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貿易 » 2018兩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2018兩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3-01-05 04:15:25

1、如何看待2018中美貿易戰,中方有何立場和決策?

貿易戰是美在挑戰全球貿易規則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崔凡表示,「美國對中國發動的貿易戰沒有充分的經濟理論上的合理性。我們需要從更廣泛、更全面的角度來評估兩國企業和消費者在雙邊關系中的利益問題。中國和美國已經深深地融入了全球價值鏈,兩國的貨物貿易不平衡反映了兩國在全球價值鏈中不同的地位。」
「價值鏈貿易是當今世界貿易非常重要的特點,與過去建立在比較利益基礎上的貿易有很大的不同。一個企業,比如蘋果之所以能有這么好的盈利狀況,是因為與成千上萬的廠商建立了信任關系,其穩定供應鏈已經建立。再如建造一架飛機需要200多萬個零件,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自己完成,這就需要合作、需要產業鏈。而產業鏈能夠正常運作,就要遵守規則、守信用。」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說。
中國社科院國際法研究所研究員廖凡表示,美國挑起貿易戰的行為是對全球貿易規則的挑戰。當前,我們堅決支持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制,這一規則體系當年是在美國的主導下建立起來的。世貿組織為解決成員間的貿易爭端提供了公平的框架,為處理新出現的問題提供了談判的平台,美國對中國以及其他世貿組織成員採取的單方面行動顯然違反了現行的規則。

美國言而無信終將成為最大輸家

美國在全世界實行貿易霸凌主義,四處挑起貿易戰,這讓國際社會進一步看到了其言而無信和反復無常的一面。5月19日,中美雙方曾經達成重要共識,並且發表了聯合聲明。但是5月29日美方單方面發表聲明,背棄共識。6月初雙方曾就能源和農業領域的具體合作達成共識,6月15日美方又一次背棄共識,並於7月6日公然挑起貿易戰。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李雪松認為,美國單方面挑起貿易戰,導致了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盡管特朗普宣稱短期美國經濟強勁,但這並不利於美國和全球經濟中長期的發展,也增加了世界經濟以及中國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
「貿易沖突本身沒有贏家,但誰是最大的輸家呢?那就是美國。」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趙瑾表示,美國從中國的進口遠大於其對中國的出口,中國是供給方,美國是需求方。中國的產品不賣給美國可以賣到其他國家,也可以內銷甚至可以有庫存;但美國是需求方,如果其找不到第三方替代,不僅影響人民的生活,對產業影響也非常大。而且美國還對土耳其、俄羅斯、歐盟、加拿大等挑起貿易爭端,如果所有的國家都反制它,美國產業和人民生活可以承受得住嗎?

2、2018年經濟危機對我國的影響

最近的三次經濟危機分別是:

1985-1990年日本經濟危機,美國在1988-1989年加息11次;

1995-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美國在1994-1995年加息7次;

2006-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美國在2004-2006年加息17次。

美國引爆經濟危機的周期大概為10年左右,在這10年的時間內,美國是通過定向輸入美元,讓局部區域經濟極度「繁榮」,然後再突然抽走美元流動性,導致局部經濟危機,然後通過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力,逐步擴大經濟危機范圍,形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機!

美國製造經濟危機的根本目的是:剪世界的羊毛!

美國通過連續加息,抽干世界美元的流動性,導致大量國家破產,然後拿著加息來的美元,以超低的價格收購破產國的優質資產。

至於製造經濟危機的過程非常的復雜,可能涉及到政治和軍事上一系列的配套動作,但是其根本目的只有一個:抽干世界美元的流動性。

為了方便普通人也理解這個過程,今天我只簡單的說下製造經濟危機的過程。

由於美元是國際貨幣,國際上90%的交易都是採取美元結算,為了便於分析,我們可以把中國當成世界,那麼中國央行就相當於美聯儲。

那麼政府是如何收割財富的呢?

首先,央行降低利息,無論是存款利息和貸款的利息都非常的低。存款利息低,那麼大家就不會把錢存到銀行里,不存到銀行里,自然流通到市場上,這時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非常多,在東西不變的情況下,物價就會飛漲,也就是說東西變貴了!

東西變貴了,那麼很多公司和企業就要擴大生產。簡單舉例,比如豬肉價格大幅度上漲,那麼很多養殖戶就會加大投入,擴大養殖規模。

這個時候,養殖戶並沒有資金擴大養殖規模,想要擴大規模只能借錢,借錢主要有兩種途徑:第一,到銀行貸款;第二民間借貸!

在這個時候,由於央行採取比較寬松的貨幣政策,銀行貸款的利息非常的低,而且條件也沒有那麼嚴格,非常容易貸到大量的款。比如,你有100萬的固定資產就能貸款50萬,甚至更多的貸款,比如100萬。這樣,你就可以瞬間將生產規模擴大一倍!

民間的貸款也非常好貸,因為銀行利息極低,假設銀行的利息只有2%,那麼只要你允諾給借款人每年5%的利息,那麼你就很容易再借到100萬,這樣你就可以再借到100萬,將生產再擴大一倍!

大家仔細看這個過程,這時你等於已經有300萬的資產了——自己的資產100萬,銀行貸款100萬,民間借貸100萬!

