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國人與中國人有好交往的小故事
中國永遠的朋友---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
美國記者
埃德加·斯諾,美國著名記者和作家。1928年來到中國。九一八事變後,他親赴前線采訪,寫下了一批頗有影響的有關中日戰爭的報道。特別是他撰寫了轟動世界輿論的《紅星照耀中國》(《Red Star Over China》)——不帶任何政治偏見和黨派色彩,通過親自采訪所得的第一手資料,得到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信任。抗戰期間,斯諾作為中國人民的朋友,把中國的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組織、發起、宣傳「工合」運動,支持中國的戰時經濟;如實報道中國抗戰實況;開展大量的國際宣傳,極大地支持了中國的反侵略戰爭。他把一生最寶貴的年華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他以自己的行動,在中美兩國人民之間架起了一座友誼的橋梁。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爆發,斯諾在北平南苑目睹了中日戰爭的開端。他在參加日軍召開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大聲質問:「為什麼要在中國領土上進行軍事演習?為什麼借口士兵失蹤動用大兵?為什麼侵略者不撤兵回營,反叫中國守軍撤出宛平?」斯諾這一連串的問題,問得日軍新聞發言人狼狽不堪,無法正面回答,只得倉促宣布記者招待會結束。
9月末,斯諾在上海目睹了八一三淞滬抗戰。在報道中,斯諾稱贊這場戰爭是「偉大的表演」,中國人所表現出來的勇敢和軍事技能,是許多人所沒有料想到的。
接著,斯諾沿著日軍在中國的侵略戰線,橫越中國國土,去了漢口、重慶、西安,並再一次去延安,撰寫了一系列的新聞報道。在漢口,他為中國工業所遭到的破壞而痛心:「最令人氣餒的是中國在各處所犯的同樣的錯誤,那就是沒有把工業企業和有技術的工人加以改組和撤退,而在放棄南京、漢口兩座戰略城市之前,又沒有作出巨大的努力使兩個城市不致變成敵人的戰爭基地。日本利用了掠得的資源和工廠,把侵略更深一步向內地推進。」
他驚異地發現:盡管日本人取得了所有重大戰役的勝利,但從來沒有贏得一項政治決定,從來沒有能夠勝利地結束這場戰爭。任何甘心承認失敗的人,必然遭到人民的反對,人們不承認他的權威。汪精衛叛國投敵,成了南京傀儡政府的首腦,人民就唾棄他,他的影響也就消失了。如果蔣介石投降,也會發生同樣的情況。
他稱贊新四軍:最大資產,也許就是他的革命傳統,那就是有組織方法,百折不撓的精神以及戰斗的戰術。他誇獎八路軍:已經成為一種英勇的傳說,這傳說在它萬次戰斗的記錄中,象徵著每一個作戰的人都必須相信它具有的那些戰斗的品質:忍耐、敏捷、勇敢、指揮的天才、不屈不撓以及——也許最重要的——精神的不可戰勝。所有這些結論,都顯示了斯諾作為一個進步新聞記者敏銳的洞察力。都被收入他在1941年出版的《為亞洲而戰》一書中。
地下工作總部
七七事變後,日本侵略軍佔領了北平。日軍大肆搜捕、迫害中國的抗日愛國人士和革命青年。當時,斯諾參加了在北平的外國人(歐美)援華社會團體,積極掩護和幫助中國的愛國者,使他們免遭日軍捕殺,他的公寓成了抗日愛國分子的避難所,斯諾熱情地幫助這些避難者化裝成乞丐、苦力和小販逃出北平。
斯諾家中還存放著一些中國人寄存的財物,從私人汽車到游擊隊從日本人手裡奪回的黃金、珠寶和玉器。有一次,西山的抗日游擊隊派了一位聯絡員來找斯諾,請他幫助變賣從日軍手中奪回的珠寶、黃金,以解決游擊隊急需購買槍支彈葯的經費,並提出給斯諾高額的回扣。斯諾說:「我一分錢也不要。但是我建議,你們把在西山一個修道院扣留的幾名義大利修道士釋放了。」他對游擊隊員說:「這樣做不好,會損害你們的抗日事業,不能獲得國際上的同情。」「我是為中國著想。」斯諾說,「一次只能同一個敵人作戰,不宜樹敵太多。」
游擊隊接受了斯諾的建議,釋放了那幾個義大利修道士,斯諾也找到了肯幫忙的人幫助游擊隊把珠寶、黃金變賣了出去。
在斯諾家花園的地下,愛國學生埋藏了許多被日軍查禁的進步書刊。斯諾甚至還同意在他家中設置了一部秘密電台,斯諾除了忙於新聞采訪,報道中日戰況,每天還要為眾多的避難者的吃飯問題奔忙。
當時,西方各國在中日戰爭中保持中立,日本佔領軍對在北平的歐美等國的人士還沒有敢公然侵犯。斯諾說:「我的住所很快成了某種地下工作總部了,我肯定不再是一個『中立者』了。」
斯諾掩護鄧穎超從北平脫險,頗有些傳奇色彩。七七事變時,鄧穎超正在北賓士病,為了盡快離開戰亂地區,鄧穎超在愛潑斯坦的幫助下找到了斯諾,請斯諾設法帶她出去。為了應付沿途日軍盤查,鄧穎超化裝成斯諾的「保姆」。和斯諾一起乘火車離開北平。列車到達天津站,日軍在月台檢查所有的中國旅客,凡是他們認為可疑的,都會被抓走。「我是美國人,美國記者。她是我的家庭保姆。」斯諾對日本檢察員說。日本檢察員揮手放斯諾他們出站。到達天津之後,斯諾把鄧穎超託付給自己的一位好友、紐西蘭記者吉姆·伯特倫,請他把鄧穎超帶過封鎖線。令人驚奇的是,斯諾當時並不知道所幫助的人是鄧穎超。實際上,斯諾幫助中國人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
中美人民友誼的橋梁
1941年,斯諾回到美國後,仍然向美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宣傳中國的抗日戰爭。他說:「我依然贊成中國的事業,從根本上說,真理、公正和正義屬於中國人民的事業,我贊成任何有助於中國人民自己幫助自己的措施,因為只有採用這種方法,才能使他們自己解救自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斯諾對中國進行了三次長期訪問。這在美國政府對新生的中國實行孤立政策和武裝支持台灣蔣介石的年代裡,對一名美國人來說,真是一件獨一無二的事。1960年,斯諾訪問北京,他意識到中國領導人希望他的到來,可能有助於建立起一座中美兩國的友誼橋梁,他表示:「前途是艱險的,但橋梁能夠架起,而且最後必將架起。」
1971年,美國乒乓球隊出乎意外的被邀請訪問北京,中美關系解凍,美國《生活》雜志抓住時機發表了斯諾的一篇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斯諾透露了中國領導人毛澤東曾告訴他的話:如果理查德·尼克松訪問中國,無論是以旅遊者的身份還是以總統的身份都會受到歡迎。這篇文章是斯諾的最後一篇「獨家內幕新聞」。就在尼克松開始前往北京的同一個星期,斯諾死於癌症。
斯諾生前寫道:我愛中國,我願在我死後把我的一半留在那裡,就像我活著時那樣。美國撫養和培育了我,我願把我的一部分安葬在哈德遜河畔,日後我的骨灰將滲入大西洋,同歐洲和人類的一切海岸相連,我覺得自己是人類的一部分,因為幾乎在每一塊土地上,都有著同我相識的善良的人們。遵照斯諾的遺願,他的妻子將他一半骨灰帶到中國,安葬在北京大學校園的末名湖畔,另一半骨灰安葬在美國哈德遜河畔。
埃德加·斯諾·的網站:http://www.tangshizeng.cn/edgarsnow/index.htm
2埃里克-斯諾(Snow ,Eric)
NBA球員
個人簡介
為自己的每次助攻和搶斷捐贈10美元,賽季總計16060美元,全部贈予慈善團體
最喜歡的NBA城市是克利弗蘭,因為離他的家鄉很近
高中的成績基點是3.7;
喜歡打保齡球和玩電腦游戲
3約翰·斯諾
新任美國財政部長
年齡:63歲,1939年出生於俄亥俄州托萊多
教育:1962年獲托萊多大學學士學位;1965年獲弗吉尼亞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1967年獲喬治·華盛頓大學法學學位
經歷:1965-1967馬里蘭大學經濟學助理教授
1972-1975交通部助理法律顧問
1973-1974喬治·華盛頓大學兼職法學教授
1974-1975交通部負責政策、計劃和國際事務的副助理部長
1975-1976交通部負責政府事務的助理部長
1976-1977交通部副部長
1976-1985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員會委員
1985至今美國切西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1991年兼任董事長
2、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怎麼樣?
