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技的發展趨勢
一、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的新趨勢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發展異常迅猛,學科交叉融合加快,重大創新不斷涌現,技術更新和成果轉化的周期日益縮短。總的來看,當代科學技術發展有以下幾個主要特徵和趨勢。1.前沿科技領域呈現群體突破的態勢 以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信息科技、納米科技、新材料與先進製造技術等為核心的高科技群體,成為當今前沿科技領域的代表,這些領域的進展直接反映了科技發展的新態勢。在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領域,人類基因組圖譜已經全部繪制完成,人類「生命天書」得以破解;抗逆、抗病高產作物不斷培育成功;科學家們直接提取人體皮膚細胞製成誘導多功能幹細胞,這項技術除其在幹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的應用價值外,也是人類在揭示生物發育與疾病機制研究方法學上的突破。在信息技術領域,超級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大大提高,2007年6月IBM公司推出的「藍色基因/P」能夠以每秒1千萬億次的運算速度連續運行。英特爾公司成功開發出基於45納米技術的試產樣品晶元「Penryn」,對整個半導體集成電路製造業意義深遠。在納米技術領域,納米發電機已經研製成功,在生物醫學、軍事、無線通信和無線感測方面都將有廣泛而重要的應用。2007年5月,中美科學家合作,首次制備出具有高表面能的24面體鉑納米晶粒催化劑,在能源、催化、材料、化工等領域具有重大意義和應用價值。在能源和環保科技領域,二氧化碳的捕獲與封存技術受到普遍重視,有望大規模替代石油的第二代生物液體燃料呈現多元化發展,「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正在積極實施,預計2070年前後受控核聚變發電將廣泛造福於人類。2.科學交叉與技術融合不斷催生新的學科和技術領域 納米材料技術、納米電子技術、納米生物技術、納米測量學等都是近些年發展起來的新興交叉學科,生物材料、生物晶元、納米機器人、信息材料等融合技術也已經向人們展示出其巨大的應用潛力。未來的重大科技創新將更多地出現在學科交叉領域,各類技術之間的相互融合也將更加頻繁,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步伐會進一步加快,將會產生新的技術系統變革、重大學科突破以及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及產業革命。3.發展「低碳經濟」成為科技創新的新熱點 近年來,隨著氣候變化問題的日益凸現,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本特徵的低碳經濟概念開始風行,帶動相關領域科技創新日趨活躍。發達國家大力推進向低碳經濟轉型的戰略行動,並已經開始從產業政策、能源政策、技術政策及貿易政策等方面做出一系列重大調整。在2007年9月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高級別會議上,歐盟提出必須在2050年之前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一半。美國開展了「氫燃料計劃」、「先進能源計劃」、「未來發電計劃」、「陽光美國計劃」等重要計劃。德國聯邦教研部在2007年6月投資6000萬歐元啟動「有機太陽能光伏電池研發計劃」,其戰略夥伴企業將投入3億歐元進行相關研發。日本經濟產業省在2007年11月公布了《冷卻地球——能源創新技術計劃》框架方案,提出要對有助於大幅消減溫室氣體排放的創新技術給予重點支持。4.民生科技得到快速發展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環境、健康和文化需求的提高,促使各國將科技發展目標與改善人民生活緊密結合起來。歐盟研究開發第七框架計劃中確定的十大優先主題中,直接與提高人民健康和生活質量有關的有三個主題:一是健康,二是食品、農業和生物技術,三是環境。其中健康領域的撥款額為60.5億歐元,僅次於信息通信技術。目前,為滿足人們生活需求而發明的技術已經極大地造福於人類。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學習、交往、娛樂、消費等生活方式,全球上網人數已達7.72億;基因技術和醫葯生物技術正在使疾病的診斷、預防和治療發生革命性的變化;網路游戲、動畫漫畫等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滿足了人們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同時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5.科技在應對非傳統安全中的作用日益凸顯 近年來發生的「9·11」恐怖襲擊、信息犯罪、能源短缺、環境惡化,及突發性大面積自然災害等一系列非軍事性災難,對世界和平與穩定提出了新挑戰。傳統的國家安全概念已從一般意義上的國防軍事安全上升為更廣泛的「總體安全」。公共安全事件接踵而至,對科技提出了重大戰略需求。美國總統科技政策辦公室2005年4月公布的《科技是國土安全的基礎》報告稱,幾年來,聯邦政府與學術界、企業界以及國立實驗室共同努力,利用最優秀的人才和技術來降低美國的脆弱性,對國土安全方面的科技投入已對現實世界產生了影響。6.加速實施「三深」戰略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的戰略選擇 「深空」戰略——美國、俄羅斯、歐洲、日本和印度等國都在實施一系列探測月球、火星等天體的深空探測計劃。2007年10月24日,中國「嫦娥一號」衛星成功發射;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升空,並完成了航天員出艙行走,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實施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深空探測的長遠目標是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有人的前哨站,以便盡可能地了解其資源狀況並加以利用,並作為對太陽系進一步探索的基地。開發月球氦-3作為核聚變反應堆燃料等設想,已引起了世界廣泛的關注。「深海」戰略——在歷時近10年的國際深海大洋鑽探計劃中,科學家用實踐證明了在3000米深的海底發現了生存的生物,它們的存在對現有生物基礎理論提出了新的問題,也為海洋能源的應用提供了更多的預見。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下,兩極地區正在發生重大的地貌變化。用最先進的海洋技術手段,開採油氣礦產資源,獲取深海底地質、地貌、資源基礎數據等工作正在進行。「深藍」戰略(信息安全)——高性能計算機已經從軍事領域進入涉及天文計算、建立大氣模型、基因科學、油氣勘察、智能製造等領域,帶動了空間技術、空氣動力學、大范圍氣象預報及石油地質勘探等產業技術領域的變革。電子標簽技術被廣泛應用於生產過程監控、交通運輸、物流控制、國際貿易、安全識別、身份識別及物品防偽等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市場需求。二、對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關系的新認識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科技創新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高國家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力量,我們對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之間關系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在現代科學技術條件下,原始創新和關鍵技術的突破有潛力帶動新一輪產業革命 自20世紀以來,導致人類經濟和社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新興產業,都與科學技術的重要突破緊密相關。量子理論的誕生,促進了集成電路和激光器的發展;相對論及原子核裂變原理的問世,導致核技術的形成,帶動了原子能的應用;DNA雙螺旋結構的闡明,奠定了全新的生物工程技術的基石。每一個原始創新都催生了新的產業方向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以生物技術為例,人類基因組圖譜已經全部繪制完成,隨之而來的是一個以功能基因組為基礎,規模龐大的新健康產業的崛起。目前全球生物技術產業銷售額每5年翻一番,年增長率達25%~30%。