趨勢,1990年我國倉儲業基本建設投資規模僅為4.2億元,1998年為65.8億元,比1990年增長14倍之多。

6、我國國際貨運代理行業的發展現狀

參考《2016-2021年中國國際貨代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 我國起步較晚的國際貨運代理行業,較短的發展歷史。但是由於我國重視、政策鼓勵國際貨運代理行業發展十分迅速,國際貨運代理對我國的對外貿易和國際運輸事業的發展,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伴隨著我國政府對內外開放的進一步落實,我國的貨運代理行業有發生了裂變和整合。我國的貨運代理行業呈現出一種三足鼎立局面由外資企業、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三者形成。
具有巨大潛力和發展迅速的貨運代理投資市場,給了貨代和物流市場獨特的投資機會的我國獨特經濟形態。隨著進出口貿易持續高增長率,提供了很大的發展空間為貨代企業的快速增長。一方面,商品和服務交易量在中國與世界各國之間擴大,需要提供的國際貨代服務要更優質、更高效;另一方面,跨國公司全球供應鏈和網路布局的調整,也使得我國成為了全球重要的采購加工中心,推動了我國與全球物流貨代業務的對接、融合。

7、國際物流的發展趨勢

由於現代物流業對該國經濟發展、國民生活提高和競爭實力增強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物流業的現代化和國際化,從而使國際物流發展呈現出一系列新的趨勢和特點: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現代物流作為一種先進的組織方式和管理理念,被廣泛的認為是企業降低物耗、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外的第三利潤源泉。
國際物流是開展國際貿易的必要條件
世界范圍的社會化大生產必然會引起不同的國際分工,任何國家都不能夠包攬一切,因而需要國際間的合作。國際間的商品和勞務流動是由商流和物流組成的,前者由國際交易機構按照國際慣例進行,後者由物流企業按各個國家的生產和市場結構完成。為了克服他們之間的矛盾,這就要求開展與國際貿易相適應的國際物流。
國際貿易對物流提出新的要求? 現階段中國物流的現狀
1.製造企業與物流企業戰略合作。
製造企業與物流企業發揮各自優勢,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提升雙方主業優勢,逐漸達成共識。如中國遠洋物流有限公司先後與海爾集團、長虹集團、中核集團、TCL公司等結成戰略合作關系。
2.大型領袖企業實現供應鏈管理。
國內各行業的大型企業紛紛實施供應鏈(SCM)管理技術,提高企業競爭力。魯能帆茂物流公司在煤炭領域實行從煤炭挖掘、運輸,到煤渣的回收、利用和廢棄物深埋,從煤礦的采購物流到分銷物流的一體化的信息管理。供應鏈管理技術的應用是中國企業轉變生產經營模式的重要體現。
3.外資物流企業不斷進入。
外資物流企業進入中國以後,都有較快的發展。如:美國聯合包裹運送公司(UPS)的中國出口業務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增幅高達125%。英運物流有限公司(EXCL)2004年業務量增長了60%以上。到2004年年底,中外運敦豪(DHL)的56家分公司已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業務保持50%的增長率。
中國國際物流中存在的問題?
1.物流基礎設施「瓶頸」制約現象突出。
中國只有130多萬公里的公路,絕大多數還是二、三級以下的公路;6萬多公里鐵路,平均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只有6公里鐵路,不到歐洲的一半,與擁有四通八達運輸網的北美相比更是有很大差距;2004年港口接卸進口鐵礦石2億噸,同比增長38%,由於疏運能力不配套造成了壓庫壓港,7月份全國主要港口鐵礦石港存達3400萬噸,同比增長了146%,年末仍高達2400萬噸。而現有設施也由於種種原因而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2.粗放經營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變。
①國際上通常把社會物流費用佔GDP比率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物流運作水平的重要指標。發達國家經過經濟結構調整,推行現代物流運作模式,這項指標普遍降為10左右。中國的這項指標雖然有所降低,但2005年仍然高達18。6。盡管中國經濟發展階段和經濟結構與這些國家差異較大,但也反映出物流運作效率方面的差距。②物流服務社會化程度低,物流企業「小、散、差」問題還比較突出。在運輸市場上,大量規模小、實力弱的小企業和個體運輸戶從事道路運輸,導致空駛和超載現象並存。在倉儲方面,一些冷藏、冷凍、恆溫、恆濕,以及危險化學品儲存能力不足,特別是從農田到餐桌的「冷鏈」沒有形成。有專家估算,中國鮮活、冷凍農副產品在採摘、運輸、儲存等流通環節上的損失率高達25到30。
3.物流企業信息化程度仍然不高。
