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島開發區國際貿易中心的介紹
<
2、山東青島的詳細介紹。復制的別來。
青島,世界性區域貿易中心,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國際濱海旅遊度假勝地,國際著名港口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位於山東半島南端(北緯35°35'~37°09',東經119°30'~121°00')、黃海之濱,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青島是副省級城市和全國5個計劃單列市之一。青島是我國舉辦大型賽事和國際盛會最多的大都市之一,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和2009年濟南全運會分賽場均設於青島,2013、2014年連續兩屆世界盃帆船賽、2014年世界園藝博覽會也將在青島舉辦。
查看精彩圖冊中文名稱:青島外文名稱:QingDao TsingTao別名:島城行政區類別: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所屬地區:中國華東下轄地區:七個市轄區政府駐地:青島市香港中路11號電話區號:0532郵政區碼:266000地理位置:山東半島面積:市區1159平方公里人口:871.51萬(2011年)方言:青島話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著名景點:五四廣場、八大關、棧橋、奧帆中心、嶗山等機場:青島流亭國際機場火車站:青島火車站車牌代碼:魯B、魯U市樹:雪松市花:耐冬,月季目錄
概況 地理位置 歷史沿革 西周時期 秦朝時期 西漢時期 西晉時期 唐朝時期 明朝時期 清朝時期 行政區劃 交通通信 青島之最 經濟社會 科技教育 城市文化 青島名人 旅遊觀光 軍事 商業街區與城市建設 青島美食 生活環境 青島奧運 展開 概況 地理位置 歷史沿革 西周時期 秦朝時期 西漢時期 西晉時期 唐朝時期 明朝時期 清朝時期 行政區劃 交通通信 青島之最 經濟社會 科技教育 城市文化 青島名人 旅遊觀光 軍事 商業街區與城市建設 青島美食 生活環境 青島奧運 展開 編輯本段概況青島市是國家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膠東半島的經濟中心城市、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膠南、即墨、膠州、平度、萊西為青島的5大衛星城。青島因名牌企業眾多,被譽為:「中國品牌之都」、「世界啤酒之城」。2008年青島成功舉辦第29屆奧運會帆船比賽成為奧運之城,被譽為「世界帆船之都」。2011年1月7日,國務院批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青島市作為其核心區域和龍頭城市。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的咽喉部位,瀕臨黃海,環繞膠州灣,山海形勝,腹地廣闊。市中心位於東經120°19′,北緯36°04′。全市地形中,平原佔37.7%,盆地佔21.7%,丘陵佔25.1%,山地佔15.5%。東有嶗山山脈(巨峰1133米),西有珠山山脈(小珠山725米),北有大澤山脈(北峰頂737米),中為膠萊平原和盆地。青島市區坐落於花崗岩地質之上,建築地基條件優異。青島市共有河流224條,分為大沽河、北膠萊河以及沿海諸河流三大水系。大沽河是膠東半島最大的河流,幹流179.9公里,流域面積6131.3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22.51億立方米(1956~1985)。即墨段河道寬280~320米,最大泄水量5474立方米每秒,建有地下水庫。萊西產芝水庫為膠東最大水庫,庫容4億立方米。膠南藏南陡崖子水庫是開發區等地的重要飲用水源地。 青島市區一角
[1] 海洋地理 青島市海域面積1.22萬平方公里;海岸線863公里,其中大陸海岸線730公里;海灣49處,較大的有膠州灣、膠南琅琊灣、鰲山灣、靈山灣、嶗山灣、丁字灣等。海島69個,面積最大的紅島(28平方公里)已經陸連為半島,膠南靈山島(海拔514米,面積7.7平方公里)是我國北方海拔最高的海島。 人口簡況 2011年底,全市戶籍總人口為766.36萬人,比上年(下同)增長0.36%。其中,市區277.09萬人,增長0.58%;五市489.27萬人,增長0.23%。全年新出生65793人,出生率8.6‰;死亡55537人,死亡率7.26‰;人口自然增長率1.34‰。 根據青島市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統計,全市除漢族外,有滿、回、朝鮮、壯、蒙古等50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總人數為33012人,佔全市總人口的0.44%。[2] 行政區劃 2010年底,轄市南、市北、四方、李滄、嶗山、黃島、城陽等七區和即墨、膠州、膠南、平度、萊西等五市(縣級)。[2] 氣候特點 青島市與日本東京處於相同緯度,氣候相似,屬於北溫帶季風區域,具有海洋性氣候特徵——空氣濕潤,溫度適中,四季分明,日溫差小,氣溫升降平緩。根據1898年以來的資料,青島年平均氣溫12.7℃。最高氣溫高於30℃的天數,年平均為11.4天;最低氣溫低於-5℃的天數,年平均為22天。年平均無霜期251天,比相鄰地區長一個月。 青島市降水量年平均為662.1毫米,年平均降雪日數只有10天。年平均氣壓為1008.6毫帕。年平均風速為5.2米/秒,以東南風為主導風向。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3%,7月份最高,為89%;12月份最低,為68%。 青島春季持續時間較長,氣溫回升緩慢;夏季較內陸推遲1個月到來,濕潤多雨,但無酷暑,7月平均溫度23度;秋季天高氣爽,降水少,持續時間長;冬季較內陸推遲15-20天到來,氣溫低,但並無嚴寒,一月平均日最低氣溫-3℃。青島屬正規半日潮港,潮差為1.9~3.5米,大潮差發生於朔或望(上弦或下弦)日後2~3天。 資源礦產 青島市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各類礦產44種,已被開發利用的有27種。優勢礦產資源有石油、黃金、石墨、飾材花崗岩、飾材大理岩、透輝岩、滑石、沸石岩。黃金主要分布在平度、萊西,其中平度年黃金產量5.7噸,萊西山後金礦已成為山東黃金新的增長點。萊西石墨探明儲量687.11萬噸,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佔有重要地位。萊西南部和即墨北部的大型油田正在勘探。青島市區以及平度、膠南的花崗岩品級很高,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就是選用市區浮山的石材。