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喬木的人物生平
喬木別名是喬冠華。
喬冠華(1913年3月28日—1983年9月22日),江蘇省鹽城市人,早年留學德國,獲哲學博士學位。抗日戰爭時期,主要從事新聞工作,撰寫國際評論文章。1939年經廖承志等人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秋到重慶《新華日報》主持《國際專欄》,直至抗戰勝利。
1946年初隨周恩來到上海,參加中共代表團的工作,同年底赴香港,擔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外交部部長助理、外交部副部長、外交部部長等職。1976年後,任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顧問。
喬冠華在新中國的外交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參加板門店朝鮮停戰談判、出席日內瓦會議、草擬中美聯合公報,特別在1971年11月,喬冠華率領中國代表團第一次出現在聯合國會議大廳,正式參加第26屆聯大會議並在大會上發表講話,標識著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
文革開始,喬冠華被列為外交部的「打倒」對象。1973年經毛澤東提議,喬冠華恢復了工作。1973年底,參加了四人幫發起的對周恩來的批判。
「四人幫」倒台後不久,喬冠華被隔離審查,後重新工作,擔任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顧問。1983年9月22日上午10時40分病逝,享年70歲。
(1)喬木國際貿易實訓模擬擴展資料:
毛澤東為「二喬」斷名
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共第一次開始和談期間,毛澤東親到重慶參加談判,胡喬木是隨員之一,胡喬木的同鄉、同學喬冠華也在八路軍重慶辦事處。老友相見甚歡,但喬冠華也是「筆桿子」,發表文章署筆名「喬木」,而胡喬木當時用名「喬木」。
兩個「喬木」聚在同一幢樓里,同在一家報紙《新華日報》上發文章,叫人分不清是哪一個「喬木」!不過,也曾鬧過小小的笑話:正在白區工作的胡喬木妹妹方銘,看到香港報紙刊登「喬木」文章,於是以為哥哥在香港,寫了信去,落到喬冠華手中。
眼下,「北喬」南下,跟「南喬」相聚於重慶,這就「麻煩」了!由於「喬木」出典於《詩經》,又寓意「高大、挺直」,兩「喬」都喜歡這一名字,不願改動:「南喬」以為,他本姓喬,用「喬木」筆名,順理成章。
「北喬」呢,他連妻子的名字谷羽都出自同一典故,豈肯再改用原名胡鼎新呢?
兩位喬木聚在一塊,許多人弄不清楚,尤其是發表一篇署名「喬木」的文章,更使人不知是出自那位喬木的手筆,朋友們都希望他們之間內有一人把名字改一改。
由此,毛澤東出面,為「二喬」斷名:有一天大家在毛澤東主席那兒談起這件事,請毛主席作評判,後經毛主席問明是他(北喬)先用喬木這個名字,而南喬的真姓確是喬,他的真姓是胡,就盼望他在名字之上加個『胡』字,南喬則仍用喬木原名。
從此兩喬之間有了區別,而『胡喬木』的大名也隨時局的發展,而為全國人民所熟知了。」至於「南喬」的喬冠華只是寫文章時用「喬木」作筆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他成為周恩來的外交副手,自然也就用他的本名喬冠華了。
2、初二地理,生物
我是一名初二學生,送你一點資料:
第一節 生命的起源
關於生命起源的問題,很早就有各種不同的解釋。近幾十年來,人們根據現代自然科學的新成就,對於生命起源的問題進行了綜合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根據科學的推算,地球從誕生到現在,大約有46億年的歷史。早期的地球是熾熱的,地球上的一切元素都呈氣體狀態,那時候是絕對不會有生命存在的。最初的生命是在地球溫度下降以後,在極其漫長的時間內,由非生命物質經過極其復雜的化學過程,一步一步地演變而成的。目前,這種關於生命起源是通過化學進化過程的說法已經為廣大學者所承認,並認為這個化學進化過程可以分成下列四個階段。
從無機小分子物質生成有機小分子物質 根據推測,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是在原始地球條件下開始進行的。當時,地球表面溫度已經降低,但內部溫度仍然很高,火山活動極為頻繁,從火山內部噴出的氣體,形成了原始大氣(圖76)。一般認為,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有甲烷(CH4)、氨(NH3)、水蒸氣(H2O)、氫(H2),此外還有硫化氫(H2S)和氰化氫(HCN)。這些氣體在大自然不斷產生的宇宙射線、紫外線、閃電等的作用下,就可能自然合成氨基酸、核苷酸、單糖等一系列比較簡單的有機小分子物質。後來,地球的溫度進一步降低,這些有機小分子物質又隨著雨水,流經湖泊和河流,最後匯集在原始海洋中。
關於這方面的推測,已經得到了科學實驗的證實。1953年,美國學者米勒等人,設計了一套密閉裝置(圖77)。他們將裝置內的空氣抽出,然後模擬原始地球上的大氣成分,通入甲烷、氨、氫、水蒸氣等氣體,並模擬原始地球條件下的閃電,連續進行火花放電。最後,在U型管內檢驗出有氨基酸生成。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因此,探索氨基酸在地球上的產生是有重要意義的。
此外,還有一些學者模擬原始地球的大氣成分,在實驗室里製成了另一些有機物,如嘌呤、嘧啶、核糖、脫氧核糖、脂肪酸等。這些研究表明:在生命起源中,從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的化學過程,是完全可能的。
從有機小分子物質形成有機高分子物質 蛋白質、核酸等有機高分子物質,是怎樣在原始地球條件下形成的呢?有些學者認為,在原始海洋中,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機小分子物質,經過長期積累,相互作用,在適當條件下(如吸附在粘土上),通過縮合作用或聚合作用,就形成了原始的蛋白質分子和核酸分子。
現在,已經有人模擬原始地球的條件,製造出了類似蛋白質和核酸的物質。雖然這些物質與現在的蛋白質和核酸相比,還有一定差別,並且原始地球上的蛋白質和核酸的形成過程是否如此,還不能肯定,但是,這已經為人們研究生命的起源提供了一些線索,在原始地球條件下,產生這些有機高分子物質是可能的。
從有機高分子物質組成多分子體系 根據推測,蛋白質和核酸等有機高分子物質,在海洋里越積越多,濃度不斷地增加,由於種種原因(如水分的蒸發,粘土的吸附作用),這些有機高分子物質經過濃縮而分離出來,它們相互作用,凝聚成小滴。這些小滴漂浮在原始海洋中,外麵包有最原始的界膜,與周圍的原始海洋環境分隔開,從而構成一個獨立的體系,即多分子體系。這種多分子體系已經能夠與外界環境進行原始的物質交換活動了。
從多分子體系演變為原始生命 從多分子體系演變為原始生命,這是生命起源過程中最復雜和最有決定意義的階段,它直接涉及到原始生命的發生。目前,人們還不能在實驗室里驗證這一過程。不過,我們可以推測,有些多分子體系經過長期不斷地演變,特別是由於蛋白質和核酸這兩大主要成分的相互作用,終於形成具有原始新陳代謝作用和能夠進行繁殖的原始生命。以後,就由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階段進入到生命出現之後的生物進化階段。
關於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的研究,雖然進行了大量的模擬實驗,但是絕大多數實驗只是集中在第一階段,有些階段還僅僅限於假說和推測。因此,對於生命起源問題,還必須繼續進行研究和探討。
蛋白質和核酸是生物體內最重要的物質。沒有蛋白質和核酸,就沒有生命。1965年,我國科學工作者人工合成了結晶牛胰島素(一種含有51個氨基酸的蛋白質)。1981年,我國科學工作者又用人工的方法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轉運核糖核酸(核糖核酸的一種)。這些工作反映了我國在探索生命起源問題上的重大成就。
生物的分類系統 在地球形成以後的10億年內,地球上出現了原始生命,又經過漫長的年代,原始生命逐漸演變成為現在這樣極其豐富多採的生物界。生物學家根據各類生物的基本結構特點,用生物進化的觀點對多種多樣的生物進行了科學的分類。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生物的分類系統也在不斷地發生新的變化。現在簡述如下。
最初,生物學家把地球上的生物分為植物和動物兩大界。後來,有些學者在兩界系統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的分類系統。例如,有的學者提出了五界系統,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是從動物和植物中抽出的部分種類,包括裸藻、金藻、甲藻、粘菌、鞭毛蟲、纖毛蟲、肉足蟲等)、植物界、真菌界和動物界。還有人主張,在五界系統的基礎上加上病毒界,成為六界系統。
但是,長期以來,人們把生物界分為植物界和動物界。這種分類方法已經沿用了200多年,至今仍然被廣泛地應用著。
第二節 生物的進化
現在地球上的各種生物是怎樣來的?對於這個問題,自古以來就存在著爭論。特創論者認為,現在地球上的各種生物都是由神創造出來的。按照特創論的說法,最初創造出多少種生物,現在就只有多少種生物,而且這些生物都是一次創造出來的,各種生物之間並沒有任何親緣關系。進化論者則認為,現在地球上的各種生物不是神創造的,而是由共同祖先經過漫長的時間逐漸演變而來的,因此各種生物之間有著或遠或近的親緣關系。由於進化論者在論證生物進化的時候,列舉了大量的事實,因此,曾經盛行一時的特創論越來越不被人們所相信,而進化論則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承認了。
