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貿易 » 我國國際貿易的創新與發展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我國國際貿易的創新與發展

發布時間: 2022-10-28 16:25:26

1、我國文化貿易正奔跑在創新發展大道上嗎?

2017年,我國文化貿易總體規模約為1265億美元,同比增長10%;2018年一季度,我國文化產品和服務進出口總額達到271億美元,同比增長14%。

2017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產品進出口額達到176億美元,同比增長18.5%,占文化產品貿易總額的18%;2018年一季度,此項數字為37億美元,同比增長13%,占文化產品貿易總額的20%。中國與金磚國家的文化貿易也實現了快速增長。2017年進出口額為43億美元,同比增長48%;2018年一季度,進出口額同比增長40%……

日前在北京舉辦的以「新時代:構建文化貿易發展新格局」為主題的第十二屆國際服務貿易論壇上公布的一系列數據引起了與會人士的高度關注。「中國文化貿易發展呈現出規模提升、結構趨於優化、市場更加多元的特點。」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副巡視員王惠英表示,要從為文化貿易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從完善頂層設計、加快融入國家戰略、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加強文化貿易統計等方面提質增效。

促進文化貿易繁榮發展,要求技術領域和制度層面不斷創新。「要推動大數據、雲計算、社交媒體、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在文化貿易領域的應用。制度創新不僅僅指貿易便利化、商事制度方面的改革,還包括通關等方面與國際規則接軌。這實際上是進一步擴大對內開放和對外開放的高度結合。」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李鋼說。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會長王俊文認為,2014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實施意見》、2016年文化部聯合商務部等印發的《開拓海外文化市場行動計劃(2016—2020年)》、2017年出台的《文化部「一帶一路」文化發展行動計劃(2016—2020年)》等為我國促進對外文化貿易、「一帶一路」人文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來源:中國文化傳媒網

2、為什麼要自主創新,或者自主創新對國際貿易有什麼重要的影響?

自主創新與國際貿易的關系分析
縱觀當代世界經濟,我們可以發現,實行開放經濟體系的國家在技術創新方面都比封閉經濟國家有較為突出的成就。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以來,技術創新進程比開放之前也明顯加快。這說明技術創新與對外開放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本文僅從作為對外開放具體途徑之一的國際貿易與技術創新的關聯來分析.
一國積極參與國際貿易,能夠有效地強化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內在動力和外部壓力。國際貿易最主要的作用是將國際競爭引入國內的經濟生活,對於出口企業來說,為了能與國外廠家競爭,最有效的途徑是開展技術創新,以降低自身商品的生產成本,從而擴大市場佔有份額。市場前景誘導企業增加對技術創新的投入。對於非外向型企業來說,進口商品的競爭會迫使其實施技術創新,只有實施技術創新才是保持生存機會的根本之道。從市場運行的角度來考慮,現實生活中很少有其他因素能像國際競爭這樣全面地對企業的技術創新起到強有力的刺激作用。
對外開放初期耐用消費品的大量引進,是促使我國企業重視技術創新的第一輪沖擊波。20世紀70年代末,對普通公眾震動最大的就是國外的耐用消費品,來自日本等國的彩電進入國內市場,人們對技術創新在經濟生活中的重大作用有了直觀的認識,進而開始廣泛地引進和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80年代中期前,我國從國外輸入的彩管生產線達到十幾條,這是第二輪技術引進的開端。進入90年代中期,電腦、手機等數字信息技術產品的大量進口,掀起了新一輪技術引進的高潮。盡管有許多不合理之處,但最重要的是激起了技術創新的意念和勇氣,並促進了機制的轉變。改革開放後技術引進是以滿足輕工業部門的生產需要為先導的,即以產品創新來導入全方位的技術創新,由此而對整個社會經濟運行所產生的影響是空前的。以產品創新帶動技術創新,不僅使公眾的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高,也為全面進行技術創新提供了重要條件。消費產品的全面更新,有利地改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對社會生產各個領域的技術創新起到了直接的示範和推動作用。外國商品較大規模地進入我國的消費品市場,使得國內的生產企業第一次真正意識到了市場競爭的壓力,也激發了技術創新的動力。整個經濟的發展戰略由內向型轉變為外向型,進而黨的十五大確定建設開放型經濟,這是近年我國構造出技術創新機制的最有效的催化劑,因為它既強化了技術創新的競爭壓力,同時也強化了技術創新的利益,從而有助於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培育和發展。
國際貿易的發展為我國自主創新導入了必要的技術存量。國際貿易本身就包含有技術的相互貿易,技術貿易的比重近年來呈不斷上升趨勢。通過貿易實現的國家問的有形技術轉讓,無疑對一國自身的技術創新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此外,國際貿易過程本身也包含著無形技術轉讓,通過參與國際貿易,一國的企業能夠學習到國外企業先進的產品設計思路、技術設計標准和質量標准等。國際貿易為一國實施技術創新提供了便利的途徑,導入了必要的技術存量。對外開放以來,在我國的進口貿易中生產資料的比重仍然是相當高的,對於一個處於工業化進程中的國家來說,這是正常的,也是有益的。隨著進口規模的擴大,以有形渠道輸入的技術存量也在不斷地增長。一是通過一般貿易渠道而引進的技術設備和零部件等,使國內企業的生產能站在一個較高的起點上,為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奠定必要的物質基礎和提供
有用的技術知識;二是外商投資過程中輸入的商品,大量屬於技術裝備,這不僅直接擴大
了我國物質形態上的技術總存量,而且也產生出一定的技術轉移和擴散效應。創新是需要定的前提條件的,尤其是相應的技術裝備和經濟基礎。通過國際貿易引致的技術存量的不斷積累,自然增強了我國進行自主創新的物質基礎。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在發展對外貿
易的過程中,應當也可以兼顧到保護和培育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當今一些經濟高度發
達的國家在保護和培育自主創新能力時,有兩條主要措施可以借鑒:(1)適當的市場保護。即通過對進口商品的限制,讓國內的創新企業能夠在國內市場上先站住腳跟,然後逐步地開放市場。這實質上是提供一個參與市場競爭的機會,給本國的技術創新者提供一定的生存空間,假以時日來培養本國企業的創新能力。當然,政府實行保護的時間是有限的,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但同關鍵性產業長期受制於人相比較,利益是非常大的。(2)必要的經濟資助。通過稅收減免、信貸優惠和生產者補貼等措施鼓勵企業進行技術創新,也是國際上比較常用的辦法。從經濟運行的過程來分析,這些措施都有助於降低企業技術創新的成本,或者提高其經濟效益。由於自主性技術創新面臨的風險大,外部經濟效益(溢出效應)明顯,政府提供必要的經濟資助是最為合理的。從總體上看,由於我國經濟還處於發展階段,企業的有資金規模都相當小,而世界的科學技術水平在加速進步,要求實現創新的規模越來越大。政府提供必要的資助,既是啟動我國自主技術創新的一個必要條件,更對國民經濟的長遠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
培育我國的自主技術創新能力,要把重點放在出口領域。一方面,在當今的開放經濟
條件下,有出口競爭能力的產業才能真正成為帶動一國經濟持續發展的主導產業,因此,
自主技術創新應當在出口產業中尋求突破口,以使創新能夠獲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應。實際上,自主技術創新本身往往也會形成較強的出口競爭能力,比如自主創新產品內所含的自主知識產權就是出口競爭力的價值所在。另一方面,自主技術創新成功與否的檢驗標准應當是出口競爭。技術意義上的創新和突破不一定都有經濟價值,當自主技術創新能夠形成出口競爭力時,就意味著不僅在技術上實現突破,而且在經濟上也獲得成功。所以,我們應當將各種自主進行的技術創新盡可能多和盡可能快地轉化為出口競爭商品,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在對外開放過程中享有的比較利益模式。
在未來的國際分工體系中,只有自主創新,才能參與國際競爭。我國必須憑借自身
創造的技術優勢來參與國際市場上的競爭,才能從根本上拓展國民經濟的增長空間,保
證國家經濟安全,真正平等地享受對外開放的經濟利益,在經濟全球化大潮中掌握主動
權。