嶗山盛產黑水晶和海底綠玉。 地熱資源主要分布於即墨東部。青島的風能資源非常豐富。據測定有效風能密度為240.3瓦/平方米,有效風能年平均時間達6485小時。光能資源也較好,全年太陽輻射總量為120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550.7小時,日照百分率達58%。 青島特有的四大珍稀植物:青島老鸛草、青島薹草、膠州衛矛、青島百合。其中青島百合為世界獨有,列入國家稀有瀕危植物名錄。青島耐冬,是山茶科植物,花期長達半年之久,是青島市的市花。青島雪松為青島的市樹。嶗山綠茶,是江北綠茶的發源地,被譽為江北第一綠茶。 嶗山拳頭菜,屬鳳尾蕨科,為稀有山珍,產於巨峰東南坡的高海拔濱海地帶。膠州大白菜,南方稱為膠菜,是山東名產。平度大澤山葡萄,栽種歷史三百餘年,是我國東部品質最好的食用葡萄產地。嶗山奶山羊,是德國莎能羊與當地羊交配,歷時80多年固定的品種,年均產奶579公斤。曾作為禮物贈給泰國皇後。仙胎魚是青島特有的淡水魚類,生長於嶗山峽谷,海中越冬,明朝就作為貢品。西施舌主要分布於嶗山和膠南沿海。膠南的藍莓基地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基地。青島雜色蛤,二十世紀初從菲律賓引入,紅島和紅石崖的雜色蛤口感最佳。 特產 青島啤酒、嶗山石、嶗山綠茶、嶗山拳頭菜、膠南西施舌、膠南海青茶、膠州大白菜、膠州灣雜色蛤、紅島蛤蜊、大澤山葡萄、馬家溝芹菜、大黃埠西瓜、膠州里岔黑豬。[3]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青島位於山東省半島南端(北緯35°35'-37°09',東經119°30'-121°00')、黃海之濱。青島依山傍海,風光秀麗 青島市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准。
,氣候宜人,是一座獨具特色的海濱城市。市地處山東半島南部,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相接。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全市總面積為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1102平方公里。地勢東高西低,南北兩側隆起,中間低陷,其中,山地約占總面積的15.5%,丘陵佔25.1%,平原佔37.7%,窪地佔21.7%。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青島地區歷史悠久,著名文化遺址有:岳石文化遺址(平度大澤山鎮東岳石村,距今3500~4000年)、北阡遺址(即墨金口鎮北阡村,距今7000年)、三里河文化遺址(膠州城南三里河村,距今5000年)、琅琊台文化遺址;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外,李滄區古城頂遺址,距今也有3000年歷史。 西周時期青島境內建立了夷國(今藍村)、莒國(都城計斤,今膠州)等諸侯國。東周時期,即墨(今平度古峴鎮)為齊國第二大都市,東部統治中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公元前468年,越王勾踐北上遷都琅琊(今膠南琅琊鎮)。 秦朝時期天下分為三十六郡,琅琊郡的郡治琅琊、膠東郡的郡治即墨均位於今青島境內。琅琊(膠南)還是秦朝唯一沿海的郡治。秦始皇曾三臨琅琊(膠南琅琊台),命徐福率船隊從琅琊起航采仙葯。 西漢時期設膠東國,定都即墨,漢武帝即位前被封為膠東王,即位後封其弟劉寄為膠東王,歷代膠東王墓所在的平度六曲山古墓群,是山東省現存規模最大的王陵。漢武帝三臨不其城(今城陽區),「祀神人於交門宮」,並在女姑山設明堂祭海。西漢琅琊郡皋虞縣(今即墨溫泉鎮)人王吉任博士諫大夫,開創琅琊王氏顯貴的先河,王吉祖孫墓所在的即墨溫泉皋虞,被奉為琅琊王氏祖庭。東漢,鄭玄在不其縣創立康成書院。 西晉時期不其城(今城陽區)成為長廣郡的郡治,法顯印度求經回國,於嶗山登陸,由長廣郡太守李嶷接入不其城翻譯佛經;南北朝時,不其城為東青州的州治。 唐朝時期密州板橋鎮(膠州)成為著名貿易港口,設立了北方唯一的市舶司(海關),宋朝更是與廣州、泉州、明州並稱為四大市舶司。 明朝時期設立鰲山衛、靈山衛(膠南靈山衛鎮),鰲山衛轄浮山所(今市南區東)、雄崖所(即墨豐城鎮),靈山衛轄夏河所(膠南琅琊鎮)、王徐寨所。許鋌奏請青島口、滄口、金口鎮等港通商獲准,使即墨富甲一方。 清朝時期膠州為山東三大直隸州之一,平度州為散州,隸屬於萊州府。 1891年6月14日,登州鎮總兵府(當時山東共設三鎮總兵)從蓬萊遷到青島,為青島建置的開始。 1897年11月,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派兵佔領青島。康有為藉此上書光緒,引發戊戌變法。 青島歐式建築群
[1]1898年3月,簽署《膠澳租界條約》。11月,宣布青島為自由港。 1899年,租借地命名為青島市,設青島、鮑島、李村等區。大港碼頭、膠濟鐵路相繼開工。 1911年,清朝二品以上大員七十多人以及恭親王等人移居青島。1913年發動癸丑復辟失敗。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青島成為亞洲唯一戰場,11月,日英聯軍佔領青島。 1919年,巴黎和會將青島租界主權讓給日本,成為「五四運動」導火索。 1922年12月,中國收回青島,設膠澳商埠督辦公署(後改膠澳商埠局),下轄青島市,直屬北洋政府。 1929年7月,國民政府接收青島,設青島特別市,直轄於南京國民政府。 1931年,沈鴻烈以東北海軍司令兼任青島市長,1932年正式擔任青島市長,主政六年,抓教育、建學校、定規劃、興建設、促民生、斗日寇,奠定了青島發展的堅實基礎。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佔青島。 1939年,即墨、膠州劃歸青島市管轄,統籌規劃建設。 1945年9月,國民黨政府接收青島,仍為特別市,直轄於民國政府。 1949年6月2日,解放軍攻佔青島。青島改為山東省轄市,轄市南、市北、台東、台西、四滄、浮山、李村7市區和嶗山郊區。 1978年,膠縣、膠南縣、即墨縣劃歸青島,同時設立黃島區。 1983年10月,平度縣、萊西縣劃歸青島。 1984年5月4日,青島市成為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同年,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 1987~1990年,青島市郊五縣先後改為縣級市;1988年,嶗山縣恢復為嶗山區。 1986年,青島市成為計劃單列市,賦予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 1992年,設立國家級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青島保稅區。 1994年,青島市區劃調整為七區五市:市南區、市北區、四方區、李滄區、嶗山區、城陽區、黃島區七個市轄區和即墨市、膠州市、膠南市、平度市、萊西市五個縣級市。 