等你擴大生產的時候,這時市場上的豬肉供應量已經大幅度增加,豬肉價格已經有所下跌,你賺的也沒有那麼多了!但是,你已經又投入了200萬的資金,想要賺回這200萬不是那麼容易的,假設至少需要5年時間。

在第一年由於剛擴大生產,豬肉價格還是很高,你可能賺的很多,假設這一年你賺回了20萬;第二年由於大量的養殖戶都擴大了生產,市場上豬肉的供應量大幅度的增加,價格自然回落,這一年你只賺了10萬,後面每年賺的越來越少,到後來市場上的豬肉供應量遠遠超過市場的需求,你根本已經賺不到錢了,開始虧損了……

這個時候,央行開始加息,這樣你借銀行的100萬需要償還的利息就會增加!假設這個時候,你每年養豬虧本10萬,假設銀行利息由以前的1%提高到5%,那麼你每年要償還的利息就增加4%,也就是4萬,再加上你民間借貸的5%利息,也是5萬!這樣你每年養殖上虧損10萬,需要償還的貸款利息為10萬,一年就是20萬。

原本你自己擁有的資產只有100萬,另外200萬資產都是你借來的,現在你每年就虧損20萬,這個時候你只能硬挺,只能過著不斷借錢繼續生產,否則只能賣掉資產!

但是,這個時候銀行還在不斷加息,你借的越多需要償還的利息就越多,而且銀行借貸的要求非常的嚴格,根本借不到錢,這個時候民間借貸也非常的困難,銀行的利息都提高到了5%,你想要民間借到錢,需要支付的利息可能要達到10%!

這樣下去,你虧損就會越來越多,最終不得不破產!原先你有100萬資產,從銀行借來100萬,民間借來100萬,也就是300萬的資產,假設你生產了5年,虧了50萬,那麼就還剩250萬,如果你繼續生產,那麼連你自己的100萬就會虧光,甚至是負資產!

這個時候你不得不出售你的公司,但是這時候形勢非常的不好,你想要把你原來的300萬資產再賣到300萬是不可能的,根本沒有人要!

這個時候,你從銀行和民間都貸不到錢,你也還不起銀行的利息了,銀行就會將你的資產進行強制拍賣!只能賣230萬,你拿著230萬還掉銀行的貸款和利息110萬,還掉民間借貸120萬,你已經血本無歸了!

也就是說,原來你有100萬的資產,經過這輪擴大後,你破產了!

也就是說銀行通過加息,讓你的財產破產了!

銀行將你原來價值100萬的資產低價拍賣給國有企業,等國有企業拿到你的資產後,這個時候銀行又開始降低利息,這個時候大量的養殖戶已經破產,養殖企業都被國有企業低價收購了,市場上的豬肉開始漲價,國有企業大賺!

這個過程就是美國製造經濟危機的過程是一樣的:先利用極低的利息將大量美元流通到世界上,企業開始大肆擴招,擴張後,美國開始連續不斷的加息,讓很多國家破產,破產後美國再拿著美元來低價收購你的資產!

美國從2015年12月開始第一次加息,到2017年12月14日,已經是美國第五次加息,利率已經由以前的0.25%增加到1.25%-1.5%了。流通在世界上的大量美元已經從一些經濟形勢不好的國家開始流出,目前已經有多個國家在崩潰的邊緣,比如委內瑞拉已經形成債務危機,巴西、土耳其、南非等國家都處於經濟危機的邊緣了!

而2018年,美國將進入連續加息階段,利率將越來越高,將會有越來越過的南方經濟體開始出現危機,然後這些危機會逐漸擴大到全球,全球經濟將會一片蕭條!

為了防止本國資本外流,目前韓國、英國都已經開始加息——美國加息,只有跟著加息才能保證資本不外流!而跟著加息,就會讓本國市場上的貨幣供應量減少,大量公司就會倒閉,經濟發展困難,但是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如果不想被美國剪羊毛,只能採取這種做法——被自己國家內部剪羊毛總比被美國剪的好,肥水不流外人田!

2008年世界經濟危機以後,到現在,很多國家經濟狀況並沒有得到好轉,比如日本、俄羅斯和歐洲經濟仍處於水生火熱之中,仍在採取比較寬松的貨幣政策,俄羅斯甚至在前幾天仍在降息!

其根本原因就是:如果這些國家跟著美國加息,那麼經濟可能立刻就崩潰了,如果不跟著加息,雖然大量資本外流,但還不至於崩潰!

也就是說,一些經濟發展還比較差的國家只能眼睜睜的讓美國剪一些羊毛了——剪點羊毛總比羊死的好!

但是隨著2018年的到來,美國還會有好幾次加息,世界各國必然要跟著美國加息,中國自然不例外!

以前和大家說過,加息只有在經濟發展過熱的時候才能用——市場上流通貨幣太多,各行各業都在擴大生產,產能嚴重過剩!否則,加息就是對經濟產生嚴重的傷害——市場上本來就缺錢,你再加息只會讓市場上的錢更少,只能投資更是不足,最後導致大量公司倒閉、工人失業!

中國經濟雖然在世界經濟體中發展的是比較好的,但是按照正常的規律還遠沒有到加息的時候,但是為了避免被美國剪羊毛,必須跟著美國加息!

也就是說在2018-2019年中國很多低盈利能力的企業將不得不破產!

