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貿易 » 國際貿易加強國際化合作的案列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國際貿易加強國際化合作的案列

發布時間: 2022-12-28 09:15:28

1、高中政治 請舉例經濟全球化,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的例子。各2個,謝謝!

生產全球化:汽車生產,手機生產,零件來自不同國家
經濟全球化:金融風暴,跨國貸款,跨國證券
貿易全球化:跨國貨物貿易,跨國技術貿易,國際貿易自由化

2、國際貿易

一、判斷題
1、目前我國統一採用美元與人民幣的換算,即表示用多少人民幣可以換回1美元。( × )?
2、一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反映一個國家國民經濟與外部的聯系,所以越大越好。( × )P6
3、技術性貿易壁壘名目繁多、規定又苛刻復雜而且經常變化使國外出口商往往難以適應,從而可以起到限制外國商品進口的作用。( √ )P88
4、專門貿易是指進出口以國境為標准,進入一國國境的貨物就是本國的進口,離開一國國境的貨物就是本國的出口。( × )P7
5、出口信貸是出口國提供給本國出口廠商或國外進口廠商的貸款。( √ )
6、我出口合同中規定的價格應與出口總成本相一致。( √ )
7、不清潔提單是指船公司或其代理在簽發提單時,在提單上對貨物的品質加註不良批註的提單。( × )
8、只有銀行承兌匯票才可在貼現市場上貼現。( × )
9、保險公司對陸運戰爭險的承保責任起訖與海運戰爭險的承保責任起訖都是倉至倉。( × )
10、引起不可抗力事故的原因包括由於「自然力量」和「社會力量」引起的所有災害和意外事故。( √ )
11、在FOB條件下,如合同未規定「裝船通知」條款,賣方將貨物裝船後可不發送裝船通知,此做法不算違約。( × )P137
12、由出口地銀行根據開證銀行的授權,按信用證的規定審單認定購進出口商的匯票和所附的貨運單據,扣除利息後將票款墊付給出口商的過程稱為議付。( × )
13、運輸包裝上的標志都必須在運輸單據上表明。( × )
14、海運提單的簽發日期應早於保險單的簽發日期。( × )
15、按買方來樣,我方復制一樣品寄交買方確認,這個樣品即為復樣。( × )
16、按國際保險市場慣例,大保單和小保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T )
17、海運提單的簽發日期應早於保險單的簽發日期。( × )P240
18、實際業務中,較常採用的作價辦法是固定作價。( √ )
19、一張可撤銷的信用證,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可以撤銷。( × )
20、技術性貿易壁壘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 √ )
21、對外貿易也稱為海外貿易,最早起源於英國。( √ )
22、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建立在特惠關稅安排基礎上的經濟一體化組織。( √ )
23、所謂關稅,就是指進口關稅,包括正常關稅和進口附加稅。( × )P78
24、判斷傾銷的標准就是價格低於其國內價格。( × )
25、技術性貿易壁壘就是通常所說的綠色壁壘。( × )環境壁壘是綠色壁壘
26、根據《聯合國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的規定,如賣方所交貨物多於約定數量,買方可以全部收下合同規定和賣方多交的貨物,也可以全部拒收合同規定和賣方多交的貨物。( √ )
27、光票信用證是指開證行不需憑任何單據就發行付款責任的信用證。( √ )
28、所有運輸單據都是承運人簽發給托運人的貨物收據,故都是特權憑證,都可憑以向目的地承運人提貨。( × )
29、技術許可貿易是國際技術貿易中最為廣泛的一種貿易方式。( × )
30、如果被保險貨物運達保險單所載明的目的地,收貨人提貨後即將貨物轉運,則保險公司的保險責任於轉運到達目的地倉庫時終止。( × )
31、按一般慣例,凡FOB後未加「理艙」或「平艙」字樣,則由買方負擔理艙和平艙的費用。( √ )
32、國際貿易慣例已得到各國的公認,因此,它對於買賣合同中的當事人都具有普遍的法律約束力。( × )
33、運輸包裝上的標志都必須在運輸單據上表明。( × )
34、按買方來樣,我方復制一樣品寄交買方確認,這個樣品即為復樣。( × )
35、以毛作凈就是以凈重代替毛重。( × )
36、按CFR術語進口時,我方在國內投保了一切險,我方承擔的風險起訖應為倉至倉。( × )
37、按CIF貿易術語成交,只要貨物已在運輸途中滅失,即使出口方提供全套正確的貨運單據,進口方也是有權拒收單據和拒付貨款的。( × )
38、在信用證支付方式下,開具匯票的依據是信用證,而在托收和匯付方式下,開具匯票的依據是買賣合同。( × )
39、換匯成本是指某商品出口凈收入減去單位的外匯所需要的人民幣成本。( × )
40、邀請發盤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 )
41、所謂配額,就是指進口配額,也稱進口限額。( × )