3、中國現階段採取的是什麼貿易政策

一、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處理好規模與效益的關系
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中國建立新的發展模式的核心內容之一,它意味著中國要從過度依賴資金、自然和環境資源投入的擴張實現增長,轉向更多依靠提高勞動者素質和技術進步來獲取經濟增長。
今後,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融合將達到空前的廣度和深度,中國選擇什麼樣的發展模式將對世界產生極重大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實現了科學發展,才可能實現對內的「和諧發展」和對外的「和平發展」。
面對經濟全球化的一系列挑戰,我們只有提高出口產品的質量和效益,才能立於不敗之地。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做到將外貿增長方式從粗放型經營向集約化經營轉變,還要做到充分發揮我國固有的靜態比較優勢和發掘動態的競爭優勢。
加快出口增長方式轉變,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應該繼續深入實施「以質取勝」、「市場多元化」和「科技興貿」戰略,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加快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出口產業,全面提升傳統出口商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擴大引進先進技術和關鍵設備,加強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與創新;支持企業進行自主研發,切實保護知識產權;發展以技術外包為代表的服務貿易。形成以技術為核心的質量效益型增長模式。
二、提升國際分工地位,優化產業和貿易結構
目前我國出口產品在總體上處於國際分工價值鏈的低端,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都不高。預計今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中國外貿增長速度都將高於GDP增長速度。在這種情況下,切實轉變貿易增長方式是一項緊迫的任務,高科技自主品牌是實現中國貿易增長方式轉變的核心環節。要抓住新一輪全球生產要素重組和產業轉移的機遇,實現我國產業的升級換代,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優化出口產品結構。遵循「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為企業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提供明確的政策導向。重視技術創新投入,提高研發水平、積累技術專利,鼓勵企業創造知名品牌,扶持自主品牌產品的出口,建立海外營銷渠道。延伸加工貿易上游研發和零部件、下游服務業的產業鏈,將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高的環節掌握在自己手中。形成適度增長、梯度合理、經濟效益好、可持續發展的商品和服務貿易結構。
長期以來,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遲緩,外貿的迅速增長主要是靠數量擴張實現。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其意義不僅在於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又在於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將帶動整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如果我們實現產品結構優化和質量的提高,與發展中國家形成錯位競爭,我國的發展空間就會更為廣闊。既能避免低層次競爭,減少摩擦,又能夠有效實現向貿易強國的轉變。
三、發揮政策導向作用,加快創新體系建設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明確要求把自主創新作為制定「十一五」規劃的著力點,強調科技發展要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不斷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
科技創新能力是一個國家科技事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是強國富民的重要基礎,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證。發展中國家要實現後發優勢和經濟趕超戰略,缺乏科技創新能力是無法實現的,而沒有政府堅強而有效的引導,也是無法實現的。我國已經進入經濟起飛階段,正朝技術創新階段前進,建立和完善國家創新體系,是加快我國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戰略舉措。
主要措施應包括以下方面:國家在政策上給予引導和支持,提高全民族的科技創新意識;加強貿易政策、科技政策和產業政策的相互協調,形成協調一致和分工合作的良性機制,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鼓勵企業成為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的主體;以國際國內市場為導向,提高企業自主創新的主動性和緊迫感,打造知名品牌,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重視和加強基礎研究;建立軍民結合的科技體制,將軍工技術向民用技術轉移;完善專利制度,保護知識產權,堅決打擊制假售假、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
對外貿易的發展要能夠推動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同時將科技創新作為改善我國外貿進出口結構的主要內在力量,推動我國對外貿易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提升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四、完善制度建設,加快市場經濟改革,進一步解放生產力
雖然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但許多制約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仍然存在。我們要加快市場化取向的改革,改善體制環境、政策環境、法治環境、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和公共服務環境,特別是要增強政府服務意識,強化對市場主體的服務,改善企業發展的生態環境,煥發企業的生機與活力,進一步解放生產力。
轉變政府職能應解決和處理好三個關系:政府與企業的關系、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和政府與管理經濟的關系。減少政府對企業微觀活動的干預,充分發揮企業競爭主體的作用;加大政府對市場環境的治理,維護企業的正當權利,創造一個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場;依法行政,規范和界定政府的權力和義務,用經濟和法律的手段進行宏觀調控。
完善法律環境、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促進有效競爭機制的形成,為企業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從制度上保障我國國際競爭力的提高。
五、從保護轉向鼓勵競爭,並進一步鼓勵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根據波特的國家競爭優勢理論,政府對外貿易政策的重點應該是制定具體政策措施,鼓勵競爭機制的發育和完善,把企業和市場納入國際國內競爭體系當中,通過有效競爭逐步提高其競爭力。
長期以來,通過關稅和非關稅措施對國內市場提供保護是我國對外貿易政策的基本措施。其結果是國內企業和市場嚴重缺乏競爭機制,整個國民經濟處於低效率的運行狀態。隨著關稅的降低和各種行政性壟斷的逐步減少,國內外企業將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我國的外貿政策應從保護企業轉為鼓勵競爭,以實現優勝劣汰的良性循環和社會有限資源向具有競爭優勢的企業轉移,嚴厲制止和打擊各種不正當的競爭行為。
鼓勵我國具備到海外投資的實力的企業 「走出去」,是新形勢下我國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重大舉措。要想培育出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企業,就必須走向國際市場參與競爭、經受磨練,以提高我國商品國際化、企業國際化和產業國際化的程度,逐步建立我國的國際經營體系和國際生產體系,形成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和生產要素全球配置的發展格局,在更大范圍和更深層次上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明確政策導向,改善政府服務環境,在政策上鼓勵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培育中國的跨國企業,實現我國國際競爭力的全面提升。
六、結束語
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部署是到二十一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按照這個部署,我國將用100年左右的時間,走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用了200多年走完的路程。從中國現在所取得的成就和發展趨勢看,這個任務是完全能夠提前實現的。2004年,我國人均國民產值達到1000美元,西方國家用了100多年的時間達到的水平,我國僅用了二十多年。世界銀行專家說:「中國只用了一代人的時間,就取得了其他國家用了幾個世紀才能取得的成就。」
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實現201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胡錦濤主席在2005年10月15日第七屆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中央銀行行長會議開幕式上表示,我國將用15年時間,把GDP提高到40000億美元左右,人均GDP提高到3000美元左右。在這一發展階段,我國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將加速變化,高新技術產業和對外貿易將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我國與世界經濟發展的融合度將顯著提升,對世界市場供求關系影響力大幅增強,對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參與國際分工的能力將進一步增強;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帶來的效應將進一步顯現,經濟發展將日趨向國際規則靠攏,貿易管理方式將進一步規范。對外開放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對外貿易也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歷程。
二十一世紀是中國崛起的世紀,這一過程充滿了機遇和挑戰。提高國際競爭力是我國的發展目標,「和平崛起」是我國的國家戰略,對外貿易的發展是實現這一目標、實施這一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平、發展、合作是當今世界的主旋律,中國在發展自己的同時,將成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加強區域合作的主要推動力量。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不僅提高了我國的國際競爭力、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繁榮和發展,還將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作用。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將以一個繁榮的、和平的、倍受尊重的大國的形象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4、我國在新形勢下如何實施外貿創新?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關知識

