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濟類書籍都有哪些
《剩餘價值論》,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亞當.斯密著,商務印書館1972年版
《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大衛.李嘉圖著,商務印書館1962年版
《政治經濟學原理》下卷,約翰.穆勒著,商務印書館1991年版
《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費.李斯特著,商務印書館1967年版
《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凱恩斯著,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
《西方經濟學》,高鴻業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經濟學原理》,[美]曼昆著,三聯書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經濟學》,[美]斯蒂格利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國際經濟學》,[美]保羅.克魯格曼,茅瑞斯.奧伯斯法爾德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國際經濟學》,[美]多梅尼克.薩爾瓦托著,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年(中、英文)版
《國際經濟學》[美]彼特.林德特著,經濟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
《國際經濟學》[美]丹尼斯.R.阿普爾亞德,小艾爾佛雷德.J.菲爾德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年英文版。
《國際經濟學教程》,黃衛平,彭剛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新編國際經濟學》,曲如曉,閆慶悅編著,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世界經濟學——理論.機制.格局》,杜厚文,朱立南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世界經濟學》,張幼文主編,立信會計出版社1999年版
《國際貿易教程》,高成興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國際貿易教程》教學輔導,高成興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國際貿易》海聞,P.林德特,王新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國際貿易學》, 趙春明主編,石油工業出版社2003年版
《國際貿易教程》, 尹翔碩編著,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國際貿易——原理.政策.實務》, 陳憲,韋金鸞等編著,立信會計出版社2003年版
《國際貿易學》, 朱鍾棣,郭羽誕,蘭宜生主編,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國際金融》,陳雨露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貨幣銀行學》,黃達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微觀經濟學: 現代觀點》,范里安,上海三聯書店。
《微觀經濟學基本理論與擴展》,尼科爾森,中國經濟出版社
《宏觀經濟學》,曼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全球視角的宏觀經濟學》,薩克斯,上海三聯書店
《金融學》,博迪、默頓,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國際金融》,Clark,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國際經濟學》(第一卷、第二卷),甘道爾夫,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年。
《投資學》(第五版),夏普、亞歷山大、貝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貨幣金融學》(第四版),米什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計量經濟學導論》,伍德里奇,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國際金融市場》,萊維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貨幣理論與政策》,瓦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國際貿易對中國的作用和意義?