二、單項選擇題
1、按照《2000年通則》的規定,以FOBST的貿易術語的變形成交,買賣雙方劃分界限是 B 。
A 貨交承運人 B 貨物在裝運港超過船舷 C 貨物在目的港卸貨後 D 裝運港碼頭
2、CIF Ex Ship』s Hold與DES相比,買方承擔的風險 C 。
A 前者大 B 兩者相同 C 後者大 D 買方不承擔任何風險
3、某外貿公司對外以CFR報價,如果該公司先將貨物交到貨站或使用滾裝與集裝箱運輸時,應採用 C 為宜。
A FCA B CIP C CPT D DDP
4、象徵性交貨意指賣方的交貨義務是 C 。
A 不交貨 B 既交單又實際性交貨 C 憑單交貨 D 實際性交貨
5、我方出口大宗商品,按CIF新加坡術語成交,合同規定採用租船運輸,如我方不想負擔卸貨費用,我方應採用的貿易術語變形是 C 。
A CIF Liner Terms Singapore B CIF landed Singapore C CIF Ex Ship』s Hold Singapore D CIF Under Ex Tackle Singapore
6、對於大批量交易的散裝貨,因較難掌握商品的數量,通常在合同中規定 B 。
A 品質公差條款 B 溢短裝條款 C 立即裝運條款 D 倉至倉條款
7、經過背書才能轉讓的提單是 A 。
A 指示提單 B 不記名提單 C 記名提單 D 清潔提單
8、班輪運費應該 A 。
A 包括裝卸費,但不計滯期費、速遣費 B 包括裝卸費,但應計滯期費、速遣費
C 包括裝卸費和滯期費,但不計速遣費 D 包括裝卸費和速遣費,但不計滯期費
9、按國際保險市場慣例,投保金額通常在CIF總值的基礎上 A 。
A 加一成 B 加二成 C 加三成 D 加四成
10、在國際貿易中,含佣價的計算公式是 D 。
A 單價X傭金價 B 含佣價X傭金率 C 凈價X傭金率 D 凈價/(1-傭金率)
11、《1932年華沙-牛津規則》是國際法協會專門為解釋 C 合同而制定的。
A FOB B CFR C CIF D FCA
12、在交貨地點上,《1941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訂本》中對 C 的解釋與《2000年通則》中對FOB的解釋相同。
A FOB Under Tackle B FOB C FOB Vessel D FOB Liner Terms
13、下列術語中賣方不負責辦理出口手續及支付相關費用的是 D 。
A FCA B FAS C FOB D EXW
14、CIF Ex Ship』s Hold屬於 B 。
A 內陸交貨類 B裝運港船上交貨類 C 目的港交貨類 D 目的地交貨類
15、在以CIF和CFR術語成交的條件下,貨物運輸保險分別由賣方和買方辦理,運輸途中貨物滅失和損壞的風險 C 。
A 前者由賣方承擔,後者由買方承擔 B 均由賣方承擔 C 均由買方承擔 D 前者由買方承擔,後者由賣方承擔
16、凡貨物難達到完全一致的,不宜採用 A 。
A 憑說明買賣 B 憑樣品買賣 C 憑等級買賣 D 憑規格買賣
17、我國對北美出口貨物通常所使用的運輸單據是 C 。
A 鐵路運單正本 B 承運貨物收據 C 海運提單 D 航空運單
18、在海洋運輸貨物保險業務中,共同海損 A 。
A 是部分損失的一種 B 是全部損失的一種 C 有時為部分損失,有時為全部損失 D 是推定全損
19、我某公司出口稻穀一批,因保險事故被海水浸泡多時而喪失其原來用途,貨到目的港後只能低價出售,這種損失屬於 D 。
A 單獨損失 B 共同損失 C 實際全損 D 推定全損
20、 C 是含佣價。
A FOBS B FOBT C FOBC D FOB
21、在海洋運輸貨物保險業務中,共同海損 A 。
A 是部分損失的一種 B 是全部損失的一種 C 有時為部分損失,有時為全部損失 D 是推定全損
22、審核信用證的依據是 B 。
A 合同及《UCP500》的規定 B 一整套單據 C 開證申請書 D 商業發票
23、我某公司出口稻穀一批,因保險事故被海水浸泡多時而喪失其原來用途,貨到目的港後只能低價出售,這種損失屬於 D 。
A 單獨損失 B 共同損失 C 實際全損 D 推定全損
24、按《聯合國貨物銷售合同公約》規定,一項發盤在尚未送達受盤人之前,是可以阻止其生效的,這叫發盤的。 A
A 撤回 B 撤銷 C 還盤 D 接受
25、根據《UCP500》的解釋,信用證的第一付款人是 B 。
A 開證人 B 開證行 C 議付行 D 通知行
26、承兌是 A 對遠期匯票表示承擔到期付款責任的行為。
A 付款人 B 收款人 C 出口人 D 議付銀行
27、發生 A ,違約方可援引不可抗力條款要求免責。
A 戰爭 B 世界市場價格上漲 C 生產過程中的過失 D 貨幣貶值

三、簡答題
1、國際貿易與對外貿易的含義。
國際貿易是指世界各國之間商品和勞務的交換關系活動,它是各國之間分工的表現形式,它反映了世界各國在經濟上的依賴關系。
對外貿易是指一個國家與其它國家或地區的商品和勞務的交換活動。
2、戰後世界市場的主要變化有哪些?
參與世界市場競爭的國家呈多樣化發展趨勢
⑴國際經濟貿易合作方式多樣化
⑵國際貿易商品結構復雜化
⑶世界市場從壟斷與競爭的加劇向經濟全球化、一體化方向發展
3、影響國際分工發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P18-19
⑴社會生產力,特別是科技革命的發展,是國際分工形成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⑵自然條件,是影響國際分工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性因素
⑶上層建築,特別是各國的政策也是影響國際分工發展的不可忽視的因素
⑷國際生產關系,決定國際分工的性質
⑸人口多寡,勞動力規模,市場大小等也是影響和制約國際分工的發展
4、簡單比較自由貿易政策和保護貿易政策。P61
自由 :①國家對出口不加干預 ②對出口商品不加限制,不設障礙 ③對出口商品不給予特權和優待,放任商品自由
流通,使之在國內外市場上自由貿易
保護 :①積極干預,限制出口 ②保護國內市場和國內生產 ③對本國商品加以優待和補貼鼓勵擴大出口 ④推行「獎出限入」政策
5、國際服務貿易的提供方式有哪些?P45
①過境交付 ②境外消費 ③商業存在 ④自然人流動
6、國際服務貿易迅速發展的原因是什麼?P48-P49
⑴世界產業結構的重心向服務業偏移
⑵世界商品貿易的增長和貿易自由化的迅速發展
⑶跨國公司的迅速發展,加強服務的國際化
⑷經濟生活國際化趨勢不斷加強
⑸社會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
⑹各國政府的支持是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催化劑
7、出口導向政策有哪些優點?
⑴促進了發展中國家製成品出口和發展
⑵提高了製造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
⑶推動了與出口相關經濟的發展
8、進口替代政策的優點有哪些?P68
⑴為工業化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⑵有利於發揮本國資源、技術和經濟等方面的優勢
⑶能保證把外匯用在最關鍵的地方,發揮最大的效益
9、海關的主要任務是什麼?P78
負責貫徹執行本國有關進口政策、法令和規章。主要任務就是對進出口貨物、運輸工具和其他物品等實行監督,徵收關稅,查禁走私和編制海關統計等。
10、普惠制的主要內容是什麼?P79
普惠制是發達國家承諾對發展中國家或地區輸入的商品,特別是製成品和半製成品,普遍給予優惠關稅待遇。惠普制的三原則是普遍的,非歧視的,非互惠的。普遍是指受惠的應該是所有商品,特別是製成品和半製成品;非歧視的是指受惠國家原則上應是所有發展中國家,不應進行不同程度的歧視;非互惠的是指發展國家作為給惠國、發展中國家作為受惠國,發達國家不應期望更不應要求發展中國家提供反向的優惠,惠普制是單方面的優惠。
11、非關稅壁壘的作用有何特點?P85
⑴非關稅壁壘比關稅壁壘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針對性
⑵非關稅壁壘比關稅壁壘能更有效地限制進口
⑶非關稅壁壘比關稅壁壘更具有隱蔽性和歧視性
12、什麼是出口信貸?P90
出口信貸是指一個國家為了鼓勵出口增強商品的競爭能力,通過銀行對本國出口廠商或外國進口商提供貸款。
13、許可貿易有哪些類型?
⑴獨占許可 ⑵排他許可 ⑶普通許可 ⑷可轉讓許可 ⑸互換許可
14、世界貿易組織的主要職能有哪些?
⑴負責世界貿易組織多邊協議的實施、管理和運作
⑵為談判提供場所
⑶解決爭端
⑷貿易政策審議
⑸處理與其它國際經濟組織的關系