當前世界經濟仍處於復甦的十字路口,歐債危機、局部動盪、通貨膨脹、物價高企等,對於全球經濟來說不確定性因素仍在增加,無論是對於我們穩定外需還是擴大內需,都要受到不同程序的影響。而我國周邊的南海、釣魚島,以及亞太經合組織又面臨著TPP的挑戰。西方國家繼續要求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實施雙反,碳關稅成為新的貿易壁壘,資源的約束性增強與資源稀缺的矛盾越來越突出。PM2.5監測要求以加工貿易為主的製造業提高技術水平,減少排放和溫室效應。實際上,我國對外貿易面臨著技術創新、標准壁壘與國際市場需求萎縮等各種挑戰,所有這些都在考驗我國對外貿易。受外需不振的拖累,一方面影響外貿企業的經濟效益和擴大再生產,另一方面則加大了開拓國際市場需求的壓力。最近幾年實施的家電和汽車摩托車下鄉及以舊換新,對擴大內需產生積極作用,而這一政策已經出現政策邊際衰減效應,受油價影響和房地產業的宏觀調控,汽車工業、房地產市場需求也在減少,一些地方政府備受財政壓力,又會在一定程序上影響到投資需求的增長。如何建設貿易強國?從目前商務發展的現狀來看,內外貿體制好象統一了,但機制並沒有完全融合,商務部8年之內經歷4次內部機構改革和職能調整,內設業務機構從最初的「3+1」到現在的「6+1」,而現實上內外貿企業的互動還遠沒有達到理想的結果,尤其是對於內貿企業還不知道如何從事對外貿易,而外貿企業又不善於開展國內市場。因此,我認為,首先要科學建立現代貿易經濟理論體系,著力於研究從頂層解決好制度設計,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研究和制定建設貿易強國的目標、任務和發展思路,並在實踐中總結完善,從梳理我國貿易發展的軌跡,尋找貿易發展方向,從內外貿易整體推進上建設貿易強國。

(一)計劃經濟體制內外貿易分離,貿易只是國民經濟平衡中的物資平衡。解放後到改革開放以前,由於我國面臨著短缺經濟,實行的是計劃經濟,在當時特殊的國際環境下閉關鎖國,國內外貿易是作為財政平衡、信貸平衡、物資平衡和綜合平衡等四大平衡中物資平衡而存在,兩者形成兩個各自獨立的行業,在典型的封閉條件下運行,商貿流通是為了發展生產保障供給,負責商品流轉,對外貿易的主要目的是調劑國內商品餘缺,負責進口替代,與國際市場基本上處於隔離狀態。顯示我國是一個經濟貧弱、貿易不興的弱國。

(二)經濟體制轉軌促進了商品市場的繁榮與貿易經濟對外開放的新格局。改革開放後,我國漸次改革內外貿管理體制,放開商品市場,恢復集市貿易,逐步取消票證供給制度,發揮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建立開放、競爭有序的商品流通新秩序。從實行較高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與嚴格的外匯管制,到引進外資,改革匯率機制,發展「三來一補」工業,設立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直到全面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實現了從國家貿易到企業貿易的轉變。

(三)市場經濟體制下內外貿體制統一,更需要機制融合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我國的貿易管理體制順應了市場經濟發展需要,基本統一起來了,而真正要發揮作用更需要機制融合,使內外貿企業在全球市場配置資源,參與全球分工與協作。加入WTO以後,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成功對接,我國積極履行入世承諾,大量外資商業企業湧入,國內企業積極走出去投資,擴大對外貿易,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承接國際產業轉移,使我國成為世界製造中心,促進了我國加速崛起與繁榮發展。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影響波及全球,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我國通過實施積極的擴大內需政策,有效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影響,迅速恢復對外貿易的發展態勢,刺激國內消費需求的有效增長。2011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3919億元,增長17.1%;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6421億美元,增長22.5%,貿易順差1551億美元,比上年減少264億美元[
數據來源:2012國家統計公報],其中出口約佔世界貿易總額1/10。以2009年消費為例,美國4.13、中國1.94、日本1.31、德國0.56、英國0.51萬億美元。由此可見,我國消費和進出口均居世界前列,既是消費大國也是進出口大國,如果內外貿能夠有效地聯動發展,在國際國內市場上共同發力,將會產業放大效應,形成新的促進經濟增長的合力,這將是十分有意義的事。

(四)建設貿易強國須從理論上突破,著眼於內外貿易整體一體化進行創新。入世之後,我國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之間的人為藩籬被拆除,兩個市場之間有機對接。但由於我國長期實行的是計劃經濟,國內商品流通與國際貿易歷來被人為的分割開來,形成了兩個互不相乾的理論體系和發展機制。由於生產的統一性,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聯動發展,是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左右手」。因此,傳統的商品流通理論與國際貿易理論及政策,顯然不能適應當今時代發展的要求。建設貿易強國就需要著眼國際化的思路,從理論創新上引導我國商貿易經濟實踐的發展,必須綜合考慮國內需求與對外貿易的特點,系統開展理論研究,為就需要對商貿流通與對外貿易這雙「左右手」,從整體上進行合理分工,形成新的貿易理論體系,推動各類自貿區建設,指導各類企業在全球建設中國式的商品市場,帶動對外出口與投資增長,在全球市場整合供應鏈,開展物流配送,真正使內外貿融合起來,實行一體化發展。

三、探索創新現代貿易經濟理論體系與架構

傳統的貿易理論是將內外貿分割開來研究,這是基於計劃經濟我國市場與國際市場分治的現狀。然而,當今時代的貿易環境畢竟不同,這就需要突破現有的貿易理論體系。在我看來,現代貿易經濟應該涵蓋內貿與外貿,包括理論體系、政策體系、物流體系、規劃體系、科研體系等。

(一)關於貿易理論體系。建立世貿框架之下的現代貿易理論,將物質消費與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與服務消費,進出口與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與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引進與輸出新技術、新工藝結合起來研究與考察。從市場主體的培育與平台建設,全球分銷與供應鏈管理,自貿區建設與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多邊貿易合作,綜合研究貿易發展趨勢與貿易企業建設。從優化貿易結構,轉變貿易發展方式,提高貿易經濟運行質量,加強貿易認證,培育貿易品牌,建設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等領域,實現貿易的規模化、網路化、信息化、品牌化。

(二)關於政策支持體系。在培育市場主體上,鼓勵內外貿企業共同開拓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引導內貿企業開展國際認證,支持他們「走出去」投資發展,探索開展國際貿易,促進內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鼓勵外貿企業運用和引進國際先進經驗,參加國家擴大內需政策的實施,積極探索商品流通。政府要積極促進社會消費尤其是政府公共消費,以此引導民間消費,支持內外貿企業參與國際會展和國家間經濟合作區、自貿區建設,建立統一的信用擔保等機制,使之促進內外貿融合發展。

(三)關於物流配送體系。扶持內外貿企業共享物流配送體系,在全球市場配置資源,這就要求企業管理者要有全球視野與眼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展企業的采購渠道與配送范圍。在廣交會、京交會的基礎上,探索將南京的中國公司零售商采購大會轉變成零售商大會,形成三大交易會錯位並行發展的格局,以利於各類企業在世界范圍內開展貿易,建立起面向世界的物流配送體系。

(四)關於貿易規劃體系。發揮規劃的引導作用,從開拓國際國內市場出發,著眼於我國現階段的國情、國力,著力推動貿易實踐的發展,研究制定面向內外貿發展的規劃體系,將規劃的中長期發展目標、各時期的發展任務、工作重點與培育市場主體放一個規劃格局中,進行通盤規劃,統一協調,防止各行其是、顧此失彼,這樣國家可以更好的就匯率、利率、稅率、物價與調控等進行綜合考慮和出台措施。