作用是調節各國市場的供求關系,意義是把握好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機遇。
1、國際貿易對中國的作用:調節各國市場的供求關系。延續社會再生產。促進生產要素的充分利用。發揮比較優勢,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優化國內產業結構。增加財政收入。加強各國經濟聯系,促進經濟發展 。
2、以貿易全球化為首要內容的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和商務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深入分析和把握當前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對於我們科學決策,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把握好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機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國際貿易原理導論時期表擴展資料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和國際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貿易專業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
電子商務將國際貿易帶進了一個信息化時代,特別是國際貿易專業的興起和網路貿易的誕生,導致國際貿易運作方式發生巨大變化,信息通過全球網路在世界各國和地區間流動,推動了國際貿易向信息化的方向發展,同時也為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為了解決與貿易有關的環境問題,1993年12月15日,在烏拉圭回合的貿易談判委員會議上,通過一項「關於貿易與環境」的決議,決定起草一份貿易與環境的工作方案,並制定有關貿易與環境措施之間增強相互作用的規則,監督用於環境目的的貿易措施,以及與貿易有關的環保措施。
3、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和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的區別與聯系
亞當斯密於《國富論》中最早提出了絕對優勢理論,指各國在生產同樣產品時,勞動生產率的絕對差異所導致的各國之間生產優勢的不同,因此各國專門生產本國勞動生產率較高的產品。比較優勢理論最早由英國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在《政治經濟學及其賦稅原理》中提出,是用國與國之間生產同一產品相對勞動生產率優勢解釋國際貿易原因的理論。兩者既有共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共同點:
A:無論是絕對優勢理論還是比較優勢理論都屬於技術差異論的范疇。技術差異論,是指各國在生產同一產品時勞動生產率不同所造成的國際分工。
B:都採用了比較的方法來闡述原因。
C:都建立在勞動生產率的差異上,勞動生產率的引進使國際貿易的原因從自然要素領域轉到了生產領域,如果沒有差異,則沒有比較,因此差異是基礎。
D: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並有待於進一步發展。
不同點:
A:假定條件不同:絕對差異論的假定條件是全世界只有兩國,都能生產兩種產品,一國在一樣產品上的生產率高於另一國,另一國在另一產品上的生產率高於此國;而比較優勢理論則是一國兩件產品的勞動生產率都高於另一國,在此基礎上兩種理論對國際分工進行解釋。
B:比較內容與方法不同:絕對差異論比較是直接在二者中選出誰好誰劣,而比較優勢理論則是「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
C:適用范圍不同:絕對差異論只能說明各國分別在某一種或某幾中產品的生產上,勞動生產率高於其他國家,分工得以形成,而比較優勢理論還可以解釋當一國在所有產品的生產上勞動生產率都高於他國時國際貿易得以成立的原因,即考慮到相對技術優勢,但同時這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為這種理論在假定時只考慮生產力的投入,並認為勞動力的轉移勞動生產率不變,以及從靜態角度考慮國際分工。
D:有絕對優勢一定有比較優勢,有比較優勢不一定有絕對優勢。絕對優勢是同一產品一國對另一國的優勢,是內生的,而比較優勢理論是同一國一產品對另一種產品的優勢,是外生性的。