簡介:學院性質 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創建於2001年7月,由江西農業大學和江西亨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合作舉辦,是經教育部首批批准為實施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本科教育的獨立學院。 地理環境 學院佔地490畝,地處昌北大學區中心,交通便利,出入安全。校園內有山有水,噴泉輝映,學生公寓環湖而建,綠樹掩映,碧草如茵。花園式的校園給學生提供了優美而舒適的生活、學習環境。 辦學規模 學院以江西農大六十多年的辦學經驗和優勢學科為依託,已形成經、管、文、工、農、法等學科為一體的教學體系,現設有經濟系、財會系、管理系、計算機系、外語系、人文與藝術系、公共基礎課部等七個系(部),2006年度有在校生5100餘人。 培養目標 學院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質量立校」的辦學指導思想,實施「科學、嚴格、規范」的管理,堅持教育創新,積極探索應用型本科的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努力構建獨立學院學生管理與教育的工作新模式,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強調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旨在培養基礎扎實、身心健康、動手能力強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師340餘人,高級職稱教師比例達到30%,已初步建成了一支適應今後學院改革、發展、建設需要的教學及管理隊伍。並積累了一套符合學院實際的加強教學管理,堅持因材施教,抓好學風建設,不斷提高培養質量的寶貴經驗。 辦學條件 學院的投資規模為2億元人民幣。目前,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均已完成。教學大樓氣勢恢宏,學生公寓、食堂均按標准化要求建造,網路通到所有教室和寢室,各種生活配套設施齊全。學院建築面積達十萬余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齊全,有63個多媒體教室,語音教室有680座。圖書館有各類圖書30餘萬冊。計算機實驗中心大樓擁有計算機輔助設計、電子商務、電子信息工程、華為網路、思科網路等22個IT方面的實驗室,實訓中心擁有金融投資、音視頻、商務旅行社、國際貿易操作能力、會計學、形象設計等18個商務方面的實驗室。學院還在省內外建立了一批校外專業實習基地,為全院學生的專業實習和實踐性教學提供了充分必要的條件。 優異成績 建院六年來,我院學生在校內外的各種活動和比賽中取得了驕人成績。共有14人次獲得國家級榮譽,有61人次獲得省級榮譽。01級張璐同學在首屆全國青少年斯諾杯英語口語大賽北京總決賽中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大學專業組特等獎,04級桂田同學郭晨同學分別獲得第五屆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江西賽區復賽專業組一等獎和非專業組二等獎。江西衛視、南昌電視台、江南都市報、大江網、中國共青團網、江西團建網、江西省高教網等多家新聞媒體曾多次對學院的學生活動、教學改革等進行過報道,學院的社會信譽不斷增強。
注冊資本:20772.57萬人民幣
3、廣東有沒有自己生產光電感測器的廠家?
您好,廣東深圳大深感測屬於自主研發生產光電感測器的廠家。
大深感測創始人團隊從歐姆龍辭職,回國創立DASS大深品牌,開始自主研發國產感測器,立志成為中國感測器的代名詞!
深圳大深感測科技有限公司專注光電感測器產品研發及生產於一體, 主營產品包括槽型光電感測器、方型光電感測器、光纖感測器、接近感測器等系列 ,是目前國內少有完整掌握光電感測器核心技術的企業。
強大的研發能力是DASS大深感測器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我們引進專業的高端人才隊伍,打造精準的研發管理體系。多年來始終堅持務實、創新、專業、真誠的理念,堅持技術創新,推動產品更新迭代!
大深每一款產品都凝聚著大深人的智慧和汗水,DASS大深從光電感測器進軍市場,抓住產業鏈的細分環節,首創的漫反射零盲區檢測技術,抗強光檢測技術讓光電感測器性能升級!應用范圍更廣泛!得到廣大國內客戶認可!
DASS大深感測一直在努力!立志要做中國本土自己的感測器產品,希望能新基建時代浪潮中與與感測器消費者互惠互利、共同進步,為感測器產業的蓬勃發展出一份力,為民族工業的振興做出一份貢獻!
4、國資國企改革概念股票有哪些
國資國企改革概念股票有:
成飛集成(002190)中航飛機(000768)中航動力(600893)成發科技(600391)中航動控(000738)洪都航空(600316)。
中航電子(600372)中航機電(002013)中航光電(002179)中航黑豹(600760)中直股份(600038 )中紡投資( 600061 )。
貴航股份(600523)中航重機(600765)*ST三鑫(002163)深天馬A(000050)飛亞達A(000026)中航地產(000043)。
(4)斯諾寶國際貿易擴展資料:
分析預計:
隨著中國製造業的創造能力的大幅提升,中國出口產品的質量與技術含量也越來越高,低成本高質量的「中國製造」產品沖撞歐美本土產品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大,沖突將日趨升級激化。
面對美國利益集團的強大壓力以及即將開始的下屆總統大選,布希政府表示,要「採取相應的對策」。財長斯諾、商務部長埃文斯、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貿易代表佐立克等主要經濟官員也紛紛指責中國的貨幣與貿易政策。
美國正逐漸失去對中國的耐心。一些亞洲專家認為,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全球的資金與人力資源正在大洗牌。
以往的全球化是勞動密集型、低技術含量的產業遷離歐美;而今,隨著通訊手段的大幅提高以及中國與印度等發展中國家人力資源素質的提高,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業也同樣捲入了全球化的浪潮。
5、為什麼說我國貿易順差加大,人民幣面臨升值的壓力就越大?
