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戰後世界經濟發展的特點
二戰後世界經濟發展變化迅速,體現出的特點是:
1、國際金融體系和貿易體系的形成。
2、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空前發展。
3、科學技術推動生產力發展更為迅速。
二戰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共同特性 :
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促進作用。
2、各國推行壟斷資本主義,加強政府對經濟的領導。
3、注意發展科學教育事業,提高國家科技水平。
(1)滯漲時期世界國際貿易擴展資料:
國際貿易
二戰後的國際貿易取得了迅速的發展。但在不同的階段里,國際貿易的發展速度並不一致。戰後國際貿易的發展大體可以分為三個大階段:
(1)國際貿易迅速發展階段(1973年以前)
1950—1973年的23年間,國際貿易從600 億美元增加到5740億美元,增長了8.5倍,年平均增長率為10.3%,這一增長速度超過了國際貿易歷史上增長最迅速時期的水平。戰後世界經濟的迅速發展是國際貿易迅速增長的基本原因。
(2)國際貿易緩慢發展階段(1973年以後——1900年)
1973年以後,國際貿易的增長速度明顯減緩。這主要是由於當時的高通貨膨脹率所致。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
首先,世界經濟的低速增長
其次,能源危機的爆發
再次,貨幣制度危機的爆發
(3)1900年以後國際貿易發生了許多新變化(放在12章中介紹)
戰後初期,隨著世界經濟的變化,國際貿易的地理方向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總的變化趨勢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所佔的比重不斷上升,發展中國家所佔比重不斷下降。
社會主義國家所佔的比重不大,基本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從個別國家來看,80年代中期以前,美國始終是佔世界第一位的進出口國家但在世界貿易中所佔的比重呈明顯的下降趨勢。50年代起,德國、日本所佔的比重迅速提高。
2、二戰後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戰後世界經濟格局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戰後初期到20世紀60年代末的美國稱霸世界經濟領域的階段
2.第二階段,20世紀70年代後世界經濟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進入20世紀70年代,世界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轉折.造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有:第一,1971年12月、1973年3月美元兩次宣布貶值,標志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第二,發展中國家石油鬥爭引發的能源危機,打亂了國際貿易舊有的價格體系.第三,美國逐漸陷入了經濟增長緩慢和通貨膨脹、失業嚴重的困境,日本、西歐的經濟發展比美國快,美、日、歐各國的經濟實力消長明顯.
3.第三階段,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三大區域經濟集團化加快發展
當前,世界經濟正朝著北美自由貿易區、歐洲統一市場、亞太經濟貿易區這三大地區集團化方向發展.
3、二戰後至20世紀70年代中期發達國家對外貿易的自由化趨勢
二戰後,隨著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發達國家對外貿易政策具有回自由化傾向。先是由答美國對外擴張的需要,繼因資本國際化和生產國際化、國際化分工在廣度和深度的迅猛發展,出現了世界范圍的貿易自由化。
戰後的自由貿易與戰前的自由貿易不同,有了重大變化,擴大了范圍,進入大貿易范疇。貿易自由化表現:(1)大幅度消減關稅。(2)降低或撤銷非關稅壁壘。
4、國際經濟與貿易發展的三個階段是哪三個?
(1)國際貿易迅速發展階段(1973年以前)
1950—1973年的23年間,國際貿易從600 億美元增加到5740億美元,增長了8.5倍,年平均增長率為10.3%,這一增長速度超過了國際貿易歷史上增長最迅速時期的水平。戰後世界經濟的迅速發展是國際貿易迅速增長的基本原因。
(2)國際貿易緩慢發展階段(1973年以後——1900年)
1973年以後,國際貿易的增長速度明顯減緩。這主要是由於當時的高通貨膨脹率所致。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
首先,世界經濟的低速增長
其次,能源危機的爆發
再次,貨幣制度危機的爆發
(3)1900年以後國際貿易發生了許多新變化(放在12章中介紹)
戰後初期,隨著世界經濟的變化,國際貿易的地理方向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總的變化趨勢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所佔的比重不斷上升,發展中國家所佔比重不斷下降,社會主義國家所佔的比重不大,基本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從個別國家來看,80年代中期以前,美國始終是佔世界第一位的進出口國家但在世界貿易中所佔的比重呈明顯的下降趨勢。50年代起,德國、日本所佔的比重迅速提高。
國際貿易地理方向的變化,是戰後世界經濟變化在國際貿易領域中的反映。
5、貿易保護主義的發展過程
貿易 貿易保護主義