四、案例分析
1、日本錄像機大量進入法國,嚴重沖擊了法國市場,因為日本的錄像機質量好,價格又便宜。1981年頭十個月,進入法國的錄像機每月清關64000台。為了阻攔日本錄像機進口,1982年10月,法國政府下令所有進口錄像機必須經過普瓦提埃海關辦理清關手續,並且所有的報關文件和錄像機說明書都要有法文。普瓦提埃是法國北部一個偏僻的內陸小鎮,原來只有4個海關人員,後來增加到8個。日本錄像機到達法國北部港口後,還要轉用上車運到普瓦提埃,並要辦理繁雜的海關手續,所有的文件應為法文,使原來的說明書要臨時請人翻譯,而且每一個集裝箱必須開箱檢查,每台錄像機的原產地和序號要經過校對。這一措施出台後,每月清關的進口錄像機不足1000台。日本被迫實行對法國錄像機出口的自願出口限制。試從「普瓦提埃之戰」談談貿易政策或貿易措施的理解。

分析:當日本錄像機以每月清關64 000台沖擊法國市場時,法國政府並沒有明確表態不準進口日本錄像機,而是巧妙地改變清關的海關和清關手續。這就增加了日本錄像機的運輸成本,而且由於普瓦提埃海關人手很少,再加上要辦理繁雜的海關手續,使每月通過清關的量只有1 000台,這就延長了錄像機的滯留時間和放慢了進入市場的速度,必然增加日本錄像機的費用,使日本企業無利可圖。 日本從經濟利益考慮,不得不「自動」進行出口限制了。

2、2002年9月,波蘭經濟部宣布,波蘭將於近期公告10類鋼鐵產品實施臨時保障措施,平均關稅為10-25%。該項措施預計將實施三年,臨時保障措施到期,有可能正式實施保障措施。該項措施的相關細節將於此後正式公告。此項宣布是波蘭經濟部對美國及歐盟等主要鋼鐵產品貿易國相繼對進口鋼鐵產品宣布類似措施後採取的系列漸進式對應措施之一。

波蘭的對應措施步驟分別為:(1)2002年4月底,宣布對大約20類鋼鐵產品進口採取主動登記措施;(2)6月初,宣稱將於近期對進口鋼鐵產品徵收臨時關稅,以保護本國鋼鐵業;(3)日前,宣布將於近期正式公告實施臨時保障措施的相關內容,以達到保護本國鋼鐵業的目的。試從此案例談談一國應如何合理運用貿易保障措施。

3、我某公司從美國進口瓷製品5000件,美商報價為每件10元FOB Vessel New York,我方方將金額為50000美元的不可撤銷即期信用證開抵賣方,證中未規定貿易術語引用何慣例,美商收到信用證後提出改證,要求將信用證金額增加至51000美元,其中的1000美元作為出口關稅及簽證費用。否則,有關的出口關稅及簽證費用將由我方另行電匯。問:美商的要求是否合理?為什麼?
分析:美商的要求是合理。根據本案的案情可知,本案依據的有關貿易術語的國際貿易慣例是《1990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訂本》,根據該慣例的規定買方要支付賣方協助提供出口單證的費用以及出口稅和因出口產生的其它費用,而我方開出的信用證中未包含此項費用。因此,美商的要求是合理的。

4、我某進出口公司與美國H公司洽談進口一批乳膠製品,經往來電子郵件和傳真磋商,幾經還價,2月20日我公司發出接受通知「接受各項交易條件,以簽訂書面確認書為准。」24日H公司將擬就合同草稿寄達我公司,要我方確認。我方由於對某些條款的措辭需要進一步研究,未及時給予答復。不久,交貨期臨近,H公司來電催促我公司開立信用證。此時,該商品的國際市場價格下跌,我方遂以未簽訂確認書、雙方合同尚未有效成立為由拒絕開證。問:我公司這樣做是否合理?為什麼?
分析:合理的。因為合同沒有簽署,而且價格下跌。所以不開證則說明該進出口公司風險防範意識強。

5、A在2月17日上午用航空信寄出一份實盤給B,A在發盤通知中注有「不可撤銷」的字樣,規定受盤人B於2月25日前答復有效。但A又於2月17日下午用電報發出撤回通知,該通知與2月18日上午送達B處。B於2月19日才收到A空郵寄來的實盤,由於B考慮到民盤的價格對他十分有利,於是立即用電報發出接受通知。事後雙方對合同是否成立發生糾紛。問A和B之間的合同能否成立?為什麼?

分析:A與B之間的合同不能成立根據《公約》第 15 條規定:1)發盤於送達受盤人時生效。2)一項發盤即使是不可撤銷的,也可以撤回,如果撤回通知於發盤送達受盤人之前或同時,送達受盤人。」本例發盤人 A 對 B 發出的盤雖然是實盤,並注有不可撤銷的字樣,但這個盤是 2月 17日用航空信發出的,2月 19 日才送達 B 處。A 在2 月17日上午用空郵發出實盤後,又於當天下午用電報發出撤回通知,這項通知於 2 月 18 日上午送達 B 處。由於 A 的實盤尚未送達B處,即在該項實盤生效之前,A的撤回通知已送達 B 處。當 B 於 2 月19日收到實盤時,該項實盤已經失效盡管B立即發出接受電報,合同仍是不能成立

6、我某出口公司就鋼材對外發盤,每公噸2500美元CIF倫敦,現外商要求我方將價格改為FOB深圳鹽田,我出口公司應如何調整價格?如果按CFR倫敦條件簽訂合同,買賣雙方所承擔的責任、費用和風險與FOB、CIF有何不同?
分析:1、我方應提高對外報價。因為以CIF價格成交時,我方需要負擔從裝運港至目的港的正常運費和保險費。2、當最後我方以CIF術語成交時,賣方不但增加了訂立運輸合同和辦理保險手續責任,而且還增加了從裝運港至目的港的正常運費和保險費這兩項費用的負擔。但不論以FOB還是CIF術語成交,買賣雙方承擔的風險都以裝運港的船舷為界。

7、我方以FCA貿易術語從義大利進口布料一批,雙方約定最遲的裝運期為4月12日,由於我方業務員的疏忽,導致義大利出口商在4月15日才將貨物交給我方指定承運人。當我方收到貨物後,發現部分貨物有水漬,據查是因為貨交承運人前兩天大雨所致。據此,我方向義大利出口商提出索賠,但遭到拒絕。問:我方的索賠是否有理?為什麼?

分析:我方的索賠是無理的。因為本案中,我方收到貨物後,所發現的部分貨物的水漬,是因為我方業務員的疏忽而導致義大利商人推遲交貨而造成的,責任應由我方承擔。因此,我方的索賠是無理的

3、請舉出至少三個實例子,說明中國在改革開放以來,加強與世界各國更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在國際舞台上發揮了

(1)中國參與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各項活動,並發揮了積極作用。特別是上海亞太經濟合作會議,為促進中國與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和貿易往來作出了重大貢獻
(2)中國十分重視發展與東盟的關系。1997年為緩解東盟經濟危機作出了重大貢獻。同年底,中國與東盟正式確立了面向21世紀的睦鄰互信夥伴關系。
(3)中國積極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2001年中國領導創立「上海合作組織」。其他例子亦可,不一一列舉。

4、我國如何充分運用國際經濟法相關法律規則發展對外經貿合作?

