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貿易 » 如何查找國際貿易摩擦數據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如何查找國際貿易摩擦數據

發布時間: 2023-01-28 01:26:43

1、當前世界經濟面臨的主要矛盾―――產能過剩和失業率問題分析(要數據..多國的數據)

國際形勢: 有利的一面: 1、世界經濟出現了向好的跡象,主要經濟體出現好轉,一些新興經濟體增速加快。 2、國際金融市場趨穩,全球貿易量和投資呈現恢復性增長,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10年世界經濟將增長3.9%。 不利的一面: 1、金融危機的影響還遠未消除,銀行慎貸惜貸仍難以根本改變。 2、主要經濟體增長乏力,消費不振、失業率高、產能利用率低等問題仍未得到明顯改善。 3、國際貿易進一步恢復存在不少障礙,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升級,特別是針對中國出口產品的貿易摩擦明顯增多。 4、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 從國際層面看,雖然世界經濟出現整體復甦的形勢,但世界經濟的主要矛盾和問題並沒有完全消除,如一些主要經濟體失業率居高不下,主權債務危機還在暴露,金融和財政還存在風險,大宗商品和主要貨幣的匯率還不穩定,通脹預期使一些國家在政策的選擇上產生困難等等,這些都有可能使經濟復甦的形勢出現反復,甚至二次探底。� 同時,經濟增長乏力,使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升級。由於意識形態不同,特別是由於某些西方發達國家不願意看到中國經濟地位的上升,針對中國出口產品的貿易摩擦明顯增多。 國內形勢: 有利的一面: 1、我國經濟頂住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回升向好的基礎逐步鞏固,各方面信心明顯增強。 2、今年中央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一攬子計劃還將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擴大內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應將繼續發揮。 3、汽車、機械裝備製造等下遊行業仍呈快速發展態勢。 4、國家正在制定的一系列聯合重組、淘汰落後、行業准入、建材下鄉補貼等政策措施的出台,將對今年鋼鐵行業的平穩運行創造有利條件。 不利的一面: 1、鋼鐵產能遠大於需求,鋼鐵價格回升預期不樂觀。 2、鐵礦石價格上漲,行業生產成本面臨很大的上升壓力。3、世界主要發達體國內經濟疲軟,以及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將抑制鋼材出口。 4、地方保護主義影響了國家淘汰落後產能目標的實現,使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5、低碳經濟使高碳、高排、高能耗的鋼鐵行業發展面臨重大制約。

2、請問貿易摩擦的統計數據在哪裡可以找到?

海關有個統計方面的網站
www.ChinaCustomsStat.com

不過有些內容是要花錢購買的
那裡有輸歐和輸美的紡織品統計數據
你去看看是不是你需要的吧?

3、貿易摩擦的分類

貿易摩擦分為顯性貿易摩擦和隱性貿易摩擦。

顯性貿易摩擦是指當前呈現出來的貿易摩擦,包括反傾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即WTO允許的3種臨時保護措施)引起的貿易摩擦。從性質上講,當前顯性貿易摩擦的3種形式是WTO規則允許的特殊保護措施,屬於貿易救濟的范疇。其特點是,實施難度不大、且是雙向的,即發達國家可以對發展中國家實施;發展中國家也可以用來針對發達國家;發達國家之間和發展中國家之間也可以相互實施。以反傾銷為主的顯性貿易摩擦呈現出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蔓延的趨勢,成為當前國際貿易摩擦的主要表現形式。

隱性貿易摩擦是指潛在的可能出現的貿易摩擦,包括由TBT/SPS、知識產權保護和社會責任要求引起的貿易摩擦,是國家間貿易摩擦可能的表現形式,但目前還沒有成為引起貿易摩擦的主要原因。其特點是實施難度較大、且可能是單向的,即發達國家單方面向發展中國家實施,而發展中國家由於技術或其他原因沒有能力向發達國家實施。由於隱性貿易摩擦技術要求較高,實施難度較大,相對而言,使用頻率較低,並且短期內可能不會成為貿易摩擦的主要表現形式。要是想再了解 就追問吧

4、如何查找進出口企業的海關進出口數據?