目前中國也正在為這種「危機」做准備,為了不讓這些破產公司擴大,至少不至於引起中國發生大規模的經濟危機,中國已經開始了大量的准備工作——比如超強環保,已經提前釋放了不少風險!

目前可能引起中國發生經濟危機的地方只有兩個:樓市和股市!

這兩個地方是最危險的地方,無論哪一個崩盤就都會引起中國發生嚴重的經濟危機!

下面的很重要,大家可以自己理解,我的解讀僅作參考。

我們先說說股市!

以前和大家說過,目前全球股市都在創新高,唯獨中國股市半死不活的,根本就在於中國股市是政策市!

不同於其他國家的股市,其他國家的股市是受資本控制的,所以股市跟著全球股市走,全球股市大漲,他們就會跟著大漲,國家調控的作用並不大,即所謂的市場經濟;但是中國不一樣,在中國,股市是國家調控經濟用的,為了防止2018-2019年跟著美加息導致股市從高位暴跌,只能將股市控制在低位運行!

在2018-2019年的期間,中國不會讓股市大起大落,漲了就會出政策壓制,跌了就會出政策保護!

也就是說,這兩年股市大漲的可能基本排除,大跌的可能也基本排除。但是這並不代表著沒有機會,結構性的機會會非常多!

前面分析過,2018年的經濟危機會讓很多企業破產,但是國企卻是受益者!因為他們資金實力雄厚,而且有國家政策的支持,在大量私企破產的同時就是國企大肆擴招的時候!

很顯然,這個時候布局優質國企股的最佳時候!

我們再說說樓市!

目前樓市是資金存量最大的地方,一旦樓市崩盤,那麼中國經濟必然大崩潰!所以,中國樓市是不可能倒下來的,也就是說樓市下跌空間有限!

但是樓市也不具備大漲空間,為什麼?

因為樓市的上漲大多是因為炒作,而炒作的資金主要來自銀行貸款,而樓市如果大漲就證明又有大量貸款進入了樓市,而2018-2019年中國必然要跟著加息,那樣就會讓很多炒房客破產,同時會造成銀行壞賬大量增加,中國就會形成系統性金融危機!

也就是說,我認為2018-2019年,中國樓市既不會大漲也不會大跌!目前中國正在控制樓市的繼續上漲,包括各種限貸、限購、限賣等,政策表現的已經很明顯了!如果這樣還不能抑制房價,那種終極手段必出——房產稅!

關於剛性需要,我認為目前是可以買房的,因為房價只有可能控制不住上漲,而沒有大跌的可能;關於炒房,我認為不能玩了,因為房價不漲,你就是大虧,因為你每月要償還大量的貸款利息,而且後面還要加息,另外如果控制不住上漲,房產稅一出,也會要了你的老命!

對於我們普通人,即不玩股票,也不炒房的人來說,這幾年也有一定的難關,具體表現在:賺錢難了!所以,要控制大手大腳的花錢!

有投資需求的人,也要保留現金,因為在2018-2019年必然有大量的小公司和企業破產,那是資產的價格會非常低,那是才是出手的最佳機會!

前面我們寫到2018-2019年世界會發生一場經濟危機,這場危機將會在2018年下半年開始發作,在2019年達到GaoChao。

很多人對這個充滿了擔憂,如何保護自己的財富?中國如何應對美國的加息?能不能頂住美國的攻擊?

當然能頂住!

不僅能頂住,而且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天大的機會!

為什麼這么說?

下面就給大家開始分析這個問題,我相信大家看完我後面的分析就一定會明白,這次危機對中國來說是一次天大的機會!

前面的文中說過:美國加息、縮表,包括降稅等一系列的措施無非是想抽干世界上的美元流動性,讓大量國家美元儲備大量流失,最後要麼形成債務危機,要麼沒有錢到國際上購買自己必須要用的資源和產品,最後經濟崩潰、國家破產!等這些國家破產後,美國再拿著美元去低價收購它們的優質資產,從而達到控制這個國家政治和經濟的目的!

我們先說說債務危機!

以前和大家說過這個方面,但是沒有細說,很多人對產生債務危機的過程不了解。

世界全球化以後,國際間的合作得到了加強,很多工程僅僅依靠自己國家的力量是無法完成,比如非洲那些小國家,假設它想要發展核能的話,那麼他不僅沒有那個技術,也沒有那麼多資金,這個時候它只能到國際上尋求幫助!

你想要得到其他國家的幫助,就必須給人家美元,別人是不要你自己國家的貨幣的!這個時候,你只能想辦法去弄美元,否則別人是不會幫助你的——沒錢的事你會干?

想要弄到美元,主要有兩種途徑:

第一,賣東西給擁有美元的國家,換取項目所需的資金;

第二,到國際上去借!

我們重點說下第二點。

想要借美元,主要也有兩種途徑:

第一,到國際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借,這兩個組織都是美國主導的。很顯然,美元是美國的貨幣,印發美元的權利在美聯儲,所有他有大量的美元!但是想要到國際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借錢是非常難的,因為美國會給你附帶一系列的政治條件——比如必須對美國開放市場,必須是「mingzhu」國家,必須放開金融市場等!

第二,到有美元的其它國家借。比如中國央行就儲備了大量的美元,中國也可以借!相比於美國,中國一般都是不附帶太多的政治條件的!