2003年,設立國家級青島出口加工區。 2004年設立國家級青島保稅物流園區。 2006年,設立國家級青島西海岸出口加工區。 2008年設立國家級青島保稅物流港區。 2011年1月,國家批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青島作為其核心城市、龍頭城市。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青島市域面積11282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471平方公里。青島市人民政府駐市南區。區號:0532,郵政編碼:266000,車牌號:魯B、魯U。 青島市下轄7區5市: 區域面積人口郵編市南區30平方公里54.48萬266071市北區29平方公里55.82萬266011四方區35平方公里46.25萬266031李滄區98平方公里51.24萬266021嶗山區389平方公里37.95萬266100城陽區553平方公里73.72萬266109黃島區277平方公里52.42萬266500膠州市1210平方公里84.31萬266300即墨市1727平方公里117.72萬266200平度市3166平方公里135.74萬266700膠南市1846平方公里86.84萬266400萊西市1522平方公里75.02萬266600編輯本段交通通信公路交通 青島市公路通車里程達16181.46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02公里,一級公路1025公里(2010年),均居副省級城市首位。境內主要高速公路有:青蘭高速(G22)、青銀高速(G20)、青新高速(G2011)、榮烏高速(G18)、瀋海高速(G15)等。2011年,青島膠州灣大橋、膠州灣海底隧道、青島濱海大道。 鐵路交通 青島火車站——距海岸線僅300米
[1]青島火車站日始發列車47對,其中高鐵6對,動車20對。黃島站是主管華東地區鐵路交通的濟南鐵路局轄區內接卸量最大的貨運站。境內鐵路主要有膠濟客運專線、膠濟鐵路、膠黃鐵路、藍煙鐵路、膠新鐵路。在建的有青島北站、青太客運專線、董家口疏港鐵路、青榮城際鐵路、青連鐵路(電氣化復線鐵路,國鐵1級)、海青鐵路。 青島港 青島港萬噸級以上泊位達68個,2010年完成港口吞吐量(不含地方港務局)3.50億噸,居全國第三位;外貿貨物吞吐量2.5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201萬標箱,均居北方港口首位。新開發的董家口港區,設計2020年吞吐能力3.7億噸,在建的40萬噸級礦石泊位和50萬噸級原油泊位均為世界最大同類泊位。 國際機場 青島流亭國際機場為4E級機場,2010年航空旅客吞吐量1110萬人次,佔全省49.75%,貨郵吞吐量16.37萬噸。已開通直航東京、紐約、名古屋、大阪、福岡、首爾、釜山、仁川、大邱、法蘭克福、新加坡、曼谷、香港、澳門、台灣等國際(地區)航線。青島新機場正在選址論證之中。 機場交通:機場1線 機場—海天大酒店(701路公交巴士) 自機場出發 1.首末車時間:首發車時間為第一個國內航班抵達後,末班車時間為最末航班抵達後,期間客流高峰時滿客即發,平時隨航班動態發車; 2.運行線路:機場、308國道、福州路、香港中路、海天大酒店; 3.經停站點:流亭機場、汽車北站、天泰城、東李村、海爾路、雙山、洪山坡小區(福州路)、廣電大廈、海洋地質所、25中、浮山所、世貿中心、海天大酒店; 4.車型:桂林大宇豪華大巴; 5.票價:每位20元; 註:機場701路公交巴士發車間隔是根據機場春夏季、秋冬季航班機場制定。 地鐵、公交車、計程車 青島地鐵3號線是山東省第一條地鐵線路,全長25公里,車站22座,已於2010年進入全面施工,預計2014年建成通車,日輸送客流將達到23.5萬人次。 2010年,青島主城區共有公交線路209條,運營公交車4664輛。2011年7月,開通海底隧道公交車線路8條。主城區共有計程車9639輛,標准車型主要為桑塔納3000和捷達奧運之星(起步費9元,公里運價1.40元),豪華車型主要為帕薩特和紅旗(起步費12元,公里運價1.90元)。 海底隧道、跨海大橋、膠州灣輪渡 膠州灣海底隧道,是世界第三長的海底隧道,也是我國最長的海底隧道,2011年6月30日正式開通。隧道全長7.8公里,海底部分3.95公里。該隧道位於膠州灣灣口,連接團島和薛家島,雙向6車道。單次通行費用為30元。可乘坐隧道1、2、3、4、5、6、7、8路公交,6分鍾即可從青島老城區到達黃島區。 膠州灣跨海大橋
[1]膠州灣大橋:全長41.58公里,為世界第一跨海長橋。大橋為雙向六車道,設計行車時速80公里,橋梁寬35米。主橋長28公里,其中海上段25公里,是青蘭高速(G22)的起點段。大橋將「青島—紅島—黃島」三島有機的聯系在一起。單次全程通行費用為50元。 膠州灣輪渡:青島輪渡船體較大,下層停汽車,上層為乘客坐席。主要有四川路輪渡站到黃島、薛家島兩條線路,每10分鍾發船一班。另外,小港快船客運站、平安小港高速船客運站、八大峽客運站、銀海大世界客運站均有發往黃島的客船,但班次相對較少。 輸油管道、直流輸電 黃島-東營輸油管道1974年投產,1986年建成復線;黃島-濰坊輸油管道於2011年完工。世界首條66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寧夏銀川至山東青島直流輸電工程於2010年完工,每年向青島輸電400萬千瓦。 海底光纜、郵政通訊 青島是中美、中韓兩條國際海底光纜的中國登陸地。2010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17.95億元,全市互聯網用戶達188.3萬戶,使用時長達1473.62億分鍾,年末固定電話用戶達到262.11萬戶;全市行動電話949.98萬戶。 編輯本段青島之最 青島奧帆中心——第29屆奧運會帆船賽場
[1]中國大陸海岸線最高點——青島嶗山,海拔1133米。 中國最古老的天文台——青島膠南琅琊台(公元前5世紀)。 中國有歷史記載的最早一次海戰——齊吳琅琊海戰。 中國歷史上最早作為行政中心的沿海城市——琅琊(膠南)。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長城——齊長城,起點安陵邑(膠南靈山衛)。 世界第一次使用火葯的海戰——宋金唐島之戰,被英國收錄為《影響人類最重大的100次戰役》。 世界第一條海運河——元朝開鑿的膠萊運河,是世界上第一條溝通不同海域、用於海運的運河。 中國最早有自行車的城市——十九世紀末,自行車引入青島,1903年形成規模。「腳踏車」一詞源於青島。 中國最早有汽車的城市——十九世紀末,德國汽車引入青島,成為中國最早行駛汽車的城市,並頒發了首個汽車牌照。 中國最早的公路——青島台柳路1904年竣工,是中國第一條公路,第一條汽車路,第一條柏油路。 中國最早的汽車站——1910年館陶路汽車站竣工,開通墨蘭堡房和沙子口的長途車,是中國首個汽車站。 中國最早的現代城市排水系統——青島市1897年的規劃,就確立了雨、污分離的現代城市排水管網。 