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防範外匯風險?
1、交易風險防範的內部技術是指內部用於防範和降低外匯風險的方法。在簽訂交易合同前,就採取措施防範風險,如選擇有利計價貨幣、適當調整商品價格等。
2、資產債務調整法。 以外幣表示的資產及債務容易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幣值的變化可能會造成利潤下降或者折算成本幣後債務增加。資產和債務管理是將這些帳戶進行重新安排或者轉換成最有可能維持自身價值甚至增值的貨幣。 這一方法的核心是:盡量持有硬貨幣資產或軟貨幣債務。硬貨幣的價值相對於本幣或另一種基礎貨幣而言趨於不變或上升,軟貨幣則恰恰相反,它們的價值趨於下降。作為正常業務的一部分,實施資產債務調整策略有利於企業對交易風險進行自然防範。如借貸法,當擁有以外幣表示的應收賬款時,可借入一筆與應收賬款等額的外幣資金,以達到防範交易風險的目的。
3、選擇有利的計價貨幣。 外匯風險的大小與外幣幣種有著密切的聯系,交易中收付貨幣幣種的不同,所承受的外匯風險會有所不同。在外匯收支中,原則上應爭取用硬貨幣收匯,用軟貨幣付匯。 例如,在進出口貿易中,進口支付爭取用軟貨幣,出口收匯爭取用硬貨幣;在借用外資時,爭取借軟貨幣,所承受的風險就比較小。
4、在合同中訂立貨幣保值條款。 在交易談判時,經過雙方協商,在合同中訂立適當的保值條款,以防止匯率多變的風險。貨幣保值條款的種類很多,並無固定模式,但無論採用何種保值方式,只要合同雙方同意,並可達到保值目的即可。 主要有黃金保值、硬貨幣保值、「一籃子」貨幣保值。目前合同中採用的一般是硬貨幣保值條款。訂立這種保值條款時,需注意三點:
首先,要明確規定貨款到期應支付的貨幣。
2、匯率風險防範
在外匯市場上,有些銀行可能從不涉足外匯市場,有些銀行則是外匯市場的活躍參與者。有些銀行只是限制自己為公司或客戶做外匯交易的代理人,而另一些則是自己進行積極交易。但是,許多銀行對匯率風險的限制都以經驗或主觀判斷為基礎的,少數銀行嘗試著利用類似於利率風險管理模型的方法進行外匯風險的防範。
企業如何避免國際經濟活動中的外匯風險,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由於企業與銀行不同,不是以賺取匯差為目的,因此,它要從自己的經營戰略出發,通過預測匯率,選擇最恰當的保值措施,來獲取經營利潤。與銀行相比,企業防範外匯風險的形式更靈活、更多樣。
企業交易風險防範的手段與方法
1.採用貨幣保值措施
貨幣保值措施是指買賣雙方在交易談判時,經協商,在交易合同中訂立適當的保值條款,以應對匯率變化的風險。常用的有硬貨幣保值條款和一攬子貨幣保值條款。硬貨幣保值條款是指在交易合同中訂明以硬貨幣計價,以軟貨幣支付並載明兩種貨幣當時的匯率。在合同執行過程中,如果支付貨幣匯率下浮,則合同金額要等比例地進行調整,按照支付的匯率計算,使實收的計價貨幣價值與簽訂交易合同時相同。
一攬子貨幣保值條款是指交易雙方在合同中明確用支付貨幣與多種貨幣組成的一攬子貨幣的綜合價值掛鉤的保值條款,即訂立合同時確定支付貨幣與一攬子貨幣中各種貨幣的匯率,並規定匯率變化的調整幅度,如到期支付時匯率變動超過規定的幅度,則按支付當時的匯率調整,以達到保值的目的。通常,都以特別提款權作為「一攬子」貨幣。
2.選擇有利的計價貨幣
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有軟、硬貨幣之分。硬貨幣是指貨幣匯率比較穩定,並且有上浮趨勢的貨幣;軟貨幣是指匯率不穩定,且有下浮趨勢的貨幣。企業在交易過程中,選擇合適的計價貨幣,也是防範外匯風險的重要方法。