當前世界,很多國家都欠美元債務的!

這就是前段時間有人留言,是不是那些欠美元的國家都是欠美國的美元?

不一定的!

但是,欠美國錢的國家也是不少的,欠中國錢的國家也不少!

美國加息就會讓很多國家的美元儲備大量減少,少到一定地步,你就沒有美元到國際上購買你必須的產品,你也沒有美元還你所欠的債務!

當債務到期以後,你沒有錢還債——這就形成了債務違約!

以前曾經有人留言問到:欠錢了就是不還會有什麼後果?

後果,很嚴重!

第一,你的國家信用沒有了!以後你再也別想到國際上借到錢,沒有國家願意借錢給你,即使有國家再借你錢,那麼你也要提高利息,否則別人是不會借你的!

第二,你以為借錢給你的國家那麼容易對付?欠錢不還?那麼各種制裁手段就來了,不排除對你動武——比如前段時間美國就威脅要對委內瑞拉動武!

當年阿根廷就欠了大量外債,阿根廷貝隆總統順應MingYi,做了下面幾件大事:把外國資本全部收歸國有、大幅提高關稅、拒絕償還外債……

法令一出,阿根廷人民無不歡欣鼓舞!然而,這也是阿根廷作死的開始,沒收外國資產,導致外國資產外逃,且企業國有化後迅速喪失競爭力;提高關稅壁壘,阿根廷成為經濟孤島,失去了與世界協作的機會;拒絕償還外債,徹底失去國際資金來源,阿根廷經濟從此一瀉千里,潰不成軍,出現大規模失業和通貨膨脹。最終,軍隊發動了Zheng變,貝隆下台。

再比如,2015年希臘債務危機,希臘總理竟然准備全民公投,想要延長到期債務!注意,它不是賴賬,只是想延長幾天還!

3、國際貿易對利率的影響

2018年至今貿易戰的影響既有預期層面的影響,也有實際外需的下降,央行要改善預期,貨幣政策必須積極。

未來怎麼看?

結合過去貿易談判的情況和中美雙方的表述,我們認為,隨著貿易談判進展,匯率政策偏被動,這個時候需要保持貨幣政策獨立性和利率彈性,以應對與防範外部沖擊、穩定預期,首要條件是保持充足的流動性環境,其次是要保持利率向下的彈性。

雖然今年我們不可能再向去年那般進行債市的川普交易,但是我們依然有著可觀的貨幣彈性空間和至少穩定的流動性環境,債市可以繼續保持積極。

市場點評與展望

1. 策略展望:貿易談判會如何影響利率與匯率?

中美貿易談判再度出現劇烈變化,成為五一假期之後市場的主導因素,怎麼看待貿易談判對債券市場的影響?我們還是從貨幣政策出發展開討論,首先分析貿易談判對貨幣政策的影響,最後落腳到匯率和利率的分析:

1.1.貿易談判和貨幣政策

回顧過去一年多中美貿易談判進程,邊打邊談的過程中也伴隨著貨幣政策的演進:

2018年4月3日美方宣布500億美元關稅商品清單後,2018年4月17日央行宣布降准100個基點置換MLF;

2018年6月15日中美談判破裂,美方宣布更新500億美元關稅商品清單,6月24日,央行宣布定向降准50個基點;

2018年9月18日美方宣布對2000億美元商品徵收10%關稅,10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降准消息。



2018年12月1日,中美談判趨緩,在G20會議上中美雙方暫停採取新的貿易措施,並設定了為期3個月的談判期限,3月2日期限截至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對2018年9月起加征關稅的自華進口商品,不提高加征關稅稅率,繼續保持10%,直至另行通知。

5月6日凌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關稅從10%上調到25%,並於5月11日生效。5月6日央行盤前宣布對中小銀行實施較低存款准備金率框架,釋放2800億元流動性。雖然央行在事後的新聞稿中隻字未提貿易摩擦問題,但這次降準是2012年以來央行首次在5月實施,也是首次交易所開盤前降准,並且發生在特朗普推特數小時之後,應對外部風險穩定國內和市場預期的意味躍然紙上。



回顧貿易談判過程,似乎可以簡化得出一個結論:央行始終保持了寬松的貨幣環境。這一方面當然是國內穩增長、調結構對流動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抵禦外部風險的需要。

我們尤其需要注意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提「輸入性風險」,表明對外部環境的重視。

尤其需要重視的是近期央行還有兩大行動:

其一是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委員會委員馬駿於5月10日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

「參照過去一年中美貿易摩擦幾個階段的實際影響來判斷,即使貿易沖突按美國所威脅的版本升級,中國也採取相應的反制,這些措施對中國實體經濟的影響並不大,或者說會明顯小於2018年股市反應所隱含的沖擊力度。我們用經濟模型的計算結果是,如果美國把來自中國2000億美元出口產品的關稅稅率從10%提高到25%,中國也實施相應的反制,這個情景對中國GDP增速的負面影響在0.3個百分點左右,屬可控范圍。」

「去年股市跌得很慘,部分原因是當時資本市場無法判斷貿易摩擦對經濟的真實影響,容易出現過度反應。另外,去年我國還面臨著經濟持續減速、影子銀行融資渠道過度收縮、一些不當輿論沖擊民企信心、減稅等改革紅利尚未到位等問題。這些問題的疊加對當時的資本市場信心造成了嚴重沖擊。」

