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匯率查詢 » 什麼是匯率超調國際經濟學第三版答案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什麼是匯率超調國際經濟學第三版答案

發布時間: 2023-06-11 05:06:58

1、匯率超調和ppp的聯系

你確定你想問的是匯率超調,而不是匯率變換(劇烈)與PPP的聯系么?因為,匯率超調實際上是一個模型,不是一種經濟行為。是由美國經濟學家魯迪格·多恩布 (Rudiger·Dornbusch) 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又稱為匯率決定的粘性價格貨幣分析法。因為其核心理念在於價格粘性的特點。

所謂超調通常是指一個變數對給定擾動做出的短期反應超過了其長期穩定均衡值,並因而被一個相反的調節所跟隨。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起因在於商品市場上的價格存在「粘性」或者「滯後」的特點。

而購買力平價(英文: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在經濟學上,是一種根據各國不同的價格水平計算出來的貨幣之間的等值系數,以便能夠對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進行合理比較。

購買力平價理論指出,在對外貿易平衡的情況下,兩國之間的匯率將會趨向於靠攏購買力平價。所以,如果結合匯率超調和PPP理論的話,匯率超調會造成均衡匯率從原來的均衡點移動到新的均衡點,而最終趨向長期的新的購買力平價。

2、李坤望主編的《國際經濟學》第三版的課後習題答案

第一章練習與答案

為什麼說在決定生產和消費時,相對價格比絕對價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當生產處於生產邊界線上,資源則得到了充分利用,這時,要想增加某一產品的生產,必須降低另一產品的生產,也就是說,增加某一產品的生產是有機會機本(或社會成本)的。生產可能性邊界上任何一點都表示生產效率和充分就業得以實現,但究竟選擇哪一點,則還要看兩個商品的相對價格,即它們在市場上的交換比率。相對價格等於機會成本時,生產點在生產可能性邊界上的位置也就確定了。所以,在決定生產和消費時,相對價格比絕對價格更重要。

仿效圖1—6和圖1—7,試推導出Y商品的國民供給曲線和國民需求曲線。
答案提示:這道題就是把教材25-26頁復述一遍。

在只有兩種商品的情況下,當一個商品達到均衡時,另外一個商品是否也同時達到均衡?試解釋原因。
答案提示:也達到均衡,可以用反證法,很簡單。

如果生產可能性邊界是一條直線,試確定過剩供給(或需求)曲線。
答案提示:參考教材的第二章45-47頁。

如果改用Y商品的過剩供給曲線(B國)和過剩需求曲線(A國)來確定國際均衡價格,那麼所得出的結果與圖1—13中的結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國際均衡價格將依舊處於貿易前兩國相對價格的中間某點。

說明貿易條件變化如何影響國際貿易利益在兩國間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國出口產品價格的相對上升意味著此國可以用較少的出口換得較多的進口產品,有利於此國貿易利益的獲得,不過,出口價格上升將不利於出口數量的增加,有損於出口國的貿易利益;與此類似,出口商品價格的下降有利於出口商品數量的增加,但是這意味著此國用較多的出口換得較少的進口產品。對於進口國來講,貿易條件變化對國際貿易利益的影響是相反的。

如果國際貿易發生在一個大國和一個小國之間,那麼貿易後,國際相對價格更接近於哪一個國家在封閉下的相對價格水平?
答案提示:貿易後,國際相對價格將更接近於大國在封閉下的相對價格水平。

根據上一題的答案,你認為哪個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為明顯些?
答案提示:小國。

9*.為什麼說兩個部門要素使用比例的不同會導致生產可能性邊界曲線向外凸?

答案提示:規模報酬遞減。

第二章答案

根據下面兩個表中的數據,確定(1)貿易前的相對價格;(2)比較優勢型態。
表1 X、Y的單位產出所需的勞動投入

A
B

X

Y
6

2
15

12

表2 X、Y的單位產出所需的勞動投入

A
B

X

Y
10

4
5

5

答案提示:首先將勞動投入轉化為勞動生產率,然後應用與本章正文中一樣的方法進行比較。(表2-2(a)和表2-2(b)部分的內容)