保護主義,在對外貿易中實行限制進口以保護本國商品在國內市場免受外國商品競爭,並向本國商品提供各種優惠以增強其國際競爭力的主張和政策。在限制進口方面,主要是採取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兩種措施。前者主要是通過徵收高額進口關稅阻止外國商品的大量進口;後者則包括採取進口許可證制、進口配額制等一系列非關稅措施來限制外國商品自由進口。這些措施也是經濟不發達國家保護民族工業、發展國民經濟的一項重要手段。對發達國家來說則是調整國際收支、糾正貿易逆差的一個重要工具。 在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時期,較晚發展的資本主義國家,常常推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 發達國家則多提倡自由貿易,貿易保護主義只是用來作對付危機的臨時措施。到了壟斷階段,壟斷資本主義國家推行的貿易保護主義,已不僅僅是抵制外國商品進口的手段,更成為對外擴張、爭奪世界市場的手段。貿易保護主義,無論新舊,其中心思想是一樣的:任何一項經濟政策都可能會影響到一國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會引起不同社會階層或利益集團不同的反應。但新舊相比,新貿易保護主義更勝一籌,具有強制性強,對貿易各方影響大而直接,受約束范圍廣和表現形式多樣等特點。
貿易保護的未來發展趨勢
(1)在未來很長的時間里貿易保護仍然是各國貿易政策的支撐點。不僅包括發展中國家,一些發達國家之間由於競爭的激烈會不斷實施貿易保護。 (2)保護的手段時而透明、極端化(關稅、政治、軍事等手段),時而隱蔽化(各種非關稅壁壘)。 (3)新的保護手段不斷應勢而生(各種技術和綠色壁壘)。 (4)整體保護增強(更多貿易組織會不斷出現)。
6、發達國家1973年為什麼發生 "滯脹"
原因:第三次世界經濟危機過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大都進入了周期性的高漲階段。但高漲為時不長,而且資本主義世界一系列經濟矛盾變得嚴重尖銳;
如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財政狀況日益惡化,物價持續上漲,以美元為支柱的資本主義國際貨幣體系陷於瓦解和以中東石油生產國為代表的發展中民族主義國家反對帝國主義經濟掠奪的斗爭空前加強等。
(6)滯漲時期世界國際貿易擴展資料對策及後果
為了對付頻繁發生的經濟危機,歷屆美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反危機"措施(或稱作「反周期」措施),包括金融方面的調整貼現率。
在金融市場上買賣證券,採取放鬆抵押貸款等措施,以及財政方面的增加軍費開支、加速固定資產折舊、實行「補償性財政政策」(即減稅、免稅、退稅和「高漲」期間增稅)等措施。在私人經濟方面,壟斷資本企業為了推銷過剩商品,採取大量推行消費者信貸、住房建築抵押貸款等辦法。
實行這些措施的結果,使戰後美國經濟危機發生了一些變形。即危機期間生產下降幅度較小,最嚴重的1973~1975年危機期間工業生產只下降15.1%。
其次為1957~1958年下降13.5%和最近一次下降12.0%。危機過後,蕭條和復甦階段縮短,因而兩者間的界限難以區分。經濟危機的爆發,無論「中間性危機」還是「非中間性危機」,都比過去較為頻繁。
7、資產階級的發展路程
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不同階段
1. 14~17世紀,歐洲封建制度的解體和資本主義的興起
在14——16世紀文藝復興以後,封建主義在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受到沖擊,資本主義曙光顯現。在這個時期,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風起雲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全方位發展。
��2. 17~19世紀初,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政治上的重大轉折和變化時期
在17——18啟蒙運動的影響下, 資產階級勢力壯大,加快向資本主義的過渡。英、法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封建國家的改革、殖民擴張、啟蒙運動。 (1)英國工業革命(2)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的統治、掠奪和剝削,迫使殖民地人民不斷掀起反英斗爭。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建立獨立的美利堅合眾國。1783年9月3日,英國被迫簽訂巴黎合約,承認美國獨立。(3)啟蒙運動起始於18世紀,主張批判專制王權和封建等級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權利平等和個人自由。(4)歐洲大陸的一些封建國家紛紛實行改革,俄國彼得一事進行改革,鞏固了政權。
3. 19世紀初~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制度最終戰勝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統治地位的時期�
�
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風起雲涌,工業資產階級逐漸掌握政權。資本主義制度確立和世界體系初步形成、不同社會思潮出現、資產階級鎮壓革命和對外推行侵略擴張政策。
(1)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1848年歐洲革命、英國議會改革、德意志統一、義大利統一、俄國農奴制改革、美國內戰、日本明治維新等。綜觀各國的政治運動,其主流是溫和的改革而不是暴力革命,由於時代不同,大部分國家選擇了改革的方式,排除資本主義發展的障礙,完成向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這一時期的革命充分反映了工業資產階級的要求,既要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資本主義制度,又要為建立工業社會而斗爭;這次不只是革命方式取得成功,改革的途徑也一帆風順;工業資產階級的反封建斗爭與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並存。