4、什麼叫做國際貿易純理論?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主編的《戰略性貿易政策和新國際經濟學》【注釋】保羅·克魯格曼:《戰略性貿易政策和新國際經濟學》(海聞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和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頁。【注尾】在全球經濟學理論界享有盛譽。該書是美國商務部在20世紀80年代初召開的一次研討會的理論成果,初版於1986年,由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發行,至1995年已重印七次。該書共收錄了15位經濟學家撰寫的12篇有關國際貿易新理論的力作,從不同角度探討了國際貿易理論的「新思路」。
一、新貿易理論的基本思想
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其代表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及原因的研究》(1776年)中提出的「絕對優勢說」堪為自由貿易理論之濫觴。鑒於亞當·斯密「地域分工論」存在著明顯缺陷,大衛·李嘉圖對其進行了修正,創立了「相對優勢說」,標志著國際貿易理論的重大突破。但該理論仍然不能完全解釋國際貿易的發生機制。1933年,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及其學生俄林以「資源稟賦說」科學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戰後國際貿易理論成了赫俄理論的一統天下。
(一)戰略性貿易理論。20世紀80年代初,國際貿易形態發生了很大變化,實際上已經不再是古典理論所設想的那種交換了,如資本要素豐裕的國家傾向於出口資本密集性產品,有熟練勞動力的國家傾向於出口技術密集型產品,而不發達國家則出口原材料,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雖然國家的技術差異和資源稟賦仍然主要決定了國際貿易的基本模式,但相當部分國際貿易不可簡單地歸因於出口國的自然優勢,相反,越來越多的貿易來源於規模經濟和因技術創新而形成的人造優勢。
這說明國際貿易形態的歷史性變遷對經濟學家提出了挑戰。只有在現有貿易思想基礎上發展一套新理論,才能重新解釋國際貿易領域里正在發生的巨大變遷。70年代發展起來的產業組織學提出了分析寡頭競爭產業的新方法,從而催生了國際貿易新理論。
古典貿易理論建立在市場不會偏離「完全競爭」太遠的假設之上,市場上有許多生產者,每個生產者力量都很小,不會試圖去影響價格或其競爭對手未來的行為。然而,戰後以來產業內貿易和發達國家之間貿易的迅速增長說明完全競爭的假設是不合適的,現在相當一部分貿易是由大規模生產的優勢、積累的經驗和通信技術的創新所決定的,由眾多小企業之間展開的原子狀的競爭已經難以看到,而少數幾家大型企業之間的不完全競爭卻隨處可見。例如,大型客機市場基本上由「波音」和「空中客車」兩家寡頭航空公司所壟斷,每一方都有影響價格的能力,它們做出戰略性的行動,以期影響競爭對手的行為。
古典貿易理論在於證明自由貿易是最好的。古典理論假定市場競爭是完全的。一國在某一產業的比較優勢是貿易發生的根本原因,每個國家都因其各自的要素稟賦而參與國際分工。因此,在一個競爭激烈的經濟中,「租」非常少,因而經濟中不存在「戰略性」部門,自由貿易政策是各國最好的選擇,在各國都支持自由貿易的情況下,每個國家都能從貿易中獲益,且一國的收益並不以他國的損失為代價,自由貿易不是零和博弈。古典理論甚至認為,即使世界上只有一個國家奉行自由貿易原則,其他國家都一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該國仍能從自由貿易中獲益。因此,自由貿易是古典理論的鐵律。
在產業組織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貿易理論對古典貿易理論提出挑戰。新理論既是對古典貿易理論的繼承,又有所超越。它認為,國際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歷史的偶發性,是一國特定的歷史、某個偶發事件和經濟政策的產物,並不是完全由各國資源稟賦差異所決定的。新理論最有意義的創新在於引入了不完全競爭和規模經濟理論,從而使國際貿易理論從完全競爭這一假定條件的束縛下擺脫出來,市場中不完全競爭是普遍現象,完全競爭才是特例。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下,產業領域存在著規模經濟報酬遞增的現象,這個理論有力地挑戰了古典貿易理論所認為的規模經濟報酬不變的傳統觀點。由於市場競爭是不完全的,「租」不可能因競爭而完全消失,在一些產業,資本和勞動有時會獲得比其他產業高得多的回報率,因而經濟中存在著「戰略性」部門。如果政府能夠識別出這些戰略性部門,就有可能採取戰略性貿易政策。所謂戰略性貿易政策,是指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中,政府積極運用補貼或出口鼓勵等措施對那些被認為存在著規模經濟、外部經濟或大量「租」的產業予以扶持,擴大本國廠商在國際市場上所佔的市場份額,把超額利潤從外國廠商轉移給本國廠商,以增加本國經濟福利和加強在有外國競爭對手的國際市場上的戰略地位。政府參與國際經濟競爭顯然會從根本上改變國際貿易的通行規則,因而被視為提升其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活動。
