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際貿易調查報告
國際貿易調查報告
在發生了某些事情、情況後,我們務必要去調查清楚情況,最後基於取得的調查材料匯成調查報告。現在你是否對調查報告一籌莫展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國際貿易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際貿易調查報告1
(一)國貿專業現狀分析
國際經濟與貿易是運用國際經濟學中的貿易理論和分析方法,研究國際貿易發生的原因、國際貿易政策、國際貿易實務以及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關系的一門學科。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貿事業高速發展。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快以及中國加入WTO後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進一步接軌,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堅實的國際經濟與貿易理論基礎、熟悉國際經濟貿易實務、熟練掌握外語的高級專門人才。因而隨著社會對本專業人才的不斷增強,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我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大學生就業的整體狀況並不十分理想,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學校培養的學生與社會的需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高等學校培養出來的畢業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強,基本功較差,不適合用人單位的需要。所以對我們國貿專業的學生來說,面對這么好的發展機遇,我們必須武裝自己,把自己培養成應用型人才。這樣我們才可以獲得機會,取得成功。
目前,我國的外貿出口額估計,未來五年具有外貿經營權的公司將在現有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倍,到那時保守的估計我國將擁有36萬家以上的具有外貿進出口權的公司。根據我國現有的外貿出口權的公司擁有人才的平均比例計算,我國最少還需要180萬外貿專業人員。據中國報關協會預測,將需要300000名報關員從事進出口貿易報關工作。從以上數據可看出,外貿專業人員在未來3———5年中,按本科及以上30%計算,約需要50——60萬本科及以上畢業生。此外,還有相當可觀的在職人員未能取得相應的本科學歷和從業資格證書,故生源和就業市場的規模都是十分龐大的。
(二)就業情況
目前外貿公司的業務人員需要的是通才,即要掌握對外業務洽談、報價(含倉儲、運輸、保險等相關費用的計算等)、簽約、履約等全過程的相關知識。而相關的需求職位還有運輸、倉儲、貨物保險等。報關員相對比較單一,就是報關員或報關助理。而國際結算類人員相關的崗位有國際結算、跟單、審證、制單、辦理結匯項下的融資等。實際上,作為文科專業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在內外貿領域各個公司的各部門都是可以就業的。
我們聽過很多專家都說:國貿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去向主要有會計師事務所、銀行、外貿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三資企業以及政府涉外經濟部門等。而人民大學給出的資料也如出一轍:就業去向近年來除了到銀行、證券、保險、進出口公司、民營企業等金融機構、外貿機構和公司企業外,到國內的涉外企業和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分支機構的越來越多,如到四大國際著名會計師事務所的越來越多等。綜上資料所述,國貿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前景還是比較樂觀的。北京2008奧運會的開展,中國的經濟運行環境必將發生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在經濟和社會發展方面將遇到許多新的挑戰和機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必然發生變化,使得以前冷的專業可能會熱起來,以前熱的也可能會變冷。但有一種人才,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劇,隨著中國與其他國家經貿往來的日益頻繁,必然會備受重視。這種人才,就是熟悉國際慣例,精通外語與國際貿易規則,掌握貿易談判知識和技巧的專業外經貿人才。但為什麼近幾年外經貿專業畢業生顯得供過於求,前景堪憂?其實,造成外經貿類專業學生就業相對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經濟大環境的影響。由於世界經濟不景氣因素的作用,我國的經濟也受到波及,畢業生就業市場亦受影響,需求減少。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由於與經濟形勢聯系緊密,因而人才需求相對不旺更為明顯。二是從20世紀90年代起,全國各地許多高等院校紛紛上馬此類專業,難免趕鴨子上架,培養出來的人才特色與針對性不明顯,使得人才顯得相對過剩。實際上當前我國的國際經貿人才在數量上嚴重不足,在業務上、素質上符合國際貿易人才條件的為數更少。部分企業與外商的交往、談判,靠臨時借用不懂專業的翻譯人員。部分企業的產品出口靠代理商,使企業的國際化經營受到一定的制約。入世後,隨著我國外貿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越來越多的企業被批準直接從事對外貿易,這就要求企業的經貿人員不僅具有日常生活所需的聽、說、寫、譯的外語能力,還應懂得國際外貿知識、國際貿易談判規章和國際經濟法律、營銷技術、基本的產品專業知識等。隨著與國外貿易往來的進一步增大,大批量地培養高素質的國際經貿人才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工作所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由於很多應屆畢業生認為自己在跟在社會上工作了一陣的應聘者相比缺少一些實質性的工作經驗,對市場認識不夠深刻,擔心找不到工作。但我們也應該注意到應屆畢業生接受的知識、信息更新,這點正與市場的快速變化相匹配,使應屆畢業生比其它應聘者的見解更具前沿性。再者,由於應屆畢業生思維還未被社會完全定格,因此本身的可塑性更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三)企業對大學生的要求