一 生物進化的證據
生物進化的證據很多,這里只介紹古生物學、胚胎學和比較解剖學三個方面的證據。
古生物學上的證據 古生物學是研究地質歷史時期生物的發生、發展、分類、演化、分布等規律的科學,它的研究對象是保存在地層中的古代生物的遺體、遺跡或遺物——化石。
古生物學家在研究化石的過程中發現,各類生物的化石在地層里的出現是有一定順序的,那就是:在越早形成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越簡單,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越復雜,越高等。這不僅證實了現代的各種各樣的生物是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逐漸進化而來的,而且還揭示出生物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的進化順序。各類生物的化石,在地層里按照一定順序出現的事實,是生物進化最可靠的證據之一。
通過對馬化石的研究,了解了馬的進化過程。這是古生物學方面證實生物進化的一個突出的例子。
現代馬的遠祖叫做始祖馬(圖78)。根據埋藏始祖馬化石的地層來推算,始祖馬生活在距今5000萬年以前的溫暖、潮濕的草叢和灌木林中,它像現代狐一般大小,背部彎曲,身體靈活,前肢有發達的四趾。
在晚近一些的地層中,發現了馬的較近祖先——三趾馬的化石。三趾馬生活在廣闊的草原上,軀體比始祖馬大一些,四肢也加長了,前肢只有三個趾,中趾發達,並且變成了唯一著地的趾。
三趾馬以後的馬化石證實,馬的軀體逐漸變得高大,中趾的趾端形成了硬蹄,兩側的趾退化成遺跡。這種馬適於在廣闊的草原上奔跑。這一系列的馬化石,生動地說明了現代馬是由軀體較小的始祖馬,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逐漸進化而來的。
在古生物學的研究中,還發現了一些中間過渡類型的動物化石和植物化石,這些化石也為生物進化論提供了很有力的證據。例如,始祖鳥的化石,是證明鳥類從古代的爬行類進化而來的重要證據;種子蕨化石證明了種子植物和蕨類植物在進化上的親緣關系。
地質年代 地質年代是指地殼上不同年代的岩石在形成過程中的時間和順序。依據古生物學的方法,可以將地質年代劃分成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再將每個代分成為若干個紀。各類生物在地質年代裡出現的順序,見下頁的地質年代表(表中的年數是估計數字)。
胚胎學上的證據 胚胎學是研究動植物的胚胎形成和發育過程的科學。它也為生物進化論提供了很重要的證據。
人們很早就注意到,所有的高等生物(如脊椎動物和種子植物)的胚胎發育都是從一個受精卵開始的。這個情況可以說明高等生物起源於單細胞生物。
讓我們比較七種脊椎動物和人的胚胎。從圖79可以看出,這七種動物和人的胚胎,在發育初期都很相似,那就是都有鰓裂和尾,到了發育晚期,除魚以外,其他動物和人的鰓裂都消失了,人的尾也消失了。現在要問:這些動物和人在成體時的形態是很不相同的,為什麼在胚胎發育的初期卻很相似?鰓是適於水中呼吸的器官,為什麼陸生脊椎動物和人在胚胎發育初期也有鰓裂?既然人是無尾的,為什麼人在胚胎發育過程中也有尾的出現?
這些都說明,高等脊椎動物是從古代的某些低等脊椎動物進化而來的。也就是說,脊椎動物和人都是由共同的古代原始祖先進化而來的,所以它們的胚胎在發育初期十分相似。古代脊椎動物共同的原始祖先生活在水中,所以陸生脊椎動物和人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會出現鰓裂。人是從有尾的動物進化而來的,所以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會出現很明顯的尾。
比較解剖學上的證據 比較解剖學是對各類脊椎動物的器官和系統進行解剖和比較研究的科學。比較解剖學為生物進化論提供的最重要的證據是同源器官。
同源器官是指起源相同,結構和部位相似,而形態和功能不同的器官。例如,鳥的翼、蝙蝠的翼手、鯨的鰭、馬的前肢和人的上肢,從外形和功能來看,這些器官很不相同,但是比較它們的內部結構,卻基本上一致。那就是,它們都是由肱骨、橈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組成,排列的方式也基本上一致(圖80),都是同源器官。同源器官的存在,證明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進化而來的。只是在進化過程中,由於它們的生活環境不同,同源器官適應於不同的生活環境,逐漸出現了形態和功能上的不同。因此,同樣是前肢,鳥的翼和蝙蝠的翼手變得適於飛翔,鯨的鰭變得適於在水中游動,馬的前肢變得適於奔跑,人的上肢則變得適於做各種各樣的復雜動作了。
第一節 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一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生物的生存環境是多種多樣的。從高山之巔到海洋深處,從茫茫荒漠到茂密的森林,從城市到農村,到處都生存著生物。在不同的環境中,生物的種類具有很大的差別(圖82、83、84、85)。
生態因素的概念 生物無論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都受到環境中各種因素的影響。拿小麥來說,它的生長發育不僅受到陽光、溫度、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響,還受到麥蚜、蝗蟲、鼠等生物因素的影響。環境中影響生物的形態、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叫做生態因素。
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有很多種,下面只講述陽光、溫度和水這三種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陽光 沒有陽光,植物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也就不能生存下去。因此,陽光對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陸地上,有些植物只有在強光下才能生長得好,如松、杉、柳、槐、小麥、玉米等。在小麥灌漿時期,陰雨連綿的天氣就會造成小麥的減產。有些植物只有在密林下層的陰暗處才能生長得好,如葯用植物人參、三七等。在海洋里,隨著深度的增加,光線逐漸減弱,所分布的植物種類也有差別。有人對某個海灣進行調查時發現,在淺水處生長了很多綠藻,稍深處則有很多褐藻,再深一些的水中則生長了很多紅藻。陽光能夠到達的極限為海面以下200米,因此,在200米以下的水域里,植物就難以生存了。另外,日照時間的長短對植物的開花時期也有影響。有些植物的開花需要較長時間的日照,這些植物只在春末夏初開花,如苜蓿、鳶尾、菠菜等;有些植物的開花需要較短時間的日照,這些植物在秋季開花,如菊科的植物。還有些植物對日照時間的長短要求並不嚴格,可以在不同的季節開花。
陽光對動物的影響也很明顯。陽光能夠影響動物的體色。例如,魚的身體的背面顏色較深,腹面卻是白色的,這就跟陽光的影響有關系。陽光能影響動物的視覺。有些動物在夜間幾乎什麼都看不見,如雞等;有些動物在夜間有很好的視力,如貓頭鷹等。日照時間的長短對動物的繁殖活動有影響。鱒魚常在12月產卵,這是因為它的生殖器官要在短日照的刺激下才能成熟。陽光還能影響動物的生長發育。有人曾經做過這樣的試驗:把蚜蟲培養在連續光照或連續無光照的條件下,產生的個體大多沒有翅;把蚜蟲培養在光暗交替的條件下,產生的個體大多都有翅。在生活習性上,有些動物具有趨光性,如蛾類等。蛾類昆蟲對紫外線很敏感,因此,人們常在夜間用黑光燈來誘殺這類農業害蟲。
溫度 宇宙中溫度變化的幅度極大,而生物能夠生存的溫度范圍是很窄的,過熱或過冷,都會使生物體的新陳代謝無法正常進行,甚至使生物死亡。以動物為例來說,大多數動物生活在-2~50℃左右的溫度范圍內,如果環境溫度超出了這個范圍,很多動物就難以生存了。
溫度對植物的分布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寒冷地帶的森林中,針葉林較多;在溫暖地帶的森林中,闊葉林較多。蘋果、梨等果樹不宜在熱帶地區栽種,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種,這些都是由於受到溫度的限制。
溫度能夠影響動物的形態。有人發現,同一種類的哺乳動物,在寒冷地區生活的個體,其體型都比較大,但是尾、耳朵、鼻端等較為短小,這樣可以減少身體的表面積,從而盡量減少熱量的散失。例如,生活在北極的狐跟生活在非洲沙漠的大耳狐相比,耳朵要小得多(圖86)。
溫度對動物的生活習性也有明顯的影響。在炎熱的夏季,鳥類主要在晨昏較涼爽的時刻活動,中午就隱伏不動了。有些動物在夏天蟄伏在洞穴里休眠,如蝸牛等。溫度降低到24℃以下時,蚱蟬(俗稱知了)就停止了鳴叫。冬天到來時,很多變溫動物就要進入冬眠,如蛇、蜥蜴等。
水 我們知道,一切生物的生活都離不開水。在生物體內的各種化學成分中,大部分是水。因此,水也是影響生物生存的重要的生態因素。
對動物來說,缺水比缺少食物的後果更為嚴重。動物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生存的時間,要比沒有水時生存的時間長。
一年中的降水總量和雨季的分布等,是限制陸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在乾旱的沙漠地區,只有少數耐乾旱的動植物生存;而在雨量充沛的熱帶雨林地區(如我國南部的海南島等地)卻森林茂密,動植物種類繁多。
