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快遞行業里有哪些是近幾年來發展的很好的?
中國物流行業主要上市公司: 韻達股份(002120)、萬林物流(603117)、中儲股份(600787)、順豐控股(002352)、嘉友國際(603871)等。
本文核心數據: 發展歷程、投資動因、業務范圍、營業收入、業務趨勢等
京東先後認購/收購達達集團和德邦股份
京東分別先認購達達集團普通股,共計持有其51%的股權;後收購德邦股份,正式形成「京邦達」的「大一統」,
補齊京東物流原本的短板,成為中國較強大的物流聯盟。
京邦達形成的「物流王國」
京東物流在京邦達形成前所涉及的業務范圍較廣,其通過收購、戰略投資、股權收購等方式進入快遞快運、限時快遞、冷鏈、跨境運輸、倉儲等業務領域;德邦和達達則分別專注在大件快運和同城配送領域,京東收購德邦和達達是為了補齊在快運和同城配送的短板,並擴大京東在物流領域的市場。
京東投資動因何為?
——京東投資較多物流產業鏈項目
從2016年至今,京東物流投資較多企業,被投資企業業務涉及到不同相關行業,但均分布物流的產業鏈中,根據下圖中前瞻所收集到的物流相關行業的投資事件來看,京東在物流相關行業的投資業務/項目不乏上游的物流設施、倉儲、物流機器人等領域,中游的同城配送、大件快運、生冷鏈配送等領域,下游的整車運輸交易平台、社區電商、跨境貿易平台等領域。
註:較深的藍色底為京東在物流產業鏈中游的投資並購事件,紅色字體的則為本次「京邦達」事件主角的相關事件。
——其主要動因在於產業鏈整合
從上文中不難看出,京東的不斷大膽投資,其最主要目的在於物流產業鏈整合,並通過產業鏈整合擴大自身在物流行業的競爭力優勢,形成一個物流產業鏈閉環,開創新的物流王國。前瞻認為其還存在其他動因,具體如下所示:
京東在高端物流領域的最大對手即順豐
從競爭格局來看,京東和順豐均站在中國民營物流企業的頂端,且兩者同處於物流行業的第一梯隊(高端物流領域),雙方之間的競爭劇烈;在高端物流領域,京東和順豐互為強有力的對手;此時,京邦達的正式成立無疑給順豐帶來一定的「威脅」。
註:該競爭格局是前瞻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2020年中國民營物流企業50強名單」以及各企業所涵蓋的業務范圍的綜合評定得出。
兩者在覆蓋業務、應用領域、區域范圍均不相上下;雙方都在不斷地整合物流行業產業鏈,進而擴大自身的競爭優勢以及業務范圍,補齊自身業務短板。
——順豐在物流方面發展較早
順豐在物流領域的發展較早於京東,存在一定的「先手優勢」,且IPO時間更早。從兩者的發展歷程和投資情況來看,兩者都在組建以自身為重心的「物流產業鏈閉環」,從上中下游的各方各面滲透。
——兩者業務方向和地區范圍相差甚小
從企業官網了解到,截至目前,京東和順豐在業務方向和地區范圍上較為相似,區別甚小,應用領域所涵蓋的范圍也差異不大。
——順豐和京東營業收入呈增長趨勢
2018-2020年,京東物流和順豐控股的營業收入均呈增長態勢,雖順豐控股的總營收高於京東物流,但2020年順豐控股的物流相關業務(國際快遞、國內時效、快運、冷運和醫葯、同城配)的營業收入卻小於京東物流整體收入。
註:2021年京東物流和順豐控股的數據分別為2021年H1和2021年Q1-Q3的數據(京東物流為港股上市,港股每半年發布一次年報)。
——雙方各有所長
京東和順豐的「發家」方式不同,雖雙方在物流業務上有所重疊並存在競爭,但雙方的優勢落腳點卻有不同。總體來看,京東和順豐各有所長,分別在物流行業中游和下游具有優勢。
——雙方均將物流引向智能化和綠色化
兩者在物流業務走向上大致相同,比如,雙方均加快發展綠色物流。而值得注意的是,順豐在未來年報中提到,順豐要保持物流行業高位,這或許意味著順豐未來可能加大投資並購,以保證自身行業的市場佔比。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六大快遞企業財報大合集,順豐營收最高,中通市場份額最多