假設A、B兩國的生產技術條件如下所示,那麼兩國還有進行貿易的動機嗎?解釋原因。
表3 X、Y的單位產出所需的勞動投入

A
B

X

Y
4

2
8

4

答案提示:從絕對優勢來看,兩國當中A國在兩種產品中都有絕對優勢;從比較優勢來看,兩國不存在相對技術差異。所以,兩國沒有進行國際貿易的動機。

如果一國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絕對優勢,那麼也必定具有比較優勢嗎?
答案提示:未必具有比較優勢。證明:如果,則稱A國在X生產上具有絕對優勢;如果,則稱A國在X生產上具有比較優勢。當或者的時候,由可以推出,但是,當的時候,不能保證。所以,即使一國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絕對優勢,也未必具有比較優勢。

根據書中第二個例子的做法,如果按照比較劣勢的原則進行國際分工,那麼會對世界生產帶來什麼凈影響?
答案提示:

假設某一國家擁有20,000萬單位的勞動,X、Y的單位產出所要求的勞動投入分別為5個單位和4個單位,試確定生產可能性邊界方程。
答案提示:;

根據上一題的條件,再加上以下幾個條件,試確定該國的出口量,並在圖中畫出貿易三角形。
X的國際相對價格為2;
進口為2,000個單位。
答案提示:封閉條件下,此國生產可能性邊界的斜率是。因為X的國際相對價格為2,所以此國出口X進口Y。出口1,000個單位的X可以換得2,000個單位的Y。貿易三角是CADA』(見圖2-5(a))。

在圖2—2(b)中,過剩供給曲線兩端是否有界限?試解釋原因。
答案提示:過剩供給曲線兩端是有界限的,因為一國生產能力和消費需求是有界限的。

8*. 仿照圖2—4,你能否畫出這樣一種情形:兩條曲線的交點所決定的國際均衡價格與某一國封閉下的相對價格完全相同?如何解釋這種結果?

答案提示:從大國、小國的角度考慮。

試對下列說法加以評價:
由於發達國家工資水平高於發展中國家,所以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進行貿易會無利可圖;
因為美國的工資水平很高,所以美國產品在世界市場缺乏競爭力;
發展中國家的工資水平比較低是因為國際貿易的緣故。
答案提示:以上三種觀點都不正確。

10*.試根據李嘉圖模型證明:如果A國在兩種產品上都具有絕對優勢,那麼貿易後A國的名義工資水平肯定高於B國。

答案提示:比較與之間的大小。

第三章答案

根據下面的兩個表,試判斷:(1)哪個國家是資本相對豐富的;(2)哪個國家是勞動相對豐富的;(3)如果X是資本密集型產品,Y是勞動密集型產品,那麼兩國的比較優勢如何?

表1

要素稟賦
A
B

勞動

資本
45

15
20

10

表2

要素稟賦
A
B

勞動

資本
12

48
30

60

答案提示:表1中A國勞動相對豐裕,A國在生產Y產品上有比較優勢。表2中A國資本相對豐裕,A國在生產X產品上有比較優勢。

如果A國的資本、勞動總量均高於B國,但資本相對更多些,試仿照圖3—3和圖3—4的做法,確定兩國生產可能性邊界線的位置關系。
答案提示:

Ea
K
Eb

O
L
(X=EMBEDEquation.2)
(X=EMBEDEquation.3)
(Y=EMBEDEquation.3)
(Y=EMBEDEquation.3)
B

O
Y
X
A/
B/
A

根據上一題,試在圖中畫出兩國在封閉和開放下的一般均衡。
答案提示:

Qa
Ca
Cb

B
O
Y
X
A/
B/
A
Ob
Oa
Qb
pw
pw

B
O
Y
X
A/
B/
A
Eb
pa
pb
Ea

如果兩個部門的要素密度完全相同,那麼要素稟賦差異還會引發國際貿易嗎?如果貿 易發生的話,那麼國際分工與貿易型態如何?試將你得出的結果與李嘉圖模型加以比較。
答案提示:如果兩個部門的要素密度完全相同,那麼要素稟賦差異將不會引發國際貿易。不過,國際貿易還可能存在,這時候的國際分工將有更多的偶然性質。

5*.試證明在圖3—7中,兩國的消費點共同位於從原點出發的一條直線上。

答案提示:根據兩國的消費結構來判斷

6*. 如果兩國存在技術差異,那麼貿易後兩國要素價格是否均等,為什麼?