(五)關於科學研究體系。貿易學術研究由於沿襲了傳統的理念研究模式,這實際上不利於統攬全局,從整體上研究和把握擴大外需與擴大內需的規律性。在外貿研究上,習慣於與西方經濟學結合得緊密,在商品流通研究上,習慣於與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結合得緊密,形成「兩張皮」現象。因此從總體上看,我國貿易經濟理論研究相對滯後於實踐的發展。對於千變萬化的市場經濟,實踐之所以需要快速反應,是因為市場無時無刻不在變化著,它不因為理論上的不成熟而改變市場行為。同時各大院校的學科建設基本上也是將內貿與外貿學科進行分設。對於一個統一的大市場,就必要從內外貿結合上進行研究才具有實際意義。

5、對外貿易戰略有哪些,中國現階段適合哪種戰略,理由是什麼

一、中國對外貿易發展戰略情況
建國至今,我國對外貿易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轉變,1949年開始主張閉關自守戰略,1972年主張進口替代戰略,1978年主張進口替代戰略與出口導向戰略並存,1994年主張出口導向戰略,2005年主張完全開放戰略。

2010年,商務部發布《後危機時代中國外貿發展戰略研究》,該研究提出要在2030年之前分階段實現貿易強國目標,即2020年之前,鞏固中國的貿易大國地位,並不斷向貿易強國奮進;2030年前後基本實現貿易強國目標。這份研究報告明確指出了中國向貿易強國發展的決心與策略,並指出了相對應的政策;2010年,「第二屆貿易強國論壇」在北京工商大學成功舉辦,該論壇提出要成為貿易強國必須具備六個條件:一是經濟高度發達,二是參與國際分工,三是擁有大規模貨物貿易,四是對外開放力度大,五是可大規模對外直接投資,六是服務產品的貿易額佔有較高比重。

此外,在中國對外貿易發展戰略的相關研究綜述中,有兩個值得重視的高潮階段,一是在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之後,貿易保護主義的大范圍開啟對中國外貿造成了較大影響。當時的外貿戰略研究多圍繞反對貿易保護主義進行,如耿麗萍於2008年提出調整中國對外貿易戰略的急迫性,張連成於2009年探討中國當前宏觀經濟政策應如何選擇,劉芳於2010年指出實施出口導向貿易戰略出現的一系列問題,蘇汾於2010年分析了中國對外貿易中大國效益的影響等;二是在2013年美歐自由貿易區的談判開始之後,中國地區主義的大范圍開啟又再次對中國外貿造成了影響,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如翁愛雲於2013年強調要實施自由貿易戰略與貿易保護主義的前提條件是中央政府享有獨立主權,胡鞍鋼於2013年提出要打造一個能在和平發展的基礎上,互利共贏的戰略。

二、英美對外貿易戰略的回顧及對中國啟發

隨著部分國家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外貿發展愈加迅速,現階段幾乎已經成為了各國之間相互聯系的主要渠道。在資本主義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對外貿易戰略最具代表性的國家有英國與美國。因此,深入研究英美對外貿易戰略對於中國轉變外貿發展策略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意義。

(一)英國對外貿易戰略回顧

兩百多年前,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航海時代隨之開啟,此時歐洲開始流行重商主義,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也是在當時發表。在重商主義的影響下,英國在制定外貿戰略時更加重視出口貿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進口貿易,並且通過外貿管制對外貿活動進行控制。英國漁業與航運業逐漸成為其後備海軍力量,殖民地成為了宗主國的資源被不斷剝削。當時的英國對外貿易戰略不僅將重商主義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更是全面啟用軍事力量對外貿進行護航。英國逐步穩定了自己在海上霸主的地位,奠定了其在國際貿易中的領導地位。英國工業革命的爆發,預示著其將全面開展自由貿易戰略,將自由貿易作為對外貿易的主要手段。《國富論》中強調了經濟與貿易的自由,亞當·斯密雖然並不支持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但是卻從未對軍事力量保護外貿的行為作出否定。他認為,保護社會安全,防止其他獨立社會的入侵與暴力,是國家政府的主要職責,如果有必要,就必須依靠武力手段進行。由此可見,英國之所以成為了海上霸主,並進一步成為了世界經濟大國,離不開其軍事力量給予外貿戰略的全力支持。

(二)美國對外貿易戰略回顧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在美國建國初期制定了相關外貿政策,他認為美國屬於年輕國家,無法直接與實踐經驗豐富的製造業國家競爭,因此十分支持李斯特的貿易保護觀點,主張進口關稅的實施與原材料出口的限制,並且出口企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獲得相應的補貼與贊助。雖然當時美國支持貿易保護主義,但是也具有其鮮明的特點:其一,美國式貿易保護戰略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即該保護戰略僅針對英國等老牌製造業國家,而在面對美洲國家時更體現出自由貿易戰略,這一行為帶有濃重的門羅主義色彩,將美洲作為自己的勢力范圍,重視與美洲國家的合作,反對歐洲對美洲事務的干預;其二,在主張貿易保護主義的基礎上,重視「區域合作」與「進口替代」,這一特點並非取決於其經濟情況,而是受到美國的國土面積與地理位置影響;其三,重視軍事力量與法律力量。在這一點上,與英國相同,漢密爾頓十分看重美國的海軍和商船隊。但是同時,他主張利用法律力量為外貿戰略保駕護航。漢密爾頓希望能在西印度群島及周圍海域展示美國海軍力量。雖然最後,這一想法並不是由漢密爾頓親自完成,但是這些思想仍舊在很長一段時間對美國的外貿戰略造成影響,並在極大程度上影響了美國的外交戰略。美國的外貿戰略與外交戰略都將軍事力量與法律力量並重,這不僅是美國的進步,同時也值得作為中國外貿戰略的參考依據。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之後,歐洲許多城市、人才、工業、農業等都被摧毀,美國幾乎在一瞬間成為了超級大國。之後,美國經濟實力的發展極為快速,不僅將外貿戰略范圍擴大,同時還徹底轉換為自由貿易戰略。美國利用北約在軍事方面對西歐進行控制,利用國際貨幣基金會與世界貿易組織在金融方面對世界經濟進行控制,甚至全球金融體系的建立都將美元作為中心。美國不僅是國際貿易規則的主要制定國家,也是在世界貿易中獲益最大的國家之一。雖然在許多領域美國都主張「自由貿易」,但一旦涉及高科技等與美國利益密切相關的領域,美國又會主張「保護主義」。新世紀以來,美國對外貿易戰略主要有兩個較大的特點:一是轉移自己主導的部分產業及控制產業兩端。受到產業升級等客觀因素的影響,美國為繼續維護自由貿易戰略,主動放棄了電視製造、鍋碗瓢盆、衣褲鞋帽等產業,並將其轉移到中國、日本、東南亞等地區。從中可以發現,美國放棄的主要是製造業,但是對於農業、能源、資源及高科技等產業,美國仍舊掌握在自己手中,因為只要將產業兩端控制好,即使某些產業需要轉移,美國仍舊可以控制整個產業鏈條;二是高度重視利率、匯率等金融手段的運用。美國在1992年採用匯率手段提升了自己的貿易競爭力,在1998年繼續採用金融手段控制了東南亞的經濟命脈,在2008年再次採用一系列金融手段將美國次按危機轉化為歐洲經濟危機。