NGOs和跨國公司作為國際經濟法的主體的爭論。

1.NGOs國際經濟法主體地位的爭論。

2.跨國公司國際經濟法主體地位的爭論。

3.爭論的解決:國際經濟法主體的確定標准問題。

二、國際經濟法主體的確定標准問題:從國經經濟法調整對象的角度分析。

前提:廣義的國際經濟法調整對象。與狹義說僅認為國際經濟法是國際公法的一個分支不同的是,廣義的國際經濟法認為:它的調整對象不僅局限於國家政府之間、國際組織之間以及國家政府與國際組織之間的經濟關系,而且包括大量的分屬於不同國家的個人之間、法人之間、個人與法人之間以及他們與他國政府或國際組織之間的各種經濟關系。 筆者認為,國際經濟法既調整縱向的國際經濟管製法律關系,也調整橫向的國際交易法律關系。國際經濟法的主體便存在於這兩種法律關系中。因此,處於任何一種法律關系中且負擔了一定的權利義務的行為體都應當被認為是國際經濟法的主體。在國際經濟法發揮調整作用的過程中,享受法定權利和承擔法定義務的主體,就是國際經濟法的主體。因此不僅包括從事跨越國境的經濟交往的國家政府和國際組織,而且包括從事此種經濟交往的一切自然人和法人。

三、分析和結論。

從這一角度分析,NGOs對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對國際經濟活動的制約等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可以認為其負擔了部分國經經濟管制的職能。此外,當它作為平等主體參與國際經濟活動時,又受到國際經濟法的調整。因此其作為國際經濟法的主體時確定無疑的。對於跨國公司,強調的是其經濟活動對國際經濟法的影響以及其參與國際經濟活動的行為,這也證明了它是國際經濟法的主體。

最後,把國際經濟法做這樣的拆分是否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筆者認為不會。這只是一種理論上的劃分,這樣做只是希望把國際經濟法律關系弄的更明確一些。從而區別各個法律關系主體在不同的情況下的身份、功能及其法律地位。

2.劉一樺:國際經濟法主體問題

一、國際經濟法調整的范圍

「廣義說」 與 「狹義說」。在主體問題上都認為國家,國際組織或者國際經濟組織是國際經濟法的主體,對待個人和法人是否具有主體資格有著不同看法。

二、國際經濟法主體的概念

學者們對這一概念的本質認同一致與差別

判斷國際經濟法主體的要件:從民法原理中的民事主體權利能力與主體資格的關系來看國際經濟法主體資格的構成與判定.

三、以跨國公司為重點,考察其主體地位及特殊性

國公司是一定范圍內的國際經濟法主體:國際司法,國際組織相關規定的證明.承認起有限的國際經濟法主體地位是為了更好的調整其行為,促進全球財富更加公平的分配,有利於建立更加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