生物因素 自然界中的每一個生物,都受到周圍很多生物的影響,在這些生物中,既有同種的,又有不同種的。因此,生物因素可以分為兩種:種內關系和種間關系。
種內關系 生物在種內關繫上,既有種內互助,也有種內斗爭。
種內互助的現象是常見的。例如,很多種動物在生活過程中常常聚集成群,過著群聚的生活。這種群聚的生活方式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類型是螞蟻、蜜蜂等社會性昆蟲所過的群聚生活,個體之間有明確的分工,同時又通力合作,來共同維護群體的生存。人們常能見到,許多螞蟻一起向一個大型的昆蟲進攻,並把它搬運到巢穴中去。蜜蜂螫敵害時,會釋放出一種外激素,促使其他蜜蜂一起向敵害進攻。另一種類型與社會性昆蟲不同,群聚的成員之間沒有明確的分工。這種群聚類型常常可以在一些昆蟲(如飛蝗)、魚類、鳥類和哺乳類中見到。它們聚集成群,在一定區域內,沿著一定的路徑漫遊,一起尋找食物。同時,這種群聚生活對捕食或御敵也是有利的。就捕食來說,成群的狼可以捕食到身體比它們還大的動物。就御敵來說,成群的麝牛可以有效地對付狼群的襲擊。麝牛單獨生活時,往往會被狼群捕殺,但是,當它們聚集成群時,如果遇到狼群,雄牛就圍成一圈,頭朝外面,把雌牛和小牛圍在圈內,這樣一來,捕食的狼群就很難得逞。
在種內斗爭方面,同種個體之間由於食物、棲所、尋找配偶或其他生活條件的矛盾而發生斗爭的現象也是存在的。例如,在某些水體中,如果除了鱸魚以外,沒有其他魚類,那麼鱸魚的成魚就會以本種的幼魚為食。青蛙的蝌蚪能從腸道排出一種有毒物質,在蝌蚪密度大的池塘里,這種有毒物質增多了,就會抑制蝌蚪的生長和發育,使幼小蝌蚪的死亡率增加。有些動物的雄性個體,在繁殖時期,往往為了爭奪雌性個體而與同種的雄性個體進行斗爭。上述的種內斗爭,對於失敗的個體來說是有害的,甚至會造成死亡,但是,對於種的生存是有利的,可以使同種內生存下來的個體得到比較充分的生活條件,或者使生出的後代能夠更優良一些。
種間關系 種間關系是指不同種生物之間的關系,包括共生、寄生、競爭、捕食等。
共生: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開,則雙方或者一方不能獨立生存。兩種生物的這種共同生活關系,叫做共生。共生的典型例子是地衣。地衣是真菌和藻類的共生體(圖87)。
地衣屬於植物,但它不是一種單純的植物,而是由真菌和藻類共同組成的。藻類含有葉綠素,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為真菌提供有機物。真菌吸收水分和無機鹽,供給藻類的需要。在地衣中,真菌與藻類的關系是互惠互利、相互依賴的。
寄生:一種生物寄居在另一種生物的體內或體表,從那裡吸取營養物質來維持生活,這種現象叫做寄生。生物界中寄生的現象非常普遍,例如蛔蟲、絛蟲、血吸蟲等寄生在其他動物的體內,虱和蚤寄生在其他動物的體表,菟絲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圖88),噬菌體寄生在細菌內部,等等。
競爭: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由於爭奪資源、空間等而發生斗爭的現象,叫做競爭。競爭的結果往往對一方不利,甚至於被消滅。例如,有人曾做過這樣的實驗:把大、小兩個種的草履蟲分開培養,它們都能正常地生長,可是把兩者放在一起培養的時候,經過16天,其中的一種全部死亡,而另一種卻仍然生長正常。
捕食:捕食關系指的是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為食的現象。例如,草食動物的兔以某些植物為食,肉食動物的狼又以兔為食,等等。
綜上所述,生物受到很多生態因素的影響,這些生態因素共同構成了生物的生存環境。生物只有適應環境才能生存。
第二節 種群和生物群落
在自然界,每一個生物都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與其他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在這些生物個體中,既有同種的,也有不同種的,它們之間存在著既相互依賴又相互制約的關系。
種群的概念 在一定空間和時間內的同種生物個體的總和,叫做種群。例如,一個湖泊中的全部鯉魚就是一個種群,它是由魚苗、小魚和大魚組成的;一塊棉田中的全部棉蚜就是一個種群,它是由幼蚜、有翅和無翅的成熟蚜組成的;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山毛櫸也是一個種群,它是由不同樹齡的山毛櫸組成的。
種群的特徵 種群並不是許多同種個體的簡單相加,而是一個有機單元,它具有種群密度、年齡組成、性別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特徵,這些特徵是單獨的生物個體所不具備的。
種群密度 種群密度是指單位空間內某種群的個體數量。例如,在養魚池中每立方米的水體內非洲鯽魚的數量;每平方千米農田面積內黑線姬鼠的數量等。
不同物種的種群密度往往差異很大。例如,在我國某地的野驢,每100平方千米還不足兩頭,在相同的面積內,灰倉鼠則有數十萬只。
同一物種的種群密度在不同環境條件下也有差異。例如,一片農田中的東亞飛蝗,在夏天種群密度較高,在秋末天氣較冷時則降低。
年齡組成 種群的年齡組成是指一個種群中各年齡期個體數目的比例。種群的年齡組成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圖93):(1)增長型:種群中年輕的個體非常多,年老的個體很少。這樣的種群正處於發展時期,種群密度會越來越大。(2)穩定型:種群中各年齡期的個體數目比例適中,這樣的種群正處於穩定時期,種群密度在一段時間內會保持穩定。(3)衰退型:種群中年輕的個體較少,而成體和年老的個體較多,這樣的種群正處於衰退時期,種群密度會越來越小。
性別比例 種群的性別比例是指雌雄個體數目在種群中所佔的比例。不同物種的種群,具有不同的性別比例,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類型:(1)雌雄相當,多見於高等動物,如黑猩猩、猩猩等。(2)雌多於雄,多見於人工控制的種群,如雞、鴨、羊等。有些野生動物在繁殖時期也是雌多於雄,如象海豹。(3)雄多於雌,多見於營社會性生活的昆蟲,如白蟻等。性別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種群密度。例如,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誘劑誘殺害蟲的雄性個體,破壞了害蟲種群正常的性別比例,就會使很多雌性個體不能完成交配,從而使害蟲的種群密度明顯降低。
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是指種群中單位數量的個體在單位時間內新產生的個體數目。例如,某個和平鳥種群的出生率為每個雌鳥每年生出7.8個雛鳥。死亡率是指種群中單位數量的個體在單位時間內死亡的個體數目。例如,在某個達氏盤羊種群中,每1000個活到6歲的個體,在6~7歲這一年齡間隔期的死亡率為69.9。出生率和死亡率也是決定種群大小和種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生物群落的概念 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相互之間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各種生物種群的總和,叫做生物群落,簡稱群落。例如,在一片草原上,既有牧草、雜草等植物,也有昆蟲、鳥、鼠等動物,還有細菌、真菌等微生物,所有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間有緊密聯系,這樣就組成了一個群落。
生物群落的結構 生物群落的結構是指群落中各種生物在空間上的配置狀況,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等方面。
垂直結構 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明顯的分層現象。例如,在森林中,高大的喬木占居森林的上層,再往下依次是灌木層和草本層(圖94)。動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也有類似的分層現象。例如,在我國珠穆朗瑪峰的河谷森林裡,有一種雀鳥總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層活動,吃高大喬木的種子。煤山雀、黃腰柳鶯和橙紅鶲等鳥類總是在森林的中層營巢。血雉和棕尾虹雉則是典型的森林底層鳥類,吃地面的苔蘚和昆蟲。
水平結構 在水平方向上,由於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濕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地段的生物種類往往也有差別。例如,在森林中,在喬木的基部和其他被樹冠遮住的地方,光線較暗,適於苔蘚和喜陰植物生存,而在樹冠的間隙或其他光照較充足的地方,則有較多的灌木和草叢。
綜上所述,在一定區域內的生物,同種的個體形成種群,不同的種群形成群落。種群的種群密度等特徵和群落的結構,都與環境中的各種生態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
3、木同木是草本還是喬木還是灌木
、應該以樹木生的結構、樹枝的生長特點來判斷。不過有些苗木也不是死的。像桂花,大的,主幹很明顯的可以說是喬木,但有些小桂花,我就用來做綠籬,這應該算是灌木。
2、一般三米以上可稱為喬木,但實際中沒有明顯界限,要從生活經驗中體會!