一、人民幣升值之利:
人民幣升值可能意味著人民幣地位的提高,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的提升。
1)中國老百姓手中的財富更加值錢,人民幣一升值,老百姓手裡的錢就更值錢了,中國的人均GDP全球排名也可以往前挪一挪。
2)中國外債壓力的減輕和購買力的增強等等。
二:人民幣升值之弊:
受人民幣升值的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將會放緩。表現在四個方面:
1) 人民幣升值會影響到我國外貿和出口。
2) 影響到我國企業和許多產業的綜合競爭力
3) 破壞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使我國的金融爆發危機
4) 升值後導致投機不可避免地盛行 一 我國是一個進出口貿易大國,進出口貿易佔GDP的21%,匯率變化對中國的最大影響是對進出口貿易的影響。我國的主要出口行業有紡織、服裝、化工、電子機械製造業等。由於出口價格彈性的不同,人民幣升值給不同行業出口帶來的不利影響有差異。由於我國是產棉大國,同時勞動力成本較低,因此,紡織品在國際上有著較強的競爭力,其出口價格彈性較低。由於服裝類產品還會受到品牌、設計、質量等因素的影響,而我國產品在這些方面並不佔優勢,所以出口價格彈性高於紡織類產品。在化工行業方面,我國有著和紡織業相似的優勢,因此,也有著較低的出口價格彈性。由於我國在電子通訊設備製造業技術上不斷進步,該行業競爭程度也較高,培養出了一批在國際上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同時,這類產品在技術上都比較成熟,因此,我國企業能夠憑借低成本獲得穩定的市場份額,出口價格彈性較低。可以看出,當人民幣升值時,一方面,出口產品在國外市場的價格提高,銷售量減少,對於出口價格彈性低的商品,出口收入將會增加,但是,對於出口價格彈性高的商品,出口收入將會減少。另一方面,出口所獲外匯收入需要轉換成人民幣,人民幣的升值會帶來出口收入的匯兌損失。出口價格彈性高的商品收入減少得較多,出口價格彈性低的商品收入減少得較少。不同行業的出口額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其盈利也必然會因此而出現下降,這種不利影響對服裝業和電子通訊製造業尤其顯著。總的來看,由於我國的出口大部分是加工貿易,出口產品中進口原材料所佔的比例較高,所以雖然人民幣升值使得最終產品的價格競爭力減弱,但是能購買到更多的原材料和中間產品,這樣人民幣升值對出口競爭力的影響是有限的。 同出口一樣,人民幣升值對進口的影響也有直接和間接兩方面。直接的影響是,匯率升值後,進口商品的價格由以外幣計價轉化成以人民幣計價後,將會發生相同幅度的下降。間接的影響是,人民幣匯率變化也會通過進口商品價格的變化引起進口量的調整。當進口價格發生變化時,根據需求價格規律,進口商品在我國市場上的需求量也必然隨之調整。當需求彈性不同時,進口量增加的幅度也是不一樣的。根據需求彈性理論,需求彈性越高的商品,進口價格變化引起進口量的調整就越大。總的來看,由於我國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進口商品在國內都出現了可替代的產品,而且工藝、質量等方面的差距不斷縮小,同時,很多國外廠商開始把生產基地轉移到國內,這也增加了國內產品與進口商品之間的競爭。這些都有利於降低進口商品在我國市場上的需求價格彈性。所以,窗體底端匯率升值後我國進口商品價格的下跌不會引起進口量的大幅增加,對我國的進口影響不大。但由於價格彈性的行業差異,人民幣升值對於不同行業的影響程度也是不同的。對於生產要素進口行業,升值將會使這些行業進口成本下降,進而改善其盈利狀況。我國進口依存度較高的行業主要有石油及天然氣、開采業、紡織業等。對於進口替代性行業,人民幣升值將會降低進口產品的價格,從而對國內的同類產品帶來沖擊,尤其是那些在技術含量、品牌以及質量等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距離的產品,必將影響其價格和市場份額,從而導致盈利狀況惡化,如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電子及通訊設備製造業等。 二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貿易的影響也有效的調節了我國產業結構的發展,人民幣升值後,進口的國際原材料的價格降低,有效的發展以擴大內需為主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與此同時,由於人民幣的升值,降低了我國的以加工為主的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對主要依賴廉價力的勞動密集性經濟無疑也是一種挑戰,因此,如何發展資本密集性經濟也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競爭力,通過加強內部管理和進行技術改造來挖掘潛力,盡快掌握各種外匯避險工具和手段,增強自身適應匯率浮動和應對匯率變動的能力。人民幣匯率升值後引起進出口價格變動導致出口減少,進口增加,貿易狀況發生變化,也加深了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在其他情況不變的情況下,更多的石油進出口價格彈性決定,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貿易發展的定量分析顯示,我國出口價格彈性約為1,既我國出口價格相對世界出口價格每上升1%,一般貿易出口增長率下降1%,進口價格彈性約為0.4,即我國進口價格相對世界進口價格每下降1%,進口增長率提高0.4%.由於出口彈性和進口彈性之和的絕對值為1.4,大於1,根據馬歇爾-勒納條件,人民幣升值較為有效的減少我國的貿易順差,改善我國國際收支不平衡。 三 但是人民幣升值也給我國經濟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對此我們要加以正確的認識,並有效的消除因升值帶來的負面影響。 首先,人民幣升值阻礙了我國對外經濟的良好發展勢頭,使我國作為全球製造業中心的地位發生逆轉。人民幣持續升值會使我國長期國際競爭力受到重大損害,我國在勞動密集型產業方面的比較優勢會不斷削弱,我國在機電和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初步積累的競爭優勢會受到重大損害。在我國目前出口主要依靠價格競爭力,而產業結構重大調整和非價格競爭力提高仍需假以時日的情況下,人民幣持續升值的結果必然是出口嚴重受阻,國外產業轉移的步伐大大減慢,國際直接投資流入減緩,我國作為全球製造業重要基地的地位將會受到削弱。這將會大大延遲我國實現新型工業化和產業升級的步伐,加重就業壓力,使我國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進一步突出。日元升值使日本出口從戰後年均增長10%以上跌落為1990~1995年年均增長0.4%,就說明本幣持續升值會對出口帶來重大打擊。當前,加入世貿組織和經濟全球化加快發展,使我國具備建成全球先進製造中心的戰略機遇。我們必須防止因為人民幣持續升值而使這一進程發生逆轉。 其次,人民幣升值加重通貨緊縮,使宏觀調控面臨種種陷阱。在科技革命和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的作用下,世界工業製成品價格一直呈現持續走低的趨勢,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下半期以來出現了全球性通貨緊縮的態勢。