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外貿易法的對外貿易法的若干前沿問題
<
2、國際貿易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國際貿易的理論基礎是亞當·斯密的"絕對成本"理論的主指是絕對優勢理論,指各國在生產同樣產品時,勞動生產率的絕對差異所導致的各國之間生產優勢的不同,因此各國應專門生產本國勞動生產率較高的產品。
亞當·斯密是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理論的創始者。在其代表著作《國富論》中,他提出了國際分工與自由貿易的理論。在對其理論的論述中,斯密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
在他看來,適用於一國內部的不同職業之間、不同工種之間的分工原則,也適用於各國之間。他認為,每一個國家都有其適宜於生產的某些特定的產品的絕對有利的生產條件,去進行專業化生產,然後彼此進行交換,則對所有交換國家都有利。
絕對成本學說這一學說從勞動分工原理出發,在人類認識史上第一次論證了貿易互利性原理,克服了重商主義者認為國際貿易只是對單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
這種貿易分工互利的雙贏思想,到現代也沒有過時,將來也不會過時。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雙贏理念仍然是當代各國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國際分工貿易的指導思想。
成本=機會成本=經濟成本,邊際機會成本=邊際成本
(2)國際貿易前沿性理論問題擴展資料:
當前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可以歸納為六個方面:
1、國際貿易步入新一輪高速增長期,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愈加明顯;
2、以發達國家為中心的貿易格局保持不變,中國成為國際貿易增長的新生力量;
3、多邊貿易體制面臨新的挑戰,全球范圍的區域經濟合作勢頭高漲;
4、國際貿易結構走向高級化,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發展方興未艾;
5、貿易投資一體化趨勢明顯,跨國公司對全球貿易的主導作用日益增強;
6、貿易自由化和保護主義的斗爭愈演愈烈,各種貿易壁壘花樣迭出。
3、國際貿易新理論相對傳統貿易理論有何創新?
國際貿易理論是國際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開放條件下的微觀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主要研究商品和服務在各國之間的交換,研究國際商品交換的原因、結果,以及相關的政策。國際貿易理論的研究范圍也包括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和技術知識的國際傳遞。生產要素和技術知識一方面作為某種特殊商品有其本身的國際市場,另一方面作為要素投入對商品和服務的生產起著重要作用。國際貿易理論還研究經濟增長、技術變動與貿易的相互影響,從動態上分析國際貿易變動的原因與結果。
從經濟學說史上看,國際貿易理論可追溯到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的重商主義學說。斯密和李嘉圖的貿易理論中,勞動是唯一的生產要素,生產技術是給定的外生變數,生產規模報酬不變。斯密與李嘉圖的貿易理論是古典經濟學理論體系的一部分,被稱為「古典貿易理論」。二十世紀初,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和俄林提出了「資源配置」或「資源稟賦」的貿易學說。在赫克歇爾和俄林的模型中,勞動不再是唯一的投入,但生產的規模報酬仍然不變。他們的理論被稱為「新古典貿易理論」。
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期,隨著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和結構變化,在赫克歇爾—俄林體系中徘徊多年的國際貿易理論又活躍起來,一部分經濟學家開始用新的方法來研究貿易的原因和結果,研究新的貿易結構與貿易政策,創立了一系列新的學說。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這些學說已逐漸成熟。其中一部分已被編入教科書,另外部分仍在繼續討論之中,仍是貿易的前沿論題,本文將簡要地介紹這些貿易理論的新發展並闡述其對我國貿易政策的意義。