隨著電子商務的逐漸發展,快遞業務也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目前我國的快遞物流發展也逐漸走向成熟,慢慢形成了規模性的企業,目前我國快遞企業有六大上市龍頭企業,他們分別為:順豐,百世,中通,圓通,申通,以及韻達。近日,這六大企業相繼公布了2019的第一季度的財報,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國快遞企業的發展情況以及著力點。
業務量方面:中通位居第一,順豐墊底
財報中顯示,中通快遞業務量達到了22.7億件,繼續保持了在六大快遞公司中業務量排名第一位,據相關人員表示:在這一季度中,中通快遞的業務量來自於拼多多平台的快遞包裹占總包裹的18%,這也就是表明拼多多共有4.1億筆訂單通過中通快遞發出。對於其他快遞企業來說,業務量也都是挺不錯,除順豐以外,業務量都超過了10億件,順豐第一節度的業務量為9.8億件,在六大快遞企業中墊底。
營收方面:順豐最高,百世虧損2.1億元
順豐在業務量上墊底,但是在營業收入以240.28億,占據六大快遞公司的第一位,主要是因其單票收入高於其他的快遞企業,同時還有其他方面也為順豐控股貢獻許多收入,包括非流動性資產處置等非經常性損益。 申通營業收入最低,但同比增長了55%,凈利潤有4.05億元,相比之下,百世的情況不是很好,營業收入雖然達到了68.7億元,但由於各種原因仍是在虧損狀態,本季度虧損2.1億元。
市場份額方面:六大快遞企業佔全國總量76.5%,中通前景廣闊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的快遞業務的市場份額六大快遞企業瓜分絕大部分,其中中通市場佔有率最高,達到了18.7%,同時按照目前發展趨勢來看,中通很有可能在年底也能保持這個地位,韻達圓通緊隨其後,而順豐依然排名倒數第一,佔比為8.1%。
從總體上來看,我國的快遞也發展仍呈現為上升趨勢,同時隨著 科技 的發展,以及智能化的普及,想必以後的快遞業的競爭也是有增無減,這也表明快遞業務不僅要做好基礎業務還有做好高質量的服務,只有這樣才能留得住消費者,才能保證不被淘汰。
3、物流行業經營分析
企業經營穩中向好
從物流業總收入來看,2015-2019年國內物流行業總收入逐年增長,到2019年達到10.3萬億元,同比增長9.0%。2020年中國物流業總收入為10.5萬億元,同比增長2.2%。反映出行業整體經營狀態良好。
從2013年3月開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中國物流信息中心聯合每月對外發布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LPI,反映物流業經濟發展的總體變化情況,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高於50%時,反映物流業經濟擴張;低於50%,則反映物流業經濟收縮。
從物流行業景氣指數來看,2019年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整體呈波動增長態勢,反映出物流業經濟擴張;2020年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在2月份降至26.2%,之後快速回升並保持在榮枯線50%以上水平,到2020年11月達到57.5%,並已連續9個月處於擴張區間,反映出中國物流行業企業運行穩中向好。
綜合來看,當前國內物流運行恢復的基礎較為穩固,物流需求、市場規模增長保持擴張趨勢,初步預計全年社會物流總額將保持平穩增長。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更多物流行業相關規劃、項目及數據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物流產業研究院。
4、嘉友國際是國企還是央企
嘉友國際是國企還是央企?