面對現在的社會,面對大學生越來越普遍的現象,面對下崗工人的事實。企業對我們大學生的要求也是特別的挑剔。優中選優,而相對的那些不為所知的個人素質也進入了選擇之列。很多人都說大學生還不如他們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特別強調的就是個人道德修養。有些大學生在實習單位上班時公司對他們很好,可這些大學生不是整天在他們員工那裡說自己是從什麼學校畢業出來的,就是故意充老大,在企業當中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其次就是工作經驗,一點工作經驗都沒有,所學的都是一些落後幾年的知識,來了還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動起來也是慢的要命。一提到適應能力,一般初、高中畢業的員工來上班,適應時間不過一個月,而大學生的適應期特別長,有些人過了兩個月到要寫合同了都還覺得適應不過來。
(四)我們對本專業的看法
通常來說,國際貿易專業分為國際貿易理論和國際貿易實務兩個部分.前者和國際金融,國際投資構成了國際經濟學的三個分支.關於這個專業的發展,關鍵看你自己的定位。如果將來想繼續深造那麼重點應該放在理論尤其是前沿理論的掌握上。
這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專業,就業面是非常廣的,如果想搞研究可以繼續讀研讀博,而實務,則從法律上我國每家公司都可以從事國際貿易活動,但為什麼不是每家公司都經營呢,一個方面是人才的缺乏,所以實務的就業面是很廣的,另外,國際貿易涉及的環節多,所以有多種崗位供這個專業的畢業生選擇。
國際貿易調查報告2在21世紀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人才的培養顯得尤其重要。那麼在學校教育中,如何培養企業實際需要的人才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國際貿易的專業人才不論來自何種途徑,其所需的基礎知識及職業技能的訓練都要經過長時間的培養。但是,在現階段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學校教育所培養的人才是否能適應當前的環境,並為企業所用;學校教育的課程與訓練活動是否能跟得上時代;在現今失業率的不斷提高,競爭十分激烈的社會中,培養企業實際需要的人才已刻不容緩,特別是高職院校。
理論與實務的結合一直是高職教育的目標。本研究從人才需求面的角度出發,探討國際貿易從業人員所需的專業技能,以作為高職教育專業規劃與課程設計的重要依據。
1、研究范圍
職業所需的能力要求大致可區分為專業能力、管理能力、人際能力、工作態度、判斷能力概念能力等六項。本研究主要針對專業能力,即職業技能。
2、研究流程與步驟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了解產業界對國際貿易專業人才的職業技能需求;通過文獻回顧了解國際貿易公司從業人員所需要的知識、技術與能力,確立國貿專業技能的基本內容;據此設計調查問卷,形成問卷初稿;通過相關從業人員業者問卷預試並修正後,再進行大規模的問卷調查,以了解相關企業認知的國貿從業人員所需的職業技能及其排序;通過量化分析,歸納出研究結論與建議,以作為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課程與實訓設計的參考。
3、問卷設計
問卷內容主要圍繞調查業界對國際貿易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需求,從商務英語(貿易英語會話能力、英文閱讀能力、英文商業書信能力);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貿易實務、信用證實務、國際貨物運送實務、國際貨運保險實務、關稅法規與通關實務、國際商務仲裁、國際貿易談判技巧);國際營銷(國際營銷基本理論、市場調查、貿易參展實務);貿易法律(民法、商法、貿易法規);國際金融與匯兌(進出口貿易財務操作、國際匯兌暨廠商外匯操作)五個層面進行題項設計,受訪者依其認知的各項能力的重要性分別回答。
4、資料搜集
本研究采e—mail郵寄問卷調查法,發出問卷285份,回收有效問卷179份。有效回收率62.81%。對回收問卷,計算各題項平均數,了解國貿從業人員所需的職業技能與排序,以作為高職校院國際貿易專業課程設計的參考。
5、結論
通過本調查,可了解社會對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生的職業需求的重要性為以下排序:貿易英語會話;英語聽力;國際貿易流程實務;信用證實務;貿易法規;英文閱讀;市場調查;英文商業書信;國際貿易談判技巧;貿易參展實務依據本調查結果,可了解業內對從業人員應具備的職業技能需求即排序,此結果可作為學校課程規劃的參考依據。
;2、國際貿易專業的調查報告
月21日正式開始為期近一周的國際貿易專業認識的實習。同學們既興奮又好奇。之所以興奮是除了學習理論知識,還有兩天的外出實地參觀;好奇的是進入大學雖一年了但對國際貿易還屬於「零認識」(盡管平日新聞雜志也會接觸),所以,對於即將升入大二的我們來說,也是特別感興趣。因此,這次學院組織的實習周對我們來說是認知國貿專業的好途徑、好方法。
生動的第一講
8月21日,胡勇老師先總體介紹國際貿易,讓我們對其有初步的認知。首先他引導大家思考國貿涉及的相關課程,明確今後學習的方向。
國貿專業主體分為四大部分,結構如下所示:
a國際貿易 e統計學
b國際金融 f會計學
A 國際貿易所需的基本知識 c談判技巧 g 電子商務
d貨運(保險) h 市場
B 法律
C 政治和各種法規
D 語言
以上結構中,a國際貿易,是指世界各國之間貨物和服務交換的活動,是各國之間分工的表現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國在經濟上的相互依靠。由此可知國際貿易是物的貿易和服務的貿易。物的貿易是一種有形的交易,同學們很容易接受這一概念,但服務貿易是無形的。於是,胡勇老師將它作為一道思考題布置,目的是培養我們探索知識、勤學好問。世界貿易組織列出服務行業包括以下12個部門:商業、通訊、建築、銷售、教育 、環境、金融、衛生、旅遊、娛樂、運輸、其他。了解了國際貿易,繼而胡勇老師就國際貿易的特點、國際貿易單位、組織結構及其職能進行講解。下面我以上海外高橋現代服務貿易發展有限公司(Shang hai Waigaoqiao Modern Service Trade Co.ltd)為例說明以上幾點.
