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離岸價,到岸價是什麼意思?
離岸價,原幣貨價。比如美國訂購一設備100萬元美元,這個100萬美元就是離岸價。
到岸價,是到達我國港口的價格,到岸價=離岸價+國際運費+國際運輸保險費。
抵岸價,指進口設備原價,在到岸價的基礎上,再加上外貿手續費、關稅、增值稅、銀行代理手續費等之後的價格。
拓展資料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於把國際貿易中的FOB價格條件稱為離岸價格,從而也把價格術語中包含運費與保險費的CIF說成到岸價。甚至在一些正規媒體的文章中也不時出現這樣的說法。如在談到中國大豆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時,經常有報道說,中國大豆的離岸價(FOB)高於國外進口轉基因大豆的「到岸價」(DES)等等。
CIF不是到岸價,DES才是真正的到岸價。DES指目的港船上交貨,賣方必須負責運送到目的港船上為止,負責貨物到港前的一切費用及風險,貨物在船上交給買方處置,但不辦理貨物進口清關手續,賣方即完成交貨。
FOB(Free on Board)價格被說成離岸價格是符合其含義的形象說法,因為FOB價格包含的是出口產品在越過船上(根據新修改《2010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FOB、CFR、CIF風險劃分地點改為裝運港船上)之前的所有成本與費用,風險也在裝運港的船上由賣方轉移給買方,但把CIF價說成是到岸價格就不科學了。人們之所以誤稱CIF為「到岸價」是由於從表面上看CIF價格術語的確包含至目的港的運費和保險費,人們只是單純地從價格構成來為其命名。
國際貿易中真正意義上的到岸價應該是DES,而不是CIF,從交貨地點來看,按《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以及其他兩個有關貿易術語的國際慣例解釋。CIF價格條件下的賣方交貨地點不是目的港,而是裝運港。它是一種典型的象徵性交貨價格術語。賣方只要按期在約定地點完成裝運,並向買方提交合同約定的提單等有關單據就算完成了交貨義務。至於貨物何時抵達目的港,除非賣方在合同中做了明確的承諾,賣方不對貨物的抵港時間承擔任何責任。而真正意義上的到岸價格DES價格術語的含義是賣方要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將符合合同規定的貨物提交買方,不能以交單代替交貨。
(參考資料:網路:到岸價)
2、進口大豆的車船板價格包括哪些?怎麼來的?
沒人來回答嗎?因為車船板沒算港雜,
3、什麼是離岸價和到岸價,它們有什麼區別?
兩者區別:
1、定義不同
到岸價是目的港船上交貨,賣方必須負責運送到目的港船上為止,負責貨物到港前的一切費用及風險,貨物在船上交給買方處置,但不辦理貨物進口清關手續,賣方即完成交貨。
離岸價是賣方在合同規定的港口把貨物裝到買方指定的運載工具上,負擔貨物裝上運載工具為止的一切費用和風險的價格。
2、交貨位置不同
到岸價根據實際操作中的意思來解釋就是裝運港船舷交貨,買賣雙方已運輸船隻的船舷為界限,過了船舷。
離岸價是賣方在合同規定的港口把貨物裝到買方指定的運載工具上,沒有過船舷。
3、貨物責任和安全歸屬不同
到岸價因貨物過了船舷,貨物的責任和安全歸買方負責。
離岸價因沒有過船舷,貨物的安全和責任是賣方負責的。
4、組成不同
到岸價指CIF(COST=產品出廠價,INSURANCE=保險,FREIGHT=運費)價,即成本+運費+保險。
離岸價指FOB(Free on Board)價,是貨物成本價,即(到岸價價+國外運費)/[1-投保加成×保險費率]。
5、應用不同
按國際慣例,出口商品一般用離岸價計價。
進口商品一般用到岸價計價。
(3)國際貿易大豆船板交貨價擴展資料
1、CIF不是到岸價,DES才是真正的到岸價。DES指目的港船上交貨,賣方必須負責運送到目的港船上為止,負責貨物到港前的一切費用及風險,貨物在船上交給買方處置,但不辦理貨物進口清關手續,賣方即完成交貨。
2、長期以來,人們習慣於把國際貿易中的FOB價格條件稱為離岸價格,從而也把價格術語中包含運費與保險費的CIF說成到岸價。甚至在一些正規媒體的文章中也不時出現這樣的說法。如在談到中國大豆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時,經常有報道說,中國大豆的離岸價(FOB)高於國外進口轉基因大豆的「到岸價」(DES)等等。
4、大豆的銷售市場好嗎?