3、喬木類
樹體高大(通常6米至數十米),具有明顯的高大主幹。又可依其高度而分為偉喬(31米以上)、大喬(21-30米)、中喬(11-20米)、小喬(6-10米)等四級。灌木類
樹體矮小(通常在6米以下),主幹低矮。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有些樹木也不是絕對的,跟我上面去的桂花一樣,可能是小喬木,也可能是灌木。
4、以植物莖的形態來分類
喬木:
有一個直立主幹、且高達5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稱為喬木。與低矮的灌木相對應,通常見到的高大樹木都是喬木,如木棉、松樹、玉蘭、白樺等。喬木按冬季或旱季落葉與否又分為落葉喬木和常綠喬木。
灌木:
主幹不明顯,常在基部發出多個枝乾的木本植物稱為灌木,如玫瑰、龍船花、映山紅、牡丹等。
【區分草本和木本】
一.具有明顯的次級生長現象,使莖不斷加粗,叫做木質莖;具有木質莖的植物叫做木本植物。
二.1.具有木質部不甚發達的草質或肉質的莖,而其地上部分大都於當年枯萎的植物體。但也有地下莖發達而為二年生或多年生的和常綠葉的種類。為木本的對應詞。
2.文稿的底本。
草本的分類:
1.
一年生草本:在一年內開花,結果後即乾枯死亡的草本。如旱蓮草,馬齒筧等。
2.
二年生草本:第一年生根,莖,葉等營養器官,第二年開花,結果後即乾枯死亡的草本。如青蒿,薄荷等。
3.
多年生草本:能活兩年以上的草本植物。如白茅根,崩大碗等。有的多年生草本其地上部分隨氣候條件改變,可以枯萎或死亡,但其地下部分仍可以存活多年,當生長條件適合,則能再由根部抽出莖葉來。如仙鶴草等。
回答於 2020-07-10
贊同1
黑酸枝木傢具-上淘寶選好物,輕松下單,放心購物!

紅木傢具非洲酸枝木招財進寶沙發印尼黑酸枝中式客廳實木沙發組合
¥31875 元

羅漢床新中式黑檀木全實木傢具茶室沙發床榻小戶型客廳禪意貴妃榻
¥11960 元

東陽紅木傢具印尼黑酸枝紅木沙發古典中式實木沙發客廳小戶型組合
¥60800 元

唐百年闊葉黃檀紅木沙發印尼黑酸枝客廳沙發中式雕花古典實木傢具
¥61100 元

紅木傢具東非酸枝文景軒古典沙發新中式古韻中式小戶型全實木沙發
¥200 元
淘寶熱賣廣告
蕨類植物-京東家裝建材超前排行,選購吧!

掬涵 大石岩蕨模擬蕨葉蕨類植物綠植模擬花花藝插花裝飾造景 觀音座蕨(高55cm)不含花器
¥27 元

掬涵 模擬蕨葉高端蕨類植物長枝花藝綠植客廳插花擺件配材歐式 B款(小號)(高136cm)
¥34.16 元

掬涵 模擬蕨類植物吊球蕨葉樹綠植盆栽大型裝飾擺件櫥窗造景陳列 秋色蕨類吊球(大號)(38*16cm)
¥100 元
京東廣告
草坪草坪-京東11.11預售進行中,居家日用,福利別錯過!
草坪草坪-京東11.11預售火熱進行中,居家日用,繽紛好禮,定金膨脹不止10倍,還在等什麼呢!
廣告
如何區分灌木&喬木?草本&木本?
【怎樣區分灌木與喬木】1、應該以樹木生的結構、樹枝的生長特點來判斷。不過有些苗木也不是死的。像桂花,大的,主幹很明顯的可以說是喬木,但有些小桂花,我就用來做綠籬,這應該算是灌木。2、一般三米以上可稱為喬木,但實際中沒有明顯界限,要從生活經驗中體會!3、喬木類 樹體高大(通常6米至數十米),具有明顯的高大主幹。又可依其高度而分為偉喬(31米以上)、大喬(21-30米)、中喬(11-20米)、小喬(6-10米)等四級。灌木類 樹體矮小(通常在6米以下),主幹低矮。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有些樹木也不是絕對的,跟我上面去的桂花一樣,可能是小喬木,也可能是灌木。4、以植物莖的形態來分類喬木: 有一個直立主幹、且高達5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稱為喬木。與低矮的灌木相對應,通常見到的高大樹木都是喬木,如木棉、松樹、玉蘭、白樺等。喬木按冬季或旱季落葉與否又分為落葉喬木和常綠喬木。灌木: 主幹不明顯,常在基部發出多個枝乾的木本植物稱為灌木,如玫瑰、龍船花、映山紅、牡丹等。【區分草本和木本】一.具有明顯的次級生長現象,使莖不斷加粗,叫做木質莖;具有木質莖的植物叫做木本植物。二.1.具有木質部不甚發達的草質或肉質的莖,而其地上部分大都於當年枯萎的植物體。但也有地下莖發達而為二年生或多年生的和常綠葉的種類。為木本的對應詞。2.文稿的底本。草本的分類:1. 一年生草本:在一年內開花,結果後即乾枯死亡的草本。如旱蓮草,馬齒筧等。2. 二年生草本:第一年生根,莖,葉等營養器官,第二年開花,結果後即乾枯死亡的草本。如青蒿,薄荷等。3. 多年生草本:能活兩年以上的草本植物。如白茅根,崩大碗等。有的多年生草本其地上部分隨氣候條件改變,可以枯萎或死亡,但其地下部分仍可以存活多年,當生長條件適合,則能再由根部抽出莖葉來。如仙鶴草等。
北京市大興區京軍醫院
回答於 2016-06-29
30點贊1評論
更多專家
如何區分灌木&喬木?草本&木本?
專家1對1在線解答問題
5分鍾內響應 | 萬名專業答主
馬上提問
最美的花火 咨詢一個植物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lanqiuwangzi 咨詢一個植物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garlic 咨詢一個植物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188****8493 咨詢一個植物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籃球大圖 咨詢一個植物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動物樂園 咨詢一個植物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AKA 咨詢一個植物問題,並發表了好評
馬尾松屬於喬木還是灌木還是草本還是木本?