該公司經營范圍包括保稅區內物品的展示、交易、物流,加工、市場管理、招商考察、技術與信息咨詢、投資咨詢等配套服務貿易;並從事貨物的進出口和技術進出口業務;附設分支機構等。這也反映出國際貿易所具有的兩大特點 :
A 國際貿易比國內貿易困難多
·語言文字不同 ·各國對商品的要求不同
·貿易規章制度不同 ·國外市場調查較困難
·信用調查較困難 ·各國風俗習慣不同,使用貨幣不同
·貨物運輸及保險手續較復雜·涉及國際貿易慣例及規則B經營國際貿易的風險大於國內貿易
·信用風險 ·商業風險 ·匯率風險
·運輸風險 ·價格風險 ·政治風險
那麼,從事國際貿易活動的貿易商應具備遠大的眼光,良好的商業信譽;熟練的外語;豐富的專業理論與知識;靈通的商業情報;雄厚的資金和完備的組織機構等等。在貿易戰略戰術,可採取「三邊」戰略:一是「邊緣政策」戰略——學會打「擦邊球」,利用國家政策的空隙;二是「邊緣效益」戰略——過去做一把生意賺一大筆錢的情況,今後不會太多了,要學會精打細算,有大利潤生意要做,小利潤生意也要做;三是「邊緣商品」戰略,過去我國對俄出口的商品比較單一,今後出口的商品一個訂單可能有十幾種,甚至上百種,要不厭其煩,做生意要有耐心。不要指望一次賺百萬,要指望百次賺千萬。
作為一名正在大學學習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來說應該開始規劃個人發展及職業生涯。在大學期間還應訓練自己的冷靜力,有大事時能安靜並能快速想出辦法。並且培養自己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和分析能力。使自己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及膽大心細的人格魅力。最後也是我認為最重要的,那就是至少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因為要做國際貿易首先溝通是十分必要的。
在對國貿有了初步的認識後,我更欣賞的是胡勇老師提出的「教書育人」這一教學理念。雖然這一理念很早就被宣傳,但像胡老師真正將其貫穿在教學中,而非是一種理論口號是很難得的。他以鼓勵為主,不斷激勵、引導、啟發大家,並不時給大家樹立良好的人生價值觀和自信心。
深刻的海關之行
盡管天色陰沉不時小雨連連,卻無法抵擋同學們熱切的心情,會議廳里不時爆出陣陣掌聲,講座主要從海關與國際貿易的關系、口岸的改革和發展以及科技在海關的作用三大方面來談。副關長彷彿把我們帶到三千年前的西周,此時正是中國海關的起源,只是那時的海關稱為「關市」,繼而走過秦漢、唐末。值得一提的,唐宋以後,隨著海上交通貿易的日益發展,在沿海城市和港口,陸續設立管理船舶進出的市舶司,奠定了中國古代海關的初步基礎。直到清初康熙年間,「海關」名稱正式出現,然而到了晚清近代的海關,大家都緊鎖眉頭。這是一個伴隨著喪失海關主權的時代!舊中國喪失了原有的獨立自主權利,以致於走私猖獗,稅收不旺。這是中國最慘痛的一段不能忘也不會忘的歷史!到了近期也就上新中國成立,海關也經歷了一段曲折的經歷。那個時代下海關的不備重視也是閉關鎖國下的無奈,然而萬事萬物總有揚眉吐氣的一天,隨著時代的發展,在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的同時,海關正在以新的面貌展現給世界。我們可以通過新中國海關的領導體制及方針看出它日新月異的發展在副關長講到反傾銷時,我向副關長提出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也就是配額問題。他非常耐心的對我們講解。由於我本人對中國紡織業十分感興趣,故查閱了大量資料來說明2005年取消配額後對中國紡織業造成的一些影響。由於我水平有限,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對概念及理解上的錯誤。
對於中國企業來講,反傾銷如今已不陌生。隨著我國正式加入WTO,我國企業面臨的反傾銷形勢也越來越嚴峻,從日本對中國的手巾到歐洲對中國的彩電,打火機,從土耳其對中國的床上用品到美洲對中國的服裝產品。當前,我國已經取代了韓國、日本,成為受到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
2005年1月1日,全球紡織品出口配額體系取消,歐美為了保護本國紡織品產業,借「242條款」的漏洞(如「市場擾亂」等關鍵概念未詳細加以說明或闡述),美國藉此挑頭發難,要求實施「特保條款」。5月31日,歐盟也乘勢加入,向中國提出正式磋商請求,並要求對T恤衫和亞麻衫實施特別限制措施。
其實歐美之所以採取如此措施,是因為出口配額體系取消,沒有了配額的保護和限制,全球各紡織企業將在同一起跑線競爭,全球紡織業面臨著重新「洗牌」,不過,配額取消不僅會造成全球財富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而且也會導致進口國的大量紡織工人失業等政治問題。可以預見,隨著貿易保護主義在全球范圍內的抬頭,中國紡織品將遭遇更多的技術壁壘,特別保障和反傾銷制裁。只不過不會在配額取消後立刻顯現出來而已。總之,配額取消後,國內紡織行業的產銷量都將呈爆發式增長,巨大的國際市場需求將給紡織行業帶來較高的成長性,是紡織類上市公司有望出現大幅度增長。
八所港見聞及貿易地理
在實習周的第四天在徐曉先老師胡勇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東方市八所港 ,在那裡知道了八所港創建歷史。它是日本侵略中國時建造的,現在仍有那時留下的建築。就在八所港不遠處還有一個萬人坑,那是當時掩埋為建設此港而累死的中國勞工。之所以在此建立港口,是因為日本人在附近發現鐵礦脈,為了便於資源掠奪的運輸加上八所岸所具有的特殊地理位置及便於建港的天然礁石。接著又聆聽了從事多年航運代理業務的陳總講解航運代理和國際貿易的聯系。明確航運代理公司是經營對外經濟貿易運輸的企業,承辦航行國際航線和港、澳、台地區的中外籍各類船舶在我國港口,水域和有關地方各項代理業務。通過他的講解我才知道學習國際貿易不光要了解貨運知識還要掌握貿易地理。因為地理環境包括的內容異常豐富,它常常從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同時對國際貿易產生影響,尤其在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地理環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深刻。因此,我們應該了解世界經濟地理,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難忘的實習周
8月26日難忘的日子,過了今天,本次實習就圓滿結束,可是我認為它並沒有真正的結束。通過這次實習,開拓了我們的視野,並鍛煉了我自學專業知識的能力,這也正是這次實習的意義所在。在愉快自主地學習中,讓我意識到大學教育更趨於科學合理化、人性化。同時開始思考如何在走出校園後能夠立足於社會,並使自己站穩腳跟。實習結束了,我相信它帶給我們的遠不止這些,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乃至工作中,我都不會忘記這次實習帶給我的收獲。
參考書目:
《國際貿易 理論·政策·措施》 張曙霄 李秀敏 編著 中國經濟出版社
《馬克思恩格斯集》第2卷,第81頁
《中俄經貿關系》 薛君度 陸南泉 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配額取消概念預股》 長城證券金融研究所
3、中國服裝進出口公司實施了什麼國際貿易政策
(一)《中國入世議定書》與《中國入世工作組報告》對服裝出口的限制
《人世議定書》規定:從中國人世之日起12年內,如原產於中國的產品在進口至任何雙叮O成員領土時,其增長的數量或所依據的條件對生產同類產品或直接競爭產品的國內生產者造成或威脅造成市場擾亂,則受此影響的WID成員有權在防止或補救此種市場擾亂所必需的限度內,對此類產品撤銷減讓或限制進口;直到2016年,在進口方針對中國產品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時,可將中國視為非市場經濟體。
《中國加人WTO工作組報告書》規定:一個WTO成員認為《紡織品與服裝協定》所涵蓋的原產於中國的紡織品和服裝產品自《WIO協定》生效之日起,由於市場擾亂、威脅阻礙這些產品貿易的有序發展,則該成員國可請求與中國進行磋商,以期減輕或避免此市場擾亂。提出磋商請求的成員可對磋商涉及的一個或多個類別的紡織品或紡織製成品實行限制
(二)服裝貿易摩擦頻繁
歐盟、美國是我國服裝出口的最主要的兩個市場,但這兩個地區也是貿易摩擦頻繁的地區1另外,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對中國服裝出口設限。
歐盟於2005年4月發布了基於「242條款」制定的《對華紡織品特別限制措施行動指南》,規定了對來自中國紡織品進行設限的條件和程序,並先後對10餘種中國紡織品啟動了設限調查。5月27日,決定對來自中國的亞麻紗和T恤衫提出正式磋商請求。6月10日,對10類中國產的紡織品和服裝重新實施配額限制。
美國紡織品協議執行委員會於2005年5月13日作出了對來自中國的棉製針織襯衫、棉製褲子、棉及化纖制內衣採取紡織品特別限制措施的決定。5月18日,又以「市場擾亂威脅」為由,作出了對來自中國的化纖制針織襯衫、化纖制褲子、棉及化纖制梭織男襯衫和精梳棉紗採取紡織品特別限制措施的決定。5月23日,再次對4類中國紡織品實行進口配額限制。
4、國際貿易分為幾個環節
你是不是問:貿易流程?啊
貿易流程
1.客戶詢盤。
2.報價磋商。
3.簽立訂單。 國際貿易流程圖
4.下達生產通知。
5. 驗貨。
6.制備基本文件:製作出口合同,出口商業發票,裝箱單等文件。
7.辦理商檢。 (以下是船務流程)
8. 租船訂倉:
9. 安排拖櫃,將貨物運送到貨代倉庫。
10.委託報關:
11. 獲得運輸文件:
12. 准備其他文件:商業發票、FORMA原產地證書或一般原產地證、裝運通知、裝箱單。 13.交單:
13.1.採用L/C收匯的,應在規定的交單時間內,備齊全部單證,並嚴格審單,確保沒有錯誤,才交銀行議付。
13.2.採用T/T收匯的,在取得提單後馬上傳真提單給客人付款,確認收到餘款後再將提單正本及其他文件寄給客人。
13.3.如果T/T收匯的,要求收全款才能做櫃的,要等收款後再安排拖櫃。拿到提單後可立即寄正本提單給客人。
14.業務登記:每單出口業務在完成後要及時做登記,包括電腦登記及書面登記,便於以後查詢,統計等
信息來源:網路
5、求一份「關於國際貿易的調查報告」
玉米:
1.生產:
東北地區(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生產全國1/3的玉米,出口佔全國的2/3。寒冷的氣候限制了該地區種植獲利高的作物。玉米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大豆。近幾年,玉米種植的下降不僅上由於大豆,還有環境保護措施的因素。在去年高漲的價格損害了東北玉米的情況下,大豆的種植面積有望進一步提高。最近的種植意圖調查表明,全國大豆種植能比去年增加13.5%,增加的大部分在東北,而玉米種植將下降2.4%。既然沒有更多的土地能夠用於擴大玉米生產,增加產量的焦點就放在了更好的使用種子上,提高種植方法,保護現存耕地不被工業及城市佔用。
2.貿易:
1994到95年對於中國農業政策來說是一個轉折點。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中國一直是玉米凈出口國。在1994/95年度,中國突然停止出口,轉而開始從美國大量進口,1994/95年度進口共計超過400萬噸。農作物減產和倉儲管理不善引起的庫存不足是這次突然變化的部分原因。1995年時任總理的朱鎔基提出「政府穀物分包」政策,以期各省實現(糧食)自給。90年代晚期穀物產量上升,造就了巨大的庫存。
為了減輕過多庫存帶來的壓力,中國開始通過減少增值稅和進行倉儲補貼對玉米出口進行侵略性補貼。除了中央政府的補貼,一些地方省份——如吉林省——也對出口提供支持。
東北與韓國近鄰使中國得以進入世界最大的玉米進口市場(900萬噸)之一。由於美國(玉米)價格高,中國成為韓國的主要玉米供給者。其他主要市場還包括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在2002/03年度,中國玉米出口遠及非洲和中東,當年出口總量達到創紀錄的1520萬噸。
貿易展望
今年由於供貨緊縮,中國似乎將退出外圍市場,而只對傳統亞洲市場出口。在推遲了2個月的新出口合同之後,政府最近宣布了140萬噸的2004年上邊年出口配額,而去年同期出口量為670萬噸。侵略性出口已經過去,現在中國的庫存看來已經下降到合理的水平,而且(玉米)消費繼續趕超產量。長遠來看,中國似將借運費優勢維持對韓國及附近地區的少量出口,但大多數玉米須保持在國內以滿足因飼料及工業使用而增長的國內需求。盡管本年玉米進口因高昂的航運費用而顯得不大可能,但收獲的大幅下降及由此引發的高價使明年的進口成為可能。
與美國出口的關系
在小麥方面,由於對亞洲其他國家出口的持續下降,中國已經成為美國在亞洲的新興市場。2004/05年度,在購進大量小麥之後,中國可能成為美國小麥非常重要的市場。下降的中國玉米出口正為美國再次進軍亞洲市場提供機會——韓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正尋找非中國的貨源。美國對這些地方的交易量已經遠遠超過前幾年的水平。盡管中國出口的減少同時讓非傳統出口國——泰國和印度——在該地區擴展他們的份額,但這些出口國只能提供該地區所需的很小一部分。因此美國應仍占據主導地位。
6、用所學的國際貿易分析指標,分析我國對外貿易現狀
王子先認為,外部危機向我國傳遞和帶來沖擊的機制是復雜多變的,用簡單的線性分析方法往往並不可靠,需要進行科學的分析。正確認識外部危機形勢並理性應對我國外貿發展中的問題至為關鍵