答案提示:如果兩國存在技術差異,那麼貿易後兩國要素價格將不均等。可採用圖3—8的方式來解釋

7. 需求逆轉是否會影響要素價格均等?為什麼?

答案提示:需求逆轉導致兩個國家相同產品的價格不一樣,使得要素價格無法均等。

8. 如何根據羅伯津斯基定理,來解釋要素稟賦不同的兩個國家生產可能性邊界之間的差

別?

答案提示:羅伯津斯基定理是,在商品相對價格不變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會導緻密集使用該要素部門的生產增加,而另一部門的生產則下降。如果兩個國家的要素稟賦不一樣,則某種要素多的國家,會生產更多密集使用該要素的產品,反之亦然。所以,兩個國家的生產可能性邊界就出現了差別。

9. 如果一國的資本與勞動同時增加,那麼在下列情況下,兩種產品的生產以及該國的貿

易條件如何變化?

資本、勞動同比例增加;
資本增加的比例大於勞動增加的比例;
資本增加的比例小於勞動增加的比例。
答案提示:(1)兩種產品的產量同比例增加,貿易條件沒有變化。

(2)資本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增加更快,資本密集型產品的價格有下降的壓力。

(3)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增加更快,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價格有下降的壓力。

10.對小國來說,經濟增長後福利如何變化?

答案提示:對於小國來說,經濟增長以後,不對國際價格形成影響,其貿易條件不會變化,所以福利將上升。

11.在戰後幾十年間,日本、韓國等東亞的一些國家或地區的國際貿易商品結構發生了,

明顯變化,主要出口產品由初級產品到勞動密集型產品,再到資本密集型產品,試對

此變化加以解釋。

答案提示:隨著國際貿易的開展,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發揮了比較優勢,促進了生產,提高了福利。隨著資本的不斷積累,日本、韓國等國家的比較優勢由起初的初級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變成了資本密集型產品的生產,所以貿易結構也就相應地發生了變化。

12.試析外資流入對東道國貿易條件和比較優勢的影響。

答案提示:外資流入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改變東道國的要素稟賦,比如,使得原來資本相對稀缺的國家變成資本相對豐裕的國家。當要素稟賦改變以後,東道國可以發揮新形成的比較優勢進行國際貿易,提高福利水平。如果外資流入的東道國在資本密集型產品的生產上增加特別多,以至於影響到國際價格,這將使得此國此種產品的出口價格有下降的壓力,不利於貿易條件的維持和改善。

第四章習題答案提示

如果勞動不是同質的話,那麼勞動技能的差別是否會造成特定要素的存在?試舉例說明。
答案提示:會的。

如果短期內資本和勞動都不能自由流動,那麼國際貿易對要素實際收入會產生什麼影響?
答案提示:出口產品密集使用的要素,其價格將上升;進口競爭產品密集使用的要素,其價格將下降。

根據本章所建立的特定要素模型,試析勞動增加對要素實際收入和兩個部門的生產會產生什麼影響?(提示:將圖4—1中的縱坐標由原點Ox或Oy向外平行移動,然後比較一下新舊均衡點)。
答案提示:勞動增加並且完全就業,則整個經濟的資本-勞動比例下降,勞動力價格將下降。勞動力增加將增加密集使用勞動力產品的產量;資本密集型產品的產量下降。

如果是某一特定要素增加,那麼要素實際收入和兩個部門的生產又將如何變化?(提示:考慮一下勞動需求曲線的變動)。
答案提示:某一特定要素增加,將導緻密集使用該要素產品的產量上升,同時由於另一個部門釋放出了一部分共同要素,使得另一個部門的產量下降了。共同生產要素的收入將上升。

根據你對3和4題的回答,試判斷在上述兩種情況下,羅伯津斯基定理是否依然有效?
答案提示:依然有效。

假設某一國能源部門(比如石油部門)和製造業部門除勞動是共同的投入要素外,各使用一種不同的特定要素,那麼,世界市場上能源價格的上漲對該國製造業部門的生產會產生什麼影響?
答案提示:隨著世界市場能源價格上升,一部分勞動力將由製造業部門流到能源部門,能源部門產量增加,製造業部門的產量下降。

