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貿易 » 疆界對國際貿易有什麼影響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疆界對國際貿易有什麼影響

發布時間: 2022-11-03 12:57:47

1、簡述自然地理環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自然地理條件的好壞是國際貿易能否順利發展的外部硬環境條件。國際貿易的根本是物品的買賣,因此首先可以看到,不同自然地理環境下的地區所盛產的物品時不同的,而這些物品是否是可以促成國際貿易的商品,形成商品經濟,這便成為了能否進行國際貿易的先決條件。其次,國際貿易的進行離不開軟環境的開放政策,即開放地區(沿海城市)的國際貿易發達,相對比較閉塞的內陸地區的國際貿易就相對落後,當然也和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政府政策作為(是否鼓勵本地區國際貿易開展、是否鼓勵對外經濟作為帶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形式、是否有完善和配套的法律法規作保障等)、主體經濟形勢分不開。第三,自然環境可以決定一個地區人的行為方式、性格塑造以及思想觀念,人文環境的作用同樣是國際貿易能否順利開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即國際貿易的開展離不開高素質的從業人員,從業人員離不開教育培養,一般來說,自然環境可以決定一個地區的經濟狀況,經濟狀況的好壞直接關繫到人的整體素質。

2、自然環境對國際貿易有什麼影響

國際貨易是跨越國界的商品和服務的變換活動。任何國家的雙邊或多邊貿易都是在具體特定的地理環境下進行的。地理環境包括了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兩大類,以下分而論之。

一、自然地理環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自然地理環境包括一個國家和地區所處的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特徵、氣候條件、水文狀況、自然資源的豐歉與分布等。這些因素的綜合,對一個國家和地區長期貿易政策的形成和短期的貿易行為都將產生重大的影響。中緯度地區的島國如日本,氣候適中、海運便利,這些成為其發展貿易的有利條件,但國土狹窄、山地丘陵為主的地形、極其貧乏的礦產資源,又是制約其工農業生產的不利因素,權衡利弊,日本人早在明治維新時期就制定了「教育、科技、貿易」這一立國的基本國策。特別是在二戰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揚長避短,執行了一條犧牲農業,發展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業的政策。利用其便利的海運(全國有1085個港口集中分布於三灣—海地區,其中有100多個是對外貿易港,它們往往也是重要的工業中心和大城市),形成「臨海型」的工業布局。大量進口原料和燃料等初級產品,出口科技含量高的工業製成品,使其「出口主導型」的經貿戰略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到60年代末,日本國民經濟總值僅次於美、原蘇聯;到80年代初,超過原蘇聯僅次於美國,且保持至今。日本成為經濟大國的事實,充分說明日本人在正確認識自身地理條件的基礎上,成功的運用了貿易立國的基本國策,並把兩者有機的結合起來,創造了輝煌的經濟奇跡。