三、中國的新外貿戰略內涵及政策建議

(一)新外貿戰略內涵

在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歷程中,出口導向型戰略延續時間較長,給中國後續經濟發展帶來了長久的影響。雖然由於受到出口貿易快速增長的推動作用,中國的整體經濟較為繁榮,但是在經過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之後,許多問題被暴露出來。中國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重新制定新的戰略目標,在不斷調整與改善貿易條件的過程中,實現國際貿易的利益最大化。中國的新外貿戰略內涵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一,確定目標。中國外貿戰略的首要目標是「國強民富」,即外貿不僅要促使「國強」,還要惠及到中華13億人民,這兩者之間是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的,只有使「國強」與「民富」都實現,才能進一步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夢;其二,選擇方式。在一般情況下,若各國的經濟發展正處於繁榮時期,則貿易戰略會具有較強的自由性,若處於衰退時期或蕭條時期,則貿易戰略會具有較強的保護性。由於中國屬於生產大國,並且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已經形成相互促進作用,中國經濟離不開全球經濟,全球經濟也由於中國經濟的發展而加速發展。因此,中國應側重於自由貿易戰略,在充分發揮WTO規則的基礎上,反對利用環保、低碳等綠色旗幟實施保護貿易行為;其三,選擇手段。任何一個發達國家、經濟大國在外貿戰略上都會選擇自由貿易戰略,即使一開始會由於條件限制選擇貿易保護戰略,但是隨著經濟的繁榮發展,最終還是會轉變為自由貿易。中國外貿發展在轉變策略的過程中,需要獲得自由貿易政策的支持,將金融力量與法律力量相結合,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

(二)政策建議

首先,應當根據中國的實際經濟情況與外貿情況建立完善、有效地市場經濟體系,以及相關的法律政策;有關部門應摒棄以往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不合理政策,並進行市場秩序的重新制定,引導產業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得到良好發展;同時地方政府也需對相關產業給予足夠支持,使其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例如美國的矽谷與義大利以機械生產聞名的摩德納,在初始階段由於缺乏政府主導而表現出一定的混亂狀態,經政府引導後恢復積極發展。此外,還應從多方入手進行協調,使產業政策與貿易政策求同存異,達到更好的配合效果。

其次,要重視跨國公司的強大作用,並同時發揮金融作用,通過調控人民幣匯率及相關工具,將外貿戰略從根本上落實。國家有關部門應對銀行及其他資本市場進行科學、合理的優化配置,使企業投資所獲得效率得到顯著提高,並對實力強大跨國公司予以政策支持,鼓勵其在國內積極進行投資活動,以便為對外貿易發展提供更充足的資金來源。

再次,要實現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均衡發展,營造有利於貿易發展的國內環境。可通過不斷落實加工貿易升級戰略,延長貿易產業鏈,使我國的對外貿易事業並不局限於少數沿海地區,而將其與內陸地區的產業結構改革相結合,講傳統的加工貿易產業向內陸轉移,使沿海地區更側重於產品的優化升級。

最後,重視貿易政策與產業政策的協調性,將對外貿易的競爭優勢落實在技術、質量、品牌及服務等方面。時代的發展使高技術導向產業得到飛速發展,我國對外貿易實現技術革新與品牌創新將進一步促進貿易事業的發展、增大對外貿易量及經濟效益。應通過加大對重要科技的研發、在環境科學、信息科技等基礎學科方面積極應用新技術等策略,為我國對外貿易事業的更好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結語

綜上所述,戰略性貿易對於中國而言是具有可行性的,但是作為一種干預貿易政策,在中國加入WTO的前提下,自由貿易戰略與貿易保護主義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可調和性。現階段,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雖然在戰略性貿易政策的實行方面具有必要性,同時也存在許多的制約因素。筆者認為,應結合中國經濟與世界貿易等實際情況,謹慎地選用局部性的戰略性貿易政策。
更多專業分析可參考相關專業報告:《中國對外貿易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6、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

兄弟,你問的這個問題范圍太大了,
總的說來
一、當前國際貿易的發展呈現出六大趨勢

(一)國際貿易步入新一輪增長期,貿易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愈加凸顯

伴隨世界經濟較快增長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當前國際貿易增長明顯加速,已經進入新一輪增長期。2004年,全球貨物貿易名義增長21%,達到25年來的最高水平。在世界經濟強勁增長和國際市場對能源、原材料商品需求旺盛的帶動及美元貶值因素的影響下,全球貨物和服務貿易總量2004年近11萬億美元,增速達到20%,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全球貿易的高速增長是科技進步、生產力提高、國際分工深化的共同結果,同時它又促進了世界生產。90年代以來,國際貿易的增長率連續超過世界生產的增長率,導致世界各國的外貿依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二)以發達國家為中心的貿易格局保持不變,中國成為國際貿易增長的新生崛起力量

美、日、歐三大經濟體既是世界經濟的主要力量,在國際貿易中也居於主導地位。2004年,德國、美國和日本在世界貨物出口中的份額已分別達到10%、9%和6.2%。目前,發達國家已經占據世界貨物出口70%以上的份額和服務貿易90%以上的份額,更為重要的是,發達國家通過開展區域貿易合作和控制多邊貿易體制來主宰國際貿易秩序,並在國際交換中獲得了大部分貿易利益。

中國是近年國際貿易增長中最顯眼的「亮點」,表現為中國不僅在全球貿易總量中的份額和排名不斷攀升,而且對全球貿易增量的貢獻也更為顯著。自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在全球貿易中的排名以年升一位的速度上升。2004年,中國對外貿易額達到11548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德國的第三大貿易國,分別佔全球貨物貿易總量的6.4%和增量的20%。

(三)多邊貿易體制面臨新的挑戰,全球范圍的區域經濟合作勢頭高漲

WTO新一輪談判自啟動以來進展緩慢,2003年坎昆會議失敗後,談判一度陷入停滯狀態。2004年8月1日,世貿組織147個成員就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框架達成了協議,但協議的內容較為原則和籠統,各成員在農業、非農市場准入等問題上仍存在很大分歧。2005年是多哈回合談判的關鍵一年,發達成員和發展中成員將在12月香港部長會議上就主要議題的實質內容進行談判。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各種區域貿易協定紛繁多樣、成員交叉重疊,一些貿易協定已超出傳統的降低貿易和投資壁壘的范圍,對多邊貿易體系帶來了較大的沖擊。

與此同時,以區域貿易安排(RTA)為主要形式的區域經濟合作加速發展,並呈現出不少新的趨勢。一是區域貿易安排迅猛發展。截至2005年1月,實際有效的區域貿易安排共有162個,其中80%以上是近10年內建立的。二是主要貿易大國都在追求區域貿易安排的主導權。美國在推動建立美洲自貿區的同時,還在與韓國、南非等10多個國家商談自貿區;歐盟在2004年5月實現東擴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區域貿易集團,並擬與所有拉美國家和東盟商簽自由貿易協定;日本已經與新加坡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正在與韓國、泰國商談自貿事宜。三是區域貿易安排成員間的貿易比重進一步上升。2004年,區域內貿易總量占國際貿易總量的比重已超過50%。四是國家之間的競爭正在向區域經濟集團之間的競爭轉變。區域貿易安排已經成為各國爭取市場資源、擴大發展空間、提升國際地位的戰略手段,對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

(四)國際貿易結構走向高級化,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發展方興未艾

國際貿易結構的高級化與產業結構的升級互為依託,從其變化趨勢看有以下兩個突出特點。一是伴隨著各國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全球服務貿易發展迅猛。近20多年來,國際服務貿易規模已經從1980年的3600億美元擴大到目前的2.1萬億美元,佔全球貿易的19%。在行業結構上,服務貿易日益向金融、保險、電信、信息、咨詢等新興服務業傾斜,傳統的運輸業、旅遊業所佔份額持續下降;在地區分布上,發展中國家服務貿易所佔份額繼續擴大,東亞地區的增長尤其顯著。二是高技術產品在製成品貿易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尤以信息通訊技術產品出口增長最快。與此同時,由於跨國公司紛紛把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近年來發展中國家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佔全球的比重快速上升,已經從1985年的16.6%上升到2000年的35.4%。