跨國公司對東道國影響加深,必須受到國家經濟主權的管制。國自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進出口總額逐年增加,2001年全年進出口總額為5090.5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2661億美元,進口額為 2435.5億美元;2007年全年進出口總額為21738.3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12180.2億美元,進口額為9558.2億美元。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增長速度連續六年保持在20%以上,進出口總額增長了4.27倍,在世界貿易總額中居於第三位。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影響我國出口的一些問題。
一、我國對外貿易存在的問題
1.服務貿易發展滯後
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水平落後於貨物貿易的發展水平,服務貿易出口與貨物貿易出口的比例為1:9,遠低於世界平均1:4.2的水平(美國這一比例為1:2.6)。
(1)我國服務貿易規模偏小,整體水平差。我國服務業總量不足,2006年服務貿易出口額920億美元,進口額1008億美元,貿易逆差88億美元,在國民經濟中比重偏低,服務業落後使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受到很大制約。2006年我國服務貿易總額佔全球服務貿易總額的3.6%,而同期美國服務貿易總額佔全球的13.02%,是我國的3.6倍。
(2)服務貿易結構不合理。
①出口的部門結構不合理。目前我國服務貿易出口主要集中在運輸、旅遊、建築等傳統服務部門。②服務貿易的國別(地區)結構不合理。我國服務貿易的進出口主要集中在香港地區、歐盟、美國和日本,合計約占我國進出口總額的60%以上。③服務貿易的區域發展不夠平衡。我國的服務貿易主要集中在沿海發達地區,其中,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和天津列全國服務貿易出口的前列。2006年,北京服務貿易佔到全國服務貿易總額19%。
(3)服務貿易法律法規不健全。我國服務貿易立法嚴重滯後,直到近年才有較大的改觀。服務貿易的立法未成為體系,相當一部分領域法律處於空白狀態,已頒布的一些關於服務貿易的法律法規不僅比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而且立法層次低、缺乏協調,影響到我國服務立法的統一性和透明度,一些規定與國際經貿規則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4)服務管理體制落後。目前,中國對外服務貿易管理體制存在許多缺陷,如中央與地方在服務業對外貿易政策和規章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差別,服務業多頭管理、政出多門甚至相互掣肘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服務業的統計也不規范,在行業劃分標准、服務標准等方面有些地方不符合國際慣例。
2.技術性貿易壁壘嚴重阻礙我國商品的出口
技術性貿易壁壘,是指一國或區域組織以維護其基本安全,保障人類及動植物的生命及健康和安全、保護環境、防止欺詐行為,保證產品質量等為由而採取的一些強制性或自願性的技術性措施。
(1)我國有60%以上的出口企業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每年遭遇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貨物金額已超過25%,約為450億~500億美元。
(2)已經從生產流通領域擴展到生產加工領域,不僅包括貨物商品,還延伸到金融、信息等服務領域,已經成為我國外貿企業面臨的第一大非關稅壁壘。技術性貿易壁壘,嚴重地影響了我國的商品出口,提高了我國的貿易成本,引發了貿易爭端,造成地區產業發展不平衡。
3.貿易摩擦增多,使得外貿風險加大
近年來,中國的對外貿易實現了快速增長,在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變過程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日漸增多的貿易摩擦也阻礙了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中國已連續12年成為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已連續5年成為遭受337調查最多的國家。
(1)2007年前11個月,中國遭遇反傾銷、反補貼以及特保和保障措施等「兩反兩保」貿易摩擦62起。
(2)對中國商品提起反傾銷訟訴的國家和地區也越來越多,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許多發展中國家加入對我國反傾銷調查的行列。
(3)貿易摩擦的產品和行業結構呈不斷擴大的趨勢,只要他們認為危害到或將要危害到本國競爭力差的產品,都可以列入傾銷產品的范圍,從過去的原材料、簡單加工擴展到現在的高科技產品,幾乎涵蓋我國出口的大部分產品,涉及4000多種商品。美國的特別301條款和超級301條款相繼把保護的范圍由一般商品擴展到勞務、投資和知識產權等,其可訴的范圍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4)涉及的金額和反傾銷稅率越來越大,委內瑞拉1999年決定對中國的皮鞋、人造革皮鞋和布鞋等鞋類,採取臨時措施,徵收300%的反傾銷稅;秘魯1996年立案的中國鞋,最高徵收的反傾銷稅達到 903.92%;2004年2月,墨西哥經濟部決定恢復對從中國進口的鞋和鞋靴零件徵收165%-1105%的反傾銷稅。
貿易摩擦給我國出口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導致我國產品在出口市場受到擠壓,對我國產品的出口造成不利的影響。
二、我國對外貿易中應採取的對策
1.服務貿易方面
(1)國家應建立各部門密切配合、中央和地方互動、政府和企業緊密聯系的全國服務貿易協調管理機制。同時,將健全服務貿易促進體系,充分發揮中國服務貿易協會的作用,建立境內外及時溝通的服務貿易支持網路。
(2)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採取多種形式,與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貿發會議、歐盟等國際組織,以及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組織之間建立聯系,緊密合作。
(3)積極進行服務產品結構的調整,放寬服務業市場准入。我國應積極參與世界性的服務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國內產業結構,促進我國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4)完善服務貿易相關法規,建立服務貿易法律體系。為保證服務貿易能沿著正常、健康的軌道發展,我們應加強對CATT、GATS、WTO有關條款原則的研究,根據GATS的要求,盡快建立、健全既符合本國經濟發展目標又不違背國際法律准則的法律、法規。對服務市場准入原則、服務貿易的稅收、投資、優惠條件等要以法律形式規定下來,以增加我國服務貿易的透明度,使服務貿易真正實現制度化和規范化。同時,正確利用GATS的有關例外條款,制定適度的保護政策,以保護我國服務貿易的正常發展。
2.技術性貿易壁壘方面
(1)政府方面。①建立預警機制,實現對外貿易保護前置化。政府有關部門要緊密跟蹤重點出口國家和地區情況,保持信息的高度敏感,以便及時了解某貿易壁壘的動向,定期或不定期發布預警信息,提醒相關企業及時做好相應准備。②制定優惠措施,發展循環經濟,扶持「綠色」企業發展。政府應通過優惠政策,扶持一批符合國際標准、管理先進、科技含量高的綠色環保型企業,同時淘汰一批規模小、檔次低、管理水平低、環保意識差的企業。③實施標准化戰略,制定與國際標准一致的國家標准和技術法規。應制訂鼓勵政策,統一並提高我國的技術標准,使國家標准、行業標准與國際標准協調,並按照需要將這些國際標准引入我國,讓生產企業在掌握國際標準的基礎上去安排生產,以使產品符合進口國要求,這對擴大出口貿易,加快對外貿易的發展都有較大的幫助。④政府有關部門要服務和幫助企業開拓其他市場,規避貿易風險。企業還可通過勞務輸出、技術輸出、境外投資等多種方式,在消費國就地生產、加工,讓「銷售地」變「產地」,避開貿易壁壘。
(2)企業方面。①企業應強化標准化意識,採用合理適用的國際標准,嚴格執行標准,並將ISO9000、ISO14000等管理標准與企業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創造出適合自身的管理方法,從制度上保證產品的質量品質和環保品質,使企業在國際市場上處於有利的競爭地位。②企業要注重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提高產品以及對產品的檢驗檢測能力,才能從根本上沖破現在技術性貿易壁壘。③企業應投入研究開發費用,生產符合外國技術標准特別是苛刻要求的先進產品,還要自覺增強環保意識,努力使自己的產品成為「綠色產品」,預防和避免貿易爭端的發生。當貿易爭端一旦發生,要通過政府的交涉,努力使外國政府取消其技術性貿易壁壘,將企業利益損失降到最低。
3.對外貿易摩擦方面
(1)政府方面。①我國政府充分利用WTO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加強與外國的交涉。政府應充分援引WTO反傾銷協議中的條款,對其他國家對我國提出的反傾銷措施和調查程序進行嚴格的調查,並提出異議,通過雙邊、多邊談判,記載反傾銷應訴中所作的實踐,進一步澄清相關問題,據理力爭,督促相關國家修訂對華市場經濟體制的認定標准,最終取消岐視性的對華反傾銷政策措施。②建立和完善反傾銷應訴機制,完善我國反傾銷預警機制網路。③加強對出口競爭秩序的規范,設置合理,有效的出口經營管理機制,建立並執行重點行業和重點產品的出口制度,是減少對華反傾銷訴銷的有效措施。
(2)企業方面。①企業應調整戰略,實行國際化經營。②要不斷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加大科技投入,不斷研製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的科技產量,樹立品牌意識,實施名牌戰略,實現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向資金、技術密集型產品的轉變和以價取勝的戰略轉變。③企業在反傾銷的過程中,應當熟悉國際慣例,依法應對反傾銷,使自己由被動化為主動。