大豆產區收購市場動態
3月10日,黑龍江寶泉嶺地區大豆收購價格繼續上揚。目前,當地毛糧收購價格為3.06~3.08元/公斤,較上日上揚了0.02元/公斤;當地九三油脂到廠收購價格為3.20~3.22元/公斤,對質量、水分要求較嚴。大豆貿易商稱,現階段當地大豆剩餘數量估計為產量的25%左右。另外,由於車皮緊張,大豆外運具有一定困難。
近期,黑龍江哈爾濱阿城地區大豆收購價格較為穩定,其中毛糧收購價格為3.24~3.26元/公斤;食品級大豆車板交貨價格為3.30~3.32元/公斤,水分含量為15%~16%。據悉,盡管目前當地食用大豆的收購量較大,但豆農手中的存貨卻越來越少,貿易商一般前往三江地區收購大豆。
食用大豆銷售價格繼續上揚
3月10日,由於貨源緊張,國內食用大豆市場銷售價格繼續走高。東北地區:哈爾濱地區大豆價格達到了3.31~3.33元/公斤,比前期上漲了0.20~0.30元/公斤;長春地區大豆價格為3.42~3.44元/公斤,上漲了0.30~0.40元/公斤;沈陽地區價格為3.46~3.48元/公斤,上漲了0.30~0.40元/公斤。華北地區:北京地區大豆價格達到了3.52~3.54元/公斤,上漲了0.60~0.70元/公斤;石家莊地區價格為3.52~3.54元/公斤,上漲了0.40~0.50元/公斤。華東地區:南京地區大豆價格達到了3.62~3.64元/公斤,上漲了0.30~0.40元/公斤;上海地區價格為3.59~3.61元/公斤,上漲了0.20~0.30元/公斤;杭州地區價格為3.60~3.62元/公斤,上漲了0.20~0.30元/公斤。西南及華中地區:重慶地區大豆價格達到了3.59~3.61元/公斤,上漲了0.10~0.20元/公斤;長沙地區價格為3.61~3.63元/公斤,上漲了0.10~0.20元/公斤;昆明地區價格為3.65~3.67元/公斤,上漲了0.20~0.30元/公斤。華南地區:福州地區大豆價格達到了3.69~3.71元/公斤,上漲了0.80~0.90元/公斤;廣州地區價格為3.67~3.69元/公斤,上漲了0.30~0.40元/公斤。
中國入世後壟斷著國際大豆貿易的國際糧商們,已將觸角伸到了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中國進口約佔全球總進口量的三分之一。一方面是美國政府對大豆的巨額補貼,一方面是國際糧商通過大量參股中國的大豆壓榨企業,逐漸控制大豆渠道。他們的戰略明確:低價買入南美及享受巨額農業補貼的美國大豆,再高價賣給中國的壓榨企業,賺取壟斷的貿易利潤。而留下的,則是中國壓榨行業的低利甚至虧損,以及中國本土大豆的滯銷。
外資「控盤」中國大豆產業遭遇危機
外資基本完成了在中國的戰略布局,在控制了中國大豆60%的實際加工能力後,國際糧商同時控制了中國大豆的進口,ADM、邦基、嘉吉和路易·達孚四大糧商已經控制了中國80%的進口大豆貨源
有關中國農業在加入WTO後將受到進口農產品沖擊的憂慮,在入世後的5年終於成為現實。不過與最初預想的不同,沖擊中國農業的並不是國外農產品的質優價廉,而是美國對豆農的巨額補貼及國際糧商在全面控制中國農產品加工、貿易環節後,向中國傾銷農產品。中國的大豆產業已經成為中國受到境外資本擠壓的產業「樣板」,民族大豆加工業面臨全軍覆沒的風險,國產大豆價格暴跌,銷售困難,豆農苦不堪言。
本土壓榨企業覆沒
在三年前就曾擔心中國大豆出現「拉美化」現象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程國強說,自2004年大豆危機以來,跨國糧商正在形成對中國大豆加工業的壟斷布局,形勢嚴峻。拉美國家作為全球大豆主產國,大豆產業已經被國際糧商牢牢控制。
據《第一財經日報》調查,中國目前的大豆壓榨能力已經超過7000萬噸,日壓榨能力為19萬噸左右,實際開工量在3500萬噸左右。現在全國正在開工的大豆壓榨企業共有97家,其中有64家為外資參股的企業,其日壓榨能力為12.1萬噸,也就是說,中國大豆實際壓榨能力60%以上目前都屬於外資企業。另外,外資還在興建一些大的榨油企業。