馬尾松是喬木,無論是喬木和灌木,都是木本植物。馬尾松(學名: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松科,松屬喬木,,高可達45米,胸徑1.5米;樹皮紅褐色,枝平展或斜展,樹冠寬塔形或傘形,枝條每年生長一輪(廣東兩輪),冬芽卵狀圓柱形或圓柱形,針葉,細柔,微扭曲,兩面有氣孔線,邊緣有細鋸齒;葉鞘宿存。雄球花淡紅褐色,圓柱形,聚生於新枝下部苞腋,穗狀,雌球聚生於新枝近頂端,淡紫紅色,種子長卵圓形,4-5月開花,球果第二年10-12月成熟。馬尾松分布極廣,北自河南及山東南部,南至兩廣、湖南(慈利縣)、台灣,東自沿海,西至四川中部及貴州,遍布於華中華南各地。一般在長江下游海拔600-700m以下,中游約1200m以上,上游約1500m以下均有分布。是中國南部主要材用樹種。經濟價值高。馬尾松不耐腐。心邊材區別不明顯,淡黃褐色,長縱裂,長片狀剝落;木材紋理直,結構粗;含樹脂,耐水濕。比重0.39-0.49,有彈性,富樹脂,耐腐力弱。是重要的用材樹種,也是荒山造林的先鋒樹種。其經濟價值高,用途廣,松木是工農業生產上的重要用材,主要供建築、枕木、礦柱、制板、包裝箱、傢具及木纖維工業(人造絲漿及造紙)原料等用。樹干可割取松脂,為醫葯、化工原料。根部樹脂含量豐富;樹干及根部可培養茯苓、蕈類,供中葯及食用,樹皮可提取栲膠。為長江流域以南重要的荒山造林樹種。馬尾松
向無名者致敬
回答於 2020-11-02
1點贊1125瀏覽
草本木本 喬木灌木 有什麼區別
草本沒有發達的木質部,所以長不高,莖比較柔。木本植物有發達的木質部,比較硬。喬木有明顯的主幹,比較高大,灌木沒有明顯主幹。
熱情的聽歌狂魔
回答於 2014-12-14
3點贊706瀏覽
如何區分灌木&喬木?草本&木本? — 找答案,就來「問一問」
190位專家解答
5分鍾內響應 | 萬名專業答主
紅木沙發印尼黑酸枝木招財進寶非洲酸枝實木高端中式傢具客廳全套
¥47600 元
紅木沙發非洲酸枝木招財進寶客廳大款傢具中式全實木明清古典組合
¥25500 元
東陽紅木傢具非洲酸枝沙發大款象頭吉祥如意酸枝沙發實木傢具包郵
¥12500 元
淘寶熱賣廣告
掬涵 大石岩蕨模擬蕨葉蕨類植物綠植模擬花花藝插花裝飾造景 觀音座蕨(高55cm)不含花器
¥27 元
掬涵 模擬蕨葉高端蕨類植物長枝花藝綠植客廳插花擺件配材歐式 B款(小號)(高136cm)
¥34.16 元
掬涵 模擬蕨類植物吊球蕨葉樹綠植盆栽大型裝飾擺件櫥窗造景陳列 秋色蕨類吊球(大號)(38*16cm)
¥100 元
京東廣告
全部
4、一畝喬木林一年大概能吸收多少二氧化鐵
一年可吸收24萬公斤的二氧化鐵。由國際林業研究組織聯盟官網得知。一畝松柏林,一晝夜能分泌出2千克殺菌素,可殺死肺結核、傷寒、白喉、痢疾等病菌。一畝闊葉林,一年可蒸發300多噸水。因此,森林多的地區,常常是風調雨順。一畝防風林,可以保護100多畝農田免受風災。—畝樹林比一畝無林地多蓄水20噸,等於一座地下水池。一畝樹林除每年提供1立方米木材外,還可以提供許多工業原料、燃料、飼料、油料等等。如果世界上沒有森林,地球上70%的淡水將白白流人大海,許多地區的風速將增強60%至80%。
5、伊喬木幼兒園收入
1400元。
昆明地處中國西南地區、雲貴高原中部,位於東經102°10'~103°40',北緯24°23'~26°22'之間。具有「東連黔桂通沿海,北經川渝進中原,南下越老達泰柬,西接緬甸連印巴」的獨特區位,處在南北國際大通道和以深圳為起點的第三座東西向亞歐大陸橋的交匯點,是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門戶城市,位於東盟「10+1」自由貿易區經濟圈、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圈、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圈的交匯點。
6、喬冠華的人物軼事
毛澤東為「二喬」斷名
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共第一次開始和談期間,毛澤東親到重慶參加談判,胡喬木是隨員之一,胡喬木的同鄉、同學喬冠華也在八路軍重慶辦事處。老友相見甚歡,但喬冠華也是「筆桿子」,發表文章署筆名「喬木」,而胡喬木當時用名「喬木」——兩個「喬木」聚在同一幢樓里,同在一家報紙《新華日報》上發文章,叫人分不清是哪一個「喬木」!不過,也曾鬧過小小的笑話:正在白區工作的胡喬木妹妹方銘,看到香港報紙刊登「喬木」文章,於是以為哥哥在香港,寫了信去,落到喬冠華手中。
眼下,「北喬」南下,跟「南喬」相聚於重慶,這就「麻煩」了!由於「喬木」出典於《詩經》,又寓意「高大、挺直」,兩「喬」都喜歡這一名字,不願改動:「南喬」以為,他本姓喬,用「喬木」筆名,順理成章;「北喬」呢,他連妻子的名字谷羽都出自同一典故,豈肯再改用原名胡鼎新呢?
兩位喬木聚在一塊,許多人弄不清楚,尤其是發表一篇署名「喬木」的文章,更使人不知是出自那位喬木的手筆,朋友們都希望他們之間內有一人把名字改一改。由此,毛澤東出面,為「二喬」斷名:有一天大家在毛澤東主席那兒談起這件事,請毛主席作評判,後經毛主席問明是他(北喬)先用喬木這個名字,而南喬的真姓確是喬,他的真姓是胡,就盼望他在名字之上加個『胡』字,南喬則仍用喬木原名。從此兩喬之間有了區別,而『胡喬木』的大名也隨時局的發展,而為全國人民所熟知了。」至於「南喬」的喬冠華只是寫文章時用「喬木」作筆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他成為周恩來的外交副手,自然也就用他的本名喬冠華了。
1965年1月初,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正在北京舉行。毛澤東宴請部分工農代表。席間,當毛澤東得知那位因下鄉務農受到表彰的知青代表董加耕是鹽城人時,便說:「你們鹽城有『二喬』,你知道嗎?」
一時間,董加耕不知所雲,答曰:「西門登瀛橋,東門朝陽橋。」
毛澤東笑道:「我不是說橋,是說人。鹽城『二喬』,是胡喬木,喬冠華!」
戰局預言
1940年6月9日,德軍向法國馬其諾防線發起全面進攻。在香港一家咖啡店嘈雜的地下室里,一大群中外記者對戰局作各種猜測和設想。喬冠華大口吸煙,一言不發,傾聽大家爭論。忽然,他起身揮手打斷眾人話語,說:「6月9日是法軍最黑暗的一日。剛才聽了諸位的許多高見,似乎還抱著很大的希望,實在大局已定……我可以告訴大家,三天以後,巴黎將不戰而降!」
一語驚四座!愛潑斯坦、根塞斯坦、羅吟圃等名記者搖搖頭,不以為然,「決戰正在進行,勝負未見分曉……」有的人則忿怒地質問:「你怎能這樣說?! 」
喬冠華掐滅煙頭,自信地說:「這不是一句話可以回答的,諸位請看以後的報紙好了。」就在眾人爭論的第四天,法國投降,德軍開入巴黎。戰局的發展,證實了喬的預言。這位青年國際評論家受到了普遍的贊譽。
周恩來搭橋成人之美
抗戰時期,周恩來在重慶主持中共南方局工作,麾下喬冠華主持《新華日報》的《國際專欄》。1940年,龔澎奉中共中央之命來到重慶,擔任《新華日報》記者、周恩來的外交秘書兼翻譯以及對外新聞發言人。 大家公認喬冠華和龔澎是一對才子才女,但他倆誰也沒先開口。旁觀者清,周圍人早已看出端倪。好心人周恩來看在眼裡、想在心裡,急著想找個機會撮合這「天造地設」的一對。
有一天,周恩來問喬冠華、龔澎:「哎,你們倆到底准備拖到什麼時候啊?」喬冠華尷尬地從口袋裡掏香煙,一見周公桌上有一塊「請勿吸煙」的牌子,隨即將手縮了回來。 龔澎立刻笑著為喬冠華解圍:「我從小說里看到,西方人不抽煙情緒就不高。」 周恩來望著喬冠華笑道:「噢,你們倆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啊,龔澎連你抽煙都不反對,你還有啥子說嘛?」 喬冠華、龔澎二人面面相覷不好意思微微笑了。 周恩來則指著他們哈哈大笑:「哎,我這里是禁煙不禁婚呀,你們商量個時間吧!」 於是,在周恩來的撮合下,1943年深秋,龔澍和喬冠華這對有情人在重慶終於喜結良緣,成為令人羨慕的恩愛伉儷。朋友們戲稱「斷腸人找到了心上人」,毛澤東贊譽他倆是「天生麗質雙飛燕,千里姻緣革命牽」。1944年喬冠華、龔澎的兒子宗淮出生。他們把孩子放在周公館,誰有時間誰就幫著照看,周恩來有時也抱抱孩子。
7、新中國有兩個「喬木」南北「喬木」分別是誰
南喬喬冠華、北喬胡喬木。
南喬即喬冠華,其時在香港<時事晚報>擔任主筆,以撰寫國際述評而馳名香江,著名文學大師茅盾曾將其譽為"三個半國際問題專家"中的一個.他以喬木為筆名給<時事晚報>撰寫的社論幾乎每篇都通過中國新聞社發往南洋各地的華僑報紙,名重當時。
北喬即胡喬木,其時在延安擔任毛澤東秘書、中共中央政治局秘書.當喬冠華在香港新聞界大施拳腳的時候,胡喬木已在延安被譽為中共"黨內一支筆".兩位都是大秀才,南天北地遙相呼應,輝映媲美,一時傳為佳話。
8、六大茶山的茶葉各自有喝起來有什麼特點?