(二)選擇戰略性產業的基本標准。如果說經濟中存在著戰略性部門,那麼企業家或經濟學家該怎樣識別它們?克魯格曼提出了識別戰略性部門的兩項標准,一是看該部門是否有大量的「租」存在,即該部門的資本或勞動回報率是否特別高;二是看該部門是否存在著外部經濟,即某一企業的研究開發活動或經驗對其他企業會產生技術外溢。然而,由於外溢是沒有市場價格的,根據這項標准去衡量戰略性部門有一定難度。
(三)戰略性貿易政策的幾種形式。一旦選定某些產業為戰略性產業,政府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保護這些優選產業的發展呢?克魯格曼和詹姆斯·布蘭德(James Brander)提出了戰略性貿易政策的幾種可能的應用形式。
1.以轉移利潤為目的的補貼。這項戰略性政策涉及到運用補貼來加強在有外國競爭對手的國際市場上的戰略地位,其基本思想是要把利潤從國外廠商轉移給國內廠商。政府補貼可能使本國廠商降低產品成本,從而在有利可圖的國際市場上佔有更大份額。由於成本補貼迫使外國競爭對手削減產量,使本國廠商得到額外利潤,這些利潤超過政府的補貼數額,即廠商的受益超過納稅人的損失。這說明出口補貼(或生產補貼)增加了國內經濟福利。
2.保護本國市場。比較典型和普遍運用的是國內市場保護政策。在國際貿易實踐中,對國內進口競爭產業的保護政策歷來基於出口鼓勵政策。保護政策的古典版本是有名的「幼稚產業」理論,最早由漢彌爾頓提出,李斯特加以發展和完善。克魯格曼在1984年提出了一些與幼稚產業論相似的論點。一種觀點認為,在規模經濟情況下,隨著總產量上升,邊際成本遞減,阻止外國廠商進入國內市場,不僅可以幫助本國廠商佔領被保護的國內市場,也會使本國廠商在出口市場上獲利;另一種觀點基於「干中學」思想,「干中學」在結構上與邊際成本遞減的情形是類似的。在一個受保護的國內市場上,本國廠商生產得更多,比外國競爭者學習得更快,它的「學習曲線」向下移動。
二、新貿易理論在美國興起的深層背景
20世紀80年代初,戰略性貿易政策理論在美國興起,不是偶然的。
首先,它與同時代美國經濟形勢發生的深刻變化有著密切聯系。隨著歐洲的復興、日本的崛起,美國逐漸喪失了在世界經濟中的絕對優勢地位。特別是日本作為經濟、科技和金融大國的崛起,成為在國際競爭中對美國具有較大威脅的經濟大國。80年代,日本國民生產總值已相當於美國的60%,在高科技方面,日本已在不少領域明顯超過西歐而對美國構成巨大挑戰,日本的對外貿易發展速度驚人,1979年日本的進出口總額較1955年增長了46.5倍,佔世界貿易總量的比重隨之從2.3%提高到6.5%,而美國在同期則從14%下降到12%。【注釋】方連慶、劉金質和王炳元主編:《戰後國際關系史(1945-1995)》,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上冊,第524頁。【注尾】當時,美國各界正在為國際競爭力開始下降而擔憂,日本和歐共體國家卻通過政府補貼或保護等手段對高科技產業實行扶持政策,由此,在美國引發了一場關於美國是否也應該對自己的目標產業進行扶持的爭論。歐共體對農產品的長期補貼政策,使得美國有時也考慮運用補貼或其他優惠政策促使其他國家購買美國而非其競爭對手歐共體的農產品。而日本、韓國的汽車和家電業的發展主要得益於政府的產業政策。為了重建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絕對優勢,美國經濟學家開始考慮要麼採取對抗性的貿易政策,在政府保護下發展一些支柱產業同日本和歐共體競爭,要麼,對日本和韓國等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施加政治壓力或展開貿易談判,迫使他們降低在經濟領域的國家介入程度。在這種背景下,里根和布希兩屆政府在貿易理論、貿易思想上逐步背離了自由貿易原則,開始轉向所謂公平貿易和管理貿易。
其次,貿易政策在美國經濟政策中的地位日益上升。直到1960年,美國製造業仍然主要是向國內消費者提供產品,企業的競爭對手基本上局限於來自國內的廠商。此後,貿易的重要性開始上升,據統計,1960至1980年期間,進出口佔美國製造業增加值的比重增長了一倍多,這表明國際因素對美國經濟的重要性日益上升,伴隨著企業競爭由純國內性質的問題轉變為國際性質的問題,貿易政策也不再被視為僅僅是美國的國內政策,而成為對外經濟政策的一部分。美國對國際貿易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提高了國家貿易政策對國內經濟變數的影響力,貿易政策作為達到國內目標和反擊外國企業的不公平貿易的手段也越來越具有吸引力。