相反,在高緯度和低緯度的內陸山區,因氣候惡劣,交通閉塞,往往造成經貿的長期落後。如橫跨赤道的非洲大國扎伊爾和緯度偏高的亞洲內陸國家蒙古,雖面積廣闊,資源豐富,但經濟卻長期落後。原蘇聯解體後,經濟原本較為發達的各加盟共和國之間傳統的交通聯系被打亂。外高加索三國(喬治亞、愛沙尼亞、亞美尼亞)經北高加索到俄羅斯的鐵路幾乎中斷,一部分勉強可使用的公路也無法保證運輸安全。中亞五國地域遼闊,石油、天然氣資源儲量豐富,但因交通不暢,使經濟難以發展。為了把資源推向國際市場,發展經貿,解決交通出路刻不容緩。1993年5月,上述8國代表聚會歐盟總部所在地布魯塞爾,共同商討地區交通發展問題,通過了歐洲經裏海、跨越高加索到中亞的「歐亞運輸走廊」計劃(TRACECA)。該計劃的實施,使參加國受益匪淺,因而成員不斷擴大。1998年巴庫國際會議又把復興古老的絲綢之路作為擴展TRACE計劃、加強歐亞大陸交通和貿易合作的象徵,為歐亞大陸中部各國經貿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世界各海域的不同氣候類型,直接影響國際貿易中的商品運輸,各國的港口有的可全年通航,有的則冬季封凍,船舶不能停靠。如俄羅斯,雖有廣闊海域,海岸線漫長但均因緯度偏高(除黑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南部及特殊的摩爾曼斯克港),封凍期漫長,利用率極低。中南半島及印度半島各國大部分屬有明顯干濕季的熱帶季風性氣侯,因而在簽訂業務合同,決定裝運期時,要根據商品的性質選擇季節。如雨季不宜裝運易潮、易霉變的商品;夏季不宜裝運易融化物品,如瀝青、浸酸羊皮等。否則,將造成不應有的損失。某年夏季,我國某公司出口一批瀝青到西非,用多層牛皮紙包裝,走蘇伊士運河航線,當船行至紅海時,瀝青開始融化。紅海氣溫高,鹽度大,表層水溫達32℃,鹽度40%左右,為世界上溫度和鹽度最高的海區之一。高溫使融化的瀝青透過紙袋粘附在貨倉里,當船入地中海經直布羅陀海峽,到大西洋時,沿途氣溫有所下降,使粘在貨倉里的瀝青又凝固起來,到達目的地潛口時,卸貨十分困難,清掃船倉更困難,不得不僱傭大量勞力,最後結算,入不敷出,貿易失敗。究其原因,除出行季節不合適,還有對所選航線沿途溫度的變化情況不甚了解,若採用桶裝則可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

全球性氣候異常,如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發生期間,世界各地旱澇失常,同時誘發狂風、大潮、低溫等災害性天氣,對工業、交通、國際貿易以巨大的沖擊,其中首當真沖的是農業生產。因為氣候可以影響農產品,尤其是糧食產量,由此而產生的價格波動,直接影響到世界市場上的糧食貿易。

3、我國疆界長,鄰國多,有利於發展對外貿易.______.(判斷對錯)

我國國土面積大,約960萬平方公里,資源豐富,疆界長,鄰國多,有利於發展對外貿易.
故答案為:√.

4、地理位置如何影響國際貿易

地理位置。中緯度地區氣候適中,沿海地區交通方便,對發展國際貿易有利。高緯度地區氣候嚴寒,內陸山區交通閉塞,則對發展國際貿易不利。日本以「貿易立國」,這與它的島國位置有關。另外,鄰國之間有利於發展雙邊貿易。

5、舉例說明地理環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你可以從兩方面去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地理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自然環境有很多構成要素,例如,地形、水文、氣候等,可以舉個簡單的例子,新航道的開辟,麥哲倫和哥倫布的環球航行,不但連接了各大洲,還有各洲各個國家之間貿易、文化的交流,當然還有掠奪和殺戮!這是水文,地形方面,全球的貿易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南半球很少,什麼原因呢?因為北半球主要是大陸板塊,是人類主要的聚集地,集中了全球的大半部分人口,人口多的地方,貿易往來必然頻繁,以此類推,山地和和河流區貿易發達程度也不盡相同;氣候方面,會對交通產生影響,交通的便捷與否影響貿易成功的效率好壞!當然,如今的互聯網產生的電子商務就好了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傳統貿易上的不足。其次,人文環境也對國際貿易產生很大的影響。比如每年國際上不都有各個國家的投資環境排名么,除了自然環境之外,最重要的是人文環境,比如亞洲、美洲、歐洲貿易往來持續加快,而非洲還很落後,非洲的人文環境對於發展國際貿易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不利的影響。這有時又是一種惡性循環,經濟欠發達,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希望能夠幫到你吧!

6、論述地形條件對國際貿易有什麼影響

、地形條件的影響
這里的地形概念,內容廣泛,不僅包括類型、坡度,還包括地面的覆蓋層等方面。地形對於經濟和貿易活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地形差異是造成以後各項指標差異的「主導」因素。美國,由於平原廣布,所佔比例頗高,使發展農牧業有了良好基礎,為美國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農業國家創造了條件。因而,美國農牧業生產發達,農產品不僅能滿足本國需要,還可以有1/3~2/5的農產品用於出口。大量農產品的出口,不僅創造了占該國外匯總收入20%的外匯,而且在繁榮國際貿易、改善美國的國標收支和外貿平衡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反之,地形破碎,沙漠戈壁遍地,崇山峻嶺,或險惡地形直逼沿海,則必然對其經濟的發展,尤其是農業生產產生嚴重影響,難以展開對外貿易。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大沙漠橫亘於非洲偏北部的廣大地區,使這里的阿爾及利亞、利比亞、蘇丹、埃及等國家,經濟發展和貿易活動深受影響。
可見,地形條件對社會經濟發展,特別是農牧業生產的制約作用是很大的,以致將影響整個國家與地區的經貿活動開展