據對北京貨運市場的調查,22家較大的貨運市場共有貨運企業950家左右,其中只有4家信息化超過30,採用信息系統的大約130~140家,不到七分之一。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調查,中國商業企業應用計算機系統的比例不到一半,服務業和運輸業的比例更低,分別只有24。3和18。3。除了POS和條形碼技術外,其他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程度普遍較低。物流技術和物流服務規范標准大多不統一。據《來華跨國公司物流服務需求調查報告》顯示,受調查的近百家來華外商投資企業中,高達80%的企業對物流服務商滿意度的評價為「一般」。受訪企業認為在物流服務商需要改進的方面,信息傳遞效率排首位。
4.功能單一,缺乏特色。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物流服務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企業不僅要提供門到門運輸及有關的基本服務,還要實行一體化物流和供應鏈管理模式,提供從生產材料采購到產品送達消費者的一整套服務系統,包括相關的物流延伸服務,如包裝、加工、配貨等方面。而中國物流業由於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顧客至上」的經營觀念尚未完全落實到行動中,落後的管理、技術、設備也影響服務質量的提高。
5.物流專業人才缺乏,並不斷流失。
當前中國在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養上比較緩慢,市場上符合要求的物流人才較少,而且層次較低,物流專業人才缺乏。由於物流教育和培訓的缺乏,能夠切實為企業提供有效方案的中高級物流人才較少,制約了物流業的發展。而且在中國設立的物流服務業外企大都實施「人員本地化」的開發與應用戰略,其雇員一般以中國人才為主,在外資企業優厚待遇吸引下,一些優秀人才流失已初見端倪。
6.物流發展的環境需要進一步改善。
①體制方面的障礙。物流的產業形態和行業地位不明確,物流組織布局分散,物流資源和市場條塊分割,地方封鎖和行業壟斷等對資源整合與一體化運作形成體制性障礙。②政策環境的影響。由於物流產業的復合性,造成了與物流有關的政策分屬不同部門,缺乏統一、透明的產業政策體系。雖然國家發改委等九部委已經出台了《關於促進中國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意見》,但仍需要落實。 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船舶現代化,船級及型號的選擇要與實際運輸量相適應;在建設港口上,既要重視集裝箱化,又要考慮大批量散裝的能源、物資的裝卸。 配送中心等的建設,逐步實現包裝規范化,裝卸機械化,運輸集裝箱化,積極開發推廣先進適用倉儲、裝卸等標准化專用設備以實現國際物流作業連續性、快速化的要求。 完善中國的物流網路,促進國際物流合理化 現代物流技術的發展,留有餘地,以備將來的擴建。 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統 物流信息及時反映在內部區域網的資料庫上,由管理信息系統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調度;外部聯系通過英特網,既可以在網上登記需求和網上支付,又可以對物流服務進行跟蹤調查;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通過這個平台整合行業舊有資源,對行業資源實現共享,發揮物流行業的整體優勢從根本上改善物流行業的現狀,真正實現物流企業之間、企業與客戶之間物流信息和物流功能的共享。 建立和完善物流技術標准化體系
加快制定物流基礎設施、技術裝備、管理流程、信息網路的技術標准,盡快形成協調統一的現代物流技術標准化體系。廣泛採用標准化、系列化、規范化的運輸、倉儲、裝卸、包裝機具設施和條形碼、信息交換等技術。
完善服務功能,強化增值服務?
在歐美國家,物流服務業功能全、水平高,企業和客戶聯系緊密,甚至是戰略合作夥伴。鑒於此,中國物流企業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務的同時,要根據市場需求,不斷細分市場,拓展業務范圍,發展增值物流服務,廣泛開展加工、配送、貨代等業務,用專業化服務滿足個性化需求,提高服務質量,以服務求效益;而且要通過提供全方位服務的方式,與大客戶加強業務聯系,增強相互依賴性,發展戰略夥伴關系。
加速培養開放性物流人才
政策上,要大力扶持和保護中國物流業發展 運輸服務、倉儲服務、貨運代理服務和批發配送業務的企業,允許它們根據自身業務優勢,圍繞市場需求,延伸物流服務范圍和領域,逐漸成為部分或全程物流服務的供應者; 隨著知識經濟和信息化時代的來臨,物流業必然向著國際化的方向發展。中國要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經濟競爭中站穩腳跟,必須大力培養一支高素質的物流人才隊伍,打造一批物流精英,建立一套完善的健全的物流體系,為中國參與國際經濟競爭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促進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增強中國的綜合勢力,從而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