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原因如下:
1、根本因素是生產力的發展的結果。
2、高科技的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發展,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
3、越來越多的國家發展市場經濟,是經濟全球化的體制保障。
4、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直接動因。
5、企業經營國際化,尤其是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的迅速擴張,起了推動作用。
(1)經濟全球化的動因是什麼擴展資料: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經濟全球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經濟全球化是指在新科技革命和社會生產力發展到更高水平的推動下,社會在生產的各個環節(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和各種資本形態(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的運動超出國界,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的過程。
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是資本的全球化,是生產社會化和經濟關系國際化發展的客觀趨勢。經濟全球化是在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發展到更高水平、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的程度大為增強、阻礙生產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種壁壘不斷削弱,經濟運行的國際規則逐步形成並不斷完善的條件下產生的。
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其萌芽可以追溯到到16世紀—18世紀。工業革命以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和現代工業、交通運輸業迅速發展,世界市場加速擴大,世界各國間的貿易往來大大超過歷代水平。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現已發展成為以科技革命和信息技術發展為先導,涵蓋了生產、貿易、金融和投資各個領域,囊括了世界經濟和與世界經濟相聯系的各個方面及全部過程。
其主要表現為:國際分工從過去以垂直分工為主發展到以水平分工為主的一個新階段;世界貿易增長迅猛和多邊貿易體制開始形成;國際資本流動達到空前規模,金融國際化的進程加快;跨國公司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日增;國際經濟協調的作用日益加強;國際組織、區域組織對經濟發展的干預作用日益增強。
2、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動因是什麼
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動因分為五點,其分別列舉如下:
1、國際政治格局的急劇變遷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前提;
2、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技術革命的發展為世界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和物質基礎;
3、經濟活動的自由化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直接動力;
4、跨國公司的發展是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載體;
5、國際經濟組織自身的發展和完善是世界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重要促成因素。
3、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動因是
【答案】:A,B,C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經濟全球化的動因。導致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因素主要有:第一,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信息技術革命,加快了信息傳遞的速度,推動了經濟全球化喚如的迅速發展;第二,跨國公司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適宜的企業組織形式,促進了國際分工,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第三,各國經濟體制的變革,為國際資本的流動、國答鏈改清判際貿易的擴大、國際生產的大規模進行提供了適宜的體制環境和政策條件,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資源在全球范圍加速流動是全球化的後果,而不是動因。因此正確選項是ABC。
4、經濟全球化的原因有哪些?
1、根本因素是生產力的發展的結果。
2、高科技的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發展,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
3、越來越多的國家發展市場經濟,是經濟全球化的體制保障。
4、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直接動因。
5、企業經營國際化,尤其是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的迅速擴張,起了推動作用。
(4)經濟全球化的動因是什麼擴展資料:
經濟全球化,有利於資源和生產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於資本和產品在全球性流動,有利於科技在全球性的擴張,有利於促進不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是人類發展進步的表現,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它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一柄雙刃劍,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特別是對經濟實力薄弱和科學技術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面對全球性的激烈競爭,所遇到的風險、挑戰將更加嚴峻。經濟全球化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經濟秩序,以保證競爭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經濟全球化是指貿易、投資、金融、生產等活動的全球化,即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最佳配置。
從根源上說是生產力和國際分工的高度發展,要求進一步跨越民族和國家疆界的產物。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與跨國公司的深入發展,既給世界貿易帶來了重大的推動力,同時也給各國經貿帶來了諸多不確定因素,使其出現許多新的特點和新的矛盾。
5、經濟全球化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經濟全球化產生的原因:
1.世界各國經濟體制的趨同為經濟全球化發展掃清了體制上的障礙。
2.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信息技術的進步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創作了物質基礎。
3.微觀經濟主體的趨利動機,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基本動因。
4.世界范圍內商法體系的趨同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提供了相對統一的法律制度環境。
5.層出不窮的新型交通和通訊方式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術手段。
6.兩極格局的結束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消除了障礙。
6.市場經濟制度的普遍認可。
7.國際協調機制不斷加強,成為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必要條件。
8.跨國公司的推動。
經濟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的過程。是商品、技術、信息、服務、貨幣、人員、資金、管理經驗等生產要素跨國跨地區的流動(簡單的說也就是世界經濟日益成為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
「經濟全球化」這個詞最早是由T·萊維於1985年提出的、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經濟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
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認為,「經濟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種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經濟、市場、技術與通訊形式都越來越具有全球特徵,民族性和地方性在減少」。為此,可從三方面理解經濟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國經濟聯系的加強和相互依賴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國國內經濟規則不斷趨於一致;三是國際經濟協調機制強化,即各種多邊或區域組織對世界經濟的協調和約束作用越來越強。總的來講,經濟全球化是指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先進科技和生產力為手段,以發達國家為主導,以最大利潤和經濟效益為目標,通過分工、貿易、投資、跨國公司和要素流動等,實現各國市場分工與協作,相互融合的過程。
經濟全球化,有利於資源和生產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於資本和產品在全球性流動,有利於科技在全球性的擴張,有利於促進不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是人類發展進步的表現,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它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一柄雙刃劍,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特別是對經濟實力薄弱和科學技術比較落後的發展中國家,面對全球性的激烈競爭,所遇到的風險、挑戰將更加嚴峻。經濟全球化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經濟秩序,以保證競爭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經濟全球化是指貿易、投資、金融、生產等活動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最佳配置。從根源上說是生產力和國際分工的高度發展,要求進一步跨越民族和國家疆界的產物。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與跨國公司的深入發展,既給世界貿易帶來了重大的推動力,同時也給各國經貿帶來了諸多不確定因素,使其出現許多新的特點和新的矛盾。