中國最早的機器采礦——1887年,蠍子山金礦從美國購入中國首台采礦機,開創中國機器采礦的先河。 新中國第一台火車頭——1952年,青島四方機車廠製造了新中國第一台火車頭。後來又生產了中國第一台液力傳動內燃機車、中國第一列雙層客車、中國第一批出口機車、中國第一批動車組。 中國最早的萬噸船塢——1905年1.6萬噸級船塢竣工,是中國第一座萬噸級船塢、當時亞洲第一大船塢。 中國知名度最高的啤酒——青島啤酒,1903年建廠,1906年即在慕尼黑國際博覽會上獲得啤酒類金牌。 中國最早的礦泉水——1905年青島刺蝟井礦泉水源地被發現,生產出了中國第一瓶礦泉水—愛樂闊(ALAC)健康水,並出口歐洲。 亞洲最早的海洋館——1930年,中國海洋研究所在青島成立,附屬青島水族館開工,於1932年2月建成。 中國最早的海洋高等學府——中國海洋大學,建立於1924年,始稱私立青島大學,後經歷國立青島大學、國立山東大學、山東大學、山東海洋學院、青島海洋大學,現為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人建造的第一座天文觀測室——青島觀象台,成立於1898年,為遠東三大天文台之一。1924年開創中國時間服務先河,1925年開創中國太陽黑子研究,1926年代表中國參加首次國際經度測量,1931年中國人建造的第一座觀測室在青島觀象台竣工,1932年中國第一架天文照相望遠鏡在青島觀象台安裝。 膠州灣跨海大橋——紅島海上立交
3、青島開發區國際貿易中心周邊環境怎麼樣?生活便利嗎?
城市:青島
樓盤名稱:青島青島開發區國際貿易中心
公交線路:四通八達的 1 路、 2 路、 4 路、 15 路、 18 路、 20 路、 22 路等公交線路穿梭周邊,將開發區管委會、金沙灘、薛家島碼頭連成一片,生活左右逢源,盡享都市便利。
其他交通方式:四通八達的 1 路、 2 路、 4 路、 15 路、 18 路、 20 路、 22 路等公交線路穿梭周邊,將開發區管委會、金沙灘、薛家島碼頭連成一片,生活左右逢源,盡享都市便利。
規劃信息:其佔地面積為23512.56平方米,容積率,綠化率10.2%,共0棟樓,停車位2000個,可租可售
周邊配套:文化:石油大學,建工學院,
商貿:多元商城,家佳源,瑞泰利群,佳世客,世紀商城。
緊靠區政府管委,海豐大酒店,海都大酒店。
小區有簡單生活配套。
(所載信息僅供參考,最終以售樓處信息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
4、請高人介紹青島的概況
中國東部重要的海濱城市
青島是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勝地。
青島是中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和中國十佳商務城市,獲得「企業家滿意獎」。
青島是首批全國文明城市。
青島是全國兩個「中國品牌之都」之一。
青島是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獎」。
青島榮獲2005年「公眾最嚮往的中國城市」第一名。
青島是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帆船比賽舉辦城市,是中國的「帆船之都」。
青島是中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和8個國際會議城市之一。
青島是中國重要的外貿口岸之一。
青島是中國重要的海洋科研基地。
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
青島位於山東半島南端(北緯35°35'-37°09',東經119°30'-121°00')、黃海之濱。青島依山傍海,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是一座獨具特色的海濱城市。全市海岸線(含所屬海島岸線)總長為870公里,其中大陸岸線730公里,佔山東省岸線的1/4。海岸曲折,岬灣相間。青島現轄七區五市,總面積10654平方公里,總人口740.9萬,其中市區1159平方公里,人口265.43萬人。
青島地處北溫帶季風區域,屬溫帶季風氣候。市區由於海洋環境的直接調節,受來自洋面上的東南季風及海流、水團的影響,故又具有顯著的海洋性氣候特點。空氣濕潤,溫度適中,四季分明。春季氣溫回升緩慢,較內陸遲1個月;夏季濕熱多雨,但無酷暑;秋季天高氣爽,降水少;冬季風大溫低,持續時間較長,但無嚴寒。
歷史沿革
青島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道教的發祥地之一。6000年以前這里已有了人類的生存和繁衍。東周時期建立了當時山東地區第二大市鎮--即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三次登臨現位於青島膠南市的琅琊台。秦代徐福曾率船隊由琅琊山起航東渡朝鮮、日本。漢武帝曾在現位於青島市城陽區的不其山「祀神人於交門宮」,並在膠州灣畔女姑山祭天拜祖設立明堂9所。清朝末年,青島已發展成為一個繁華市鎮,昔稱膠澳。
1891年6月14日(清光緒十七年),清政府在膠澳設防,是為青島建置的開始。1897年11月,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派兵強占青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1月,日本侵佔青島,取代德國對青島進行軍事殖民統治。1919年,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運動」便是以「收回青島」為起因。1922年12月10日,中國收回青島,設立膠澳商埠督辦公署,直屬北洋政府。1929年7月,設青島特別市。1930年,改稱青島市。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佔青島。1945年9月,國民黨政府接收青島,仍為特別市。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1986年青島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賦予相當省一級經濟管理許可權。1994年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
青島經過20餘年的改革開放和不斷進行的工業產業結構調整,現已形成了電子通訊、信息家電、化工橡膠、飲料食品、汽車船舶、服裝服飾六大支柱產業。初步核算,2005年實現全市生產總值(GDP)2695.5 億元,增長 16.9 %,為1994年以來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4.64 億元,增長 0.4 %;第二產業增加值1399.75 億元,增長20 %;第三產業增加值1121.11 億元,增長16 %。三次產業的比例關系為6.5:51.9:41.6 。綜合經濟實力在全國城市中居第10 位,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居第 4位。