一場百年一遇的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帶來很大沖擊,各方面風險和挑戰不斷加大,特別是對外貿易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貿易下降逐步成為外部危機向我國傳遞的主渠道。海關總署5月12日發布今年前4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情況:今年1~4月,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5994.1億美元,下降24.3%。其中出口3374.2億美元,下降20.5%;進口2619.9億美元,下降28.7%。在此形勢下,如何正確認識外部危機形勢及理性應對至為關鍵。日前,商務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子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認為,我們必須深刻領會中央千方百計穩外需的精神,在以擴內需為基本立足點的同時,絕不放鬆出口。我們各方面的思想認識也應逐步統一到這一精神上來。針對社會上流行的幾種觀點,王子先一一進行了分析並闡明了自己的看法。
一、關於我國是否存在過度依賴出口的外向型經濟模式
記者:目前社會上有兩個觀點:一是我國經濟本來就存在過度依賴出口的深層次結構問題,沒有外部危機也會出問題,國際金融危機只是加快了問題的暴發;二是我國經濟受到外部危機重大沖擊,都是外貿惹的禍,表明外向型經濟模式存在巨大風險,我們更要趁機調整,減輕依賴。請談談您的看法。
王子先:大家知道,除了個別堅守計劃經濟的封閉孤立的國家外,世界各國經濟都日益相互融合、相互依存,「地球村」時代已經來臨。中國作為「地球村」的一員,與世界經濟聯系日益密切,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獲益者,國際貿易與投資成為拉動經濟發展和現代化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很自然,發生外部金融經濟危機,我們不可能置身其外、獨善其身、一枝獨秀,不得不一定程度上承受外部沖擊的壓力和損失。這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我們正確的選擇就是,勇敢面對壓力與挑戰,做好預警和全方位應對工作,盡力減少損失、防範風險,確保安度危局,爭取率先復甦,並抓住危中之機,迎接新一輪繁榮周期。決不能因為遇到困難和挑戰就慌了手腳、亂了陣勢,放棄被實踐證明是成功的政策和經驗,特別是動搖我國改革開放的大方向,動搖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逆世界經濟發展的大潮流而重歸封閉半封閉型經濟老路。
30年改革開放的重大成果是,我國成功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向開放型經濟的轉變,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我國實現了貿易自由化,與多邊規則全面接軌。對外開放特別是貿易開放已成為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成為一種制度性安排,並不存在基於重商主義和優惠政策基礎上的出口導向模式,同樣也不存在迥異於其他國家的外向型經濟模式。過去流行的出口導向和外向型經濟的內涵已發生根本性制度變化,很大程度上變成一種口號和形式。
國際金融危機是通過金融、貿易、價格和心理預期等多種渠道向我國傳遞的,貿易只是其中一種渠道;而且,貿易渠道的傳遞是與其他渠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特別是去年四季度以來世界經濟貿易突然陷入劇烈衰退,與雷曼兄弟破產引發的心理恐慌也有很大關系,世界消費需求在短期並沒有出現那麼大幅下降,由於對危機驟然升溫的恐慌導致人們不敢投資、不敢借貸、停止生產、消化庫存、減少交易、減少訂單等,使世界經濟特別是世界貿易發生了自由落體式的墜落。世界經濟危機的歷史證明,這種直線式墜落是暫時的,不會一直持續下去;而且此次危機經過三至五年的調整有可能會進入新的發展周期。外部危機向我國傳遞和帶來沖擊的機制是復雜多變的,用簡單的線性分析方法往往並不可靠,需要進行科學的分析。
這場危機從反面證明了我國保持外貿政策穩定和長期平穩發展的重要性,也說明了當前「穩外需、保出口」的緊迫性。出口短期內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可能減弱,但對外貿易作為世界與中國經濟長期發展的發動機作用並未發生根本改變。「二戰」後,世界貿易總體上以高於世界經濟2倍的速度增長,待世界經濟恢復正常後這種趨勢還將持續。
二、關於國際市場需求下降、保出口會不會收到效果
記者:在外部危機的形勢下,外部市場需求下降,我們花費一定的投入「穩外需、保出口」,會有效果嗎?
王子先:按照經濟學一般原理,在外部市場需求下降情況下,促進出口措施的價格彈性總體趨於下降,通常效果會差於經濟繁榮期。但是,並不能由此得出促出口不管用的結論。一是在世界各國都採取各種措施促出口的情況下,我國如果聽之任之,將會加劇我國出口競爭力的下降,遭遇更大的損失,而出口下降0~5%與下降10%~20%對經濟的影響是完全不一樣的。二是在危機形勢下各國消費者和采購商更把價格作為第一位考慮因素,我們必須把出口退稅等可用該用的政策用足,同時改善公共服務、降低行政交易成本,千方百計為企業化解成本壓力,才能保住更多的市場和客戶。三是在國際市場總體需求下降的同時,由於存在「土豆」效應和「口紅」效應的作用,中低端價廉物美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和非必需品仍有一定市場空間,有些還逆市上揚,例如去年底以來我國一些輕紡生活消費品對美、歐市場的佔有率反而有所上升、出口逆市反彈就是證明。而我國目前在國際產業鏈中總體上以中低端製成品為主,這恰恰是我國保出口的產業優勢。四是在外部危機特殊形勢下,我出口還遭遇到貿易融資、收匯安全、貿易保護、支付結算等等新的困難,對很多行業和企業這些是更大的制約因素,我們必須千方百計幫助企業化解種種難題,特別是加大出口信貸、信用擔保和中小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五是一些周邊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市場有很大需求空間,但缺乏支付能力,通過擴大買方信貸、加快走出去以及人民幣貿易結算,就可以創造出新的需求,既帶動我出口,又更好地促進了互利共贏,恰恰成為我們的危中之機。
因此,在外部危機形勢下,「穩外需、保出口」花費一定的投入,不僅十分必要,而且有著更加重要的意義:一是盡可能減少出口損失,為擴內需、克時艱、度危局,贏得時間和空間。二是挽救大量遭遇危機沖擊的行業和企業,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服務,也為扭轉財政收入下降穩住稅基、培育新的稅源。三是可以保住市場、留住根基,特別是保護遭遇沖擊最大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機電產業,為自己下一步產業轉型升級和迎接新一輪世界經濟繁榮周期創造條件。四是通過加強互利共贏的經貿合作關系,為全球逐步擺脫危機作出自己的貢獻。
三、關於保出口會不會導致貿易條件惡化和國民福利損失
記者:學術界一直有一種看法,認為我國出口存在貧困化或流血出口,出口導致國民福利的凈損失,其依據是過去一個時期我國出口價格指數走低、貿易條件惡化。您是怎樣認為的?