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一體化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其主要特徵是全球范圍內各國各地區經濟的日益融合和生產要素特別是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全面、自由流動,如此各國各地區經濟的發展與外部世界經濟的變動日益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貿易與投資日益一體化。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主要歸因於90年代初東西方敵對的結束使市場經濟制度基本上一統全球,真正的全球市場得以形成,而科技進步所帶來的信息革命、通訊與交通的迅速發展、國際分工的深化,WTO的建立等等則為之推波助瀾。經濟全球化不僅極大地促進了世界經濟和貿易的發展,同時對傳統的國際經濟貿易理論也提出了諸多挑戰,給國際經濟貿易理論創新帶來了機遇。本文將對加以初步探討,以求拋磚引玉。
一、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競爭優勢將取代傳統的比較優勢而成為國際貿易分工的主要基礎
在國際貿易理論體系中,自由貿易理論一直占統治地位,而比較成本理論又是自由貿易理論發展的主線。比較成本理論認為,在國際貿易分工中,只要各個國家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生產成本相對低的產品參與國際分工,就會獲得比較利益,不僅其自身而且整個世界都會從中受益。其後的要素稟賦理論只是從一般均衡的角度運用多因素分析方法進一步解釋了比較成本差異產生的原因,國際貿易「新理論」則是在分析中加入了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等現實的因素,使國際貿易的分析更接近現實,它們都沒有超出比較成本的分析方法。這些理論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從經濟學角度認為,只要各國遵循成本原則從事分工,就都能獲益,各國不存在利益的沖突。1991年,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波特(嚴格說來是管理學家,盡管他認為自己更是一個經濟學家)雖然在其出版的<<國家競爭優勢>>一書中強調了國家之間、企業之間利益的沖突,認為競爭優勢是一國在國際競爭中獲勝的關鍵,並詳細闡述了國家競爭優勢的決定因素(波特,1991)。但該理論主要是從管理學角度分析了一國如何在國際競爭中提高整體競爭力,實質上屬於宏觀競爭戰略的分析。因此,如果要把國家競爭優勢理論歸入國際貿易理論的話,它也只是進一步解釋了國際貿易新理論中如何從宏觀上培育產業與公司的競爭優勢,是對比較成本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但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比較成本已經不能再成為決定國際貿易分工的主要基礎(洪銀興,1997)。這事因為比較成本理論和要素稟賦理論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假設前提即要素在國家間的不可流動性。正是由於要素的不可流動性才造成了各國比較成本的差異,而且其帶來的某一方面的比較優勢是一國所獨有的,其他國家無法加以利用,國家之間的分工和貿易就成為平衡這種差異的惟一途徑。但在經濟全球化、要素特別是資本要素的流動性日益增強的情況下,比較成本優勢以不再為一國所獨享,如某一國家勞動力比較豐富和便宜,外國企業可以藉助資本流動到該國投資設廠加以利用、獲取利潤並匯回母國。在此情況下,某一國的比較優勢實際上成為本國及外國都可以利用的區位優勢。誰可以利用?是本國企業,還是外國企業呢?這就要看哪個國家有國際競爭力強的企業。一個國家資本實力雄厚或者技術、管理上有競爭優勢的企業越多,其利用國外比較優勢獲利的能力就越強。因此,所謂經濟全球化、貿易投資一體化實質是跨國企業依靠競爭優勢,藉助投資活動在全球范圍內對資源的整合。競爭優勢成為國際貿易分工的主要基礎。一國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企業越多,就越可以在國際分工中更多地整合別國的資源,並減少本國資源被別國企業整合。這種競爭優勢表現在:依靠資本力量從事大規模生產所獲得的成本優勢;依靠R&D獲取技術優勢、生產差別化產品的能力;依靠獨特的管理方法降低交易成本的能力,等等。可見,競爭優勢主要表現在企業的市場力量,規模大小、成本高低不是競爭優勢的惟一決定因素
4、簡述國際貿易的幾種主要理論
幼稚產業保護理論是美國經濟學家A.漢密爾頓(Hlexander Hemilton 1757-1804)提出的,一種對某些產業採取過渡性的保護、扶植措施的理論,是國際貿易中貿易保護主義的基本理論。
「布雷頓森林體系」是指二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1944年7月,西方主要國家的代表在聯合國國際貨幣金融會議上確立了該體系,由於此次會議是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布雷頓森林舉行的,因此稱之為「布雷頓森林體系。」