第三,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產業內貿易和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發展迅速,以比較優勢和要素稟賦為基礎的傳統國際貿易理論已難以對此做出合理解釋。主要表現在發達國家間貿易和產業內貿易發展迅速,這對新自由主義的經濟理論提出了挑戰,古典理論的比較優勢說和新古典理論所秉持的要素稟賦論的解釋力降低,國際政治經濟學需要發展新的分析框架。羅伯特·吉爾平認為「80年代的種種事態發展,已經對國際政治經濟學的性質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注釋】羅伯特·吉爾平:《國際關系的政治經濟學》(楊宇光等譯),經濟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195頁。【注尾】克魯格曼說得更明白:「一直可以用來說明1880年甚至1950年的經濟狀況的古典的自由貿易理論,已不適用於解釋1984年的世界經濟」。這在客觀上要求理論界重新思考國際貿易理論,創立新學說,對戰後以來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國際貿易新模式做出科學解釋。
在這種背景下,經濟學家們試圖解釋戰後發達國家間貿易和產業內貿易迅速增長這一國際貿易領域的新現象,於是出現了國際貿易理論的「新思想」,新思想的「內核」是關於戰略性貿易政策的理論。該理論的核心是賣方寡頭公司在國際貿易和對外投資中的日益重要性,這種公司可能利用越來越多的利潤、實踐經驗和阻礙競爭對手的壁壘加強自己的地位。【注釋】羅伯特·吉爾平:《國際關系的政治經濟學》,第201頁。【注尾】 在國際競爭日益加劇的時代,各國政府有可能代表本國公司執行戰略性貿易政策,即通過財政補貼或國內市場保護等手段增強本國公司的國際競爭優勢,使超額利潤從外國廠商轉移給本國廠商。
三、理論特色
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安排了一系列由美國貿易代表的官員和貿易、產業政策專家參加的會議,散發事先准備好的有關當前貿易政策問題的案例材料,希望學者們能提供與這些問題有關的合適的分析框架。不少美國經濟學家開始投身於新貿易政策的理論研究,試圖藉此為美國實施戰略性貿易提供理論依據和政策辯護。新貿易理論成為炙手可熱的研究領域,戰略性貿易政策也成為經濟學家和政治學家討論的熱門話題。
保羅·克魯格曼主編的《戰略性貿易政策和新國際經濟學》,匯集了80年代美國學者關於戰略性貿易政策及新貿易理論的主要研究成果。該書有三大特點:
首先,無論是經濟學家們對新理論的探討還是研究成果的結集發表,都反映了美國學術研究的實用傳統。可以說,所有這些研究成果都有著極強的現實針對性,它們試圖解釋戰後國際貿易的三個基本事實:一是戰後60%的貿易是在發達國家之間進行的,「北北」貿易壓倒了「南北」貿易;二是它解釋了產業內貿易迅速擴大的原因;三是它說明,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下,在由賣方寡頭公司相互競爭的經濟中,政府幹預有可能改變戰略博弈的基本結構,從而為本國廠商贏得國際競爭優勢,把超額利潤從外國廠商轉移給本國廠商。不少學者將戰後日本在一些重要的經濟部門所取得的成就歸之於日本政府的戰略性貿易政策和產業政策。
其次,保羅·克魯格曼為本論文集撰寫的「導論」提出了國際貿易理論的「新思路」。他重在提出問題,比如,國際貿易新理論的經濟依據是什麼?企業家和經濟學家怎樣識別戰略性產業?政府能否成功地實施戰略性政策?日本的經濟成就與戰略性政策有何聯系?日本的產業政策值得美國仿效嗎?假定美國根據新貿易理論採取更積極的、掠奪性的貿易政策,外國政府將做何反應?等等。論文集的其他14位學者則見仁見智,分別從不同角度給予了不同程度的回答。
第三,該論文集並沒有就新貿易理論和戰略性貿易政策達成共識。從政策建議角度來看,多數學者不贊成美國政府採取戰略性貿易政策,也不贊成政府對任何特定產業進行扶持。美國有著相當發達的資本市場和勞務市場,各種生產要素都是高度流動性的,市場導向仍是資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市場在引導資本和勞務向高技術部門轉移過程中仍將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學者們建議,美國政府應對實行干預主義的產業政策抱慎重態度。部分學者指出,戰略性政策只有在缺乏其他更好的政策時才能應用,而且只能是臨時性的。
盡管戰略性貿易政策難以付諸政策實踐,單從理論上來說,它注重把有關公司和工業組織的理論應用於貿易關系,強調學習曲線、規模經濟和外部性,是對古典和新古典經濟理論的重大突破。古典經濟理論把重點放在解釋「南北」貿易上,而新理論著重解釋「北北」貿易;古典理論認為貿易只是在公司之間進行,新理論認為存在著政府與公司合謀以攫取「租」(超額利潤)的可能性;古典理論假定市場是完全競爭的,「租」是不存在的,新理論假定市場競爭是不完全或壟斷的,在某些產業中存在著大量的「租」;古典理論假定資本和勞動是不流動的,比較優勢是靜態的,新理論假定資本和勞務都是流動的,比較優勢是動態的和人為的。
克魯格曼主編的這部《戰略性貿易政策和新國際經濟學》是目前國外關於新貿易理論的權威文獻之一。它正式確立了戰略性貿易政策所倡導的政府幹預可使經濟福利最大化的論斷的學術地位,不僅反映了經濟學知識的新進展,而且從實際出發,比較合理地解釋了戰後國際貿易的新模式。
