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物流 » 京東物流集團逆向國際化研發部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京東物流集團逆向國際化研發部

發布時間: 2023-03-05 02:10:47

1、京東自營有哪些(京東的六大子公司)

            新眸大公司研究組作品
      撰文|亞婷
      編輯|棲木
      精準孵化,成為近些年京東的代名詞。
      當市場焦點還滯於拼多多、阿里巴巴、蘇寧等電商巨頭爭奪戰時,京東旗下的京東物流、京東健康已先後完成IPO,京東數科雖因特殊原因終止IPO,但其底牌依然健在。有人說「拆分上市」是為了把雞蛋裝進不同的籃子,利於分散風險,也有人說,企業拆分利於旗下高增長業務獲得更高的估值。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京東是互聯網屆業務拆分的「行家」。2019年成立的京東健康,同年5月完成10億美元A輪融資後,從京東集團拆分獨立運營,次年8月獲高瓴資本超8.3億元B輪融資,並於同年年底赴港上市;成立於2012年的京東物流,雖動作稍慢,也於今百思特網年5月赴港上市,掛牌首日,超額認購714.61倍,國際發售超額認購9.8倍。
      在既有集團業務基礎上,合並、拆分出新業務、推向資本市場幾乎是所有互聯網大廠的基調,我們所好奇的是,為何京東這套打法看似簡單卻最為穩固,其依賴的核心邏輯又是什麼?為此,本文新眸將圍繞京東的業務孵化展開分析。
內生京東
      發展初期的京東,核心業務一直聚焦於電商零售方面。
      眾所周知,彼時國內的網路購物還是個新物種,產業鏈條還不完善,獨立電商平台很難完成整個銷售過程,這也是京東物流、京東數科的成立邏輯。我們先來講一下京東物流,其核心初衷是服務於京東商城,自2012年起,即便京東集團SKU數量激增,但在京東物流「幫忙」下,京東集團仍將存貨周轉天數穩定在40天以下。
      根據華創證券研究,2020年京東集團通過京東物流網路處理的在線訂單總數中,約90%可於下單當日或次日送達,作為對內服務的戰略布局之一,京東物流的高效履約成為京東商城的競爭優勢之一。
      圖:京東商城存貨周轉天數(來源:公司公告,華創證券)
      需要注意的是,當時的京東物流只能算作是京東架構的一個組成部分,由運營體系負責人統籌,獨立前資源和話語權相對較為有限。因而,作為運營部門存在,成本中心的考核模式和服務百思特網於集團商城業務的發展思維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京東物流的發展。
      事實上,京東數科的孵化,也和京東本身業務有著強關聯。
      成立早期的京東數科以小額信貸、代銷金融產品等金融業務為主。依託於京東商城和京東物流所積累的用戶池,提供基於自營平台的供應鏈金融和消費金融服務,我們可以類比背靠阿里的螞蟻集團,京東金條相當於螞蟻的借唄;京東白條相當於螞蟻花唄。
      能夠看出,此時京東數科的服務基本面還是面向C端用戶。
      和阿里的玩法有所類似,京東商城的用戶池支撐著京東數科借貸業務開展,京東數科的借貸也便捷了用戶的購物動作,進而拉動京東商城的營收增長。種種邏輯說明,初期京東在拓展多項業務時,出發點是以自身商城業務的發展主線為參照,並不稀奇。
轉換邏輯
      前有阿里巴巴盤踞,後有拼多多殺入棋局,電商平台的日子近些年變得不太好過。
      京東亦是如此,2018年,京東業績跌入谷底,股價從50多美元一路跌至不足20美元,跌幅累計超過60%,坊間很多人將此事與明尼蘇達事件相掛鉤,但忽略了股價是企業增長空間的直接表現。
      對於京東來說,2018年可以算作是一個轉折點,即不再執著於單一的電商業務。在這一年,京東完成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組織架構變革,除了對本身商城業務的重新劃分,在其他業務方面,也做出適時調整,主要有以下兩個邏輯:
      1、深化原有產業鏈條上業務,使之從集團內部脫離出來,獨立運作;
      2、根據行業動向,積極拓展新風口業務。
      先以京東物流為例,進行了規模化的組織架構升級,形成「1844」體系,引入中台架構。這里要解釋下什麼是「1844」,「1」即由綜合規劃群、經營保障中心和市場公關搭建而成的專業化中台,目的是發揮協調組織能力,全面提升運營效率;「844」即8大核心業務板塊、4大成長業務板塊(雲倉、跨境、服務 、供應鏈)、4大戰略業務板塊(快運、冷鏈、海外事業部、X事業部),直接面對客戶需求,負責創造收入的前台業務單元。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京東物流再次升級組織架構,由「1844」體系調整為「6118」組織架構,即在原有的基礎上變1為6,中台架構升級為 B2B供應鏈、市場公關、網路規劃、運輸平台、技術發展、體驗保障六個細分中台職能。