1、之前報過的報關單都會有記錄的,可以查詢本公司報關資料的留存底樣。
2、單位如果查不到可以到海關統計局進行查詢列印。
3、出口貨物報關單是由海關總署規定的統一格式和填制規范,由出口企業或其代理人填制並向海關提交的出口貨物報關單申報貨物狀況的法律文書,是海關依法監管貨物出口、徵收關稅及其他稅費、編制海關統計以及處理其他海關業務的重要憑證。
4、用於確認貨物是否真正出口或者進口,是海關出具的進出口的正式憑證。其作用為:
1.)企業出口退稅;
2.) 企業結匯核銷。

5、哪裡可以查詢到各國經濟數據如GDP、進出口貿易總額等,還有要是比較新的數據,最起碼是到2010年的~

有一篇文章不錯,供你參考: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各國之間貿易摩擦不斷,貿易戰此起彼伏。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出口遭遇的反傾銷越來越多。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既有外因,也有內因;既有宏觀原因,也有微觀原因。國外對我國農產品愈演愈烈的反傾銷,我們的政府、行業協會、企業應協調一致,上下聯動,構建系統、科學的反傾銷防禦體系。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出口遭遇的反傾銷越來越多。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張志彪副秘書長說,自1980年以來,涉及食品土畜行業的反傾銷案商品有薄荷醇、塑料編織袋、松香、蜂蜜、大蒜、小龍蝦、濃縮蘋果汁等17種,被訴案件39件,涉及金額約3億美元。1995年以來,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組織了對蜂蜜、小龍蝦、大蒜、蠟燭、濃縮蘋果汁、蘑菇罐頭等6種商品10件反傾銷案進行應訴和行政復審。為什麼我國農產品屢遭國外反傾銷?如何應對?下面我們對以上問題予以分析。一、我國農產品遭遇反傾銷的原因國外對我國農產品提起越來越多的反傾銷調查,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既有外因,也有內因;既有宏觀原因,也有微觀原因。歸納起來,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和農產品的重要地位國外愈演愈烈的反傾銷,追根究底都是貿易保護主義的多樣化形式。近10年來,美歐等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明顯放慢,經濟普遍不景氣,貿易逆差不斷上升,失業率居高不下。例如美國的貿易逆差從1997年的2000億美元增長到2002年的4800億美元左右,2003年貿易逆差繼續擴大,為5357億美元,比上年又增長了12%,占其GDP的5%以上。各國政府都在努力擴大出口,以此進一步帶動資本和貨物的流動,推動GDP的快速增長,解決勞動就業等問題。同時,各國政府為了保護本國市場,又盡量用各種手段限制其他國家商品的進口。烏拉圭回合後,降低關稅保護水平成為各國貿易政策的國際義務,國際貿易保護的手段逐漸轉移。比較WTO成員方保護國內市場所能採取的幾種方式,反傾銷是最好用的。其程序簡便易行,又能夠有效排斥進口,還不易招致報復,因此被各國視為保護本國產業和市場的最佳辦法之一而頻繁採用。農產品在國民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地位,歷來是受高度保護的部門。在傳統的國際貿易格局中,世界各主要農產品的進口國和出口國大多保持著較高的農業保護率,歐盟農產品的名義保護率在1980年為35.1%,而日本為83.1%。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保護率也達到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農產品協議》的簽訂使各國對農產品的保護手段大大減少。雖然《農產品協議》規定有 「價格觸動」和「數量觸動」條款,但反傾銷和這些措施相比,更加「適用」,加之我國一些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出口大幅增長,許多國家擔心我國農產品會沖擊其國內市場,為了防止本國農業在國際競爭中受到傷害,一些國家的政府和企業紛紛對我國出口的農產品實施反傾銷政策。2.中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快速發展中國是一個崛起中的大國,其不斷發展的對外貿易,讓許多國家暗懷戒心。據我國海關統計,2002年我國實現進出口貿易額6208億美元,居世界第四位。2003年進出口貿易額8512億美元,貿易順差200億美元。2004年進出口貿易躍居世界第三位,貿易總額達1.1萬億美元。我國的農產品2000年進出口貿易總值是268億全國中文經濟類核心期刊 19WTO規則與政策美元,比上年增加23%;其中出口值為56億美元,進口值為112億美元,比上年分別增長5%和7%。農產品國際貿易順差為44億元,是我國改革開放,特別是1995年以來,農產品進出口值最高的一年。在2001年,我國的糧食出口貿易額從2000年的11億美元降為4.86億美元,而相比較具有較大機遇的蔬菜、水果、水產品等產品,依靠其價格優勢,而非質量優勢,在近幾年的對外貿易中均為順差,2001年同比增長達12.5%以上。在歷史上,反傾銷調查與貿易逆差顯示出密切的相關性,擁有大量貿易順差的國家往往成為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歐盟、日本等國都有過類似的命運。農產品屬於勞動力密集型產品,而我國人口眾多,勞動力價格便宜,在這方面具有比較優勢,在國際競爭中處於有利的地位。因此,國外經營日益惡化的產業紛紛提起反傾銷申請,希望藉助這種手段將中國農產品擠出本國市場。3.美歐等國視我國為「非市場經濟」而採用「替代國」價格的歧視性政策目前,我國市場經濟取得實質性的發展,截至2004年年底,共36個