要素稟賦理論(Factor Endowent Theory),又稱要素比例說 (Essential Factor Proportion Theory),簡稱赫-俄原理(H-O Theory),是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E.F.Heckscher,1879—1959年)和俄林(Beifil Goffhand Ohlin,1899—1979年)的學說。要素稟賦論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要素稟賦說,是指除生產要素供給比例說之外,還包括要素價格均等化的
內部化理論又稱市場內部化理論,是西方跨國公司研究者為了建立跨國公司理論時提出和形成的理論觀點,是當前解釋對外直接投資的一種比較流行的理論內部化理論強調企業通過內部組織體系以較低成本,在內部轉移該優勢的能力,並把這種能力當作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真正動因。在市場不完全的情況下,企業為了謀求整體利潤的最大化,傾向於將中間產品、特別是知識產品在企業內部轉讓,以內部市場來代替外部市場。
5、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
設A國生產1單位X產品需要1個勞動,則生產產品x1單位需要x1勞動力,同理,生產1單位Y產品也需要1個勞動力,則生產產品y1單位需要y1勞動力,則有x1+y1=100,(0<x1<100,0<y1<100)畫出曲線,同理設B國得3x2+2y2=90,(0<x2<30,0<y2<45)畫出曲線。以B國為比較單位對象,則每單位產品投入勞動時間:有A國:X產品1/3,Y產品1/2,B國:X產品1,Y產品1;那麼兩國分工後產量:A國生產產品能力X產品(1/3+1/2)/(1/3)=2.5和生產產品能力Y產品(1/3+1/2)/(1/2)=1.6,B國生產X和Y產品能力皆是(1+1)/1=2,計算得A國X產品生產能力有優勢,B國Y產品生產能力有優勢。不知道是不是對的,僅個人觀點。
6、簡述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大體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一)手工工場時期
(二)第一次產業革命到第二次產業革命之間(18世紀60年代-19世紀90年代)
(三)第二次產業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
(一)二戰後的國際貿易增長速度
(二)二戰後的國際貿易的商品結構
原材料、初級產品的地位相對下降,人工合成材料、高科技產品的地位相對上升。
(三)二戰後的國際貿易的地理分布
發達國家地位相對上升,美國地位相對下降
7、國際貿易的三個基本理論問題是什麼?
1、亞當·斯密的絕對利益理論和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利益理論。
2、赫克歇爾-俄林的"要素比例說"和里昂惕夫反論。
3、保護貿易理論。
國際貿易理論試圖解釋為什麼有國際貿易,以及作為一個國家應當如何對待國際貿易。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古典、新古典、新貿易理論以及新興古典國際貿易理論四大階段。
古典和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以完全競爭市場等假設為前提,強調貿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釋了產業間貿易。
(7)國際貿易前沿性理論問題擴展資料:
國際貿易的作用:
一、國際貿易對國民的作用
1、增加國民福利。
2、滿足國民不同的需求偏好。
3、國際貿易提高國民生活水平。
4、國際貿易影響國民的文化和價值觀。
5、提供就業崗位。、
二、國際貿易對企業的作用
1、強化品質管理,提高企業效益。
2、在產品品質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3、有利於國際間的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
4、有利於企業自我改進能力的提高。
5、有效地避免產品責任。
三、國際貿易對單一國家的作用
1、調節各國市場的供求關系。
2、延續社會再生產。
3、促進生產要素的充分利用。
4、發揮比較優勢,提高生產效率。
5、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優化國內產業結構。
6、增加財政收入。
7、加強各國經濟聯系,促進經濟發展 。
四、國際貿易對世界的作用
1、國際貿易是世界各國參與國際分工,實現社會再生產順利進行的重要手段。
2、國際貿易是世界各國間進行科學技術交流的重要途徑。
3、國際貿易是世界各國進行政治、外交斗爭的重要工具。
4、國際貿易是世界各國對外經濟關系的核心。
5、國際貿易是國際經濟中「傳遞」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