5、在我國,國際貿易的就業發展前景怎樣?這個專業都學什麼課程呢?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生部分課程:
主修課程:
公共課程—— 大學外語 高等數學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線性代數 毛澤東思想概論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鄧小平理論概論 政治經濟學原理 微機應用基礎 C語言 資料庫技術
專業基礎課程——經濟學原理 國際經濟學 國際商務導論 國際金融 統計學 會計學 貨幣銀行學 管理學 財政學 專業外語 商品學 技術經濟學 等
專業課程——國際貿易原理與實務 國際技術貿易 外貿函電 國際商法 國際市場營銷 國際商務談判 電子商務 等
6、國際貿易的分類
國際貿易也稱通商,是指跨越國境的貨品和服務交易,一般由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所組成,因此也可稱之為進出口貿易。
1、按貨物移動方向國際貿易可分為:進口貿易、出口貿易、過境貿易
2、按統計標准國際貿易可分為:總貿易、專門貿易
3、按商品形態國際貿易可分為:有形貿易、無形貿易
4、按有無第三者參加國際貿易可分為:直接貿易、間接貿易、轉口貿易
5、按參加國的多少國際貿易可分為:雙邊貿易、多邊貿易
6、按清償工具國際貿易可分為:現匯貿易、記帳貿易、易貨貿易
7、按貨物運輸方式國際貿易可分為:陸路貿易、海路貿易、空運貿易、郵購貿易
8、按經濟發展水平國際貿易可分為:水平貿易、垂直貿易
9、按地區國際貿易可分為:南南貿易、南北貿易、北北貿易
7、國際貿易專業的本科生主修專業課程都包括那些?
國際貿易專業的本科生主修專業課程:
主幹學科:經濟學、統計學。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世界經濟概論、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國際結算、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統計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社會調查和專業實習等,一般安排6周。
(7)國際貿易原理導論時期表擴展資料:
國際貿易專業的本科生,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受到經濟學、管理學的基本訓練,具有理論分析和實務操作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掌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理論和方法;
2、掌握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
3、能運用計量、統計、會計方法進行分析和研究;
4、了解主要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及其貿易政策;
5、了解國際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發展的動態,貿易函電;
6、能夠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具有聽、說、讀、寫、譯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計算機從事涉外經濟工作。
8、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貿易經濟 都學什麼內容
培養適應市場經濟建設需要,通曉市場流通理論,掌握貿易理論和實務的高級專業人才。通過系統地專業學習,要求學生掌握貿易經濟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掌握內、外貿企業經營管理所需的經濟、法律、財會、數學、金融等多方面的基礎知識。
專業培養方向
在專業培養方向上,在計劃經濟時期,貿易經濟專業培養了許多宏觀經濟方面的人才。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發展,貿易經濟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也開始面向政府職能部門、工商企業等部門,培養適應市場經濟建設需要,通曉市場流通理論,掌握貿易理論和實務的高級專業人才。通過系統地專業學習,要求學生掌握貿易經濟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掌握內、外貿企業經營管理所需的經濟、法律、財會、數學、金融等多方面的基礎知識,能熟練運用外語和計算機技術,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分析解決能力強,具備從事政府和企業經營管理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1]