1、南糯山
屬喬木大葉種,微苦澀,回甘、生津好,湯色桔黃、透亮。透著蜜香、瀾香,谷花茶淡香如荷。歷史上是聞名遐邇的古茶山,至今仍存活著一株已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樹。
2、布朗山
屬喬木大葉種,較苦澀,回甘快、生津強,湯色桔黃透亮。香氣獨特,有梅子香、花蜜香、蘭香,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愛好者夢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3、巴達山
屬喬木大葉種,這里生長著成片的栽培型茶樹和野生茶樹林。賀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長著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王樹。此山茶葉味苦澀,回甘、生津快,湯色桔黃晶瑩、透亮,條索墨綠油亮。香氣好,有梅子香、蜜香。
4、南嶠茶山
屬喬木中葉種,喬木茶樹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薄甜,湯色深桔黃,香氣一般,茶葉等級低。
5、勐宋茶山
屬喬木中葉種,喬木茶樹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澀,微回甘、生津一般,湯色深黃,條索墨黑。
6、惠民景邁山
屬喬木大葉種,十二大茶山中喬木樹最大的一片集中在這里,號稱萬畝喬木古茶園。苦澀重、回甘生津強,湯色桔黃剔透。這里的喬木茶樹上還生長著一種寄生物俗稱螃蟹腳。
(8)喬木國際貿易實訓模擬擴展資料
古「六大茶山」三國前就有茶樹種植,三國以後茶就作為商品與外地貿易,晉時逐漸發展,唐,宋已形成茶葉商品基地。明洪武年間被劃作一個單獨行政區域。清中葉茶山鼎盛,產品遠銷四川、西藏、港澳、南陽個地,普洱茶從此聞名中外。
古「六大茶山」不但是西雙版納各族人民過去的主要經濟來源,還曾經吸引內地數十萬同胞前來開發,這對於繁榮邊疆經濟,加強各民族的團結交往,起到巨大的作用。
9、昆明世博園旅遊景點導游詞
昆明世博園導游詞篇1
昆明世界園藝博覽園(簡稱世博園)是 1999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址,設在昆明東北郊的金殿風景名勝區,距昆明市區約4公里。博覽園佔地面積約218公頃,植被覆蓋率達76.7%,其中有120公頃灌木叢茂密的緩坡,水面佔10%~15%。園區整體規劃依山就勢,集全國各省、區、市地方特色和95個國家風格的園林園藝品,庭院建築和科技成就於一園,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時代主題,是一個具有“雲南特色、中國氣派、世界一流”的園林園藝品大觀園。
博覽園主要有5個場館、7個專題展園、34個國內展園和33個國際展園組成。五大場館包括國際館、中國館、人與自然館、科技館和大溫室;七大專題展園:樹木園、竹園、盆景園、葯草園、茶園、蔬菜瓜果園和會後新建的名花藝石園;三大室外展區:國際室外展區、中國室外展區和企業室外展區。共培育移栽了各種類植物2,551種,200多萬株(叢),其中珍稀瀕危植物112種,創歷屆A1級世界園藝博覽會的最好水平。同時還創下了佔地面積、建設速度、展示植物種類、園林精品、連體溫室 、竹類植物種類、柏科植物移栽、斷崖塑石等8項“世界吉尼斯之最”。
園區每天有專項演出、花車巡遊、環幕電影等娛樂活動,重大節假日都會有隆重的專題活動。
1999年5月1日—10月31日,中國政府首次在雲南昆明世博園成功的舉辦了20世紀末全球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盛會—世界A1級園藝博覽會。開園以來,共接待海內外遊客2,300多萬人次,接待了26位外國國家元首,以及眾多的海內外知名人士和5,000多名中外記者。
作為世界上唯一完整保留的世博會會址,世博園憑借全世界規模最大、最具原創性的園林園藝大觀園獨有的歷史 文化 和景觀價值,已經成為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園藝性、高品位性、唯一性、不可模仿性、價值可持續性的會址文化遺產。
昆明世博園導游詞篇2
昆明世博園,這里是一個匯集了全世界園藝風景的超大型博覽場所。博覽園主要有5個展館、6個專題展園、34個國內展園和33個國際展園組成。
世博園由中國館、大溫室、人與自然館、科技館、國際館五大展館、七大專題園(竹園、葯草園、蔬菜瓜果園、樹木園、茶園、盆景園、名花玉石園)、四大廣場 (迎賓廣場、世紀廣場、藝術廣場、華夏廣場)及室外展區等組成。濃縮了多種獨具特色的中外建築,再現了美好自然與現代科技的有機融合;體現了世界各國園藝風格及發展水平。
藝術廣場——它的背景是一座山的斷崖面。自然的山石、潺潺的流水,形成錯落有致、富於變化的山水景觀。
竹園——佔地2萬多平方米,沿硯塘水分為7個片區,栽種200多種竹類,包括世界著名竹類、中國珍稀竹類及雲南特有竹類,按其自然生長的狀態栽種。
葯草園——佔地8700平方米。葯草園把中華民族5000年來所積累的寶貴文化遺產—中醫葯與雲南豐富的葯用植物有機地結合起來,體現中國傳統的江南園林風格、立體 山水畫 模式,向國內外展示中醫葯的特色和內涵。這里有名貴葯用植物人參、天麻、紅豆杉、治癌葯、銀杏、肉桂;有常用中葯品種厚朴、黃柏、首烏、大黃、杜仲;有民族民間葯用植物八角楓、接骨丹、倒提壺等;有葯用花卉金桂、玫瑰、月季、百合等;葯用地被植物有地板藤、山奈、馬齒莧、地丁等464種葯用植物。
人與自然館——該館取形於“三葉草”的空間網架結構,形成三面環水。憑欄而視,綠荷弄波,游魚相戲。總建築面積4953平方米,展覽通過圖片、錄像和實物等形式,圍繞“人類的家園”、“只有一個地球”、“永遠的綠洲”三個方面,呼籲人類保持人與自然的共生共榮、協調發展、和諧共處,共同邁向新世紀。
國際館——是流線型的現代建築,總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呈波浪形上升,最高處距地面21米,隱喻“邁向21世紀”之意。圓形的主廳寓意平等、團結。館內有59個國家和25個國際組織搭建了展檯布展。
中國館——世博園最大的展館,總建築面積16800平方米。該館的主題為“絢麗多彩的中國園林園藝”。建築布局採用中國傳統園林手法,形成院落式建築群體、通過連廊將各展廳有機結合在一起。在展廳一樓有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內蒙古、遼寧、浙江、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寧夏、雲南、貴州、四川、西藏、廣西、海南、廣東、江西、湖北、湖南及香港、澳門、台灣(民間)展廳共34個展示單元。二樓有92個展位,由國內企業和單位布展。
昆明世博園導游詞篇3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很高興在這樣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見到大家,歡迎大家來到冬無嚴寒、夏無酷署的昆明城,託大家的宏福,很幸運地能成為大家的導游,我姓朱,大家叫我小朱就可以了。今天大家將和我一起走進享譽全國、聞名世界的99世界園藝博覽會。
說到這呢,我就把世界園藝博覽會的有關內容給大家介紹一下:世界園藝博覽會是一項由主辦國政府組織或政府委託有關部門承辦的有較大影響和悠久歷史的國際性活動,是非貿易性的全球性展覽會。它不同於一般的國際貿易博覽會,其宗旨是促進世界各國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交流與發展,使每個參展國家能夠利用這個機會宣傳自己,向全世界展示各自在各個領域所取得的建設成就。因此,世界園藝博覽會被譽為世界經濟和科學技術界的“奧林匹克”盛會。世界園藝博覽會分為綜合性和專業性兩大類。綜合性世界園藝博覽會是由參展國政府出資,在東道國無償提供的場地上建造自己獨立的展覽館,展示本國的產品或技術;專業性世界園藝博覽會是參展國在東道國為其准備的場地中,自己負責室內外裝飾及展品設置,展出某類專業性產品。