(2)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歐美亞等地比較先進的國家以不同方式確定了資本主義發展方向,資本主義最終在政治思想上站穩了腳跟,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勢力的日益發展,使資本主義征服世界的活動也日漸激烈,世界上大批國家和地區被資本主義國家征服,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3)各種政治思潮湧現。歐洲政治舞台上的巨大變動,將各國幾乎所有社會階層都捲入了政治斗爭的漩渦。工業革命不僅引起物質生活的巨變,使各國原有的社會政治結構不能適應新的經濟環境,而且使社會階級結構發生變化。
資本主義制度最終戰勝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統治地位,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資本主義是一種以無限增殖為目的的商品經濟,它具有開放和擴張的本性。它的存在和發展,有賴於國內市場尤其是國外市場的開拓。它要求以全世界為它的活動舞台,如果不掠奪世界其他地區,資本主義便無法發展。資本主義不斷侵蝕、瓦解以農為本的自然經濟,不斷向非資本主義地區滲透、擴張,並把這些地區捲入世界經濟的漩渦之中。由於資本主義在經濟、政治、文化諸方面比封建的農本社會有無可置疑的優勢,它的固有屬性能夠不斷地得到展現。資本主義國家通過掠奪性的國際貿易、資本輸出、武力征服,加之發達的海陸交通和通訊事業,最終摧毀了一切落後國家和地區的封建堡壘,把所有國家和地區都納入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軌道。
4. 19世紀70年代至20世紀初,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形成時期
初步形成:19世紀中期,由於工業革命的擴展,俄德日意等國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資本主義對外擴張變本加厲,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和殖民體系初步形成。
最終形成: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強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帝國主義國家已控制和奴役了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和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政治生活發生顯著變化,政治局勢相對穩定。國家職能擴大、資產階級民主法制更加健全、兩黨政治形成、帝國主義侵略擴張。
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的各國,由於各自的具體國情不同,歷史狀況不同,表現出兩類不同的趨勢。一類是英法美等國,資產階級民主制度較為充分發展。英國以自由主義改革著稱,法國以共和制度的確立和鞏固為突出表現,美國則典型地體現了兩黨政治的制衡作用。
另一類型是封建專制色彩比較濃厚的德、俄、日等國,這些國家沒有經歷過比較徹底的革命,在政治上較多地保留了舊的封建殘余,統治方式未發生根本變化,舊傳統根深蒂固。由於奉行專制主義和高壓政策,這些國家逐漸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
5. 一戰至二戰結束,現代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危機時期
私人壟斷向國家壟斷發展,法西斯的囂張與反法西斯斗爭。 資本主義國家間政治發展不平衡加劇,民主政治不斷發展,革命與戰爭連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聯合反蘇和縱容法西斯侵略,反法西斯聯盟形成。
(1)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規模空前的帝國主義戰爭,交戰雙方的統治集團為各自的壟斷資本利益,動員了大批的人力和物力投入這場非正義的戰爭。戰時英國經濟的基本特點是,在國家的嚴密管制下實行全面的軍事化。糧食的進口面臨重重困難,導致糧價猛烈上漲,人心惶惶。造船和海運霸主地位的喪失,取而代之的是美國和日本的造船業有了巨大的增長。1919年,英國對外貿易的又是第一次被美國奪占。戰爭期間,英國的殖民地和自治領趁英國忙於戰爭的時機,發展了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特別是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又大大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因此,經過這次大戰,英國殖民統治的基礎動搖了,「大英帝國」開始衰落了。與英國的衰落產生鮮明對照的是,戰爭使美國的國際金融地位大為改善,從債務國開始變成債權國。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成為整個拉丁美洲最有實力的統治者和最大的剝削者。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得美國經濟進入空前繁榮。
(2)1919—1920年是戰後英國經濟在動盪中恢復的時期。戰爭結束後,一方面出現了軍工生產嚴重過剩,與軍工生產有關的工業,生產急劇下降。另一方面,民用消費品生產卻嚴重不足,引起了物價猛漲。
1920—1921年的經濟危機以後,整個二十年代,英國經濟進入了長期蕭條時期,幾乎沒有任何進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美國經過1920—1921年的短期經濟蕭條後,從1923年初起經濟開始復甦,進入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一直持續到1929年秋,即「柯立芝繁榮」。技術革命推動了新工業的崛起和發展,進而促使整個經濟繁榮。最重要的技術突破是推行「資本主義合理化」。國內外市場的擴大,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3)1929紐約股票市場的暴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進入了經濟危機時期。