其二是4月金融貨幣數據公布之後,5月10日下午央行特意召開媒體吹風會就相關問題進行解讀,其中就有貨幣政策如何應對外部沖擊的問題。

孫國峰在回應中明確:「面對內外部經濟環境變化,我國貨幣政策應對空間充足,貨幣政策工具箱豐富,完全有能力應對各種內外部不確定性。」

而周學東則補充到:昨天晚上,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接受了《金融時報》的采訪,就外部沖擊問題談了一個觀點,我很贊成。從過去這一年多的時間來看,國際貿易摩擦,更多的是對市場預期的影響,特別是心理預期。對心理預期和市場預期的影響要大於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他對這個問題有深入的研究,認為如果美國對中國2000億美元出口產品加稅加到25%,對經濟增長的實際影響也就是0.3個點,比我們感受的要小。當然,應對外部沖擊說到底要看宏觀經濟自身怎麼樣,這一點上我們還是有信心的。無論是從經濟增長看,還是從CPI、PPI,或從金融信貸數據來看,這些宏觀數據基本上是穩定的,我們心裡還是有底氣的。

顯然,在應對外部沖擊中,央行不可能坐視不管,一定會積極應對,所以此前我們的簡單梳理貿易摩擦和貨幣政策演變並非簡單拼貼。

更何況貿易摩擦本身對於實體經濟確有影響,前文馬駿的分析以外,海外牛津大學經濟研究所的測算結果也顯示,在最新關稅情形下,貿易戰2019年對中國GDP的影響在0.3%-0.4%之間,和馬駿的提法基本一致。



從應對實體經濟下行壓力的角度,貨幣政策更是責無旁貸,所以2018年至今貿易戰對貨幣政策的影響,既有預期層面的訴求,也有應對實體經濟增速下降的訴求,央行要改善預期和應對下行風險,投放流動性釋放積極信號是首要選擇。

既然如此,我們是否就可以直接外推,對未來流動性保持樂觀呢?

這裡面必須要考慮匯率問題,因為涉及到貨幣政策獨立性。

1.2.匯率約束與貨幣政策獨立性

貿易談判必定涉及匯率問題,那麼我們首先明確中美兩方在匯率問題上的態度:

美方的訴求主要是在貿易協議中必須加入和匯率有關的條款,即中國承諾不進行競爭性貶值,並且在干預市場方面保持透明,要求公布「國際儲備余額和外匯市場干預的數據,以及季度國際收支平衡數據和其他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開報告的數據,以避免匯率操縱。」同時要求中國信守諾言。



對於匯率,中方的態度可以概括為:

(1)不搞競爭性貶值;(2)貨幣政策以國內為主;(3)加強匯率逆周期調節和跨境資本流動的宏觀審慎管理。





易行長在兩會期間的答記者問基本將貿易談判所引致的匯率問題進行了比較全面和清晰的回答。

結合過去貿易談判的情況,我們會發現,在貿易談判進展順暢時,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或者走強,在貿易談判曲折反復甚至陷入僵局時,人民幣有所走弱或者貶值壓力上升。

固然這裡面可能有談判本身對於市場預期和行為的影響。

但是人民幣匯率隨著貿易談判的進程而出現波動似乎由來已久。

就本輪而言,2018年5月3日中美雙方在北京談判,在此之前美元指數大幅上升,人民幣並未跟隨貶值,6月15日談判破裂,人民幣迅速貶值;12月1日中美設定3個月談判時間,在此期間,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人民幣匯率跟隨美元指數的下跌而升值,隨後美元指數在高位保持穩定,人民幣繼續小幅升值,在近期特朗普宣布提高關稅後,人民幣顯示出貶值的趨勢。總接來看,人民幣匯率的變化是在美元指數的基礎上,隨著貿易談判的節奏上下波動。



上述波動一方面是市場預期的行為反應,另一方面也是談判過程中的策略運用。但是從方向來說,考慮中美貿易順差情況,人民幣單方面貶值的可能性甚小。



既要寬松政策穩定預期,又要匯率穩定促進貿易談判。這個時候就需要考慮如果匯率相對穩定甚至有所升值的情況下,貨幣政策應對的空間和彈性如何?畢竟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利率上。

首先來看利差約束。



(1)外部形勢:美債利率下降

一方面是外部形勢的變化,隨著全球周期下行以及美聯儲暫停加息,美債利率自2018年末開始下行,中美貨幣周期由沖突走向趨同,利差壓力大大減小。



(2)實際思路:如何保持資本流動和匯率平穩?