7、中國南北什麼差異顯著?疆界長,鄰國多,有利於什麼發展?

疆界長,鄰國多,有利於發展對外貿易,人文交流,旅遊發展等。


由於我國南北雙方所處的地理位置、氣候特徵、歷史文化、風俗習慣以及政治經濟活動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我國南北方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顯著差異。

1、氣候差異

南澇北旱。中國隸屬東亞季風氣候,受季風影響,年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步遞減。南方不僅雨季歷時長,而且由於夏秋季節降水集中,因而常常出現洪澇災害。而華北、西北降水較少,再加上墾殖、放牧過度,蓄水抗旱能力差,所以面臨嚴重的「水荒」,影響著當地人民的生產和生活。

2、人文差異

南經北政。從總體上看,中國北方軍事、政治活動活躍,南方經濟、文化發達。北方歷來是中國的政治中心,秦、漢、唐定都長安(今西安),元、明、清定都北京,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這更確定了北方在全國的政治地位。到了近現代,由於西方的科學文化首先從中國東南沿海傳入,促進了南方經濟的飛躍發展,使得南方在經濟文化上的優勢不斷加強。因而「北方出當官的,南方出經商的」,這兩句話較好地反映了南北方不同的政治、經濟心態。

3、工業差異

南輕北重。由於受到資源和區位等因素的影響,中國的工業布局有南輕北重的地域特徵,即中國北方以重工業為主,南方輕工業相對比較發達。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中國北方煤炭、石油、鐵礦石等礦產資源豐富,因而逐漸形成以采礦、冶金、機械製造等重工業為主的工業結構。而東南沿海地區資源貧乏,但交通便捷、資金技術力量雄厚,所以便揚長避短,發展原料、燃料消耗少的工業類型,因而輕工業相對比較發達。

4、交通差異

南船北馬。中國古代的交通運輸方式是南方以船為主,北方以馬為主。其原因是南方氣候濕潤,降水豐富,地表河網密布,因此為適應「水鄉」的船舶運輸便應運而生。而北方多乾旱、半乾旱氣候,草場廣布,畜牧業發達,馬匹除了提供乳肉產品外,又以其耐力好、速度快而被北方人民馴化為代步工具,成為北方大地的交通工具。

5、建築差異

南尖北平。和南敞北封中國居民屋頂的坡度從南往北是逐漸減緩的。南方屋頂高而尖,原因是南方的年降水量大,氣候又炎熱,高而尖的屋頂既利於排水,又利於通風散熱。北方由於降水較少,所以屋頂多建成平頂,這樣既可節省建築材料,還可兼作晾曬作物的場所。同時,東北地區由於降雪量較大,且積雪春天才能融化,為減輕積雪對屋頂的壓力,房屋頂高而尖的現象也很普遍。另外,中國南方的園林建築,輕巧纖細,玲瓏剔透,內外空間連貫,層次分明,蘇州的拙政園是其典型代表。北方園林建築則平緩嚴謹,粗壯質朴,內外空間界限分明。中國著名園林學家陳從周做出總結:「南方為棚,多敞口。北方為窩,多封閉。」可見,從適應環境、居住舒適出發,南方建築注重通風散熱,北方建築利於保溫保暖。

6、語言差異

南繁北齊。中國語言的地理差異表現為南繁北齊,即南方語言繁雜,北方語言比較單一。中國北方廣大地區都屬北方方言區,從哈爾濱到昆明(昆明雖地處南方,但語言分區為西南官話區,西南官話即北方方言的分支)直線距離3000多千米,兩地語言雖有區別,但通話、交流並沒有太大障礙。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區內,如閩方言區內,還分福州話、廈門話、莆田話、閩西話等,彼此差異極大,甚至聽不懂。這些語言的形成與地理環境是有一定關系的。一則中國北方多地勢平坦的高原和平原,交通聯系方便,老百姓交往、交流的機會多,彼此融合,因而語言差異不大。二則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嶇,交通閉塞,不利於人們交往,久而久之,便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土話」。