5、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用實例說明

全球化的趨勢下,政治,經濟,文化方面都要求我們加強國際合作.這是由於全球性的資源配置的差異所主要引起的,還有地域,歷史等原因造成的. 例:[觀察思考] 加強與中亞國家的能源合作對中國的重要性
本文來自: CTN軍事網 CTN論壇 作者: 玩完了 日期: 2010-1-27 22:56 閱讀: 108 人 列印 私藏 大 中 小
中亞, 中國, 能源, 重要性, 國家中亞國家油氣資源儲藏豐富,隨著近年來裏海地區石油發現,中亞國家的地
緣經濟地位顯著提高,世界上已經公認中亞國家是21世紀世界重要的能源基地之
一.目前,世界經濟不斷發展,國際能源需求大幅度上升,同時由於霸權主義存
在和恐怖主義的干擾,能源安全形勢變得十分復雜,在這種國際大背景下,中亞
能源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重要性進一步凸現,毫無疑問,中亞國家成為世界上主
要能源爭奪的新焦點.「中亞國家探明的石油儲量非常巨大,佔世界總量的1—2%,
天然氣儲量佔世界總量的3.8」,
①蘊藏著285億噸石油和8萬億立方米天然氣.
②中亞國家的油田主要集中在哈薩克和烏茲別克,而氣田主要集中在土庫曼
斯坦和烏茲別克.
③進入21世紀,哈薩克和亞塞拜然分別在裏海附近發
現了卡什乾和沙阿德尼茲油田,使中亞國家石油和天然氣在國際經濟格局中影響
更加突出,世界對中亞國家油氣資源的估計數字也不斷增大.據美國能源情報署
預測,中亞國家和裏海石油探明儲量為24—46.6億噸,未發現的儲量約為322億
噸,總的石油儲量為346—368億噸之間.探明天然氣儲量為7.6萬億立方米以上,
油氣資源量約為波斯灣的22%,預計在今後15—20年內中亞國家的出油量將與波
斯灣的規模相當.
①不管中亞國家能源的儲量及產量能不能達到人們所期望的高
度,但中亞國家石油天然氣對世界的重要性仍是不容置疑的.
近年來,能源安全在國家經濟安全中的地位日趨提升,謀求能源供應渠道多
元化已經成為各國確保政治和經濟安全的主要手段,未來中亞國家無疑將成為全
球能源供應多元化的重要環節.雖然目前中亞國家能源在世界能源中所佔份額較
小,但能源開發前景十分可觀,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氣等待開發,隨著勘探開發的
繼續深入,中亞國家及裏海地區的儲量和產量肯定還會大幅增加.因此,從現實
和長遠來講,控制了裏海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無疑對世界大國的能源供應多樣化至
關重要.
對中國而言,中亞的石油資源對於中國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升都有著舉
足輕重的戰略意義.首先,加強與中亞國家的能源合作有利於保障中國的能源安
全.中國是石油生產大國,雖然近年來產量在穩步上升,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
石油消費量迅速增加,石油自給率卻在不斷下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對國際石
油市場的依賴性不斷增大.「1993年以來,中國成為石油進口國,到2007年,中
國石油50%以上需要進口.」
②目前,中國石油供應主要來自中東地區,中東現在
是美國的勢力范圍,中東石油也主要在美國的控制和操縱之下,而且中國60%的石
油進口必須通過馬六甲海峽,對於中國而言,如果中國與美國發生沖突或中國與
其他國家發生沖突而遭到美國的封鎖,中國石油供應將面臨巨大的危險.因此,
實現石油來源多樣化,對於維護中國的能源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只有
通過市場供需的多元化,才能保證中國石油供應,才能確保中國經濟安全和國家
戰略的實施.中亞國家是中國的近鄰,具有獨特的地緣優勢,加強與中亞國家之
間的能源合作,對實現中國石油天然氣供應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其次,與中亞加強能源合作,對構建有利於中國地緣政治戰略非常有幫助.
中亞國家地處歐亞大陸連接處,擁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美國一直非常重
視中亞國家的地緣重要性,視其為美國實現全球戰略的重要構成部分.冷戰時期,
美國圍繞阿富汗與前蘇聯展開在中亞的較量,冷戰結束後,美國更是直接進入中
亞國家,加強其在中亞的軍事影響力,竭力增強對中亞國家政治、經濟和能源的
控制,以消減俄羅斯在中亞國家的影響力,同時也在中國西線構建對中國的戰略
包圍圈.中國隨著國力的不斷強盛,走向世界、擴大國際影響力是必然選擇.在
這一戰略的實施中,周邊國家是中國走向世界的橋頭堡,中亞國家正是這橋頭堡
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中國不希望看到美國藉助中亞國家遏制中國西線,甚至十
分有必要減輕美國對中國在西線的遏制.要做到這一點,中國唯一的選擇就是加
強與中亞國家的全面合作.中國與中亞國家的油氣合作有助於深化雙方的經濟聯
系,增強信任,進而深化雙方的地緣政治聯系,同時也有助於進一步鞏固上海合
作組織的發展成果,為中國西線贏得一個和平、穩定、合作的周邊環境.而且橫
貫中國、穿越中亞國家的新歐亞大陸橋把亞洲和歐洲連接起來,構成了中國國際
貿易發展的中亞通道,不管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都可藉此道路開展國際貿易,
增強中國經濟的安全性.
第三,有利於維護中國的西部邊疆穩定與國家統一.中亞國家不僅與中國新
疆接壤,而且是嚴重威脅中國的國家安全的「**」恐怖勢力最重要的活動場所.
中國通過與中亞國家的油氣合作,維護雙方良好的政治經濟關系,中國就可以期
望中亞國家與中國合作有效地遏制其境內的MIN族分裂主義、暴力恐怖主義和宗教
極端主義,從而保持中國西部邊疆的穩定和國家統一.

6、談談你對加強國際合作與交往的認識

國際合作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蓬勃興起的一種國際間經濟貿易合作的重要形式。 特別近20年業,隨著世界各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經濟水平發展不平衡的進一步加劇,國際分工日益向深度和廣度發展,各國經濟上的依賴程度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作為一種廣泛的、經常的、行之有效的經濟合作方式日益受到各國的普遍關注,其發展速度超過了貨物貿易的增長速度。 據粗略統計,1960~1970年間,世界勞務貿易額翻了一番,1970~1975年間又翻了一番。20世紀70年代末全世界約有2000萬臨時國際遷移工人,其中1200萬人來自發展中國家。目前,世界勞務貿易總額已經超過1萬億美元,約佔世界商品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一。 勞務是勞動服務的簡稱,指勞動力的所有者向需求該種勞動服務的單位或個人提供的活勞動。這種活勞動即可以是為工業、農業等行業提供的生產性勞動,也可以是為商業、旅遊、金融、保險、運輸、通訊、建築、醫療、教育等行業提供的服務性勞動,這實際上是勞動力要素的合理配置。 國際勞務合作也稱勞務或勞動力輸出,它是指一國的各類技術和普通勞務,到另一國為另一國的政府機構、企業或個人提供各種生產性或服務性勞動服務,並獲取應得報酬的活動。它實際上是一種勞動力要素在國際間的重新組合與配置。 國際勞務合作與國際服務貿易還有一定的區別,因為勞務合作講的是作為生產要素之一的勞動力要素在國際間的移動,只不過是廣泛的國際服務貿易的一部分。當代國際勞務合作也不同於過去那種簡單的勞動力轉移。 在原始資本積累時期,勞動力的轉移是一種強制性的奴隸貿易,即使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也是一種帶有殖民色彩的移民活動,不同於今天的勞務合作。 當代國際勞務合作產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並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以國際工程承包、國際投資、技術服務及咨詢服務等形式進行的一種勞動服務,這種勞動服務形式已成為當代國際經濟合作的一種重要形式。 國際勞務合作的作用在於:作為一種互惠互利的國際經濟合作形式,不僅加深了生產的國際化,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加速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在國際間的變化,同時,還大大促進了勞務輸出國與勞務輸入國的經濟發展。勞動力在國際間的遷移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7、當代國際貿易特點及發展趨勢(要求具體實例)

服務貿易的重要性持續增長,能源貿易變局影響深遠;發展趨勢是以低碳名義實施新保護主義措施。。

1、服務貿易的重要性持續增長

隨著全球服務業的迅猛發展和服務型經濟的到來,服務貿易開始加速增長,它在全球貿易中的比重不斷上升。1980年至2012年,全球服務貿易出口從3650億美元上升至43450億美元,佔全球出口的份額也從1980年的15.7%上升至2012年的19.2%。

2、能源貿易變局影響深遠

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等,各種新型綠色可再生能源的產業化都被列入大國國家戰略,新能源的開發被看作引領世界經濟走出危機、走向復甦與繁榮的重要引擎。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在全球市場疲弱的狀態下,貿易保護主義開始呈現出新態——以低碳名義實施新保護主義措施。

碳標簽是其重要代表。所謂碳標簽,即把生產過程中的碳足跡(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量)在產品標簽上量化標示出來,以標簽的形式告知消費者產品的碳信息。使用碳標簽正在成為全球性潮流。

國際標准組織正積極制定產品碳足跡標准ISO14067,已經完成草案的擬定。碳標簽的推行實施,將凸顯遠洋運輸導致的巨額碳排放,顯著削弱中國和東南亞等遠離歐美市場的國家和地區的低成本優勢;