企業在交易過程中,選擇計價貨幣應遵循以下原則:
(1)選擇可自由兌換的貨幣。便於根據匯率變化的趨勢隨時在外匯市場上兌換交易,轉移貨幣的匯率風險。
(2)付匯用軟貨幣,收匯用硬貨幣。但在實際中,各種貨幣的「軟」或「硬」並不是絕對的,其軟硬局面往往會發生轉變,嚴格來說,這種方法有時並不能保證經濟實體免遭匯率變動的損失。企業在不能做到「出口用硬幣,進口用軟幣」時,為避免匯率風險,可以採取其他保值工具,如遠期外匯買賣、貨幣保值條款等。總之企業應該做到既有原則,又不失靈活性。
3.採用遠期外匯交易法
遠期外匯交易就是進出口企業把用外幣計價結算的應付(收)貨款,在合同簽訂後,同銀行辦理遠期買進(賣出)外幣貨款的合同,以貿易結算日為合同交割日,合同匯率根據相應期限的遠期匯率預先確定。
4.採用國際借貸法
國際借貸法是指在中長期國際收付中,企業利用國際信貸方式,一方面獲得資金融通;另一方面轉嫁或抵消外匯風險。主要有出口信貸、「福費延」、保付代理等三種形式。
(1)出口信貸是國際貿易中最常用的一種資金融通的形式,由出口方銀行直接或間接向進口企業提供貨款墊付,目的主要是通過對進口商提供資金促進出口。出口信貸有買方信貸和賣方信貸兩種。通過出口信貸的方式。出口商的外匯風險就被轉嫁給銀行或抵消了。
(2)所謂「福費延」業務,是指在延期付款的大型機器設備交易中,出口商開列以進口商為付款人的中長期匯票,經一流的銀行擔保和進口商承兌後,出售給出口地銀行,取得扣除貼息和其他費用後的金額。由於出口商在貼現時是賣斷的,以後票據拒付與出口商無關,同時,出口商可以立即獲得現金,將外匯風險轉嫁給貼現公司或貼現銀行。
(3)保付代理是指在國際貿易中,出口商既爭取不到進口商銀行開立信用證收取貨款,又對收款無把握,即以貼現的方式把進口商應付貨款的單證轉賣給保付代理商,得到應收賬款的80%一90%,其餘部分到期收進。由於出口商提前拿到大部分貨款,可以減輕外匯風險。
5.採用提前或延期結匯法
提前或延期結匯法是指在國際收支中,企業通過預測支付貨幣匯率的變動趨勢,提前或延遲收付外匯款項,來達到降低外匯風險的目的。
6.利用衍生金融工具進行套期保值
利用衍生金融工具進行套期保值,主要包括貨幣期權、貨幣期貨、掉期外匯交易三種形式。
(1)貨幣期權賦予合約購買者在一定期限內按照規定的價格購買或出售一定數量某種貨幣的權利。期權合約的購買者擁有執行合約的權利而沒有必須執行合約的義務,這樣,企業就可以根據將來匯率的變化自主作出是否執行合約的選擇,從而達到防範外匯風險的目的。不足之處是金額和期限很難與現貨交易完全一致,而且還要支付一定的期權費。
(2)貨幣期貨實際上是金額、期限和到期日都標准化的遠期外匯合約。期貨交易的套期保值是針對現貨市場的某筆交易,在期貨市場上做一筆方向相反、期限相同的交易,用期貨市場上的盈利來沖抵現貨市場上的虧損。不足之處在於期貨合同都是標准化的,在金額和期限上很難與現貨市場完全一致,不能達到完全防範外匯風險的目的。
(3)掉期外匯交易就是買人某日交割的甲貨幣,賣出乙貨幣的同時,賣出在另一個交易日交割的甲貨幣,買回乙貨幣。特點是這兩筆外匯交易買賣的數量相等,方向相反,交割日相異。
企業折算風險防範的手段與方法
對於折算風險來說,由於折算損益是一種會計賬面上的損益,一般並不涉及企業真實價值的變動,因此,折算風險不同於交易風險,這種賬面風險主要影響到股東和債權人提供的會計報表。但這種折算損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所承擔的外匯風險。企業防範折算風險的方法主要有兩種:資產負債表中性化和風險對沖。
(1)資產負債表中性化要求企業調整資產和負債,使得以各種功能貨幣表示的資產和負債的數額相等,從而受險的資產和負債之差為零。
