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電匯匯率,信匯匯率,票匯匯率?
1.電匯匯率
電匯匯率(Telegraphic Transfer Rate, T/T Rate),是外匯買賣中銀行以電報方式劃轉款項進行交割時使用的匯率。
2.信匯匯率
信匯匯率(Mail Transfer Rate, M/T Rate),是外匯買賣中銀行以信函方式劃轉款項交割時使用的匯率。
3.票匯匯率
票匯匯率(Demand Draft Rate, D/D Rate),指外匯交易中銀行以開立匯票的方式劃轉款項進行交割所使用的匯率。
上述三種匯率中,電匯速度最快,銀行無法佔用客戶結算在途資金,因而費用最高。當前國際外匯市場上銀行間外匯交易多採用電訊方式,所以電匯匯率是外匯交易的基準匯率,其他信匯、票匯匯率是在電匯匯率的基礎上制定的。一般來說,無特別說明的情況下,銀行所報的匯價均為電匯匯率。
2、什麼是電匯匯率,信匯匯率,票匯匯率
電匯匯率也稱電匯價,是以電匯方式支付外匯所使用的匯率。電匯匯率是一種由經營外匯業務的本國銀行在賣出外匯後,立即以電報委託的方式,通知其國外分支機構或者代理機構付款給受款人所使用的匯率。
信匯匯率(mail transfer rate,M/T Rate)也稱信匯價,是銀行用信函方式通知給付外匯的匯率。即用信函方式通知付款的外匯匯率。由於航郵比電報或電傳通知需要時間長,銀行在一定時間內可以佔用顧客的資金,因此信匯匯率較電匯匯率低。
票匯匯率(demand draft rate,D/D Rate)也稱票匯率,是銀行買賣即期匯票的匯率。即期匯率的一種,銀行買賣外幣票據時適用的外匯匯率。票匯匯率和信匯匯率一樣,因匯票從銀行售出到其國外分支機構或代理行付款有段時間,銀行可以利用在途資金的時間長,因而較電匯匯率要低。
3、在當今國際貿易的結算中,電匯結算比重日益提升,原因有哪些
(一)電匯方式是當前進出口貿易結算的主流方式
(二)電匯方式之成為對外貿易結算的主流方式是同其具有的優點分不開的。與信用證、托收方式相比,電匯方式具有其顯著的優點:1、風險比較 信用證方式雖然風險較小,但也並非是一種無風險的支付方式。進口商或開證行可以利用信用證的「軟條款」造成出口方難以履約或單證不符而無法收匯。當市場條件發生變化,市場風險出現時'甚至可以利用單證、單單「嚴格相符」的原則,以一些非實質性不符點為借口,拒付貨款,逃避付款責任,而出口方還要承擔信用證的通知費、電報費等額外費用。 電匯作為一種商業信用,對出口商雖然具有較大的收匯風險,但在我們出口實際中其風險仍然處於可控狀態。例如,在出口結算方式大多數以電匯方式的情況下,上海保持了較高的外貿出口結匯率,根據上海外匯管理局的數據,2004~2007年的出口結匯率分別為:98.93%,99.03%,100.12%,99.99%,上海出口收匯的壞賬比例最高年份的2004年也只佔1.07%,而2007年僅有0.01%,總體上與發達國家差距不大。換言之,對於上海出口企業而言,選擇TFF並沒有增加收匯風險,實際上是增加了企業的貿易機會,從而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
2、費用比較 信用證方式費用較高。信用證的相關費用不僅有顯性費用,而且還有隱性費用。顯性的費用是指與非證結算方式相比需要額外支付的銀行費用,包括開證費、通知費、議付費、電報費、保兌費等。在帶不符點出運情況下,需要支付開證行的不符點費、電報費和單據處理費,一般一個不符點需花費的整體費用在150—200美元之間。隱性的費用是指進口商借用銀行信用需要承擔的資金成本。隱性費用高也是進口商不願採取信用證支付方式的主要原因。
在托收方式下,進出口雙方達成D/A方式付款的話,出口方還需要承擔貨幣貶值所帶來的隱性費用,增加機會成本。同時,在D/P條件下,進口人在未付清貨款前,不能取得貨運單據,無法提走貨物,貨物的所有權仍屬出口人,但如進口人到期拒不付款贖單,出口人雖然還可把貨物另行處理或運回來,但需要承擔一筆額外費用及降價處理等損失。