導致歐美投資轉向墨西哥、東歐等靠近歐美市場的地區,一些投資和加工製造甚至有可能重返歐美本土,全球貿易和投資布局將深受影響。

(7)國際貿易加強國際化合作的案列擴展資料

面對後危機時代的全球格局動盪與變幻,歐美發達國家加速了區域自貿區的商簽,建立區域自貿區網路成為它們構建高標準的國際經貿規則體系、爭奪全球經貿發展空間的國家戰略。

2009年,美國高調加入並力推TPP(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2013年,美歐開始TTIP(跨大西洋貿易投資夥伴關系協定)談判。

TPP和TTIP的共同特點就是廣覆蓋、高標准,其主要內容包括:消除貨物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消除服務貿易和投資的限制性措施;在知識產權、競爭政策、勞工標准、環境標准、政府采購和技術創新等領域制定高於世貿組織現行標準的規則。

通過TPP和TTIP的構建,歐美國家不僅能夠在未來全球貿易發展中有效地控制全球主要的經貿市場空間,而且能夠繼續牢牢地佔據著國際經濟事務中的主導地位。

高標準的全球經貿規則新體系將強化發達國家的競爭優勢,遏制新興國家的趕超態勢,並將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最不發達國家置於邊緣化狀態。

在這樣一場新的全球競爭中,如果中國被排斥在外,貿易轉移效應與新貿易壁壘將讓中國蒙受巨額經濟損失。更重要的是,TPP和TTIP將可能阻滯中國的東亞區域合作步伐,壓制中國在東亞經濟合作中的影響力,並削弱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地位與作用。

因而,需要以積極主動的姿態發展中國主導的高標准自貿區網路,並將推進與大國的自貿區建設作為構建新型大國關系和戰略夥伴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8、反映全球化的事例~~!多多~~

一、全球化

1.什麼是全球化

「 全球化 」 通常指 「 經濟全球化 」 ,它是近幾年來新聞媒體和學術界使用頻率較高,同時又是內涵界定爭議較多的概念之一。

經濟全球化並不是突然發生的事件,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種自然歷史過程,或者說是資本擴張的必然趨勢。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就曾指出: 「 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於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開發,到處建立聯系。資產階級由於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 …… 過去那種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給自足和閉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 」

到今天,雖然這個全球化過程還遠沒有完成,世界上還有反對全球化的個人和團體,但全球化已經是誰都無法迴避、必須正視的現實。正如 1990 年 1 月 8 日的英國《金融時報》上發表的 「 國際化市場與全球化經濟 」 一文所說: 「 當前世界大公司的老闆正在考慮的戰略轉移是全球化。進入 90 年代,若估計不到國際化這一強大發展趨勢,就無法決定工業發展的前景。 」 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魯傑羅對工商界人士說: 「 經濟全球化是被貿易發展推著走的一列高速火車,迅速發展的技術也是推動力。 …… 認為可以阻擋全球化的人必須告訴我們,他們准備如何阻止經濟和技術發展。阻止全球化,等於說要阻止地球自轉 」 。種種跡象表明世界經濟已經到了一個新的轉折點,它的運動方向就是全球化,最終形成全球統一大市場。

經濟全球化是通過各種經濟資源在世界市場上相互流動來實現的。所以,經濟全球化主要是指商品、服務、資本、技術、勞務等經濟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跨越國際的大流通。隨著流通程度的擴大和深化,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也逐漸增強。到現在,經濟全球化已經表現得很清楚的內容是一系列經濟要素全球化的組合,即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資全球化、人力資源全球化、消費全球化等等。

經濟要素全球化組合的速度與規模,可以說達到了空前的程度。跨國公司的出現既實現了生產組織的全球化又實現了組織生產的全球化。到 2l 世紀初跨國公司已有 6 萬多家,其中最大的 200 家就壟斷了世界經濟活動的 l/4 ,跨國公司的生產總量已佔全球生產總量的 1/3 ,其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和技術轉讓費用佔全球 2/3 。無怪乎有人說, 20 世紀是跨國公司在民族國家中經營的世紀, 21 世紀則是民族國家在跨國公司的網路中生存的世紀。因此,可以說,世界經濟的大轉折過程中跨國公司是主要的推動力量;毫無疑問,科學技術的巨大進步,尤其是高新技術的迅速發展,也極大地加速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與此同時,隨著技術開發的國際化和全球技術市場的形成,科技開發的產業化與全球化也已成為一種大趨勢。

2.什麼是國際化和一體化

人們在談論全球化問題時,還經常使用 「 國際化 」 、 「 一體化 」 等相近的詞彙。而且學者們對這些詞語的解釋也互有差異,這是許多新領域發展過程常見的現象。

「 國際化 」 和 「 全球化 」 在許多場合是經常被交替使用,甚至不加區別。如果一定要加以區別的話,可以說 「 國際化 」 表示經濟全球化過程的初始階段, 「 全球化 」 則側重於過程的目標、結果或其成熟階段。由於當今的全球化還不能說已達到成熟階段,因此用國際化來表達也無多大妨礙。這兩個概念的科學界定有待於全球化經濟學的誕生。 『

「 一體化 」 也有一些類似的概念,如 「 國際經濟一體化 」 、 「 區域經濟一體化 」 等等。國外有的學者把 「 國際經濟一體化 」 又叫做 「 區域化 」 ,並將其定義為: 「 各個獨立的國民經濟在體制上組合成為更大規模的經濟集團或共同體,如歐洲經濟共同體。 」「 區域經濟一體化 」 是指在地理上相近的國家相互採取更為開放的政策,從而結成一體化的集團 ( 組織 ) 。這些概念實際上都是指 20 世紀 80 年代起,特別是冷戰結束以來,一些國家為了減少貿易壁壘,形成某種互惠的國家聯合體。其中影響較大的除歐洲經濟共同體外,還有北美自由貿易區、東南亞國家聯盟、中美洲共同市場、海灣合作組織、馬格裡布聯盟等。

「 一體化 」 或 「 區域經濟一體化 」 是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一個自然發展階段。它是相鄰國家之間經濟交往日益頻繁的必然結果。成立區域組織的初衷可能各不相同,但區域經濟發展會增加各地區經濟的抗風險能力,降低地區內部的商品流通成本,加快地區經濟的發展,如能健康發展,有可能成為全球化經濟的穩定成分。

二、全球化的特徵及其表現

在經濟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以往的經濟模式和經濟現象都在迅速地發生變化,它所表現出來的特徵是多角度的,這里僅羅列與本課題關系較為密切的幾個方面:

1.企業跨國經營和商品跨國生產

在以往的年代裡,某一特定產品是由某一特定企業獨家製造的,這是天經地義的。如王麻子刀剪肯定出之於王麻子刀剪鋪工匠之手,本田發動機是由日本本田公司生產的等等,也就是說產品是專屬於某國家的某企業的。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這一概念越發不清楚了。現今的國際市場中流通的商品出於管理上的需要雖然也釘上某廠、某地或某國生產 ( 製造 ) 的牌子,但實際上已不是獨家生產,甚至不是某一國製造的產品。眾所周知的波音噴氣客機,名義上是美國波音公司製造的;其實參與生產的企業包括 6 個國家的 l500 家大企業和 15000 家小企業。再如,歐洲的 「 空中客車 」 飛機,參與研製和生產的企業除法國外,還有德國、英國、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義大利等國的航空公司,只是在法國的圖盧茲最後總裝,法國製造的零件還不到 40 %。不僅這類結構復雜的大型設備是這樣,就連許多小型產品也是這樣生產出來的。這類產品的原產地或生產國的概念,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可以說這是事實上的 「 全球產品 」—— 經濟全球化的傑作。