6、2011年國際貿易現狀

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11年春季)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綜合司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

一、2010年中國對外貿易快速恢復,「十一五」外貿發展規劃目標順利實現
2010年,在世界經濟逐步復甦、國際市場需求回暖和國內經濟向好勢頭更加鞏固、穩外需擴進口政策效應不斷顯現、企業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等共同作用下,中國對外貿易實現了恢復性快速增長,進出口已經恢復到危機前水平並再創歷史新高,結構進一步優化,貿易平衡狀況繼續改善,「十一五」外貿發展規劃目標順利實現。
1.進出口實現快速恢復性增長,外貿順差繼續下降
2010年,中國進出口29727.6億美元,同比增長34.7%。其中,出口15779.3億美元,增長31.3%;進口13948.3億美元,增長38.7%。進出口、出口、進口比2008年分別增長16%、10.3%和23.2%。由於進口增速快於出口增速,進出口趨向於平衡。全年貿易順差1831.0億美元,比2009年下降6.4%,比2008年下降38.6%。這是繼2008年外貿順差達到歷史高點後連續第二年下降,外貿順差過大的矛盾得到進一步緩解。

圖1 2010年中國外貿月度進出口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統計

2.機電產品出口保持穩定,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增勢較好
2010年,機電產品出口9334.3億美元,同比增長30.9%;高新技術產品出口4924.1億美元,增長30.7%。船舶、汽車零部件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其中船舶出口增長44.5%,汽車零部件出口增長44.1%。紡織、服裝、鞋類、傢具、箱包、玩具合計出口3032.4億美元,增長25.9%。其中,紡織品出口770.5億美元,同比增長28.4%;服裝出口1294.8億美元,增長20.9%;鞋類出口356.3億美元,增長27.1%;傢具出口329.9億美元,增長30.3%。
3.資源性產品進口價格全面上揚,機電產品進口增長較快
受國內投資增速有所放緩等因素影響,能源資源產品進口量增速逐步回落,但進口額因國際市場價格持續攀升而繼續擴大。全年鐵礦砂進口量下降1.4%,進口額增長58.4%;原油進口量增長17.5%,進口額增長51.4%;初級形狀的塑料進口量增長0.4%,進口額增長25.2%;大豆進口量增長28.8%,進口額增長33.5%。國際市場需求回升帶動加工貿易進口平穩增長,加上國內最終需求不斷增加,機電產品進口額達到6603.1億美元,增長34.4%,高新技術產品進口額達到4126.7億美元,增長33.2%。
4.貿易方式得到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表現優於整體
從貿易方式看,由於進出口企業加快轉變增長方式,提高自主營銷比重,一般貿易增長呈現快於加工貿易的態勢。一般貿易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36.0%和43.7%,加工貿易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了26.2%和29.5%。從經營主體看,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規模仍居首位,出口同比增長28.3%,進口增長35.3%;國有企業出口增長22.7%,進口增長34.3%;民營企業繼續顯示較強的活力,出口增長42.2%,進口增長56.6%,進出口規模已經超過國有企業。