有專家預言,生物技術(BT)即將取代信息技術(IT),成為「對全社會最為重要並可能改變未來工業和經濟格局的技術」。從我們國家的情況來看,「十五」初期,我國對生物技術研究發展作出重點部署,獲得了基因工程葯物、疫苗、診斷試劑等一批重大原始創新成果,開創了基因生物技術產業,總產值突破4600億元。我國已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自主成功研製轉基因抗蟲棉的國家,轉基因抗蟲棉已佔棉花種植總面積的90%以上。在創新葯物研製方面,我國成功研製了世界上第一種正式上市的基因治療葯物重組腺病毒P53注射液,並率先實現產業化。禽流感、口蹄疫、藍耳病等新型疫苗的研製成功為動物重大疫病防控提供了有效支撐。2.新技術推動產品更新周期縮短,造就新的追趕和超越機會 電話走進50%的美國家庭用了長達60年的時間,而互聯網進入50%的美國家庭只用了5年時間。進入21世紀,隨著技術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前沿技術創新與高端產業發展相互促進,在很多高技術領域,基礎研究與產業化之間的界限已經變得模糊,人類基因組、超導、納米等許多成果尚處於實驗室階段時就已經申請了專利,並很快應用在市場上。生物技術、基因工程技術的突破,將新葯研製到產業化應用的周期從24年縮短到8年。生物晶元技術的出現,可實現對生命體中的基因、蛋白、細胞和組織進行准確、快速和大信息量的分析檢測,大大縮短了新葯研製周期和疾病檢測周期。3.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將顛覆性地替代舊產業,摧毀舊的經濟科技優勢,形成所謂「翻盤效應」 重大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具有在原理、技術、方法等方面實現重大變革的突破性特徵,能夠廣泛帶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形態重大變革。重大的原始創新往往會摧毀現有產業體系,轉換競爭優勢,孕育新的重大發展機遇,培育出新的產業群與經濟增長點。以數碼相機為例。德國愛克發曾是世界上最早生產彩色膠卷的企業之一,佔有世界彩色膠卷市場約10%的份額。隨著數碼相機生產製造技術的日趨成熟,數碼相機已經開始搶占、蠶食傳統相機的市場。昔日影像巨頭在數碼技術沖擊下,膠卷銷量嚴重下滑,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4.市場價值觀念的變化,產生新的市場需求,造就新的產業市場需求的變化是技術創新活動重要的動力之一,市場的更新和變化引導著企業技術創新的發展方向。以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為例,改革開放之初,國內還談不上有汽車消費的市場,我們在引進資金、引進技術的同時,也引進了先進的管理,引進了市場的理念,並且為我國汽車產業追趕世界發展的潮流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市場消費需求呈現出多元化的格局,市場細分的特徵十分明顯。當外資企業提供給市場的產品不能滿足需要的時候,就為國內汽車企業發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機遇,一些立足於自主創新的汽車企業也就應運而生了。當前我國汽車工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隨著高速發展的汽車市場而來的能源緊缺和大氣環境污染。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空氣污染中汽車尾氣的「貢獻量」已經超過了60%。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新一輪競爭中,日本已經成為現今混合動力技術的領頭羊。而賓士、通用等著力於更長遠的燃料電池汽車,近20年來孜孜不倦地投入重金開發,已經進入小批量示範運營。在我國汽車產量即將達到1000萬輛規模的前夕,我國汽車企業應該居安思危,迎頭趕上
2、國際貿易對中國的作用和意義?
作用是調節各國市場的供求關系,意義是把握好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機遇。
1、國際貿易對中國的作用:調節各國市場的供求關系。延續社會再生產。促進生產要素的充分利用。發揮比較優勢,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優化國內產業結構。增加財政收入。加強各國經濟聯系,促進經濟發展 。
2、以貿易全球化為首要內容的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經濟和商務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深入分析和把握當前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和特點,對於我們科學決策,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把握好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機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科技創新對國際貿易的意義擴展資料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和國際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貿易專業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
電子商務將國際貿易帶進了一個信息化時代,特別是國際貿易專業的興起和網路貿易的誕生,導致國際貿易運作方式發生巨大變化,信息通過全球網路在世界各國和地區間流動,推動了國際貿易向信息化的方向發展,同時也為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
為了解決與貿易有關的環境問題,1993年12月15日,在烏拉圭回合的貿易談判委員會議上,通過一項「關於貿易與環境」的決議,決定起草一份貿易與環境的工作方案,並制定有關貿易與環境措施之間增強相互作用的規則,監督用於環境目的的貿易措施,以及與貿易有關的環保措施。
3、我國有哪些比較優勢?在對外貿易的戰略選擇中,我國如何化比較優勢為競爭優勢?
中國的比較優勢在於中國人工成本低、資源價格低、交通運輸成本低(基礎設施良好),尤其是人工成本,長期以來被視為主要的比較優勢。但目前人工不斷上漲,這種優勢正在減小,所以需要我們不斷創新,改進經濟發展模式,以期獲得持續發展。在對外貿易中,我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和產業鏈齊全是最大的優勢,這導致了我們的外貿競爭優勢。
拓展資料:
1.長期以來,國際貿易理論是建立在比較優勢原理基礎上的。按照比較成本理論,不同國家生產不同產品存在著勞動生產率的差異或成本差異,各國應生產各自具有相對優勢的產品。這樣,各國間分工從事專業化生產的產品產量就會增加,通過國際貿易,雙方都能獲得最大的利益,好獲得比較利益。比較優勢理論對發展我國對外貿易仍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但這一理論對於發展中國家的適用程度和適用范圍是有界限的。因為,它主要是從靜態的角度來分析、說明國際分工與國際貿易的,而從動態角度看,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教育的進步,各國的比較優勢是在變化的,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也不斷變化。對發展中國家來說,一味地單純以自己的成本和資源比較優勢來確定自己的國際貿易結構,就會不可避免地陷入「比較利益陷阱」。
2.其原因:一是初級產品和工業製成品交換的貿易條件,對發展中國家來說越來越趨於惡化;二是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的依賴性加強。同時,在勞動密集型產品和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國際貿易中,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出口為主的發展中國家總是處於不利地位,導致自身貿易條件惡化和對發達國家依附性加強。
3.發展中國家應該在現有的比較優勢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競爭優勢來源於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結構,要在對外貿易中真正獲得更大的比較利益,必須致力於調整昨優化產業結構,提高技術密集型產業的比重,擴大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規模。為此,要著重解決以下問題:一是擴大對勞動密集型產業進行人力資本和技術投入,提高其知識、技術密集度;二是在市場選擇上,國家要通過技術引進和高科技投入等途徑有重點地培植一批技術含量高、出口前途好的產業部門,增強其國際競爭力;三是對外資進入我國要逐步提高其技術含量壁壘,鼓勵高技術產業進入我國。