事實上,即使在前期美債收益率上行時期,我國也做到了壓減利差的同時保持資本流動/匯率平穩。

我們在前期報告《魚與熊掌能否兼得?》中指出,

利差主要反映的是匯率和資本流動壓力。考慮2種情況:

如果通過干預手段,穩住匯率,逆轉市場貶值預期,進而使得資本流失壓力穩定,則由於匯率被「逆周期調控」,那麼利率可以獲得一定的空間,利差約束相對「偏軟」,甚至在強干預下,利差完全可以不成為約束:



另一種情況是,宏觀調控的著力點不在匯率。匯率自由浮動原本可以平衡內外壓力,但研究表明:在新興市場,由於不存在自然匯率,貶值預期會自我疊加,使得匯率自由流動加大資本流失壓力——蒙代爾的「三元悖論」不成立,往往成立的是「二元悖論」(貨幣政策獨立和資本自由流動只能二者取其一)。這種背景下,大國央行著重選擇的仍是貨幣政策獨立,那麼,其實宏觀調控的方向主要是資本流動管控,這種背景下,利差則是「弱約束」。

如果宏觀調控的著力點是匯率的「行政干預」或者要著力於管控資本項目流動,則利差是一個「弱約束」,利率會釋放出明顯的空間。在這種思路下,我國的外儲消耗不大,內生貶值壓力降低。



1.3.匯率和利率的未來可能走向

貿易戰對於利率的影響,主要存在兩個邏輯線條:

(1)防範貿易摩擦風險,穩定預期:

不管貿易談判進展如何,目前貿易戰對外需的沖擊已成定局,2019年外需已經開始下降。



除此之外,貿易戰還帶來對市場信心的影響:

去年股市跌得很慘,部分原因是當時資本市場無法判斷貿易摩擦對經濟的真實影響,容易出現過度反應。另外,去年我國還面臨著經濟持續減速、影子銀行融資渠道過度收縮、一些不當輿論沖擊民企信心、減稅等改革紅利尚未到位等問題。這些問題的疊加對當時的資本市場信心造成了嚴重沖擊。

——馬駿2019年5月接受《金融時報》采訪

風險的表現之一是市場的異常波動和外部沖擊風險。舉例來說,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沖擊香港的時候,香港的利率可以達到300%多。剛才說貨幣市場利率是2.6%左右,上限是百分之3點多,下限是0.72%。外部沖擊可能導致利率達到百分之十幾、百分之二十幾甚至百分之幾百。所以貨幣市場如果受到預期或者外部沖擊,波動可能很大,政策要防止這些風險在市場之間的傳染。

——人民銀行行長易綱2018年12月在長安論壇上的講話

人民銀行始終高度重視外部沖擊的影響,我們將前瞻性地做好相關政策儲備,綜合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把握好結構性去杠桿的力度和節奏,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人民銀行行長易綱2018年7月答記者問

央行要改善預期,對沖外需下行,投放流動性、釋放積極信號是必要選擇。

(2)匯率先行,利率被動應對

如果貿易戰談判演進到匯率層面,應對美方對於匯率的要求,人民幣匯率被動升值,從而導致利差的被動收窄,利差反而受制於匯率,這可以從80年代日德經驗看。

80年代,美日、美德貿易摩擦為代表的貿易戰情況下,在美國壓力下,日元、德國馬克被迫升值。以日本為例,80年代,日元的匯率相對於國內的政策明顯是先行的(外生),日本的國內政策隨之調整:

由於存在持續的升值壓力,日本央行為了釋放這一壓力(降低投資日元資產的收益,遏制日元升值)、刺激國內經濟(寬松貨幣政策),日美短端利差大幅收縮,同時也帶動了長端利差的顯著收縮。日元升值伴隨了日美利差的收斂(轉向了負利差)。



因而,利率作為防範外部沖擊,穩定預期的工具,首要條件是充足的流動性環境;此外,如果匯率先行,利率被動反應,則可能伴隨中美利差的收窄。

總結來看,

(1)貿易摩擦談判過程中伴隨著多次降准和貨幣寬松信號。

(2)2018年至今貿易戰的影響既有預期層面的影響,也有實際外需的下降,央行要改善預期,投放流動性釋放積極信號是首要選擇。

(3)匯率穩定是美方主要訴求之一,這也是縮減中美貿易逆差的要求。既要寬松政策穩定預期,又要匯率穩定促進貿易談判,既要又要的政策訴求似乎受制於匯率-利差約束。

(4)然而,一方面,外部形勢發生變化,美債利率自2018年末開始下行,中美貨幣周期由沖突走向趨同,利

4、中美貿易背景下,如何看待未來世界貿易發展趨勢?

世界經濟貿易總體形勢

1、貿易形勢

2018年世界商品出口總額為19.475萬億美元,世界商品進口總額約為19.867萬億美元,貿易總額約為39.342萬億美元。2018年全球貿易量較上年增加3.0%,增幅較2017年回落1.6個百分點。受中美貿易摩擦直接影響,全球貿易增速放緩。WTO預計2019年增幅將進一步縮小至2.6%。

全球約200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繼續是全球最大的貨物貿易國,2018年全年進出口總額高達4.623萬億美元(全球佔比11.75%),美元名義下同比增長12.6%(人民幣名義下不是這個增速)。其中,中國出口商品總額也是全球最高的,達到了2.487萬億美元,美元名義下增長10%。

經濟形勢

影響貿易發展有多方面因素,經濟、貨幣政策、貿易保護政策,不一而足。但經濟形勢對貿易形勢的活躍度有重大影響,故此處分析2019年經濟形勢,從而研究在此經濟形勢下,世界貿易將呈現出怎樣的發展。

世界銀行於2019年6月4日發布最新一期全球經濟展望,稱2019年全球經濟面臨重大風險,增速將放慢至2.6%,並認為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長易受貿易及金融動盪影響,2019年增速為4%。