(五)貿易投資一體化趨勢明顯,跨國公司對全球貿易的主導作用日益增強

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生產要素特別是資本在全球范圍內更加自由地流動,跨國公司通過在全球范圍內建立生產和營銷網路,推動了貿易投資日益一體化,並對國際經濟貿易格局產生了深刻影響。一是跨國公司已成為全球范圍內資源配置的核心力量。目前世界上的跨國公司已達6.2萬家,它們不僅掌握著全球1/3的生產和70%的技術轉讓,更掌握著全球2/3的國際貿易和90%的外國直接投資。二是國際貿易基礎已由比較優勢轉變為以跨國公司數量和在國際范圍內整合資源的能力為主的競爭優勢。這就意味著,一個國傢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企業越多,就越可以在國際分工中更多地整合別國的資源。三是國際貿易格局由產業間貿易轉向產業內貿易、公司內貿易為主。主要表現為,中間產品、零部件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增加。四是跨國公司產業轉移不斷加快,加工貿易在整個國際貿易中的比重持續提高,已成為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的增長點。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第三大貿易國,中國加工貿易占貿易總額的比重已達48%,占據了半壁江山。

(六)貿易自由化和保護主義的斗爭愈演愈烈,各種貿易壁壘花樣迭出

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世界各國經濟交往愈加頻繁,貿易自由化已是不可逆轉的潮流。但是隨著國際貿易規模不斷擴大,貿易摩擦產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當前,各國經濟景氣的不均衡性、產業和貿易結構的競爭性、區域貿易集團的排它性、貿易分配利益的兩極化以及經貿問題的政治化都是造成貿易保護主義層出不窮的重要原因。

當前世界已進入貿易爭端的高發期,並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基於戰略利益考慮而引發的貿易摩擦增多。2004年美國和歐盟就航空業補貼問題相互指控,並最終訴諸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二是貿易保護的手段不斷翻新。各種技術壁壘成為貿易保護的新式武器,知識產權方面的糾紛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爭端。三是摩擦從單純的貿易問題轉向更為綜合的領域。社會保障問題、匯率制度問題等已成為摩擦的新領域,資源摩擦與貿易摩擦交互作用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四是中國已成為國際貿易保護的最大受害國。從1995年開始,中國已連續10年成為遭受反傾銷最多的國家。2005年世界紡織品貿易開始實現一體化,中國面臨的紡織品貿易摩擦可能成為一個新的焦點。

二、若干思考

當前國際貿易發展的這些新趨勢對世界各國的經貿發展都產生了深刻影響。要辨證地看待當前我國面臨的國際貿易環境,既要看到機遇中存在的挑戰,也要看到挑戰中蘊藏的機遇。我們必須樹立全球戰略意識,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為國內發展創造更大的空間和更有利的條件。

(一)處理好、發展好大國經貿關系,拓展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空間

美、日、歐、俄、東盟既是全球的貿易大國(集團),也是我國重要的經貿合作夥伴。2004年,我國與歐盟、美國、日本和東盟的貿易額均超過1000億美元,分別達到1773億美元、1696億美元、1679億美元和1059億美元,占據我國外貿總額的半壁江山。目前中俄貿易規模雖然相對較小,但雙方在油氣和礦產資源、高技術等領域的合作前景十分廣闊。深入推進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貿關系向更高層次和更廣領域發展,事關我國對外經濟工作的大局。

(二)積極發展區域經濟合作和多邊經貿關系,推動建立有利我經濟發展的全球自由貿易體制

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具有重大的經濟政治意義。我們要認真落實中國—東盟自貿區貨物貿易協議,促進大湄公河次區域貿易便利化。繼續推動上海合作組織各成員國在經貿合作方面取得新進展。一個更具開放性的全球多邊貿易體制,符合包括中國在內的世貿組織各成員方的長遠利益。據世界銀行估算,如果多哈回合取得成功,將可在2015年之前給全球帶來5000 多億美元的經濟收益。我們要積極推動世貿組織多哈回合談判,在多邊經貿體制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做好世貿組織首次對華貿易政策審議的應對及與世貿組織申請加入方的談判工作。積極參與聯合國等多邊國際組織的活動,進一步發揮我在聯合國貿發會議、開發計劃署等機構中的作用。

(三)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著重推進高技術產品和服務出口

我國以數量增加為主的增長方式受到越來越多的制約,必須加快外貿從數量增長為主向以質取勝轉變。要繼續落實和完善出口退稅等各項政策、確保出口穩定增長的同時,下大力氣轉變出口增長方式。狠抓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結構調整,提高紡織、輕工、家電等優勢產品的出口質量、檔次和價格;加大對蔬菜、水果、花卉等優勢農產品一般貿易的政策支持,爭取實現農產品出口零稅率;深入實施科技興貿戰略,抓好高新技術產品、軟體和醫葯出口基地建設,重點支持汽車及零配件、船舶、鐵路設備、通訊產品、生物醫葯等產品出口,加快形成高新技術產品帶動機電產品出口,機電產品出口帶動外貿出口的格局;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商品出口;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著重引進高端加工增值環節。

發揮全球「大買家」的優勢,組織協調好國內急需的能源、重要原材料、關鍵技術和重大設備的進口。按照國際通行做法,探索符合大宗產品集中采購試點,積極穩妥地發展期貨等貿易方式,提高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進口議價能力。運用國際招標等方式引進先進高新技術產品及環保、大型醫療和電力設備,把關鍵設備、先進技術進口和消化、吸收、創新結合起來,促進國內裝備製造業發展;敦促某些發達國家放寬對華高技術出口限制。

(四)提高貿易摩擦和「入世」後過渡期的應對工作水平,營造有利於發展的外部環境

我個人感覺,自由貿易和保護主義,都有吧,今年貿易不太好做,國家在政策上也有所調控。實際感受就是,貿易的話,國外買東西的人少了! 就像我國一樣,也開始刺激國內消費,而不是刺激都在國外買東西了。
我公司一年要出口3.5億USD ,可是現在看來,一季度已經同期下滑了1000萬USD了
加油吧,挺過這個砍,一定會好起來

希望能幫助到您

7、如何認識國際貿易的政策創新?

當代國際貿易政策創新 它具體包括:(1)有限制的可調節的自由貿易政策逐步抬頭,保護主義開始相對地退 入低潮;(2)直接的貿易限制措施逐漸被間接的貿易限制措施所取代,新型的更靈活和更隱蔽的貿易限制措施正在不斷地被創造出來;(3)貿易政策趨向於和其它經濟政策甚至外交政策的更大程度上的溶合;(4) 區域內「共同貿易政策」開始形成。

當代國際貿易創新是近現代國際貿易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當代國際經濟發展中的突出現象。它呈現出下列一些鮮明的特徵:

首先,當代國際貿易創新是全面性的和立體性的創新。這個全面的立體式的國際貿易創新局面可以概括為以觀念創新為基礎、以格局創新為突破、以制度創新為實質,通過政策創新、構成創新和工具創新具體體現的包含國際貿易各個方面、貫穿國際貿易全過程的創新。

其次,當代國際貿易創新具有比較明顯的時間分水嶺。當代國際貿易創新由於它的全面性和立體性,在時間上便呈現出明顯的同步性,並構成了比較明確的劃分國際貿易不同發展階段的時間分水嶺。這個時間分水嶺大致是1990——1995年。盡管國際貿易創新的某些方面可能明顯地早於這一時期,而且,當代國際貿易創新過程尚未結束,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當代國際貿易創新的主要過程、方面和內容基本上都發生在當代國際政治格局大轉換後的5年左右的時期內。這一時期同時也是世界經濟、國際關系大調整的時期。當代國際貿易創新預示著國際經濟貿易大發展的時代的來臨。