7、飲食差異

南米北面,一般被用來描述傳統上南北方地區飲食差異。南方人愛米飯,傳統北方人(華北、西北)喜麵食,其實這與南北方的農業生產結構不同有關。中國南方的氣候高溫多雨、耕地多以水田為主,所以當地的農民因地制宜種植生長習性喜高溫多雨的水稻。而中國北方降水較少,氣溫較低,耕地多為旱地,適合喜干耐寒的小麥生長。所謂「種啥吃啥」,長此以往,便養成了傳統上南米北面的飲食習慣。

但是凡事有例外,東北地區雖屬北方,但水分充足適合優質水稻生長,當地主食更側重米飯;同時東北人大多是山東河北移民後裔故對麵食也不排斥。華北的京津地區由於明清時期由南方漕運的糧食為稻米的緣故,飲食習慣上對米飯接受度大於華北其他地區。一般以米飯為主食的東北和南方大部分地區將米飯簡稱為「飯」;而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等以麵食為主的地區一般會把米飯簡稱為「米」,「炒飯」即稱「炒米」,而在南方,炒米是另外一種小吃。

8、體質差異

南矮北高。就人口的生物學特徵而言,中國南方人矮,北方人高。據統計,中國東北、華北地區的男子平均身高為1.693米,雲貴川地區則是1.647米。從南北方的氣溫差異來講,由於南方氣候炎熱,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較快,生殖器官發育快、成熟早,生命周期短,因而身材大多不高。而北方由於氣候寒冷,影響了體內酶的活性,新陳代謝慢,生命周期長;再加上北方冬季漫長而寒冷,人們的戶外活動少,體內營養物質積累多,因而長得「人高馬大」一些。