4、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
兄弟,你問的這個問題范圍太大了,
總的說來
一、當前國際貿易的發展呈現出六大趨勢
(一)國際貿易步入新一輪增長期,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愈加凸顯
伴隨世界經濟較快增長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當前國際貿易增長明顯加速,已經進入新一輪增長期。2004年,全球貨物貿易名義增長21%,達到25年來的最高水平。在世界經濟強勁增長和國際市場對能源、原材料商品需求旺盛的帶動及美元貶值因素的影響下,全球貨物和服務貿易總量2004年近11萬億美元,增速達到20%,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全球貿易的高速增長是科技進步、生產力提高、國際分工深化的共同結果,同時它又促進了世界生產。90年代以來,國際貿易的增長率連續超過世界生產的增長率,導致世界各國的外貿依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二)以發達國家為中心的貿易格局保持不變,中國成為國際貿易增長的新生崛起力量
美、日、歐三大經濟體既是世界經濟的主要力量,在國際貿易中也居於主導地位。2004年,德國、美國和日本在世界貨物出口中的份額已分別達到10%、9%和6.2%。目前,發達國家已經占據世界貨物出口70%以上的份額和服務貿易90%以上的份額,更為重要的是,發達國家通過開展區域貿易合作和控制多邊貿易體制來主宰國際貿易秩序,並在國際交換中獲得了大部分貿易利益。
中國是近年國際貿易增長中最顯眼的「亮點」,表現為中國不僅在全球貿易總量中的份額和排名不斷攀升,而且對全球貿易增量的貢獻也更為顯著。自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排名以年升一位的速度上升。2004年,中國對外貿易額達到11548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德國的第三大貿易國,分別佔全球貨物貿易總量的6.4%和增量的20%。
(三)多邊貿易體制面臨新的挑戰,全球范圍的區域經濟合作勢頭高漲
WTO新一輪談判自啟動以來進展緩慢,2003年坎昆會議失敗後,談判一度陷入停滯狀態。2004年8月1日,世貿組織147個成員就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框架達成了協議,但協議的內容較為原則和籠統,各成員在農業、非農市場准入等問題上仍存在很大分歧。2005年是多哈回合談判的關鍵一年,發達成員和發展中成員將在12月香港部長會議上就主要議題的實質內容進行談判。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各種區域貿易協定紛繁多樣、成員交叉重疊,一些貿易協定已超出傳統的降低貿易和投資壁壘的范圍,對多邊貿易體系帶來了較大的沖擊。
與此同時,以區域貿易安排(RTA)為主要形式的區域經濟合作加速發展,並呈現出不少新的趨勢。一是區域貿易安排迅猛發展。截至2005年1月,實際有效的區域貿易安排共有162個,其中80%以上是近10年內建立的。二是主要貿易大國都在追求區域貿易安排的主導權。美國在推動建立美洲自貿區的同時,還在與韓國、南非等10多個國家商談自貿區;歐盟在2004年5月實現東擴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區域貿易集團,並擬與所有拉美國家和東盟商簽自由貿易協定;日本已經與新加坡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正在與韓國、泰國商談自貿事宜。三是區域貿易安排成員間的貿易比重進一步上升。2004年,區域內貿易總量占國際貿易總量的比重已超過50%。四是國家之間的競爭正在向區域經濟集團之間的競爭轉變。區域貿易安排已經成為各國爭取市場資源、擴大發展空間、提升國際地位的戰略手段,對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
(四)國際貿易結構走向高級化,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發展方興未艾
國際貿易結構的高級化與產業結構的升級互為依託,從其變化趨勢看有以下兩個突出特點。一是伴隨著各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全球服務貿易發展迅猛。近20多年來,國際服務貿易規模已經從1980年的3600億美元擴大到目前的2.1萬億美元,佔全球貿易的19%。在行業結構上,服務貿易日益向金融、保險、電信、信息、咨詢等新興服務業傾斜,傳統的運輸業、旅遊業所佔份額持續下降;在地區分布上,發展中國家服務貿易所佔份額繼續擴大,東亞地區的增長尤其顯著。二是高技術產品在製成品貿易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尤以信息通訊技術產品出口增長最快。與此同時,由於跨國公司紛紛把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近年來發展中國家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佔全球的比重快速上升,已經從1985年的16.6%上升到2000年的35.4%。
(五)貿易投資一體化趨勢明顯,跨國公司對全球貿易的主導作用日益增強
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生產要素特別是資本在全球范圍內更加自由地流動,跨國公司通過在全球范圍內建立生產和營銷網路,推動了貿易投資日益一體化,並對國際經濟貿易格局產生了深刻影響。一是跨國公司已成為全球范圍內資源配置的核心力量。目前世界上的跨國公司已達6.2萬家,它們不僅掌握著全球1/3的生產和70%的技術轉讓,更掌握著全球2/3的國際貿易和90%的外國直接投資。二是國際貿易基礎已由比較優勢轉變為以跨國公司數量和在國際范圍內整合資源的能力為主的競爭優勢。這就意味著,一個國傢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企業越多,就越可以在國際分工中更多地整合別國的資源。三是國際貿易格局由產業間貿易轉向產業內貿易、公司內貿易為主。主要表現為,中間產品、零部件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增加。四是跨國公司產業轉移不斷加快,加工貿易在整個國際貿易中的比重持續提高,已成為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的增長點。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第三大貿易國,中國加工貿易占貿易總額的比重已達48%,占據了半壁江山。
(六)貿易自由化和保護主義的斗爭愈演愈烈,各種貿易壁壘花樣迭出
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世界各國經濟交往愈加頻繁,貿易自由化已是不可逆轉的潮流。但是隨著國際貿易規模不斷擴大,貿易摩擦產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當前,各國經濟景氣的不均衡性、產業和貿易結構的競爭性、區域貿易集團的排它性、貿易分配利益的兩極化以及經貿問題的政治化都是造成貿易保護主義層出不窮的重要原因。
當前世界已進入貿易爭端的高發期,並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基於戰略利益考慮而引發的貿易摩擦增多。2004年美國和歐盟就航空業補貼問題相互指控,並最終訴諸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二是貿易保護的手段不斷翻新。各種技術壁壘成為貿易保護的新式武器,知識產權方面的糾紛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爭端。三是摩擦從單純的貿易問題轉向更為綜合的領域。社會保障問題、匯率制度問題等已成為摩擦的新領域,資源摩擦與貿易摩擦交互作用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四是中國已成為國際貿易保護的最大受害國。從1995年開始,中國已連續10年成為遭受反傾銷最多的國家。2005年世界紡織品貿易開始實現一體化,中國面臨的紡織品貿易摩擦可能成為一個新的焦點。
二、若干思考
當前國際貿易發展的這些新趨勢對世界各國的經貿發展都產生了深刻影響。要辨證地看待當前我國面臨的國際貿易環境,既要看到機遇中存在的挑戰,也要看到挑戰中蘊藏的機遇。我們必須樹立全球戰略意識,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為國內發展創造更大的空間和更有利的條件。
(一)處理好、發展好大國經貿關系,拓展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空間