2005年全市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76.34 億元,增長 35.1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 203.06 億元,增長23.4 %。
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城鄉消費品市場態勢活躍。2005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突破 800 億大關,達 865.91 億元,增長15.8 %。2005年,青島地區(含中央、省公司)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30.22 億美元,增長22.4 %,其中,出口額 194.22 億美元,增長 23.1 %,進口額136 億美元,增長21.4 %。
2005年共批准利用外資項目2530 項,增長4.4 %,合同外資 95.45 億美元,增長42.1 %。外商直接投資 36.56 億美元,增長 13.1 %。
青島與192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截至2005年末,共有 77 家世界500強企業在青島投資 142個項目。
青島農業資源豐富,盛產糧油、林果、畜牧、水產品,平度大澤山葡萄飲譽海內外。青島海區港灣眾多,灘塗廣闊,土質肥沃,餌料豐富,有多種水生物棲息繁衍,如鯛魚、黃魚、鱸魚、鮑魚、牡蠣、寨魚及對蝦、干貝、海參、螃蟹、海螺等。
2005年主要農畜產品產量(萬噸)
糧食 315.02
其中:小麥 153.55
玉米 147.86
花生 50.39
蔬菜 579.21
水果 73.73
肉類 81.94
其中:豬肉 28.07
禽肉 45.55
牛、羊奶 50.82
禽蛋 38.63
青島作為中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憑借其公平的市場秩序、良好的社會治安、舒適的生活條件、高效的政府工作、完備的基礎設施和有保障的人身及財產安全等良好的投資生活環境,榮獲「企業家滿意獎」。
青島擁有一批中國知名企業,如海爾集團、海信集團、青島鋼鐵控股集團、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澳柯瑪集團、頤中煙草(集團)、雙星集團、青島廣源發集團、利群集團、青島港(集團)、青島建設集團、山東綺麗集團等。青島啤酒已經擁有百年的生產歷史;海爾集團是改革開放後迅速崛起的企業,2005年實現全球營業額達1039億元人民幣;海信集團、雙星集團、澳柯瑪集團等均已成為中國的名牌企業。
青島,榮獲「中國品牌之都」的稱號,擁有中國大陸唯一的世界最具影響力百強品牌——海爾,另擁有中國名牌產品44種,中國馳名商標15個,有5家企業獲得國家質量管理獎。
青島市擁有正在快速成長的金融保險業。至2005年末,全市金融從業人員 3.5 萬多人。全市共有銀行類中資金融機構20 家,營業性機構及儲蓄網點1180 個;銀行類外資金融機構 9家,其中經營性機構 6 家,代表處3 家;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和財務公司各1家。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849.24 億元,比年初增加 428.15 億元,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2232.8 億元,比年初增加319.06 億元。全市共有法人證券公司1 家,證券營業部 39 家,證券服務部 3家;期貨經紀公司 2家,期貨經紀營業部 5 家。境內上市公司10 家(發行股票 11 只),境外上市公司 2 家; 12 家上市公司已累計融資 124 億元,股票基金交易額 563.6 億元;
全市共有內資保險分公司 18 家,保險支公司(營業部)64 家,營銷服務部 82 家;保險經紀公司 21 家,保險代理公司 45 家,保險公估公司 12 家,外資保險分公司2家、代表處3 家。全年累計實現保費收入49.57 億元,比上年增長 4.2 %。
青島擁有25個海洋科研、教育以及管理機構,全國重點綜合性海洋高等學府——中國海洋大學就設在這里;擁有中國國內一半以上的海洋科技人才,是一座集海洋科研、國際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為一體的東方海洋科學城。擁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40位。
精心打造「融才、融智、融資」高效融合的引智模式,引智助航作用顯得獨具特色。近兩年來,共實施引進國外技術管理人才項目119項,引進各類外國專家237人次,組織出國(境)培訓298人次。截至2005年底,青島高校軟控有限公司和青島天人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分別被授予國家級引智示範基地,我市還有省級引智示範基地3個,市級工業引智示範基地6個;共有5位外國專家獲得國家「友誼獎」,6位專家獲得山東省「齊魯友誼獎」,90位專家獲得青島「琴島獎」。連續舉辦了4屆的中國青島·國際化人才創業項目洽談會通過招才引智促進招商引資,加快構築國際化人才創業「人才(融才)-項目(融智)-資金(融資)」高效融合的創業機制,累計達成合作意向989份,正式簽訂合同116個,其中,招商項目14個、外方投資總額9085萬美元。
國家級重點發展區域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國務院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地處黃海之濱、膠州灣西海岸,背依環渤海經濟圈,是構建「大青島」戰略的核心區域和極具發展潛力的投資熱土。
開發區建區以來,遵循國際慣例,科學規劃,高標准建設區域環境,累計投資近300億元人民幣,建成了完善的基礎設施配套體系。位於區內的世界億噸大港前灣新港,擁有中國目前最大的現代化集裝箱深水碼頭,100多條遠洋航線連通世界各地。
開發區著力營造適合現代人工作、生活的優美環境,目前全區綠化覆蓋率達44%,人均公共綠地32平方米。先後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等稱號,2004年成為ISO14000國家示範區,2005年順利通過國家生態示範區驗收。
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了國內外投資商關注的目光。截至目前,已有20多個省市,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前來投資,累計總投資90多億美元。有30多個世界500強企業在這里投資興辦了50多個項目。