實際上,中國大豆加工業的外資企業,絕大多數屬於ADM、嘉吉和邦基三大跨國糧商,他們已經掌握了中國近三分之一的大豆加工能力。目前,ADM在中國已經參股了13個加工廠,總加工能力約1500萬噸,同時今年擬通過其控股的托福公司收購華農集團30%的股份;嘉吉已在東莞、南通等地投資建廠,總加工能力約250萬噸,今年還擬收購其他工廠;邦基已經收購山東三維。
外資基本完成了在中國的戰略布局,在控制了中國大豆60%的實際加工能力後,國際糧商同時控制了中國大豆的進口,ADM、邦基、嘉吉和路易·達孚四大糧商已經控制了中國80%的進口大豆貨源。
程國強預測,跨國糧商初步完成了在中國的戰略目標,今後2~3年內,跨國糧商將可能完全壟斷我國大豆產業的布局。
國產大豆無優勢
國際糧商控制了中國的大豆壓榨產業,大量使用進口大豆。就榨油來說,中國本土大豆沒有競爭優勢,國產大豆銷售困難,農民利益嚴重受損。
據《第一財經日報》了解,大豆壓榨企業收購東北大豆的資金成本非常高,以黑龍江為例,黑龍江收購的大豆,壓榨企業每噸的平均利息成本達到了70元,因為黑龍江的大豆只能一次性收購,不能迴流,一個大型油脂企業每年的資金周轉只能達到2.8次。但是如果在沿海買進口大豆,壓榨企業每噸豆的支出成本只有20元,兩者相差50元錢。所以企業從資金成本考慮不會用國產大豆。
國產大豆的收購成本非常高,黑龍江的榨油企業收購農民的大豆,裝卸、驗收、收購人員的成本和場地租用費等平均收購成本是75元/噸。在沿海,一艘大豆進口貨船靠上碼頭,從船到車間的平均成本只有約18元/噸。另外黑龍江省是產區不是銷區,把黑龍江的大豆運到大連或者上海,運費約70元/噸,而這70元費用市場是不承認的,只能由榨油企業負擔。
幾項費用加起來,合計達到177元/噸。也就是說中國的大豆只有比美國的大豆低177元/噸的時候,才能與美國大豆具有一樣的競爭力。另外,東北大豆的水分比進口大豆高,黑龍江的平均水分達到14%,而進口大豆為12%。大豆價格即使按照2000元/噸計算,兩個水分就相差40元錢。所以實際上國產大豆價格至少比進口大豆價格低217元/噸,壓榨企業採用國產大豆的壓榨利潤才能與進口大豆持平。
一位榨油企業老總說,以前都認為進口大豆質優價廉,那是認識誤區。美國和阿根廷大豆的出油率、蛋白率都與中國大豆相差無幾,只是巴西大豆高油高蛋白,但是色澤不好。美國大豆的競爭力就在於它是依靠巨額的補貼進來的,而我們的豆農沒有補貼,怎麼能和進口大豆競爭。
國產豆銷售困難農民苦不堪言
隨著外資對中國大豆壓榨企業的滲透,外資企業越來越多地採用直接從原料產地采購大豆的方式,中國的大豆貿易商生存困難。
受國際糧商控制中國大豆壓榨能力影響最大的就是中國的農民,外資榨油企業更多的使用進口大豆,中國大豆進口量日益龐大,據預測,2005/2006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量將達到創紀錄的2700萬噸。沿海外資榨油廠基本以進口大豆為主,中國大豆僅僅作為「備用」。目前主產區面臨嚴重的賣豆難問題,中國大豆邊緣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據中國大豆網總經理劉兆福介紹,目前黑龍江農民手中還有20%的大豆沒有出售,比往年高了一倍,部分地區的比例更高得驚人。黑龍江佳木斯地區的一位鄉鎮黨委副書記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目前他們鎮的農民手中還有60%的大豆沒有銷售,現在價格越來越低,農民苦不堪言。