美、日、歐、俄、東盟既是全球的貿易大國(集團),也是我國重要的經貿合作夥伴。2004年,我國與歐盟、美國、日本和東盟的貿易額均超過1000億美元,分別達到1773億美元、1696億美元、1679億美元和1059億美元,占據我國外貿總額的半壁江山。目前中俄貿易規模雖然相對較小,但雙方在油氣和礦產資源、高技術等領域的合作前景十分廣闊。深入推進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貿關系向更高層次和更廣領域發展,事關我國對外經濟工作的大局。
(二)積極發展區域經濟合作和多邊經貿關系,推動建立有利我經濟發展的全球自由貿易體制
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具有重大的經濟政治意義。我們要認真落實中國—東盟自貿區貨物貿易協議,促進大湄公河次區域貿易便利化。繼續推動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在經貿合作方面取得新進展。一個更具開放性的全球多邊貿易體制,符合包括中國在內的世貿組織各成員方的長遠利益。據世界銀行估算,如果多哈回合取得成功,將可在2015年之前給全球帶來5000 多億美元的經濟收益。我們要積極推動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在多邊經貿體制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做好世貿組織首次對華貿易政策審議的應對及與世貿組織申請加入方的談判工作。積極參與聯合國等多邊國際組織的活動,進一步發揮我在聯合國貿發會議、開發計劃署等機構中的作用。
(三)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著重推進高技術產品和服務出口
我國以數量增加為主的增長方式受到越來越多的制約,必須加快外貿從數量增長為主向以質取勝轉變。要繼續落實和完善出口退稅等各項政策、確保出口穩定增長的同時,下大力氣轉變出口增長方式。狠抓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結構調整,提高紡織、輕工、家電等優勢產品的出口質量、檔次和價格;加大對蔬菜、水果、花卉等優勢農產品一般貿易的政策支持,爭取實現農產品出口零稅率;深入實施科技興貿戰略,抓好高新技術產品、軟體和醫葯出口基地建設,重點支持汽車及零配件、船舶、鐵路設備、通訊產品、生物醫葯等產品出口,加快形成高新技術產品帶動機電產品出口,機電產品出口帶動外貿出口的格局;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商品出口;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著重引進高端加工增值環節。
發揮全球「大買家」的優勢,組織協調好國內急需的能源、重要原材料、關鍵技術和重大設備的進口。按照國際通行做法,探索符合大宗產品集中采購試點,積極穩妥地發展期貨等貿易方式,提高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進口議價能力。運用國際招標等方式引進先進高新技術產品及環保、大型醫療和電力設備,把關鍵設備、先進技術進口和消化、吸收、創新結合起來,促進國內裝備製造業發展;敦促某些發達國家放寬對華高技術出口限制。
(四)提高貿易摩擦和「入世」後過渡期的應對工作水平,營造有利於發展的外部環境
我個人感覺,自由貿易和保護主義,都有吧,今年貿易不太好做,國家在政策上也有所調控。實際感受就是,貿易的話,國外買東西的人少了! 就像我國一樣,也開始刺激國內消費,而不是刺激都在國外買東西了。
我公司一年要出口3.5億USD ,可是現在看來,一季度已經同期下滑了1000萬USD了
加油吧,挺過這個砍,一定會好起來
希望能幫助到您
5、科學技術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了什麼積極的影響
科學技術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了以下積極的影響:
一、政治上的影響力
現代科學技術水平已成為國際政治斗爭中的一個籌碼和大國地位的象徵。鄧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可能成為較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
二、經濟發展
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只有發達國家的1/40。科學技術一旦轉化為生產力將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推動經濟快速發展,其作用大大超過了資金、勞動力對經濟的變革作用。
三、社會進步
科學技術所開拓的生產力創造了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但對科學技術的使用不當,又引發了世界范圍內極其嚴重的環境問題。
四、電子、機械、建築
未來智能機器人負責采礦、生產、加工、運輸、建築、清潔等體力勞動,未來搬磚機器人完全自動化的搬磚蓋房,或者用電腦控制遙控機器人搬磚蓋房。
(5)科技創新對國際貿易的意義擴展資料
科學技術帶來的負面影響:
科學技術發展的不確定性,加之由於科技引發的危害事件頻發,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本身正處在一個倫理道德失范的客觀環境中。中外賢哲曾把智慧看成是社會禍患的根源,把技巧看成是人倫喪失的誘因。
戰爭是對人類社會最直接的破壞,科技的加入愈發擴大了這種破壞性。一部火葯史就是半部戰爭史;聲納和飛機的發明,使得潛艇和戰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顯示出其巨大的殺傷力;生化武器氯氣第一次出現在一戰的戰場上。
雷達、原子彈第一次出現在二戰的戰場上,尤其是原子彈,破壞力巨大,使得整個人類都處於核恐怖、核擴散的陰影之下,以至於愛因斯坦寫信警告美國政府慎用這種力量。事實上,兩次世界大戰呼喚了科技的發展,而且其對科技發展的催化作用比之和平年代要快多倍。
6、創新對國家的重要性
突飛猛進的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國家之間的競爭變成了在科學技術領域創新的競爭,各國都紛紛拿出了相應的科研規劃,以期在核心技術方面佔領制高點.我國更是清醒地意識到,自主創新是中華民族發展的靈魂,是我們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是國家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那麼,什麼是自主創新?怎麼實現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怎樣形成自主創新的土壤和機制呢?這就要求我們准確把握自主創新的內涵,站在國家利益的高度清醒去認識:我們必須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才能使我國的產業突破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獲得有利的貿易和國際地位,為我國經濟的騰飛拓展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通過自主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的創新,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和品牌,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創新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技術創新,推動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是制度和機制的創新,保證技術創新的環境和氛圍,使創新意識、創新文化、創新理論,得到完好地發揮和實現.
創新的形式一種是從無到有,突破產業技術瓶頸,獲得成功,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另一種是從不完善到完善,逐漸實現.
從技術應用的角度來看,人類發展的歷史就是不斷地應用新技術來實現人們需求願望的歷史.也就是說,需求的拉動,始終是技術淘汰與創新的動因.
公共服務機構的改革和創新.政府部門應該加強公共服務方面的建設,為社會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政策、法律、稅收、甚至社會公共安全和秩序,也包括信息對稱和共享,等等. 國家要在制度安排上,減少政府低效和權力腐敗.實際上,國家的發展最怕制度缺失,社會總體問題的根源在於相關的公共物品供給嚴重不足.
一個社會就是一個大的機器,每個人都是其中的一個部件或螺絲釘.如果我們充分利用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的作用,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盡力工作,努力實踐,在自己的位置上身體力行地做,我們這個社會就會成為和諧美滿的創新發展的社會.