8、求關於"地理環境因素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的資料

地理環境分為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兩大部分,前者包括地理位置、地質地貌、氣候條件和自然資源等方面,它們是國際貿易的自然地理基礎。
一、地理位置的影響
地理位置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可以從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交通位置和鄰國位置等方面反映出來。
地球表面的熱量、降水量等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廣大中緯度地區因其位置居中,致使這一地帶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降水適中,對人類的生產、生活和貿易等活動都較適宜,是人們生存、發展和交往等的理想環境。舉世矚目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印度、埃及和巴比倫,是古代文化、經濟和貿易等發展最早與最繁榮的地區和國家。他們疆域的主要部分就是位於中緯度的溫帶和亞熱帶范圍。我國漢代就開拓的溝通歐亞非三洲的古代「絲綢之路」即是世界上著名的最早的國際貿易通道。同樣,從世界地圖上可以清楚看出,當今地球上社會經濟最繁榮、交往最密切、經貿活動最活躍的幾個區域,也往往在北半球中緯度的北美洲、歐洲和亞洲等三洲的沿海地區,其中包括北美洲五大湖區與大西洋沿岸區域,西歐地區和亞洲日本的「三灣一海」地區以及中國的東部沿海地區等世界重要經貿區域,上述地區其土地面積只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0%,而工農業總產值和進出口貿易總額卻分別約佔世界的80%和70%。
與上述情況相反,國土遼闊的獨聯體(前蘇聯),雖然是世界上土地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但是由於其國土的大部分處在高、中緯度,相當大部分的疆域,特別是廣闊的東北部地區,自然條件嚴酷,冬季漫長,寒冷乾燥,夏季短促,永久冰土帶廣布,以農業綜合自然條件分析,遠不如同緯度的西歐諸國和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故其農業土地的生物潛力可能性要比美國低57%,比法國低53%,比德國和英國分別低38%和32%,不僅嚴重影響種植業的發展,而且對工業生產和城市建設以及交通運輸與經貿活動等都帶來不少困難。至於亞洲、歐洲和北美洲伸入北極圈和南極洲的那些地區,由於位處高緯度,氣候嚴酷,對社會經濟的制約作用更大,故至今仍然是地球上經濟、貿易活動最不發達地區之一。
瀕臨海洋還是深居內陸的位置,對於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生產發展和貿易交往等亦會產生重要影響。沿海地區(尤其是開放地區)與內陸地區(特別是邊遠偏僻山區)相比,因為環境、交通和出海口等條件大不一樣,使這些國家(或地區)之間以及內部,其經貿狀況會形成明顯的差異。一般前者發展較快,成為發達地區;而後者則發展較慢,往往是比較閉塞和落後的地區。例如,我國東部沿海一帶,因為緊臨太平洋,海運的地理優勢突出,加之沿海都市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科技先進,實力雄厚(總人口不足全國的8%,工業產值卻佔全國的25%左右,高等學校也佔全國的17%多),又臨近港澳地區和國際市場,僑商、僑眷眾多,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之後,先後開放了「5個特區」、「14個沿海港口城市」和多個三角洲地帶,形成了由南向北的沿海開放前沿地帶,與世界170多個國家、地區建立了經濟貿易往來,各個方面發展迅速,已成為我國經濟騰飛的前沿陣地。相比之下,西部內陸地區則較為閉塞落後,與東部沿海地區存在很大差距。
地球上有20多個內陸國家,除歐洲的8個屬於發達國家外,其餘都是發展中國家。位處歐洲的內陸國家所以會比較發達,這與歐洲資本主義發展歷史較早,現代化鐵路、內河航運與航空運輸等交通較方便以及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等較好緊密相關。其他廣大內陸國家之所以較貧困,經貿活動不夠發達,有其經濟、政治、文化和歷史等復雜原因,而距離海洋較遙遠,沒有方便的出海口這一重要地理環境因素,是嚴重影響他們經貿發展的帶根本性的共同原因。眾所周知,海運是當今國際間經濟貿易活動聯系的主要手段,內陸國家只有取得通暢的出海口才有發展經濟、繁榮貿易的現實可能,而要做到這點,首先必須與鄰近的海運便利、經濟又較發達的國家建立良好的雙邊關系。由於歷史的原因,南美洲的玻利維亞100多年來一直是借道智利的港口進行對外貿易活動。又如非洲的尚比亞,其傳統的出海口在南非,由於南非推行種族主義政策,尚比亞被迫又重開坦尚尼亞和莫三比克道路,這才保證了其最重要的外貿物資——銅礦的正常外運出口,使開展經貿活動的願望變成現實。
當然,具體問題要作具體分析。獨聯體雖然為北冰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所包圍,但是,由於北冰洋長年封凍,成為天然障礙,太平洋岸僅有的港口距西部經貿重心地區遙遠,交通很是不便,西部出海口被土耳其海峽所扼,北冰洋西部的摩爾曼斯克港,雖為不凍港,但航線需經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控制的挪威海峽,因政治原因,進出口甚為不便,所以前蘇聯雖瀕臨三大洋,但卻酷似內陸國家,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它的對外貿易的發展。