按照國際組織的規則評定,綜合性世界園藝博覽會分為一般世界園藝博覽會和特殊博覽會兩種;專業性博覽會分為A1(大型國際園藝展覽會。這類展覽會舉辦每年不超過1個,展覽會時間最短3個月,最長6個月,在展覽會開幕日期前6-12年提出申請,至少有10個不同國家的參展者參加,此類展覽會必須包含園藝業的所有領域)、A2(國際園藝展覽會。這類展覽會每年最多舉辦兩個,當兩個展會在同一個洲內舉辦時,它們的開幕日期至少要相隔3個月,展期最少8天,最多20天,至少有6個不同的國家參展。)、B1(長期國際性園藝展覽會。這類展會每年度只能舉辦一屆,展期最少3個月,最多6個月。)、B2(國內專業展示會)四個級別。
歷史上多屆世博會都因其獨特的建築而被人記住,法國埃菲爾鐵塔就是1889年世博會留下的永久紀念,同樣,我們的99昆明世博會也留下了一座永久的主題公園——昆明世博園。99昆明世博會會期從1999年5月1日至l0月31日,共184天,共有95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展,半年內,接待海內外遊客達943萬人,在園區面積、籌展時間、參展單位及參觀人數等方面創造了8項吉尼斯紀錄。世博園位於昆明東北郊的金殿風景名勝區,距昆明市區約4公里。博覽園佔地面積約218公頃,植被覆蓋率達76.7%,其中有120公頃灌木叢茂密的緩坡,水面佔10%~15%;園區整體規劃依山就勢、錯落有致、氣勢恢弘,集全國各省、區、市地方特色和95個國家風格迥異的園林園藝精品,庭院建築和科技成就於一園,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時代主題,是一個具有“雲南特色、中國氣派、世界一流”的園林園藝精品大觀園。縱觀世博園,可以以一、二、三、四、五、六、七給予概括:一個主題:即人與自然邁向二十一世紀; 兩個標志:一個是會徽,另一個是吉祥物“靈靈”; 三大展區:國際室外展區、國內室外展區及企業展區;四大廣場:迎賓廣場,世紀廣場,華夏廣場,藝術廣場;五大展館:中國館,人與自然館,大溫室,科技館和國際館;七大專題園:竹園,茶園,盆景園,葯草園,樹木園、蔬菜瓜果園及名花藝石園。
好了,昆明世博園到了,請大家隨我的下車,小心點!讓我們一起走進昆明世博園,慢慢的去感受和欣賞!昆明世博園游路總長達十多公里,步行游覽約需6~8小時,請大家保管好自己的隨身物品,帶好太陽傘;一路上還請大家緊跟我的步伐,如有什麼意外請大家盡快與我聯系,我的電話號碼是:####。
大家看,世博園的大門,鋼架大門頂上,“世界園藝博覽園”七個大字分外醒目,園名左側是綠色的“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徽:恰似一隻手掌托起一朵“綠色生命之花”,這個造型有如一隻手掌,輕輕托起一朵綠色生命之花;又似大自然中星、雲、氣、風的運轉;還像一隻翩翩起舞的孔雀,象徵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就是本屆世博會的會徽,它是由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王世文創作的,體現了本次世博會的主題,大門左側,69個參展國的國旗和26個參展的國際組織高高飄揚;我們所處的這個廣場這就是世博園四大廣場之一的迎賓廣場,廣場中央這只手持鮮花,正朝著我們微笑的小猴就是本屆世博會的吉祥物滇金絲猴“靈靈”,滇金絲猴是國家一類重點保護動物,目前僅存於滇西的白馬雪山自然保護區當中,取名為靈靈呢,喻指集天下萬物之靈氣,也指雲南風光秀美,人傑地靈,“靈靈”形象憨態可掬,手持著鮮花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體現了“人與自然”的主題,同時表達了雲南人民好客的風情。
進入大門,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這座“世紀花壇”。這個花壇其實是一座花鍾,鍾面上覆蓋著五顏六色的鮮花,其中呢有雲南八大名花之一的報春花,花鍾直徑19.99米,是為了紀念20世紀最後一屆“世界園藝博覽會”在1999年召開,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贈送。花鍾也創下了三個紀錄:第一,時針、分針、秒針最齊全,世界上也有許多花鍾但很少有秒針;第二,它的指針都是由航天材料所製成,重量很輕;第三,花鍾採用衛星定時,誤差僅為百萬分之一秒,所以大家可以乘這個機會對一下自已的手錶。欣賞完花鍾,我們繼續沿這條大道前行,我們現在所走的這條花園大道,花園大道長800米、寬60米,共擺放45萬盆鮮花,包括40多個品種;花園大道內,以“花鍾”為序曲,乘“花船”經“花溪”匯入“花海”,最後以“花開新世紀”雕塑和大型噴泉為高潮,像一條彩色的迎賓地毯,以最隆重的禮儀迎接四方賓客(大家)的到來。看玩了花鍾,再看前方是一艘正揚帆起航的巨大花船,它是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贈送的,據說它是仿造當年鄭和下西洋的寶船而建成的,這五根巨大花柱和地面四條花帶分別象徵了五大洲四大洋,體現了世博會是全世界人民友好往來的盛會。
走過花園大道,我們來到了世博園的中心廣場:世紀廣場,它的名字取自那個巨大的不銹鋼造型,這個巨大的不銹鋼造形重達30噸,高19.99米,這是一朵抽象的馬蹄蓮,螺旋向上的花朵,體現了新世紀到來欣欣向上的精神和希望,它是由昆明市盤龍區政府贈送的,是世博會的主題造形,當年盛況空前的“世博會”開幕式就是在這個廣場舉行的。
下面呢我們將參觀五大展館(大家還記得是哪五大展館嗎)之一的中國館:中國館位於世紀廣場的北面,佔地面積33 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9 927平方米,它和“人與自然館”、“大溫室”、“世紀廣場”構成“世博園”主場館區。建築風格融合了漢代宮苑建築和南方民居建築特色,綠瓦象徵生命和園藝,白牆是純潔的顏色,代表和平與和諧,與世博會主題緊密相扣;3600平方米的觀景台上,豎立著一對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贈送的華表(仿北京天安門前的華表,按0.9:1的比例雕製成的,華表上古名誹謗木,後名華表木;相傳堯、舜為了納諫,在交通要道和朝堂上樹立木柱,讓人在上面書寫諫言,後來演變為華表,成為古代宮殿、陵墓、城垣和橋梁前面作為標識和裝飾用的柱形建築),是我們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象徵;華表下有柱礎,柱身雕有蛹龍紋飾,頂端有蹲獸,它的名字叫“篌”。北京天安門前後有兩對華表。前面一對的篌,頭朝外,表示望君歸,希望國君不要因留戀山水而廢棄朝政,應及時歸來治理朝政;後面一對的篌,頭朝內,表示望君出,希望國君不要沉湎於聲色,應外出巡視,體恤臣民。門口這對石獅是河北省人民政府贈送的。
一樓沿內走廊一共安排了六大展廳,34個展位充分展示了我國包括香港,澳門和台灣省的園林、園藝精品及環保和生物等方面的代表性成果。(中國館大廳)這個大廳又稱零號展廳,主要展示的是各省市贈送給世博會的珍貴禮物,有河南的鈞瓷花瓶,山西的漆畫屏風,貴州的烙畫黃果樹瀑布,陝西的銅車馬,紅河錫畫“紅河情”;請看這幅題為《人與自然》的紫砂壁畫,它由729塊江蘇宜興紫砂陶塊燒制後拼制而成,長27米,高3米是目前我國最大的紫砂壁畫,畫麵包括:百日、勞作、歡聚、收獲、吉日五個部分,表現了各民族團結和睦,繁榮昌盛,與自然和諧共處,共創美好明天的圖景。現在我們參觀中國館的四個內庭院(中國館庭院) :這一個院稱“安園”,眼前的五根龍柱都有不同的主題:百鳥朝風,單龍二十四孝,九龍八仙,雙龍十八羅漢和龍鳳呈祥,這里還展示了雲南建水的花廳、四眼井,大理的照壁牆和納西族的三潭水(飲用、洗菜和洗衣用水);第二個園稱為“思園”,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主題確實帶給我們無限的思索;穿過走廊,看到的是樂園,這里的三曲橋、人字橋、石桌、石凳、石燈籠等建築小品充分體現出江南園林的玲瓏雅緻;最後一個稱為“沁園”,這是一個典型的文人園,園中 種植 梅、蘭、竹、菊“四君子”,體現文人淡泊名利的氣質。好了,參觀完了中國館,想必大家也領略到了中國古典園林的精髓與現代先進建築工藝的完美結合,大家肯定會依依不捨吧!大家請跟我走,下面跟精彩。