(2)風險對沖法是通過金融市場操作,利用外匯合約的盈虧來沖銷折算盈虧。但由於稅收差異的存在,風險對沖操作有時難以有效降低企業的實際風險。
企業經濟風險防範的手段與方法
經濟風險是衡量企業未來現金流量對潛在匯率變動的敏感性,其防範的主要目標是隔離這種影響。因此,企業可以根據生產經營的特點,選擇以下措施降低經濟風險。
1.營銷戰略選擇
當本幣升值時,國內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將處於不利的競爭地位,國內市場相對來說潛力較大,企業此時應注重國內市場的開拓。
2.生產調整戰略
當外匯匯率波動較為劇烈,以至於上述營銷調整無濟於事時,企業應把精力轉向生產策略調整方面,著手降低生產成本,對經濟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
3.財務戰略
財務戰略是對企業的債務結構進行重新調整,以便在匯率發生變動時,企業的資產收益的下降會被相應的清償債務的成本下降所抵消。跨國公司如果預期某子公司所在國貨幣將發生貶值時,應當通過轉移定價及早將子公司以當地貨幣表示的利潤轉到母公司。反之,當預期某子公司所在國貨幣將升值時,可以延遲將該子公司的利潤轉移到母公司,甚至可以將其他子公司的利潤通過轉移定價的方式轉移到該子公司。
3、匯率風險有哪些管理方法
答:可以考慮如下方法
(1)採用貨幣保值措施。
買賣雙方在交易談判時,經協商,在交易合同中訂立適當的保值條款,以防止匯率變化的風險。在外匯風險管理中,貨幣保值措施主要有黃金保值條款、硬貨幣保值條款和一籃子貨幣保值條款。
(2)選擇有利的計價貨幣。
應遵從以下原則:第一,在實行單一貨幣計價的情況下,付款使用軟貨幣,收款使用硬貨幣。軟貨幣就是趨於貶值或貶值壓力較大的貨幣。硬貨幣就是趨於升值或幣值穩定的貨幣。第二,在進出口貿易中,以多種貨幣作為計價結算貨幣,使各種貨幣的匯率變動風險互相抵消。第三,在貿易實務中,通過協商、談判等方式盡可能地用本幣進行支付,即出口商獲得本幣資金,進口商用本幣支付貨款。
(3)提前或延期結匯。
在國際收支中,企業通過預測支付貨幣匯率的變動趨勢,提前或延遲收付外匯款項,來達到抵補外匯風險管理的目的。
(4)進、出口貿易相結合。
一是對銷貿易法,把進口貿易與出口貿易聯系起來進行貨物交換。二是自動拋補法,在某進出口商進行出口貿易的同時,又進行進口貿易,並盡量用同種貨幣計價結算,設法調整收、付匯的時間,使進口外匯頭寸軋抵出口外匯的頭寸,以實行外匯風險管理的自動拋補。
(5)利用外匯衍生產品工具。
如簽訂遠期外匯交易合同,即進出口企業在合同簽訂後,把用外匯計價結算的應付或應收款同銀行敘做遠期買進或賣出外匯貨款的合同,通過鎖定匯率波動來進行外匯風險管理,消除外匯風險。
4、貨幣局監管機構如何規避外匯風險
外匯風險如何規避主要是採取一些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薯禪絕,使外匯風險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具體而數姿言,貨幣局可以採取以下措施規避外匯風險:
一、建立健全的管理體系,建立一套有效的報送制度和體系,規范經營行為,嚴格實施相關管理規定,並建立精細化的外匯風險管理辦法;
二、加強對外匯賬戶的統襲宴計報告,實施外匯風險管理辦法和制度;
三、改良和完善貨幣政策,加強對外匯市場的調控,完善外匯交易匯率的匯兌定價的制度;
四、加強外匯投資活動的管理,加強外匯市場的監管和管理;
五、建立合理的風險警示機制,對外匯市場活動進行定期評估,強化風險負責制度。
5、商業銀行匯率風險識別方法
<
6、如何判斷匯率存在差異?