1929—1932年和1937—1938年的兩次經濟危機,加速了英國許多中小企業的破產和壟斷組織的兼並活動。
美國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分為兩個階段亦可,即第一階段從1929年秋至1931年夏,使經濟嚴重衰退時期;第二階段從1931年夏至1933年,使經濟嚴重蕭條階段。在美國歷史上,這是一次最持久和最深刻的經濟危機。
(4)面對經濟危機,各資本主義國家紛紛採取了不盡相同的對策。
在嚴重的政治、經濟動盪中進行了1932年的總統選舉。民主黨候選人富蘭克林*羅斯福(1882—1945年)在競選中獲勝,當選為美國第三十二任總統。由此開始了長達六年的「新政」時期。羅斯福以美國資產階級經濟學說圍棋新政的理論依據,其中影響最大的是「芝加哥學派」和「制度學派」。從此美國進入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新時期。
到三十年代,英國已成為壟斷資本高度及發展的國家。只不過英國的壟斷資本主義發展主要依靠的是中小企業間的兼並活動。
6. 二戰後至20世紀後期,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和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加劇時期
20世紀三四十年代,形成了法西斯和反法西斯集團,最終反法西斯聯盟戰勝法西斯集團。二戰後,世界政治格局大改組,歐洲在資本主義政治舞台上黯然失色,形成了以美國為中心的新的資本主義世界政治格局。資本主義世界重新組合,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形成和發展、美國成為世界政治霸主、形成「冷戰」局面、帝國主義推行霸權政策和新殖民主義政策及世界人民的反抗。
6. 20世紀後期,新舊世界政治格局交替和經濟「滯漲」時期
美、日、歐三足鼎立的政治局面形成。殖民體系崩潰、政治多極化趨勢出現,經濟進入「滯脹」階段,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進一步完善。
①美國稱霸:戰後至60年代初。由於原有的經濟實力雄厚;「二戰」中的損失比其他資本主義國家小;「二戰」後美國又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1944年建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美元在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中的統治地位。
②美、日、西歐三足鼎立:70年代以後,美國經濟發展相對緩慢,但仍是經濟強國;聯邦德國和日本經濟飛速發展,成為經濟大國;「歐洲共同體」成立後,在許多經濟領域已經趕上和超過美國。
7. 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集團化
①經濟全球化
市場經濟制度在全球范圍得到普遍認可和接受;新科技革命提供了物質條件;國際金融的發展是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催化劑;跨國公司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力量。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是一把雙刃劍:機遇與挑戰並存。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和擴展,大大促進了國際經濟的發展。它標志著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新一輪擴張。
②區域經濟集團化
三大區域經濟集團: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歐盟是區域集團化的典型代表。
特別是從歐洲共同體到歐洲聯盟的不斷壯大,成員國增加;從單一經濟領域向多種經濟領域擴展,程度不斷加深;由經濟聯盟發展為經濟政治聯盟,並發行了歐元,力量不斷增強。區域經濟集團化對經濟全球化起著促進和阻礙的雙重作用。
*總結
盡管當前世界經濟已經出現明顯的復甦趨勢,但不確定性依然存在。這主要表現在:一、全球通貨緊縮趨勢雖然有所緩和,但主要國家和地區消費和投資不振依然存在,自主性增長因素依然薄弱。美國使足力氣刺激經濟增長,但明年也許難以為繼。二、美歐日經濟2004年可能繼續復甦,但發展不均衡會依然存在。三、國際金融市場經過深度調整,具備了穩健發展的基礎,但投資信心不足和金融風險依然存在。四、國際外匯市場經過大起大落後漸趨穩定,但國際貨幣體制的動盪根源和不公平問題依然存在。
經濟的發展,使世界各國的利益越來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無論是壟斷行業還是競爭行業,利益將會更趨於一致,壟斷利潤也會隨著信息的交流的加強而逐漸趨於消失,世界經濟必然會趨向「一體化」。
8、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貿易情況又如何呢
1914~194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這一期間,世界生產和貿易經歷了衰退與蕭條。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國際貿易縮減40%,直到1924年才略微超過戰前水平。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世界貿易繼續萎縮,到1937年,世界出口額還沒有恢復到1929年的水平,甚至低於1924年的水平。這一時期,國際貿易增長緩慢,1913~1938年,國際貿易年均增長僅為0.5%。
國際貿易商品結構的重要變化表現為:製成品貿易中,機械產品和武器產品貿易所佔比例迅速增加,初級產品貿易中,礦產品和石油所佔比例迅速提高。由於戰爭的原因,這一時期的世界貿易中,歐洲的重要性降低,其他國家的地位上升,特別是美國的地位上升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