王子先:其實,這是明顯的誤讀。起碼在以下方面是得不到實證分析的支持的:一是貿易條件指數是出口價格指數與進口價格指數之比,從全球廣泛比較看該指數不僅反映了進出口相對價格水平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受進出口商品結構變化的影響。就中國而言,由於我國出口中工業製成品比重迅速上升並已超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而世界貿易中製成品價格指數大多數年份都是下降的;另一方面,我國進口以初級產品和能源、原材料為主,而世界初級產品貿易價格在多數時候是上升的。因此,一些年份貿易條件指數總體上有所走低,並不能證明我國外貿的效益在惡化,更談不上「流血」出口。二是從廣泛的國際比較可以看出,80年代以來,我國貿易條件指數有些年份低於發達國家,但有些年份卻好於發達國家,其他發展中國家情況也大體類似,並不支持「中心-外圍」論中發展中國家貧困化增長的論點。三是亞洲「四小龍」、「四小虎」通過出口導向型戰略不僅大大加快了工業化現代化步伐,而且也大幅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改善了國民福利,貿易不僅成為增長的發動機,還成為促進社會公平、增進國民福利的利器。四是我國30年開放實踐證明了,貿易的開放與發展不僅成為推動現代化的重要動力,也有力促進了人均收入水平和國民福利的改善,特別是巨大的人口包袱轉化成巨大的人口紅利,解決了大量農民工和城市勞動者的就業問題,也成為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動力。國內權威專家已經通過系統的調查和實證分析證明了這一點。
有人完全拋開社會再生產過程和初級分配過程帶來的巨大就業、收入和福利效應,僅從順差增加外匯儲備購買美國國債帶來國民福利凈損失角度考慮問題,是非常片面的,以此來推斷和決定貿易政策更是一種誤導。
因此,簡單用貿易條件指數變化來分析貿易的效益和福利效應存在很大局限性。一些國際機構和國內權威學者建議,用綜合性出口價值指數的變化來分析更加合理,即出口價格指數×貿易量來綜合衡量更為合理。衡量一項貿易政策是否有效,不僅要看出口價格指數變化,更要看出口價值量指數綜合變化,如果出口價值量保持合理較快增長,就說明這種投入是合理的。從實際觀察,世界各國都把擴大出口作為政府大力推動的目標,出口可以帶動就業、增加收入和國民福利實際上已成為國際常識。美國總統就常常充當美國出口的最大推銷商。
四、關於保出口可能不利於「優結構、促轉型」
記者:目前中國製造總體上還處在國際分工的低端位置,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經濟轉型的任務還很艱巨。保出口是否不利於「優結構、促轉型」?
王子先:我們要看到,中國已成為世界工廠和全球製造業基地,發達國家把很多製造環節已經轉移到我國,很多名牌產品也在我國生產製作。這恰恰是通過30年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功。我們在國際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中總體處於低端位置,主要不是製造業本身的問題,而症結恰恰在於與製造相關的研發設計、物流供應鏈、市場營銷、金融等生產性服務環節嚴重滯後,是整個產業鏈的優化重組問題。這總體上是由我國工業化現代化所處階段決定的,其解決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必須按工業化現代化客觀規律辦事,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作為後起國家我們可以力爭有所跨越,但不能寄希望於發達國家在長達二三百年實現的目標,我們在一朝一夕之間就可以達到。
應該承認,外部危機的壓力確實對部分有條件的企業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提高附加值、提升自主創新水平起到了推動作用,這些企業將轉型升級作為化解內外部成本壓力、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政府對這些企業轉型升級確實應給予大力支持。但是也應該看到,外部危機對大多數企業負面影響居多,特別是讓很多中小企業面臨生存危機,甚至一些大企業也面臨很大挑戰。
對於大多數企業而言,理性選擇是「控成本、保市場、抓管理、優服務、求生存」,也就是探索外部危機下的生存發展之路,減少破產倒閉,控制虧損,盡力保住市場和客戶,為未來轉型升級留下根基。我國經濟向服務經濟和投資、出口、消費協調拉動轉型的長期目標不能改變,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等戰略方向必須毫不動搖,但這與政府目前反周期、抵禦危機、救助產業和企業的短期任務並不矛盾,而是必須合理結合,並把應對危機和安度危局作為短期重點任務。我們要充分利用世界經濟危機下的「土豆」效應和「口紅」效應,抓住中低端生活必需品和非生活必需品相對穩定甚至逆市上揚的市場空間,發揮我國勞動力的長期比較優勢,擴大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同時,更要正視遭遇重大外部沖擊的IT等高端產業,千方百計幫助其緩解各種困難,共渡難關,保住30年改革開放的重要成果,也為迎來新的發展周期和產業升級留住根基。
7、國際貿易中常見的貿易保護政策有
法律分析:貿易保護政策主要分為反傾銷和反補貼兩種形式。表現方式主要有:出口補貼,進口關稅和進口配額。 保護貿易政策是指國家對商品進出口積極加以干預,利用各種措施限制商品進口,保護國內市場和國內生產 ,使之免受國外商品競爭;對本國出口商品給予優待和補貼 ,鼓勵擴大出口。保護貿易政策,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由於其所保護的對象、目的和手段不同,可以分為:重商主義、幼稚工業保護政策、超保護貿易政策、新貿易保護主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第三十七條 為了維護對外貿易秩序,國務院對外貿易主管部門可以自行或者會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對下列事項進行調查:(一)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國際服務貿易對國內產業及其競爭力的影響;(二)有關國家或者地區的貿易壁壘;(三)為確定是否應當依法採取反傾銷、反補貼或者保障措施等對外貿易救濟措施,需要調查的事項;(四)規避對外貿易救濟措施的行為;(五)對外貿易中有關國家安全利益的事項;(六)為執行本法第七條、第二十九條第二款、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三十三條第三款的規定,需要調查的事項;(七)其他影響對外貿易秩序,需要調查的事項。
8、論述中國的對外貿易政策及其改革
對外貿易政策有自由與保護之分,縱觀各國對外貿易政策的歷史,基本上都經歷了由保護到自由再到保護的過程。中國外貿政策的發展演變過程也始自保護貿易政策。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國際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中國對外貿易政策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存在不同的特點,理論依據也在不斷地更新,具體的貿易措施在不斷改進和完善,對外貿易的國別和區域政策開始逐漸得到重視。
