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貿易 » 美國國際貿易促進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美國國際貿易促進

發布時間: 2023-01-08 13:43:04

1、美國的對外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

美國對外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是最高的,作用也是無可替代。

2、第一次工業革命後,美國對外貿易政策的演變

第一次工業革命使美國的生產力大大提高,商品越來越豐富,其次美國開始了城市化的進程,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技術傳播到各地,沖擊著舊制度、舊思想,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觀念,加快了對西部的開拓和國土的擴張。

自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以來,美國的對外貿易政策先後經歷了三個階段:保護貿易與自由貿易交替、多邊自由貿易和多軌並進自由貿易政策(簡稱多軌公平貿易政策)。其中保護主義始終貫穿於美國的對外貿易政策之中,雖然自由貿易有時偶占上風,但這種所謂的自由貿易是有條件的、相對的,是美國打著「互惠、公平、非歧視」的幌子,欲搶占別國市場。為了實現大資產階級利益的最大化,美國總是將貿易保護政策奉為圭臬,這一政策是無條件的、絕對的。
獨立戰爭後,在漢密爾頓精明的領導下,建立了一項財政政策,使新政府建立在穩固的財政基礎之上。憲法禁止向出口貨物征稅,這當然就轉而對進口貨物徵收關稅,作為國庫正當的和最易得到的收入來源。1789年7月4日新政府首次頒布的「關稅法令」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要增加國庫的收入,但是它也具有保護性質的特點。在八十一種列舉征稅的物品中,有三十種以上徵收特種關稅,其餘的徵收7.5%到15%的計價稅。對於許多沒有被列舉的進口物品則徵收5%的計價稅。雖然稅率很低,平均都沒有超過8.5%,但是已經起了保護的作用。可是,不久就發現1789年的關稅並沒有提供足夠的政府收入,因此便在1790,1792和1794年提高了稅率。
華盛頓總統就職後不到兩個月就通過了美國的第一個關稅法令,1816年以前的各種關稅,主要仍然是為了增加國庫的收入,只起了偶然性的保護作用。從1816年到1833年,保護關稅運動在穩步發展著。1832年到「南北戰爭」時的關稅,一般是趨於下降的,雖然保護的原則從來沒有被放棄過。美國實行高額保護關稅制度的時期,可以說是從「南北戰爭」時開始的。當然,在那個時期以前已經有過保護關稅,但是稅率並不太高,而且在戰爭剛要開始的前幾年,一直有降低的趨勢。1861年通過了莫里爾法令,這個法令從開始生效以後就實行了高額的關稅制度。「南北戰爭」開始以後,不僅保留了「莫里爾法令」,而且沒有一次國會的會議不把稅率提高的。
此後,美國的關稅稅率有升有降,隨需要而變動。早期的美國對外貿易政策是為保護國內產業服務的,因而是以保護主義為特點的。1934年是美國對外貿易政策發生改變的關鍵性一年。這一年,美國《互惠貿易協定法》建立,它標志著自由貿易主義在美國政治中占據了統治地位,也是美國走向多邊貿易體制的起點。該法案宣布通過互惠貿易協定減讓關稅,並提出了「無條件最惠國待遇」條款,規定美國政府與任一國家簽訂的關稅減讓協定,均自動地適用於其他與美國訂有互惠貿易協定的國家。而降低關稅壁壘和無條件最惠國待遇日後成為了關稅總協定的基石。
從1776年到南北戰爭期間,美國主要實行的是保護貿易政策,促進了農產品的生產和農業技術的進步,為美國工業革命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從南北戰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美國的貿易政策由保護主義向自由主義演化,這促成了一次完全成熟的工業革命,促進了農業機器的發明和科技耕種方法的日益推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這段時間,對外貿易政策促進了美國進出口的增長。

3、對外貿易對美國經濟發展的作用

希望對你有用

美國的對外貿易政策是其經濟政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柯林頓執政以後,提出了「國家出口戰略」,將貿易提到了戰略高度。本文對美國的對外貿易政策進行了評述,並對美國商品的進、出口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提出了對美國對外貿易逆差的全面理解,指出美國巨額的貿易逆差有著內在的合理性,是美國深化國際分工的一種表現。

目前美國經濟可以用「一高雙低」來概括,即高經濟增長率、低通貨膨脹率、低失業率。與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歐洲和被債務問題困擾的日本相比,美國經濟「正享受著均衡增長和低通貨膨脹完美結合的快樂時光」。美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有著多方面的因素,本文僅從對外貿易政策對美國經濟的影響角度出發進行分析。美國作為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其對外貿易政策不僅對其本身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在世界經濟的運行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在柯林頓執政以後,首次提出「國家出口戰略」,近幾年的實踐證明,對外貿易正對美國經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美國正把自己有形的和無形的產品推向全世界。