報告預計,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增長受到投資疲軟制約,風險傾向於下行,包括貿易壁壘加大、金融壓力重現以及幾個主要經濟體減速幅度超出預期,錯配或抑制投資的結構性問題也對增長前景構成壓力。對於發達經濟體而言,2019年增速將會放緩,尤其是在歐元區,美國增速今年將放緩至2.5%,2020年進一步放慢至1.7%;受貿易和內需疲軟拖累影響,預計歐元區2020至2021年歐元區增速將在1.4%左右。

整體看,世界經濟增長放緩趨勢明顯。

未來影響中國對外貿易因素分析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2019年,中國對外貿易發展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可能略好於2018年,但制約外貿穩定回升的阻力依然存在。

從國際看,隨著各國宏觀政策力度加大,中美貿易磋商緩和,市場信心和發展預期有所提振,2019年全球經濟發展環境可能有所改善。但刺激經濟政策措施的副作用日益凸顯,新興經濟體面臨的困難較多,加上貿易投資保護主義加劇,世界經濟低增長、高風險態勢不會明顯改觀。影響因素如下:



雖然壓力很大,但是中國外貿的有利因素仍然存在。首先,來自發達國家之外的區域佔中國外貿比例逐漸加大。2018年,中國對東盟進出口增長11.2%,增速勢頭持續保持,雙方貿易關系密切程度逐漸加深,未來將成為中國出口的增長點;中俄貿易額已突破10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雙方仍然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另外,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8.37萬億元,增長13.3%,高出全國整體增速3.6個百分點。隨著2019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召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中國外貿的影響將逐漸加重,可以有效對沖來自發達國家經濟趨緩造成的影響。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報關行業市場前瞻及轉型升級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5、RECP正式簽署,對國際貿易和經濟有什麼影響?

RECP正式簽署,對國際貿易和經濟有重大影響。RECP簽署推動全球一體化的發展,對中國有具大戰略意義,將會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增長。

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ECP)簽署儀式以視頻方式進行,RECP成員包括東盟十國,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16個國家。該協定標志著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成員結構最多元,發展潛力最大的東亞自貿區建設成功啟動。

RECP的簽署,對我國進出口企業有重大意義,可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簽署合同的國家,商品、技術、服務、資本、人員的流動性加大,利於各國互相貿易,也有利於各國一同吸引外資。RECP簽訂之後,對於消費者以及對於需要依賴這些地區進口原材料、零部件的企業,會降低他們的成本,有利於推動經濟發展。當前中美貿易糾紛仍然存在,RECP的簽署會使中國減少對美國經濟的依靠。RECP強調一個區域,意味著外國投資時,所有成員國為一個區域,這樣會加大外國的投資,推動經濟發展。

RCEP還會使更多低價的消費品進入我國市場,市場規模和種類擴大,從而擴大我國消費規模,推動我國消費升級,也有利於倒逼我國製造業企業加強科技創新,提高商品和服務水平。從我國進口消費品來看,RCEP國家在我國食品飲料、計算機光電、電氣設備、機動車輛、紡織服裝等產品的進口份額較高,或對我國消費者的相關產品消費產生影響。總之RECP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會大力推動中國以及世界經濟的發展,

6、2018中美貿易戰對全球經濟化有哪些影響?

違反了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及國際社會普遍接受的「非歧視」、「市場開放」以及「公平交易」的基石性原則,無疑是對國際經貿體系正常秩序的破壞與踐踏。

單邊主義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這種逆全球化的勢頭一旦確立,會導致世界各國相互開打貿易戰,對世界各國都不利,可能會導致各國經濟發展不平衡,影響全球經濟增長。

中國通過適度地擴大市場開放、加強保護知識產權,化解中美貿易爭端。爭取更高標準的對外開放,應是優先策略,也有利於從外至內倒逼產業升級與增長轉型。

7、為什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兩會期待中國引擎繼續發力?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參與報道中國兩會的外國媒體記者准備進入會場采訪。 

冬去春來,又到中國「兩會時間」。當前,世界經濟仍未從國際金融危機的泥潭中走出,全球經濟增長低迷,國際貿易不升反降。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的中國兩會吸引了更多國外專家學者和媒體的關注。

2016年,中國經濟穩中有進,全年經濟增速為6.7%,仍是世界經濟增長最大引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扎實推進,實際使用外資和對外投資規模進一步提升,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突破性新進展,「十三五」開局答卷振奮人心。

「在全球經濟復甦緩慢、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發展起著引領全球的火車頭作用,為世界經濟增長作出了巨大貢獻。」塞內加爾經濟學家穆薩說。

作為長期關注中國的專家,越南外交學院外交戰略研究所副所長陳越泰最關心中國的經濟政策。「中共即將召開十九大,在世界經濟發生深刻變化的形勢下,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方向對世界經濟具有重大影響力,期待兩會能進一步明確未來中國發展方向。」陳越泰說,希望兩會能夠繼續明確並推動「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使中國在未來幾年實現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新加坡《聯合早報》刊登題為《「兩會」經濟算四筆賬》的評論文章稱,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在經歷較長時間低位徘徊後回暖,人民幣貶值壓力減緩,股市企穩,經濟增長去年也取得6.7%的增速,讓外界看到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在貨幣政策方面,文中受訪分析師普遍認為,央行會在「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基調上略有「收緊」,旨在防止系統性金融風險,達到持續去杠桿的效果,並鼓勵利率市場化。