本來,世界性價格下降就會通過進出口渠道等對國內價格產生重大下行壓力,而人民幣持續升值更使國內物價雪上加霜。一是人民幣升值會導致出口產品成本走低,進而對國內價格產生一種比價效應,使關聯產品價格下跌;二是人民幣升值使進口成本下降,會形成輸入性通貨緊縮,助長使用進口投入品部門及相競爭部門的價格下跌;三是人民幣匯率持續的升值預期,會對市場價格產生超前的和趕浪頭式的下行壓力,造成市場運行的扭曲和紊亂,使通縮壓力加倍放大;四是持續強勁的本幣升值壓力和預期,還會通過金融和投資渠道對國內物價產生間接的、有時是非常強烈的緊縮沖擊。 持續的本幣升值和升值預期一旦固化,還會對消費、投資和其他經濟行為帶來一系列干擾,形成不良的心理預期,搞得不好會使宏觀調控陷入困境。一是在我國面臨有效社會需求不足這一突出矛盾情況下,使民間投資和消費更加疲軟;二是使經濟增長對積極財政政策的依賴日益加重,不僅政策效應會逐步降低,而且財政風險日益加大;三是伴隨本幣升值與通貨緊縮的循環,貨幣政策面臨陷入流動性陷阱的風險。這些都會使宏觀經濟政策的作用空間日益縮小,調控的餘地愈加有限。加上,本幣持續升值還會帶來人們收人的虛漲和資產的虛增,極易誘發泡沫經濟,刺激虛擬經濟的非理性膨脹,最終給宏觀經濟帶來更大的沖擊。 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經濟將產生深遠影響,因此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對調節進出口貿易均衡發展,改善國際收支平衡,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深化經濟金融體制改革、健全宏觀調控體系有重要意義,符合黨中央和國務院關於建立以市場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的要求,符合我國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有利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於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6、人民幣升值對國際收支的影響
一)對國際經濟的影響
1.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理論上講,一國貨幣升值後,將對本國進出口產生「限出獎入」的作用。因此,對中國而言,人民幣升值後,進口將趨於增加,而出口將減少,有利於中國國際收支的平衡,減輕急劇增長的外匯儲備的壓力。對美歐市場而言,由於中國的產品輸往美歐市場,因此人民幣升值將減少中國對上述國家和地區的出口,有利於後者,尤其是美國經常賬赤字的改善,進而減少中美、中歐間的貿易摩擦。對亞洲各國來說,由於中國的進口主要來自亞洲各國,尤其是日本和東盟,人民幣的升值將使得中國從上升國家和地區的的進口增加。同時,亞洲各國與中國出口到美歐市場的產品具有較強的可替代性,人民幣升值導致中國出口的產品價格上漲,這又使得替代性極強的亞洲各國對美歐的出口擴大,從而帶動亞洲各種經濟的增長。
2.對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
去年10月,國際資本流向發生明顯變化,由原油期貨市場轉向亞洲,豪賭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升值2%,顯然沒有滿足市場、尤其是熱錢既定的預期幅度,雖然短期內人民幣再次升值的可能性不大,但人民幣後續的升值幾乎是必然趨勢,從而可能引發國際熱錢流動方向發生變化。具體來說,就是近期部分資金可能獲利了結撤出中國,但隨後可能會有更多的資金曲線流入。繼續實行資本管制,尤其是加大資金流入的監管力度迫在眉睫。
3.對各國幣值的直接影響。
人民幣升值當日,亞洲各個幣種普遍上揚,其中日圓兌美元上漲2.4%,新加坡元升值2.1%,美元兌港幣也觸及了年內新低7.7652。更為重要的是,馬來西亞央行宣布,放棄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度,改以採用盯住一籃子貨幣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表明亞洲各幣種間的聯動性越來越強。
受人民幣升值的影響,當日歐洲各幣種也出現了上揚,但幅度相對較小。其中歐元升值了0.17%,英鎊升值了0.75%,瑞郎升值了0.03%。
但是,由於人民幣升值幅度較小,在消化了這一影響之後,各幣種隨後出現了回調。
(二)對國內經濟的影響
1. 對國內不同行業的影響。
如前所述,人民幣升值將使得中國出口產品的價格走高,降低其價格競爭優勢,進而使出口減少。出口企業中,資源型行業所受的沖擊將更大。同時,對國內的進口企業而言,將是利好,因人民幣升值使得進口產品的價格走低,有利於擴大進口,尤其是能源(主要是石油)和資源類(鐵礦石、銅、鎳等)的進口價格下跌將使得制約中國經濟發展的能源和資源瓶頸暫時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2.對國內貨幣政策的影響。
(1)對人民幣利率的影響。人民幣升值後,進口產品的價格將下降,從而帶動國內物價小幅走低。另一方面,人民幣升值引發的出口減少將使得國內的產品供應相應增多,供給的加大也將引發國內物價走低。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是,國內物價走低,人民幣升息壓力減輕,但是也必須防止發生通貨緊縮的可能性。
(2)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
由於人民幣升值幅度僅為2%,短期內只會引起中國外匯儲備的增幅下降,但很難使其立即絕對下降,由此引起的外匯占款也很難大幅減少。但是,對人民幣進一步升值的預期,將使得國內結匯量短期內大幅增加,從而國內金融市場的資金面更為寬裕,這將加大中國人民銀行回籠貨幣的壓力。
4.對國內股市的影響。從國際經驗看,具有強烈升值預期的貨幣大幅升值後,將引發熱錢的大規模撤離,進而引發國內股市走低。但由於人民幣升值的幅度較小,尚有進一步升值的預期。且中國股市近期一直低迷,曲線流入國內的熱錢幾乎沒有進入股票市場,而是大多投向了房地產市場。因此人民幣升值後,即使部分熱錢撤出,對中國股市的利空作用也是有限的。但人民幣升值後,中國的鋼鐵、石油、石化、旅遊類股將大幅上揚,從而對國內股市產生利好。必須指出的是,中國股市當前所處的困境和投資者信心的嚴重不足,將極大地抵消其利好作用。
5.對國內銀行業的影響。
如前所述,人民幣升值2%後,所引發的直接影響將是結匯量的急劇增加,從而使得國內外幣的資金盤子減小。這將對國內商業銀行的外幣業務造成沖擊,並引發商業銀行間外幣業務競爭的加劇。
對人民幣業務而言,結匯量的大幅增加,將更加有利於商業銀行開展負債業務。但由於人民幣資金面更為寬裕,國內債券的收益率將繼續走低,這使得商業銀行資金運用的利潤空間繼續縮小。
最後,必須指出的是,由於人民幣升值的幅度較小,對國內外經濟和金融的影響可能並不像人們預期的強烈,中國經濟的復雜性,使得對人民幣升值的最終效果尚有待觀察。
參考資料:http://spaces.msn.com/members/kong76D/Blog/cns!1piig5RkCeEYtqK1HHuqadng!176.entry
7、天貓國際斯諾寶專營店怎麼樣?
天貓國際斯諾寶專營店還是比較不錯的,因為是天貓國際平台的,所還是值得信賴的。
8、【遺失的世界3】結局是什麼?