再次,當代國際貿易創新突出了開放與自由的主題。當代國際貿易創新的一個鮮明的特點是崇尚開放與自由,努力掙脫70年代中期開始形成的愈演愈烈的全球性的貿易保護主義浪潮對國際貿易自由化發展近20年的禁錮,鮮明地高舉起了開放和自由的旗幟,推動了國際貿易的自由化進程。從觀念創新到制度創新,從格局創新到政策創新,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體現了開放與自由的精神。從這個意義上說,當代國際貿易創新是開放的創新、自由的創新,是對長期猖獗的貿易保護主義的強有力的反擊。它迎來了國際貿易逐步自由化發展的新時代。但是,我們又不能不注意到,這一成就的取得實際上是自由主義對保護主義長期抗爭的結果,而且也是自由主義一定程度上的妥協和退讓的結果。這突出地表現在國際貿易格局創新方面。貿易集團內部的自由化可以被看成是自由主義的勝利,但是,承諾貿易集團成員共同一致的對外保護的合法性本身又標明了這種自由化的淺薄。因此,當代國際貿易創新決不意味著貿易自由主義的根本性勝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壽終正寢。事實上,當代國際貿易創新不過是相對提高了貿易的自由化傾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貿易保護主義的發展勢頭。

最後,發達國家是當代國際貿易創新的發動者、主導者和主要參加者。這是當代國際貿易創新的又一重要特點。當代國際貿易創新的掀起首先是基於西方發達國家的推動。在國際政治發生根本性變遷後,與此關系最為緊密的西方發達國家既出於爭取更大的自身利益又出於維護共同的國際利益才推動了當代國際貿易創新的掀起和深入發展,並直接成為各個創新領域和方面的主要參加者。與此同時,西方發達國家還一直操縱著當代國際貿易創新的全過程,把握著創新的發展方向。這些都保障了發達國家最終成為當代國際貿易創新的最大受者。

當代國際貿易創新的原因剖析

(一)當代國際政治格局的急劇轉換為當代國際貿易創新提供了極為寬松的國際政治環境 國際貿易發展史清楚地表明,國際貿易的發展和國際政治環境之間存在著緊密的相關關系。國際政治環境健康穩定的時期往往就是國際貿易蓬勃發展的時期;國際政治環境動盪不定特別是在大規模的戰爭時期,國際貿易就會停滯甚至萎縮。因此,寬松的國際政治環境是國際貿易發展和創新的前提條件。
二戰後逐漸形成的美蘇對抗的「冷戰」的國際政治格局把整個世界長期籠罩在政治和軍事對抗的威脅之中,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無疑受到了各方面的直接和間接的影響和制約。隨著蘇聯的突然解體和東歐國家的劇變,「冷戰」的政治格局終於被打破。但是,由於舊的國際政治格局的打破具有「突發性」,新的國際政治格局無法形成,因此,國際政治格局出現了一個新格局的醞釀和形成的「無格局」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國際政治環境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寬松狀態。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由於突然沒有了政治對手而表現出了政治神經從未有過的松馳,國際政治矛盾與對抗被暫時擱置下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為明確。在這個「無格局」時期,各國為了迅速壯大自己的經濟實力,以便在未來的新的國際政治格局中處於相對有利的地位,紛紛把注意力轉向經濟貿易的發展方面。在國際間的雙邊和多邊關繫上,經濟貿易關系逐漸上升到首要的位置。為了推動本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同時能夠最大限度地獲取對外貿易的利益,各國紛紛採取了一系列支持和促進對外貿易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措施,並在健全和維護國際貿易制度、法律和秩序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富有成效的國際合作和努力。所有這些方面都推動和促進了當代國際貿易創新的形成和發展。

(二)當代國際經濟相互依賴關系的日益增強為當代國際貿易創新提供了廣寬的國際經濟舞台和創新壓力當代世界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了全球經濟的社會化、國際化進程,社會分工、國際分工日益朝著更廣泛、更深刻的方向發展,整個國際經濟越來越成為一個緊密相聯、不可分割的發展體系。這是當代國際經濟發展中的最顯著的特點。
在相互依賴的國際經濟環境中,國際貿易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首先,國際貿易具有聯結作用。國際經濟從一開始就是通過貿易紐帶聯結的。正是由於國際貿易這一特殊的橋梁作用的存在和發揮,整個國際經濟才被凝合為一個整體。其次,國際貿易具有滲透作用。它通過貿易和與貿易有關的其它國際經濟活動對國際經濟的
全面的滲透,進一步地把整個國際經濟各個組成部分和領域溶合為一個有機的發展體系。再次,國際貿易還具有導向作用。貿易往往是雙邊或多邊經濟關系發展的先遣,貿易關系的健康發展總是能夠推動雙邊或多邊的經濟關系包括其它政治、文化等關系的全面發展。這使得相互依賴的國際經濟建立在更深厚的社會基礎上。最後,國際貿易還起著助動作用。對外貿易對一國國內經濟發展的助動作用實際上還表現為對外貿易對一國更大規模和更大程度上溶入國際經濟體系的助動。這種雙重助動作用是國際經濟相互依賴體系的重要動力來源。 但是,隨著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大規模變遷,當代國際經濟的相互依賴關系無論在其基礎還是在其表現形式上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基礎看,單一政治聯盟基礎正在向以地緣經濟聯盟為主的多基礎過渡。從表現形式看,相互依賴關系逐漸表現為包括不同發展水平、不同社會制度的各國之間的相互依存,同時還不斷產生著迫切要求在更廣泛的基礎上協調各國政策與利益的強烈願望。為了適應上述變化,以便能夠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發揮聯結、滲透、導向和助動作用,國際貿易必須創新。這是當代國際貿易創新形成的重要原因。

(三)當代科技革命的迅猛發展和國際生產力的飛速增長為當代國際貿易創新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和雄厚的物質基礎以信息革命、生物工程等為特徵的當代科技革命在過去的10年裡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它不僅表現為新技術日新月異的發明,而且更突出地表現在新技術的應用上的突飛猛進。這不僅給國際貿易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勃勃生機,而且還為當代國際貿易創新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事實上,電子數據交換的日益廣泛的運用和全球范圍「信息高速公路 」計劃的推出,以現代技術服務和信息傳輸為內容的國際服務產品的形成和發展,以高新尖技術產品為交易對象的現代技術貿易的日益壯大,既是當代國際貿易創新的基礎,它們本身又構成了當代國際貿易創新的組成部分。
二戰後半個世紀的相對和平的國際環境帶來了國際生產力的飛速增長。這不僅表現在西方發達國家普遍的經濟衰退程度的下降和期限的縮短上,更表現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民族經濟的振興和繁榮。國際生產力的發展直接帶動了當代國際貿易構成的創新,還推動了當代國際貿易其它領域和方面的創新。為了適應和容納當代國際生產力的日益膨脹的需要,同時又能反過來進一步推動當代國際生產力的更快地增長,當代國際貿易必須在觀念、制度和政策等方面實現全面的創新。