7、中國世界的地位與影響力,中國對世界做出的貢獻。詳細談談,舉幾個例子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是世界國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 ,世界第一大人口國,與英、法、美、俄並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世界第一貿易大國 ,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 ,世界第一大鋼鐵生產國和世界第一大農業國,世界第一大糧食總產量國以及世界上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第二大吸引外資國,還是世界許多國際組織的重要成員,被認為是潛在超級大國之一。
貢獻:
1、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8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居世界第一位;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4%以下……
2、中國經濟的發展使中國有能力進行海外投資,開發非洲等一些相對落後地區,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中國經濟發展,人民收入提高,消費需求增加,形成巨大的新興市場,世界大量產品在中國得以消費。
3、中國發展繁榮的腳步越快,世界獲得的機遇越多。今年1至10月份我國商品貿易進口達到20%的增長,出口是10%左右的增長。預計未來五年中國將進口8萬億美元的商品,吸收6000億美元以上的外來投資,各方參與中國大市場,機遇廣闊。
4、為和平而生,為和平而存。活躍在聯合國維和部隊各任務區的中國維和人員,以專業的工作水準、敬業的工作態度贏得了聯合國維和部隊和國際社會的一致肯定,更以不畏艱險的奉獻精神、大愛無疆的人道主義精神,溫暖了各維和任務區人民的心。這些也許還很年輕的中國維和人員,正以自己的真心和實干表達著中國人民對維護世界和平的承諾,更體現出一個新興的負責任大國應有的維護和平的擔當。
5、中國直接參與了二戰後國際秩序的構建,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國。中國代表董必武第一個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中國自1971年恢復在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的合法席位以來,一直在不斷「加群」,當前中國已加入400多項多邊條約,參加了所有聯合國專門機構和大約90%政府間國際組織,全面融入當代國際秩序。《國際組織年鑒2017—2018》數據表明,中國對國際組織的參與率正在快速接近參與率最高的法、德等國水平,並且增速在主要經濟體中是最快的。多項研究認為, 中國已經高度融入了國際組織體系, 並且是國際秩序的堅定維護者、積極建設者。
、
8、保險公司科學技術創新
1.實施激勵企業技術創新的財稅政策
鼓勵企業增加研究開發投入,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加快實施消費型增值稅,將企業購置的設備已征稅款納入增值稅抵扣范圍。在進一步落實國家關於促進技術創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以及設備更新等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的基礎上,積極鼓勵和支持企業開發新產品、新工藝和新技術,加大企業研究開發投入的稅前扣除等激勵政策的力度,實施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結合企業所得稅和企業財務制度改革,鼓勵企業建立技術研究開發專項資金制度。允許企業加速研究開發儀器設備的折舊。對購買先進科學研究儀器和設備給予必要稅收扶持政策。加大對企業設立海外研究開發機構的外匯和融資支持力度,提供對外投資便利和優質服務。
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支持創辦各種性質的中小企業,充分發揮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活力。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採取聯合出資、共同委託等方式進行合作研究開發,對加快創新成果轉化給予政策扶持。制定扶持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
2.加強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
完善和調整國家產業技術政策,加強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制定鼓勵自主創新、限制盲目重復引進的政策。
通過調整政府投資結構和重點,設立專項資金,用於支持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支持重大技術裝備研製和重大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究開發。採取積極政策措施,多渠道增加投入,支持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聯合開展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
把國家重大建設工程作為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載體。通過國家重大建設工程的實施,消化吸收一批先進技術,攻克一批事關國家戰略利益的關鍵技術,研製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裝備和關鍵產品。
3.實施促進自主創新的政府采購
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實施細則,鼓勵和保護自主創新。建立政府采購自主創新產品協調機制。對國內企業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高新技術裝備和產品,政府實施首購政策。對企業采購國產高新技術設備提供政策支持。通過政府采購,支持形成技術標准。
4.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和技術標准戰略
保護知識產權,維護權利人利益,不僅是我國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促進自主創新的需要,也是樹立國際信用、開展國際合作的需要。要進一步完善國家知識產權制度,營造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法治環境,促進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和國家知識產權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依法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各種行為。同時,要建立對企業並購、技術交易等重大經濟活動知識產權特別審查機制,避免自主知識產權流失。防止濫用知識產權而對正常的市場競爭機製造成不正當的限制,阻礙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將知識產權管理納入科技管理全過程,充分利用知識產權制度提高我國科技創新水平。強化科技人員和科技管理人員的知識產權意識,推動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視和加強知識產權管理。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有利於知識產權保護的從業資格制度和社會信用制度。
根據國家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要求,以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為目標,產生一批對經濟、社會和科技等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發明創造。組織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聯合攻關,並在專利申請、標准制定、國際貿易和合作等方面予以支持。
將形成技術標准作為國家科技計劃的重要目標。政府主管部門、行業協會等要加強對重要技術標准制定的指導協調,並優先採用。推動技術法規和技術標准體系建設,促使標准制定與科研、開發、設計、製造相結合,保證標準的先進性和效能性。引導產、學、研各方面共同推進國家重要技術標準的研究、制定及優先採用。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推動我國技術標准成為國際標准。加強技術性貿易措施體系建設。
5.實施促進創新創業的金融政策
建立和完善創業風險投資機制,起草和制定促進創業風險投資健康發展的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積極推進創業板市場建設,建立加速科技產業化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鼓勵有條件的高科技企業在國內主板和中小企業板上市。努力為高科技中小企業在海外上市創造便利條件。為高科技創業風險投資企業跨境資金運作創造更加寬松的金融、外匯政策環境。在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開展對未上市高新技術企業股權流通的試點工作。逐步建立技術產權交易市場。探索以政府財政資金為引導,政策性金融、商業性金融資金投入為主的方式,採取積極措施,促進更多資本進入創業風險投資市場。建立全國性的科技創業風險投資行業自律組織。鼓勵金融機構對國家重大科技產業化項目、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等給予優惠的信貸支持,建立健全鼓勵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知識產權信用擔保制度和其他信用擔保制度,為中小企業融資創造良好條件。搭建多種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政府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和民間資金參與科技開發。鼓勵金融機構改善和加強對高新技術企業,特別是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鼓勵保險公司加大產品和服務創新力度,為科技創新提供全面的風險保障。
6.加速高新技術產業化和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
把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一個重點。積極發展對經濟增長有突破性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產業。