回答是:根據情況來看這家公司是一個家國企,而且這一家公司是非常不錯的企業,如果能進去的話,是一個很好的工作。
5、哪個快遞股票估值低
如果,單純談估值角度,那就是看市盈率,現在,首選申通快遞。
技術上看,該股構築底部平台有盤出跡象,前期平台頂壓力大概在24.42元,
最近四天也基本上咬住此價不鬆口,原則上,24.40元以下任意價開倉都是合理的,
雖然合理,但買股票還是盡量買盤中低點,明日參考可入價:24.25元上下幾分錢逢低把握。
短線,應該賺一塊錢以上沒啥問題,但賺超過一塊錢不賣的話,可能要開始橫盤了,做中線會有更大盈利空間,但那要自行慢慢折騰了。
該板塊,今日002769普路通表現最強,不過技術上看,短期內,603535嘉誠國際、603871嘉友國際、600603廣匯物流,也都是可以逢低參與的。
6、未來物流行業發展趨勢與發展前景
2020年疫情影響:部分企業經營受挫,運營壓力較大
從行業內上市企業營業收入規模來看,2020年前三季度物流業43家上市公司營收排名首位的是物產中大,營收達2902.00億元,遠遠高出行業上市企業均值293.26億元,為行業平均的9.9倍,同時43家上市物流企業營收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有7家,其中營收規模均達1000億元以上,名列前四的分別是物產中大、廈門象嶼、建發股份和順豐控股;從營收增幅來看,有21家上市企業實現正增長,其中增長幅度最大的是歐浦的222.32%;22家上市企業為負增長,降幅最大的是東方嘉盛的-62.87%
從從行業內上市企業凈利潤來看,順豐控股、建發股份、物產中大、中國外運、圓通速遞和韻達股份6家企業凈利潤均在10億元以上。而歐浦、新寧物流、長江投資、龍洲股份、安通控股、飛馬國際6家企業均為虧損。從凈利潤增幅來看,有25家企業凈利潤實現正增長,其中19家企業增幅均在兩位數以上,恆通股份、上海雅士、德邦股份3家企業增幅均超過100%;其餘18家企業凈利潤均為負增長,其中14家企業下滑均在兩位數以上,新寧物流、龍洲股份均成倍數下滑,新寧物流下滑最大,達到-258.14%。
整體來看,國內物流行業在疫情影響下市場需求偏弱,導致物流企業經營發展受限,部分企業經營水平到第三季度末仍未完全恢復,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調研情況,截止到2020年第三季度末,物流企業經營水平比前期有所恢復,但勞動力、資金成本壓力依然較大;物流企業利潤額雖有增長,但盈利水平仍不容樂觀,企業盈利持續穩定增長仍面臨一定壓力。
發展趨勢:智慧物流成為主要發展方向
國家層面推動物流行業降本增效,提高整個社會的貨物流通運轉效率,同時新零售的提出對倉儲運輸環節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運輸和配送環節,繼快遞之後,貨運環節的龍頭實力不斷增強,對無人車和無人機的規模化運用正在逐漸加深,通過智能硬體、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化技術與手段,提高物流系統分析決策和智能執行能力的智慧物流將成為行業發展主要趨勢,未來智慧物流市場將進一步擴張,行業發展將朝向物流連接升級、數據處理升級和經營模式不斷創新的方向發展,隨著智慧物流的大規模應用,結構不斷優化,融合新理念、新模式、新技術、新業態來發揮智慧物流的優勢,將推動中國物流業的革命性發展,實現物流行業的轉型升級。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更多物流行業相關規劃、項目及數據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物流產業研究院。
7、劉強東、王衛悄悄「杠」上了,兩大巨頭都在押寶供應鏈
作者丨房煜
編輯丨及軼嶸
圖源丨攝圖網
同樣是剛剛發布半年報,同樣是走在扭虧的路上,不過京東物流(02618)和順豐控股(002352)的境遇迥然不同。
8月23日,京東物流發布了上市後的首份半年財報。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京東物流實現總收入485億元,同比增長53.7%。因長期加大網路基礎設施、供應鏈技術研發等投入,以及進一步加大供應鏈解決方案及服務廣度深度、擴大就業規模等,上半年經調整後的Non-IFRS(非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凈虧損15億元。