「 全球產品 」 是商品跨國生產的結果,商品跨國生產之所以發展得如此迅速和成功,主要是由於企業的跨國經營和跨國公司的發展。資本的全球擴張是企業跨國經營和跨國公司發展的動力。在生產的全過程中實現全球范圍內的生產要素的最優配置,並生產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品,這是企業跨國經營和跨國公司這一組織形式之所以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和生命力的重要原因。產品的整個生產過程被分解為若干階段或環節,按照以往的生產模式,這些階段或環節便是企業內部的生產分工,但在跨國經營的企業里,卻變成了全球范圍內的國際分工。有些環節 ( 如零件加工 ) 在勞動力低廉的國家進行,有些環節 ( 如開發設計 ) 在擁有高素質專家的地方進行,有些環節 ( 如總裝配 ) 則在主要的銷售市場附近進行。因此,可以說 「 全球產品 」 是全球性資源最佳整合的結果。

2.商品和資源的跨國大流動

以分工協作為基礎的現代工業的社會化生產,促成了生產和交換的國際化,造就了遍及全球的國際市場,從 GATF 到 'WTO 都是要使這個市場更大、更無阻力和更自由,以便使國際貿易更加便利、商品流通更快、交易成本更低,讓消費者從中獲益,為世界各地的企業提供一個施展自己才能的廣闊空間,從而又會進一步激發更大規模的商品流動、資金流動和人員流動,使那裡的經濟產生活力,這就是市場經濟那隻看不見的手的巨大作用。

今天國際市場商品和資源流通規模之大,已達到令人難以想像的程度,僅 1995 年世界商品貿易額就達到 5 萬億美元,相當於平均每人購買了 l000 美元進口商品。世界貿易年增長一般都在兩位數,並且持續地超過產出增長的速度。這就是說,世界產品中越來越大的部分參與了國際貿易,許多國家對外貿的依存度顯著增大,自覺不自覺地投入了全球經濟的懷抱。

今天世界范圍人口的流動,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其規模之大,無論在中國還是在外國都超過了任何一次民族大遷徙。從上個世紀 70 年代開始,各工業發達國家對外籍勞工的吸納不斷增多,美國、加拿大首當其沖,到了 20 世紀 80 年代西歐也開始大批招收外籍勞 32 ,其中英國和法國各達 300 萬,中東石油輸出國 10 年間勞工數增長 10 倍。中國東部沿海城市的民工潮以億計算。

今天世界范圍的資金流動 ( 國際投資 ) 量,近乎天文數字,僅 1995 年世界外匯交易總額就達 500 萬億美元,相當於當年商品貿易額的 100 倍。

3.世界范圍的技術交流
當今世界已經擺脫了以往那種嚴格控制技術外流的傳統,技術也以商品的形式進入了市場。世界技術市場上通過合法方式出售和購買技術專利、技術特許權、提供有償技術服務、版權交易、購買成套設備和生產線等等方式的技術交流十分活躍。這種技術的廣泛流動使技術成果的推廣應用周期顯著縮短,技術創新和技術轉讓創造更大的效益。以日本為例, 1950~1970 年間,日本僅僅花了 60 億美元,引進 2600 項技術,創造了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的奇跡。據專家分析,如果不引進外國技術而由自己開發的話,大約需要 3 倍的投資和 10 倍以上的時間。

世界范圍內信息的高速與大量流動,幾乎不受地理限制,世界確確實實變成了地球村。信息在經濟、技術乃至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比任何時代都重要,信息網路和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超過現今的任何一個產業。據預測到 2012 年僅集成電路行業年銷售額將達 1 萬億美元,相當於中國 2000 年國內生產總值,發達國家國民經濟總產值增長部分的 60 %與集成電路有關。

上述 3 個方面描述的僅僅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特徵,從中可以發現這種經濟模式對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優越性,它的磅礴氣勢和動人前景。同時,電會發現這個世界規模的經濟列車的高速安全運行,確是一大難題。如果這個國際市場沒有統一的共同遵守的規則,流通的商品和各種資源沒有可靠的質量,沒有較高的信任度,其後果將是何等的不堪設想。

9、國際技術貿易的案例

案例討論:據商務部統計,自1999年實施科技興貿戰略以來,我國累計引進技術近5萬項,合同總金額超過1000億美元,其中技術費達623億美元,占合同金額的57.6%。2005年,我國為技術引進所支出的技術費達118.3億美元,占技術引進合同總金額的62.3%,比1999年提高了31個百分點。這表明,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企業「重設備輕技術」的技術引進觀念已得到轉變,軟技術在我技術引進中逐漸占據主導地位,引進技術的質量明顯改善。請問,我國在進行技術貿易的過程中,在穩步提高數量的同時,應如何逐步提高引進技術的質量. 答案要點:
(1)當代經濟競爭,已從資本實力轉向技術實力,技術進步和創新是產業升級的有效途徑,這也是我國引進外資的核心。
(2)我國要注重技術引進的同時,還要注重引進技術的消化創新。
(3)日本走過的「技術引進 —— 消化仿造 —— 技術創新 —— 技術出口」的發展道路,值得我們的借鑒。
(4)要著重於提高引進技術的質量,優化產業結構,應大力引進深加工工業和技術密集型項目,如電子、機械、儀器儀表、工業設備、醫葯、建材等。努力實現向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項目轉移,改變一般加工工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佔主導地位的局面。
案例討論:中國在環境保護領域開展的國際合作研究和培訓日益增多,這些合作研究與培訓涉及的問題領域包括:全球環境問題、區域環境問題、針對某一行業的環境保護技術和針對某種污染源控制的專項治理技術,對中國的環境保護事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膜-生物反應器是一類具有良好應用前景的新型廢水處理技術。1996年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與日本三菱公司確定開展對膜-生物反應器的合作研究。該研究指在運用膜技術開發一種適合中國廢水水質特點和經濟條件的新型廢水處理設備。合作研究由日本三菱公司提供膜組件,由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實施研究。研究經費由雙方共同籌措,研究成果由合作雙方共有。經過四年多的時間,對膜-生物反應器的原理、反應器的結構、膜-生物反應器的運行過程中膜面堵塞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雙方科學家在研究中進行了充分的交流,並召開了膜-生物反應器的國際研討會。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了中試研究,取得了設計生產裝置的基本參數。已設計出生產規模的膜-生物反應器,並在醫院污水處理中應用,為膜-生物反應器在中國的推廣應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案例評析:
成功經驗表明,開展國際合作將有力地促進中國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提高環境意識和技術水平,更加有利於國際技術交流的發展和國際合作關系的建立,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