核心課程
該專業的核心課程主要有:產業經濟、貿易經濟、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消費經濟、服務經濟與服務貿易、貿易政策、市場管理、物流學、國際金融、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期貨市場運作、電子商務與網路貿易等。
就業方向
該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主要為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培養從事制定貿易政策、實施貿易管理和開展貿易實務、市場調研與開發、銷售管理、現代物流管理等所需的人才。
業務培養目標
培養能在國家機關、國民經濟綜合部門、外貿部門、商業部門、大型工商貿公司(企業)、涉外企業、合資企業等機構從事各種商業實際業務工作和經營管理、市場調研、現代推銷、經濟活動分析等工作以及在學校、研究單位從事本專業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的德才兼備的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
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經濟理論;熟悉我國商業、貿易領域有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具備較系統的國內外貿易經營與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具有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
主要專業課程: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商業經濟學、商業物價、物流學、商業企業管理學、市場預測與管理決策、市場營銷學、電子計算機在商業中的應用、西方經濟學、國際市場學、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工商管理、涉外企業管理、外貿實務、中國商業史、商品學概論、公共關系學等。
實踐環節
結合教學,組織學生參加社會調查、業務實習等實踐活動。
修業年限
四年。
就業領域
畢業生主要適宜在商業(包括糧食、供銷)、外貿系統、國民經濟綜合部門、大型工貿公司(企業)、涉外企業、合資企業等部門從事經營管理、市場調查與預測、經濟活動分析、理論政策研究等工作,也可以從事有關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
授予學位
經濟學學士。
課程介紹
編輯
《貿易經濟學》是研究特定社會關系條件下商品市場上形成的經濟關系及其運動規律的一門經濟學科。它主要研究其基本范疇和理論、所有制結構、經濟結構、經濟運行及其發展等內容。本課程主要介紹了交換和貿易、市場及其運行、購買力以及商品流通、價格、市場、開放貿易、對外貿易、貿易組織、貿易經營、貿易效益、貿易管理等知識。
以南京財經大學採用的《貿易經濟學》為例,該書由周肇先主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9年版。主要內容及教學方法如下:
第一章,導論,目的是了解研究對象和體系結構 ,採用課堂教學形式。
第二章,貿易的形成與發展,目的是探討商業的形成、貿易發展歷史,了解西方貿易理論發展與中國當代貿易理論研究現狀,採用課堂教學形式。
第三章,貿易的功能,目的是知道貿易的基本職能與輔助職能及貿易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採用課堂教學和討論會形式。
第四章,貿易行為及其發生機制,目的是知道貿易行為的激勵、貿易行為規則及貿易競爭行為,採用課堂教學形式。
第五章,貿易形式,採用課堂教學、調研作業形式,目的是掌握批發經營形式、零售經營形式、批零兼營形式的概念, 貿易的三流形式以及交易形式,採用課堂教學及參觀方式,並布置調研作業。
第六章,貿易結構理論,目的是掌握商業所有制結構、行業結構與貿易區域結構、企業結構及結構優化理論,採用課堂教學形式,召開第六章「調查報告會」。
第七章,貿易規則,目的是了解貿易規則的作用、體系與市場秩序 ,採用課堂教學形式。
第八章,貿易運行主體,目的是了解其構成、組織形式、連鎖與特許經營、配送方式的一般作用,採用課堂教學、辯論會形式。
第九章,貿易運行客體,目的是掌握商品與服務的類型,知道服務貿易的概念,採用課堂教學形式。
第十章,貿易網路與渠道,目的是了解貿易運行的時間與方向、渠道,採用課堂教學、講座形式。
第十一章,貿易空間的市場開拓,目的是研究農村市場的地位與貿易開拓、研究不同區位中區域市場的發貿易發展,採用課堂教學、討論會形式。
第十二章,貿易發展,目的是了解貿易增長及其因素、貿易發展的趨勢,採用課堂教學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