優化高新技術產業化環境。繼續加強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產業化基地建設。制定有利於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並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的政策。構建技術交流與技術交易信息平台,對國家大學科技園、科技企業孵化基地、生產力促進中心、技術轉移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務機構開展的技術開發與服務活動給予政策扶持。
加大對農業技術推廣的支持力度。建立面向農村推廣先進適用技術的新機制。把農業科技推廣成就作為科技獎勵的重要內容,建立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激勵科技人員以多種形式深入農業生產第一線開展技術推廣活動。設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專項資金,促進農村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支持農村各類人才的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國家對農業科技推廣實行分類指導,分類支持,鼓勵和支持多種模式的、社會化的農業技術推廣組織的發展,建立多元化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支持面向行業的關鍵、共性技術的推廣應用。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產業競爭前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應用,重點加大電子信息、生物、製造業信息化、新材料、環保、節能等關鍵技術的推廣應用,促進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加強技術工程化平台、產業化示範基地和中間試驗基地建設。
7.完善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機制
加強軍民結合的統籌和協調。改革軍民分離的科技管理體制,建立軍民結合的新的科技管理體制。鼓勵軍口科研機構承擔民用科技任務;國防研究開發工作向民口科研機構和企業開放;擴大軍品采購向民口科研機構和企業采購的范圍。改革相關管理體制和制度,保障非軍工科研企事業單位平等參與軍事裝備科研和生產的競爭。建立軍民結合、軍民共用的科技基礎條件平台。
建立適應國防科研和軍民兩用科研活動特點的新機制。統籌部署和協調軍民基礎研究,加強軍民高技術研究開發力量的集成,建立軍民有效互動的協作機制,實現軍用產品與民用產品研製生產的協調,促進軍民科技各環節的有機結合。
8.擴大國際和地區科技合作與交流
增強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必須充分利用對外開放的有利條件,擴大多種形式的國際和地區科技合作與交流。
鼓勵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與海外研究開發機構建立聯合實驗室或研究開發中心。支持在雙邊、多邊科技合作協議框架下,實施國際合作項目。建立內地與港、澳、台的科技合作機制,加強溝通與交流。
支持我國企業「走出去」。擴大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出口,鼓勵和支持企業在海外設立研究開發機構或產業化基地。
積極主動參與國際大科學工程和國際學術組織。支持我國科學家和科研機構參與或牽頭組織國際和區域性大科學工程。建立培訓制度,提高我國科學家參與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支持我國科學家在重要國際學術組織中擔任領導職務。鼓勵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研究開發機構。提供優惠條件,在我國設立重要的國際學術組織或辦事機構。
9.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營造有利於科技創新的社會環境
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質。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宣傳科學思想,推廣科學方法,普及科學知識。加強農村科普工作,逐步建立提高農民技術和職業技能的培訓體系。組織開展多種形式和系統性的校內外科學探索和科學體驗活動,加強創新教育,培養青少年創新意識和能力。加強各級幹部和公務員的科技培訓。
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合理布局並切實加強科普場館建設,提高科普場館運營質量。建立科研院所、大學定期向社會公眾開放制度。在科技計劃項目實施中加強與公眾溝通交流。繁榮科普創作,打造優秀科普品牌。鼓勵著名科學家及其他專家學者參與科普創作。制定重大科普作品選題規劃,扶持原創性科普作品。在高校設立科技傳播專業,加強對科普的基礎性理論研究,培養專業化科普人才。
建立科普事業的良性運行機制。加強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大型企業等各方面的優勢集成,促進科技界、教育界和大眾媒體之間的協作。鼓勵經營性科普文化產業發展,放寬民間和海外資金發展科普產業的准入限制,制定優惠政策,形成科普事業的多元化投入機制。推進公益性科普事業體制與機制改革,激發活力,提高服務意識,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九、科技投入與科技基礎條件平台
科技投入和科技基礎條件平台,是科技創新的物質基礎,是科技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今天的科技投入,就是對未來國家競爭力的投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投入不斷增長,但與我國科技事業的大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需求相比,與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相比,我國科技投入的總量和強度仍顯不足,投入結構不盡合理,科技基礎條件薄弱。當今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都把增加科技投入作為提高國家競爭力的戰略舉措。我國必須審時度勢,從增強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出發,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加強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為完成本綱要提出的各項重大任務提供必要的保障。
1.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體系
充分發揮政府在投入中的引導作用,通過財政直接投入、稅收優惠等多種財政投入方式,增強政府投入調動全社會科技資源配置的能力。國家財政投入主要用於支持市場機制不能有效解決的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社會公益研究、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等公共科技活動,並引導企業和全社會的科技投入。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的要求,在編制年初預算和預算執行中的超收分配時,都要體現法定增長的要求,保證科技經費的增長幅度明顯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逐步提高國家財政性科技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要結合國家財力情況,統籌安排規劃實施所需經費,切實保障重大專項的順利實施。國家繼續加強對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在中央和地方建設投資中作為重點予以支持。在政府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時,強化企業科技投入主體的地位。總之,通過多方面的努力,使我國全社會研究開發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逐年提高,到2010年達到2%,到2020年達到2.5%以上。
2.調整和優化投入結構,提高科技經費使用效益
加強對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社會公益研究以及科技基礎條件和科學技術普及的支持。合理安排科研機構(基地)正常運轉經費、科研項目經費、科技基礎條件經費等的比例,加大對基礎研究和社會公益類科研機構的穩定投入力度,將科普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逐步提高科普投入水平。建立和完善適應科學研究規律和科技工作特點的科技經費管理制度,按照國家預算管理的規定,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國家科技計劃管理的公開性、透明度和公正性,逐步建立財政科技經費的預算績效評價體系,建立健全相應的評估和監督管理機制。
3.加強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
科技基礎條件平台是在信息、網路等技術支撐下,由研究實驗基地、大型科學設施和儀器裝備、科學數據與信息、自然科技資源等組成,通過有效配置和共享,服務於全社會科技創新的支撐體系。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重點是:
國家研究實驗基地。根據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新興前沿交叉領域和具有我國特色和優勢的領域,主要依託國家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學,建設若干隊伍強、水平高、學科綜合交叉的國家實驗室和其他科學研究實驗基地。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不斷提高其運行和管理的整體水平。構建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台站網路體系。
大型科學工程和設施。重視科學儀器與設備對科學研究的作用,加強科學儀器設備及檢測技術的自主研究開發。建設若干大型科學工程和基礎設施,包括在高性能計算、大型空氣動力研究試驗和極端條件下進行科學實驗等方面的大科學工程或大型基礎設施。推進大型科學儀器、設備、設施的共享與建設,逐步形成全國性的共享網路。
科學數據與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建設基於科技條件資源信息化的數字科技平台,促進科學數據與文獻資源的共享,構建網路科研環境,面向全社會提供服務,推動科學研究手段、方式的變革。
自然科技資源服務平台。建立完備的植物、動物種質資源,微生物菌種和人類遺傳資源,以及實驗材料,標本、岩礦化石等自然科技資源保護與利用體系。
國家標准、計量和檢測技術體系。研究制定高精確度和高穩定性的計量基標准和標准物質體系,以及重點領域的技術標准,完善檢測實驗室體系、認證認可體系及技術性貿易措施體系。