下面我們將參觀五大展館之二的人與自然館,是世博園的主題館,總佔地面積19148平方米,建築面積4798平方米,由三個邊長24米的正六邊形組成。整個建築的平面布局是由遠古生態植物三葉草演變而來,隱喻建築由大地中“生長”而出,給人“源於自然、發於自然、歸於自然而又高於自然”的感受。建設結合山形地貌,利用高差24米的台地和水面,使室內的展示空間在統一之中富於變化。屋頂採用全鋼網架結構,增強了空間感和立體感。館內通過“人類的家園”、“只有一個地球”、“永遠的綠洲”三個主題,將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機結合,充分展示了人類在生產實踐中與大自然關系的演變過程,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人類環保意識的覺醒,人類改造自然的行動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趨勢。人類的家園:通過回顧人與自然的不同關系及其發展歷程,讓人們感受不同文化創造不同家園的意識,利用模擬幻影成象的技術展示地球的深化;通過古生物標本——恐龍、遠古海洋軟體動物、陸上蕨類植物來反映生物圈的進化與發展;通過圖片——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和氣候資源、生物資源等展示人類的誕生與發展。只有一個地球:展示人類在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工業迅猛發展的同時,全球的環境開始惡化,人類與大自然親密和協的關系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永遠的綠洲:展示人類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喚醒人們更加珍愛我們的生態環境,更加珍愛人類的家園,讓地球成為永遠的綠洲。
我們從這里繞出去就看到了五大展館之三的大溫室,大溫室設置在花園大道的盡頭,與世博園大門入口遙相呼應,總佔地面積2400平方米,採用了高透光保溫玻璃,新型透光板材與鋼結構相結合,顯得輕巧空靈,富有現代氣息室內可以分別按需要調控溫度、濕度,還可以人工降雨降霧,整個展室分為三個室內展區,即寒帶植物展廳,溫帶植物展廳和熱帶植物展廳。寒帶植物展廳:充分展示雲南香格里拉一帶的高原景色,室溫為5℃一18℃,這些植物都是生長在海拔3 000米以上,有400多種花卉展出,有20多種為國家級或省級珍稀保護植物,這里除茶花外,雲南八大名花均可找到這里的植株普遍矮小,或貼地面生長,或分枝集成墊狀,由於紫外線的強烈照射,花色十分鮮艷主要有從麗江移植而來的雲杉、嶺杉、矮生杜鵑、龍膽、報春、綠絨蒿等池中游魚,體態晶瑩剔透,是來自玉龍雪山下溪流中的雪魚,沒有受到污染,完全取自於大自然的生命之魚。
溫帶植物展廳:又叫百花館,這里的室溫為13℃~260℃,濕度為65%~75%,景觀為喬、灌、草立體布局,體現“山藏野卉,人有技能”這一主導思想百花館展出植物超過600種,主要展示中國地區亞熱帶、溫帶及乾熱河谷豐富的觀賞植物資源,用一句話概括為“日日有花香,月月景不同,步步有景觀”這里有用數千個人工嫁接形成的仙人球樣的中國地圖等圖案;有獨特連理枝的紅花木蓮,它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古人雲“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亦為連理枝”,祝願在此的各位家庭幸福、婚姻美滿。熱帶植物展廳:這里室溫20C~35%,濕度75%以上,用仿生態手段營造了西雙版納特有的氣候條件及風貌,展出植物超過600種,一萬多株,例如:被稱為“植物活化石”的桫欏、“熱帶雨林巨人”望天樹、有“見血封喉”之稱的劇毒的箭毒木、形成“空中花園”的大青樹、還有被稱為“植物界的舞蹈家”的跳舞草等。
好了,大家可能在室內也呆久了,讓我們繼續向前,看!這個十分開闊、四面平鋪散開的就是中國室外展區,整個地形呈斜面扇形,佔地6公頃,包含31個省市自治區的展園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園區。每個省都結合各自的特色,或造一個樓宇亭閣,或建一座精美園林,濃縮、真實而又精到地展現各民族的風俗文化。各個展園位置大致按照中國行政版圖分布,分為西北、西南、東北、東南、華中等片區,中部由兩條綠化帶組成,北側綠地寓意黃河,南側綠地寓意長江;黃河、長江由西向東,匯入華夏廣場;廣場中央“馬超龍雀”銅質雕塑,象徵“容納百川”的中華民族文化和奔騰不息、永遠向上的民族精神以及中華民族廣闊的胸懷;同時使整個中國室外展區在空間布局上形成一種歸宿感。
在各省、市、自治區相鄰展園採用綠化自然分隔,點綴少量喬木,樹種由各省、市、自治區捐贈,象徵全國人民團結一心、攜手同進、共創輝煌;整個園區,是錦綉中華的微縮精品,是整個世博園的精華所在,堪稱舉世矚目的一流園林和園藝大觀園。廣場周圍所設26根圖騰柱,雲南省是我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在雲南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個,這26根柱子就象徵著和睦相處的26個民族,柱上 雕刻 的是各民族的圖騰物。而著名 國畫 和雕塑大師袁曉岑先生設計的斑銅製成的孔雀雕像,在古木蒼虯的影襯下顯得分外艷麗,孔雀象徵雲南的美麗祥和,同時從它的身上還透出古滇王國神秘的光彩。整個園區還有廣西的山水園,重慶市的巴渝園,四川省的蜀風園,西藏的格桑園,新疆的西域園,甘肅省的敦煌園,青海省的江河源園,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寧春園,陝西省的唐園,山西省的槐香園,內蒙古的草原之家,黑龍江省的天鵝園,遼寧省的遼園,吉林省的白山天池園等等。
走出中國室外展區,我們將走進五大展館之四的科技館,館建築面積3064平方米,球形屋頂直徑27米,由1821塊三角鋁板組合而成,以單純的幾何形體組合及簡潔的構圖為建築造型,外部採用金屬材料並結合幾何造型反映出現代科技的“高、精、尖”等特點;該館前方的環幕影院為圓球造型,既隱喻為一個“果實”,即人類發展至今在各個領域所取得的發展成果,又象徵太空中的一個“星球”,即太空時代人類科技的高度發展;後面的主展廳以水平舒展的線條為基本造型特徵,突出水平的“線感”,隱喻為地平線,既對比又統一的組合,暗示人與自然的共存關系。科技館主題為“園藝與科技”,主要功能是國內外園藝領域的高科技成果、技術的展示,以及學術交流、人才培訓等活動的開展。 環幕影院位於展廳右前方,主展廳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層高7.5米,展廳大面積採用凈白玻璃落地門窗,頂部設置直徑為12米的錐體玻璃頂採光,陽光能透入室內,滿足中央綠化區採光;環幕影院分為兩層,底層為咖啡廳和休息間,二層為環幕電影廳,環幕電影廳外輪廓環體採用鋼網架,銀灰色復合鋁板面層,球形影廳直徑為24米,可容納觀眾230人。
與科技館相連的是六大專題園之一的茶園,茶園佔地面積11000平方米,因其位於兩條主游路之間,加之地勢較高,在展示茶文化特點的同時亦將成為遊人駐足品茗觀景的良好去處,地西北側開辟精品園集中展示中外茶樹精品;茶園的建設主要有茶文化展廳、茶藝表演室、品茗館等部分;茶文化展廳:展示內容包括茶的 起源和發展 、茶與文化、茶與民族團結、茶於人類健康、茶的綜合利用。茶藝表演:經專門訓練的茶藝表演隊可向遊客作豐富生動的茶藝表演,還將編排幾套易掌握、有特色的沖泡方式,讓遊人與表演者一起邊觀、邊學、邊做、邊品,或選取幾套不同種類的茶樣或茶具,以“自助茶”形式,讓遊人根據自己的喜愛自行選取沖泡品飲,將人們引入一個雅俗共賞的品茗世界。品茗館配有電視錄放及音響系統,在品茗時,可放映與茶有關的錄像,或放送一些品味較高的典雅音樂,如古典音樂、輕音樂或古箏演奏等,以充分體現茶文化與眾不同的文化氛圍。想必大家走了這么一段也幸苦了,那麼我就在此歇歇腳,品品茶吧! 我們就在此歇息半個小時吧!歇完後我們將一起走進國際館。
下面我們將參觀五大展館之五的國際館,國際館是提供國際參展國室內布展的場館,展館以建築平面圓形為主要結構形式,建築面積1萬余平方米,設計新穎,活潑大方。館頂最低處9.9米,最高處21米,象徵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共同奔向21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