表1 2010年中國分貿易方式、企業性質進出口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統計

5.歐美日仍為主要貿易夥伴,與新興市場國家貿易增勢強勁
2010年,歐盟、美國、日本仍為中國前三大貿易夥伴。中歐貿易額達到4797.1億美元,增長31.8%;中美貿易額3853.4億美元,增長29.2%;中日貿易額2977.7億美元,增長30.2%。同期,中國與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大幅增長。對東盟進出口2927.8億美元,同比增長37.5%;對巴西進出口625.5億美元,增長47.5%;對印度進出口617.6億美元,增長42.4%;對俄羅斯進出口554.5億美元,增長43.1%。

表2 2010年中國與主要貿易夥伴貿易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統計

2010年中國對外貿易快速恢復為「十一五」外貿發展規劃目標的勝利完成畫上了圓滿句號。「十一五」前期中國對外貿易持續快速增長,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進出口急劇下滑。面對這一嚴峻復雜形勢,中國政府及時出台了一系列穩定外需的政策措施,積極擴大內需和鼓勵增加進口,有效遏制了外貿持續大幅下滑的勢頭並在2010年實現快速恢復,經受住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考驗,在逆境中實現了新發展。五年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5.9%,高於同期世界貿易增長速度。與「十五」末期相比,中國出口由世界第三位躍居首位,佔全球份額由7.3%上升至10.4%;進口由世界第三位升至第二位,有力地推動了世界經濟和貿易復甦。貿易不平衡狀況有所改善,外貿順差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由2007年最高點時的7.6%回落至3.1%。外貿結構繼續優化,發展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2010年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出口總額比重比「十五」末分別提高了3.2和2.6個百分點;市場多元化效果明顯,2010年對發展中國家出口占出口總額比重已經由「十五」末的42.7%提高至48.3%;中西部地區進出口增長速度高於東部,2010年中部和西部地區出口佔全國出口比重比「十五」末分別提高1.0和1.2個百分點。
二、2011年一季度中國對外貿易發展開局較好,總體保持快速增長勢頭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緩慢復甦,國際市場需求繼續回暖,加上國內需求增加和擴大進口政策等共同作用,進出口貿易總體保持快速增長勢頭,結構進一步優化,平衡狀況進一步改善。主要特點是:
1.進出口量增價漲,季度出現小額逆差
一季度,中國進出口總額達到8003.1億美元,同比增長29.5%。出口3996.4億美元,增長26.5%,其中數量增長15.5%,價格上漲9.5%;進口4006.6億美元,創季度規模歷史新高,增長32.6%,其中數量增長16.1%,價格上漲14.2%。由於進口增長快於出口,累計貿易逆差10.2億美元,是近六年來首次出現季度逆差。

表3 2009-2011年一季度中國進出口情況

註:海關統計月度數與季度數存在著一定誤差。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統計。
2.主要商品出口增長平穩,大宗商品進口價格大幅上漲
一季度,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分別為2320.3億美元和1186.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2.8%和19.8%。機電產品中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969.6億美元,增長27.8%;機械設備出口746.9億美元,增長15.5%。勞動密集型產品中,紡織品出口增長32.7%,服裝出口增長18.4%,鞋類出口增長21.6%,傢具出口增長19.3%。同時,大宗商品進口大多保持量價齊升,成為推動進口增長的主要力量。鐵礦砂進口量增長14.4%,價格上漲59.5%;原油進口量增長11.9%,價格上漲24.3%;成品油進口量增長27.7%,價格上漲18.8%。這三類產品進口額合計比去年同期增加275億美元,其中因價格上漲直接導致進口增加177億美元。

表4 2011年一季度中國出口重點商品量值

註: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包括部分相互重合的商品。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統計。