圍繞建設青島新型工業化中心區,開發區立足自身優勢,把握產業發展規律,初步形成了家電電子、石化、機械製造、新材料、倉儲物流、高新技術等「六大產業集群」,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多年皆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長。在商務部最新組織的對54個國家級開發區的投資環境綜合評價中,青島開發區綜合經濟實力、投資環境綜合評價總指數進入全國前4強,在分類指標中,其社會及環境狀況指數列全國第1位,人力資源、供給水平和技術創新環境指數均列全國前3位。
青島開發區作為青島新興的旅遊勝地,氣候宜人,自然風光旖旎。美麗無比的海濱景色和嫵媚秀麗的山水景觀,令人流連忘返。薛家島省級旅遊度假區擁有迷人的海濱風光和金沙灘、銀沙灘、連三島、竹岔島等名勝景點,這里以影視文化傳媒產業為主題的綜合旅遊開發已經正式啟動。
青島保稅區
青島保稅區於1992年11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1993年3月29日通過海關總署等部委驗收正式運營,是沿黃流域唯一的保稅區,具有「境內關外」特性,實行「免證、免稅、保稅」的特殊政策,主要開發培育國際物流、國際采購、國際商展、國際貿易、出口加工、保稅倉儲等功能。
2000年以來,青島保稅區不斷創新機制,全面推行以人為本的企業化管理模式,實行「小政府、大服務」,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建成「投資無費區」和「全程免費代理服務區」,在全國15個保稅區中率先取得ISO9001和ISO14001雙認證。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從全國保稅區的末位邁入先進行列,已吸引40多個國家和地區3400家企業入區經營,其中世界500強企業24個。
2005年,青島保稅區以國務院批復青島開展「區港聯動」試點為契機,創建實施「區區聯動」發展新模式,建設以國際交易市場為主體的橡膠、礦權、礦產、棉花、紙漿、建材等綜合市場產業體系,全面發揮經濟輻射及對外開放示範帶動作用;2005年11月11日,「區港聯動」試點--青島保稅物流園區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正式封關運營,青島保稅區邁出了向自由貿易港區轉型的堅實一步。未來的青島保稅區將以區港聯動為主體,以口岸國際物流為核心,以出口加工與國際商展及市場體系建設為推動力,發展形成國際物流中心、國際商展中心、國際市場交易中心和高新技術產業中心,爭取設立保稅港,加快向自由貿易港區邁進,建成沿黃流域對外開放的橋頭堡。
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5月,同年11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高新區。2000年成為首批國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之一;2001年被評為先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02年通過了國家大學科技園和國家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的認定;2003年榮獲國家科技部「實施火炬計劃十五周年先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國家先進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的榮譽稱號;創業服務中心通過了國家級創業服務中心的認定、軟體園通過了「國家863軟體孵化器」的認定,2004年創業服務中心被評為國家級優秀創業服務中心;2005年國家通信產業園、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落戶該區。
青島高新區遵循「差異競爭、錯位發展」的原則,確立了以軟體為核心的電子信息產業和海洋生物醫葯產業為產業重點,加快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向特色化、規模化、集群化的方向發展。吸引聚集了海爾、朗訊、海克斯康、清華紫光、山東東軟、愛立信浪潮、健特生物、澳海生物、黃海制葯、金谷鎂業、帝科液晶、漢纜集團等一批骨幹企業。新引進了朗訊全球技術支援中心、卡特比勒中國研發中心、IBM軟體測評中心、地恩地研發中試生產基地、高校軟控研發中心、中船重工725所等39個大企業研發中心,加上入駐該區的青島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國家海洋局一所等大學院所,青島高新區已成為青島市科技資源較集中、自主創新能力和創新創業環境較好的區域。
青島高新區依託良好的區位優勢,一方面不斷加快對外開放步伐,先後與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加強了與法國布雷斯特高科技園、韓國京畿道科技園等國際高科技園區的交流與合作。另一方面不斷優化區域創新創業環境,建成了創業大廈、科技創業園、留學人員創業園、生命科學院、軟體園等綜合性和專業性孵化器8個,總孵化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初步建成了比較完善的創新創業體系。
青島出口加工區
青島出口加工區地處青島市對外開放前沿陣地的城陽區。城陽區是青島市的航空和陸路交通樞紐、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和外貿出口加工基地,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科技進步示範區和新材料產業基地。
青島出口加工區於2003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同年12月通過海關總署等8部委聯合驗收,核心區規劃面積2.8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精密機械、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精細化工等「大、高、外」項目。該加工區實行「境內關外」的特殊政策,採用「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模式,貨物通關方便、快捷,非常適合「大進大出、快進快出」外向型加工企業來區內發展。
青島加工區成立以來,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准推進開發建設,已完成投資8億元,基礎設施配套達到「九通一平」,建成標准廠房10萬平方米,引進了美國泰科電子、德國斯蒂爾動力工具等一批大項目。2005年,青島出口加工區招商引資規模達3億美元,在全國13個同批次加工區中列第2位,在全國57個出口加工區中位居前列,開工投產企業10餘家。