4、美國的貿易赤字為什麼會對經濟有促進作用

因為美國貿易赤字的消長與經濟增長率的高低成正比。

美國經常項目赤字擴大年份的經濟增長率往往較高,而經常項目赤字收窄年份的經濟增長率一般較低。具體說,自1980年以來,美國GDP增長最快的5個年份中,有4個也是美國經常項目赤字增長最快的年份。自1980年以來,在經常項目赤字縮小的年份,平均經濟增長率僅為1.9%;而在經常項目赤字溫和增長年份和迅速惡化的年份,這一數字分別為3.0%和4.4%。

人們一般認為,貿易赤字會對製造業和就業機會造成直接的損害,因為舶來品替代了國產貨,工作機會也就被轉移到國外。但美國過去25年來的統計數據與這一「常識」不符。在美國製造業負增長的6個年份中,有5個也是經常項目赤字走低的年份。相反,在經常項目赤字小幅攀升的年份和大幅擴大的年份,製造業產值平均增長率分別為4.1%和5.3%。

(4)美國國際貿易促進擴展資料

深入研究和認識美國貿易赤字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近年來,隨著貿易赤字持續攀升,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頻頻抬頭。美國國會有一幫人起勁地鼓動設置和提高貿易壁壘。有識之士指出,如果美國政界人士錯誤地認為靠保護主義能削減貿易赤字和刺激經濟增長,那麼他們最終只會損害美國的經濟增長,並引發後果嚴重的貿易戰,「他們製造的麻煩將遠遠超過解決的問題」。