3.一般貿易增長較快,民營企業進出口增幅繼續領先
一季度,一般貿易進出口4179.2億美元,同比增長34.8%,高於進出口總額增速5.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長31.7%,進口增長37.4%。加工貿易進出口2919.1億美元,增長21.4%。其中,出口增長21.7%,進口增長20.9%。民營企業進出口2119.3億美元,增長41.0%,高於進出口總額增速11.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245.3億美元,增長35.4%;進口874億美元,增長49.9%;出口、進口占整體比重分別上升2.2和2.5個百分點。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4154.2億美元,增長24.9%,其中出口增長24.6%,進口增長25.2%。國有企業進出口1729.5億美元,增長27.8%,其中出口增長16.4%,進口增長34.5%。

表5 2011年一季度中國進出口貿易方式和經營主體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統計。
4.對歐美出口份額下降,與部分新興市場貿易快速增長
一季度,中國對主要發達國家進出口不平衡狀況趨於改善。對歐盟進出口1237.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2.0%,其中出口增長17.2%,進口增長30.6%。對美國進出口976.5億美元,增長25.0%,其中出口增長21.4%,進口增長33.3%。對日本進出口807.8億美元,增長27.1%,其中出口增長28.1%,進口增長26.4%。與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貿易繼續顯示較大增長潛力。對東盟進出口793.4億美元,增長26.1%;對印度進出口614.2億美元,增長24.6%;對巴西、俄羅斯和南非進出口分別增長了57.7%、34.2%和107.1%。
表6 2011年一季度中國與主要貿易夥伴貿易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統計。

5.廣東山東出口貢獻較大,中西部進出口增長快於全國
一季度,東部地區出口增長25.5%。其中廣東、山東出口增長較快,分別增長33.9%和32%,合計增量佔全國增量的42.9%,帶動全國出口增長11.3個百分點。中、西部地區出口分別增長42%和29.9%,高於全國增幅15.5和3.4個百分點;進口分別增長45.4%和43.8%,高於全國增幅12.8和11.2個百分點。
需要說明的是,一季度對外貿易逆差10.2億美元,是在出口增長總體比較正常、大宗商品進口價格飆升導致進口金額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出現的,並不代表我國外貿基本格局發生變化。
三、2011年全年外貿發展環境總體有所改善,但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
今年以來,世界經濟仍延續復甦態勢,國內經濟開局良好、運行基本平穩。從目前情況看,隨著世界經濟持續復甦,外部市場總體上趨於好轉,企業訂單有所增加。但進出口形勢依然復雜,影響外貿平穩發展的不確定因素較多,特別是原材料價格、勞動力工資持續大幅上漲,將不同程度擠占企業利潤,中小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更大。
(一)從外部來看,世界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但復甦進程依然艱難曲折。美國經濟復甦步伐有所加快,歐洲核心大國德法經濟形勢繼續向好,新興經濟體仍將保持較快增長。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2011年全球經濟增長4.4%。雖比上年5.0%的增速有所放緩,但考慮上年基數較高,這仍是比較快的增速。其中,發達國家經濟將增長2.4%;發展中國家經濟將增長6.5%。同時,也要看到,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矛盾尚未有效解決,一些固有矛盾又有新發展,世界經濟健康穩定復甦面臨諸多變數。
一是通脹正從新興經濟體向發達經濟體蔓延擴散。2月份,印度、俄羅斯、巴西、韓國、印尼、越南消費價格同比分別上漲8.3%、9.5%、6%、4.5%、6.8%和12.3%,美國、英國同比分別上漲2.1%和4.4%;歐元區3月份達到2.6%,連續四個月超過2%的調控目標。在此形勢下,新興經濟體已經並將進一步採取緊縮政策,歐元區已經開始加息,美國可能提前退出刺激政策。如果通脹形勢繼續加劇,勢必影響世界經濟復甦進程。
二是主權債務危機依然嚴重。盡管歐盟春季峰會通過了應對債務危機的全面方案,但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尚未有效緩解。葡萄牙已經向歐盟申請救助,歐元區開始加息,可能加劇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西班牙等國主權債務風險上升。美國政府預算赤字巨大,債務包袱愈發沉重,財政危機的陰影始終揮之不去。
三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行。今年以來,隨著世界經濟緩慢復甦,國際市場大宗商品需求有所增加,全球流動性嚴重過剩,美元持續走低,巨額資金受投機因素和避險因素驅使,大量湧入大宗商品市場導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高。4月15日,紐約原油期貨價格達到109.7美元/桶,較上年末上漲20%;國際市場棉花、玉米和錫等價格分別比上年末上漲23.3%、18.2%和23.1%。目前,導致大宗商品價格走高的因素尚未緩解,有些因素還在強化,可能推動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繼續上漲或在高位上反復震盪,特別是中東局勢動盪還在持續,不僅嚴重干擾當地經濟發展,還將繼續推高國際油價。
四是日本大地震為全球經濟復甦增添變數。日本大地震不僅影響其自身經濟走勢,也將對世界經濟復甦產生較大影響。由於全球供應鏈受到嚴重沖擊,汽車、電子信息產品等相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受到較大影響。核泄露事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後續影響很難預料。
在世界經濟緩慢復甦的大背景下,加上去年補庫存效應減弱甚至消失,國際貿易難以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同時,許多國家更加重視通過出口緩解國內壓力,自顧傾向明顯,保護主義升溫,世界貿易組織(WTO)多哈談判陷入停滯,貿易摩擦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這都將影響到今後國際貿易的發展。據WTO預計,2011年世界貿易增長率將由上年的14.5%放緩至6.5%。其中,發達經濟體將增長4.5%,發展中國家和獨聯體將增長9.5%。
(二)從國內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但一些長期矛盾和短期問題疊加,外貿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要素成本進入集中上升期,企業經營壓力持續增加。一是原材料價格持續攀升。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高的帶動,一季度國內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漲。流通環節生產資料同比上漲11.2%,其中成品油價格上漲17.8%,鋼材上漲17.6%,有色金屬上漲10.3%,化工產品上漲8.8%。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10.2%。二是勞動力工資繼續提高。在去年30個省(區、市)上調最低工資標準的基礎上,今年以來又有12個省(區、市)繼續上調,幅度在20-25%之間。招工難和用工成本不斷增加成為當前困擾企業經營的一個突出問題。三是融資成本有所上升。今年以來,央行已經兩次加息,四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一些企業反映流動資金緊張,融資成本有所增加。此外,人民幣升值壓力較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企業對外接單。