著眼於發揮青島出口加工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快青島市「三點布局」城市框架中紅島組團的發展,城陽區依託出口加工區核心區規劃設立了配套產業區、輻射帶動區和生活服務區,實行四位一體、配套聯動、重點突破、全面啟動的開發模式,力爭用3—5年的時間將其打造成為全國一流的出口加工區,逐步建設成為環膠州灣產業帶、山東半島製造業基地核心區域和承載世界產業轉移的重要基地。
青島海峽兩岸經濟合作試驗區
青島海峽兩岸經濟合作試驗區於1999年3月經國家商務部(原外經貿部)、農業部、國務院台辦批准成立,是全國海峽兩岸經濟合作試驗區唯一設在縣級的試驗區。
試驗區總面積3166平方公里,試驗區中心區規劃面積22.4平方公里,加工區處於青島市「1小時經濟圈」以內,距青島流亭國際機場30公里,距青島前灣港70公里,距膠濟鐵路10公里,青島—銀川高速公路、同江—三亞高速公路在區內設有出入口,交通四通八達。
試驗區堅持以出口食品加工為方向,以科技為支撐,以引進國內外糧油、果品、蔬菜、畜牧等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為重點,形成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企業聚集地和先進技術成果的吸納、消化中心。區內規劃設立了食品加工區、綜合工業區兩大分區。其中綜合工業區設有電子工程、紡織服裝、機械製造、生物工程等項目區,適宜各類項目入駐。
設區以來,試驗區已投入資金2.6億元,完善了9.8平方公里中心啟動區的道路、給水、排污、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建有22萬伏變電站和日處理2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具備了承接各類項目的能力。目前,已有來自韓國、日本、美國、比利時,以及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各地的客商,在區內投資項目60餘個,合同利用外資3.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4億美元,利用內資6.6億元。食品加工、紡織服裝、生物技術、機械電子、傢具製造等產業初具特色。
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青島市設立6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即環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即墨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萊西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平度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膠南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膠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6個開發區設施建設基本配套,優美的投資環境,便利的交通,吸引了眾多外商前來投資辦廠。
青島港是著名的天然良港,是中國沿黃流域和環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和海上運輸樞紐,擁有集裝箱、礦石、原油和煤炭碼頭,有通往450多個港口的97條國際航線,每月有419個國際航班發往世界各地。2005年,青島港全年吞吐量突破1.8億噸大關,達到1.87億噸,列中國第五位。其中,礦石吞吐量6400萬噸,列中國第一位;進口原油吞吐量2380萬噸,列中國第一位;外貿吞吐量1.4億噸,列中國第二位;集裝箱吞吐量突破600萬標准箱,達到631萬標准箱,列中國第三位,繼續保持世界15強之列;口岸外向度75%,列中國第一位。
青島航空運輸保持快速增長。2005年航空旅客吞吐量555萬人次,增長15.43%;航空貨郵吞吐量12.3萬噸,增長18.1 %。已開通直航東京、大阪、福岡、漢城、釜山、大邱、巴黎(經上海)、歐洲7國(經北京)、新加坡、曼谷以及香港、澳門等19條國際(地區)客貨航線,法蘭克福航班即將開通。開通國內北京、上海、廣州等50個主要城市的航線,每周610個航班。
青島公路交通十分發達,迄今為止,青島市已建成濟青、膠州灣、西流、西流、夏雙、濰萊、同三、青銀、206國道、前灣港疏港等9條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525公里,佔全國高速公路總里程的六十分之一,佔全省六分之一。目前,青島市高速公路數量、長度、密度和高速公路在所有公路中所佔比重等指標均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名列第一,並已初步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濱海公路是青島交通體系的主骨架之一,該工程北起青島即墨市豐城栲栳大壩東端,經即墨市、嶗山區、市南區、黃島區、膠南市,止於膠南市泊里鎮柳樹底村附近的204國道處。濱海公路總里程約169公里,工程總投資約37億元,工期2年,計劃2006年底建成通車。
青島郵電通信業務快速增長。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97.02 億元,增長 32.4 %。網路信息技術不斷普及和提高,2005年互聯網用戶累計達84.3 萬戶,增長27.7 %,使用時長達到275.6億分鍾。通訊能力進一步增強,全市市話交換機總容量達320.16萬門,增長6.28 %;市話用戶達到 227.48 萬戶,行動電話發展到 383.64 萬戶。
青島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全市共有各類文化機構489處。其中,影劇院29處,電影隊214個,文化館(站)172處,博物館8處,公共圖書館13處,藝術表演團體12個,廣播電台1座、5個頻率,電視台1座、6個頻道,全市有線電視用戶達到176.6萬戶,數字電視用戶達到60萬戶。全市出版各類雜志1734萬冊,出版報紙54897萬份。2005年共創作發表文藝作品420篇(件、幅),獲得省以上獎勵53項。全市共有檔案館14處。
青島科技事業加快發展。2005年全市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438項。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4項,省級科技獎勵71項。科技市場交易活躍。2005年共成交技術合同項目1414 項,成交額 4.3 億元。全年專利申請量5603 件,授權專利2341 件。