交通地理位置對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和對外貿易的影響亦是很大的。這是因為交通運輸條件既是生產力布局的重要內容與條件之一,又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條件。美國是地跨太平洋與大西洋的「兩洋國家」,在世界以北大西洋為經濟貿易重心區的100多年時間里,它利用便捷的北大西洋航線開展對歐洲的經貿活動,使其東北部和東部大西洋沿岸地區經濟獲得迅速發展,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北美東部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地區經濟貿易重心區。而今,美國又乘日本、澳大利亞和中國等太平洋東部國家的迅猛崛起,世界經濟重心呈現從大西洋地區向太平洋地區轉移趨勢的契機,利用其便利而發達的太平洋航運,促使西部和南部「陽光地帶」的經濟繁榮發展起來,率先搶佔了太平洋地區的市場。統計資料表明,目前,美國與亞太地區的貿易總額已超過其與歐洲的貿易總額,達到2,000多億美元。這對緩解美國的經濟矛盾和穩定國內政局等方面都起了積極作用,充分顯示了美國瀕臨世界兩大海洋的交通地理位置優勢。至於跨越亞非兩大洲的埃及,溝通地中海與紅海,扼亞、非、歐三大洲的交通要沖——蘇伊士運河開通後,每年獲得10多億美元的運河船隻通行費,極大地促進了埃及的經濟、交通和貿易的發展。此外,新加坡、巴拿馬等國家,亦因位處溝通兩大海洋的重要通道和國際航線的要沖等優越的交通地理位置,大量船舶過往、停靠及其供養補給、維修保養,使其成為周圍地區與國家的物資轉運點或集散中心,繁榮了該地區的經濟和貿易活動。
除上以外,因為臨近或者毗連一些經濟發達、經貿活動頻繁的國家與地區,也會使一些國家、地區得益,促進經濟貿易得到一定的發展。
二、地形條件的影響
這里的地形概念,內容廣泛,不僅包括類型、坡度,還包括地面的覆蓋層等方面。地形對於經濟和貿易活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地形差異是造成以後各項指標差異的「主導」因素。美國,由於平原廣布,所佔比例頗高,使發展農牧業有了良好基礎,為美國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農業國家創造了條件。因而,美國農牧業生產發達,農產品不僅能滿足本國需要,還可以有1/3~2/5的農產品用於出口。大量農產品的出口,不僅創造了占該國外匯總收入20%的外匯,而且在繁榮國際貿易、改善美國的國標收支和外貿平衡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反之,地形破碎,沙漠戈壁遍地,崇山峻嶺,或險惡地形直逼沿海,則必然對其經濟的發展,尤其是農業生產產生嚴重影響,難以展開對外貿易。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大沙漠橫亘於非洲偏北部的廣大地區,使這里的阿爾及利亞、利比亞、蘇丹、埃及等國家,經濟發展和貿易活動深受影響。
可見,地形條件對社會經濟發展,特別是農牧業生產的制約作用是很大的,以致將影響整個國家與地區的經貿活動開展。
三、氣候條件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氣候變化的規律性是很明顯的。春夏秋冬,四季更迭,這是一種表現形式。從赤道向南北兩極延伸,氣候帶排列有序,分別為熱帶、溫帶和寒帶,緯度地帶性清楚,這又是一種表現形式。這種氣候的節律性和地帶性,對生產事業,尤其是農業生產產生著深刻影響,進而制約著經貿活動。例如,溫帶地區適宜農作物的生長,所以作為人類衣食主要來源的棉花和糧食,主要產於溫帶地區,以1989年為例,世界糧食總產量約是18億噸,其中70%左右產於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同樣,目前世界上穀物的主要出口國是位於溫帶范圍的美國、法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阿根廷、巴西等國家。而工業原料的橡膠、劍麻、椰子、丁香以及咖啡、可可等飲料作物則完全產於熱帶地區。氣候條件也會對國際貿易活動直接產生影響。北半球的歐洲、亞洲和北美洲的部分地帶已經伸入寒冷的北極圈范圍內,因此,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沿岸的一些位處高緯度的港口,氣溫太低,秋冬季節洋面封冰,致使不少港口一年中有半年因航船無法運行而被迫停用,國際貿易近乎癱瘓或停頓。自本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氣候明顯變暖,1990年地球上出現了創紀錄的高溫,對國際貿易也產生了影響。由於近幾年持續暖冬,我國銷往加拿大和北歐等國家的滑雪手套等很不景氣,客戶紛紛減少定貨量乃至解除合同,貿易量大減,造成我方貨物積壓,經濟受損。
災害性天氣(如寒潮、霜凍、風暴、乾旱、洪澇、冰雹等),對於生產活動、經濟發展和貿易往來等產生的破壞性影響更為直接和嚴重。例如,一些外貿船隻往往因風暴襲擊而被迫停航,如果不掌握氣象資料,冒然遠航,外貿船舶很可能會被風浪浸沒,造成慘重的損失。
自然界中變化多端,可謂「天有不測風雲」。因種種原因造成的全球性或區域性氣候異常,經常干擾正常的工農業生產和經貿活動。1972年,由於氣候異常,南美秘魯沙丁魚的捕獲量減少2/3,致使當作飼料的魚粉銳減。與此同時,印度和西非的花生,蘇聯的向日葵等,也因天旱而大量減產,致使能當飼料的大豆,價格成倍上漲,由此引起了世界飼料與穀物市場的供求矛盾和國際貿易活動范圍的擴大。
日本的丸紅商社曾根據天氣預報:該國關東地區梅雨結束時間將比往常推遲,以及世界范圍將是個涼夏,作出消暑飲料的銷售量會有所減少,會造成製造飲料罐的馬口鐵銷售量的下降和價格的下滑的預測。事實果真如此,1981年和1982年其社馬口鐵的出口量分別減少13萬噸和6萬噸之巨,美洲的墨西哥亦因此取消了與該社簽訂的進口合同。氣候條件的變化直接和馬口鐵生產與國際貿易掛上了鉤。1989年,美國發生了近百年少有的乾旱,玉米、小麥等穀物產量減少1/3左右,這不僅使農場主和農業工人在經濟上蒙受了巨大損失,而且使美國與全球的糧食出口量大為減少,加劇了世界市場上糧食貿易的緊張狀態。可見,氣候異常將直接影響工農業生產和貿易活動發生重大變化。
重視氣象現象和氣候條件的觀測與分析,特別是較大范圍的氣候異常的觀測研究,了解氣候變化態勢,熟悉氣候條件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從中掌握世界市場動向,以便主動地採取措施,搞好進出口貿易,已成為世界各國、各地區政府和經貿界人士的一項基礎工作。
四、資源條件的影響