4.建立科技基礎條件平台的共享機制
建立有效的共享制度和機制是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取得成效的關鍵和前提。根據「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則,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制定各類科技資源的標准規范,建立促進科技資源共享的政策法規體系。針對不同類型科技條件資源的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的共享模式,打破當前條塊分割、相互封閉、重復分散的格局。
十、人才隊伍建設
科技創新,人才為本。人才資源已成為最重要的戰略資源。要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切實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為實施本綱要提供人才保障。
1.加快培養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級專家
要依託重大科研和建設項目、重點學科和科研基地以及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項目,加大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力度,積極推進創新團隊建設。注重發現和培養一批戰略科學家、科技管理專家。對核心技術領域的高級專家要實行特殊政策。進一步破除科學研究中的論資排輩和急功近利現象,抓緊培養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級專家。改進和完善職稱制度、院士制度、政府特殊津貼制度、博士後制度等高層次人才制度,進一步形成培養選拔高級專家的制度體系,使大批優秀拔尖人才得以脫穎而出。
2.充分發揮教育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加強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鼓勵科研院所與高等院校合作培養研究型人才。支持研究生參與或承擔科研項目,鼓勵本科生投入科研工作,在創新實踐中培養他們的探索興趣和科學精神。高等院校要適應國家科技發展戰略和市場對創新人才的需求,及時合理地設置一些交叉學科、新興學科並調整專業結構。加強職業教育、繼續教育與培訓,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各類實用技術專業人才。要深化中小學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科學文化素養。
3.支持企業培養和吸引科技人才
國家鼓勵企業聘用高層次科技人才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並給予政策支持。鼓勵和引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員進入市場創新創業。允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員到企業兼職進行技術開發。引導高等院校畢業生到企業就業。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培養技術人才。多方式、多渠道培養企業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允許國有高新技術企業對技術骨乾和管理骨幹實施期權等激勵政策,探索建立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分配的具體辦法。支持企業吸引和招聘外籍科學家和工程師。
4.加大吸引留學和海外高層次人才工作力度
制定和實施吸引優秀留學人才回國工作和為國服務計劃,重點吸引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採取多種方式,建立符合留學人員特點的引才機制。加大對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的資助力度。大力加強留學人員創業基地建設。健全留學人才為國服務的政策措施。加大高層次創新人才公開招聘力度。實驗室主任、重點科研機構學術帶頭人以及其他高級科研崗位,逐步實行海內外公開招聘。實行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吸引海外高層次優秀科技人才和團隊來華工作。
5.構建有利於創新人才成長的文化環境
倡導拼搏進取、自覺奉獻的愛國精神,求真務實、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團結協作、淡泊名利的團隊精神。提倡理性懷疑和批判,尊重個性,寬容失敗,倡導學術自由和民主,鼓勵敢於探索、勇於冒尖,大膽提出新的理論和學說。激發創新思維,活躍學術氣氛,努力形成寬松和諧、健康向上的創新文化氛圍。加強科研職業道德建設,遏制科學技術研究中的浮躁風氣和學術不良風氣。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9、第三次科技革命加強了世界經濟的什麼趨勢
二、科技革命和世界經濟的發展和變化
1、科技革命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生產力,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推動了國民經濟的發展。
戰後,世界經濟發展的進程表明,科學技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最重要也是首要的因素。戰後的科學技術革命,由於其自身規模的宏大及其物化為生產手段過程的加速,在短短的幾十年中,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高技術已經融合、滲透、擴散到生產力諸要素中,使生產力發生了飛躍,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從而使人類進入到一個歷史新階段。
勞動者是社會生產力中起主導作用的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勞動者的勞動能力不僅取決於體力的大小,更取決於智力的高低。戰後科技革命的發展,使生產過程自動化程度提高,勞動者的智力也迅速提高,勞動力結構向著智能化趨勢發展,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比例不斷發生。目前,在一些發達國家的勞動力中,高級科研人員和高級工程技術人員所佔比重越來越大。以美國為例,1930-1968年期間,藍領職工增加60%,工程技術人員卻增加了450%,科研人員增加了900%。70年代後期,美國腦力勞動者所佔的比例超過體力勞動者,之後日本、西歐、加拿大等國也先後進入了這一行列。
勞動工具的改革和創新。對生產力的發展起著巨大作用,戰後科技革命的生產與發展,使人類社會的生產工具發展了急劇變化,電子計算機、原子能發電設備、人造衛星、機器人等新型生產工具的出現與運用,改變了傳統生產部門的技術裝備,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以美國為例,由電子計算機控制的標准帶鋼熱軋機的產出量是人工控制下產出的00倍。日本西歐等國也是如此。以電子計算機為核心的大型生產工具的出現幾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幾千倍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勞動對象包括自然和通過人們勞動加工的原料。隨著科學進步的進步,人類不斷發現、利用、改造、擴大勞動對象范圍。勞動已不僅僅以自然物、半自然為對象,更多的是用真正屬於人類創造的全新材料、原料作為勞動對象。目前,世界上各種材料已有幾十萬種,而新材料的每年又以5%的速度在增長。由此可見,依靠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生產力的顯著特點是:科技型人員將會成為主體勞動者;以電子計算機控制的智能型機器體系日益成為最重要的勞動工具;再生型和擴展型資源正在成為主要勞動對象。
2、科技革命在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同時,還引起了國民經濟結構的重大變化。表現在:
第一、 產業結構的變化
在新科技革命蓬勃發展的推動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正在實現從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的轉變,呈現出一系列新的經濟特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出現新變革,也就是出現了新的產業革命。
產業結構指在社會勞動分工的基礎上形成的各生產部門、行業以一定比例關系構成的整體。產業結構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其變化的總趨勢是日益高級化。
所謂產業結構高級化,是指應用新技術所形成的新興產業在產業結構整體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起著主導作用。
20世紀50年代以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產業結構經歷了兩次大變革。第一次變革是在五六十年代,在新科技革命第一次高潮的推動下,發達國家的三大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相對比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西方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又發生了一次新的變革。這次新變革的突出特徵不僅表現在第一、二產業在經濟活動中的比重下降,第三產業的比重迅速上升,而且表現在高新技術產業的迅猛發展及其作用的增強。特別是信息產業迅猛發展。發達國家產業結構的新變革表明,人類社會的生產活動已日益減少對自然資源的依賴,而更多地依賴科學技術,即依賴人的智慧和知識。人類能夠利用新的科學技術,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資源。
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不僅使大量信息技術產品(電腦、電訊設備、軟體等)的陸續問世,推動互聯網路和信息技術市場的迅速發展,而且信息技術的應用范圍幾乎遍及所有經濟部門和領域,它可以廣泛應用於其他高新技術,促進航空航天工業,生物技術工程產業、新材料產業、納米技術等高新技術產業的形成和發展。信息技術還可以滲透到傳統的工業部門,使傳統產業得到改造,獲得新的生命力,成為新產業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二、 就業結構的變化
隨著發達國家產業結構的變革,就業結構也在發生深刻的變化。與產業結構的兩次重大變革相聯系,就業結構也出現了兩次意義重大的變革。第一次變革的主要特徵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三次產業的就業人數發生變化:第一產業的勞動者人數不斷減少,第二產業的勞動者緩慢增加,第三產業的勞動者迅速增加。另一方面是白領工人所佔的比重上升。第二次變革是與工業經濟轉變為信息經濟相聯系的,它的主要特徵表現為,「知識型」勞動者迅速增加,「非知識型」勞動者逐步減少。在就業結構的大變革中,那些學歷低,沒有掌握必要的科學知識,不懂得信息技術或其他新科技的勞動者,則被無情地排擠出在業勞動者行列,成為結構性失業的新成員。因此,隨著新科技革命和信息經濟的發展,教育和培訓工作顯得越來越重要了。