一、建國後改革開放之前的國家統制型的封閉式保護貿易政策(1949-1978年)
1949年9月通過的政協會議共同綱領規定,中國對外貿易政策是「實行對外貿易的管制,並採用保護貿易政策」,明確指出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的保護傾向。同時,由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經濟封鎖和禁運政策,使得自力更生和自給自足成為中國發展經濟的指導思想。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下,中國選擇了在資金短缺的經濟中優先發展重工業的工業化戰略,使對外貿易成為調劑餘缺的手段,對外貿易政策的目標就是換取進口必要機器設備所必須的外匯,基本上忽略了對外貿易的效率原則。
在這個階段,中國執行的是國家統制型的封閉式保護貿易政策。具體而言,在對外貿易體制上建立了傳統的「高度集中、獨家經營、政企合一」的形式,完全由政府來取代市場進行資源配置;在政府的對外貿易管理手段上,基本以行政計劃為主,主要靠計劃和數量限制來直接干預進出口,不參與世界性的貿易組織,很少進行雙邊經濟貿易合作(除了早期與蘇東國家之間的經濟來往);同時對外貿易的目的主要是創匯,為滿足必須的進口對外匯的需求,而採取人民幣幣值高估以及外匯管制的匯率政策(從中國對外貿易的數據來分析,人民幣幣值高估實際上鼓勵了進口,抑制了出口,導致建國後20年中出現進口贏利,出口虧損的局面)。
在對外貿易戰略方面,中國此時基本上採取的是「進口替代」戰略。在1960年之前選擇的進口替代行業基本上是重工業,這與中國當時的工業化戰略是相輔相成的,隨後才開始有計劃地引進部分基礎工業。但是,與拉美國家的經歷相同,完全的進口替代政策也導致國際收支狀況日益惡化,外匯收不抵支;引進的技術和設備消化吸收不良;企業缺乏發展的動力,即使是先進技術設備的引進,一段時間後,又成為落後。
在此階段,政府也採取進行進出口管制、徵收關稅、海關監管和商品檢驗等具體的貿易措施。制訂關稅政策的目的是「保護國家生產」和增加財政收入,保護國家生產就是用較高的關稅稅率加重進口商品的成本,以保護中國已有一定基礎的手工業和輕工業產品以及其它新興工業產品的正常生產和發展,不致遭受外來商品的競爭。
二、改革開放後有計劃商品經濟體制下的國家統制型的開放式保護貿易政策(1978-1992年)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明確了對外貿易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和指導思想。由於經濟體制從嚴格計劃經濟體制轉向商品經濟體制,使得中國對外貿易政策開始變化。這一階段對外貿易政策的主要標志有兩個,一是1982年1月黨中央書記處會議,它為對外經濟工作確定了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二是1986年「七五」計劃的公開發表,為對外貿易戰略設計了明確的藍圖。此外,中國在1986年7月正式向關貿總協定(GATT)遞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制度備忘錄》,提請恢復中國在GATT的創始締約國地位。
根據外貿體制改革的力度,可以把這一階段區分為1978-1987年、1988-1992年兩個時期。前一時期是改革初期,對外貿易體制改革主要體現在下放對外貿易經營權,開始工貿結合的試點,簡化對外貿易計劃的內容,並實行出口承包經營責任制度。後一時期的對外貿易體制改革的重點則體現在外匯管制制度的放寬、出口退稅政策的實行、進出口協調服務機制的建立、開始鼓勵發展加工貿易。
對外貿易政策著重體現在獎出限入的政策上:(1)採取出口導向戰略,鼓勵和扶持出口型的產業,並進口相應的技術設備,實施物資分配、稅收和利率等優惠,組建出口生產體系;實行外匯留成和復匯率制度;限制外資企業商品的內銷;開始實行出口退稅制度;建立進出口協調服務機制等一系列措施。(2)實施較嚴格的傳統進口限制措施,通過關稅、進口許可證、外匯管制、進口商品分類經營管理、國營貿易等措施實施進口限制。(3)鼓勵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的政策,鼓勵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和引進先進技術。
比較優勢理論逐漸成為中國開展對外貿易的理論基礎。中國對外貿易國別結構和進出口的商品結構明顯地體現了這一點。中國出口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進口的主要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產品。與改革開放前相比,這一階段的對外貿易政策更注重獎出與限入的結合,實行的是有條件的、動態的貿易保護手段,因此稱此階段的對外貿易政策為國家統制下的開放型保護貿易政策。
三、入世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有貿易自由化傾向的保護貿易政策(1992-2001年)
1992年10月後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階段,對外貿易政策開始進行廣泛的改革。
中國在進口限制方面的改革包括:(1)對關稅政策進行調整,1992年1月1日採用了按照《國際商品名稱和編碼協調制度》調整的關稅稅則,並降低了225個稅目的進口稅率。其後進行多次的關稅下調,到1996年中國的關稅總水平已經下降到23%。(2)減少、規范非關稅措施,包括進口外匯體制的改革,實行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大量取消配額許可證和進口控制措施,配額的分配也轉向公開招標和規范化分配製度。(3)依據GATT/WTO的規則對中國的涉外法律體系進行完善,其中包括建立了大量的技術法規、反傾銷條例等。
在出口促進方面的改革包括:(1)繼續執行出口退稅政策;(2)成立中國進出口銀行,扶持企業的對外出口;(3)採取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4)成立各類商會和協會,並積極組織和參與國際性貿易博覽會和展覽會等;(5)大力發展出口援助等。
在這個階段,中國政府幹預對外貿易的目的盡管與改革開放前不同,但是依然受到古典重商主義觀念的影響,奉行「順差就是成績,順差就是目的」的「順差至上」的重商主義思想,不遺餘力地從事賠本出口創匯。這種觀點應該說沒有脫離中國的傳統經濟思想——「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等保守的觀念。但是,長期的越來越大的貿易順差雖然給中國帶來了某種程度的「放心」,也為中國「創造」了越來越多的貿易摩擦。