      京東數科方面,2015年升級邏輯打法,將客戶區分為金融機構、商戶與企業、政府及其他客戶,為其提供特定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賺取技術服務費與促成業務費。2018年後,轉型數字科技模式,通過產業數字化,使金融和產業產生更緊密的場景連接,讓金融服務介入到產業增長模型,提升資產透視能力和資產定價能力。
      事實上,在新風口業務的探索上,京東也未曾停下腳步。
      疫情催化了醫療行業,互聯網醫療風頭正盛。2019年5月上線的京東健康,於2020年正式通過港交所聆訊,獲准在港上市,成為繼阿里健康、平安好醫生之後,又一港股醫療健康平台,京東此舉,也算得上緊跟老大哥步伐。
      2020年,社區團購爆火的一年,京東宣布將京東零售集團旗下的京喜事業部升級為京喜事業群,成為獨立品牌「京喜」,旗下包含主打電商的京喜APP、主打社區團購的京喜拼拼、為下沉市場線下門店提供優質商品和服務的京喜通,以及提供物流服務的京喜快遞。
      圖:京喜總部組織架構(來源::京東官網,京東投資者開放日資料)
      京喜的組織調整,被認為是京東打入社區團購和下沉市場關鍵一步。京東物百思特網流、京東數科的獨立運作也好,京東健康、京喜的戰略布局也罷,沿著京東邏輯轉變可以看出,旗下子公司正在從依附內生,向獨立外擴的方向進軍。
野望「新京東」
      正如我們不能再以「社交 游戲」看待騰訊,京東也不再是單一的電商平台。
      過去,拉動京東營收增長的三駕馬車是:零售(京東商城)、物流(京東物流)、數科(京東數科),2020年起,隨著京東系多家公司的上市,京東的三駕馬車也在發生變化。
      京東數科終止IPO後,與原京東雲和AI事業部合並整合成為京東科技,其定位依舊是提供金融數字化解決方案,但從企業換帥和架構調整來說,京東此舉意在弱化京東科技的金融屬性,增強科技屬性,而不是簡單的「換湯不換葯」。
      京東物流方面,京東集團首席戰略官廖建文曾表示,「京東將致力於打造面向未來十年的基礎設施——京東數智化社會供應鏈,用數字智能化技術連接和優化社會生產、流通、服務的各個環節,降低社會成本、提高社會效率。」循著廖建文的邏輯,強調效率和技術,推進供應鏈「一體化」,但這個需要時間,因為一體化往往意味著大量的成本投入。
      可以預見的是,京東未來版圖肯定不止電商零售,而是從供應鏈出發,在整個鏈條不斷擴充細分產業的情況下,面向B端企業開放更多業務和生態。只是,在這種模式下,京東能否支撐起一個龐大的集團架構,仍有待考量。
      在分析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京東繫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在2020年凈增了10萬名員工,截止2020年12月,其員工數已達31萬人,這部分人群的工資開支是一大開銷。通用會計准則下,京東經營情況也表現的差強人意,今年一季度17億的經營利潤低於預期的24億,經營利潤率僅有0.8%,相比去年的1.6%有明顯下滑。(關於利潤下滑的原因,一部分與去年一年的時間里京東加大營銷投入有關,另一部分不可忽視的原因也在於京東多項業務的拓展。)
      以京喜為例,2021年一季度京喜共收入51.5億人民幣,其中虧損22.8億人民幣,虧損率達到了6.6%。相較於美團和拼多多社區團購業務大致7.5億的月虧損,京喜盡管在虧損方面有所優勢,但實際上反映出的是京喜在單量上與其他兩家的差異。
      由此可見,打造孵化器之名簡單,京東需要思考的是,在拓展多項業務的同時,如何保證既能夠服務於集團內在生態,又能獨立運營向外部開拓市場,坐實孵化器之名。
      本文地址:http://www.cangchou.com/post/5300.html

2、京東快遞國際化戰略存在的問題

1、投資回收風險高。京東物流的「重資產」式投資用於自建物流,面臨著巨大風險,不僅僅資金回收困難,還會造成資金周轉不靈、企業靈活性下降等問題,2018年,京東物流全年虧損額高達28億,也是其連續第12年虧損。
2、難以維持服務的高品質。京東物流一直以速度快、服務好的形象為大眾所認同,但是維持高品質的物流服務對於京東來說需要投入的也更多。2016年,京東物流系統全面向社會開放。在物流需求快速增長的同時,如何保持高質量、高效率的服務水平,兼顧京東商城和社會的物流需求,是京東面臨的巨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