圖2 2010-2011年中國部分東部城市最低工資標准變化

數據來源:當地政府網站。

圖3 2011年以來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走勢

數據來源: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網站。

對於要素成本進入集中上升期,必須客觀全面看待。一方面,隨著經濟持續較快發展,要素成本上升是一個必然趨勢。這在短期內可能與其他因素形成疊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企業生產經營和國際競爭力,影響到外貿平穩較快發展。同時也要看到,逐步理順國內要素價格,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有利於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有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一階段難以逾越。另一方面,部分企業受要素成本上升影響,經營壓力明顯增加,根本還在於產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較低,消化成本上升和對外議價能力較弱。這就要求企業必須適應這種變化趨勢,不能指望靠優惠政策來生存,而要靠增強創新能力、調整產品結構、提升核心競爭力,努力化解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變成本壓力為轉方式的動力,在調整中實現新發展。
(三)既要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更要切實加快外貿發展方式轉變
總體上看,2011年中國外貿發展具有許多有利條件,世界經濟緩慢復甦特別是新興經濟體較快增長將帶來更大的需求空間,但也面臨許多不確定因素,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預計2011年中國對外貿易將繼續平穩發展,但增速比去年可能略有回落;在國內需求不斷增加、擴大進口政策支持和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進口增長有望繼續快於出口,貿易平衡狀況將進一步改善。
針對當前依然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必須切實把工作著力點放到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和優化進出口結構上來。一方面,要保持外貿政策的基本穩定,繼續用好出口信用保險、出口退稅、出口信貸等行之有效的政策,充分發揮「引進來」和「走出去」對擴大出口的帶動作用,特別注重改善中小外貿企業的融資條件,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努力為對外貿易穩定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另一方面,要切實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堅持科技興貿、以質取勝和市場多元化,積極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鼓勵企業發展研發設計、自主品牌和境外營銷渠道,爭創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的新優勢,全面提升對外貿易質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