匯率差異指貨幣之間的價格波動,隨著國際經濟政策和市場情況的變化,匯率差異也會隨則遲之變化。以下是判斷匯率存在差異的幾個方法:
1. 關注貨幣市場新聞:關注全球貨幣市場的新聞和政策動向,了解各國經濟情況和強弱勢貨幣的走勢,可以更好地把握匯率走勢。
2. 分析匯率波動變化:利用市場數據和圖表工具,分析貨幣市場上的匯率波動,了解匯率變化的原因和影響,從而做出有效的投資建議。
3. 觀察歷史走勢:觀察歷史上匯率的變化趨勢,分析匯率差異的波動情況,對比當時的市場情況和政策,了解歷史走勢能夠幫助預測未來的趨勢。
4. 貨幣概率分布:基於一定期限內的數據,估計未來的匯率波動幅度和概率分布,了解不同的匯率波動情況對風險的影響,控制風險。
綜上所述,判斷匯率存在差異需要綜合考慮國內外經濟孫判李政策變化、市場情況、歷史走勢等因素,以及靈活運用相應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才能更好地了解匯率沖伏波動趨勢和交易風險。
7、如何規避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匯率風險
規避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匯率風險方法如下:
1、對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進行不斷的完善。從而促進人民幣資本項目的開放,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順利實現。有利於現如今我國人民幣的國際化程度仍處於起步階段。為了進一步增強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國家相應部門應對人民幣匯率的波動進行掌控調整。同時對國際上的金融形勢進行充分的評估和考量。
2、為了保證人民幣能夠穩定持續的進修生枝,政府應當,對國內市場產生泡沫的情況進行控制,避免市場經濟泡沫過大而帶來的通貨膨脹等問題。因為通貨膨脹情況一旦發生就會是市場上貨幣流通量急劇增大,從而對人民幣升值產生巨大的阻力。
3、與此同時,隨著我國金融開放的進一步加強。雖然我國外匯市場運作不受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對於我國而言外匯市場的匯率主要受到國內經濟供求關系的影響較大。
8、如何控制匯率國際結算和信用證結算風險
這實在太多了
一.通過貨幣選擇、組合防止外匯風險的原則與方法
1.本幣計價法:以進或出口商以本國貨幣計價(看買賣雙方的地位)。
2.硬幣計價法:硬幣指其匯率具有上升趨勢的貨幣。出口商或外幣債權人使用硬幣計價,可以使自己得到匯率變動帶來的利益從而規避風險。
3.軟幣計價法進口商或外幣債務人選擇匯率具有下降趨勢的軟貨幣計價,可以使自己避免或減緩匯率波動可能帶來的損失。
4.多種貨幣計價法 可以一半的貨值用硬幣,另一半貨值用軟幣,使買賣雙方互不吃虧平等互利。
二.提前收付或拖延收付法:
它是遲收早付或遲付早收法的簡稱,指企業根據有關貨幣匯率的變動情況,變更該貨幣收付日期的一種防範外匯風險的方法。提前支付貨款,有債務的公司可以得到折扣。因此,提前付出貨款相關於投資,提前收取貨款相當於借款。提前收付與拖延收付的折扣率由進出口雙方協商而定。
三.平衡法(或平衡抵消法)
指在同一時期內,創造一個與存在風險相同貨幣、相同金額、相同期限的資金反方向流動。
四.組對法。
某公司具有某種貨幣的外匯風險,它可創造一個與該種貨幣相聯系(維持固定匯率)的另一種貨幣的反方向流動來消除某種貨幣的外匯風險。另一種貨幣雖與某種貨幣流向相反,但金額相同,時間相同。
平衡法與組對法的區別在於:作為組對的貨幣是第三國貨幣,它與具有外匯風險的貨幣反方向流動。具有外匯風險的貨幣對本幣升值或貶值時,作為組對的第三國貨幣也隨之升值或貶值。
五.多種貨幣組合法.指在進出口合同中用兩種以上的貨幣來計價以消除外匯匯率變動的風險。
六.價格調整法.
指承擔外匯風險的一方,通過在貿易談判中調整商品價格,以減少使用外幣結算給自己帶來的損失的外匯風險管理辦法。
七。外匯保值法: 1)計價用硬幣,支付用軟幣2)計價與支付都用軟幣但簽訂合同時明確該貨幣與另一硬幣的比價。 3)確定一個軟幣與硬幣的「商定匯率」。
八.利用外匯與借貸投資業務,防止外匯風險的方法:即期合同法、遠期合同法、掉期合同法
........