導致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因素主要有:
首先,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信息技術革命,不僅加快了信息傳遞的速度,也大大降低了信息傳送的成本,打破了種種地域乃至國家的限制,把整個世界空前地聯系在一起,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
其次,跨國公司的發展。跨國公司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適宜的企業組織形式。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利用各地的優勢組織生產,大大促進了各種生產要素在全球的流動和國際間分工,並由此極大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進程。
6、經濟全球化的動因是什麼?
1.科技發展:世界各地,特別是發達國家的科技和生產力都有一定程度的發展;
2.跨國公司的發展:交通的發展為跨國公司在各國的業務辦理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跨國公司幾乎存在於每個國家,這也促進了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
3.經濟體制改革:許多發展中國家為了適應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放棄了計劃經濟體制。
經濟全球化的過程是一個提高生產社會化程度的過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社會分工可以在更大范圍內進行,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可以在國際社會中流動和優化配置,可以帶來巨大的分工效益,促進世界生產力的發展。 由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占據主導地位,在制定貿易和競爭規則以及控制一些國際組織方面擁有更大的話語權,發達國家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拓展資料:
一、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也有積極影響:經濟全球化是資源在世界范圍內加速流動。發展中國家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從而實現產業結構升級,增強經濟競爭力,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發展中國家可以通過吸引外國投資來擴大就業。
二、充分發揮勞動力資源優勢;發展中國家也可以利用不斷擴大的國際市場解決產品銷售問題,利用對外貿易帶動本國經濟發展;發展中國家也可以利用投資自由化和比較優勢,組建大型跨國公司,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從經濟全球化中獲得更大利益。
三、經濟全球化是指世界經濟活動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服務提供、相互依存和相互聯系,超越國界,形成全球有機經濟的過程。 經濟全球化是商品、技術、信息、服務、貨幣、人員、資本和管理經驗等生產要素的跨國跨區域流動,即世界經濟日益成為一個緊密聯系的整體。經濟全球化不僅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
7、論述經濟全球化的動因和表現,他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什麼影響
表現:
1、國際分工進一步深化;
2、經濟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
4、企業生產經營全球化;
動因:
1、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
2、跨國公司的發展;
3、各國經濟體制的變革;
積極影響:
1、經濟全球化使資源在全球范圍加速流動,發展中國家可以利用這一機會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使產業結構高級化,增強經濟的競爭力,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2、可以通過吸引外資,擴大就業,使勞動力資源得以充分發揮;
3、還可以利用不斷擴大的國際市場解決產品銷售問題,以對外貿易帶動本國經濟的發展;
消極影響:
1、經濟全球化使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擴大;
2、忽視社會進步,環境惡化和經濟全球化有可能同時發生;
3、各國特別是落後國家原有的經濟體制,政府管理能力,社會設施,價值觀念和文化都面臨著全球化的沖擊;
4、經濟全球化使各國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相互的依賴也越來越強,而有效的全球性協調體制還沒有建立起來,這使全球性經濟危機難以避免。
(7)經濟全球化的動因是什麼擴展資料形成因素
一,根本因素是生產力的發展的結果。
二,高科技的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發展,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
三,越來越多的國家發展市場經濟,是經濟全球化的體制保障。
四,國際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直接動因。
五,企業經營國際化,尤其是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的迅速擴張,起了推動作用。
8、 經濟全球化的動因
在自然經濟時代,人們就地而食,有山吃山,有海靠海,人們的生產非常簡單,生活非常簡陋。只有到了商品經濟時代,才有了物物交換,人們的關系開始復雜起來,彼此開始產生依賴。市場經濟的來臨,更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交易顯得高效,區域內的技術進步、生產發展的有限,以及資本追逐利益的本性,使得這種依賴性的交往范圍擴大,並在不自覺中超出了國界。跨國的經營卻又不是一勞永逸的,它需要、實際上也已經付出了代價。