查林傑准備最後一次嘗試用氣球飛離迷失高原,但就在啟程前兩天,維羅妮卡和Finn遇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將她們短暫地傳送回100年之後的New Amazonia。不久之後,羅斯頓發現自己被16世紀的西班牙征服者追擊,而瑪格麗特被一群德魯伊俘獲。
他們決定活祭她來阻止神秘風暴的到來。不同相位的現實開始相互碰撞,維羅妮卡終於意識到她該履行自己作為迷失高原"保護者"的神聖命運了。她站到樹屋裡那個神秘記號上,摘下了胸口的掛飾,准備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拯救朋友們。
但她不知道該怎麼做,甚至不知道這個決定是否正確。掛飾發出耀眼的亮光,籠罩了整個迷失高原,巨大的能量被釋放出來,究竟迷失高原得救了,還是最終毀滅了?一個永遠的懸念。
(8)斯諾寶國際貿易擴展資料
劇情介紹:
一名孤獨的探險家死去了,他那破舊的、包有皮邊的筆記本便成為因時間而淡忘了的史前高原探險活動的惟一的線索。在倫敦,愛德華·查林傑教授召集了擅長不同領域的冒險家,組建了一支探險隊,決心證實遺失的世界的存在,在地圖上未標明的叢林中探險。
在亞馬遜叢林一片被時間遺忘的高原土地上,科學探險隊的幾位成員在尋找離開高原的路徑。他們必須防禦來自原始部落獵人們的襲擊。他們在野外的高原上遇阻,無法返回,而這里又是一個令人害怕的世界,時常出沒一些史前的食肉動物、原始的猿人、奇特的植物和吸血的蝙蝠。
對研究史前生物的人來說,這里是天堂,而對普通的旅遊者來說,這里卻象地獄一樣。但是為了生存,這群命運不濟的人必須團結起來,拋棄個人之間的喜好和偏見,隨時准備應付任何可能突發的情況。在野性叢林美女維羅尼卡的幫助下,手中只有幾只獵槍的他們用智能一次又一次擺脫了死亡的威脅。
9、傳奇是什麼游戲
熱血傳奇游戲類型:即時類、扮演類、角色類。
《熱血傳奇》是盛趣游戲2001年推出的一款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游戲(MMORPG)。
該游戲具有戰士、魔法師和道士三種職業,所有情節的發生、經驗值取得以及各種打獵、采礦等活動都是在網路上即時發生。
《熱血傳奇》包括白天、黑夜、貿易、物品等觀念,玩家可以通過采礦、打獵等來獲得貨幣,利用貨幣進行貿易。整個游戲充滿了魔力,具有東方色彩。
聲望系統
聲望是游戲中的虛擬點數,是游戲威望的一種象徵。同時也是結婚、清洗紅名一種必備的虛擬點數。
通過師徒系統獲得。徒弟在22-35級的升級過程中,師父共可以獲得32點聲望值,徒弟共可以獲得19點聲望值。另外,通過闖天關、開天賜亦有機率獲得。
10、我國第二產業現狀
第二產業對第一產業和本產業提供的產品(原料)進行加工的部門,包括采礦業,製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二產業的地位普遍上升,一般占就業人口和國內生產總值的30%以上。第二產業迅速發展主要是:
(一)滿足經濟現代化裝備的需要
(二)一些工業品取代農牧產品(如合成纖維)
(三)生活水平的提高擴大對工業品的需要
(四)發達國家比值下降,但絕對量卻不斷增加,利用其資金與技術優勢,轉到國外設廠等。
第二產業中重化工業進展迅猛,在發達國家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達到高峰(占工業的70%左右)。80年代以來,重化工業比值有所萎縮,輕紡工業發展較快(主要是發展中國家),輕重比值大致為1∶2。
發達國家的工業日益向知識技術密集型工業發展,戰後相當一段時間,發達國家以發展資源密集型與資本密集型工業為主,把勞動密集型工業轉移到工資低廉的發展中國家。70年代以來進一步調整產業部門結構,尖端技術工業猛增,比重上升,而資源密集型工業再一次向外轉移。目前發展中國家多仍以勞動密集型為主,次為資源密集型,而新興的工業化地區,已開始向技術密集型工業轉移。總之這已成為世界工業發展的總趨勢。
戰後世界工業生產地域也發生很大變化,其基本特點是:
(一)工業生產向大型化、系列化和綜合化發展。大型化、系列化是戰後工業分布規模的主導方向。根據地域發展條件,以一二個工業部門為主導,多發展成綜合性聯合生產基地,是工業地域部門結構的特點。
(二)工業地域不同層次的集中和相對分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業地域集中有所加強,形成世界性大工業地帶,如北美工業地帶、西歐工業地帶、東歐工業地帶、日本工業地帶等。發展中國家的集中程度更高,呈點狀分布,如各國首都多發展成為最大的工業城。世界工業生產從高密度區向低密度區擴展,是世界工業空間運動的趨勢。
[編輯本段]世界能源
世界能源與經濟發展
回顧人類開發的歷史,能源的需求總是隨同社會的發展而發展。一般說來,社會經濟發展決定著人們對能源需求的增長,同時能源的供應狀況又反過來制約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歷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發展,正是由於能源提供了高效的動力,才推動了世界經濟的新飛躍。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表明:能源的增長速度與國民生產總值是同步增長的,也只有這樣才能互相促進,否則會給生產發展造成重大損失。
能源消費與經濟發展水平緊密相關,一般說來,能源消費量的高低又與國家工業化水平、經濟發展呈正相關。如1988年世界人口平均能源消費量為1371公斤(折成石油),發達國家高於平均值,而發展中國家卻低於平均值。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襲來,曾引起發達國家國民生產總值的普遍下降,甚至出現負增長,從這個側面反證能源生產的發展變化與國民經濟發展的升降呈正相關。
現代能源生產與消費的特點及趨勢
能源的生產與消費的數量愈來愈大,且增長迅速。無論就世界能源的總消費量或人均消費量均一直處於持續增長的勢頭。如1850~1950年期間,能源消費量從1億噸增加到25億噸,1980年又比1950年增加2.8倍,1988年超過100億噸(標准燃料)。1850年~1950年人均消費從115公斤增加到1000公斤。進入80年代後超過2000公斤。預測2000年世界能源供應總量146.6~181.7億噸(標准燃料)。世界能源生產與消費迅速增長的原因,歸納起來主要有(1)世界各國經濟的迅速增長,使能源需求量增加;(2)人口增加也是影響世界能源需求增加的重要因素;(3)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達國家工業結構加快向重化工業轉換,特別是能源密集型工業的發展,使能源消費量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增長速度;許多發展中國家的重工業也有較大發展,這更加大了能源消費量。今後隨著科技的發展,許多工業發達國家產業結構向技術密集型和經濟服務化方向發展,以及世界人口自然增長率呈下降的趨勢等等,可能會使一些國家的能源需求量的增長放慢。當然廣大發展中國家隨著經濟的發展,能源的需求還會在大幅度增加。