所謂資源,內涵廣泛,這里著重論述礦產資源對經貿活動的影響。

礦產資源是寶貴的物質財富,也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和活躍貿易的最基本的物質基礎之一。它具有非再生性質,且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其消耗量與日俱增。因此,礦產資源的賦存儲量、規格品種、組合結構、品位狀況、地理分布以及新礦產、新礦點的發現等,不僅嚴重影響著一個國家與地區的經貿活動,而且強烈地影響著整個世界的國際分工、商品交往、貨物流向、貿易格局和貿易運輸等。

20世紀50年代,廣大西亞地區還被列為世界最貧困地區之一,經濟相當落後,在世界國際貿易中的地位更是微不足道;進入20世紀60年代之後,西方壟斷資本集團進入該地區大規模石油地質勘探,找到了豐富的石油資源,並陸續進行大規模開采,西亞已經成為世界上石油儲量、產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地區,是名符其實的「世界油極」。大量外匯財源滾滾而來,帶動和促進了該地區民族工業的蓬勃發展,對外貿易突飛猛進,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昔日的貧困地區,當今已跨入人均產值最高行列,成了世界上重要的資金、勞務和消費市場之一。
如果將美國和前蘇聯這兩個世界經濟發達大國的礦產資源作一下分析研究,是很能說明問題的。從總體講,兩國的礦產資源均較豐富,但相比之下,前蘇聯更為富足些,很多種礦產的儲量都列世界前茅,而且品種齊全,不但為其發展基礎工業,以及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奠定了很好的物質基礎,而且每年有20~30種礦產品供出口換匯;美國則不然,為了滿足現代科技、軍事工業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每年要從國外進口40~50種礦產品,形成了美蘇在初級產品進出口貿易結構上的明顯差異。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進入60年代中期,石油取代了煤炭,成為主要能源,世界進入稱為能源的「石油時代」。以西亞為代表的廣大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和前蘇聯以及西北歐一些國家,一大批大油田相繼發現,大力組織開采,使世界石油產量迅速增加。70年代中期,北海海域發現油氣田。至80年代初,荷蘭的天然氣、英國和挪威等國的石油產量除滿足本國需要外,還有相當部分出口歐洲共同體其他國家,促進了其經濟發展,而且使西北歐部分國家的進出口商品格局和貿易格局產生了明顯變化。另外,前蘇聯、中國、墨西哥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等新油田的不斷發現和開采,也使世界石油儲藏的地理分布、生產格局和貿易格局出現了新的態勢。
至於世界鐵礦石新礦點的發現、生產的地區布局變化和生產量的增減等,與世界石油的情況相似,均對世界和各國的經貿活動產生重要影響。可見,礦產資源對國家、地區的經貿發展和世界初級產品市場格局等,必然產生深遠的影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