當前,中國正在積極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增長趨於穩定。然而,中國經濟發展中也面臨環境污染、金融風險、地方債務等內部問題,以及保護主義抬頭帶來的貿易、匯率等外部壓力。各國十分關注中國將如何進一步化壓力為增長動力。

中國兩會也引發了眾多非洲學者的關注。穆薩認為,中國兩會對中國和世界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每年兩會期間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會詳細說明過去一年中國政府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取得的各項成績,並明確指出下一年的發展目標,讓全世界對中國有更多了解。

《聯合早報》報道稱,政府工作報告是海外投資者解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重要風向標。如何設定經濟增速目標、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持穩健貨幣政策與合理人民幣匯率、加速「一帶一路」建設和跨境投資是外界關心的四大議題。

陳越泰表示,中國兩會向世界打開了一個窗口,使世界能夠了解中國如何制定政策、法律,如何開展內部政治協商,讓世界可以更多地了解中國。同時,他很關注反腐問題,「越南和中國都處在黨建和反腐的關鍵時期,通過了解和學習中國的做法和成效,越南可以從中汲取經驗」。

在全球化時代,只有合作共贏才是長久之計。在這方面,中國更是向世界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成績單。各國期待中國繼續敞開大門,拓展與各國之間的對接合作。

《聯合早報》文章認為,「一帶一路」建設和「走出去」跨境投資是中國整體開辟沿線區域市場的重大舉措,既是促動國內市場轉型升級的因,又是中國持續結構性改革的果,這是中國下一步發展的重點,必將是「兩會」熱詞。

印尼工業部負責國際合作事務的專員朱利安表示,希望中國兩會期間能醞釀並出台更多鼓勵中國投資走向海外,尤其是走入印尼的政策或措施,「要從互利共贏特別是助力投資對象國發展戰略、惠及投資對象國民眾的角度來制定政策。例如,印尼巴布亞省是印尼的偏遠地區,也是印尼本屆政府經濟發展的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旺盛,但水泥、鋼材等價格要比相對發達的爪哇島貴得多。自從中國海螺水泥在那裡建廠後,當地民眾對基建材料價格大幅降低有著很高的期待,這不僅需要企業層面的努力,也需要兩國政府在市場調控政策尤其是價格政策上對接」。

「中非互利合作成效顯著,合作成果遍布非洲大地和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穆薩認為,中非合作論壇機制下的互利共贏合作,是適應非洲實際情況的,也是受到非洲人民認可和喜愛的。希望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好,中非合作越來越緊密,最終造福中國、造福非洲、造福世界。

8、國際貿易對國際政治的影響和作用

第一、促進國際政治關系的穩定。
第二、以貿易政策推動政治關系的改善
第三、推動各國政治地位與國際政治格局的變化
第四、因對外貿易而導致的國內利益集團的沖突
第五、貿易是文化意識傳播的載體。

9、國際貿易對中國的作用和意義?

作用是調節各國市場的供求關系,意義是把握好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機遇。

1、國際貿易對中國的作用:調節各國市場的供求關系。延續社會再生產。促進生產要素的充分利用。發揮比較優勢,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優化國內產業結構。增加財政收入。加強各國經濟聯系,促進經濟發展 。

2、以貿易全球化為首要內容的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和商務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深入分析和把握當前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對於我們科學決策,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把握好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機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9)2018兩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擴展資料

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和國際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貿易專業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

電子商務將國際貿易帶進了一個信息化時代,特別是國際貿易專業的興起和網路貿易的誕生,導致國際貿易運作方式發生巨大變化,信息通過全球網路在世界各國和地區間流動,推動了國際貿易向信息化的方向發展,同時也為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為了解決與貿易有關的環境問題,1993年12月15日,在烏拉圭回合的貿易談判委員會議上,通過一項「關於貿易與環境」的決議,決定起草一份貿易與環境的工作方案,並制定有關貿易與環境措施之間增強相互作用的規則,監督用於環境目的的貿易措施,以及與貿易有關的環保措施。

10、中美貿易戰持續一年來對世界的影響有哪些?

中國和美國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其實兩個國家在經濟上一直有一些小摩擦,只是一直沒有拿到檯面上說而已。

2018年九月,兩個國家正式開始了貿易戰,表面上美國的理由是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價格便宜,質量也超美國本地的貨物,造成美國本土品牌發展艱難,甚至是一些小品牌直接推向了滅亡。美國只能通過增加中國的關稅來提高中國產品的物價,進而促進美國產品的銷售。我覺得實質上是美國嫉妒中國的發展太快,擔心超越美國成為榛下一個世界霸主。並且現在中國上海石油期貨掛牌已已經有幾十個國家用人民幣結算石油人民幣結算石油人民幣結算石油換黃金,這樣撼動了美元在世界上的地位,美國人不願意看到,也不能容忍他們的地位一天天被削弱。當初美國,出兵伊拉克就是因為伊拉克總統希望用人民幣來結算石油,最後出兵佔領國土,殺死總統。

中美貿易戰,是國家實力的競爭,這不再是軍事實力的競爭,而是我們對世界影響力的競爭,當中國對美國的產品競爭激烈時,我們會將注意力更多的轉向其他國家,可以進其他國家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他們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