(四)當代各國經濟所面臨的問題和困難的解決為當代國際貿易創新提供了外在強制當各國開始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到經濟發展方面以後,那些一直被「冷戰」狀態所掩蓋或淡化的經濟發展問題開始越來越清楚地暴露出來。盡管不同的國家都存在著各自不同的問題,但是它們大都共同面臨著下列問題:其一,如何更有效地實現國內經濟與國際經濟的溶合?如何發揮對外貿易對國內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作用?其二,如何保持國際支的基本平衡?如何消除貿易收支的逆差?其三,如何實行各國經濟貿易政策的國際間協調?如何合理地分割國際貿易利益?
上述問題歸結到一點,就是各國迫切希望對「冷戰」後的國際貿易發展的各個方面作出新的安排。這在客觀上對當代國際貿易創新起著外在強制的作用。作為這一強製作用的結果,各國開始了貿易觀念的反思和創新,並就國際貿易制度、格局和政策的國際宏觀安排和微觀實施進行著少有的真誠的國際合作。國際貿易的全面創新得到了各國普遍的強有力的扶持和推動。

(五)當代國際貿易發展自身所面臨的問題和困難的解決為當代國際貿易創新提供了內在動力當代國際貿易發展受到了來自兩個方面的阻撓。第一個方面是國際貿易長期以來一直面臨的而又無法消除的障礙。這些障礙中最突出的有兩個:一是自由貿易和保護貿易的兩難選擇。各國對外貿易政策和制度的搖擺不定人為造成了國際貿易發展的無序性和非周期性動盪。二是多邊貿易體制的功能殘缺與低效能。關貿總協定無法管轄所有的貿易行為,而且僅有的管轄能力還表現為「軟約束」。這更加劇了國際貿易發展的無序性和非周期性動盪。第二個方面是國際貿易同時又面臨著新的國際環境的挑戰。具體體現在:一是如何適時地變更有關國際貿易的一系列的思想和觀念;二是如何調整「冷戰」後的國際貿易格局;三是如何在現有的基礎和框架上改革和完善國際貿易制度;四是怎樣在國際貿易的構成、手段和工具上充分體現當代科技革命的最新成就和現代經濟貿易理論的最新發展。
當代國際貿易發展自身所面臨的上述兩個方面的問題和困難嚴重地阻礙著國際貿易的健康發展和其對國際經濟的推動作用的正常發揮。它們從國際貿易的內在的最深層次上驅動著國際貿易自身的全面創新。這是當代國際貿易創新的內在動力之所在。正是由於這一內在動力的驅動,當代國際貿易才發生了從觀念到格局、制度 、政策、構成和工具的全面的深刻的創新。

8、國際貿易新理論相對傳統貿易理論有何創新?

國際貿易理論是國際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開放條件下的微觀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主要研究商品和服務在各國之間的交換,研究國際商品交換的原因、結果,以及相關的政策。國際貿易理論的研究范圍也包括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和技術知識的國際傳遞。生產要素和技術知識一方面作為某種特殊商品有其本身的國際市場,另一方面作為要素投入對商品和服務的生產起著重要作用。國際貿易理論還研究經濟增長、技術變動與貿易的相互影響,從動態上分析國際貿易變動的原因與結果。

從經濟學說史上看,國際貿易理論可追溯到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的重商主義學說。斯密和李嘉圖的貿易理論中,勞動是唯一的生產要素,生產技術是給定的外生變數,生產規模報酬不變。斯密與李嘉圖的貿易理論是古典經濟學理論體系的一部分,被稱為「古典貿易理論」。二十世紀初,瑞典經濟學家赫克歇爾和俄林提出了「資源配置」或「資源稟賦」的貿易學說。在赫克歇爾和俄林的模型中,勞動不再是唯一的投入,但生產的規模報酬仍然不變。他們的理論被稱為「新古典貿易理論」。

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期,隨著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和結構變化,在赫克歇爾—俄林體系中徘徊多年的國際貿易理論又活躍起來,一部分經濟學家開始用新的方法來研究貿易的原因和結果,研究新的貿易結構與貿易政策,創立了一系列新的學說。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這些學說已逐漸成熟。其中一部分已被編入教科書,另外部分仍在繼續討論之中,仍是貿易的前沿論題,本文將簡要地介紹這些貿易理論的新發展並闡述其對我國貿易政策的意義。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一體化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其主要特徵是全球范圍內各國各地區經濟的日益融合和生產要素特別是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全面、自由流動,如此各國各地區經濟的發展與外部世界經濟的變動日益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貿易與投資日益一體化。經濟全球化的迅猛發展主要歸因於90年代初東西方敵對的結束使市場經濟制度基本上一統全球,真正的全球市場得以形成,而科技進步所帶來的信息革命、通訊與交通的迅速發展、國際分工的深化,WTO的建立等等則為之推波助瀾。經濟全球化不僅極大地促進了世界經濟和貿易的發展,同時對傳統的國際經濟貿易理論也提出了諸多挑戰,給國際經濟貿易理論創新帶來了機遇。本文將對加以初步探討,以求拋磚引玉。
一、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競爭優勢將取代傳統的比較優勢而成為國際貿易分工的主要基礎
在國際貿易理論體系中,自由貿易理論一直占統治地位,而比較成本理論又是自由貿易理論發展的主線。比較成本理論認為,在國際貿易分工中,只要各個國家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生產成本相對低的產品參與國際分工,就會獲得比較利益,不僅其自身而且整個世界都會從中受益。其後的要素稟賦理論只是從一般均衡的角度運用多因素分析方法進一步解釋了比較成本差異產生的原因,國際貿易「新理論」則是在分析中加入了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等現實的因素,使國際貿易的分析更接近現實,它們都沒有超出比較成本的分析方法。這些理論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從經濟學角度認為,只要各國遵循成本原則從事分工,就都能獲益,各國不存在利益的沖突。1991年,美國經濟學家邁克爾.波特(嚴格說來是管理學家,盡管他認為自己更是一個經濟學家)雖然在其出版的<<國家競爭優勢>>一書中強調了國家之間、企業之間利益的沖突,認為競爭優勢是一國在國際競爭中獲勝的關鍵,並詳細闡述了國家競爭優勢的決定因素(波特,1991)。但該理論主要是從管理學角度分析了一國如何在國際競爭中提高整體競爭力,實質上屬於宏觀競爭戰略的分析。因此,如果要把國家競爭優勢理論歸入國際貿易理論的話,它也只是進一步解釋了國際貿易新理論中如何從宏觀上培育產業與公司的競爭優勢,是對比較成本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但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比較成本已經不能再成為決定國際貿易分工的主要基礎(洪銀興,1997)。這事因為比較成本理論和要素稟賦理論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假設前提即要素在國家間的不可流動性。正是由於要素的不可流動性才造成了各國比較成本的差異,而且其帶來的某一方面的比較優勢是一國所獨有的,其他國家無法加以利用,國家之間的分工和貿易就成為平衡這種差異的惟一途徑。但在經濟全球化、要素特別是資本要素的流動性日益增強的情況下,比較成本優勢以不再為一國所獨享,如某一國家勞動力比較豐富和便宜,外國企業可以藉助資本流動到該國投資設廠加以利用、獲取利潤並匯回母國。在此情況下,某一國的比較優勢實際上成為本國及外國都可以利用的區位優勢。誰可以利用?是本國企業,還是外國企業呢?這就要看哪個國家有國際競爭力強的企業。一個國家資本實力雄厚或者技術、管理上有競爭優勢的企業越多,其利用國外比較優勢獲利的能力就越強。因此,所謂經濟全球化、貿易投資一體化實質是跨國企業依靠競爭優勢,藉助投資活動在全球范圍內對資源的整合。競爭優勢成為國際貿易分工的主要基礎。一國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企業越多,就越可以在國際分工中更多地整合別國的資源,並減少本國資源被別國企業整合。這種競爭優勢表現在:依靠資本力量從事大規模生產所獲得的成本優勢;依靠R&D獲取技術優勢、生產差別化產品的能力;依靠獨特的管理方法降低交易成本的能力,等等。可見,競爭優勢主要表現在企業的市場力量,規模大小、成本高低不是競爭優勢的惟一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