這10年中,中國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的基本指導理論實際上就是比較優勢理論,而且從靜態比較優勢理論開始向動態比較優勢理論轉移。根據靜態比較優勢理論,或者說是外生比較優勢,中國是勞動力豐裕的國家,有數字表明,中國勞動力的年均工資大約為1371美元,是美國勞動力年均工資的2.2%。所以中國大力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並鼓勵出口勞動力密集型產品。自1996年開始中國的機電產品出口取代了傳統的紡織品成為最主要的出口產品,表面上看中國已經走出了勞動力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這個圈子。但是,因為90年代全球經濟增長,以及經濟全球化和跨國公司的全球生產鏈的轉移,使得中國成為全球生產中的一環,跨國公司進入中國主要進行的資源配置就是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動力。這里所說的廉價勞動力不等同於簡單勞動力,它包括跨國公司廉價地在中國僱傭高級技術人員和知識人員。這一點表現在兩點上:一是中國的出口貿易方式主要是以加工貿易、代工貿易為主,二是三資企業出口比重逐年在上升。
四、入世後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的走向(2001年以後)
2001年12月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為履行入世的承諾,以及適應新的國際經濟環境,中國的對外貿易政策出現了大幅度的調整。對外貿易政策目標已經成為:促進對外貿易發展,構造有利於經濟均衡發展的產業結構,實現產業的持續升級,推動中國經濟在適度內外均衡基礎之上高速發展。由中國對外貿易商品結構、國別結構以及所處的國內外政治經濟關系,決定著對外貿易政策的取向。
自1996年開始,機電產品的出口就已經占據中國對外貿易商品結構的第一位,但主要的出口方式是加工貿易或代工貿易,而且三資企業在進出口總額中所佔的比重在逐年上升,再加上出口產品的附加值仍然不高,所以對外貿易政策的選擇應傾向於出口商品結構的優化,或者中國國內產業結構優化。
中國主要的貿易對象是美國、日本、歐盟、東盟和韓國,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資也主要來自這些國家或地區,因此,中國對外貿易政策必須根據這些國家或地區的政治經濟情勢的變動而有所變動。例如,在美國、日本以及歐盟對中國的匯率制度提出質疑和責難之時,為了保持國民經濟的穩定健康發展,可能從其他的對外貿易措施上進行協調。
另外,針對國際社會中區域集團化的傾向,中國在近年也開始逐漸通過雙邊和多邊磋商參與到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之中,為中國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發展創造良好的周邊環境和國家環境。例如中國與東盟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區意向協定,積極開展湄公河流域經濟合作等等。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固然能夠給中國經濟發展和中國企業的成長帶來相當大的好處,但是獲得好處的同時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也就是中國對世界貿易組織及其成員的承諾。從現有的資料和兩年的發展來看,中國議定書中有三方面的內容將對中國產生相當大的影響:第一是特別產品保障措施條款,印度和美國已經對中國使用過此條款;第二,在進行反傾銷調查等程序時,在中國入世15年內WTO成員依然可以將中國等同於非市場經濟國家看待;第三,入世後8年內每年對中國的貿易政策進行審議。
這些都意味著中國對外貿易政策會出現大幅度調整。例如農產品貿易方面的政策,中國入世議定書中規定「中國應該執行中國貨物減讓和承諾表的規定,以及本『議定書』中具體談到的農產品的那些規定。在這方面,中國不得保持或採取對農產品的任何出口補貼。中國應按『過渡期內審議機制』規定將農業部門的國有企業(不論是國家級還是地方級)與農業部門用作經辦國家壟斷貿易的其他企業之間,或者上述各企業相互之間的財務或其他轉移,做出通知。」從這些條款可以看出,中國農產品的出口補貼政策已經無法使用,根據WTO農業協定,中國對農業的扶持政策只能從國內支持上出發,或者說只能採取「綠箱措施」和「黃箱措施」。對於農產品的進口,中國已經約定關稅稅率和關稅配額,但是,根據WTO的若干例外條款——如國家安全例外、環境例外和國際收支例外等,可以採取一些臨時性的限制措施,但前提是符合WTO的例外規定。
各國制定對外貿易政策時主要考慮國內的政治經濟狀況,國際經濟環境以及各主要貿易對象國的政治經濟狀況,和本國參加的國際或區域性經濟組織的要求。對於中國來說,國家安全、可持續發展應該是考慮對外貿易政策的重要因素。由於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工廠」,納入了全球生產鏈、資本鏈、產品鏈的環節,中國依靠傳統的勞動力比較優勢已經不能維持長久的優勢,因為勞動力比較優勢極容易為它國取代,或被機器節約。從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的經驗出發,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的指導理論應該從傳統的外生比較優勢理論轉移到內生比較優勢,從靜態比較優勢轉移到動態比較優勢。
簡而言之就是:首先,認識到比較優勢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培養形成的,所以政府可以採取各種措施來扶持比較優勢產業的形成;其次,比較優勢不是靜止的,而是不斷發生變化的,在整個的生命周期中,產品和技術會從知識密集型轉移到資本密集型再到勞動力密集型,所以一國在某種產品和技術的生產上是不可能永遠具備比較優勢的。這就意味著,每個國家都必須在產品和技術的創新與模仿上做文章,而且根據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可以知道,要素越是高級、專業,其帶來的競爭優勢或比較優勢就越持久,企業自身管理和競爭情況也可以帶來強大的競爭優勢。因此,中國的對外貿易政策的選擇就應該圍繞培養更持久的競爭優勢或比較優勢,換句話說,就是斟酌採取某些戰略性貿易政策。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開始從自由貿易或貿易自由化傾向逐漸轉向「公平貿易」政策的實行。所謂「公平貿易」主要是指為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必要時採取反傾銷、反補貼或保障措施等一系列的貿易救濟措施以恢復市場的可競爭性。WTO的規則在很大程度上是依照了美日歐的這些做法,因此,中國在入世之後的對外貿易政策必須加強這方面政策措施的改進與完善,防止本國產業和企業或產品在遭受類似的損害之時無法可依,在遭遇貿易對象國的指責時無以回應,當然首要的還是《反壟斷法》出台。
綜合來說,中國對外貿易政策的趨向應該是依據WTO的基本原則以及例外條款,以國內經濟發展要求為基礎,在兼顧區域經濟發展的利益上進行完善,傾向於採取開放型的公平與保護並存的貿易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