能源消費結構的變化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在能源消費上經歷了三個階段,目前正醞釀走向第四階段。在整個前資本主義時期,生產力不發達,木柴等在能源消費中居首位,被稱為能源的「木柴時代」。以蒸汽機為主要標志的18世紀的資本主義產業革命,促進了煤炭的大規模使用,大約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到19世紀70年代,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費結構中佔24%。之後電力開始進入社會各領域,蒸汽機和火電站(燒煤)發展迅速,對煤炭需求量驟增,到20世紀初達95%,取代木柴成為主要能源,進入了能源的「煤炭時代」,完成了世界能源消費結構的第一次重大改革。一直持續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煤炭還占消費總量的1/2以上。早在20世紀初內燃機問世,汽車、飛機製造業興起,各工業部門和運輸業相繼採用石油為燃料的動力裝置,在一些新型軍事裝置廣泛應用石油為動力,致使石油消費量顯著增加。60年代初石油(氣)的產量與消費量超過煤炭,世界能源進入「石油時代」。結構迅速轉換的主要原因:一是石油產量的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的特大油田不斷發現,科學技術的發展,勘探能力的提高,使大陸架的海底石油的開發成為可能。新油田多分布在以西亞地區為代表的亞非拉發展中國家,獨立後適應民族經濟發展的需要,大力開採石油,增加出口換取外匯收入。因此石油產量迅速增加。二是石油自身條件優越,可燃性強,單位熱量高(比煤炭約高1倍),利用價值大;石油開采條件好,費用低,按熱量計算,石油成本只等於煤炭的1/3;又便於運輸,陸上的管道與海上的油輪,既方便又便宜。這些都為滿足世界石油消費量增長提供了有利條件。三是國際石油壟斷組織為了從亞非拉地區掠奪大量廉價石油,控制石油貿易,壓低石油價格,只等於煤炭的1/2。於是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棄煤用油。從而加速了石油取代煤炭的進程。當然煤炭開采條件日益惡化也是一個因素。
影響世界各國能源消費結構變化的因素:一是取決於經濟發展與生產力發展水平;二是能源資源條件。如50年代中期,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個以石油為首位能源的國家。日本能源貧乏,60年中期實現轉換。而煤炭資源豐富的國家,進展遲緩,到60年代、70年初,(前)聯邦德國、法國、英國才相繼以石油為主要能源。至今有些國家仍以煤炭為主,如中國(81.2%)、波蘭(80.2%)、印度(67.9%)等。
世界能源消費結構變化的趨勢
60年代以來總的特點是煤炭基本呈下降趨勢,石油(氣)在70年代中達到高峰(占近70%)。近年,煤炭略有回升從1975年的29%上升到1989年的32.9%,石油從46%降至38.6%(1990),天然氣、水電、核能一直持續緩增。其主要原因:70年代中後期兩次石油危機,兩伊戰爭等國際市場石油供應銳減,許多國家為擺脫危機,加速發展新能源,重新啟用煤炭和節能等措施。從長遠看,能源消費結構將從傳統的礦物燃料轉向可再生能源(太陽能、核能、生物能等)為基礎的持久能源系統,預計徹底轉換需半個到一個世紀。在轉換的過渡時期仍以油(氣)為主,煤炭和核能、新能源可望有所提高,將是能源的「多極化時代」。
世界煤炭工業
煤炭是近代工業發展史上的主要能源之一,從18世紀中期到20世紀60年代初,一直是最重要的能源,被譽為「黑色的金子」。
(一)世界煤炭資源的地理分布地球上含煤地層的面積約占陸地面積的15%。全球含煤地層含煤密度每平方公里地質儲量為200萬噸。按探明儲量世界煤炭資源的儲量、密度,北半球高於南半球,特別是高度集中在亞洲、北美洲和歐洲的中緯度地帶,合佔世界煤炭資源的96%。形成世界著名的兩大蘊藏帶:一是亞歐大陸煤田帶,東起我國東北、華北煤田延伸到俄羅斯煤田、哈薩克煤田(卡拉干達)和烏克蘭的頓巴斯煤田,波蘭和捷克的西里西亞,德國的魯爾區,再向西到英國中部;二是北美洲的中部。而南半球含煤率低,僅澳大利亞、南非和波札那發現較大煤田。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個國家發現煤炭資源,共有大小煤田2370多個。硬煤探明儲量以中國、美國、獨聯體最為豐富,合佔60%,次為印度、南非,澳大利亞、波蘭和德國等,以上共佔95%。
(二)世界煤炭工業的發展與布局特點煤炭工業是較古老的工業部門。從19世紀中期以來,煤炭產量增長迅速。按產量增長變化可分為4大階段。
(1)1860~1913年世界煤炭生產大發展時期。1913年煤炭產量11億噸,比1860年增加7倍。從而進入了能源「煤炭時代」。此時在英國英格蘭中部、德國魯爾區、美國阿巴拉契亞區,沙俄烏克蘭等地,形成了以煤炭為基礎的大工業基地。
(2)1914~1950年穩定增長時期。煤炭產量比1913年增長39.8%,達18.18億噸,佔世界能源消費的62.3%。
(3)1951~1974年煤炭生產蕭條時期。20多年間煤炭產量只增加12.2%。生產停滯的主要原因:一是進入50年代,石油發展迅速,60年代初發生了能源消費結構的第二次大變革,結束了以煤炭生產的「黃金時代」。二是煤炭開發歷史久,開采條件惡化,投資大,效益低。為此,一些傳統煤炭生產國棄煤開油,致使世界煤炭工業走向蕭條。
(4)1974~1990年轉為緩增時期。70年代中期以來,世界各國為擺脫石油危機,寄希望於煤炭,於是出現了轉機。1989年世界煤炭產量達48.8億噸,比1976年增加50%。21世紀前夕,世界能源面臨新的變革,預計煤炭產量會有所增加。
煤炭生產分布的特點:
(1)煤炭生產分布與儲量分布基本一致,生產分布不均衡。
(2)煤炭生產地域不斷擴大。二戰前,煤炭生產集中在美、英、德和(前)蘇聯,合占總產量的3/4。戰後,特別是70年代以來,中國、印度、澳大利亞和南非發展迅速,相繼躍居世界前列,成為生產大國。中國1950年只產4300萬噸,1989年已過10億噸大關,成為世界最大煤炭生產國。
(3)生產規模的大型化、集中化和生產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
(4)以採煤業為中心進行工業成組布局,形成大型綜合性工業基地。形成了煤炭—火電,煤炭—化學—火電,煤炭—選煤—焦化—火電—鋼鐵—建材以及礦區經濟綜合發展等地域類型。
(三)世界煤炭消費與貿易地理世界煤炭消費量與生產量基本吻合,兩者相伴漲落;同時也隨著其它能源,特別是石油消費量的增減而變動。目前世界煤炭年消費總量為30多億噸。
煤炭消費與生產已基本一致。煤炭自身的特點決定以就近消費為主,故多內銷。煤炭國際貿易量較小,長期以來維持在2億噸左右,近年超過了3億噸。
煤炭消費以工業用煤為主,多佔80%~90%,特別集中在發電與煉焦,合占總消費量的80%。長期在煤炭貿易結構中煉焦多於動力煤,近幾年鋼鐵產量下降,煉焦煤需求減少,使動力煤超過煉焦煤。進入80年代,澳大利亞超過美國成為最大的煤炭出口國,次為美國、加拿大,三國合占出口量的80%。近年中國的出口量也名列前茅。日本是最大進口國(佔世界的27.7%),次為西歐各國和韓國,基本在發達國家間進行。海陸運輸各占貿易量的1/2。
世界石油工業