3、手續和時間的比較 電匯方式最大的優點就是匯款手續簡便,速度快,一般3個工作日內可以到賬。而信用證支付方式下,開立信用證的手續繁瑣,銀行力、理程序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工作效率低,且只負責單據表面與信用證嚴格相符,不涉及貨物。而在托收方式下,出口方需要先將貨物和全套跟單匯票通過托收行和代收行交由進口人手中,如果在D/A或是D/P遠期的條件下。出口人還需等到匯票到期日才能拿到貨款,因此在時間上並不佔優勢。同時在上述兩種條件下,進口人還要在匯票上承兌,力、理相應的手續,因此在手續上也比較繁瑣。筆者在對上海10多家進出口企業的調查中發現,選擇以T/T為主要結算方式的企業中,有約半數的企業結算期限在0-30天內,其餘約半數的企業其結算期限則在90天之內。然而,以L/C為主要結算方式的企業其結算期限均超過90天,由此可見,使用T/T方式可以大大縮短結算期限,從而提高資金的周轉效率,順應了現代物流的要求。
從以上的比較分析中可以看到,不管是從費用方面還是手續方面,T/T是在這3種結算方式中手續最簡便,速度最快,費用最低,在實際業務執行中其風險也並不大。這無疑是進出口商比較願意採用電匯結算方式的主要原因。
(三)電匯方式的風險及規避方法
電匯方式屬於商業信用,因而仍具有較大的風險。對於進口商而言,在「前T/T」方式下容易產生損失預付款的風險,而對於出口商而言,在「後T/T」方式下容易產生收匯風險。在我國進出口業務中,因採用電匯方式而遭受貨款損失的案例也時有發生。所以,在對外貿易結算中選擇電匯方式時必須注意風險的控制,採用有效手段來降低風險。一般來說,選擇這種支付方式的前提是買賣雙方都具有良好的信用,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和經歷。規避電匯方式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利用運輸單據規避收匯風險貨物在裝運港裝船後,出口方通常即可獲得提單等全套運輸單據。但是為了規避收匯風險,除非進口方有足夠的信用,出口方不應立即將正本提單交付給進口方,防止進口方在獲得物權象徵的正本提單後,逃避付款責任。出口方的做法是:可以先將提單副本交至進口方,證明貨物已經按照合同規定裝運。在獲得銀行出具的進口方電匯貨款的收據以後,再將正本提單等全套運輸單據交付給進口方。出口方還應該注意的是:在獲得進口方傳真的電匯收據與交付正本提單或指示承運人放貨之間應有一定的時間差,以保證銀行將款項匯出,從而規避進口方在獲得正本提單後立即向銀行撤銷匯款的風險,因此,最穩妥的方法是匯款到賬後再提交提單正本。
2、通過投保出口信用保險控制收匯風險 出口信用保險是在商品出口中發生的、保險人(經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與被保險人(向國外買方提供信用的出口商或銀行)簽訂的一種保險合同。根據該保險合同,被保險人向保險人交納保險費,保險人賠償保險合同項下買方信用及相關因素引起的經濟損失。出口信用保險有兩種:一種是承保出口商的國外風險和對出口信貸的保險;另一種是賣方信用保險。
出口信用保險可以免除買方不付款等所帶來的經濟風險,使出口人的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時不必承擔這些風險帶來的損失,達到推動外貿出口、減少出口企業收匯風險的目的,同時,投保後可提高出口企業信用等級,有利於獲得銀行打包貸款、托收押匯、保理等金融支持,加快資金周轉。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還可為企業提供客戶信用調查、賬款追討等其他業務。但是,由於出口信用保險的責任范圍是因買方破產、拖欠貨款、拒收貨物等的商業風險和因買方所在國家動亂、政變或政府法規變動等的政治風險而導致賣方無法收匯的情形。只有當出口業務因這兩個風險導致損失,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才給予賠償,任何因第三方責任而引起的損失均在其免責之列。所以,並非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險即可萬事大吉。