關於經濟全球化的動因和本質,我國學術界基本上存在三種不同的看法(人民日報,2000)。一種意見認為,經濟全球化的基礎歸根結底在於社會生產力和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另一種意見把經濟全球化的成因歸結為三個方面:市場的作用范圍在全球擴大;以西方和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與地區為基礎的跨國公司加速擴張;信息技術的進步促使全球經濟循環中的交易成本下降。第三種意見則強調,追求「世界性」、「全球化」的趨勢是資本的固有本性,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在一個多世紀之前就提出和論述的一個重要思想。我們認為這三種觀點綜合起來都很好地說明了經濟全球化的動因,在此,我們想就兩點作一些重點的闡述。
一、對經濟利益的追逐是經濟全球化的本質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過程。從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過程,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經濟主體對經濟利益的追求。
二戰後,歐洲的經濟已經脆弱到了沒有美國的援助便難以復甦的境地。1947年,《馬歇爾援助計劃》獲得通過,但馬歇爾計劃有一個前提,就是美國的經濟援助必須面對整個歐洲,而不能只對某一個國家。為了得到美國的經濟援助,西歐國家成立了歐洲經濟合作組織,負責制定歐洲經濟恢復計劃和醞釀成立歐洲自由貿易區。為便於貿易,這一組織很快就發展成為歐洲經濟合作與開發組織,其成員幾乎遍布世界。從二戰結束到1949年僅僅數年,歐美各國或者在經濟上,或者在軍事上結成同盟,而當時的蘇聯集團亦在形成之中,從而在世界范圍內形成了兩大利益集團,冷戰時代隨之而來。從地域上看,冷戰分界正好在原東、西德之間,當時的西德還不是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但經濟的恢復卻十分迅速。把西德納入西歐聯盟,有利於西歐的安全與繁榮。1951年,在法國外長舒曼的倡議下,比利時、法國、西德、義大利、盧森堡、荷蘭六國簽訂了《巴黎協議》,成立了歐洲煤鋼共同體,對煤炭和鋼鐵實行統一管理,比如價格和產量等。在當時的條件下,如果控制了煤炭和鋼鐵這兩大戰略物質,任何人都無法發動戰爭。英國出於自身的利益沒有參加,歐洲煤鋼共同體照樣成功運行,使西歐六國大喜過望,以至在後來的數年裡,反而幾次拒絕英國要求加入的申請。1957年,歐洲煤鋼共同體六國在義大利首都簽訂了《羅馬協議》,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旨在使歐洲作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參與國際事務。實現這一目標需要歐洲人的才智和良好的社會環境,需要建立縱覽歐洲事務的共同市場,以制訂統一的經濟政策,共同開發歐洲的資源,全面提高歐洲人的生活質量。1965年,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煤鋼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三大組織合並為歐洲共同體。整個20世紀60年代,歐洲大陸經濟繁榮,歐共體的作用日益顯現,與英國於1973年達成協議,給予英國7年的過渡期,之後成為完全的成員國,英國一旦進入歐共體,其作用便顯現出來,在撒切爾夫人執政期間,英國政府積極推動歐洲單一市場方案的實施。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東歐形勢巨變,整個歐洲經濟蕭條,產業結構重組,失業率居高不下。80年代中,《歐洲單一法案》應運而生,該法案把建立單一市場的時間表定在1992年。單一市場的目標是實現成本、勞務、服務與商品自由化。單一法案還包括環境、衛生、勞保、技術開發、經濟、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法規。1993年,歐洲共同體正式更名為歐洲聯盟。歐盟發展至今,形成了十分獨特的組織性質,即大大超出了傳統政府間合作組織而又遠未形成獨立的國家實體;從一體化的角度而言,歐洲一體化採取的是經濟上的新職能主義與政治上的聯邦主義相混合的模式。歐洲聯盟三大支柱中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支柱——經濟貨幣聯盟,就是從超國家集權性質很強的經濟共同體演變而來的,而另外兩個支柱——外交防務政策與內務司法合作,則仍停留在較為鬆散的政府間合作的框架之內。
面對歐共體統一市場和歐洲經濟圈形成後的巨大壓力,歐洲以外的國家,無論是美日等發達國家,還是眾多的發展中國家,只有兩種戰略選擇:一種是盡一切可能打入統一市場分享其經濟利益,另一種是組建自身的區域性組織以獲得一體化的效益。正是後一種戰略抉擇推動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世界范圍的區域集團化熱潮,世界經濟格局逐步形成了歐洲、美洲、亞洲三大經濟圈,集團角逐正在補充或替代大國爭斗而成為國際經濟競爭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
歐共體統一市場建設的順利進展,使美國決心加快組建自身的區域性集團,作為抗衡歐共體統一市場的重要手段。1986年美國同加拿大開始談判組建自由貿易區,至1987年10月即達成協議,1988年1月正式簽署美加自由貿易區協議。此後,美國又將墨西哥納入,三國於1992年12月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貿易區的形成使拉美國家面臨嚴峻的挑戰,於是紛紛發展區域性集團以加速一體化進程,如安第斯集團決定在原來自由貿易區的基礎上實行共同對外關稅,組建關稅同盟;南錐體共同市場也就共同關稅達成協議等。同時,拉美國家也提出了參加北美自由貿易區的要求,而這也正好符合美國的目標。目前,美洲國家已經確定了在2005年建立整個西半球自由貿易區的計劃。從1994年下半年開始,由於三國貿易障礙的取消,美國對加、墨兩國的出口分別增長了17%和9%,2000年,美國對墨西哥的出口達到700億美元,為國內市場增加20萬個就業機會。