石油是現代社會物質生產基礎最重要的能源。60年代中期取代煤炭登上能源生產與消費的冠軍。70年代,世界石油年貿易量為15億噸,約佔世界總貿易量的1/5,占海上商品噸位的53%;油輪占商船噸位的40%。作為燃料已廣泛應用於工業、農業、交通運輸(鐵路、汽車、輪船、飛機)以及軍事和國防建設,同時成為新興的石油化學工業的重要原料。石油工業的發展不僅帶動了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也促進了工業部門結構的轉換和產業布局的變化,以及地域經濟的開發。雖然經歷了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80年代的油價下跌,海灣戰爭,以及隨著新技術革命和新能源的開發,多極化能源消費構成的形成等等各種沖擊,但到本世紀末,石油仍是重要能源。
(一)世界石油資源的地理分布石油資源的大規模勘探、利用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擴大,其探明可采儲量受資源的發現和開發狀況所制約。近40年來,世界各地競相找油,50~60年代是世界「石油大發現」時期,探明儲量從104億噸增到720億噸,凈增6倍。70年代以來進入穩定增長期,1990年底達1365億噸。
世界石油資源分布的特點分布集中是最大特點。具體表現:
(1)北半球多於南半球(96%∶4%),特別是北緯24~42°之間佔世界石油資源的56%;東半球多於西半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發現油田多集中在東半球,現已佔80%以上。
(2)地區分布不均衡。過去歐美地區佔80%,從50年代開始向亞非拉地區轉移,現已佔70%以上,波斯灣沿岸幾乎富集了60%,享有「世界石油寶庫」稱號。過去中國被認為是貧油國,現已是世界大儲油國之一。60年代以來,非洲相繼發現一批油田,70年代拉丁美洲產量也有較大增長,成為世界第二大儲油區。東歐主要集中在俄羅斯和亞塞拜然。西歐是新崛起的油田區,儲量不大而意義重大。北美洲的儲量比重呈下降趨勢。目前世界上擁30億噸以上儲量的國家共11個。其次世界石油開發重點由大陸轉向海洋。60~70年代以來,隨著開發技術的改進,海洋石油資源貯量豐富,加速了重點轉移,幾乎所有的大陸架成為勘探、開發石油的場所。現有40多個國家在海洋生產油或氣,其探明儲量已佔全球總儲量的42%。
(二)世界石油生產與地域分布特點人類開發利用石油資源早於煤炭,至今已有幾千年歷史,做為商品性的現代化生產,始於1857年羅馬尼亞的普洛耶什蒂油田,接著美國、以及(前)蘇聯、委內瑞拉、印度尼西亞等國先後開採石油。到1940年世界石油產量達2.6億噸。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石油產量增加迅速。50~70年代一直是上升趨勢,1960年、1969年、1978年分別突破10億噸、20億噸、30億噸,1979年創歷史最高水平(31.2億噸),約等於戰前的12倍,每年以8.6%的速度增長,是「石油的黃金時代」。80年代出現了下降的總趨勢。
戰後世界石油生產地域分布的特點與儲量地域分布的變化基本是一致的。世界石油生產地域得到擴展,但仍高度集中,地域分布不均衡。戰前主要集中在美國、(前)蘇聯和委內瑞拉三國,合佔90%以上,其中美國約佔70%(1937年)。50年代初西亞超過前蘇聯和委內瑞拉,成為第二大產油區;1965年產油超過4億噸,佔世界的27.9%,又躍過美國,成為最大產油區。同年非洲產量達1億噸(佔7.4%)。70~80年代中國與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汶萊的發展,使亞太地區石油產量驟增。西亞的騰飛,非洲的崛起與亞太地區的發展是影響世界石油生產地域變化的決定性因素。近些年中東局勢動盪不安,石油產量下降、波動,曾退居東歐、北美之後。1990年中東佔世界總產量的26.8%,又成為最大產區。依次為東歐、北美、拉美、亞太、非洲。隨著秋明油田的開發,(前)蘇聯石油產量明顯增加,1974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石油生產國。年產量超過一億噸還有美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墨西哥、中國、委內瑞拉和伊拉克等,8國合佔1990年世界總產量的62.8%。說明集中程度也有下降。
70年代以來,海洋石油產量增加較快,現已佔總產量的27.2%。波斯灣、墨西哥灣、馬拉開波湖、幾內亞灣、中國沿海、歐洲北海、印度尼西亞和加拿大近海,都是海洋石油開採的重要海域。
(三)世界煉油工業發展與分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煉油能力增長迅速。50~60年代是大發展時期,與產量增長基本吻合。從70年代開始,世界煉油能力脫離石油產量自行增長,出現了逆差。如1980年煉油能力達40億噸,而產量不足30億噸。主要原因是各大石油消費國競相建廠。目前世界煉油能力與產量情況有三種類型:發展中的石油生產大國煉油能力小於產量;發達的石油消費大國煉油能力多大於產量;中國與俄羅斯基本持平。
目前世界石油加工分布的基本特點是:分布極不平衡,高度集中在大消費區。北美、東歐、西歐和日本分別占總煉油能力的23.6%、20.3%、19.3%和6.6%,合佔70%;依次為亞太地區和拉美地區;而西亞和非洲僅佔5.5%和3.5%。
(四)世界石油貿易與運輸世界石油的儲、產、銷的地區分布不均衡,導致國際石油的流動加劇。國際石油貿易中以原油為主(佔4/5),油品為輔。70年代以來,世界石油貿易量高達12~17億噸,約佔世界原油產量的50~60%。1990年國際貿易量15.51億噸,占總產量的49.3%。原油貿易具有地域廣,運距長的特點。西亞為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區,曾占出口總量的60%。70年代,非洲發展成為第二大出口區。原蘇聯石油產量增加後,自給有餘也成為出口區之一。東南亞、中國、英國都有部分出口。形成了以西亞為中心的多元化出口地域結構特點。西歐、美國和日本是世界三大原油進口區。在工業發達國家中,除挪威、加拿大和英國自給有餘外,都需大量進口。這種貿易格局暫時不會改變。
石油運輸以海運為主,1973年海運原油18.4億噸(歷史最高記錄),占海上貨運量的1/2以上。近年略減少。以波斯灣為中心通過霍爾木茲海峽,輸往世界各地,稱為「石油海峽」。其次以波斯灣為中心,由油田到油港形成輸油管道網路。
世界電力工業
電力工業是轉化能源工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物質技術基礎和現代工農交各業發展的動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電力工業發展迅速,發電量持續上升,特別是60年代以來因為電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用電量增長迅猛。1990年世界發電設備裝機容量為24.6億千瓦,發電量110170億度,比1950年增加11.5倍多。