5、美國是如何促進服務貿易出口的,為什麼美國貿易能夠迅速發展

20世紀70年代以前,國際服務貿易在世界經貿關系中還不是一個引人注目的領域。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組織的多輪談判都還沒有考慮到要涉及這一議題。只是在這以後,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潛力和重要性才開始為人們所重視。這里所說的當代國際服務貿易實際就是指的國際服務貿易於這最近數十年的發展。
服務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加大
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服務貿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1970年,世界服務貿易總額只有710億美元,而到1980年則猛增至3830億美元,10年間增長5倍多。1980年以後,國際服務貿易依然保持著迅速增長的勢頭,年平均增長率約5%,是同期國際貨物貿易年平均增長率2.5%的兩倍。到1993年,世界服務貿易額達到10300億美元,在全球貿易總額中的比重超過1/4。人們預計,隨著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協議的實施和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正式運行,各國將進一步開放服務市場,服務貿易也會隨之進一步發展,到本世紀末將會佔全球貿易總額的1/3。 國際服務貿易的范圍不斷擴展
如果把公認的國際服務貿易項目依據其同商品貿易、直接投資的密切程度作一區分的話,大約可以得到3種類型的國際服務貿易項目。一類是同國際貨物貿易直接相關的古典國際服務貿易項目,如國際運輸、國際維修和保養、國際金融服務(主要是貿易結算服務)、商品的批發和零售等。第二類是同國際直接投資密切相關的要素轉移性質的國際服務貿易項目,如股票、債券等形式的證券投資收益,經營管理的利潤收益,建築和工程承包等勞務輸出以及金融服務業的國際信貸等。最後一類是相對獨立於貨物貿易和直接投資的新興產業的國際服務貿易項目,如國際旅遊業提供的服務、世界信息網路的服務、視聽產品與知識產權服務等。20世紀70年代以來,古典服務貿易項目的發展主要表現為規模的擴大和數量的增加。例如,從1970年到1980年,世界運輸服務貿易的出口額從255億美元增加到1309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17.8%,低於同期世界服務貿易總額19.7%的年均增長率。這類項目的增長仍然依賴於國際貨物貿易的擴大,是當代國際服務貿易中相對穩定增長的部分。要素轉移性質的國際服務貿易雖然在最近幾十年也有相當的增長,但這種增長多半也屬於規模和數量屬性的,大體上同世界經濟增長率同步。70年代以來真正構成國際服務貿易迅速發展的是第3種類型的服務貿易項目。這些是國際服務貿易的新范圍、新的生長點。以美國為例,1991年其新興服務貿易項目的出口總額為736.27億美元,占其服務貿易出口總額1751億美元的42%。
國際服務貿易在國際間發展不平衡
工業化國家在國際服務貿易中佔有絕對優勢。據統計資料顯示,1986年工業化國家在世界服務貿易中所佔的比例為78.6%,其中運輸、投資凈收益、旅遊收入等均占各項目的75%以上。世界前20位服務出口大國中,發達國家佔了絕大多數。工業化國家是服務貿易的順差國。將要素服務考慮在內,美國是主要的出口國。但是,就狹義上的服務出口而言,法國、英國和義大利最為成功,而美國的地位則相對次之。日本和德國是明顯的例外,兩國在貨物貿易上大幅度出超,但是在服務業上卻有結構性赤字。在服務業中,兩國在貨物運輸方面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不過,工業化國家之間在國際服務市場上的相互競爭也十分激烈。歐盟國家與美國之間為爭奪發展中國家的市場份額,相互之間存在著種種矛盾,各自在國際服務貿易上推行的政策也有較大的差異。
1995年7月26日關貿總協定在布魯塞爾通過的金融服務貿易多邊協議,美國就拒絕簽字,認為其中某些條款未能照顧到自己的市場競爭利益。各工業化國家在國際服務市場上所佔份額的變動,反映出它們在國際服務貿易領域的發展不平衡。就發展中國家而言,除旅遊業、勞動匯回款等個別項目(即基於勞務輸出之上的項國)之外,它們在服務貿易上全部是逆差。對於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來說,服務並沒有為其對外部門做出積極的貢獻。那些因勞務輸出而獲得順差的項目,通常由於缺少資本和信息,或者由於大型服務性跨國公司的控制(在旅館業、航空業等領域),而沒有能力留住大部分的附加值。另一方面,為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上尋找出口商品機會,發展中國家不得不從工業化國家進口服務,以取得進入該國商品市場進行銷售的機會。很多這類國家的國際收支赤字,特別是在生產者服務領域的赤字,顯示出持續的、不斷上升的趨勢。盡管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不平衡,但是由於「烏拉圭回合」的《服務貿易總協定》的達成和世界貿易組織的成立,不同發展水平的成員國將自願或不自願地參與到國際服務貿易的市場競爭中去。20世紀70年代以前,世界服務貿易市場集中在西方工業化國家,70年代,中東的幾個主要產油國由於其豐富的石油收入而吸收大量的投資,成為世界上主要的國際服務輸入市場。80年代以來,隨著亞大地區經濟的迅速發展,特別是「四小龍」的崛起,東南亞的國際服務市場十分活躍。世界各地區的國際服務市場都迅速發展,國際服務貿易的多元競爭形勢將會更加明顯。
各國對國際服務貿易的重視和研究在加強
中國國際服務貿易
由於國際服務貿易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迅速發展,國際服務貿易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各國為了自己的利益都加強了對國際服務貿易領域的研究。在傳統上,國際服務貿易理論和實證的研究是各國國際經貿關系領域相對被忽視的工作。但自1986年國際服務貿易成為「烏拉圭回合」新議題以來,國際服務貿易和國內服務業的發展開始成為政府、工商界和學術界關注的熱點。在發達國家,政府撥款資助學術界和智囊機構對這一領域進行專項的研究,分析國際服務貿易的經濟學涵義、現實發展狀況、爭奪世界市場的策略以及各種可能的政策行為等。而在發展中國家,一方面它們對於開放金融、保險、運輸、視聽服務及商業銷售等市場方面仍持謹慎的保護主義態度,另一方面也開始重視這一領域的研究。有些國家甚至開始組織對本國的服務業狀況和外國的服務業狀況進行專門的研究和評價機構,力圖在這一新的國際經貿領域中真正做到知彼知己,以便在進入和開放國際服務貿易市場的實踐中處於主動的地位。

6、美國的對外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1

美國的對外貿易政策是其經濟政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柯林頓執政以後,提出了「國家出口戰略」,將貿易提到了戰略高度。本文對美國的對外貿易政策進行了評述,並對美國商品的進、出口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提出了對美國對外貿易逆差的全面理解,指出美國巨額的貿易逆差有著內在的合理性,是美國深化國際分工的一種表現。

目前美國經濟可以用「一高雙低」來概括,即高經濟增長率、低通貨膨脹率、低失業率。與失業率居高不下的歐洲和被債務問題困擾的日本相比,美國經濟「正享受著均衡增長和低通貨膨脹完美結合的快樂時光」。美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有著多方面的因素,本文僅從對外貿易政策對美國經濟的影響角度出發進行分析。美國作為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其對外貿易政策不僅對其本身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在世界經濟的運行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在柯林頓執政以後,首次提出「國家出口戰略」,近幾年的實踐證明,對外貿易正對美國經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美國正把自己有形的和無形的產品推向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