2005年,全市共有各類大專院校20所,在校學生24.82萬人。中等職業學校79所,在校學生15.39萬人。技工學校22所,在校學生3.9萬人。基礎教育學校1335所,在校生91.59萬人。其中,高中學校68所,在校學生13.8萬人;初中學校263所,在校學生29.8萬人;小學1004所,在校學生47.98萬人;初中入學率99%以上。
島是中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是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海外遊客入出中國的主要口岸。
青島三面環海、依山傍海、風光秀麗、氣候宜人,加上特殊的歷史積淀,使青島早在20世紀初期就成為中國著名的旅遊勝地。旖旎壯美的海濱風景線,起伏跌宕的海上仙山——嶗山,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城市風景,具有典型歐陸風格的多國建築,濃縮近現代歷史文化的名人故居,現代化的度假、會展條件,使青島這座中西合璧,山、海、城相融相擁的城市,成為中國最優美的海濱風景帶和海內外著名的度假、休閑、觀光、商務、會展目的地。
歷史文化與歐陸風情保護區
掩映於秀麗風光之中的眾多文化遺產,承載著百年青島的風雨滄桑和東西方文化交融的豐富內涵。多元化的城市歷史文化積淀,保存完整的百年老街、歐式別墅區,充滿海情、海韻和浪漫色彩的多處海灣、沙灘、海水浴場,形成了獨特的歐陸風情區。
青島歷史上遺留下20多個國家不同風格的建築,形成歐陸風韻的城市風貌。代表性的建築有原德國總督官邸、提督樓、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和八大關別墅區等。每一座建築,都寫著一段歷史,演繹一出故事,很多中外影視片都在這里拍攝過。春秋冬夏,成雙成對身著婚紗禮服的新婚夫婦倘佯在八大關和海濱步行道,攝影留念,立下他們的「海誓山盟」,留下他們浪漫溫馨的蜜月回味。
日新月異的東部都市觀光區
東部新城區是青島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青島市市級機關大樓,新城區的標志性建築——五月的風,以及2008年奧運會帆船比賽場地,都在這片區域。橫貫東西的旅遊觀光的濱海步行道、東海路、香港路和澳門路,串起匯泉廣場、中華文明雕塑一條街、五四廣場、音樂廣場、雕塑園等一系列景點,構築成一幅美麗的海濱都市旅遊景觀。
石老人國家旅遊度假區
錯落有致的度假別墅群,沙細坡緩的海濱浴場,海濱雕塑園、海豚表演館、國際啤酒城、高爾夫球場、國際會展中心、文化博覽中心、世紀廣場、體育中心等一大批現代文化體育娛樂休閑設施,以及已經開工建設的青島極地海洋世界、現代藝術中心、遊艇帆船俱樂部等項目,使石老人國家旅遊度假區成為集觀光、度假、節會、體育於一體的綜合性度假區。
嶗山國家風景區
嶗山風景名勝區位於青島東部的黃海之濱,由9個風景游覽區、5個風景恢復區及外緣陸海景點三部分組成;主峰巨峰海拔1133米,是中國大陸海岸線上最高的山峰,素以「海上名山第一」和「道教名山」而著稱,為國務院審定公布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同時是全國文明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區和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嶗山氣候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歷史悠久,古跡薈萃,曾是中國道教重要傳播地,有「道教全真天下第二叢林」之稱;山石造型奇特,千姿百態,是「天然雕塑公園」;林木蒼郁,生機盎然,不乏古樹名花;物產資源豐富,礦泉水、海底玉等聞名海內外。
青島近郊旅遊資源
青島市郊自然生態景觀、人文景觀、名勝古跡豐富多彩。千古名勝琅琊台,古台觀月、龍灣涌浪,始皇三次東臨樂而忘返,越王勾踐在此設台會盟諸侯、徐福東渡日本從此啟航;田橫島,西漢五百義士壯懷激烈、可歌可泣;還有被譽為石刻瑰寶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柱山摩崖石刻、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馬山石林和春秋戰國的齊長城遺址等。
2005年,青島接待海外旅遊人數 68.44 萬人次,實現旅遊外匯收入 4.15 億美元;國內旅遊人數 2449.03 萬人次,國內旅遊收入 222.6 億元;旅遊業總收入為256.6 億元。
青島人酷愛體育運動,有田徑之鄉、足球之鄉的美譽。2005年,全市運動員在各項比賽中共獲得金牌263 枚,銀牌 227 枚,銅牌179 枚。共打破全國紀錄 2 項。
作為2008年奧運會帆船比賽的舉辦城市,青島已經著手進行全面規劃,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突出「新青島、新奧運」的主題,充分體現「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實現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奧帆賽的目標。充分利用青島「山、海、城」渾然一體、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城市特點,做足海上運動的文章,建設亞洲一流、國際先進的海上運動基地,展示青島「海上奧運」的特色,將青島打造成中國的「帆船之都」。
青島國際帆船中心位於青島市東部新區浮山灣畔,在北海船廠搬遷後的原址建設,整個項目實現了市場化運作,所有設施充分考慮了賽後可持續利用。
青島國際帆船中心奧帆賽必備設施包括:奧運分村、運動員中心、行政管理中心、場館媒體中心、後勤供給與保障中心,以及測量大廳、陸域停船區、下水坡道、主防波堤、次防波堤、奧運紀念牆碼頭等配套設施。青島國際帆船中心將於2006年建成,承擔第29屆奧運會帆船比賽和第12屆殘奧會帆船比賽,並滿足青島市打造「帆船之都」和賽後開發、旅遊的需要。
重要國際交往
自1979年10月青島與日本山口縣的下關市結為山東省第一個友好城市以來,至2005年底,先後同12個國家的13個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關系,並同18個國家的29個城市建立友好合作關系。
青島市友好城市一覽表 (Sister-relationship Cities of Qing)
序號
國名 country
城市 city
結好時間 established date
1
日本 Japan
下關市 Shimonoseki
1979.10.3
2006第四屆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暨展覽會
主題為「技術提升經濟,合作創造未來」的第四屆APEC中小企業技術交流暨展覽會,主要內容:舉辦第二屆APEC電子商務工商聯盟論壇、供應鏈管理與現代物流發展論壇、中日韓製造業論壇、世界500強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