電力工業結構特點與變化趨勢50年代初火水發電比重為6∶4,之後火電發展快於水電, 60年代變成7∶3,70年代火電、水電核電之比為74.6∶23.7∶1.6。石油危機襲來與科技水平的提高,核電比重上升較快,199O年變為64.6∶18.9∶16.8。由於各國能源資源與社會經濟發展條件的差異,大致形成幾種類型。煤炭豐富的地區,多以火電為主,如波蘭(佔97.3%)、澳大利亞(87.2%)、南非(96.2%)等;水力資源豐富的地區,多以水電為主,如巴西(96.6%)、加拿大(66.3%)等;能源貧乏的國家,多以進口石油為燃料的火電為主,如日本(61.8%)、義大利(71%),或大力發展核能,如法國(佔70.4%)、瑞典(50.9%)等。
世界電力工業分布特點高度集中在北半球中緯度地帶,約佔世界發電量的90%以上。特別是美、俄、日、德、加的人口只佔世界總人口的11.5%,其電力卻佔53%。近年中國發展迅速,1990年末裝機容量達1.35億千瓦,居世界第四位。大火電中心建在煤炭豐富產地,往往形成綜合性工業區,如德國魯爾區、俄羅斯的庫茲巴斯、烏克蘭的頓巴斯、中國的山西省、遼中南工業地區等為典型代表。且廣泛分布著坑口電站。電站建在消費地和港口區的以日本和義大利最為典型。
水力發電是潛力大的能源,可能開發的裝機容量約22.6億千瓦,現只開發4.92億千瓦,發電約2萬億度。世界各國開發利用程度不一,多集中在加拿大、美國、俄羅斯、巴西等,約佔世界水力發電的1/2。水力資源60%集中在發展中國家,開發較遲。近些年,巴西、中國、印度、墨西哥等水電發展迅速。世界裝機容量在300萬千瓦以上的大型電站分布在巴西的巴拉那河、委內瑞拉的卡羅尼河、美國的哥倫比亞河、俄羅斯的安加拉—葉尼塞河、加拿大聖勞倫斯河等12座。世界水電向大中型、梯級開發綜合利用方向發展,從接近用電中心向邊遠地區布局的趨勢正在發展。
核電站始建於5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以來發展迅速。1990年占總發電量的16.8%。預計本世紀末將達到30%。現有30多個國家建成424座,正在建設中的有173座。美國、法國、俄羅斯、瑞典、德國、日本等較為發達。核電站多分布在海邊、江濱、湖畔以及缺能源消費區。
[編輯本段]世界鋼鐵工業
現代鋼鐵工業始建於19世紀初期,至今已有百年歷史。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鋼鐵工業發展緩慢,產量有限,生產國不多,且分布十分集中。1937年總產量1.1億噸,多分布在大西洋北部沿岸地區,美國和西歐共占總產量的3/4,再加上原蘇聯則達87.5 %。這是戰前世界三大鋼鐵生產地區。其形成的主要因素:西歐是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源地,開發較早;美國起步遲,但發展迅速;蘇聯十月革命後,由於經濟發展與國防的需要,大大加快了鋼鐵工業的發展。各國豐富的煤鐵資源,有利的經濟技術和方便的運輸條件都給各國鋼鐵工業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戰後,特別是50年代以來,世界鋼鐵工業迅猛地發展,產量倍增,鋼鐵工業地域結構也隨之發生變化。縱觀世界鋼鐵工業發展與布局,有以下幾個特點:
鋼鐵產量與鋼鐵生產國明顯增加,鋼鐵工業地域東移。50~60年代是世界鋼鐵產量迅猛發展時期。1950年只產1.89億噸,而1968、1972、1974年分別超過5億噸、6億噸、7億噸,到1979年達7.4億噸(歷史最高記錄),其間凈增5.5億多噸,年平均增長1900萬噸。同期,年產1000萬噸以上的國家由4個增加到16個,並出現了設備能力超過1億噸的國家。分析其迅速發展的原因,首先是世界不同經濟類型國家產業結構的調整,工業向重化工業發展,造船、汽車及建築業的飛速發展,擴大了鋼鐵需求量,鋼鐵工業成為許多國家的重點發展部門。計劃經濟國家為加速社會主義工業化進程;戰敗國要恢復發展經濟;西方老鋼鐵生產國要維持其壟斷地位;發展中國家為發展民族經濟的需要,都相繼擴大生產設備。其次,當時國際市場上的鐵礦石、煤炭、石油等原料、燃料不僅供給充足,且價格低廉,大大加快了世界鋼鐵工業的發展步伐。還有生產技術的變革,如頂吹轉爐與電爐煉鋼的廣泛應用等都是促使產量激增的重要因素。
進入80年代,世界性經濟危機造成市場萎縮,能源供給緊張,發達國家產業結構的大調整等等,致使鋼鐵工業開工不足,產量停滯或下降。目前產量維持在6.7~9億噸。
世界鋼鐵工業地域結構變化的顯著特點是打破了過去高度壟斷局面,工業地域自西向東擴散的趨勢日益明顯。從50年代中期開始,日本鋼鐵工業發展極為迅速,先後超過法國、英國、原聯邦德國,到1980年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二位。同期,原蘇聯大力發展鋼鐵工業,於1971年超過美國,登上「冠軍」寶座。進入70年代後,亞非拉發展中國家鋼鐵工業日益壯大,產量成倍增長。亞洲的中國、印度、朝鮮發展迅速,特別是中國1982年超過原聯邦德國成為世界第四鋼鐵生產大國,1990年生產6400多萬噸。拉美的巴西年產2600多萬噸,居第6位。阿根廷、墨西哥產量增長也較快。過去非洲除南非外,幾乎是空白,近年埃及、阿爾及利亞都有發展。實際上又呈現出由「北」向「南」擴展的新趨勢。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生產力水平的提高,鋼鐵工業明顯走向大型化、現代化。它適應技術經濟合理性的要求,經濟效益高。目前設備能力在500萬噸以上的鋼鐵廠有50多家,佔世界鋼鐵廠生產能力的1/2以上。
世界鋼鐵工業空間結構變化的特點
從內陸資源指向型向臨海消費地指向型布局是總趨勢。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相當長的時間里,世界鋼鐵工業布局多屬內陸資源指向型。在煤炭煉鐵時代,工廠向大煤田、大鐵礦集中,煤鐵復合區是最理想的區位。隨著冶煉技術的改進,特別是煉鐵焦化的下降,則又多由就煤而轉向就鐵布局。於是形成三種鋼鐵工業地域類型區:在煤田區建鋼鐵聯合企業,以德國魯爾區、烏克蘭頓巴斯區,美國匹茲堡區等為代表;在鐵礦區形成鋼鐵工業基地,以法國洛林區,俄羅斯馬格尼托哥爾斯克,我國的包鋼、馬鋼、武鋼等為代表,介於煤鐵資源運輸結節點(鍾擺式),以美國五大湖沿岸鋼鐵工業基地為代表。
50年代以來,世界鋼鐵工業向消費區布局成為主導方向。新廠多建在工業中心,形成鋼鐵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分析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布局條件變化所引起的,如能源消費構成的變化,運輸條件的改善,特別是海上運輸的發展,運輸工具的革新,新資源來源地出現等。以鐵礦石生產為例,戰前開采加工主要集中在西歐、北美幾個國家。60年代後,在南三大洲相繼發現大型鐵礦區。如巴西、澳大利亞鐵礦石產量躍居世界的二、三位,並成為世界最大的兩個鐵礦石出口區。還有委內瑞拉、秘魯、賴比瑞亞、茅利塔尼亞以及加拿大、印度等都有出口。老的鐵礦石產地產量減少,自給率下降,如法國原為凈出口國,目前1/3靠進口,使鋼鐵工業與鐵礦石生產地域脫節,而靠進口原料、燃料和鋼鐵廠多趨向消費區。其次是技術經濟的合理性,就地生產,就地消費,既節約時間又減少運費,可以降低成本,經濟效益最高。日本走出一條無資源國家靠進原料、燃料在消費區建大廠的成功之路。
鋼鐵工業日益向沿海、河、湖發展
世界汽車工業地域的分布
世界造船工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