同一天,備受外界矚目的順豐控股的2021年半年財報如期而至。由於順豐控股第一季度歸母凈利潤虧損9.89億元,順豐控股董事長兼總經理王衛為此在股東大會上向股東道歉,並保證這種情況不會再出現。
王衛的承諾目前看是兌現了。根據財報,上半年實現凈利潤7.6億元,同比下降79.8%。其中二季度實現凈利17.49億元,同比下降38.73%。
由於京東物流和順豐控股分別處於港股和A股,直接比較兩家公司數據未必公允。但是外界對兩份財報的反饋卻耐人尋味。
京東物流雖然調整後凈虧損達15億元(並非歸母凈利潤),但是輿論對這份財報多報以積極態度。但是對於順豐控股,專業的券商分析師仍舊分歧很大。
原因或許在於,京東物流的上市具有里程碑意義,是公司物流向物流公司轉型的重要標桿,輿論對於新物種多有鼓勵心態。
第二點則更多是市場情緒因素。一位業內人士指出:「京東物流過去沒有獨立的時候,也是虧損的,大家也習慣了。而順豐過去一直是盈利,突然一個季度虧9個億。市場接受不了。」 更何況,過去數月順豐市值腰斬,很多在高點買了順豐股票的人在等著解套。
但是,拋去市場情緒對順豐的悲觀和輿論鼓勵因素對京東的樂觀,必須看到,中國當下最優秀的兩家物流公司,其實境遇是相同的。他們不僅攜手走在扭虧為盈的路上,而且都處於業務轉型的微妙時期。
而兩家物流巨頭的轉型突圍之路還有個共同特點, 多談供應鏈,少談快遞業務 。物流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這一動向耐人尋味。
京東押寶供應鏈得失考
在談及京東物流的財報時,有個詞被反復提及, 「一體化供應鏈」 。根據京東物流的說法,這類服務,會是 京東物流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 。
根據財報,京東物流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數量及收入的增長,一方面來自企業在快消、服裝、家電傢具、3C、 汽車 和生鮮等六大行業的持續拓展;另一方面,隨著客戶對京東物流服務的認可和深入了解,原本使用其標准化快遞、快運等其他物流服務的一部分客戶,進一步使用了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
從數字來看,2021年上半年,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收入336億元,成為京東物流 營收的重要支撐 。
其中外部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收入為117億元,同比增長65.6%,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數達到5.9萬,同比增長58.7%。換算一下可以知,外部一體化供應鏈收入佔一體化供應鏈總收入的34.8%。
2021年上半年, 京東物流一大特點是外部客戶收入佔比已過半,達到54.7% ,從這點可能,一體化供應鏈的外部佔比還未過半。
關鍵是 什麼叫「一體化供應鏈」的物流服務? 這個名詞是一種新的業務形態嗎?如果是指B端大客戶的供應鏈服務,「一體化供應鏈」是否可以理解為一個早已存在的物流細分領域——合同物流?只是京東物流服務的行業覆蓋更為廣泛。
從物流行業的演變脈絡我們可以推測,「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其實有「倉配一體化」升級版的含義,不過,京東物流確實有自己的優勢。過去一年,京東物流新增倉庫數量450個,相當於2007年至2017年10年間的建倉數量。在倉儲端,京東物流從一出生就是不遺餘力的重資產投入。
從物流鏈條看,這意味著, 當京東提供倉配一體的供應鏈服務時,鏈的起點可能是自己的倉,而不是一個代運營者。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脫離了合同物流的一些基本特點。比如,由於是客戶的定製化解決方案,因此有一定行業門檻和不錯的收入,但是同時也意味著, 由於不具備標准化復制的可能,增長速度比較慢。
時至今日,京東物流的基本盤應該仍舊是普通消費者所熟悉的快遞業務。這也是京東物流持續虧損的重要根源。京東物流也提到,公司大約有26萬人的一線員工(包括倉庫、快遞等),外界估計,一線配送人員至少超過10萬人。
物流專業媒體羅戈網主編小周伯通向創業邦指出,京東物流過去是「銷地供應鏈」,現在可以說更多是在向上游,也就是產地供應鏈延伸。