7*.根據特定要素模型,試判斷短期內國際貿易能否導致要素價格均等化?為什麼?(提示:

根據要素稟賦理論,長期條件下,要素稟賦的任何變化都不影響要素實際收入,但在短

期內,要素稟氟的變化會影響要素實際收入,根據這一區別,並聯系一下兩國的要素稟

賦的差異,再加以分析)。

答案提示:根據特定要素模型,短期內,特定要素在兩個部門間無法流動。按照本章的分析,雖然都是資本,但是x和y部門的資本回報是不一樣的,所以不會導致要素價格均等化。

第五章習題答案提示

試比較重疊需求理論與要素稟賦理論的異同。
答案提示:這兩個理論都解釋了國際貿易的原因。不過,二者也有很大區別。第一,這兩個理論解釋國際貿易的出發點並不相同。要素稟賦理論是從供給方面來探討國際貿易的基礎;重疊需求理論從需求角度探討了國際貿易的起因。第二,要素稟賦理論主要解釋發生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產業間貿易,即工業品與初級產品或資本密集型產品與勞動密集型產品之間的貿易;而重疊需求理論則適合於解釋發生在發達國家之間的產業內貿易,即製造業內部的一種水平式貿易。

你認為重疊需求理論適合解釋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嗎?為什麼?
答案提示:適合。因為不同的發展中國家在不同的產品生產上有優勢,雖然這些產品有可能都是勞動力密集型的產品。發展中國家雖然從總體上發展水平相近,但是在具體產品上卻不一樣,發展中國家之間也可能有產業內貿易,並用重疊需求理論來解釋。

重疊需求理論與第三章中所提到的需求逆轉都是討論需求因素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答案提示:需求逆轉主要解釋產業間貿易,而重疊需求理論則解釋產業內貿易。需求逆轉解釋要素稟賦理論為什麼在有的時候不符合現實情況,強調需求有可能使得貿易方向發生變化;重疊需求理論解釋的是產業內貿易發生的原因。

4*.如果考慮收入分配格局這一因素的話,重疊需求理論的結論會受到影響嗎?為什麼?

答案提示:會有一定影響,但是基本結論不會變。當一個國家收入分配越是平均的時候,本國有代表性的需求所佔份額越大,當所有國家的收入分配都非常平均的時候,重疊需求的份額會減少。但是,一個國家的收入分配不可能會完全平均的,所以重疊需求理論的基本結論不會變。

5.試舉例說明產品周期理論。

答案提示:很多電子產品都是很好的例子,計算機等。

6.試比較產品周期理論與要素稟賦理論的異同。

答案提示:產品周期理論是一個動態理論,產品周期理論從技術變化的角度,探討了比較優勢的動態演變;而要素稟賦理論是靜態的。兩個理論都強調生產方面的優勢,即從供給角度討論問題。

7.如果創新國在喪失比較優勢之後,轉而研究開發新品種,在這種情況下,是否可發生產

業內貿易?如果發生產業內貿易,那麼貿易應發生在哪些國家之間?

答案提示:創新國如果研究的是相同產業中的更新品種,則創新國和其他發達國家之間會出現產業內貿易,因為此時其他發達國家生產的是此產業產品的舊品種。

8.結合重疊需求理論和產品周期理論,試解釋為什麼美國始終是世界汽車生產和出口大國?

答案提示:根據產品周期理論,美國作為創新國,一直保持在汽車新產品方面研發和生產的優勢,是其保持生產和出口大國的原因。由於歐洲等發達國家的部分消費者也對汽車新品有需求,這使得美國對汽車新品的研發和生產有了動力,較大市場使得新品的研發和生產有利可圖。

第六章練習答案

假設勞動是唯一的生產要素,X部門存在外部規模經濟,而Y部門則規模收益不變,試確定在這種情況下生產可能性邊界的形狀。
答案提示:生產可能性邊界將向內凹。

試根據圖6—2證明,如果貿易後Y商品的相對價格下降很大的話,那麼完全專業化生產Y產品的國家福利可能因貿易而遭受損失。
答案提示:比較貿易後的國際相對價格線與貿易前的相對價格線的位置關系。