商務部國際經濟研究院一位研究員表示,在最初加入世貿的時候,我們擔心國外低價農產品沖擊中國農業,現在看來不全是這樣,我們的大豆價格低,還是沒有人要。中國加入世貿時我們擔心的農產品競爭力弱的問題,現在已經開始顯現,這不單單是表面的國際市場低價農產品對我們的沖擊,更是下游加工業被控制後,對中國農產品的排擠。從大豆產業可以看出這樣的問題。
5、大豆進口完稅價格的計算
2、3月份到港大豆成本現在按美盤當前盤面價格測算大約是3700元/噸。
公式是:〔(CBOT大豆期價+升貼水)*0.367437+海運費〕*人民幣兌美元匯率*(1+進口關稅率)*(1+增值稅率)+100
其中:0.367437為外盤期貨報價美分/蒲換算成美元/噸的系數
目前升貼水報價大約為70美分
海運費目前大約為70美元/噸
當前匯率大約為6.83
進口關稅率為3%
增值稅率為13%
當前CBOT3月大豆報價為950美分/蒲。
朋友可以根據這個自已測算下。
目前進口大豆成本較國產大豆壓榨有明顯優勢,國內參與大豆進口貿易的比較多,但也都是間接通過一些外資代理公司進行的。
6、到岸價和車板含稅價的差別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於把國際貿易中的FOB價格條件稱為離岸價格,從而也把價格術語中包含運費與保險費的CIF說成到岸價。甚至在一些正規媒體的文章中也不時出現這樣的說法。如在談到中國大豆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時,經常有報道說,中國大豆的離岸價(FOB)高於國外進口轉基因大豆的「到岸價」(CIF)等等。
車(船)板價格:指將貨物送到發運地火車站(港口)列車或者船隻上的含稅的交貨價格,含出庫價格、短途運輸和搬倒等費用。
7、貿易術語的解釋 東北大豆FCA金山10元每公斤.
我來告訴你, 就是你把東北大豆運輸至金山邊境某地方,然後把貨交給買方的價格是十元每公斤。交給他之前的所以費用賣方出。
8、到岸價與離岸價的區別是什麼?
一、區別如下
1、價格演算法不一樣:
到岸價=離岸價+國際運費+國際運輸保險費。
離岸價=(到岸價價+國外運費)/[1-投保加成×保險費率]。
2、概念不一樣:
離岸價,原幣貨價。比如美國訂購一設備100萬元美元,這個100萬美元就是離岸價。離岸價是賣方在合同規定的港口把貨物裝到買方指定的運載工具上,負擔貨物裝上運載工具為止的一切費用和風險的價格。
到岸價,是到達我國港口的價格,到岸價是目的港船上交貨,賣方必須負責運送到目的港船上為止,負責貨物到港前的一切費用及風險,貨物在船上交給買方處置,但不辦理貨物進口清關手續,賣方即完成交貨;離岸價格亦稱船上交貨價格。
(8)國際貿易大豆船板交貨價擴展資料
1.CIF不是到岸價,DES才是真正的到岸價。DES指目的港船上交貨,賣方必須負責運送到目的港船上為止,負責貨物到港前的一切費用及風險,貨物在船上交給買方處置,但不辦理貨物進口清關手續,賣方即完成交貨。
2.長期以來,人們習慣於把國際貿易中的FOB價格條件稱為離岸價格,從而也把價格術語中包含運費與保險費的CIF說成到岸價。甚至在一些正規媒體的文章中也不時出現這樣的說法。如在談到中國大豆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時,經常有報道說,中國大豆的離岸價(FOB)高於國外進口轉基因大豆的「到岸價」(DES)等等。
9、目前中國進口大豆價格是多少
目前中國進口大豆價格直接看下圖走勢就可以
國產大豆報價大多穩,局部漲,東北及內蒙地區塔豆裝車報2.58-2.65元/斤,局部較昨日漲0.01元/斤;江蘇地區翠扇豆裝車報3.20-3.35元/斤,較昨日持平;河南地區中黃豆裝車報2.70-2.75元/斤,較昨日持平;湖南中黃豆裝車報3.10元/斤,較上昨日持平;安徽地區中黃豆裝車報2.75-2.80元/斤,較昨日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