何謂銷地供應鏈? 小周伯通認為,可以理解為成品的配銷,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將產品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最少中間渠道送到消費者手上。對應的就是原來京東商城的履約配送交付環節。
「過去,京東物流最擅長的能力是「銷地供應鏈」,通過完善倉、運、配、快遞、冷鏈、大小件等供應鏈物流服務能力去服務消費者、京東商城和品牌商家。現階段,京東物流也在 科技 的驅動下,將業務向供應鏈上游延伸,布局全供應鏈尤其是產業供應鏈。
從追求點到點搬運效率提升,到深入到產業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當中,實現預測、采購、生產、物流交付全鏈條優化,去服務產業鏈,服務經濟體,服務全球。」小周伯通指出。
而當京東物流提出「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時,也意味著這家物流公司的重心正在由C端服務轉型向B端服務。
京東物流為什麼一定要選擇走供應鏈服務的道路?小周伯通指出,在物流業的幾個主要的細分領域,標准快遞現在競爭太過激烈,價格競爭仍舊是最主要的競爭手段。在這一領域,京東物流的大部分業務只能來自於京東商城。而在其他一些細分領域,比如快運,也有細分市場的龍頭。
「國內合同物流行業發展程度比較低,信息化程度比較低,所以京東物流會覺得自己切入可能有比較優勢。」小周伯通說。
創業邦認為, 對於京東物流來說,背靠京東商城,始終是京東物流最大的底氣。 第一是京東商城可以提供流量和商流訂單。第二,突出供應鏈服務,全品類經營的京東商城和希望全鏈條服務的京東物流,可以共享、深度綁定商家客戶。這才是京東物流無以比擬的優勢。
順豐的分兵突圍
在當下市場,頭部公司的認知往往趨同。靠快遞起家的順豐控股,也早就意識到了供應鏈的重要性。標志動作是對DHL供應鏈業務的收購。
2020年10月,順豐控股以55億元人民幣對價,並購德國物流巨頭德國郵政敦豪集團的敦豪香港和敦豪北京100%股權,順豐控股今年2月19日發布公告,宣布這一交易已取得所有必需的監管審批、備案和登記,各項交割的先決條件已全部達成,交易各方已完成正式交割。
這也意味著, 順豐控股同樣希望深度扮演綜合供應鏈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角色。 順豐控股則將此塊業務以「順豐敦豪供應鏈中國」這一新業務板塊啟動運營。
相對於京東物流不停的建倉,有觀點認為順豐更喜歡靠收購來完善自己的版圖。其實不然,京東物流建倉的時候,順豐不停的在買飛機,擴大自己的自有全貨倉機隊。
截至2021年6月,順豐擁有66架全貨機。順豐控股全貨機及散航總計航空線路2265條。同時,順豐花費超過200億在湖北鄂州建設機場的投資,和京東物流建倉一樣,是靠重資產打造壁壘。
但是現在拿到的順豐上半年財報,仍舊是讓人喜憂參半。2021上半年順豐實現速運物流業務量51.3億票,在去年同期受益於防疫緊急寄遞需求爆發的業務量高基數下,仍實現同比增長40.4%,兩年平均增長59.5%。但是,二季度,順豐實現營業收入457.24億元,同比增速為21.65%,遠低於去年同期水平。
快遞業務是順豐的基本盤。 過去,由於通達系的追趕加上順豐自己對於商務件和電商件的不同態度,現在順豐在快遞業務的市場份額已經下降到個位數。為了扭轉局面,順豐推出經濟件對抗通達系,業務量市場份額在2020年提升至9.8%。
但是問題在於,補貼上升,經濟件只賺業務量不怎麼賺錢。根據財報,經濟快遞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48.90 億元,同比增長 69.16%。
順豐賺錢的大頭是時效件,財報提到,自2021年4月起,順豐對時效產品進行優化升級,按新口徑追溯調整本報告期及去年同期產品數據,時效快遞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461.61 億元,同比增長6.50%,增速放緩主要因去年疫情期間防疫緊急寄遞需求旺盛帶來時效業務增量較大,同比基數較高。 實際上,除了外部環境, 時效件也有強大對手,就是前文提到的京東物流的快遞業務。
市場上還有聲音認為,2020年-2021年,其實是幾大快遞公司上市以來價格戰最厲害的時候。雖然近年來拼多多的崛起,實際上帶來了訂單的增量,但是極兔快遞的殺入,其實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訂單供給的增量,兇狠的價格策略使得整個快遞標准件市場重回紅海搏殺,戰況空前慘烈,最後國家不得不出手干預。這種市場玩法,對於追求服務品質的順豐是非常不利的,也是營收同比下降的原因。