除了本章正文中所提及的因素外,你還能提出其他一些影響在外部規模經濟下國際分工格局的因素嗎?
答案提示:這道題沒有標准答案。

在外部規模經濟下,各國從國際貿易中所獲得的利益並不平衡,那麼你認為一些低收入國家經濟發展緩慢是否與其在國際分工格局中的地位有關?
答案提示:有關系,這是為什麼各國都希望提升出口結構的原因。不過,各國在分工格局中的地位並不會依人們的意志改變,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比較優勢、國內市場規模等因素。所以,提升產業結構不能操之過急。

在壟斷競爭市場結構下,市場短期和長期均衡條件分別是什麼?
答案提示:老師沒講,說壟斷競爭條件太復雜,現在也沒有完善的理論。

本章所介紹的產業內貿易理論與前一章的重疊需求理論有什麼異同?
答案提示:本章所介紹的產業內貿易理論和前一章的重疊需求理論都可以解釋產業內貿易。不同點是:第一,本章的理論是從供給角度講的,而前一章的重疊需求理論是從需求角度講的;第二,本章的產業內貿易理論探討的是在不完全競爭情況下的國際分工與貿易,而前一章的重疊需求理論並不是針對不完全競爭市場的理論。

7*.假設某國是資本豐富的國家,X相對於Y而言屬於資本密集型產品,並且是壟斷競爭市

場,而Y是完全競爭市場,那麼貿易後,圖6—5中兩條曲線AA/與BB/如何變動?

答案提示:考慮貿易後用於X部門的要素量的變化。

8. 如果貿易前兩國市場不是完全壟斷,而是寡頭壟斷,那麼本章正文所得出的結果是否改

變?

答案提示:不改變。

9.試比較「新貿易理論」與比較優勢理論之間的異同。

答案提示:新貿易理論解釋的是產業內貿易,而比較優勢理論解釋的是產業間貿易;新貿易理論的假設是不完全競爭市場,而比較優勢理論的前提假設是完全競爭市場;比較優勢理論都是從供給角度已經研究,新貿易理論還從需求角度進行了說明;新貿易理論強調差異產品在形成國際貿易中的作用,比較優勢理論假設所有產品都是同質的。

3、什麼是匯率超調模型?

粘性價格貨幣分析法(Sticky Price Monetary Approach) 粘性價格貨幣分析法(Sticky-Price Monetary Approach)又稱為「超調模型」( Overshooting Model),它是由美國經濟學家 魯迪格·多恩布希 ( Rudig er·Dornbusch)於19世紀70年代提出的。

4、為什麼會出現匯率超掉????(國際金融)

匯率超調
摘自克魯格曼《國際經濟學》

當貨幣供給增加之後,匯率的最初貶值會大於匯率的長期貶值,即本幣會「超跌」。這種匯率對於貨幣波動的即刻反應超過了長期反應的現象,稱為「匯率超調」。匯率超調是一種重要現象,因為它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匯率的日常波動可以有如此之大。

匯率超調的經濟解釋來自於貨幣平價條件。如果我們假定在貨幣供給增加之前,人們沒有預期到美元/歐元匯率的變動,匯率超調現象將比較容易理解。

在這種情況下,美元利率與某一給定的歐元利率相等。美國貨幣供給的永久性增加對歐元的利率不產生影響,但會使美元利率下降,並低於歐元利率。貨幣供給增加後的美元利率會一直低於歐元利率,直到美國的價格水平完成長期調整。但是為了使外匯市場在這一調整過程中保持均衡,歐元存款的利率優勢必須被美元相對於歐元的預期升值所抵消。

簡單說,在美國貨幣供給增加以後,利率和匯率會立即下跌,但是美國國內的商品價格並不會立即下跌,而是緩慢的下跌。商品價格的下跌會使美元相對於歐元的匯率有上升趨勢,所以從長期來看,美元對歐元的匯率應該是先跌後升。而只有當美元/歐元匯率過度時,市場參與者才會預期到美元相對於歐元將出現升值。

匯率超調是短期價格水平剛性的直接後果。如果假設當貨幣供給增加之後,價格水平能夠立即調整到新的長期水平並使得實際貨幣供給並不增加,那麼,美元利率就不會下降。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就沒有必要以匯率超調來維持外匯市場的均衡。只要匯率立即跳到新的長期水平,市場就會繼續保持均衡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