3、通過選用適當的電匯方式控制風險 國際貿易的每一種貨款結算方式都有其利弊,進出口雙方必須權衡利弊,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同時進出口各方也需要做出適度的讓步,以實現利益的平衡。由於電匯結算方式為一般商業信用,企業在使用這種支付方式時,應選擇適當的結算方式,以控制風險。電匯方式按匯款時間分為「前T/T」方式與「後TT/T」方式兩種。在基於商業信用基礎上的T/T方式下,不同的電匯方式下進出口雙方需要承擔的資金和風險是不平衡的。所以,如果在進出口貿易中單純使用「前T/T」方式或者「後T/T」方式對於交易雙方都是不公平的。但是如果在買賣合同下的貸款,50%採用「前T/T」方式,50%採用「後T/T」方式,那麼,買賣雙方在資金佔用上就處於公平的狀態。從承擔風險的角度分析,由於進口方付款在先,風險略大於出口方。所以,在貿易實踐中,進口方通常以降低預付貨款的比例來減少風險。電匯方式下預付貨款與延遲付款的比例由買賣雙方磋商決定,主要依據雙方的信用度、信任度及資金狀況和談判桌上的實力對比。但是,如果進口方為新客戶且資信度一般的情況下,採用完全「前T/T」方式比較妥帖,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收匯風險。而對於比較熟悉且資信比較好的老客戶,採用「後T/T」方式(如T/T30天或T/T60天)可能更容易被客戶接受。
4、試比較分析電匯,信匯和票匯三種匯款方式的異同
一、共同點
匯款人在委託匯出行辦理匯款時,均要出具匯款申請書,這就形成匯款人和匯出行之間的一種契約。三者的傳送方向與資金流向相同,均屬順匯。
二、區別
(一)、性質不同
(1)、電匯
電匯是以電報或電傳作為結算工具。
(2)、信匯
信匯是以信匯委託書或支付委託書作為結算工具。
(3)、票匯
票匯是以銀行即期匯票作為結算工具。
(二)、特點不同
(1)、電匯
委託書不能轉讓流通。
(2)、信匯
委託書不能轉讓流通。
(3)、票匯
除有限制轉讓和流通者外,經受款人背書,可以轉讓流通。
(三)、收款時間與費用不同
(1)、電匯
因為匯款人必須負擔電報費用,所以電匯是收款較快、費用較高的一種匯款方式。
(2)、信匯
不需發電,以郵遞方式傳送,所以費用較電匯低廉,但因郵遞關系,收款時間較晚。
(3)、票匯
費用較電匯低廉,收款時間較晚。
5、信匯票匯電匯的優缺點,舉例說明
從銀行角度看:電匯:利,極為安全,款項通過銀行付給指定的收款人,匯款人可充分利用資金,減少利息損失;弊,銀行不能佔用資金,匯款人要多付電報費和手續費,故成本較高;速度,比信匯、票匯都快。 信匯:利,銀行可佔用客戶的資金;弊,速度較快,有可能在郵寄中延誤或丟失;速度,比電匯慢。 票匯:利,匯入行不必通知取款,背書後可流通轉讓,匯出行可佔用客戶資金,任何一家匯出行的代理行都可付匯票;弊,可能丟失,被竊,但成本較底;速度,最慢。信匯是指匯款人向當地銀行交付本國貨幣,由銀行開具付款委託書,用航空郵寄交國外分行或代理行,辦理付出外匯業務。採用信匯方式,由於郵程需要的時間比電匯長,銀行有機會利用這筆資金,所以信匯匯率低於電匯匯率,其差額相當於郵程利息。在進出口貿易合同中,如果規定憑商業匯票「見票即付」,則由預付行把商業匯票和各種單據用信函寄往國外收款,進口商銀行見匯票後,用信匯(航郵)向議付行撥付外匯,這就是信匯方式在進出口結算中的運用。進口商有時為了推遲支付貸款的時間,常在信用證中加註「單到國內,信匯付款」條款。這不僅可避免本身的資金積壓,並可在國內驗單後付款,保證進口商品的質量。
信匯憑證是信匯付款委託書,其內容與電報委託書內容相同,只是匯出行在信匯委託書上不加註密押,而以負責人簽字代替。
在辦理信匯時,匯出行出具由銀行有權簽字人員簽發的銀行「信匯委託書」,然後用信函寄往解付行,解付行憑此辦理有關款項的解付手續。但是,在實際業務中,由於以下幾種原因,信匯極少使用:
(1)美國從九十年代以來已拒絕受理信匯委託書;
(2)通訊工具的改善,使得絕大多數銀行已配備了諸如SWIFT、TELEX一類的設備,銀行的區域網(LAN)、遠程網都有很大普及,通訊成本大幅度降低,電匯已不是一種費用高昂的匯款方式;
(3)信匯方式存在收款周期長,安全性不強,不利於查詢等缺點,在辦理匯入匯款業務時,近年來已很少見到境外代理行採用此方式。
電匯中只有內部全國聯網的銀行才可以實時的劃帳。各個銀行收受的手續費不同,工行1%,最高不超過50,農行0.5%,最高不超過50元,跨行不另收費。中行還沒有全國聯網,即使電匯也要好幾天。最好是同行電匯且聯網的銀行電匯,不同行都需要好幾天。同行與不是同行會有差別的,具體幾天就要匯款時問銀行啦,而且跟匯款選擇普通或加急等都有關系!(當然手續費會有差別的)票匯最便宜 手續最麻煩優點:最便宜在目前的境外匯款中,票匯是最為便宜的。票匯只需收款人的姓名和聯系地址,對於首次出境、尚未在國外開立銀行賬戶的學生比較適用。缺點:丟票數月才退錢開票並不是當天就能拿到票,一旦丟票,需辦理掛失手續,在掛失數個月以後才能將錢退回。收費有封頂限制票匯只需收取票面金額的0.1%作為匯款手續費,並且有封頂限制。如工行手續費單筆20元~300元人民幣,不過,單筆匯款金額最高為2萬美元。如匯款金額為1萬美元,則只需收取10美元。此外, 匯票在境外解付時一般需收取一定的托收費用,相當於幾十元人民幣。
6、匯率問題 可以解釋一下圖中電匯和現鈔的差別嗎還有買入和賣出什麼意思?
貨幣外匯匯率,簡稱為FXRate,FXRate是英文的 「Foreign Exchange Rate」(外匯匯率)的縮寫。是以另一國貨幣來表示本國貨幣的價格,其高低最終由外匯市場決定。外匯買賣一般均集中在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它們買賣外匯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利潤,方法是賤買貴賣,賺取買賣差價,其買進外匯時所依據的匯率為買入匯率,也稱買入價;賣出外匯時所依據的匯率叫賣出匯率,也稱賣出價。
電匯匯率是以電報方式買賣外匯時所用的匯率。由於電匯方式匯款交付的時間較快,銀行不能利用匯款資金,所以電匯匯率比信匯匯率高。現在大額國際支付多用電訊傳遞,因而電匯匯率是基本匯率,其他匯率都以電匯匯率為基礎計算制定的,西方外匯市場上公布的匯率,多為銀行電匯的買賣價。
電匯匯率(telegraphic transfer rate,T/T Rate)
也稱電匯價,是以電匯方式支付外匯所使用的匯率。
電匯匯率是一種由經營外匯業務的本國銀行在賣出外匯後,立即以電報委託的方式,通知其國外分支機構或者代理機構付款給受款人所使用的匯率。
銀行同業之間買賣外匯或劃撥資金也使用電匯方式。電匯在外匯交易中佔有極大比重,電匯匯率已成為基本匯率,計算其他各種匯率都以電匯匯率為基準。
電匯系國際資產轉移中最為迅速的一種國際匯兌方式,能在一、三天內支付款項,銀行不能利用客戶資金,因而電匯匯率(在直接標價法下)較信匯及票匯匯率要高。
現鈔匯率是銀行買賣外幣現鈔時使用的匯 率。按照國際慣例,各種外幣現鈔一般不能在發行國國境以外流通使用,尤其在外匯管制嚴格的國家內更是這樣。銀行買入外幣現鈔後,必須將其運送到發行國境內或運送到某國際金融市場上出售後才能充作流通或支付手段。因此,銀行買入外幣現鈔後勢必要在較長時間內佔用銀行本幣資金,其利息損失應從匯率中扣回。其次,在逐級解運外幣現鈔時需支付一定數額的運費、保險費,以及押運差旅費等各項有關費用,亦須從匯率中扣除,所以,任何一個國家制訂、公布的外幣現鈔買入價均較同種貨幣即期外匯 (即現匯) 買入價約低1 %~3%左右。目前我國外匯管理局制訂、公布的各種外幣現鈔買入價均較同貨幣現匯買入價低3%左右; 至於外幣現鈔賣出匯率則與同貨幣現匯賣出匯率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