第三、企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變化
企業結構的變化 工業時代的生產是以龐大規模和集中管理來更好地控制市場和原料供應,從而獲得較高的效率。但是新的經濟卻不是這樣。「利潤不是靠生產規模和產量,而是靠不斷找出需要以及解決辦法之間的聯系。成功企業所提供的價值多來自勞務,即解決問題所需要的專業研究、工程和設計服務,專門銷售和咨詢服務,以及把上述兩方面連接起來的專門化戰略、金融和管理服務。實際上只有這種價值才不易在世界范圍內被模仿。」所以,在隨著科技革命的發展,創新和服務將替代控制和管理成為新的增長點。製造高附加值產品的企業將戰勝生產標准產品的企業。在這一背景下,管理層次必須減少,而盡可能使計算機及其網路得到廣泛應用。中層經理的職責是協調下層單位的工作,從下級收集信息,轉給另一個下級或上級。但是計算機代替了中層經理的搜集、傳遞、分析與處理信息的無創造性或低創造性工作。網路的問世則可以加快信息的反饋速度,消除官僚作風,使得高層與基層直接對話,從而使中層經理成為多餘。
在中層管理削弱的同時,一種新的企業類型應運而生:網路型企業。金字塔型的管理是大生產時代的產物,而網路型是多樣化、分量生產的高價值企業的主要形式。對於高價值企業而言,速度和敏捷是非常重要的,這意味著橫向交流要大大地多於縱向的控制。只有把企業內每個人的技能聯系起來,加強成員間相互協作,才能形成企業的革新能力,更好地進行創新活動。這樣的企業結構看起來更像一個蜘蛛網,而不是金字塔。網路上的每一個結點,都是創新的源泉,其成員既是項目的參加者,也是利潤的分享者。這樣的網路結構一方面極大地刺激每一結點的創新,另一方面又減少了中層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削弱了官僚體制的權力。
產品結構的變化 20世紀末,世界經濟最大的變化是全球買方市場的形成和產品更新換代速度的日益加快。所有企業都必須經受這個全球買方市場的挑戰。產品是企業的生命線,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取勝的關鍵。市場競爭的加劇,加上現代科技的日新月異,使得產品的更新換代不斷加快,市場壽命周期不斷縮短。據估計,近30年來出現的新技術、新產品,已經遠遠超過了過去兩千年的總和。根據各個時期一些代表性產品更新速度與變化情況分析,一種新產品從構思、設計、試制到商業性投產,在19世紀大約要經歷70年的時間,在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則縮短為40年,戰後至60年代更縮短為20年,到了70年代以後又進一步縮短為5~10年,而到現在竟然只需2~3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可見現代社會的生產發展和科技進步已經加快到何等的高度。這種態勢必須導致市場競爭焦點的快速轉移。在以快交貨、高質量、低成本和重環保去爭取市場份額的市場競爭中,縮短交貨期,乃至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已經成為競爭的第一要素。
第四、生產力地區配置的變化。
生產力地區配置歷來遵循以下原則:生產力與原料相結合;生產與運輸相結合;生產與消費相結合;生產與勞動力資源相結合;生產與盈利相結合。新技術產業最重要的原則使生產與科技相結合,其他原則退居次要地位。傳統的以自然資源為基礎的分工逐步發展為以現代工藝、技術為基礎的分工。產業各部門的分工逐漸發展到各產業內部的分工,進而發展到以產品專業化為基礎的分工。沿生產要素界限所進行的分工替代以前以產品界限進行的分工。技術的擴展使得終向的分工變成了縱橫交錯的分工。這是生產力飛躍的表現,也是人力突破自然限制的偉大進步。
科技革命引起國民經濟結構變化是多方面的,除以上所指之外,還包括能源結構變化、消費結構變化、交通結構變化、市場結構變化等國民經濟結構變化既是生產力的變化,又是生產關系的變化,而後者則包含更廣泛的內容。
第五、企業管理職能和管理手段的變化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將給企業管理帶來全方位的、革命性的影響。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應用領域已拓展到政治、生產、流通、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娛樂、軍事等人類社會活動的各個方面。既然信息社會的到來對人類社會的各種活動都產生巨大影響,那麼,企業管理作為人類社會的重要的和基本的活動,自然要面臨著巨大的變革。從1954年美國通用電器公司將電子計算機用於工資計算、開創電子計算機輔助管理新紀元始,至今世界上80%的計算機是用於管理領域的。尤其是現代企業管理的理論、思想和方法,多是以現代化大生產的工業社會為背景產生的,顯然,信息社會給企業管理帶來的變革一定是革命性的。而且這種革命性的變革是全方位的,必將涉及管理學關注的所有主題。莫頓的研究表明,這種變革至少可以歸結為六個方面:
(1)信息社會給企業生產、管理活動的方式帶來了根本性的變革;
(2)信息技術將企業組織內外的各種經營管理職能、機制有機的結合起來;
(3)信息社會的到來會改變許多方面產業的競爭格局和態勢;
(4)信息社會給企業帶來了新的、戰略性的機遇,促使企業對其使命和活動進行反思;
(5)為了成功地運用信息技術,必須進行組織結構和管理的變革;
(6)對企業管理的重大挑戰是如何改造企業,使其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適用信息社會,在全球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當今企業都廣泛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尤其是快捷的網路技術和准確的數字技術,實施最佳的知識管理,創造了卓越的業績。現代企業日益增多的信息技術裝備有奇特的雙重品格,它們既是企業管理的技術工具,又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對象。據美國商務部統計,用於信息技術裝備的商務投資占整個商務投資的比重,現已上升為50%,在電信、保險、證券經紀等行業,信息技術裝備占總裝備的比重高達80%以上。信息技術裝備作為一種知識資本,在企業知識管理創新方面已居於相當重要的位置。
企業如何依據數字技術實施成功管理呢?微軟公司的做法是:堅持用電子郵件交換信息;研究在線銷售資料以便交流看法;讓知識工人進高級思維;利用數字工具組織虛擬班子;把所有書面的東西變為數字的東西;利用數字工具消除單一性工作;建立數字反饋圈;利用數字系統將客戶的抱怨直接傳送到相關部門;利用數字通訊重新劃分公司的內外界線;將所有商業流程改造為及時的送貨服務;利用數據傳輸來結束中間商角色;利用數據設備幫助客戶解決自身問題。
第六、教育的變化
80年代以來,特別是進入90年代以後,在高科技迅猛發展、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國際競爭更加激化的新形勢下,發達國家深感新的合格人才嚴重短缺。而西方國家的教育,從教育體制到教育方法,從教育內容到培養目標,都已陳舊落後,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非大力改革和重建不可。從近幾年的情況看,西方教育和培訓特別強調的有如下幾點:
(1)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新人。這樣的人當然首先要具有較高水平的專業知識和才能。但是,僅有專業知識還不夠,西方各國都特別強調,新的人才必須具有創造精神,以及對事務的分析和判斷能力。
(2)學校教育要結合實際。不僅要求培養學生具有較豐富的知識和專業水平、較強的理論修養,而且要求他們具有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和實干精神。為此,學校就必須與迅速變化的客觀實際結合起來,特別是要適應日益激化的國際競爭、迅速發展的企業管理(包括程序管理、環境管理、質量管理……)和企業結構的變化,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3)終生學習。由於科學技術以及經濟、社會、國際環境等客觀形勢變化大大加快, 日新月異,一日千里,西方國家都痛感,無論在什麼崗位上工作的人,都要不斷學習,不斷以新知識充實自己,否則就會落伍,就要被淘汰。因此,各國都強調終生學習。終生學習日益廣泛的推行,使教育發生一系列新變化,如教育與培訓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社會辦教育,或教育社會化的趨勢越來越強,等等。
(4)大學教育國際化。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加強,經濟和科學技術國際合作的廣泛開展,以及其他各方面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教育也開始「國際化」。這表現在西方國家更多地招收外國留學生。教育國際化的另一表現是,更多地聘用外籍教師。這些外籍教師有可能帶來新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內容,有助於學生學習到更多的新知識。
此外,戰後科技革命發展所引起的社會關系的變化也是十分明顯的。如城鄉關系的變化,階級關系的變化等,無疑都與科技革命發展有密切關系。
三、科技革命推動經濟國際化
1、科技革命推動了生產和投資的國際化及跨國公司的發展
科技革命加深了行業內和行業間的分工,全世界已經形成從設備到部件到零件的巨大市場。波音飛機雖然在美國組裝,但是部件是從各個國家生產然後運回。中國的公司也是波音部件製造者之一。世界范圍內有3400架現役波音飛機的重要部件和元件是在中國製造的,占波音全球機隊的三分之一。直到2004年6月,波音公司已從中國采購了價值超過5億美元的航空器材。
跨國公司通過跨越國界的投資,生產,交換,分配促進了全球經濟的總體發展,成為世界經濟發展強有力的助推器。跨國公司絕大部分為發達國家所有,它們的大規模進入對發展中國家經濟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跨國公司憑借其自身的技術壟斷優勢,已經成為世界先進技術和絕大多數前沿技術的創新者,並且也已經成為全球技術轉移和擴散的主體。
2、科技革命推動了國際貿易的發展、貿易結構和貿易方向的變化
二戰以前,帝國主義國家通常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收購原料,輸出工業製品,以這種方式謀取利潤。二戰以後,原料產地漸漸脫離殖民地;受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民主國家形成適合自身特點的產業。發達國家的優勢轉變為高科技、高技術和全防衛的工業,漸漸將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發展中國家也有向發達國家輸出製成品的機會。同時,隨著發展中國家力量的壯大和走向局部聯合,南南市場成為國際市場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3、促進了科技人員的國際流動和國際間勞物合作的發展
二戰以前,國際貿易局限於商品領域。二戰以後,隨著科學技術的深化,勞務的輸入輸出、人才的流動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