為適應歐共體一體化的發展,歐共體與美國於1990年簽署了《歐共體與美國關系宣言》,形成了以歐共體代表其全體成員國整體利益的對美新關系。然而,隨著冷戰結束以後歐美對來自蘇聯的共同威脅的消失,歐盟日益謀求與美國建立真正平等的夥伴關系,1995年,歐美把建立新的跨大西洋聯盟正式提上議事日程,並於12月簽署了《跨大西洋新綱要》,制定了《歐美共同行動計劃》,這是旨在修補歐美關系、在新國際格局下加強跨大西洋聯合的重要步驟。《跨大西洋新綱要》的簽署使美歐之間擺脫了冷戰以安全防務為主的傳統關系,開始進入一種面向全球的政治、安全、經濟全方位的合作關系,尤其是強調雙邊經濟貿易領域的合作。涉及150多項議題的《歐美共同行動計劃》的宗旨是將歐美合作從協商轉向聯合行動。
美國廣泛捲入亞太多邊合作進程,積極推進亞太經合組織的發展,也有著類似的戰略考慮與目標。自1989年亞太經合組織召開第一次部長級會議以來,包括美國在內的18個亞太國家和地區參加了這一區域經濟合作組織。這個組織雖然是一種鬆散、開放、非機制性的經濟論壇,但是卻受到美國的異常重視。原因之一就是過去20多年亞洲(主要是東亞)經濟迅速崛起,亞太地區已經成為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方。1993年7月柯林頓總統在訪問日本和韓國時提出「太平洋共同體」的構想。當年11月他積極撮合亞太領導人在美國西雅圖舉行首腦會議。會上柯林頓提出建立亞太經濟共同體的建議,目的是把亞太經合組織由協商性質的論壇發展成為地區多邊貿易談判的機構,推動亞太地區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1994年11月又在印尼茂物舉行了第二次亞太經合組織首腦會議,簽署了2020年建立亞太經濟共同體的協議,各成員國承擔義務在2020年前實現貿易、投資自由化。美國參加亞太經合組織的目的之一,就是想通過該組織更多地參與亞太事務,影響並支配亞太地區,加強其在世界經濟與政治中的發言權,以謀取最大的政治、經濟利益。美國的用意不僅是把歐洲排除在外,而且希望利用這一區域組織在世界貿易談判中同歐盟抗衡。歐洲正式提出希望通過亞歐首腦會議這一機制尋求同亞洲加強合作與對話,來對亞太經合組織一體化的發展及美國對這一進程的影響作出反應。
二、貿易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動力
第一,貿易自由化已成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綜觀世界經濟史,自由貿易與保護貿易是並行發展,此消彼長的。二戰以後,整個世界被分為兩大陣營,形成了「冷戰」局面,「冷戰」主導國各自又形成了自己的支持國家,也就是那些受這兩大陣營主導國保護的國家,兩大陣營之間幾乎互不往來。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冷戰結束,各社會主義國家改革的不斷深入,各國紛紛向市場經濟過渡,實行了對外開放政策,世界經濟市場化越來越明顯,全球性質的合作與交流便開始了。這種貿易自由化的趨勢在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以後得到了進一步加強。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有關規定,各國實行的非關稅壁壘將予以關稅化,而關稅水平將不斷降低。1997年,發達國家的平均關稅水平已經降至3.8%,發展中國家的平均關稅水平已經降至12.5%(南方日報,1999)。我國平均關稅到2005年將降到10%以下(陸燕,2001),從商品的類別看,農產品、汽車等重要機械產品、化學品的關稅降幅很大,信息技術產品的關稅到2005年將降為零。其他發展中國家與我國一樣,必須逐步遵循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否則,被獨立在世界經濟貿易秩序之外的國家和地區將很難得到全球資源配置的好處,當然,也不可能在分享他國自由貿易好處的同時,在本國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因此,貿易自由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世界市場更加統一,全球經濟逐漸融合。
第二,技術進步與區位優勢下的國際分工,使得行業內部國際貿易佔領國際貿易的主要部分。國際分工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同世界技術革命緊密聯系在一起,促進了國際間的貿易往來,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第一次和第二次技術革命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生產率的提高和國際勞動分工;第三次技術革命則產生了大量的新產品、新材料、新原料,涌現出了大量的新興工業部門,並推動了原有的工業部門的發展。一方面,技術的進步加速了發達國家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另一方面,大大推動了生產國際化和跨國公司的發展。跨國公司把一種產品的各個部件交給分布在不同國家的子公司進行生產和裝配,擴大了國際間的生產專業化;同時,跨國公司以世界市場為其投資產品銷售的目標市場,在全球范圍內組織生產、投資和銷售,使國際分工有了嶄新的內容。首先,先進國家的許多新產品處於相近的競爭水平上,更多的產業內部分工得到發展;其次,科技革命使同一產品的零部件生產乃至工藝上要求合作,各國之間的競爭,已不只是產業的競爭,更重要的是在同一產業的某個環節上取得區位比較優勢,從而得到國際貿易的利益。因此,行業內貿易成為國際貿易的主要部分,由此使得國際貿易的內容更加深化,國際資本流動更加活躍,經濟全球化的范圍更廣。
第三,信息革命促進了世界貿易的信息化,為全球貿易的迅速發展注入了生機和活力。貿易信息系統已於20世紀80年代後期建成,它是指電子商務、EDI(電子數據交換)國際貿易方式及網路貿易的建成、實施和推廣。電子商務是實現貿易全球化的技術前提條件,而EDI則開創了世界范圍內實現商業文件標准化、電子自動處理和交換的新型貿易方式,使國際貿易能夠按照國際統一的貿易程序交往及商務處理。網路貿易突破了服務業的時空限制,使服務業中長期以來難以或完全不能從事貿易的行業獲得了解放,獲得了「可貿易」的物質條件。1999年美國國民經濟凈值為5000億美元,而網路零售一項就佔了160億美元;很多著名的網路公司競相提供各種商業信息,如在全球享有盛譽Yahoo網路公司早就開始以13種語言在25個國家提供各種信息服務(雷涯鄰,2003)。這種信息化的貿易系統使得全球貿易信息幾乎沒有阻隔,經濟全球化勢不可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