順豐還有眾多分支業務,包括重貨(零擔快運)、國際快遞、冷鏈、醫葯、同城業務等。這些業務被認為是順豐突圍的希望所在。這其中,順豐冷鏈和順豐醫葯算是高附加值的業務,順豐有比較明顯的優勢,但是業務規模不大。
零擔快運被認為是比快遞更大的市場,但是同樣有德邦快遞這樣的龍頭競爭。而在國際快遞市場上,順豐應該經常會看到老對手菜鳥網路的同盟軍。短期內,國際快遞和零擔快運很難有壓倒性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順豐同城業務今年計劃分拆上市,說明王衛對王興已經輕車熟路的同城配送業務興趣很大。根據財報,2021年上半年,順豐同城急送對外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22.41億元,同比增長77.12%,同樣遠高於行業增速。
順豐同城現在的標簽是, 中國規模最大的獨立第三方即時配送服務平台。 據了解,在業務內容上, 順豐同城覆蓋了餐飲、零售、服務多個板塊。但是實際上訂單大頭還是餐飲。順豐同城的打法是選擇像麥當勞這樣的大連鎖品牌合作。
同城業務之所以重要,是隨著新零售的發展,萬物皆可到家的趨勢下,同城零售的業務規模現在雖然還沒有辦法和B2C電商相比,但是正在蠶食後者的份額。
這一點上,無論是京東、順豐、還是阿里都心知肚明。京東有「物競天擇」,阿里有「內地生活」,順豐急著上同城業務IPO ,與其說進攻也不如說是防守。畢竟在美團的先發優勢下,京東、順豐、阿里都是跟隨者。
「美團現在一天的單量(包括同城零售)3000萬單左右,幾乎等於一個通達系公司一天的單量。」有業內人士指出。
顯然,其實無論順豐還是京東都明白了,無論是價格和成本的原因,還是市場競爭的原因,電商的標准快遞件越來越不好做了。如果繼續在紅海搏殺,轉型是沒有希望的。
京東物流在財報的新聞素材中提到快遞是這樣說的:「隨著客戶對京東物流服務的認可和深入了解,原本使用其標准化快遞、快運等其他物流服務的一部分客戶,進一步使用了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而順豐則積極在推動自己體系內的四網融通。
財報說,「通過加強速運網路、快運網路、倉儲網路及加盟網路的場地、線路等資源整合優化,並持續開展中轉場自動化設備升級改造,逐步緩解產能瓶頸,通過成本精細化管理深耕,資源利用率、營運效能等指標第二季度環比第一季度在穩步回升。」
說到底,兩家物流巨頭手上都還有牌可打,他們需要和時間賽跑的是,能否更快的發揮不同業務板塊的協同效應。
雙方都有隱憂,京東物流的挑戰在於,仍舊是如何從單一企業的閉環體系真正走向開放。而順豐的挑戰則是,如何在不控制商流的前提下,深入各種物流場景。
換個角度看, 無論京東做長服務鏈條,還是順豐走的專業化分工道路,都是希望在原來的快遞基本盤之外,找到業務的新增長曲線和方向。 這對於中國的傳統電商市場,是一個微妙的信號。
8、做物流行業有發展前景嗎?
物流規模再上新台階,社會物流總額超300萬億
2020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邁上三百萬億元新台階,達300.1億元。分季度看,2020年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增速分別為-7.3%、-0.5%和2.0%,物流規模增長持續恢復,四季度增速回升進一步加快。
物流產業就業形勢較好,新增就業超百萬人
物流業吸納就業能力不斷增強,從業人員快速增長。根據測算,2019年末,我國物流崗位(既包括物流相關行業法人單位和從事物流活動的個體工商戶從業人員,也包括工業、批發和零售業等行業法人單位的物流崗位從業人員)從業人員數5191萬人,比2016年增長3.6%,年均增長0.9%。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更多物流行業相關規劃、項目及數據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物流產業研究院。
9、國際貨運代理行業分析
1、收入低
2、CIF市場委縮,價格競爭激烈
3、工作時間長
4、壓力大
5、職業空間有限
6、培訓不足
7、職業認可度低
8、風險與付出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